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17468U - 一种新风模块及风管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风模块及风管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417468U CN220417468U CN202322039493.7U CN202322039493U CN220417468U CN 220417468 U CN220417468 U CN 220417468U CN 202322039493 U CN202322039493 U CN 202322039493U CN 220417468 U CN220417468 U CN 22041746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duct
- assembly
- wedge
- fresh air
- 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风模块及风管机。新风模块包括:外壳,设有第一检修口;检修盖板,可拆卸地盖设于第一检修口处;风道组件,可拆卸地设于外壳内,并与第一检修口对应设置,风道组件设置成能够由第一检修口进出外壳;和风机组件,可拆卸地设于外壳内,并与风道组件为分体式结构,且风机组件设置成能够在风道组件及检修盖板被取出后滑动至第一检修口处,以从第一检修口处被取出。本方案可以通过一个面积相对较小的检修口满足风道组件及电机的更换检修需求,使得新风模块可以置于风管机主体长度方向的一侧,从而兼顾新风模块的维修更换需求与吊顶的美观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新风模块及风管机。
背景技术
目前,有些风管机增加了新风功能,新风模块大多置于风管机主体的后侧,新风模块的滤网需要定期更换,风机组件(如电机、风轮等部件)也需要维修。但是,市场上风管机的装修风格都是吊顶上没有单独的检修口,而是将检修口与吸风口设计成一体。因此,增加了新风模块后,吊顶上的吸风口宽度会明显增加,覆盖整个新风模块,以满足新风模块的检修需求,但这会严重影响吊顶美观,引起客户不满,影响产品的市场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风模块及风管机,可以通过一个尺寸相对较小的检修口满足滤网及电机的更换检修需求,使得新风模块可以置于风管机主体长度方向的一侧,从而兼顾新风模块的维修更换需求与吊顶的美观度。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风模块,包括:外壳,设有第一检修口;检修盖板,可拆卸地盖设于所述第一检修口处;风道组件,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第一检修口对应设置,所述风道组件设置成能够由所述第一检修口进出所述外壳;和风机组件,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风道组件为分体式结构,且所述风机组件设置成能够在所述风道组件及所述检修盖板被取出后滑动至所述第一检修口处,以从所述第一检修口处被取出。
这样,当风道组件需要检修时,可以将风道组件由第一检修口处拆卸下来,并经过吊顶上的第二检修口拿出来。检修后的风道组件依次经第二检修口、第一检修口装回新风模块的外壳内,实现滤网的更换。
当风机组件需要检修时,可以将风道组件及检修盖板取下后,将风机组件向第一检修口的位置滑动,然后将风机组件依次经第一检修口、第二检修口取出,即可对风机组件进行检修。其中,风机组件与外壳可以通过滑轨配合,以提高风机组件在外壳内滑动的顺畅性。当然,风机组件与外壳也可以不通过滑轨配合。
这样,新风模块的外壳只需设置一个尺寸相对较小的检修口(即第一检修口),即可实现风机组件的检修和和风道组件的检修;且第一检修口在第二检修口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可以相对较小,以避免第二检修口的宽度过大而影响吊顶装修后的美观度,由此兼顾了吊顶的美观度以及吊顶结构限制导致的新风模块维修问题。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申请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新风模块还包括:滤网组件;所述风道组件设有安装空间,所述滤网组件可拆卸地插装于所述安装空间;所述风机组件与所述风道组件可拆卸连接,设置成能够在所述滤网组件、所述检修盖板及所述风道组件被取出后滑动至所述第一检修口处,以从所述第一检修口处被取出。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滤网组件与所述风道组件中的一者设有弹性卡扣,另一者设有卡槽,所述弹性卡扣与所述卡槽相卡合,以使所述滤网组件限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检修盖板设有与所述滤网组件适配的装卸缺口,所述滤网组件设置成由所述装卸缺口进出所述外壳。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检修盖板设有限位支撑件,所述限位支撑件设置成与所述滤网组件相抵靠,以支撑所述滤网组件并限制所述滤网组件脱出所述安装空间。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检修盖板可转动连接,另一端设置成与所述滤网组件相抵靠以支撑所述滤网组件。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风道组件与所述风机组件通过第一滑动连接结构滑动连接。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新风模块还包括:止逆阀组件,设于所述外壳内,并位于所述风道组件远离所述风机组件的一侧,所述风道组件与所述止逆阀组件通过第二滑动连接结构滑动连接。