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80294U - 一种吸尘器用负压吸附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尘器用负压吸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80294U
CN214180294U CN202022484645.0U CN202022484645U CN214180294U CN 214180294 U CN214180294 U CN 214180294U CN 202022484645 U CN202022484645 U CN 202022484645U CN 214180294 U CN214180294 U CN 2141802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turbine
negative pressure
casing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8464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盛建良
徐泽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Jiexiang Sanitary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Jiexiang Sanitary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Jiexiang Sanitary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Jiexiang Sanitary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8464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802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802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802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尘器用负压吸附系统,属于吸尘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吸附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壳体两端分别为进气口与出气口,壳体内靠近进气口的一端设有进气装置,所述的壳体内靠近出气口的一端设有涡轮减压装置,进气装置的气流可驱动涡轮减压装置进行减压,壳体内设有外涵道,外涵道内设有辅助排气装置,涡轮减压装置减压时可带动辅助排气装置进行排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靠近出气口的一端设置涡轮减压装置,利用来自前方气流带动涡轮减压装置工作,通过涡轮减压装置增加出气口处的排气量,使得进气口处负压增加,最终提高进气口处的吸附效果,无需通过提高进气装置的功率来实现,因此不会产生噪音大的副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吸尘器用负压吸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吸尘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吸尘器用负压吸附系统。
背景技术
吸尘器主要由起尘、吸尘、滤尘三部分组成。吸尘器能除尘,主要在于它的“头部”装有一个电动抽风机。抽风机的转轴上有风叶轮,通电后,抽风机会以较高的转速产生较高的吸力和压力,在吸力和压力的作用下,空气高速排出,而风机前端吸尘部分的空气不断地补充风机中的空气,致使吸尘器内部产生负压,和外界大气压形成负压差,在此压差的作用下,吸入含灰尘的空气。灰尘等杂物依次通过地毯或地板刷、长接管、弯管、软管、软管接头进入集尘装置,灰尘等杂物滞留在滤尘袋内,空气经过滤片净化后,再由机体尾部排出。
目前市场上评价吸尘器性能的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马达功率在一定的情况下单位时间排出空气的多少,而排出空气的多少是根据马达排出吸尘器内部气体造成吸尘器内部负压的大小决定的。
为了降低吸尘器的内部压强,增大负压,提高吸附效果,现有技术一般通过提高马达功率,但是会使吸尘器产品重量及噪音大大增加,非常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吸附效果好的吸尘器用负压吸附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吸尘器用负压吸附系统,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两端分别为进气口与出气口,所述的壳体内靠近进气口的一端设有进气装置,所述的壳体内靠近出气口的一端设有涡轮减压装置,所述进气装置的气流可驱动涡轮减压装置进行减压,所述的壳体内设有外涵道,所述的外涵道内设有辅助排气装置,所述的涡轮减压装置减压时可带动辅助排气装置进行排气。
