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92881U - 一种粒子电极污水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粒子电极污水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92881U
CN214192881U CN202022561106.2U CN202022561106U CN214192881U CN 214192881 U CN214192881 U CN 214192881U CN 202022561106 U CN202022561106 U CN 202022561106U CN 214192881 U CN214192881 U CN 2141928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icle electrode
particle
electrode
adsorption
sewage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6110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庞一化
杨朝虹
尧杰
王冬梅
彭乐
杨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ji Hi Tech Chong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ji Hi Tech Chong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ji Hi Tech Chong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ji Hi Tech Chong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6110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928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928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928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粒子电极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两个粒子电极吸附过滤系统和吸附剂再生系统,粒子电极吸附过滤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进水泵、粒子电极吸附池和过滤装置,每个粒子电极吸附池内均设有粒子电极,过滤装置上设有处理水出口和粒子电极出口;吸附剂再生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压力水泵、溶氧罐和三维电解槽,压力水泵的进料口分别通过管道与两个粒子电极出口连通,压力水泵的进料口连接有氧气进气管,三维电解槽的出料口分别通过管道与两个离子电极吸附池连通,管道上均设有阀门。使用本实用新型处理污水,增加了羟基自由基的数量,缩小了粒子电极与污染物之间的距离,两个粒子电极吸附过滤系统交替吸附,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粒子电极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粒子电极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的方法有很多,如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和组合使用技术,而物理法中的吸附技术以其操作简单、吸附剂易得、去除效果优、投资少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等废水的处理中,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对于企业的发展以及环境保护有着积极的作用。
吸附剂由于其强吸附性虽然在水处理中有着较大应用范围,但因其再生的难度,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尽管平衡交换再生、微生物再生、氧化分解再生、超临界再生、超声波再生以及微波再生等各种再生方法都得到了大量的研究,但现在实际所用的几乎只有传统热再生和少量的微生物再生。再生成本较高,实际应用中局限性大。
电化学再生法也是吸附剂再生技术的研究对象之一。一般的方法将吸附剂填充在两个主电极之间,在电解液中,加以直流电场,吸附剂在电场作用下极化,一端成阳极,另一端呈阴极,形成微电解槽,在吸附剂的阴极部位和阳极部位可分别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吸附在吸附剂上的污染物大部分因此而分解,小部分因电泳力作用发生脱附。该方法操作方便且效率高,其处理对象适应性广,可以避免二次污染。
但是现有的吸附法处理污水综合成本高,难以广泛运用,电化学再生吸附剂的方法,虽然有诸多优点,也因为处理时间较长,通常是2~6小时,耗费能耗高,也难以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粒子电极污水处理设备,可以将污染物的吸附以及吸附剂的再生过程分步进行,且采用两个粒子电极吸附过滤系统交替进行污染物吸附,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粒子电极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两个粒子电极吸附过滤系统和一个吸附剂再生系统,所述进水泵的进水口与污水进水管连通,每个所述粒子电极吸附池内均设有粒子电极,所述粒子电极具有吸附功能,其可与污水一起流入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上设有处理水出口和粒子电极出口;所述吸附剂再生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压力水泵、溶氧罐和三维电解槽,所述压力水泵的进料口分别通过管道与两个所述过滤装置的粒子电极出口连通,所述粒子电极可经所述压力水泵由所述过滤装置流入吸附剂再生系统,所述压力水泵的进料口同时连接有氧气进气管并与其连通,所述三维电解槽内设有阳极板和阴极板,所述阴极板、阳极板和流至所述三维电解槽的粒子电极构成三维电解体系,所述三维电解槽的出料口分别通过管道与两个所述粒子电极吸附池连通;所述管道上均设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粒子电极污水处理设备选用具有吸附功能的粒子电极,该粒子电极可以吸附污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在三维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氧化剂比如活性氯、双氧水特别是羟基自由基,可以近距离氧化吸附的有机物,而无需扩散到溶液中,避免氧化剂特别是羟基自由基的浪费。同时,在粒子电极再生的过程中,以溶氧方式为粒子电极供氧,能最大限度提高双氧水和羟基自由基的产量,提高了氧化剂的产率。并且再生的粒子电极吸附剂处于封闭循环中,电解产生的氧化剂不会流失,达到了提高再生效率,降低处理能耗的目的。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粒子电极吸附过滤系统和一个吸附剂再生系统,其中一个粒子电极吸附过滤系统吸附饱和后,利用吸附剂再生系统进行吸附剂的再生时,开启另一个粒子电极吸附过滤系统,可以使得污水处理连续工作,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粒子电极的粒径大小为100~300μm。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小尺寸具有吸附功能的粒子电极可以提高单位体积的电解面积,降低生产设备的成本。
