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97396U - 一种新型电磁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电磁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97396U
CN214197396U CN202021841272.1U CN202021841272U CN214197396U CN 214197396 U CN214197396 U CN 214197396U CN 202021841272 U CN202021841272 U CN 202021841272U CN 214197396 U CN214197396 U CN 2141973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ot valve
valve
shell
electromagnet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4127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剑青
卢志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lmer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New Technology Research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lmer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New Technology Research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lmer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New Technology Research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lmer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New Technology Research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4127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973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973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973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电磁阀,其包含:壳体,其开设有连接工作气源的入口、若干个充气口、若干个排气口、若干个先导阀放气口以及若干个气路通道;设置在所述壳体的腔室内可沿轴向运动的阀芯;一对依次连接的壳体端盖、先导阀壳体、电磁铁、衔铁、衔铁外部套设的弹簧、挡块、电磁铁端盖,所述衔铁的第一密封面与所述先导阀壳体的第一止口形成先导阀充气阀座,所述衔铁的第二密封面与所述挡块的第二止口形成先导阀放气阀座,所述弹簧伸缩使所述先导阀充气阀座和/或所述先导阀放气阀座处于开启或关闭状态。其优点是:其将壳体、阀芯、衔铁、挡块等结构相结合,共同实现了一种新型电磁阀,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时不容易出现偏差。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电磁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电磁阀。
背景技术
电磁阀装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应用中必不可少,其中采用较多的电磁阀装置为脉冲阀,其为多向阀结构,一般借助于阀芯在两个端部转换位置之间切换以实现电磁阀的状态切换,但是现有的电磁阀结构中,其内部构造复杂多样,电磁阀容易受到多个部件的制造公差和安装公差的影响,从而使得电磁阀在使用以及控制上出现偏差,影响其作用效果。尤其是在低温环境下,例如电磁阀工作于我国东北地区,冬天室外温度将达到零下30摄氏度,由于电磁阀的零组件尤其是非金属零件,将产生较大的形状和物理性能变化,导致漏气、卡滞等故障,影响阀门工作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电磁阀,将壳体、阀芯、壳体端盖、先导阀壳体、电磁铁、衔铁、弹簧、挡块、电磁铁端盖等部件相结合,实现一种简易结构的新型电磁阀,其衔铁的第一密封面与先导阀壳体的第一止口形成先导阀充气阀座,衔铁的第二密封面与挡块的第二止口形成先导阀放气阀座,弹簧伸缩使所述先导阀充气阀座或所述先导阀放气阀座处于开启或关闭状态,以实现电磁阀不同状态的转换。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电磁阀,包含:
壳体,其开设有连接工作气源的入口、若干个充气口、若干个排气口、若干个先导阀放气口以及若干个气路通道;
设置在所述壳体的腔室内可沿轴向运动的阀芯;
一对壳体端盖,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两端,所述壳体端盖开设有若干个气路通道;
