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93848U - 一种烘干机的风道结构及其烘干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烘干机的风道结构及其烘干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93848U
CN214193848U CN202022859208.2U CN202022859208U CN214193848U CN 214193848 U CN214193848 U CN 214193848U CN 202022859208 U CN202022859208 U CN 202022859208U CN 214193848 U CN214193848 U CN 2141938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ssembly
cavity
air outlet
duct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5920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一峰
梁海权
黎鉴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Xiaoxiong Lif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Bear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Xiaoxiong Lif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Bear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Xiaoxiong Lif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Bear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Xiaoxiong Lif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5920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938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938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938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烘干机的风道结构,包括底座组件,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具有腔体的底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壳的主机组件,其中,所述底壳的腔体上设置有对应于所述主机组件热风出风口的导风件,所述导风件具有至少两个将所述主机组件的热风向所述腔体两侧分流的导风道。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风道结构,通过导风件将主机组件输出的热风分流向腔体两侧,使出风更为顺畅、均匀。

Description

一种烘干机的风道结构及其烘干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烘干机的风道结构及其烘干机。
背景技术
烘干机作为烘干衣物的机器,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须品。商务人士经常出差就会面临衣物换洗后受环境条件影响无法正常自然晒干衣服的问题,折叠式小型干衣机可以非常好地解决他们的这一痛点。但是,市面上的烘干机普遍存在风道设计不合理,出风不顺畅导致烘干不均匀和干衣效率偏低的问题。
本专利主要针对主机出风风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使产品中衣物可以均匀快速烘干,给人们带来更大的便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烘干机的风道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烘干机的风道结构,包括底座组件,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具有腔体的底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壳的主机组件,其中,所述底壳的腔体上设置有对应于所述主机组件热风出风口的导风件,所述导风件具有至少两个将所述主机组件的热风向所述腔体两侧分流的导风道。
进一步地,所述底壳上设置有用于盖合所述腔体的出风层盖,所述出风层盖上设置有若干出风孔。
进一步地,所述底壳对应所述主机组件的位置还设置有用于支撑衣物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高于所述出风层盖。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台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通所述导风道的斜坡,所述斜坡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出风的斜孔。
进一步地,所述底壳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主机组件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侧壁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主机组件热风出风口的热风进风口,所述导风件位于所述安装腔的热风进风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件包括两相连接的弧形导风板,两所述弧形导风板结合底壳在所述安装腔的热风进风口处形成两所述导风道。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腔由所述底壳的底部向内凹陷形成,所述主机组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安装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主机组件内设置有发热体和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所述发热体,所述发热体的出风口连通所述主机组件的热风出风口。