进一步,所述粒子电极为活性炭纤维、活性炭粉、硅藻土、蒙脱石、膨润土以及上述任一种物质的改性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
进一步,所述粒子电极吸附池底部设有搅拌装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搅拌装置使得污水与粒子电极混合使得粒子电极更高效的吸附污水中的污染物。
进一步,所述过滤装置为过滤池。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处理量大。
进一步,所述过滤池中设有蜂窝斜板、MBR中空纤维膜或MBR平板膜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所述阳极板为钛基镀钌铱电极,阴极板为钛基电极或钛基镀钌铱电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粒子电极污水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粒子电极吸附过滤系统,11、进水泵,12、粒子电极吸附池,13、过滤装置,14、处理水出口,15、粒子电极出口,2、吸附剂再生系统,21、压力水泵,22、溶氧罐,23、三维电解槽,24、氧气进气管,3、粒子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粒子电极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两个粒子电极吸附过滤系统1和一个吸附剂再生系统2,所述进水泵11的进水口与污水进水管连通,每个所述粒子电极吸附池12内均设有粒子电极3,所述粒子电极3具有吸附功能,其可与污水一起流入过滤装置13,所述过滤装置 13上设有处理水出口14和粒子电极出口15;所述吸附剂再生系统2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压力水泵21、溶氧罐22和三维电解槽23,所述压力水泵21的进料口分别通过管道与两个所述过滤装置13的粒子电极出口15连通,所述粒子电极3可经所述压力水泵21由所述过滤装置流入吸附剂再生系统 2,所述压力水泵21的进料口同时连接有氧气进气管24并与其连通,所述三维电解槽23内设有阳极板和阴极板,所述阴极板、阳极板和流至所述三维电解槽23的粒子电极3构成三维电解体系,所述三维电解槽23的出料口分别通过管道与两个所述粒子电极吸附池连通;所述管道上均设有阀门。
三维电解槽23的阳极板为钛基镀钌铱电极,阴极板为钛基电极或钛基镀钌铱电极,电极间的距离设为8~20mm,直流供电电源为0~15V,确保电极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粒子电极3的粒径大小为100~300μm。小尺寸具有吸附功能的粒子电极3可以提高单位体积的电解面积,降低生产设备的成本。
优选的,所述粒子电极3为活性炭纤维、活性炭粉、硅藻土、蒙脱石、膨润土以及上述任一种物质的改性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
优选的,所述粒子电极吸附池12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可以为机械搅拌机构或曝气管,曝气管设置在粒子电极吸附池12的底部,其出气口与所述粒子电极吸附池12连通。曝气管将压缩空气通入粒子电极吸附池12中,通过搅拌的方式使得污水与粒子电极3混合使得粒子电极3更高效的吸附污水中的污染物。
优选的,所述过滤池中设有蜂窝斜板、MBR中空纤维膜或MBR平板膜中的任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粒子电极污水处理设备选用具有吸附功能的粒子电极3,该粒子电极3可以吸附污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在三维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氧化剂比如活性氯、双氧水特别是羟基自由基,可以近距离氧化吸附的有机物,而无需扩散到溶液中,避免氧化剂特别是羟基自由基的浪费。同时,在粒子电极3再生的过程中,以溶氧方式为粒子电极3供氧,能最大限度提高双氧水和羟基自由基的产量,提高了氧化剂的产率。并且再生的粒子电极3吸附剂处于封闭循环中,电解产生的氧化剂不会流失,达到了提高再生效率,降低处理能耗的目的。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粒子电极吸附过滤系统1和一个吸附剂再生系统2,其中一个粒子电极吸附过滤系统1吸附饱和后,利用吸附剂再生系统2进行吸附剂的再生时,开启另一个粒子电极吸附过滤系统1,可以使得污水处理连续工作,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1)打开阀门1-1-1和阀门1-1-2,关闭阀门1-1-3和1-1-4,开启阀门 1-1-1和1-1-2所在的粒子电极吸附过滤系统1,粒子电极3置于粒子电极吸附池12中,打开进水泵11,将污水排入放置有粒子电极3的粒子电极吸附池12中,吸附30~60min,将吸附污染物后的粒子电极3和污水的混合液流入过滤装置13中进行固液分离,处理水通过处理水出口14排出,吸附饱和后,关闭该进水泵11和阀门1-1-1和1-1-2;
2)打开阀门1-3和1-4,并启动吸附剂再生系统2,启动压力水泵21,调节氧气的进气阀以控制氧气进气量直至三维电解槽23出现乳白状水样,开启三维电解槽23电源,进行粒子电极3吸附功能再生处理,再生完成的粒子电极3流入步骤1中的粒子电极吸附池12中,处理完毕后,依次关闭三维电解槽23的电源、氧气进气管24上的阀门以及阀门1-1-3和1-1-4;
3)在进行步骤2)的同时,打开阀门1-2-1和1-2-2,关闭阀门1-2-3 和1-2-4,开启阀门1-2-1和1-2-2所在的粒子电极吸附过滤系统1,粒子电极3置于粒子电极吸附池12中,打开进水泵11,将污水排入放置有粒子电极3的粒子电极吸附池12中,吸附30~60min,将吸附污染物后的粒子电极3和污水的混合液流入过滤装置13中进行固液分离,处理水通过处理水出口14排出,吸附饱和后关闭该进水泵11和阀门1-2-1和1-2-2。
4)步骤2)中的粒子电极3再生完成,以及步骤3)中的粒子电极3吸附完成后,将步骤3中的粒子电极3进行再生,具体为:打开阀门1-2-3和 1-2-4,并启动吸附剂再生系统2,启动压力水泵21,调节氧气的进气阀以控制氧气进气量直至三维电解槽23出现乳白状水样,开启三维电解槽23电源,进行粒子电极3吸附功能再生处理,再生完成的粒子电极3流入步骤3 中的粒子电极吸附池12中,处理完毕后,依次关闭三维电解槽23的电源、氧气进气管24上的阀门以及阀门1-2-3和1-2-4。
5)重复上述步骤1)~4)。
