CN214207202U -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07202U
CN214207202U CN202022446325.6U CN202022446325U CN214207202U CN 214207202 U CN214207202 U CN 214207202U CN 202022446325 U CN202022446325 U CN 202022446325U CN 214207202 U CN214207202 U CN 2142072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piece
detachable
atomizer
nega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4632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彩威
徐文孝
汪新宇
张鑫
周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4632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072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072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072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组件、电源组件、导通结构;雾化组件包括外壳和雾化器,雾化器收容于外壳内,外壳还用于收容可拆卸插入件;电源组件包括正极接触件、负极接触件和控制器;所述导通结构包括第一接触件和第二接触件;第一接触件的第一端与正极接触件连接,第二接触件的第一端与负极接触件连接;雾化器与正极接触件和负极接触件电连接;通过可拆卸插入件的插入或拔出实现正极接触件与负极接触件的连通或断开;控制器用于通过接收正极接触件和负极接触件的连通或断开的状态变化信号来判断可拆卸插入件是否插入,从而实现对用户进行提醒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电子雾化装置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再满足于单一口味,口味弹应运而生,进一步推动了电子雾化装置的技术发展,出现了口味弹和雾化器相结合的结构。口味弹和雾化器相结合的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没有对口味弹的插入状态进行检测,会造成无法实现提醒用户更换口味弹的功能,会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感。目前,爆珠口味弹与雾化器结合的结构,只有少部分设有检测机构,但结构复杂、效率低下、成本高,不利于大规模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降低检测结构复杂度且能实现提醒用户更换口味弹的功能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组件、电源组件和导通结构;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外壳和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和所述可拆卸插入件收容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还用于收容可拆卸插入件,所述可拆卸插入件包括调味材料;所述电源组件包括正极接触件、负极接触件和控制器;所述导通结构包括第一接触件和第二接触件;所述第一接触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正极接触件连接,所述第二接触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负极接触件连接;其中,所述雾化器与所述正极接触件和所述负极接触件电连接;通过所述可拆卸插入件的插入或拔出实现所述正极接触件与所述负极接触件的连通或断开;所述控制器用于通过接收所述正极接触件与所述负极接触件的连通或断开的状态变化信号来判断所述可拆卸插入件是否插入;判断所述可拆卸插入件插入时,所述控制器还用于输出信号控制所述雾化器工作。
其中,所述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设置于所述外壳的一端;所述固定结构形成有插入槽,所述插入槽中收容有至少部分所述可拆卸插入件;通过所述可拆卸插入件的插入或拔出实现所述第一接触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接触件的第二端的接触与分离。
其中,所述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设置于所述外壳的一端;所述固定结构形成有插入槽,所述插入槽中收容有至少部分所述可拆卸插入件;所述导通结构还包括导通件;通过所述可拆卸插入件的插入或拔出使得所述第一接触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接触件的第二端断开或通过所述导通件连通。
其中,所述导通件设置于所述固定结构上;所述第一接触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接触件的第二端间隔设置于所述固定结构上。
其中,所述第一接触件和所述第二接触件设置在所述外壳上。
其中,所述第一接触件与所述正极接触件通过第三接触件连接;所述第三接触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接触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接触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正极接触件连接;
