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57733U - 一种万向式可卧升降轮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万向式可卧升降轮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57733U
CN214157733U CN202022664591.6U CN202022664591U CN214157733U CN 214157733 U CN214157733 U CN 214157733U CN 202022664591 U CN202022664591 U CN 202022664591U CN 214157733 U CN214157733 U CN 2141577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tching
lifting
chassis
connecting rod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6459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杰
朱雪明
严正阳
李志明
毕清
叶家豪
曾文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h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h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h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h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266459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577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577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577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万向式可卧升降轮椅,包括行走机构、升降机构及俯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底盘、驱动电机、滚轮组件、升降丝杆及第一升降导轨,所述驱动电机连接于所述底盘上,且其输出轴与所述滚轮组件连接,升降丝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底盘远离地面的一面上,且所述升降丝杆的轴线平行于水平面,所述第一升降导轨固定连接于所述底盘远离地面的一面上;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座板、连杆组件、升降滑块、第二升降导轨、升降传动块、俯仰丝杆及俯仰导轨,连杆组件为相互转动连接的连杆组成,位于所述底盘与所述座板之间,且分别与所述座板及所述底盘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万向式可卧升降轮椅可同时实现移动、高度调节及坐卧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万向式可卧升降轮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万向式可卧升降轮椅。
背景技术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整体健康水平下降,健康问题逐渐突出,呼吸、消化、心脑血管生殖等系统的健康问题不断增多。由于年龄的原因老人的体温代谢以及体温中枢都已经衰老,代谢缓慢,出现身体抵抗力降低等情况。所以导致老年人很容易腿脚不便,所以很多老年人外出需要拐杖或者轮椅。
目前市场上的轮椅,大多只是推动式,或者通过简单的驱动件控制轮椅做简单的行进,功能比较单一。
由于使用轮椅的大多是年纪较大的老年人,其使用轮椅的时间较长,即对轮椅的依赖较大,单纯的利用轮椅进行行进,并不能满足其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所有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万向式可卧升降轮椅解决现有轮椅功能单一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万向式可卧升降轮椅,包括:行走机构、升降机构及俯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底盘、驱动电机、滚轮组件、升降丝杆及第一升降导轨,所述驱动电机连接于所述底盘上,且其输出轴与所述滚轮组件连接,所述升降丝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盘远离地面的一面上,且所述升降丝杆的轴线平行于水平面,所述第一升降导轨固定连接于所述底盘远离地面的一面上;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座板、连杆组件、升降滑块、第二升降导轨、升降传动块、俯仰丝杆及俯仰导轨,所述连杆组件为相互转动连接的连杆组成,位于所述底盘与所述座板之间,且分别与所述座板及所述底盘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升降导轨固定连接于所述座板靠近所述底盘的一面上,所述升降滑块连接于所述连杆组件远离与所述座板及所述底盘转动连接的一端,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升降导轨及所述第