一种烘干机,包括所述风道结构,还包括上盖组件、支撑组件以及干衣罩,所述支撑组件连接于所述底座组件与上盖组件之间以撑起所述上盖组件,所述干衣罩连接于所述底座组件与上盖组件之间以形成用于容纳衣物的烘干腔,所述上盖组件上设置有若干排气口。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组件与上盖组件之间还设置有用于支撑衣物的中间层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道结构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通过导风件将主机组件输出的热风分流向腔体两侧,使出风更为顺畅、均匀;通过设有带斜孔的斜坡结构,热风从斜孔中排出进入烘干腔中,斜向输送的热风更有利于处于边角位置的衣物的烘干。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展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示的烘干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示的烘干机去掉干衣罩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A部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所示的B部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示的铰链组件与底座组件以及上盖组件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示的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示的烘干机折叠状态(为了便于直观看到铰链组件,去掉翻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C部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示的烘干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示的干衣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D部局部放大图;
图12为图10所示E部局部放大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示的烘干机的剖面示意图;
图14为图13所示F部局部放大图;
图15为图13所示G部局部放大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所示的烘干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所示的烘干机的剖面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所示的主机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所示的主机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所示的底座组件的仰视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所示的烘干机的剖面示意图;
图22为图21所示的H部局部放大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所示的风道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所示的烘干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所示的烘干机安装有中间层架8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底座组件1;底壳11;安装腔111;滑块112;卡凸113;热风进风口 114;电线腔115;插接槽116;封盖117;腔体118;导风件12;导风道 121;弧形导风板122;出风层盖13;出风孔131;支撑台14;斜坡141;斜孔142;上盖组件2;上壳21;排气口211;翻盖22;干衣罩3;布罩31;扣边32;凸筋321;铰链组件4;铰链41;横杆411;竖杆412;转轴413;中间铰接件42;铰接座5;第一定位槽51;第一斜契面511;第二定位槽 52;第二斜契面521;轴孔53;挡板54;卡槽6;卡扣部61;弹性侧壁62;定位筋63;主机组件7;主机壳71;L形槽711;卡槽712;预定位槽713;热风出风口714;电源接口715;冷风进风口716;控制模块72;电源模块 73;风机74;发热体75;中间层架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阅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烘干机,包括底座组件1、上盖组件2、干衣罩3以及支撑组件。所述底座组件1上设置有用于提供热风的主机组件7,较佳的,所述主机组件7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底座组件1上;所述支撑组件连接于所述底座组件1与上盖组件2之间以撑开所述上盖组件2;所述干衣罩3连接于所述底座组件1与上盖组件2之间以形成用于容纳衣物的烘干腔。
其中,所述支撑组件为至少两组铰链组件4,所述铰链组件4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底座组件1与上盖组件2上,通过所述铰链组件4可将所述上盖组件2支撑起来,以便于所述干衣罩3在所述底座组件1与上盖组件2 之间形成用于容纳衣物的烘干腔;同时通过所述铰链组件4可将所述上盖组件2盖合于底座组件1上,完成该烘干机的折叠,以便于携带和收纳。
其中,所述干衣罩3罩设在所述铰链组件4的外侧,且所述干衣罩3 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底座组件1和上盖组件2可拆卸连接。较佳的,所述干衣罩3为柔性的布罩31,以便于收纳以及清洗。诚然,所述干衣罩3还可为其他柔性材质制成。