所述第二接触件和所述负极接触件通过第四接触件连接;所述第四接触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接触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接触件的第二端与所述负极接触件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接触件上设置有第一变形位和第二变形位;所述第一接触件的第一端弯折形成所述第一变形位,使所述第一接触件与所述第三接触件接触;所述第二变形位用于使所述第一接触件卡合在所述外壳上;
所述第二接触件上设置有第三变形位和第四变形位;所述第二接触件的第一端弯折形成所述第三变形位,使所述第二接触件与所述第四接触件接触;所述第四变形位用于使所述第二接触件卡合在所述外壳上;
所述第三接触件和所述第四接触件上分别设置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用作受力支点,使对应的所述第三接触件、所述第四接触件的形状不变。
其中,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套接件、第二套接件;所述第一套接件的内部形成所述插入槽,所述第一套接件的开口端为所述可拆卸插入件的插入口;所述第二套接件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一套接件外围;所述第一套接件与所述第二套接件弹性连接,使得所述第一套接件可以随着所述可拆卸插入件的插入或拔出相对于所述第二套接件进行滑动。
其中,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套接件远离所述可拆卸插入件插入口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一套接件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接触件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第二套接件上,所述第一接触件沿着所述外壳向靠近所述正极接触件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接触件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第二套接件上,所述第二接触件沿着所述外壳向靠近所述负极接触件的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导通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套接件上,且随着所述第一套接件相对于所述第二套接件发生滑动。
其中,所述可拆卸插入件与所述插入槽之间过盈配合。
其中,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正极接触件与所述负极接触件连通或断开状态的切换判断所述可拆卸插入件是否插入所述电子雾化装置;若所述可拆卸插入件插入,所述控制器输出信号,控制电池通过所述正极接触件和所述负极接触件给所述雾化器输出电压;
所述控制器解锁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通过气流传感器得到所述电子雾化装置的气流变化次数,并判断所述气流变化次数是否达到预设值;若所述气流变化次数达到预设值,则提醒用户更换所述可拆卸插入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子雾化装置中设置导通结构,导通结构包括第一接触件和第二接触件;第一接触件的第一端与正极接触件连接,第二接触件的第一端与负极接触件连接;可拆卸插入件的插入或拔出实现第一接触件的第二端与第二接触件的第二端的连通或断开,进而实现正极接触件与负极接触件之间的连通或断开,控制器通过检测正极接触件与负极接触件之间的连通或断开的状态来判断可拆卸插入件是否插入,从而实现对用户进行提醒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a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1b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第一实施例中电源组件朝向雾化组件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1c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第一实施例中雾化组件朝向电源组件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第一实施例中电源组件与其他元件的连接关系的方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第一实施例中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第一实施例中导通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第一实施例中第一接触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c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第一实施例中第三接触件(第四接触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b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第一实施例中可拆卸插入件插入与拔出状态变化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第二实施例中第一接触件与第二接触件局部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第二实施例中第一接触件与第二接触件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中控制器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组件。