一对先导阀壳体,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端盖的外侧,所述先导阀壳体开设有若干个气路通道;
一对电磁铁,分别设置于所述先导阀壳体的外侧,所述电磁铁开设有若干个气路通道;
一对衔铁,分别与所述电磁铁间隙配合,所述衔铁可在所述电磁铁内部的内孔中滑动,所述衔铁外部套设有一个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衔铁相贴合,所述弹簧驱动所述衔铁滑动;
一对挡块,分别与所述电磁铁间隙配合,所述挡块位于所述衔铁外侧且可在所述电磁铁内部的内孔中滑动,所述挡块的右侧端部直径大于所述电磁铁的内孔直径,所述挡块开设有中心通孔;
一对电磁铁端盖,分别设置于所述挡块外侧,所述电磁铁端盖与所述电磁铁连接,所述电磁铁端盖将所述挡块压紧并固定在所述电磁铁上,所述电磁铁端盖开设有气路通道,其两端分别与所述挡块的中心通孔和所述电磁铁的气路通道连通;
所述衔铁的第一密封面与所述先导阀壳体的第一止口形成先导阀充气阀座,所述衔铁的第二密封面与所述挡块的第二止口形成先导阀放气阀座,所述电磁铁通断电使所述弹簧伸缩以使所述先导阀充气阀座和/或所述先导阀放气阀座处于开启或关闭状态。
可选的,所述电磁铁通断电使所述弹簧伸缩以使所述先导阀充气阀座和/ 或所述先导阀放气阀座处于开启或关闭状态包含:
所述电磁铁未通电,所述弹簧为预压缩状态,所述弹簧压紧所述衔铁,所述衔铁的第一密封面9a与所述先导阀壳体的第一止口接触压紧,所述先导阀充气阀座关闭,所述先导阀放气阀座开启,所述壳体的腔体、衔铁与电磁铁之间的径向间隙、先导阀放气阀座、挡块的中心通孔、电磁铁端盖的气路通道、电磁铁的通孔、先导阀壳体的通孔、壳体端盖的通孔以及壳体的先导阀放气口连通,共同组成先导阀放气路线。
可选的,所述电磁铁通断电使所述弹簧伸缩以使所述先导阀充气阀座和/ 或所述先导阀放气阀座处于开启或关闭状态包含:
所述电磁铁通电,所述衔铁第二密封面与所述挡块接触压紧,所述先导阀放气阀座关闭,所述先导阀充气阀座开启,
壳体的入口、壳体的气路通道、壳体端盖的气路通道、先导阀壳体的通气孔、先导阀充气阀座、壳体的腔体共同组成先导阀充气路线。
可选的,还包含:
若干个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阀芯接触面之间、和/或所述壳体与所述壳体端盖之间、和/或所述壳体端盖与所述先导阀壳体之间、和/或所述先导阀壳体与所述电磁铁之间。
可选的,所述密封结构为密封圈。
可选的,所述密封圈为非金属密封圈。
可选的,所述密封圈为金属-非金属复合密封圈。
可选的,所述壳体开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充气口和第二充气口、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第一先导阀放气口和第二先导阀放气口。
可选的,所述壳体端盖与所述壳体通过螺钉装置连接;
和/或,所述先导阀壳体与所述壳体端盖和/或所述先导阀壳体与所述电磁铁和/或所述电磁铁与所述电磁铁端盖通过螺钉装置或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电磁阀,将壳体、阀芯、壳体端盖、先导阀壳体、电磁铁、衔铁、弹簧、挡块、电磁铁端盖等部件相结合,实现了一种简易结构的新型电磁阀,其衔铁的第一密封面与先导阀壳体的第一止口形成先导阀充气阀座,衔铁的第二密封面与挡块的第二止口形成先导阀放气阀座,弹簧处于预压缩状态,保持先导阀充气阀座处于常闭状态,通过控制电磁阀供电电源的通断,控制弹簧伸缩使所述先导阀充气阀座或所述先导阀放气阀座处于开启或关闭状态,以实现电磁阀不同状态的转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电磁阀,将壳体、阀芯、壳体端盖、先导阀壳体、电磁铁、衔铁、弹簧、挡块、电磁铁端盖等部件相结合,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时不容易出现偏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电磁阀,配套能适应低温环境的非金属密封圈,同时根据密封圈的特点,将与密封圈配合的各零件尺寸进行适应性设计,在常温和低温下均能实现可靠密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电磁阀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详细说明一个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电磁阀,其包含:壳体1、阀芯 11、壳体端盖2、先导阀壳体6、电磁铁8、衔铁9、弹簧12、挡块10、电磁铁端盖13等部件。该电磁阀为左右对称结构,除壳体1和阀芯11只有一件外,其他零件均为左右相同布局。