其中,所述底座组件1包括具有腔体118的底壳11,所述主机组件7 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底壳11,所述主机组件7向所述底壳11的腔体118内输出热风,其热风再通过所述底壳11的腔体118向所述烘干腔内输出;所述上盖组件2包括上壳21以及连接于所述上壳21的翻盖22,通过所述翻盖 22,可将衣物放置至所述烘干腔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铰链组件4包括两相互转动连接的铰链41,所述上盖组件2和底座组件1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铰链41相转动配合的铰接座 5,所述铰接座5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51;当所述铰链组件4展开时,两所述铰链41分别嵌入并定位在两所述铰接座5的第一定位槽51上。
其中,所述铰接座5设置于所述底座组件1的底壳11内侧或者所述上盖组件2的上壳21内侧。
由此,通过所述铰链组件4实现该烘干机的可折叠可打开,并利用所述铰接座5的第一定位槽51对展开状态时的所述铰链41进行定位,以稳定所述铰链组件4展开时的状态,不易倒塌,当需要折叠时,只需要通过外力驱动所述铰链41脱离第一定位槽51以解除定位,即可实现折叠操作。
参阅图2至图6,具体的,所述铰链41呈具有弹性的U型状,所述铰链41包括横杆411和连接于所述横杆411两端的两竖杆412,两所述竖杆 412的端部分别设置有转轴413,所述铰接座5设置有第与所述转轴413相配合的轴孔53;当所述铰链组件4展开时,所述竖杆412的端部在铰链41 的弹力作用下嵌入并定位在所述第一定位槽51上。通过上述结构,展开时,利用U型状的所述铰链41的弹力驱动其竖杆412嵌入并定位在第一定位槽 51内,从而实现铰接座5对铰链41的定位;折叠时,只需要外力驱使U型状的所述铰链41弹性变形以使得其竖杆412脱离所述第一定位槽51即可解除定位,使折叠操作变得更为简便、快捷,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参阅图3和图4,较佳的,所述第一定位槽51的一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导向所述竖杆412旋转滑入所述第一定位槽51的第一斜契面511。
由于所述第一斜契面511的形状特性以及铰链41自身弹力的缘故,在展开该烘干机的过程中,当两所述铰链41展开至一定角度以使得所述竖杆 412进入第一斜契面511后,所述竖杆412可在所述铰链41的弹力作用下沿着所述第一斜契面511滑动直至所述竖杆412嵌入第一定位槽51,此时,所述竖杆412被所述第一定位槽51的另一侧壁与第一斜契面511的壁面限位,该烘干机打开完成;当需要折叠时,仅需要在所述铰链组件4上施加一个往该烘干机中部方向的力,两所述铰链41相对转动向内折叠,在折叠过程中,在所述第一斜契面511的导向作用下,所述铰链41的转轴413在轴孔53内转动并产生轴向位移,所述竖杆412逐渐撑开或者压缩所述铰链 41,直至所述竖杆412脱离第一斜契面511后解除限位,便可将所述上盖组件继续下压直至盖合在所述底座组件1上,该烘干机折叠完成。一个人即可完成打开和折叠操作,简单方便;且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另外设置铰接件的方式,本结构零部件数量更少、结构更为简洁,支撑更为稳固。
参阅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铰接座5还设置有用于将竖杆412限定在折叠位置的第二定位槽52,所述第二定位槽52与第一定位槽51 呈夹角布置,所述第二定位槽52的一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导向所述竖杆412 旋转滑入所述第二定位槽52的第二斜契面521。其中,所述第二定位槽52 与第二斜契面521的原理与所述第一定位槽51与第一斜契面511的原理一致,在此不再具体阐述其动作过程。由此,利用所述第二斜契面521,可使得该烘干机的折叠状态更为稳定。
诚然,由于所述第二定位槽52与第二斜契面521应用于该烘干机的折叠,仅需所述第二斜契面521的壁面以对所述竖杆412进行单面限位即可,无需所述第二定位槽52对所述竖杆412进行两面夹持限位,故而所述第二定位槽52可无另一侧壁,以节省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较佳的,所述第一定位槽51位于所述铰链41的U型状外侧,当朝向所述铰链41的U型状内侧压缩两所述竖杆412时,所述竖杆412脱离所述第一定位槽51。由此,所述铰链41的弹力作用方向为驱动两所述竖杆412相对向外侧撑开,拆除所述铰链41时,可用单手抓住两所述竖杆412向内压缩以使得所述转轴413脱离轴孔53,从而取出所述铰链 41,方便其拆除。
诚然,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槽51还可位于所述铰链41 的U型状内侧。此时,所述铰链41的弹力作用方向为驱动两所述竖杆412 相对向内侧收缩。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铰接座5上还设置有挡板54;在所述铰链41弹性形变以使得所述竖杆412脱离所述第一定位槽51时,所述挡板54用于限制所述转轴413脱离轴孔53。由此,可避免要折叠时用力过大时所述铰链 41产生弹性跳动以导致所述转轴413脱离轴孔53的问题。
参阅图5、图7和图8,在本实施例中,两所述铰链41呈尺寸大小不同的两U型状,两所述铰链41的横杆411通过中间铰接件42实现转动连接;当所述铰链组件4折叠时,相对小尺寸的所述铰链41通过中间铰接件 42以绕相对大尺寸的所述铰链41旋转并收拢于相对大尺寸的所述铰链41 的内侧。由此,利用所述中间铰接件42并结合两铰链41的尺寸限定,折叠时所述铰链组件4占用的空间更小,便于实现烘干机折叠时能够做到更薄。
较佳的,所述中间铰接件42的一端固定于相对小尺寸的所述铰链41,所述中间铰接件42的另一端铰接于相对大尺寸的所述铰链41。由此,在打开状态时,所述铰链组件4不会产生过多的自由度,避免两所述铰链41在与中间铰接件42连接处的偏移。
需要说明的是,安装在所述底座组件1上的所述铰接座5与安装在所述上盖组件2上的所述铰接座5的具体形状可以不同,两所述铰接座5的各部件的具体形状和尺寸亦可以不同,达到同样的工作原理和效果即可。
实施例2