进气装置用于从进气口进气,通过在靠近出气口的一端设置涡轮减压装置,利用来自前方进气装置的气流带动涡轮减压装置工作,通过涡轮减压装置增加出气口处的排气量,使得进气口处负压增加,最终提高进气口处的吸附效果,无需通过提高进气装置的功率来实现,因此不会产生噪音大的副作用,通过在壳体内设置与进气口相通的外涵道,外涵道内设置辅助排气装置进一步增大排气量,且涡轮减压装置可带动辅助排气装置排气再次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在上述的一种吸尘器用负压吸附系统中,所述的涡轮减压装置包括设置于壳体内的转轴和设置于转轴上的涡轮,所述的辅助排气装置包括可与转轴同步转动的叶轮,所述的叶轮位于外涵道内。
转轴配合涡轮转动,涡轮转动用于排气,叶轮可与转轴同步转动,通过涡轮与转轴转动来带动叶轮转动,叶轮转动可以辅助排气,通过将叶轮设置在外涵道内,其转动造成的气流流动不会与涡轮转动造成的气流流动互相干涉。
在上述的一种吸尘器用负压吸附系统中,所述的转轴端部设有与其转动连接且为同轴心的固定轴,所述的固定轴穿过叶轮与壳体侧部连接,所述的固定轴与壳体之间通过固定螺母连接,所述的固定螺母上设有转动连接部,所述的叶轮轮心一侧套设在转轴上与其转动连接,另一侧与套设在转动连接部上与其转动连接。
通过固定轴与壳体连接,转轴与固定轴转动连接,实现了转轴可在壳体内转动,固定螺母既用于连接固定轴与壳体,且其转动连接部可供叶轮转动。
在上述的一种吸尘器用负压吸附系统中,所述的外涵道为两组且分别位于壳体的两侧,所述的辅助排气装置为两组且分别位于涡轮的两侧。
通过在涡轮两侧设置两组外涵道和辅助排气装置,合理利用空间和动能,加大排气量。
在上述的一种吸尘器用负压吸附系统中,所述的壳体上还设有辅助排气口,所述的外涵道一端与进气口相通,另一端与辅助排气口相通。通过设置辅助排气口可以辅助排气,将外涵道的气体排出,增大排气量。
在上述的一种吸尘器用负压吸附系统中,所述的辅助排气口设置于壳体靠近出气口一侧。
在上述的一种吸尘器用负压吸附系统中,所述的进气装置设置于壳体内,所述的进气装置靠近出气口一侧设有内涵道,所述的内涵道贯穿进气装置与壳体端部。
内涵道是供进气装置从进气口吸进来的气流流动至出气口排出的通道,中间经过涡轮减压装置,相对于外涵道,内涵道的空间更大,起到主要的进气和排气作用。
在上述的一种吸尘器用负压吸附系统中,所述的进气装置包括设置于壳体内的风机,所述风机的进气端与进气口相通,出气端与内涵道相通。
通过设置风机从进气口将气体吸入,并排至内涵道,供涡轮减压装置转动和排气。
在上述的一种吸尘器用负压吸附系统中,所述的转轴上还设有轴承,所述的轴承上设有可将涡轮与外涵道分隔开的隔轮。
轴承用于支撑隔轮和承受轴向的载荷,通过设置隔轮将涡轮与外涵道分隔开防止其干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靠近出气口的一端设置涡轮减压装置,利用来自前方进气装置的气流带动涡轮减压装置工作,通过涡轮减压装置增加出气口处的排气量,使得进气口处负压增加,最终提高进气口处的吸附效果,无需通过提高进气装置的功率来实现,因此不会产生噪音大的副作用,通过在外涵道内设置辅助排气装置进一步增大排气量,且涡轮减压装置可带动辅助排气装置进行排气再次提高了能源利用率;通过将叶轮设置在外涵道内,其转动造成的气流流动不会与涡轮转动造成的气流流动互相干涉;通过设置辅助排气口可以辅助排气,将外涵道的气体排出,增大排气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隐藏壳体中部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隐藏壳体中部与侧部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进气口;3、出气口;4、进气装置;41、风机;5、涡轮减压装置;51、涡轮;52、转轴;6、外涵道;7、辅助排气装置;71、叶轮;8、固定轴;81、固定螺母;811、转动连接部;9、辅助排气口;10、内涵道;11、轴承;12、隔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1,所述的壳体1两端分别为进气口2与出气口3,所述的壳体1内靠近进气口2的一端设有进气装置4,所述的壳体1内靠近出气口3的一端设有涡轮减压装置5,所述进气装置4的气流可驱动涡轮减压装置5进行减压,所述的壳体1内设有外涵道6,所述的外涵道6内设有辅助排气装置7,所述的涡轮减压装置5转动时可带动辅助排气装置7进行排气。
进气装置4用于从进气口2进气,通过在靠近出气口3的一端设置涡轮减压装置5,利用来自前方进气装置4的气流带动涡轮减压装置5工作,通过涡轮减压装置5增加出气口3处的排气量,使得进气口2处负压增加,最终提高进气口2处的吸附效果,无需通过提高进气装置4的功率来实现,因此不会产生噪音大的副作用,通过在壳体1内设置外涵道6,外涵道6内设置辅助排气装置7进一步增大排气量,且涡轮减压装置5可带动辅助排气装置7排气再次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所述的涡轮减压装置5包括设置于壳体1内的转轴52和设置于转轴52上的涡轮51,所述的辅助排气装置7包括可与转轴52同步转动的叶轮71,所述的叶轮71位于外涵道6内。