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动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滑动连接结构均包括相适配的楔形滑槽和楔形筋条,所述楔形滑槽和所述楔形筋条设置成:所述楔形筋条的小头端由所述楔形滑槽的大头端插入所述楔形滑槽,且所述楔形筋条相对所述楔形滑槽滑动至所述楔形筋条与所述楔形滑槽紧配合。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风机组件包括蜗壳、设于所述蜗壳内的风轮以及与所述风轮相连的电机,所述蜗壳的出风口设有两个所述楔形滑槽,且所述楔形滑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蜗壳的轴向;所述风道组件靠近所述风机组件的一端对应设有两个所述楔形筋条。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风道组件靠近所述止逆阀组件的一端设有两个所述楔形滑槽,所述止逆阀组件靠近所述风道组件的一端对应设有两个所述楔形筋条。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风道组件与所述风机组件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连接;和/或,所述风道组件与所述止逆阀组件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连接。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外壳设有新风入口、新风出口和排风入口。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风管机,设置成暗装于吊顶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机包括:风管机主体,所述风管机主体设有进风口;和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新风模块,设于所述风管机主体长度方向的一侧,并与所述风管机主体相连;所述吊顶设有第二检修口,所述第二检修口与所述进风口以及所述检修盖板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二检修口的面积大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检修盖板的总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风管机装配后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风管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风管机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新风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新风模块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所示新风模块的一个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7所示新风模块的另一个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7所示新风模块的又一个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所示新风模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B-B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7所示新风模块的再一个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所示新风模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中C-C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滤网组件及风道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风机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止逆阀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00新风模块;
1外壳,11第一检修口,12新风入口,13排风入口;
2检修盖板,21装卸缺口,22限位支撑件;
3滤网组件,31支架,311弹性卡扣,3111第一导向斜面,3112第二导向斜面,312避让槽;
4风机组件,41蜗壳,411连接柱,42风轮,43电机;
5风道组件,51安装空间,52第一连接凸耳,521第一连接孔,53第二连接凸耳,531第二连接孔;
61楔形滑槽,62楔形筋条;
7止逆阀组件;
8电控盒;
200风管机主体;
300吊顶,302第二检修口,304送风口,306底板,308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申请,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风模块100及风管机。其中,新风模块100可以用于风管机,也可以用于其他种类的空气处理设备。