参阅图9至图15,本实施例与实施1的差别在于,本实施例所公开的烘干机,具体公开了一种所述布罩31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底座组件1和上盖组件2之间的具体结构。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烘干机包括如实施例1所述的底座组件1、上盖组件 2、布罩31以及支撑组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布罩31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扣边32,所述底座组件1和上盖组件2上均设置有卡槽6,所述卡槽6上设置有与所述扣边32 相卡扣配合的卡扣部61;通过所述扣边32与卡扣部61的相对配合,所述布罩31可拆卸连接于底座组件1与上盖组件2之间。
其中,位于所述底座组件1的卡槽6设置于所述底座组件1的底壳11 内侧;位于所述上盖组件2的卡槽6设置于所述上盖组件2的上壳21内侧。
通过上述结构,当所述布罩31脏污后,可单独将所述布罩31进行拆卸清洗,以便于对所述布罩31的日常维护和清理,亦可以对所述布罩31 进行更换,以节省使用成本。
参阅图13至图15,具体的,所述卡槽6包括可弹性变形的弹性侧壁 62,所述卡扣部61设置于所述弹性侧壁62上,所述扣边32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卡扣部61相配合的凸筋321;当所述扣边32插入所述卡槽6时,所述扣边32的凸筋321抵压所述卡扣部61以驱动所述弹性侧壁62弹性变形从而使得所述扣边32能够插入并限定于所述卡槽6上。
其中,在位于所述底座组件1的卡槽6中,其弹性侧壁62连接于底壳 11上,该弹性侧壁62与底壳11的内壁相结构以形成该卡槽6;在位于所述上盖组件2的卡槽6中,其弹性侧壁62连接于上壳21上,该弹性侧壁 62与上壳21的内壁相结构以形成该卡槽6。
由此,利用所述弹性侧壁62的可弹性变形特性,实现所述卡扣部61 对凸筋321的限位,便于所述扣边32在卡槽6内的固定和拆卸,避免所述卡扣部61与扣边32反复拆装时的磨损和老化,延长其使用寿命。
参阅图9和图13,较佳的,所述卡槽6呈围有中间腔的封闭式结构,所述弹性侧壁62位于所述卡槽6的内侧。其中,所述卡槽6可为圆形封闭式结构、椭圆形封闭式结构、框形封闭式结构等等,所述卡槽6的具体形状可根据产品设计需求而定。当所述卡槽6为框形封闭式结构时,其转角处可做倒圆角处理,以避免所述弹性侧壁62在其转角处难以弹性变形。
由于所述弹性侧壁62位于所述卡槽6的内侧且成首尾相连的封闭状,在所述弹性侧壁62的反复弹性变形过程中,所述弹性侧壁62的端部是整体向内挤压变形的,因此,所述弹性侧壁62的弹性更为稳定,且不易产生变形疲劳。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所述扣边32插入或脱离卡槽6,所述凸筋321 上设置有第一弧面。
较佳的,所述卡扣部61上设置有第二弧面,以进一步便于所述扣边32 插入或脱离卡槽6。
参阅图14和图1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槽6上还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扣边32的定位筋63。其中,在位于所述底座组件1的卡槽6中,所述定位筋63连接于所述弹性侧壁62与底壳11之间;在位于所述上盖组件2的卡槽6中,所述定位筋63连接于所述弹性侧壁62与上壳21之间。
由此,通过所述定位筋63,以限定所述扣边32在卡槽6内插入的距离,防止所述扣边32扣合时过于松动,便于所述布罩31的固定。
较佳的,所述铰接座5固定连接于所述卡槽6的内侧壁上,且所述铰接座5的位置与定位筋63相对应。通过所述定位筋以稳固所述铰接座5,相比于在底壳11或上壳21上另外设置连接铰接座5的固定方式,该结构更为简捷,以减轻该烘干机的整体材料重量,节省生产成本。
实施例3
参阅图16至图2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或2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所公开的烘干机,具体公开了一种所述主机组件7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底座组件1的可拆主机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该可拆主机结构包括烘干机主体和所述主机组件1,所述烘干机主体包括底壳。其中,所述烘干机主体包括如实施例1或2所述的上盖组件2、底座组件1、支撑组件以及干衣罩3,所述烘干机主体的底壳为所述底座组件1的底壳1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壳11底部设置有朝下方开口的安装腔111,所述安装腔111的侧壁设置有滑块112;所述主机组件7包括主机壳71,所述主机壳71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滑块112滑动配合的L形槽711,通过所述滑块112与L形槽711的相对配合,所述主机组件7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底壳11的安装腔111上。由此,利用所述滑块112与L形槽711的相对配合,所述主机组件7相对底座组件1可拆卸,方便收纳,便于携带,同时所述主机组件7可作为暖风机等用途单独使用,满足用户对于同一产品多功能多用途的需求。
其中,所述L形槽711包括相互连通的竖槽段和横槽段,所述竖槽段上端开口,所述滑块112可通过所述竖槽段的开口进入L形槽711中。
具体的,所述安装腔111的两相对侧壁上均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滑块 112,所述主机壳71的两相对侧壁上均设置有与所述滑块112数量相对应的所述L形槽711。多组滑块112与L形槽711相配合,能够使得所述主机组件7在底壳11上安装的更稳。
参阅图19至图22,较佳的,所述安装腔111的顶壁设置有卡凸113,所述主机壳71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卡凸113相配合的卡槽712;当所述滑块112滑动至L形槽711的横槽段预设位置上时,所述卡凸113与卡槽712 相卡合以将所述主机壳71定位。由此,通过所述卡凸113与卡槽712相卡合,在安装好所述主机组件7时,所述主机组件7不会晃动,且在携带、移动、运输过程中,不易受轻微外力就使得所述主机组件7从底壳11中脱落摔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机壳71的顶部还设置有预定位槽713,所述预定位槽713位于卡槽712的一侧;当所述滑块112滑动至L形槽711的竖槽段与横槽段相交处时,所述卡凸113位于所述预定位槽713上。通过所述预定位槽713与卡凸113的配合,能够在开始安装所述主机组件7时从外部判断所述滑块112与L形槽711是否卡接到位,当卡接不到位时,所述卡凸113会顶在所述主机壳71的其他位置处,此时所述主机壳71会向外突出产生不平。
