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96697U - 一种立卧两用自吸两栖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卧两用自吸两栖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96697U
CN214196697U CN202023307335.8U CN202023307335U CN214196697U CN 214196697 U CN214196697 U CN 214196697U CN 202023307335 U CN202023307335 U CN 202023307335U CN 214196697 U CN214196697 U CN 2141966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amphibious
water
water inlet
wate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0733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良平
达云平
冯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Santai Lida Pum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Santai Lida Pum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Santai Lida Pum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Santai Lida Pum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0733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966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966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966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卧两用自吸两栖泵,属于流体增压机械,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水壳体、过流壳体和出水壳体,过流壳体内安装有泵芯;所述进水壳体内安装有隔板,隔板将进水壳体分为吸水室和过渡室,隔板上安装有连通吸水室和过渡室的T型进水管,且吸水室内壁铰接安装有自封闭T型进水管出水口端的活门;所述过流壳体上还安装有支撑脚。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安装环境进行卧式安装或立式安装,且适应多种工况下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立卧两用自吸两栖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流体增压机械,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立卧两用自吸两栖泵。
背景技术
泵是输送流体或使流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泵主要用来输送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液体,也可输送液、气混合物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泵通常可按工作原理分为容积式泵、动力式泵和其他类型泵三类。除按工作原理分类外,还可按其他方法分类和命名。如,按驱动方法可分为电动泵和水轮泵等;按结构可分为单级泵和多级泵;按用途可分为锅炉给水泵和计量泵等;按输送液体的性质可分为水泵、油泵和泥浆泵等。按照有无轴结构,可分直线泵,和传统泵。在水泵工作过程中,泵内流动的水受到其与流道和泵叶轮表面的摩擦以及水本身粘度的影响,泵所消耗的能量主要用于抵抗水表面的流动摩擦力及涡流阻力。水在流动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水头损失)就是用来克服内摩擦力和水与设备界面的摩擦力。
现有的泵在使用过程中均只能进行立式安装或卧式安装,当安装环境发生变化或水位较低时,泵虽可进行运转,但并不能实现抽水,使泵并不能完成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卧两用自吸两栖泵,使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安装环境进行卧式安装或立式安装,且适应多种工况下工作。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立卧两用自吸两栖泵,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水壳体、过流壳体和出水壳体,过流壳体内安装有泵芯;所述进水壳体内安装有隔板,隔板将进水壳体分为吸水室和过渡室,隔板上安装有连通吸水室和过渡室的T型进水管,且吸水室内壁铰接安装有自封闭T型进水管出水口端的活门;所述过流壳体上还安装有支撑脚。
进一步的,所述泵芯包括两栖电机和安装在两栖电机输出端的叶轮;所述过流壳体内还安装有与过渡室连通的叶轮壳体,叶轮位于叶轮壳体内,且叶轮壳体与出水壳体相对的面开设有排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过流壳体内还安装有安装座,两栖电机固定在安装座上,且安装座为空心结构,安装座内部与过流壳体内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内具有支撑板,两栖电机的中心轴转动支承在支撑板上,且支撑板上还开设有多个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过流壳体与安装座之间还设有多个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叶轮壳体内还设有导向筒,且叶轮上还具有与导向筒配合的套筒,且套筒间隙插设在导向筒内。