如图1至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管机,包括风管机主体200和新风模块100。风管机主体200可以为风管内机,风管内机可以与风管外机连接。风管内机暗装在吊顶内,风管外机安装在室外。风管机主体200也可以为一体机。风管机主体200设有进风口,进风口供室内空气进入风管机主体200内。风管机主体200还设有出风口,出风口供风管机主体200内换热后的空气排出至室内。风管机主体200通常为长方体形,出风口可以设置在风管机的前侧壁上,进风口可以设置在风管机的底壁上。
如图1至图4所示,风管机暗装在吊顶300内。吊顶300的侧板308上设有与风管机主体200的出风口对应设置的送风口304(如图4所示),送风口304处可以设置送风格栅。吊顶300的底板306上设有与风管机主体200的进风口对应设置的吸风口,吸风口处可以设置吸风格栅。并且,吸风口也是风管机的检修口(记为第二检修口302,如图2和图3所示),用于使用过程中对风管机的检修。检修时,可以将吸风格栅拆卸下来,即可露出第二检修口302,对风管机进行检修。
其中,如图5和图6所示,新风模块100设于风管机主体200长度方向(即图1至图6中的左右方向)的一侧,并与风管机主体200相连。
相关技术中,新风模块100大多置于风管机主体200的后侧,这会加大风管机的进深尺寸,即风管机水平伸入吊顶300侧壁内的深度,也会导致第二检修口302宽度(即图1至图6中前后方向的尺寸)过大,不适于现在的主流装修风格。而本申请实施例中,新风模块100设于风管机主体200长度方向的一侧,并与风管机主体200相连,这样不会加大风管机的进深尺寸,且使得第二检修口302可以形成狭长的结构,比较符合现在的主流装修风格。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新风模块100的长度方向与风管机主体200的深度方向(即图1至图6中的前后方向)一致。
这样,相较于风管机主体200,增加了新风模块100后,风管机只是在长度方向上的尺寸略微增加,而水平伸入吊顶300内的深度尺寸没有变化,便于暗装在吊顶300内,且不会加大风管机的进深尺寸。而第二检修口302只需要在长度方向上适当增加,即可满足新风模块100的检修需求,不会影响装修后的美观。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新风模块100的长度在400mm至500mm的范围内,如400mm、420mm、440mm、460mm、480mm、500mm等。
这与风管机主体200的进深尺寸接近,可以充分利用风管机吊顶300安装时的进深尺寸来合理布置新风模块100。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二检修口302与进风口以及新风模块100的检修盖板2对应设置,且第二检修口302的面积大于进风口及检修盖板2的面积。
这样,当吸风格栅拆卸下来后,进风口以及检修盖板2都可以露出。通过打开风管机主体200进风口所在的底壁(或检修板),可以对风管机主体200进行检修。通过打开检修盖板2,可以对新风模块100进行检修。因此,只需在吊顶300上设置一个检修口(即第二检修口302),即可实现风管机主体200及新风模块100的检修。并且,第二检修口302可以保持狭长的形状,符合现在的主流装修风格,有利于产品的市场推广。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新风模块100包括:外壳1、检修盖板2、风道组件5和风机组件4,如图7至图17所示。
其中,外壳1设有第一检修口11,如图12和图15所示。第一检修口11的面积大于风道组件5的横截面积,且第一检修口11的面积大于风机组件4的横截面积。
检修盖板2可拆卸地盖设于第一检修口11处。检修盖板2与外壳1可以采用螺钉等紧固件进行固定连接。
风道组件5可拆卸地设于外壳1内,并与第一检修口11对应设置。风道组件5设置成能够由第一检修口11进出外壳1。
风机组件4可拆卸地设于外壳1内,并与风道组件5为分体式结构。并且风机组件4设置成能够在风道组件5及检修盖板2被取出后滑动至第一检修口11处,以从第一检修口11处被取出。
这样,当风道组件5需要检修时,可以将风道组件5由第一检修口11处拆卸下来,如图9所示,并经过吊顶300上的第二检修口302拿出来。检修后的风道组件5依次经第二检修口302、第一检修口11装回新风模块100的外壳1内,实现滤网的更换。
当风机组件4需要检修时,可以将风道组件5及检修盖板2取下后,将风机组件4向第一检修口11的位置滑动(请一并参考图12和图15所示),然后将风机组件4依次经第一检修口11、第二检修口302取出,即可对风机组件4(如电机43、风轮42等部件)进行检修。其中,风机组件4与外壳1可以通过滑轨配合,以提高风机组件4在外壳1内滑动的顺畅性。当然,风机组件4与外壳1也可以不通过滑轨配合。
这样,新风模块100的外壳1只需设置一个面积相对较小的检修口(即第一检修口11),即可实现风机组件4的检修和风道组件5的检修,且第一检修口11在第二检修口302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可以相对较小,以避免第二检修口302的宽度过大而影响装修后的美观度,由此兼顾了吊顶的美观度以及吊顶300结构限制导致的新风模块100维修问题。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新风模块100还包括滤网组件3,如图9、图11、图12、图14至图17所示。第一检修口11的面积大于滤网组件3的横截面积。
滤网组件3可拆卸地设于外壳1内,并与第一检修口11对应设置。滤网组件3设置成能够由第一检修口11进出外壳1。风道组件5设有安装空间51,滤网组件3可拆卸地插装于安装空间51。
风机组件4与风道组件5可拆卸连接,设置成能够在滤网组件3、检修盖板2及风道组件5被取出后滑动至第一检修口11处,以从第一检修口11处被取出。
这样,当只需要更换滤网时,将滤网组件3从风道组件5上拆卸下来,然后经由第一检修口11、第二检修口302取下即可。并且,滤网组件3的更换无需增加第一检修口11的面积,且能够与风道组件5一起拆装。
请一并参考图11和图12,当风道组件5需要检修时,可以将检修盖板2打开,使得风道组件5也可以经由第一检修口11、第二检修口302取出。