转轴52配合涡轮51转动,涡轮51转动用于排气,叶轮71可与转轴52同步转动,通过涡轮51与转轴52转动来带动叶轮71转动,叶轮71转动可以辅助排气,通过将叶轮71设置在外涵道6内,其转动造成的气流流动不会与涡轮51转动造成的气流流动互相干涉。
所述的转轴52端部设有与其转动连接且为同轴心的固定轴8,所述的固定轴8穿过叶轮71与壳体1侧部连接,所述的固定轴8与壳体1之间通过固定螺母81连接,所述的固定螺母81上设有转动连接部811,所述的叶轮71轮心一侧套设在转轴52上与其转动连接,另一侧与套设在转动连接部811上与其转动连接。
通过固定轴8与壳体1连接,转轴52与固定轴8转动连接,实现了转轴52可在壳体1内转动,固定螺母81既用于连接固定轴8与壳体1,且其转动连接部811可供叶轮71转动。
所述的外涵道6为两组且分别位于壳体1的两侧,所述的辅助排气装置7为两组且分别位于涡轮51的两侧。通过在涡轮51两侧设置两组外涵道6和辅助排气装置7,合理利用空间和动能,加大排气量。
所述的壳体1上还设有辅助排气口9,所述的外涵道6一端与进气口2相通,另一端与辅助排气口9相通。通过设置辅助排气口9可以辅助排气,将外涵道6的气体排出,增大排气量。所述的辅助排气口9设置于壳体1靠近出气口3一侧。
所述的进气装置4设置于壳体1内,所述的进气装置4靠近出气口3一侧设有内涵道10,所述的内涵道10贯穿进气装置4与壳体1端部。内涵道10是供进气装置4从进气口2吸进来的气流流动至出气口3排出的通道,中间经过涡轮减压装置5,相对于外涵道6,内涵道10的空间更大,起到主要的进气和排气作用。
所述的进气装置4包括设置于壳体1内的风机41,所述风机41的进气端与进气口2相通,出气端与内涵道10相通。通过设置风机41从进气口2将气体吸入,并排至内涵道10,供涡轮减压装置5转动和排气。
所述的转轴52上还设有轴承11,所述的轴承11上设有可将涡轮51与外涵道6分隔开的隔轮12。轴承11用于支撑隔轮12和承受轴向的载荷,通过设置隔轮12将涡轮51与外涵道6分隔开防止其干扰。
本实施例工作原理:开启风机41,风机41转动将气流引进进气口2,进入进气口2的气流分别流向壳体1中心的内涵道10和内涵道10两侧的外涵道6,进入内涵道10的气流带动了风机41后端的涡轮51转动,然后被涡轮51从出气口3排出,同时,由于涡轮51固定在转轴52上,涡轮51和转轴52转动带动叶轮71同步转动,而叶轮71位于外涵道6,进入外涵道6的气流被叶轮71排至辅助排气口9排出,通过增加排气量,使得壳体1内部始终有负压让进气口2单位时间内吸气量增加,直至关闭吸尘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靠近出气口3的一端设置涡轮减压装置5,利用来自前方进气装置4的气流带动涡轮减压装置5工作,通过涡轮减压装置5增加出气口3处的排气量,使得进气口2处负压增加,最终提高进气口2处的吸附效果,无需通过提高进气装置4的功率来实现,因此不会产生噪音大的副作用,通过在外涵道6内设置辅助排气装置7进一步增大排气量,且涡轮减压装置5可带动辅助排气装置7排气再次提高了能源利用率;通过将叶轮71设置在外涵道6内,其转动造成的气流流动不会与涡轮51转动造成的气流流动互相干涉;通过设置辅助排气口9可以辅助排气,将外涵道6的气体排出,增大排气量。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吸尘器用负压吸附系统,包括壳体(1),所述的壳体(1)两端分别为进气口(2)与出气口(3),所述的壳体(1)内靠近进气口(2)的一端设有进气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内靠近出气口(3)的一端设有涡轮减压装置(5),所述进气装置(4)的气流可驱动涡轮减压装置(5)进行减压,所述的壳体(1)内设有外涵道(6),所述的外涵道(6)内设有辅助排气装置(7),所述的涡轮减压装置(5)减压时可带动辅助排气装置(7)进行排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尘器用负压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涡轮减压装置(5)包括设置于壳体(1)内的转轴(52)和设置于转轴(52)上的涡轮(51),所述的辅助排气装置(7)包括可与转轴(52)同步转动的叶轮(71),所述的叶轮(71)位于外涵道(6)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尘器用负压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52)端部设有与其转动连接且为同轴心的固定轴(8),所述的固定轴(8)穿过叶轮(71)与壳体(1)侧部连接,所述的固定轴(8)与壳体(1)之间通过固定螺母(81)连接,所述的固定螺母(81)上设有转动连接部(811),所述的叶轮(71)轮心一侧套设在转轴(52)上与其转动连接,另一侧套设在转动连接部(811)上与其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吸尘器用负压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涵道(6)为两组且分别位于壳体(1)的两侧,所述的辅助排气装置(7)为两组且分别位于涡轮(51)