一个粒子电极吸附过滤系统1吸附饱和后,利用吸附剂再生系统2进行吸附剂的再生时,开启另一个粒子电极吸附过滤系统1,使用该方法进行污水处理,可以使得污水处理连续工作,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节约污水处理的能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粒子电极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粒子电极吸附过滤系统(1)和一个吸附剂再生系统(2);
所述粒子电极吸附过滤系统(1)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进水泵(11)、粒子电极吸附池(12)和过滤装置(13),所述进水泵(11)的进水口与污水进水管连通,每个所述粒子电极吸附池(12)内均设有粒子电极(3),所述粒子电极(3)具有吸附功能,其可与污水一起流入过滤装置(13),所述过滤装置(13)上设有处理水出口(14)和粒子电极出口(15);
所述吸附剂再生系统(2)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压力水泵(21)、溶氧罐(22)和三维电解槽(23),所述压力水泵(21)的进料口分别通过管道与两个所述过滤装置(13)的粒子电极出口(15)连通,所述粒子电极(3)可经所述压力水泵(21)由所述过滤装置流入吸附剂再生系统(2),所述压力水泵(21)的进料口同时连接有氧气进气管(24)并与其连通,所述三维电解槽(23)内设有阳极板和阴极板,所述阴极板、阳极板和流至所述三维电解槽(23)的粒子电极(3)构成三维电解体系,所述三维电解槽(23)的出料口分别通过管道与两个所述粒子电极吸附池连通;
所述管道上均设有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粒子电极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粒子电极(3)的粒径大小为100~3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粒子电极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粒子电极(3)为活性炭纤维、活性炭粉、硅藻土、蒙脱石、膨润土以及上述任一种物质的改性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粒子电极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粒子电极吸附池(12)底部设有搅拌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粒子电极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13)为过滤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粒子电极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中设有蜂窝斜板、MBR中空纤维膜或MBR平板膜中的任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粒子电极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板为钛基镀钌铱电极,阴极板为钛基电极或钛基镀钌铱电极。
CN202022561106.2U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粒子电极污水处理设备 Active CN2141928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61106.2U CN214192881U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粒子电极污水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61106.2U CN214192881U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粒子电极污水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92881U true CN214192881U (zh) 2021-09-14

Family

ID=77644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61106.2U Active CN214192881U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粒子电极污水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928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33855B (zh) 一种沸石负载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在处理有机废水中的应用
CN202482113U (zh) 一种三维电触媒水处理装置
CN101891331B (zh) 活性炭吸附与电化学再生一体化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2473637A (zh) 一种粉末活性炭再生系统及方法
CN104772130A (zh) 有机废水处理用活性炭原位再生工艺及装置制备
CN100334006C (zh) 有机废水的三相活性炭流化床电化学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06599485U (zh) 对高盐废水进行光电催化氧化‑电吸附协同处理的设备
CN108751325A (zh) 一种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及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CN209210446U (zh) 一种新型三维电极反应装置
CN101844075B (zh) 一种电化学活性碳再生装置的使用方法
CN214192881U (zh) 一种粒子电极污水处理设备
CN102188959A (zh) 一种吸附污水中氨氮饱和后的沸石的再生方法
CN1275685C (zh) 活性炭的电化学再生装置及方法
CN103819036A (zh) 一种电厂脱硫废水处理方法
CN112340900A (zh) 一种粒子电极污水处理设备及使用其的污水处理方法
CN112374666B (zh) 一种三维电解污水处理方法
CN212222679U (zh) 一种基于流动电极的废水资源化处理系统
JP3091389B2 (ja) 電気分解装置の溶存水素除去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溶存水素除去装置
CN108751536B (zh) 一种树脂与电化学集成脱除硝酸盐氮的废水深度处理装置
CN2726715Y (zh) 活性炭的电化学再生装置
CN108751573B (zh) 一种印染废水bame处理与回用方法
CN2729049Y (zh) 有机废水的三相活性炭流化床电化学处理装置
KR101914027B1 (ko) 탄소전극을 이용한 전기화학적 수처리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8033524B (zh) 一种用于重金属废水处理的双层混床无膜电去离子系统及方法
CN214141921U (zh) 一种三维电解污水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