请一并参考图11、图12和图15,当风机组件4需要检修时,可以将检修盖板2打开,使得风道组件5可以经由第一检修口11、第二检修口302取出,然后移动风机组件4,使风机组件4移动至第一检修口11处,然后经由第一检修口11、第二检修口302取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滤网组件3可以包括滤网和支架31。支架31可拆卸地设于外壳1内,并与第一检修口11对应设置。支架31设置成能够由第一检修口11进出外壳1。滤网可拆卸地安装于支架31。当滤网需要更换时,将滤网组件3取出,将滤网从支架31上拆卸下来,然后装上新的滤网,再将滤网组件3装回新风模块100的外壳1内。滤网可以为但不限于海帕滤网(即HEPA滤网)。
当然,滤网组件3也可以拆卸下来,滤网连同支架31一起更换。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滤网组件3与风道组件5中的一者设有弹性卡扣311(如图10所示),另一者设有卡槽。弹性卡扣311与卡槽相卡合,以使滤网组件3限位于安装空间51内。
这样有利于提高滤网组件3安装于风道组件5内的稳定性,进而有利于提高滤网组件3的使用可靠性。并且,弹性卡扣311与卡槽的配合,还可以对滤网组件3起到支撑作用,有利于防止滤网组件3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脱落。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卡扣31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弹性卡扣311间隔设置。比如:滤网组件3上设有两个弹性卡扣311,如图10所示,两个弹性卡扣311相背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弹性卡扣311还可以设置第一导向斜面3111和第二导向斜面3112。第一导向斜面3111设置成引导弹性卡扣311进入卡槽。第二导向斜面3112设置成引导弹性卡扣311脱出卡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滤网组件3设有避让槽312,弹性卡扣311设于避让槽312内。避让槽312可以为弹性卡扣311的变形提供避让空间,从而有利于提高弹性卡扣311的变形能力,以降低弹性卡扣311进出卡槽的难度。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检修盖板2设有与滤网组件3适配的装卸缺口21,如图9所示,滤网组件3设置成由装卸缺口21进出外壳1。
这样,滤网组件3进行更换时,无需拆卸检修盖板2,只需将吸风格栅打开后,通过抽拉滤网组件3,即可将滤网组件3拆下,如图9所示,更换时直接将滤网组件3向上推入,即可实现滤网组件3的装配,从而便于实现滤网组件3的高效快捷更换。
当然,检修盖板2也可以不设置装卸缺口21,则更换滤网组件3时也需要将检修盖板2拆卸下来。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检修盖板2设有限位支撑件22,如图7和图8所示。限位支撑件22设置成与滤网组件3相抵靠,以支撑滤网组件3并限制滤网组件3脱出安装空间51。
这样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滤网组件3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防止吸风格栅拆下后滤网组件3在重力的作用下坠落。
限位支撑件22可以为板状结构。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限位支撑件22的一端与检修盖板2可转动连接,另一端设置成与滤网组件3相抵靠以支撑滤网组件3。
这样,需要取出滤网组件3时,将限位支撑件22转动拨开,解除对滤网组件3的限制,通过抽拉滤网组件3即可将滤网组件3取出。更换滤网后将滤网组件3塞回外壳1内,然后拨动限位支撑件22,使其复位抵住滤网组件3即可。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风道组件5与风机组件4通过第一滑动连接结构滑动连接。
拆装风道组件5时,拉动风道组件5可以使风道组件5相对风机组件4滑动,进而实现风道组件5的滑动取出;推动风道组件5可以使风道组件5相对风机组件4滑动,进而实现风道组件5的滑动装入,从而有利于降低风道组件5的拆卸难度和装配难度。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18和图19所示,第一滑动连接结构包括相适配的楔形滑槽61和楔形筋条62。楔形滑槽61和楔形筋条62设置成:楔形筋条62的小头端由楔形滑槽61的大头端插入楔形滑槽61,且楔形筋条62相对楔形滑槽61滑动至楔形筋条62与楔形滑槽61紧配合。
其中,楔形滑槽61具有大头端和小头端,且由大头端指向小头端,楔形滑槽61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楔形筋条62也具有大头端和小头端,且由大头端指向小头端,楔形筋条62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楔形滑槽61和楔形筋条62的配合,既能够实现滑动导向作用,还可以利用紧配合实现限位作用,且有利于提高风道组件5与风机组件4之间的密封性。当楔形筋条62与楔形滑槽61实现紧配合时,楔形筋条62与楔形滑槽61不能继续发生相对滑动,则表明风道组件5装配到位。
楔形滑槽61和楔形筋条62中的一者设于风道组件5,另一者设于风机组件4。
装配时,楔形筋条62与楔形滑槽61发生相对滑动。可以是:楔形滑槽61设于风机组件4,楔形筋条62设于风道组件5,则风道组件5装卸过程中,楔形滑槽61保持静止,楔形筋条62发生移动,滑动插入楔形滑槽61。也可以是:楔形筋条62设于风机组件4,楔形滑槽61设于风道组件5,则风道组件5装卸过程中,楔形筋条62保持静止,楔形滑槽61发生移动,滑动套上楔形筋条62。