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阅图1a、图1b、图2a和图2b,图1a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1b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第一实施例中电源组件朝向雾化组件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1c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第一实施例中雾化组件朝向电源组件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2a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电源组件仅画出与雾化组件连接的部分),图2b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第一实施例中电源组件与其他元件的连接关系的方框示意图。
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组件1和电源组件2。雾化组件1包括外壳60、雾化器70,雾化器70收容于外壳60内;外壳60还用于收容可拆卸插入件4。电源组件2包括电池21、控制器22、电池管23和连接座24;电池21和控制器22收容于电池管23内,连接座24设置于电池管23靠近雾化组件1的一端。连接座24上设置有正极接触件213、负极接触件214,正极接触件213、负极接触件214均与控制器22电连接。正极接触件213和负极接触件214既用于检测可拆卸插入件4的插入状态,也用于给雾化组件1供电。
可拆卸插入件4包括调味材料,调味材料包括一种或多种挥发性香料物质,香料物质是烟草香料、薄荷醇、冬青、胡椒薄荷、药草香料、水果香料、坚果香料、酒香料及其组合中的一种或多种。
电源组件2与雾化组件1可拆卸连接,连接座24设置于电源组件2面向雾化组件1的一侧,连接座24面向雾化组件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部241,用于将电源组件2和雾化组件1固定在一起。在雾化组件1的外壳60靠近电源组件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部242。第二连接部242与第一连接部241配合,实现电源组件2和雾化组件1的固定连接。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241可以设置在电池管23上,只需能够与第二连接部242配合实现电源组件2与雾化组件1的固定即可。
第二连接部242的材质为金属,或在外壳60的表面镀有金属涂层;第一连接部241的材质具有吸引金属的性质,如磁铁;第一连接部241和第二连接部242的尺寸、结构配合设置。第一连接部241和第二连接部242的尺寸、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第一连接部241和第二连接部242的具体设置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能够实现电源组件2与雾化组件1的固定即可。
其中,雾化组件1还包括固定结构10,固定结构10设置于外壳60的一端,用于固定可拆卸插入件4;固定结构10上形成有插入槽15,以便于可拆卸插入件4插入固定结构10,实现可拆卸插入件4固定在电子雾化装置上;固定结构10同时能够实现可拆卸插入件4与外壳60之间的密封。雾化器70包括储液仓20、吸气管30、雾化座40、雾化芯50。雾化组件1还包括导通结构3,导通结构3包括第一接触件31、第二接触件32和导通件33。电源组件2用于给雾化组件1供电,以使其工作。
外壳60形成容置腔61,固定结构10、雾化器70设置于容置腔61内。外壳60可由塑料制成,也可由铝、不锈钢等金属制成。
外壳60形成储液仓20和吸气管30,储液仓20环绕吸气管30设置。储液仓20用于储存烟油。储液仓20通常由塑料制成,也可以由铝、不锈钢等金属制成,只需能够存储烟油,不与之反应使其变质即可;储液仓20形状和大小不限,可以根据需要设计。
雾化座40为雾化芯50的支撑结构,雾化芯50的两端分别固定于雾化座40上。雾化座40中形成有雾化腔41,雾化芯50的中间部分悬空设置于雾化腔41内。雾化芯50将从储液仓20流入的待雾化液体雾化,以供用户使用。雾化座40可以由塑胶、陶瓷、不锈钢或者其他合金制成,只需能够起到支撑作用即可。雾化座40形状和大小不限,可以根据需要设计。雾化芯50的结构不限,可以为多孔陶瓷雾化芯或棉雾化芯。
吸气管30的一端与固定结构10连通,另一端与雾化座40连接。吸气管30通过雾化座40与雾化腔41连通,使得雾化腔41中雾化后的烟油经吸气管30被用户吸食。
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气流传感器5、显示灯6。气流传感器5用于检测电子雾化装置的气流变化。显示灯6根据控制器22接收到的信号,对用户进行提示。