其中,所述壳体1开设有连接工作气源的入口、若干个充气口、若干个排气口、若干个先导阀放气口以及若干个气路通道。所述阀芯11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腔室内可沿其轴向运动。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 共有7个对外气路接口,其中,A为入口,连接工作气源,同过电磁阀给充气口B或充气口C充气;充气口B和充气口C分别连接下游气缸等容腔,B、 C所连容腔应保持隔断;排气口D和排气口E分别连接排气管路,用于排空充气口B或C所连容腔的气体;先导阀放气口F、G用于先导阀放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阀芯11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腔室内,其可沿轴向运动,所述阀芯11两端面分别为阀芯第一面11a和阀芯第二面11b(见图1)。一对壳体端盖2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两端,所述壳体端盖2开设有若干个气路通道。一对先导阀壳体6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端盖2的外侧,所述先导阀壳体6开设有若干个气路通道。一对电磁铁8分别设置于所述先导阀壳体6的外侧,所述电磁铁8开设有若干个气路通道。一对衔铁9分别与所述电磁铁8间隙配合,所述衔铁9可在所述电磁铁8内部的内孔中滑动,所述衔铁9外部套设有一个弹簧12,所述弹簧12的一端与所述衔铁9相贴合,所述弹簧12处于预压缩状态,所述弹簧12可驱动所述衔铁9滑动。一对挡块10分别与所述电磁铁8间隙配合,所述挡块10位于所述衔铁9外侧且可在所述电磁铁8内部的内孔中滑动,所述挡块10的右侧端部直径大于所述电磁铁8的内孔直径,所述挡块10开设有中心通孔。一对电磁铁端盖13分别设置于所述挡块10外侧,所述电磁铁端盖13与所述电磁铁8连接,在电磁铁端盖13安装固定后,依靠电磁铁端盖13将挡块10压紧并固定在电磁铁8 上;另外,所述电磁铁端盖13开设有气路通道,其两端分别与所述挡块10 的中心通孔和所述电磁铁8的气路通道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路通道即为通气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衔铁9的第一密封面9a与所述先导阀壳体6的第一止口6a形成先导阀充气阀座,所述衔铁9的第二密封面9b与所述挡块10 的第二止口10a形成先导阀放气阀座,在电磁铁8通电所产生的电磁力作用下,所述弹簧12伸缩使所述先导阀充气阀座和/或所述先导阀放气阀座处于开启或关闭状态,以实现电磁阀不同状态的切换。例如,在弹簧12的轴向预紧力作用下,衔铁9被弹簧12顶向左侧,与先导阀壳体6的第一止口6a接触并压紧。所述弹簧12伸缩意为弹簧12受电磁铁8通断电状态影响在预压缩状态和正常状态之间转换。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阀还包含若干个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1与所述阀芯11接触面之间、所述壳体1与所述壳体端盖2 之间、所述壳体端盖2与所述先导阀壳体6之间、所述先导阀壳体6与所述电磁铁8之间等部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结构为密封圈。例如,在阀芯11上安装有若干密封圈41、42、43、44、45、46,阀芯11与壳体1内孔同轴,可以在壳体1内左右滑动,阀芯11的各个密封圈分别与壳体1的密封面1a、1b、1c、1d等面配合,形成密封结构。同理,在所述壳体1与所述壳体端盖2之间采用密封圈3以保证气密性。可选的,所述密封圈为能适应低温环境的非金属密封圈,其可根据密封圈的特点,将与密封圈配合的各零件尺寸进行适应性设计,在常温和低温下均能实现可靠密封。当然所述密封圈的材质不仅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也可为金属-非金属复合密封圈。
所述壳体端盖2与所述壳体1通过螺钉装置连接;所述先导阀壳体6与所述壳体端盖2、所述先导阀壳体6与所述电磁铁8、所述电磁铁8与所述电磁铁端盖13通过螺钉装置连接,也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
所述弹簧12伸缩使所述先导阀充气阀座和/或所述先导阀放气阀座处于开启或关闭状态包含:初始状态下,阀芯11密封圈42、43与壳体1密封面 1b配合密封,阀芯11密封圈44、45与壳体1密封面1d配合密封,形成A→B 通道和C→D通道,排气口E放空(阀芯11与壳体11的腔室即内孔壁具有间隙,因此可形成A→B通道和C→D通道)。两侧的电磁铁8均未通电,所述弹簧12压紧所述衔铁9,衔铁9在弹簧12的预紧力作用下,衔铁9第一密封面9a与先导阀壳体6的第一止口6a接触并压紧,达到一定的密封比压实现密封,即衔铁9第一密封面9a与先导阀壳体6的第一止口6a共同组成的先导阀充气阀座处于关闭状态,图1中先导阀充气路线不通,到先导阀壳体6的第一止口6a为止。同时,衔铁9第二密封面9b与挡块10的第二止口10a处于分离状态,衔铁9密封面9b与挡块10的第二止口10a共同组成的先导阀放气阀座开启。
所述壳体1的腔体、衔铁9与电磁铁8之间的径向间隙、先导阀放气阀座、挡块10的中心通孔10b、电磁铁端盖13的气路通道13a、电磁铁8的通孔8a、先导阀壳体6的通孔6b、壳体端盖2的通孔2a和壳体1上的先导阀放气口G连通,共同组成先导阀放气路线,先导阀放气路线畅通,阀芯11 两端面分别与先导阀放气口F、G联通,均无压力,阀芯11处于静止状态。
以电磁阀右侧结构为例,所述弹簧12处于预压缩状态,所述先导阀充气阀座处于关闭状态,同时所述先导阀放气阀座处于开启状态,其具体为:当所述电磁铁8通电时,衔铁9由于电磁吸力的作用,克服弹簧12提供的向左的轴向预紧力,向右运动到极限位置,所述衔铁9第二密封面9b与所述挡块 10的第二止口10a接触并压紧,达到一定的密封比压实现密封,即衔铁9第二密封面9b与挡块10的第二止口10a共同组成的先导阀放气阀座处于关闭状态,图1中先导阀放气路线被切断。以此同时,衔铁9第一密封面9a与先导阀壳体6第一止口6a将处于分离状态,衔铁9第一密封面9a与先导阀壳体6的第一止口6a共同组成的先导阀充气阀座开启,壳体1的入口、壳体1 的气路通道、壳体端盖2的气路通道、先导阀充气阀座、壳体1的腔体共同组成先导阀充气路线。