二升降导轨滑动配合;所述升降传动块连接于所述连杆组件靠近所述底盘的一端上,且与所述升降丝杆螺纹配合;所述俯仰丝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座板靠近所述底盘的一面上,且所述俯仰丝杆的轴线平行于水平面,所述俯仰导轨固定连接于所述座板靠近所述底盘的一面上;所述俯仰机构包括椅背、俯仰调节件、扶手、扶手连接件、俯仰滑块及俯仰传动块,所述椅背与所述座板传动连接,所述俯仰调节件包括转杆、俯仰传动杆、俯仰连接杆及滑动支撑件,所述转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俯仰传动杆的一端及所述椅背转动连接,所述俯仰传动杆远离所述转杆的一端与所述俯仰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俯仰连接杆远离所述俯仰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底盘转动连接;所述滑动支撑件固定连接于所述俯仰传动杆上,所述俯仰滑块连接于所述滑动支撑件远离所述俯仰传动杆的一端上,且与所述俯仰导轨滑动配合;所述扶手连接件连接于所述座板上,所述扶手连接于所述椅背上,且所述扶手与所述扶手连接件远离所述座板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俯仰传动块与所述俯仰传动杆连接,且与所述俯仰丝杆螺纹配合。
进一步,所述转杆呈弧形。
进一步,所述驱动电机及所述滚轮组件的数量皆为四个,四个所述驱动电机皆连接于所述底盘上,且四个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分别与四个所述滚轮组件连接。
进一步,所述滚轮组件为麦克纳姆轮。
进一步,所述转杆、所述俯仰传动杆、所述俯仰连接杆、所述滑动支撑件、所述扶手及所述扶手连接件皆为于所述座板及所述椅背两侧的镜像设置。
进一步,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形成连杆组件;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盘及所述升降滑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座板及所述升降滑块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形成连杆组件后,所述第一连杆及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升降滑块转动连接的一端位于同一侧。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杆及所述第二连杆的数量皆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盘及所述升降滑块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座板及所述升降滑块转动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一连杆还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升降丝杆远离与所述底盘转动连接的一端及所述俯仰丝杆远离与所述座板转动连接的一端接与电机连接,以为所述升降丝杆及所述俯仰丝杆提供转动的动力。
进一步,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脚踏,所述脚踏连接于所述座板远离所述椅背的一端上。
进一步,所述底盘上还设置有容纳箱,所述容纳箱连接于所述底盘靠近地面的一面上,且所述容纳箱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驱动电机位于所述容纳箱内,与所述容纳箱的内壁连接,其输出轴从所述通孔延伸至所述容纳箱外,与所述滚轮组件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万向式可卧升降轮椅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行走机构带动万向式可卧升降轮椅移动、升降机构调节万向式可卧升降轮椅的高度及俯仰机构调节万向式可卧升降轮椅的坐/卧形态,以使万向式可卧升降轮椅的功能多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万向式可卧升降轮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行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升降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俯仰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俯仰机构的转杆、俯仰传动杆、俯仰连接杆及支撑连接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万向式可卧升降轮椅;20、行走机构;30、升降机构; 40、俯仰机构;21、底盘;22、驱动电机;23、滚轮组件;24、升降丝杆;25、第一升降导轨;26、容纳箱;261、通孔;31、座板;32、连杆组件;33、升降滑块;34、第二升降导轨;35、升降传动块;36、俯仰丝杆;37、俯仰导轨; 38、脚踏;321、第一连杆;322、第二连杆;41、椅背;42、俯仰调节件;43、扶手;44、扶手连接件;45、俯仰滑块;46、俯仰传动块;421、转杆;422、俯仰传动杆;423、俯仰连接杆;424、滑动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万向式可卧升降轮椅10,其包括行走机构20、升降机构30及俯仰机构40,行走机构20与升降机构30连接,以带动升降机构30在地面上行进,俯仰机构40与升降机构30远离行走机构20 的一端转动连接,以将万向式可卧升降轮椅10在坐/卧形态,升降机构30可调节其相对行走机构20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万向式可卧升降轮椅10的高度,通过行走机构20、升降机构30及俯仰机构40之间的配合,使万向式可卧升降轮椅10具有行进、高度调节及坐/卧形态的功能。