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壳体上还设有出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与T型进水管的出水口端在同一水平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T型进水管的出水口高于隔板的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壳体、过流壳体和出水壳体均为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可根据安装环境选择卧式安装或立式安装;同时,通过设置T型进水管,使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可根据水位高度选择T型进水管的进水口,当本实用新型在卧式安装和立式安装的情况下且水位较低时,均可选择T型进水管上进口最低为进水口,从而使本实用新型适应多种工况下工作,使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卧两用自吸两栖泵的卧式安装结构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1、进水壳体,2、过流壳体,3、出水壳体,4、隔板,5、吸水室,6、过渡室,7、T型进水管,8、活门,9、支撑脚,10、两栖电机,11、叶轮,12、叶轮壳体,13、排水口,14、安装座,15、支撑板,16、通孔,17、加强筋,18、导向筒,19、套筒,20、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立卧两用自吸两栖泵,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水壳体1、过流壳体2和出水壳体3,过流壳体2内安装有泵芯,泵芯安装在过流壳体2中心,且泵芯外壁与过流壳体2内壁之间具有过流通道;所述进水壳体1内安装有隔板4,隔板4将进水壳体1分为吸水室5和过渡室6,过渡室6位于吸水室5与过流壳体2之间,且隔板4上安装有连通吸水室5和过渡室6的T型进水管7,T型进水管7的一端与过渡室6连通,T型进水管7的另外两端均位于吸水室5内部,且T型进水管7位于进水管内两端呈垂直排布,使本实用新型在卧式安装或立式安装时,T型进水管7的两个进口均呈一高一低的状态排布,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在卧式安装和立式安装的情况下均能满足低水位使用,使本实用新型适应多种工况下工作,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更广。
所述吸水室5内壁铰接安装有自封闭T型进水管7出水口端的活门8,活门8不需要人为操作,本实用新型在立式安装或卧式安装的情况下,活门8通过自身的重力均贴合在T型进水管7的出水口上,使活门8在没有受到外力的情况下均将T型进水管7进行封堵;同时,为了使活门8与T型进水管7的出水口贴合时密封性更好,可在活门8的贴合面上贴合软面密封层,当过渡室6内具有水时,通过水的作用力,使活门8紧密的贴合在T型进水管7的出水口上,从而泵芯在未动作的情况下,通过活门8与T型进水管7的出水口紧密贴合,使过渡室6内的水不会通过T型进水管7排出,使泵芯的启动更加方便。所述过流壳体2上还安装有支撑脚9,支撑脚9可为多个,当本实用新型呈卧式安装时,多个支撑脚9共同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支撑,当本实用新型呈立式安装时,进水壳体1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支撑,为了保证本实用新型在立式安装的情况下保持稳定,可将进水壳体1设置成喇叭状。
当本实用新型需要启动时,先根据安装环境确定呈卧式安装或立式安装,通过重力作用,活门8自动对T型进水管7的出水口封堵,并根据水位情况对T型进水管7中的其中一个进水口封堵,接着,通过出水壳体3向过渡室6、过流壳体2和出水壳体3内注水,并启动泵芯,使外界的水通过T型进水管7的进水口吸水,实现抽水。
所述泵芯包括两栖电机10和安装在两栖电机10输出端的叶轮11,两栖电机10的中心轴线与过流壳体2的中心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过流壳体2内还安装有与过渡室6连通的叶轮壳体12,叶轮壳体12固定安装在过流壳体2内壁与两栖电机10壳体之间,且安装在两栖电机10输出轴上的叶轮11位于叶轮壳体12内,叶轮壳体12中心与过渡室6连通,叶轮壳体12与出水壳体3相对的面开设有排水口13,出排水口13呈环形。当两栖电机10在带动叶轮11转动时,叶轮11先将过渡室6内的水抽吸至叶轮壳体12内,并通过叶轮11的转动从排水口13排出,在此过程中,通过叶轮11的转动实现对水的抽吸,且通过叶轮11的动力改变了水进入过流壳体2的方向,使水的流速更大,避免水进入过流壳体2内部产生涡流,使水的抽吸效率更高。
所述过流壳体2内还安装有安装座14,安装座14安装在两栖电机10与出水壳体3之间,且两栖电机10固定安装在安装座14上,使两栖电机10的安装更加稳固;同时,安装座14为空心结构,安装座14内部与过流壳体2内部连通,使本实用新型在抽吸过程中,一部分水可进入到安装座14内,进入到安装座14内的水与两栖电机10进行热交换,使两栖电机10的降温效果更好。
所述安装座14内具有支撑板15,两栖电机10的中心轴通过轴承转动支承在支撑板15上,使两栖电机10的中心轴能进一步限位,降低两栖电机10在运转过程中中心轴的摆动,两栖电机10在运行过程中,两栖电机10中心轴的同轴度更高;所述支撑板15上还开设有多个通孔16,通孔16使安装座14内部与支撑板15与两栖电机10之间的间隙连通,使本实用新型在抽吸过程中,水能对两栖电机10的尾部和两栖电机10中心轴的端部进行包围,两栖电机10的降温效果更好。
所述过流壳体2与安装座14之间还设有多个加强筋17,多个加强筋17沿安装座14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排布,使安装座14的稳固性更高,从而使两栖电机10的稳固性更高,使叶轮11的转动更加平稳。
所述叶轮壳体12内还设有导向筒18,导向筒18与叶轮壳体12为一体成型,且叶轮11上还具有与导向筒18配合的套筒19。套筒19与叶轮11为一体成型,套筒19插设在导向筒18上,套筒19与导向筒18之间呈间隙配合,使叶轮11在转动时,通过套筒19与导向筒18的配合,使叶轮11在转动时进行限位,有效防止叶轮11在转动过程中产生晃动,使叶轮11转动精度更高。
所述出水壳体3上还设有出水管20,出水管20与T型进水管7的出水口端在同一水平线上,使本实用新型在卧式安装和立式安装的情况下,当需要向过渡室6、过流壳体2和出水壳体3注水时,注入的水不会直接排出,使本实用新型的启动更加方便。
所述T型进水管7的出水口高于隔板4的表面,方便活门8与T型进水管7的出水口贴合;所述进水壳体1、过流壳体2和出水壳体3均采用螺钉可拆卸连接,使本实用新型的装配更加方便。
当本实用新型需要启动时,先根据安装环境确定呈卧式安装或立式安装,通过重力作用,活门8自动对T型进水管7的出水口封堵,并根据水位情况对T型进水管7中的其中一个进水口封堵,接着,通过出水管20向过渡室6、过流壳体2和出水壳体3内注水,最后,启动两栖电机10,使叶轮11转动,从而使外界的水通过T型进水管7的进水口吸水,实现抽水。