具体的,由于壳体1上的气路通道即通气孔1e和通气孔1f是连通的,气体从壳体1上的入口A,经过壳体1上的通气孔1e和通气孔1f,通过壳体端盖2上的气路通道2b、先导阀壳体6上的通气孔6c、先导阀充气阀座,进入到壳体端盖2与阀芯11、小密封圈5共同形成的腔体,先导阀充气路线畅通,入口A处的气体通过先导阀充气路线到达阀芯11右侧端面,小密封圈5、密封圈7等保证气体不会发生泄漏。阀芯11由于右侧有高压气体作用,而左侧仍然与先导阀放气口F连通,即处于通大气状态,在气体压差作用下,阀芯11向左运动至限位位置,此时,阀芯11密封圈42、43与壳体1密封面 1a配合密封,阀芯11密封圈44、45与壳体1密封面1c配合密封,形成A→C 通道和B→E通道,排气口D放空。
反之,左侧电磁铁通电时,左侧先导阀工作过程及原理与右侧先导阀的一致,阀芯11将会受到向右的气体压差力作用,向右运动至极限位置,即图 1所示状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电磁阀,将壳体1、阀芯11、壳体端盖2、先导阀壳体6、电磁铁8、衔铁9、弹簧12、挡块10、电磁铁端盖13 等部件相结合,实现了一种简易结构的新型电磁阀,其衔铁9的第一密封面 9a与先导阀壳体6的第一止口形成先导阀充气阀座,衔铁9的第二密封面9b 与挡块10的第二止口10a形成先导阀放气阀座,弹簧12伸缩使所述先导阀充气阀座或所述先导阀放气阀座处于开启或关闭状态,以实现电磁阀不同状态的转换;该电磁阀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时不容易出现偏差。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9)

1.一种新型电磁阀,其特征在于,包含:
壳体(1),其开设有连接工作气源的入口、若干个充气口、若干个排气口、若干个先导阀放气口以及若干个气路通道;
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腔室内可沿轴向运动的阀芯(11);
一对壳体端盖(2),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两端,所述壳体端盖(2)开设有若干个气路通道;
一对先导阀壳体(6),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端盖(2)的外侧,所述先导阀壳体(6)开设有若干个气路通道;
一对电磁铁(8),分别设置于所述先导阀壳体(6)的外侧,所述电磁铁(8)开设有若干个气路通道;
一对衔铁(9),分别与所述电磁铁(8)间隙配合,所述衔铁(9)可在所述电磁铁(8)内部的内孔中滑动,所述衔铁(9)外部套设有一个弹簧(12),所述弹簧(12)的一端与所述衔铁(9)相贴合,所述弹簧(12)驱动所述衔铁(9)滑动;
一对挡块(10),分别与所述电磁铁(8)间隙配合,所述挡块(10)位于所述衔铁(9)外侧且可在所述电磁铁(8)内部的内孔中滑动,所述挡块(10)的右侧端部直径大于所述电磁铁(8)的内孔直径,所述挡块(10)开设有中心通孔;
一对电磁铁端盖(13),分别设置于所述挡块(10)外侧,所述电磁铁端盖(13)与所述电磁铁(8)连接,所述电磁铁端盖(13)将所述挡块(10)压紧并固定在所述电磁铁(8)上,所述电磁铁端盖(13)开设有气路通道,其两端分别与所述挡块(10)的中心通孔和所述电磁铁(8)的气路通道连通;
所述衔铁(9)的第一密封面(9a)与所述先导阀壳体(6)的第一止口(6a)形成先导阀充气阀座,所述衔铁(9)的第二密封面(9b)与所述挡块(10)的第二止口(10a)形成先导阀放气阀座,所述电磁铁(8)通断电使所述弹簧(12)伸缩以使所述先导阀充气阀座和/或所述先导阀放气阀座处于开启或关闭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8)通断电使所述弹簧(12)伸缩以使所述先导阀充气阀座和/或所述先导阀放气阀座处于开启或关闭状态包含:
所述电磁铁(8)未通电,所述弹簧(12)为预压缩状态,所述弹簧(12)压紧所述衔铁(9),所述衔铁(9)的第一密封面(9a)与所述先导阀壳体(6)的第一止口(6a)接触压紧,所述先导阀充气阀座关闭,所述先导阀放气阀座开启,所述壳体(1)的腔体、衔铁(9)与电磁铁(8)之间的径向间隙、先导阀放气阀座、挡块(10)的中心通孔、电磁铁端盖(13)的气路通道、电磁铁(8)的通孔、先导阀壳体(6)的通孔(6b)、壳体端盖(2)的通孔以及壳体(1)的先导阀放气口连通,共同组成先导阀放气路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8)通断电使所述弹簧(12)伸缩以使所述先导阀充气阀座和/或所述先导阀放气阀座处于开启或关闭状态包含:
所述电磁铁(8)通电,所述衔铁(9)第二密封面(9b)与所述挡块(10)的第二止口(10a)接触压紧,所述先导阀放气阀座关闭,所述先导阀充气阀座开启,