较佳的,所述预定位槽713呈长条状,所述预定位槽713的长度方向与所述L形槽711的横槽段长度方向一致。长条状的所述预定位槽713能够更好的配合所述滑块112在L形槽711的横槽段的滑动。
参阅图17、图18和图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腔111的侧壁上设置有热风进风口114,所述主机壳7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热风进风口114相对应的热风出风口714,且所述热风出风口714向外突出;当所述主机壳71安装于所述安装腔111上时,所述热风出风口714插设于所述热风进风口114处。由此,可由所述热风进风口114对热风出风口714进行承托和上下方向限位,通风更紧密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强所述主机组件7在底壳11上的固定。
参阅图16至图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机壳71的侧壁上设置有电源接口715,所述底壳11底部还设置有朝下方开口的电源线腔115,所述电源线腔115与安装腔111之间设置有对应所述电源接口715的插接槽116。通过所述电源线腔115与插接槽116,使得电源线的走线更为简捷、方便,不需要从所述主机壳71的底部进行走线,以缩小所述底壳11底部支撑脚的高度,且烘干机整体更为美观轻薄。
较佳的,所述电源线腔115的开口端盖设有封盖117。由此,在不使用时,其电源线可收纳在所述电源线腔115内并通过封盖117进行盖合,便于收纳和携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机组件7还包括控制模块72、电源模块73、风机74以及发热体75,所述控制模块72、电源模块73、风机74以及发热体 75均设置在所述主机壳71内,所述控制模块72设置于所述主机壳71的前端,所述主机壳71的后端侧壁设置有所述热风出风口714,所述主机壳71 的底部设置有连通所述风机74进风口的冷风进风口716,所述风机74的出风口与所述发热体75的进风口相连通,所述发热体75的出风口与所述主机壳71的热风出风口714相连通。由此,通过上述结构,所述主机组件7 能够实现单独使用的功能,亦可以结合安装至所述底座组件1上使用。
实施例4
参阅图23至图2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或2或3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所公开的烘干机,具体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该烘干机的风道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该烘干机包括如实施例1或2或3所述的底座组件1、上盖组件2、支撑组件、干衣罩3以及主机组件7,所述底座组件1同样包括所述底壳11,所述主机组件7设置于所述底壳11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壳11的腔体118上设置有对应于所述主机组件 7热风出风口714的导风件12,所述导风件12具有至少两个将所述主机组件7的热风向所述腔体118两侧分流的导风道121。由此,通过所述导风件 12将主机组件7输出的热风分流向腔体118两侧,使出风更为顺畅、均匀。
具体的,所述主机组件7位于所述底壳11的中部,以便于热风能够均匀的向两侧分流。
参阅图24和图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壳11上设置有用于盖合所述腔体118的出风层盖13,所述出风层盖13上设置有若干出风孔131。热风从所述腔体118内透过所述出风层盖13的出风孔131向所述烘干腔输出,出风细致,且衣物掉落在所述出风层盖13亦不影响其烘干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壳11对应所述主机组件7的位置还设置有用于支撑衣物的支撑台14,所述支撑台14高于所述出风层盖13。较佳的,所述支撑台1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通所述导风道121的斜坡141,所述斜坡 141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出风的斜孔142。由此,通过设有带斜孔142的斜坡 141结构,热风从所述斜孔142中排出进入所述烘干腔中,斜向输送的热风更有利于处于边角位置的衣物的烘干。
参阅图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风件12位于所述安装腔111的热风进风口114处。具体的,所述导风件12包括两相连接的弧形导风板122,两所述弧形导风板122结合底壳11在所述安装腔111的热风进风口114处形成两所述导风道121。热风由所述热风进风口114进入两所述导风道121 时,会冲击两所述弧形导风板122,所述弧形导风板122的弧面形状能够更好的导向热风的流动,维持热风的风速,且噪声更小。
参阅图24和图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盖组件2上设置有若干排气口211。具体的,所述排气口211设置于所述上盖组件2的上壳21的周边上。由此,所述烘干腔内的水份和空气可从所述排气口211向外排出。
参阅图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组件1与上盖组件2之间还设置有用于支撑衣物的中间层架8。具体的,所述中间层架设置于两所述铰链组件4之间。通过所述中间层架8,可将衣物放置在所述烘干腔中间,能够更好的便于衣物的烘干。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烘干机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组件(1),所述底座组件(1)包括具有腔体(118)的底壳(11)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壳(11)的主机组件(7),其中,