请参阅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第一实施例中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固定结构10包括第一套接件11、第二套接件12和连接件13。第一套接件11和第二套接件12为环体。第一套接件11的内部形成插入槽15,可拆卸插入件4设置于插入槽15中,可拆卸插入件4与插入槽15过盈配合,也可以在第一套接件11上设置限位件以固定可拆卸插入件4,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固定可拆卸插入件4。第二套接件12环绕设置于第一套接件11外围,即,第一套接件11设置于可拆卸插入件4与第二套接件12之间,第一套接件11与第二套接件12弹性连接。第二套接件12上设置有导杆121,导杆121上套设有弹性件122;第一套接件11上设置有导向槽111,导向槽111可以是通槽也可以是通孔,导向槽111的结构尺寸与第二套接件12上的导杆121配合设置。第二套接件12上的导杆121的一端固定于第二套接件12的底座123上,另一端插入第一套接件11的导向槽111内,使得第一套接件11可以沿着导杆121上下滑动;弹性件122设置于底座123上且与第一套接件11抵接,以实现第一套接件11和第二套接件12之间的弹性连接。其中,弹性件122为弹簧,套设于导杆121且固定于底座123上;弹性件122也可以选用其他具有弹性形变且能恢复原形的元件,只需能够实现第一套接件11与第二套接件12之间的弹性连接即可。第一套接件11的开口端为可拆卸插入件4的插入口,连接件13设置在第一套接件11远离可拆卸插入件4插入口的一端,且与第一套接件11固定连接。连接件13上设置有通孔131,通孔131的一端与可拆卸插入件4连通,另一端与吸气管30连通,以使雾化芯50雾化好的雾化气经吸气管30传送到可拆卸插入件4,带走可拆卸插入件4中的调味香料被用户吸食,以满足用户对不同口味的需求。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套接件12为两段圆弧结构,两段圆弧体对称设置;在每段圆弧体远离外壳60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导杆121,导杆121上套设有弹性件122。第一套接件11可以为两段圆弧结构,也可以是环体结构。若第一套接件11为两段圆弧结构,两段圆弧体对称设置,每段圆弧体靠近第二套接件12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导向槽111,导向槽111的结构尺寸与第二套接件12上的导杆121配合设置,以实现第一套接件11和第二套接件12之间的弹性连接。其中,弹性件122为弹簧,也可以选用其他具有弹性形变且能恢复原形的元件,只需能够实现第一套接件11与第二套接件12之间的弹性连接即可。
参见图2a,固定结构10设置于外壳60的一端,固定结构10通过螺钉14固定在外壳60上,结构简单,易于组装。第二套接件12与外壳60可以是一体成型,以实现固定结构10固定在外壳60上。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固定结构10也可选用其他的方式与外壳60进行固定,能够实现固定结构10的固定即可,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第一套接件11和第二套接件12由塑胶、陶瓷、不锈钢或者其他合金制成,连接件13由塑胶、硅胶或其他材料制成。
请参阅图4a、图4b、图4c、图5a、图5b,图4a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第一实施例中导通结构的装配示意图,图4b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第一实施例中第一接触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c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第一实施例中第三接触件(第四接触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a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b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导通结构3包括第一接触件31、第二接触件32和导通件33。第一接触件31的第一端与正极接触件213连接,第二接触件32的第一端与负极接触件214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触件31与正极接触件213通过第三接触件211实现连接,第二接触件32与负极接触件214通过第四接触件212实现连接;第三接触件211和第四接触件212设置在连接座24上。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接触件31与正极接触件213直接连接,第二接触件32与负极接触件214直接连接,第一接触件31的第一端的结构和第二接触件32的第一端的结构做相应改变。
第一接触件31和第二接触件32卡合在外壳60上。第一接触件31的第一端与第三接触件211的第一端接触,第三接触件211的第二端与正极接触件213连接,实现第一接触件31与正极接触件213的电连接;第二接触件32的第一端与第四接触件212的第一端接触,第四接触件212的第二端与负极接触件214连接,实现第二接触件32与负极接触件214的电连接。第一接触件31的第二端与第二接触件32的第二端间隔设置于固定结构10上;导通件33也设置于固定结构10上;通过可拆卸插入件4的插入或拔出使得第一接触件31的第二端和第二接触件32的第二端通过导通件33连通或断开,进而实现正极接触件213与负极接触件214的连通或断开。控制器22用于通过检测正极接触件213与负极接触件214的连通或断开的状态切换来判断可拆卸插入件4是否插入。
具体地,第一接触件31的第二端设置于第二套接件12上,第一接触件31沿着外壳60向靠近电源组件2的方向延伸,使第一接触件31的第一端与第三接触件211接触;第二接触件32的第二端设置于第二套接件12上,第二接触件32沿着外壳60向靠近电源组件2的方向延伸,使第二接触件32的第一端与第四接触件212接触。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接触件31和第二接触件32设置于第二套接件12相对的两侧。导通件33设置于第一套接件11与第二套接件12之间,且固定在第一套接件11上。第一套接件11随着可拆卸插入件4的插入或拔出相对于第二套接件12发生滑动,导通件33随着第一套接件11的滑动而上下运动,导通件3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接触件31的第二端和第二接触件32的第二端接触或分离,使得第一接触件31的第二端与第二接触件32的第二端的连通或断开。