当然,第一滑动连接结构也可以为其他形式,比如横截面均匀不变的普通滑轨和横截面均匀不变的普通滑槽。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风机组件4包括蜗壳41、设于蜗壳41内的风轮42以及与风轮42相连的电机43。蜗壳41的出风口设有两个楔形滑槽61,且楔形滑槽61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蜗壳41的轴向。如图18所示,风道组件5靠近风机组件4的一端对应设有两个楔形筋条62。两个楔形滑槽61可以镜面对称。两个楔形筋条62可以镜面对称。
由于第二检修口302开口朝下,故装配完成后,风道组件5、滤网组件3、风机组件4等沿竖直方向穿过第二检修口302,则楔形筋条62、楔形滑槽61的延伸方向也为竖直方向。而楔形滑槽61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蜗壳41的轴向,故蜗壳41的轴向为水平方向。因此,蜗壳41是立式结构,而非卧式结构,即蜗壳41立设于外壳1内。风轮42可以为离心风轮42。蜗壳41的出风口可以设置在蜗壳41的下部。
蜗壳41的出风口大致呈矩形。因此,可以在蜗壳41的出风口对称设置两个楔形滑槽61,两个楔形滑槽61相互平行。相应地,风道组件5靠近风机组件4的一端对应设有两个楔形筋条62。
楔形滑槽61的横截面可以呈U形,两个楔形滑槽61的U形开口相对设置。这样楔形筋条62插入楔形滑槽61后,还可以限制风道组件5与风机组件4发生水平方向的相对运动,有利于提高风道组件5与风机组件4的连接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楔形滑槽61的长度小于楔形筋条62的长度。
由于蜗壳41的出风口的高度尺寸有限,而风道组件5的高度尺寸相对较大,因此楔形筋条62的长度大于楔形滑槽61的长度,可以保证风道组件5相对风机组件4滑动的过程楔形筋条62与楔形滑槽61始终保持配合。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14和图17所示,新风模块100还包括:止逆阀组件7,设于外壳1内,并位于风道组件5远离风机组件4的一侧。风道组件5与止逆阀组件7通过第二滑动连接结构滑动连接。
这样,拆装风道组件5时,拉动风道组件5可以使风道组件5相对风机组件4及止逆阀组件7滑动,进而实现风道组件5的滑动取出;推动风道组件5可以使风道组件5相对风机组件4及止逆阀组件7滑动,进而实现风道组件5的滑动装入,从而有利于提高风道组件5的拆卸难度和装配难度。
并且,风道组件5的两端均均采用滑动配合的方式,有利于风道组件5受力均衡,进而有利于提高风道组件5的滑动顺畅性。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18和图20所示,第二滑动连接结构包括相适配的楔形滑槽61和楔形筋条62。楔形滑槽61和楔形筋条62设置成:楔形筋条62的小头端由楔形滑槽61的大头端插入楔形滑槽61,且楔形筋条62相对楔形滑槽61滑动至楔形筋条62与楔形滑槽61紧配合。
这样,外壳1内的结构大致采用分段式设计,各模组之间通过楔形滑槽61与楔形筋条62连接在一起,保证密封的同时又能满足可拆卸的需求,且解决了吊顶300结构限制的维修难问题。
其中,楔形滑槽61具有大头端和小头端,且由大头端指向小头端,楔形滑槽61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楔形筋条62具有大头端和小头端,且由大头端指向小头端,楔形筋条62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楔形滑槽61和楔形筋条62的配合,既能够实现滑动导向作用,还可以利用紧配合实现限位作用,且有利于提高风道组件5与止逆阀组件7之间的密封性。当楔形筋条62与楔形滑槽61实现紧配合时,楔形筋条62与楔形滑槽61不能继续发生相对滑动,则表明风道组件5装配到位。
楔形滑槽61和楔形筋条62中的一者设于风道组件5,另一者设于止逆阀组件7。
装配时,楔形筋条62与楔形滑槽61发生相对滑动。可以是:楔形滑槽61设于止逆阀组件7,楔形筋条62设于风道组件5,则风道组件5装卸过程中,楔形滑槽61保持静止,楔形筋条62发生移动,滑动插入楔形滑槽61。也可以是:楔形筋条62设于止逆阀组件7,楔形滑槽61设于风道组件5,则风道组件5装卸过程中,楔形筋条62保持静止,楔形滑槽61发生移动,滑动套上楔形筋条62。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风道组件5靠近止逆阀组件7的一端设有两个楔形滑槽61。如图20所示,止逆阀组件7靠近风道组件5的一端对应设有两个楔形筋条62。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道组件5设有两个楔形滑槽61,如图18所示,两个楔形滑槽61相互平行。相应地,止逆阀组件7靠近风道组件5的一端对应设有两个楔形筋条62,如图20所示。两个楔形滑槽61可以镜面对称。两个楔形筋条62可以镜面对称。
楔形滑槽61的横截面可以呈U形,两个楔形滑槽61的U形开口相对设置。这样楔形筋条62插入楔形滑槽61后,还可以限制风道组件5与止逆阀组件7发生水平方向的相对运动,有利于提高风道组件5与止逆阀组件7的连接可靠性。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风道组件5与风机组件4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连接。第一紧固件可以为但不限于螺钉。
这样有利于提高风道组件5与风机组件4的连接可靠性,并防止检修盖板2拆卸后风道组件5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坠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风道组件5的下端设有第一连接凸耳52,第一连接凸耳52设有第一连接孔521。蜗壳41设有连接柱411,如图19所示,螺钉穿过第一连接孔521与连接柱411固定连接。当拆卸风道组件5时需要将第一紧固件拆掉。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风道组件5与止逆阀组件7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连接。第二紧固件可以为但不限于螺钉。