所述底壳(11)的腔体(118)上设置有对应于所述主机组件(7)热风出风口(714)的导风件(12),所述导风件(12)具有至少两个将所述主机组件(7)的热风向所述腔体(118)两侧分流的导风道(1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1)上设置有用于盖合所述腔体(118)的出风层盖(13),所述出风层盖(13)上设置有若干出风孔(1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1)对应所述主机组件(7)的位置还设置有用于支撑衣物的支撑台(14),所述支撑台(14)高于所述出风层盖(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通所述导风道(121)的斜坡(141),所述斜坡(141)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出风的斜孔(14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1)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主机组件(7)的安装腔(111),所述安装腔(111)的侧壁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主机组件(7)热风出风口(714)的热风进风口(114),所述导风件(12)位于所述安装腔(111)的热风进风口(114)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件(12)包括两相连接的弧形导风板(122),两所述弧形导风板(122)结合底壳(11)在所述安装腔(111)的热风进风口(114)处形成两所述导风道(12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111)由所述底壳(11)的底部向内凹陷形成,所述主机组件(7)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安装腔(111)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组件(7)内设置有发热体(75)和风机(74),所述风机(74)的出风口连通所述发热体(75),所述发热体(75)的出风口连通所述主机组件(7)的热风出风口(714)。
9.一种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结构,还包括上盖组件(2)、支撑组件以及干衣罩(3),所述支撑组件连接于所述底座组件(1)与上盖组件(2)之间以撑起所述上盖组件(2),所述干衣罩(3)连接于所述底座组件(1)与上盖组件(2)之间以形成用于容纳衣物的烘干腔,所述上盖组件(2)上设置有若干排气口(21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1)与上盖组件(2)之间还设置有用于支撑衣物的中间层架(8)。
CN202022859208.2U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烘干机的风道结构及其烘干机 Active CN2141938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59208.2U CN214193848U (zh)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烘干机的风道结构及其烘干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59208.2U CN214193848U (zh)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烘干机的风道结构及其烘干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93848U true CN214193848U (zh) 2021-09-14

Family

ID=77649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59208.2U Active CN214193848U (zh)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烘干机的风道结构及其烘干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938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340219C (en) Air purifier
US20170016172A1 (en) Clothes dryer
US5600963A (en) Indoor unit of an air conditioner system
CN214193853U (zh) 一种可折叠烘干机
CN214193848U (zh) 一种烘干机的风道结构及其烘干机
CN106895491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2391819A (zh) 一种可折叠烘干机
CN108344155A (zh) 一种空调器
CN214193849U (zh) 一种带有可拆布罩结构的烘干机
CN214116011U (zh) 一种烘干机的可拆主机结构
CN1873085B (zh) 一种过滤器装置以及设有该过滤器装置的烘干洗衣机
CN101042253B (zh) 用于空调器的室内单元
CN102169278A (zh) 投影装置
CN210861356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3238174U (zh) 一种具有分区结构的烘干装置
CN210031246U (zh) 晾衣架及晾衣装置
CN220665748U (zh) 一种干衣机的衣罩架
CN216998964U (zh) 衣撑装置及晾衣机
CN219586411U (zh) 衣物处理设备
CN216551215U (zh) 便携式烘干装置
CN218649705U (zh) 一种大型宠物智能烘干机
CN219586412U (zh) 衣物处理设备
CN220417468U (zh) 一种新风模块及风管机
CN106871244B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WO2024065936A1 (zh) 衣物护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