由于第一接触件31的第二端和第二接触件32的第二端设置固定于第二套接件12上,第二套接件12通过螺钉14固定于外壳60上,第一接触件31靠近第二套接件12处设置有定位环34,第二接触件32靠近第二套接件12处设置有定位环34,定位环34便于螺钉14将第一接触件31和第二接触件32同第二套接件12一起固定在外壳60上。
第一接触件31上设置有第一变形位312和第二变形位313,第一变形位312用于使第一接触件31的第一端与第三接触件211保持良好的接触,第二变形位313用于使第一接触件31卡合在外壳60上。第二接触件32上设置有第三变形位322和第四变形位323,第三变形位322用于使第二接触件32的第一端与第四接触件212保持良好的接触,第四变形位323用于使第二接触件32卡合在外壳60上。
在第一接触件31上还设置有第五变形位314,第五变形位314用于使第一接触件31的第二端与导通件33能够保持良好的接触。第二接触件32上还设置有第六变形位324,第六变形位324用于使第二接触件32的第二端与导通件33能够保持良好的接触。
具体地,第一变形位312设置于第一接触件31的第一端,第五变形位314设置于第一接触件31的第二端;第一变形位312和第五变形位314可以是将第一接触件31弯折使其形成弧状或环状,也可以弯折形成其他形状,能够使第一接触件31的第一端或第二端具有较大的接触面即可。第二变形位313设置于第一变形位312与第五变形位314之间;第二变形位313可以是将第一接触件31弯折使其形成波形结构,也可以弯折形成其他形状,能够使第一接触件31很好的卡合在外壳60中即可。
第三变形位322设置于第二接触件32的第一端,第六变形位324设置于第二接触件32的第二端;第三变形位322和第六变形位324可以是将第二接触件32弯折使其形成弧状或环状,也可以弯折形成其他形状,能够使第二接触件32的第一端或第二端具有较大的接触面即可。第四变形位323设置于第三变形位322与第六变形位324之间;第四变形位323可以是将第二接触件32弯折使其形成波形结构,也可以弯折形成其他形状,能够使第二接触件32很好的卡合在外壳60中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接触件31和第二接触件32均为金属弹片;金属弹片用于接触第一检测件211和第二检测件212的第一端弯曲成环状或近似环状,从而形成第一变形位312和第三变形位322;金属弹片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弯折成L形,从而形成第五变形位314和第六变形位324;金属弹片中部弯折成波浪形,从而形成第二变形位313和第四变形位323。
导通件33为环体,可以是圆环、方环等其他结构,能够实现将第一接触件31的第二端与第二接触件32的第二端导通即可。导通件33为圆环时,贴合第一套接件11设置。导通件33为方环时,导通件33与第一套接件11的接触处贴合第一套接件11设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导通件33的截面为圆弧,即环体的侧壁上存在缺口,只需导通件33能够将第一接触件31的第二端与第二接触件32的第二端导通即可,缺口的大小不进行限定。
请参阅图4c,第三接触件211上设置有弯折部2111,弯折部2111设置在第三接触件211的第一端与第三接触件211的第二端之间,通过设置弯折部2111使其成为第三接触件211的受力支点,防止第三接触件211出现变形,使第三接触件211的形状保持不变。第三接触件211的第二端(与正极接触件213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2112,安装孔2112与正极接触件213过盈配合实现第三接触件211与正极接触件213的电连接。安装孔2112与正极接触件213过盈配合也实现第三接触件211的固定,弯折部2111卡合在连接座24上,保证了第三接触件211在电子雾化装置中的位置不变。
第四接触件212上设置有弯折部2111,弯折部2111设置在第四接触件212的第一端与第四接触件212的第二端之间,通过设置弯折部2111使其成为第四接触件212的受力支点,防止第四接触件212出现变形,使第四接触件212的形状保持不变。第四接触件212的第二端(与负极接触件214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2112,安装孔2112与负极接触件214过盈配合实现第四接触件212与负极接触件214的电连接。安装孔2112与负极接触件214过盈配合也实现第四接触件212的固定,弯折部2111卡合在连接座24上,保证了第四接触件212在电子雾化装置中的位置不变。
第一接触件31、第二接触件32、第三接触件211、第四接触件212为金属弹片。第一接触件31、第二接触件32、第三接触件211、第四接触件212可以选用铜、铝、不锈钢或其他合金,只需第一接触件31、第二接触件32、第三接触件211、第四接触件212具有一定的硬度以便于装配,且可弯折以形成变形位或弯折部即可。优选,第一接触件31、第二接触件32、第三接触件211、第四接触件212为不锈钢镀金或磷铜镀金材质。
电子雾化装置中的气流传感器5通过检测气压变化来判断用户是否进行抽吸。控制器22还用于根据气流传感器5检测到的气压变化来判断电子雾化装置的气压变化次数是否达到预设值。若达到预设值,则通过设置在电子雾化装置上的显示灯6提醒用户更换可拆卸插入件4。其中,气流传感器5选用咪头,也可选用其他元件,只需能够检测气压变化即可。
请参阅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第一实施例中可拆卸插入件插入与拔出状态变化图。
在本实施例中,可拆卸插入件4插入为第一状态,第一接触件31的第二端与第二接触件32的第二端断开,即第一接触件31和第二接触件32未与导通件33接触。可拆卸插入件4拔出为第二状态,第一接触件31的第二端和第二接触件32的第二端连通,即第一接触件31和第二接触件32与导通件33接触。