这样有利于提高风道组件5与止逆阀组件7的连接可靠性,并防止检修盖板2拆卸后风道组件5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坠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风道组件5的下端设有第二连接凸耳53,第二连接凸耳53设有第二连接孔531。如图20所示,止逆阀组件7设有第三连接孔,螺钉穿过第二连接孔531、第三连接孔,使风道组件5与止逆阀组件7固定连接。当拆卸风道组件5时需要将第二紧固件拆掉。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外壳1设有新风入口12(如图6和图7所示)、新风出口和排风入口13(如图7所示)。
新风入口12供室外的新鲜空气进入新风模块100,新风出口供新风模块100内的新鲜空气排出至室内环境中。排风入口13供室内的污浊空气进入新风模块100。止逆阀组件7可以与新风入口12连通。
其中,污浊空气可以经由独立于新风入口12的排风出口排出至室外环境中。
或者,污浊空气也可以经由新风入口12排出至室外环境中,则新风入口12与排风出口合二为一。
这样,新风模块100既具有提供新鲜空气的功能,还具有了排放污浊空气的功能,因而有利于提高新风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道组件5具有多个端口。蜗壳41的出风口与风道组件5的一个端口(该端口处设有滤网)对接连通,风道组件5的另一端口可以与止逆阀组件7对接连通,止逆阀组件7与新风入口12连通。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新风模块100还包括电控盒8,电控盒8位于外壳1外,并与第二检修口302相对设置。
这样,电控盒8也可以通过第二检修口302进行检修。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风道组件5的长度在200mm至280mm的范围内,如200mm、220mm、240mm、260mm、280mm等。风机组件4的长度在180mm至220mm的范围内,如180mm、200mm、220mm等。
换言之,风道组件5的长度大于风机组件4的长度。当风道组件5能够从第一检修口11进出外壳1时,表明第一检修口11的面积大于风道组件5的横截面积,则第一检修口11的面积必然也大于风机组件4的横截面积,因而风道组件5也能够从第一检修口11进出外壳1。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二检修口302的宽度大于或等于220mm。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风模块及风管机,将新风模块置于风管机主体的侧面,能充分利用进深尺寸;且内部结构采用分段式设计,各部件之间通过楔形滑槽连接,保证密封的同时又能满足可拆卸的需求,且解决了吊顶结构限制导致的维修困难问题。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4)
1.一种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设有第一检修口;
检修盖板,可拆卸地盖设于所述第一检修口处;
风道组件,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第一检修口对应设置,所述风道组件设置成能够由所述第一检修口进出所述外壳;和
风机组件,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风道组件为分体式结构,且所述风机组件设置成能够在所述风道组件及所述检修盖板被取出后滑动至所述第一检修口处,以从所述第一检修口处被取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滤网组件;
所述风道组件设有安装空间,所述滤网组件可拆卸地插装于所述安装空间;
所述风机组件与所述风道组件可拆卸连接,设置成能够在所述滤网组件、所述检修盖板及所述风道组件被取出后滑动至所述第一检修口处,以从所述第一检修口处被取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网组件与所述风道组件中的一者设有弹性卡扣,另一者设有卡槽,所述弹性卡扣与所述卡槽相卡合,以使所述滤网组件限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修盖板设有与所述滤网组件适配的装卸缺口,所述滤网组件设置成由所述装卸缺口进出所述外壳。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修盖板设有限位支撑件,所述限位支撑件设置成与所述滤网组件相抵靠,以支撑所述滤网组件并限制所述滤网组件脱出所述安装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检修盖板可转动连接,另一端设置成与所述滤网组件相抵靠以支撑所述滤网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道组件与所述风机组件通过第一滑动连接结构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止逆阀组件,设于所述外壳内,并位于所述风道组件远离所述风机组件的一侧,所述风道组件与所述止逆阀组件通过第二滑动连接结构滑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滑动连接结构均包括相适配的楔形滑槽和楔形筋条,所述楔形滑槽和所述楔形筋条设置成:所述楔形筋条的小头端由所述楔形滑槽的大头端插入所述楔形滑槽,且所述楔形筋条相对所述楔形滑槽滑动至所述楔形筋条与所述楔形滑槽紧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包括蜗壳、设于所述蜗壳内的风轮以及与所述风轮相连的电机,所述蜗壳的出风口设有两个所述楔形滑槽,且所述楔形滑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蜗壳的轴向;所述风道组件靠近所述风机组件的一端对应设有两个所述楔形筋条。