具体的,行走机构20包括底盘21、底盘21驱动电机22、滚轮组件23、升降丝杆24及第一升降导轨25,驱动电机22连接于底盘21上,且其输出轴与滚轮组件23连接,滚轮组件23为麦克纳姆轮,与地面接触,以在驱动电机 22的带动下,带动底盘21沿直线移动、斜线移动或原地旋转。升降丝杆24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底盘21远离地面的一面上,且升降丝杆24的轴线平行于水平面,第一升降导轨25固定连接于底盘21远离地面的一面上。
可以理解,驱动电机22及滚轮组件23的数量皆为四个,四个驱动电机22 的输出轴分别与四个滚轮组件23连接,以利用四个驱动电机22分别控制四个滚轮组件23,从而实现带动底盘21沿直线移动、斜线移动或原地旋转。
升降机构30包括座板31、连杆组件32、升降滑块33、第二升降导轨34、升降传动块35、俯仰丝杆36及俯仰导轨37,连杆组件32位于座板31与底盘 21之间,且分别与座板31及底盘21转动连接。第二升降导轨34固定连接于座板31靠近底盘21的一面上,升降滑块33连接于连杆组件32远离与座板31 及底盘21转动连接的一端,且分别与第一升降导轨25及第二升降导轨34滑动配合,以通过升降滑块33在第一升降导轨25及第二升降导轨34上的滑动,带动连杆组件32相对座板31及底盘21转动,从而调节座板31与底盘21之间的距离,也即调节万向式可卧升降轮椅10的高度。升降传动块35连接于连杆组件32靠近底盘21的一端,且与升降丝杆24螺纹配合,通过升降传动块35与升降丝杆24之间的螺纹传动,以带动升降滑块33分别在第一升降导轨25及第二升降导轨34上滑动。俯仰丝杆36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座板31靠近底盘21的一面上,且俯仰丝杆36的轴线平行于水平面,俯仰导轨37固定连接于座板31 靠近底盘21的一面上。
可以理解,连杆组件32由相互转动连接的连杆组成,在升降丝杆24转动并与升降传动块35形成螺纹传动时,通过升降传动块35带动组成连杆组件32 的连杆之间相对转动,从而调节座板31与底盘21之间的相对距离。
俯仰机构40包括椅背41、俯仰调节件42、扶手43、扶手连接件44、俯仰滑块45及俯仰传动块46,椅背41与座板31转动连接,俯仰调节件42包括转杆421、俯仰传动杆422、俯仰连接杆423及滑动支撑件424,转杆421的两端分别与俯仰传动杆422的一端及椅背41转动连接,俯仰传动杆422远离转杆 421的一端与俯仰连接杆423的一端转动连接,俯仰连接杆423远离俯仰传动杆422的一端与底盘21转动连接。滑动支撑件424固定连接于俯仰传动杆422上,俯仰滑块45连接于滑动支撑件424远离俯仰传动杆422的一端上,且与俯仰导轨37滑动配合。扶手连接件44连接于座板31上,扶手43连接于椅背41 上,且扶手43与扶手连接件44远离座板31的一端滑动连接。俯仰传动块46 与俯仰传动杆422连接,且与俯仰丝杆36螺纹配合,以在俯仰丝杆36转动时,与其产生螺纹传动。
当俯仰丝杆36通过转动与俯仰传动块46产生螺纹传动时,俯仰传动块46 带动俯仰传动杆422沿俯仰丝杆36的轴线方向移动,从而利用俯仰传动杆422 带动转杆421绕俯仰传动杆422与转杆421转动连接的点转动,进而利用转杆 421带动椅背41相对座板31转动。椅背41在相对座板31转动的同时,带动扶手43相对扶手连接件44滑动,从而利用椅背41与座板31之间的夹角变化,使得万向式可卧升降轮椅10在坐/卧的状态切换。
可以理解,俯仰传动块46带动俯仰传动杆422移动的距离由俯仰连接杆 423进行限制,在本实施例中,当俯仰传动杆422朝靠近椅背41的方向移动至将俯仰连接杆423拉至绷紧时,俯仰传动杆422无法再朝靠近椅背41的方向移动。
可以理解,升降丝杆24远离与底盘21转动连接的一端及俯仰丝杆36远离与座板31转动连接的一端皆通过与电机连接,来给升降丝杆24及俯仰丝杆36 通过转动的动力。
可以理解,转杆421、俯仰传动杆422、俯仰连接杆423、滑动支撑件424、扶手43及扶手连接件44皆为位于座板31及椅背41两侧的镜像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俯仰传动块46连接于一位于镜像设置的两个俯仰传动杆422之间,通过一连接件上,连接件可以为刚性件,可以可以为柔性就,只要能够在俯仰传动块46与俯仰丝杆36螺纹传动时,可以带动俯仰传动杆422一同移动,以实现其与俯仰传动杆422的连接。
进一步的,转杆421为呈弧形,以便于其在转动时,更好的推动椅背41 相对座板31转动。
进一步的,连杆组件32包括第一连杆321及第二连杆322,第一连杆321 与第二连杆322转动连接形成连杆组件32。其中,第一连杆321的两端分别与底盘21及升降滑块33转动连接,第二连杆322的两端分别与座板31及升降滑块33转动连接,且第一连杆321与第二连杆322转动连接形成连杆组件32后,第一连杆321及第二连杆322与升降滑块33连接的一端位于同一侧。通过升降滑块33带动第一连杆321及第二连杆322分别相对底盘21及座板31转动,且第一连杆321及第二连杆322之间的相互转动,从而调节底盘21与座板31之间的位置,以实现万向式可卧升降轮椅10的高度调节。
进一步的,第一连杆321及第二连杆322的数量皆为两个,两个第一连杆 321的两端分别与底盘21及升降滑块33转动连接,两个第二连杆322的两端分别与座板31及升降滑块33转动连接,且两个第一连杆321还分别与两个第二连杆322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升降机构30还包括脚踏38,脚踏38连接于座板31远离椅背 41的一端,以为万向式可卧升降轮椅10上的用户提供踩踏的位置,提高万向式可卧升降轮椅10的舒适性。