第一接触件31的第一端通过第三接触件211与正极接触件213连接,第二接触件32的第一端通过第四接触件212与负极接触件214连接;通过可拆卸插入件4的插入或拔出使得第一接触件31的第二端与第二接触件32的第二端断开或通过导通件33连通。第一接触件31的第二端与第二接触件32的第二端的连通,正极接触件213与负极接触件214之间连通,控制器22接收到低电平信号;第一接触件31的第二端与第二接触件32的第二端的断开,正极接触件213与负极接触件214之间断开,控制器22接收到高电平信号。控制器22接收到高电平信号转换为低电平信号,判断可拆卸插入件4拔出;控制器22接收到低电平信号转换为高电平信号,判断可拆卸插入件4插入。
电子雾化装置出厂时,电子雾化装置处于第二状态,第一接触件31与第二接触件32连通,控制器22处于锁定状态没有输出。用户插入可拆卸插入件4,电子雾化装置转换为第一状态,即第一接触件31与第二接触件32断开,控制器22解锁处于可用状态,显示灯6的灯光闪烁,提示用户可拆卸插入件4可用。其中,控制器22处于锁定状态并不是不工作,而是并不输出信号,使电池21对雾化器70没有输出电压;控制器22处于解锁状态,可以输出信号控制电池21给雾化器70输出电压。
控制器22解锁后,气流传感器5(咪头)检测到气流变化,即感测到抽吸信号,控制器22输出信号,控制电池21给雾化器70输出电压使其工作。电子雾化装置的使用过程中,控制器22根据气流传感器5(咪头)感测到的抽吸信号控制雾化芯50进行加热雾化以及获得用户的抽吸次数,当抽吸次数达到预设值,显示灯6的灯光闪烁,提示用户更换可拆卸插入件4,此时控制器22切换为锁定状态没有输出。用户根据提示拔出可拆卸插入件4,电子雾化装置转换为第二状态,也即第一接触件31与第二接触件32连通,控制器22处于锁定状态没有输出。其中,提示用户可拆卸插入件4可用的灯光闪烁方式与提示用户更换可拆卸插入件4的灯光闪烁方式不同。例如,提示用户更换可拆卸插入件4的灯光闪烁时间间隔比提示用户可拆卸插入件4可用的灯光闪烁时间间隔短;提示更换可拆卸插入件4的灯光闪烁的灯光亮度比提示用户可拆卸插入件4可用的灯光闪烁的灯光亮度高。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子雾化装置的第一状态也可以为第一接触件31与第二接触件32连通,控制器22处于锁定状态没有输出。用户插入可拆卸插入件4,电子雾化装置转换为第二状态,即第一接触件31与第二接触件32断开,控制器22解锁处于可用状态。只需可拆卸插入件4的插入、拔出使得第一接触件31与第二接触件32之间发生连通、断开的状态变化即可。
请参阅图7和图8,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第二实施例中第一接触件与第二接触件局部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第二实施例中第一接触件与第二接触件结构示意图。
第二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电子雾化装置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导通结构3包括第一接触件31和第二接触件32,并不需要导通件33,且第一接触件31的第二端和第二接触件32的第二端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不同。
第一接触件31的第二端固定在第一套接件11上,第二接触件32的第二端固定在第二套接件12上。第一接触件31的第二端环绕第一套接件11的外壁设置,环绕形成弧段或圆环;第一接触件31的第二端固定在第一套接件11上,可以随着第一套接件11相对第二套接件12进行上下滑动。第一接触件31在靠近第二端的位置设有变形位,以便于第一接触件31的第二端能够随着第一套接件11进行滑动。第一接触件31可以选用能够导电且具有较好延展性的金属材料制成,如铜、铝等。第二接触件32的第二端固定在第二套接件12上,第二接触件32的第二端环绕第一套接件11的外壁形成弧段或圆环,且第二接触件32的第二端形成的弧段或圆环的内径大于第一套接件11的外径;也就是说,第二接触件32相对于第二套接件12不存在相对位移。第二接触件32由金属制成,优选不锈钢镀金材质。第一接触件31的第二端形成的弧段或圆环在与固定结构10的轴线方向垂直的平面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与第二接触件32的第二端形成的弧段或圆环重叠,以实现通过可拆卸插入件4的插入或拔出实现第一接触件31的第二端与第二接触件32的第二端的接触与分离。
请参阅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中控制器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S01:控制器根据正极接触件与负极接触件之间连通或断开状态的切换判断可拆卸插入件是否插入电子雾化装置,如果否,重复步骤S01;如果是,进入步骤S02。
定义可拆卸插入件4插入电子雾化装置,第一接触件31和第二接触件32断开,正极接触件213与负极接触件214之间断开为第一状态;可拆卸插入件4拔出电子雾化装置,第一接触件31和第二接触件32连通,正极接触件213与负极接触件214之间连通为第二状态。控制器22根据接收到的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跳变的信号或第二状态向第一状态跳变的信号进行相应的操作。即,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跳变,可拆卸插入件4拔出;第二状态向第一状态跳变,可拆卸插入件4插入。
控制器22判断可拆卸插入件4插入电子雾化装置,进行步骤S02;否则,控制器22处于锁定状态没有输出,继续进行步骤S01。
S02:控制器解锁,进入步骤S03。
控制器22判断可拆卸插入件4插入电子雾化装置,控制器22解锁,控制器22控制电子雾化装置开始工作。