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道组件靠近所述止逆阀组件的一端设有两个所述楔形滑槽,所述止逆阀组件靠近所述风道组件的一端对应设有两个所述楔形筋条。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道组件与所述风机组件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连接;和/或
所述风道组件与所述止逆阀组件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设有新风入口、新风出口和排风入口。
14.一种风管机,设置成暗装于吊顶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机包括:
风管机主体,所述风管机主体设有进风口;和
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新风模块,设于所述风管机主体长度方向的一侧,并与所述风管机主体相连;所述吊顶设有第二检修口,所述第二检修口与所述进风口以及所述检修盖板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二检修口的面积大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检修盖板的总面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039493.7U CN220417468U (zh) | 2023-07-31 | 2023-07-31 | 一种新风模块及风管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039493.7U CN220417468U (zh) | 2023-07-31 | 2023-07-31 | 一种新风模块及风管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417468U true CN220417468U (zh) | 2024-01-30 |
Family
ID=89648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039493.7U Active CN220417468U (zh) | 2023-07-31 | 2023-07-31 | 一种新风模块及风管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417468U (zh) |
-
2023
- 2023-07-31 CN CN202322039493.7U patent/CN22041746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157600U (zh) | 箱体组件及风管机 | |
CN209877314U (zh) | 饰条及具有该饰条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 |
CN109028299B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EP1816407B1 (en) |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 |
CN113237168B (zh) | 一种新风机 | |
CN220417468U (zh) | 一种新风模块及风管机 | |
CN216347015U (zh) | 空调器 | |
CN207763082U (zh) |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 |
CN210832248U (zh) |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6346923U (zh) | 一种带出风滤网结构的大风量离心式电热风幕机 | |
CN217235799U (zh) | 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07334926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2719982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0128421U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111425919A (zh) | 浴霸 | |
CN214791514U (zh) | 空调器 | |
CN110805966A (zh) | 一种一体式空调 | |
CN201071837Y (zh) | 通风排气扇 | |
CN219640325U (zh) | 一种双腔吸油烟机 | |
KR101384158B1 (ko) | 공기조화기 | |
CN110748976A (zh) | 一种一体式空调及空调室外送风组件 | |
CN212719981U (zh) | 空调室内机 | |
KR100479077B1 (ko) | 액자형 공기조화기의 디스플레이 패널 개폐구조 | |
CN214791534U (zh) | 一体式空调器 | |
CN110748975B (zh) | 一种一体式空调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