进一步的,底盘21上还设置有容纳箱26,容纳箱26连接于底盘21靠近地面的一面上,且容纳箱26上开设有通孔261。驱动电机22位于容纳箱26内,与容纳箱26的内壁连接,其输出轴从通孔261延伸至容纳箱26外,与滚轮组件23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需要移动万向式可卧升降轮椅10时,利用驱动电机带动滚轮组件23转动,通过麦克纳姆轮的特性,使得万向式可卧升降轮椅10可在小空间内实现直线行走、转弯、原地旋转及斜向行走的功能。当需要调节万向式可卧升降轮椅10的高度时,转动升降丝杆24并通过螺纹传动带动升降传动块35在升降丝杆24的轴线方向上移动。升降传动块35带动连杆组件 32上的升降滑块33在第一升降导轨25上滑动,以带动连杆组件32相对座板 31及底盘21转动,从而调节座板31与底盘21之间的距离,也即调节万向式可卧升降轮椅10的高度。当需要调节万向式可卧升降轮椅10的坐/卧形态时,转动俯仰丝杆36,并通过俯仰丝杆36与俯仰传动块46的螺纹传动,通过俯仰传动块46带动俯仰传动杆422移动,从而通过俯仰传动杆422带动滑动支撑件 424上的俯仰滑块45相对俯仰导轨37滑动。同时,俯仰传动杆422还推动转杆421与其转动连接的一端转动,从而利用转杆421带动椅背41相对座板31 转动,以实现万向式可卧升降轮椅10的坐/卧形态的调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万向式可卧升降轮椅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行走机构带动万向式可卧升降轮椅移动、升降机构调节万向式可卧升降轮椅的高度及俯仰机构调节万向式可卧升降轮椅的坐/卧形态,以使万向式可卧升降轮椅的功能多样性。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万向式可卧升降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行走机构、升降机构及俯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底盘、驱动电机、滚轮组件、升降丝杆及第一升降导轨,所述驱动电机连接于所述底盘上,且其输出轴与所述滚轮组件连接,所述升降丝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盘远离地面的一面上,且所述升降丝杆的轴线平行于水平面,所述第一升降导轨固定连接于所述底盘远离地面的一面上;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座板、连杆组件、升降滑块、第二升降导轨、升降传动块、俯仰丝杆及俯仰导轨,所述连杆组件为相互转动连接的连杆组成,位于所述底盘与所述座板之间,且分别与所述座板及所述底盘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升降导轨固定连接于所述座板靠近所述底盘的一面上,所述升降滑块连接于所述连杆组件远离与所述座板及所述底盘转动连接的一端,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升降导轨及所述第二升降导轨滑动配合;所述升降传动块连接于所述连杆组件靠近所述底盘的一端上,且与所述升降丝杆螺纹配合;所述俯仰丝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座板靠近所述底盘的一面上,且所述俯仰丝杆的轴线平行于水平面,所述俯仰导轨固定连接于所述座板靠近所述底盘的一面上;
所述俯仰机构包括椅背、俯仰调节件、扶手、扶手连接件、俯仰滑块及俯仰传动块,所述椅背与所述座板传动连接,所述俯仰调节件包括转杆、俯仰传动杆、俯仰连接杆及滑动支撑件,所述转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俯仰传动杆的一端及所述椅背转动连接,所述俯仰传动杆远离所述转杆的一端与所述俯仰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俯仰连接杆远离所述俯仰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底盘转动连接;所述滑动支撑件固定连接于所述俯仰传动杆上,所述俯仰滑块连接于所述滑动支撑件远离所述俯仰传动杆的一端上,且与所述俯仰导轨滑动配合;所述扶手连接件连接于所述座板上,所述扶手连接于所述椅背上,且所述扶手与所述扶手连接件远离所述座板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俯仰传动块与所述俯仰传动杆连接,且与所述俯仰丝杆螺纹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万向式可卧升降轮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杆呈弧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万向式可卧升降轮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电机及所述滚轮组件的数量皆为四个,四个所述驱动电机皆连接于所述底盘上,且四个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分别与四个所述滚轮组件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万向式可卧升降轮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轮组件为麦克纳姆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万向式可卧升降轮