S03:控制器通过气流传感器得到电子雾化装置的气压变化次数,并判断该气压变化次数是否达到预设值,如果否,重复步骤S03;如果是,进入步骤S04。
控制器22根据气流传感器5检测到的气压变化得到电子雾化装置的气压变化次数,若电子雾化装置的气压变化次数达到了预设值,则进行步骤S04;否则,继续进行步骤S03。
S04:提醒用户更换可拆卸插入件,并返回步骤S01。
用户根据提示更换可拆卸插入件4后重复步骤S01-S04。
为了能够实现对可拆卸插入件4状态的判断,电子雾化装置以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中的具体结构进行设置,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子雾化装置中设置导通结构,导通结构包括第一接触件和第二接触件;第一接触件的第一端与正极接触件连接,第二接触件的第一端与负极接触件连接;可拆卸插入件的插入或拔出实现第一接触件的第二端与第二接触件的第二端的连通或断开,进而实现正极接触件与负极接触件之间的连通或断开,控制器通过检测正极接触件与负极接触件之间的连通或断开的状态来判断可拆卸插入件是否插入,从而实现对用户进行提醒的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雾化组件,包括外壳和雾化器,所述雾化器收容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还用于收容可拆卸插入件,所述可拆卸插入件包括调味材料;
电源组件,包括正极接触件、负极接触件和控制器;
导通结构,所述导通结构包括第一接触件和第二接触件;所述第一接触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正极接触件连接,所述第二接触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负极接触件连接;
其中,所述雾化器与所述正极接触件和所述负极接触件电连接;通过所述可拆卸插入件的插入或拔出实现所述正极接触件与负极接触件的连通或断开;所述控制器用于通过接收所述正极接触件与所述负极接触件的连通或断开的状态变化信号来判断所述可拆卸插入件是否插入;判断所述可拆卸插入件插入时,所述控制器还用于输出信号控制所述雾化器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设置于所述外壳的一端;所述固定结构形成有插入槽,所述插入槽中收容有至少部分所述可拆卸插入件;通过所述可拆卸插入件的插入或拔出实现所述第一接触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接触件的第二端的接触与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设置于所述外壳的一端;所述固定结构形成有插入槽,所述插入槽中收容有至少部分所述可拆卸插入件;所述导通结构还包括导通件;通过所述可拆卸插入件的插入或拔出使得所述第一接触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接触件的第二端断开或通过所述导通件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件设置于所述固定结构上;所述第一接触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接触件的第二端间隔设置于所述固定结构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件和所述第二接触件设置在所述外壳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件与所述正极接触件通过第三接触件连接;所述第三接触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接触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接触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正极接触件连接;
所述第二接触件与所述负极接触件通过第四接触件连接;所述第四接触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接触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接触件的第二端与所述负极接触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件上设置有第一变形位和第二变形位;所述第一接触件的第一端弯折形成所述第一变形位,使所述第一接触件与所述第三接触件接触;所述第二变形位用于使所述第一接触件卡合在所述外壳上;
所述第二接触件上设置有第三变形位和第四变形位;所述第二接触件的第一端弯折形成所述第三变形位,使所述第二接触件与所述第四接触件接触;所述第四变形位用于使所述第二接触件卡合在所述外壳上;
所述第三接触件和所述第四接触件上分别设置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用作受力支点,使对应的所述第三接触件、所述第四接触件的形状不变。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套接件、第二套接件;所述第一套接件的内部形成所述插入槽,所述第一套接件的开口端为所述可拆卸插入件的插入口;所述第二套接件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一套接件外围;所述第一套接件与所述第二套接件弹性连接,使得所述第一套接件可以随着所述可拆卸插入件的插入或拔出相对于所述第二套接件进行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套接件远离所述可拆卸插入件插入口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一套接件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件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第二套接件上,所述第一接触件沿着所述外壳向靠近所述正极接触件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接触件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第二套接件上,所述第二接触件沿着所述外壳向靠近所述负极接触件的方向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套接件上,且随着所述第一套接件相对于所述第二套接件发生滑动。