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吸尘器用负压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上还设有辅助排气口(9),所述的外涵道(6)一端与进气口(2)相通,另一端与辅助排气口(9)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吸尘器用负压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排气口(9)设置于壳体(1)靠近出气口(3)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吸尘器用负压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装置(4)设置于壳体(1)内,所述的进气装置(4)靠近出气口(3)一侧设有内涵道(10),所述的内涵道(10)贯穿进气装置(4)与壳体(1)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吸尘器用负压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装置(4)包括设置于壳体(1)内的风机(41),所述风机(41)的进气端与进气口(2)相通,出气端与内涵道(10)相通。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吸尘器用负压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52)上还设有轴承(11),所述的轴承(11)上设有可将涡轮(51)与外涵道(6)分隔开的隔轮(12)。
CN202022484645.0U 2020-10-31 2020-10-31 一种吸尘器用负压吸附系统 Active CN2141802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84645.0U CN214180294U (zh) 2020-10-31 2020-10-31 一种吸尘器用负压吸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84645.0U CN214180294U (zh) 2020-10-31 2020-10-31 一种吸尘器用负压吸附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80294U true CN214180294U (zh) 2021-09-14

Family

ID=77643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84645.0U Active CN214180294U (zh) 2020-10-31 2020-10-31 一种吸尘器用负压吸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802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724413B2 (ja) 電気掃除機用電動送風機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掃除機
CN210541299U (zh) 一种新型无源气动工业吸尘器
CN214180294U (zh) 一种吸尘器用负压吸附系统
CN112401739B (zh) 一种吸尘器用负压吸附系统
CN211130872U (zh) 一种手持立式无线静音吸尘器结构
CN209212619U (zh) 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环保型风机
CN210902814U (zh) 吸尘器毛刷结构
JP2003204903A (ja) 電気掃除機
CN212939563U (zh) 自带堵转保护的电池型地刷
CN214104310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高效节能吸尘器
CN214301488U (zh) 一种具有压缩叶片效果的吸叶机
CN210697472U (zh) 多功能吸尘器
CN212089414U (zh) 一种机械用吸尘装置
CN208640595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智能家用吸尘器
CN210554683U (zh) 多风叶手持式无线吸尘器
CN211212931U (zh) 一种新型静电式吸尘设备
CN111053495A (zh) 一种底吸式吸尘机构
CN217365634U (zh) 一种节能吸尘器降噪结构
CN201802520U (zh) 空滤器处理系统
CN213551527U (zh) 多电机手持式无线吸尘器
CN207341712U (zh) 智能家用吸尘器
CN212489747U (zh) 一种吸尘器可调节多级进风机构及吸嘴
CN217761352U (zh) 一种吸尘器风机
CN216724392U (zh) 一种降低噪音的吸尘器出风风道结构
CN110403520A (zh) 一种手持立式无线静音吸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