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还可根据水位情况使T型进水管7的两个进水口均保持打开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立卧两用自吸两栖泵,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水壳体(1)、过流壳体(2)和出水壳体(3),过流壳体(2)内安装有泵芯;所述进水壳体(1)内安装有隔板(4),隔板(4)将进水壳体(1)分为吸水室(5)和过渡室(6),隔板(4)上安装有连通吸水室(5)和过渡室(6)的T型进水管(7),且吸水室(5)内壁铰接安装有自封闭T型进水管(7)出水口端的活门(8);所述过流壳体(2)上还安装有支撑脚(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卧两用自吸两栖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芯包括两栖电机(10)和安装在两栖电机(10)输出端的叶轮(11);所述过流壳体(2)内还安装有与过渡室(6)连通的叶轮壳体(12),叶轮(11)位于叶轮壳体(12)内,且叶轮壳体(12)与出水壳体(3)相对的面开设有排水口(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卧两用自吸两栖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壳体(2)内还安装有安装座(14),两栖电机(10)固定在安装座(14)上,且安装座(14)为空心结构,安装座(14)内部与过流壳体(2)内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卧两用自吸两栖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4)内具有支撑板(15),两栖电机(10)的中心轴转动支承在支撑板(15)上,且支撑板(15)上还开设有多个通孔(16)。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立卧两用自吸两栖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壳体(2)与安装座(14)之间还设有多个加强筋(17)。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卧两用自吸两栖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壳体(12)内还设有导向筒(18),且叶轮(11)上还具有与导向筒(18)配合的套筒(19),且套筒(19)间隙插设在导向筒(18)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卧两用自吸两栖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壳体(3)上还设有出水管(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卧两用自吸两栖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20)与T型进水管(7)的出水口端在同一水平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卧两用自吸两栖泵,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进水管(7)的出水口高于隔板(4)的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卧两用自吸两栖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壳体(1)、过流壳体(2)和出水壳体(3)均为可拆卸连接。
CN202023307335.8U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立卧两用自吸两栖泵 Active CN2141966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07335.8U CN214196697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立卧两用自吸两栖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07335.8U CN214196697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立卧两用自吸两栖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96697U true CN214196697U (zh) 2021-09-14

Family

ID=77632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07335.8U Active CN214196697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立卧两用自吸两栖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966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22368A (zh) * 2024-01-02 2024-03-19 普轩特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立卧双用管道泵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22368A (zh) * 2024-01-02 2024-03-19 普轩特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立卧双用管道泵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23460U (zh) 变频高速湿式潜水泵
CN106015022B (zh) 一种多向输出的卧式管道离心泵
CN101846085A (zh) 变频高速湿式潜水泵
CN214196697U (zh) 一种立卧两用自吸两栖泵
CN113217407B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水泵
CN111963450B (zh) 一种智能化自动降温潜水泵
CN2328815Y (zh) 双级串并联消防泵
CN210371211U (zh) 一种节能供水泵
CN204402911U (zh) 分体自吸式多级离心泵
CN207989332U (zh) 离心泵
CN210343739U (zh) 一种双吸式潜水泵
CN112502985A (zh) 一种组合式低汽蚀多级离心泵
CN208057428U (zh) 便于拆卸的离心泵
CN210177599U (zh) 一种节能环保无负压给水设备
CN218934746U (zh) 一种制冷剂泵
CN220101554U (zh) 一种稳流增压管道泵
CN217813971U (zh) 一种带气压调节装置的汽车水泵
CN210315815U (zh) 一种箱式变频给水设备
CN216198881U (zh) 一种基于dcs控制系统的循环水泵用降扬程节能装置
CN114198313B (zh) 一种集成式泵站
CN220267950U (zh) 一种滑片空压机
CN221035186U (zh) 快速连接空气缓冲罐的排水设备
CN214460798U (zh) 一种单腔式无负压供水设备
CN217873322U (zh) 流量可变型液下泵
CN218293954U (zh) 一种水泵出水口法兰稳定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