12.根据权利要求2或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插入件与所述插入槽之间过盈配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正极接触件与所述负极接触件连通或断开状态的切换判断所述可拆卸插入件是否插入所述电子雾化装置;若所述可拆卸插入件插入,所述控制器输出信号,控制电池通过所述正极接触件和所述负极接触件给所述雾化器输出电压;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通过气流传感器得到所述电子雾化装置的气流变化次数,并判断所述气流变化次数是否达到预设值;若所述气流变化次数达到预设值,则提醒用户更换所述可拆卸插入件。
CN202022446325.6U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Active CN2142072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46325.6U CN214207202U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46325.6U CN214207202U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07202U true CN214207202U (zh) 2021-09-17

Family

ID=77695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46325.6U Active CN214207202U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072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61382A1 (zh) * 2021-10-11 2023-04-20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气溶胶生成装置、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61382A1 (zh) * 2021-10-11 2023-04-20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气溶胶生成装置、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59655B (zh) 連接器及連接器單元
CN112315033A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CN214207202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CN214386083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JP3716345B2 (ja) 携帯電話のバッテリ接続端子
CN112315032A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JP3065558B2 (ja) カーバッテリープラグ
CN113383999A (zh) 一种电池组件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4229842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EP2486734B1 (en) Integral connector for programming a hearing device
WO2022087904A1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CN215124322U (zh) 一种一体式雾化装置
CN211482964U (zh) 雾化器及应用该种雾化器的电子雾化设备
CN209995367U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以及系统
CN112493567A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0642438U (zh) 电子烟导电端子的安装结构、电子烟的尾盖及电子烟
CN215347016U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603198U (zh) 电子烟的连接结构
CN212991519U (zh) 一种便于更换卡头的导轨座
CN215501348U (zh) 一种电子微型雾化器转换装置
CN218650322U (zh) 雾化装置
CN217564962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474062U (zh) 具有紧密连接结构的气雾发生装置
CN216873062U (zh) 一种具有点烟装置的户外电源
CN217089619U (zh) 一种可模块化更换的电子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