壳体(1)的入口、壳体(1)的气路通道、壳体端盖(2)的气路通道、先导阀充气阀座、壳体(1)的腔体共同组成先导阀充气路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磁阀,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若干个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1)与所述阀芯(11)接触面之间、和/或所述壳体(1)与所述壳体端盖(2)之间、和/或所述壳体端盖(2)与所述先导阀壳体(6)之间、和/或所述先导阀壳体(6)与所述电磁铁(8)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电磁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结构为密封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电磁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圈为非金属密封圈。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电磁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圈为金属-非金属复合密封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磁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开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充气口和第二充气口、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第一先导阀放气口和第二先导阀放气口。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磁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端盖(2)与所述壳体(1)通过螺钉装置连接;
和/或,所述先导阀壳体(6)与所述壳体端盖(2)和/或所述先导阀壳体(6)与所述电磁铁(8)和/或所述电磁铁(8)与所述电磁铁端盖(13)通过螺钉装置或焊接连接。
CN202021841272.1U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新型电磁阀 Active CN2141973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41272.1U CN214197396U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新型电磁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41272.1U CN214197396U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新型电磁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97396U true CN214197396U (zh) 2021-09-14

Family

ID=77628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41272.1U Active CN214197396U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新型电磁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973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658542B1 (en) Two stage solenoid control valve
US10221957B2 (en) Solenoid valve
CN109253305B (zh) 基于差动面积法的电磁气动阀
US2812776A (en) Valve
JP2016532837A (ja) ソレノイドアクチュエータによって移動可能なバネ装填式ゲートバルブ
AU2012236468A1 (en) Poppet valve assembly for controlling a pneumatic actuator
JP2005016715A (ja) コントロールボックス
CN214197396U (zh) 一种新型电磁阀
CN112797171A (zh) 一种发动机空气系统的防喘放气活门结构
CN212960108U (zh) 一种小体积大流量高响应平衡式电磁气阀
CN205478035U (zh) 一种高压燃油电磁阀
CN210770418U (zh) 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
CN112797185A (zh) 电气比例压力阀
CN208565747U (zh) 集成电磁阀
CN106382268B (zh) 外控先导式高压气动电磁开关阀
CN203286053U (zh) 直通式快速排气阀
CN106895176B (zh) 两位五通陶瓷滑板式电磁阀
CN114001174B (zh) 压力机安全气动旋转接头
CN107084276B (zh) 一种以真空为动力气源的活塞式真空同轴阀
CN114962727B (zh) 阀门、热泵空调系统及车辆
CN115559830B (zh) 电磁先导控制阀
CN214699368U (zh) 一种气动控制阀
CN218509838U (zh) 气控常闭双止回方向阀
CN111911649B (zh) 气动球阀
CN218522726U (zh) 一种常闭式电磁先导控制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