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杆、所述俯仰传动杆、所述俯仰连接杆、所述滑动支撑件、所述扶手及所述扶手连接件皆为于所述座板及所述椅背两侧的镜像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万向式可卧升降轮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形成连杆组件;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盘及所述升降滑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座板及所述升降滑块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形成连杆组件,所述第一连杆及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升降滑块转动连接的一端位于同一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万向式可卧升降轮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杆及所述第二连杆的数量皆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盘及所述升降滑块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座板及所述升降滑块转动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一连杆还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万向式可卧升降轮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丝杆远离与所述底盘转动连接的一端及所述俯仰丝杆远离与所述座板转动连接的一端接与电机连接,以为所述升降丝杆及所述俯仰丝杆提供转动的动力。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万向式可卧升降轮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脚踏,所述脚踏连接于所述座板远离所述椅背的一端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万向式可卧升降轮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盘上还设置有容纳箱,所述容纳箱连接于所述底盘靠近地面的一面上,且所述容纳箱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驱动电机位于所述容纳箱内,与所述容纳箱的内壁连接,其输出轴从所述通孔延伸至所述容纳箱外,与所述滚轮组件连接。
CN202022664591.6U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万向式可卧升降轮椅 Active CN2141577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64591.6U CN214157733U (zh)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万向式可卧升降轮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64591.6U CN214157733U (zh)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万向式可卧升降轮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57733U true CN214157733U (zh) 2021-09-10

Family

ID=77600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64591.6U Active CN214157733U (zh)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万向式可卧升降轮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577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30090135A1 (en) Electric lifting cushion
US8322741B2 (en) Apparatus for tilting a wheelchair seat
US20080129006A1 (en) Stabilized Mobile Unit or Wheelchair
US20110175320A1 (en) Stabilized mobile unit or wheelchair
CN111568657B (zh) 一种助老起居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KR101143966B1 (ko) 보조바퀴가 부착된 안전휠체어
JP2004097273A (ja) 電動車椅子用昇降装置
CN214157733U (zh) 一种万向式可卧升降轮椅
KR101545158B1 (ko) 접이식 전동 휠체어
US20180153361A1 (en) Foldable Chair Frame Adapted for Bedpan
CN113142867A (zh) 一种座背电动升降学习椅
CN108478344A (zh) 多功能轮椅
CN112274341A (zh) 一种万向式可卧升降轮椅
CN111685944A (zh) 一种护理轮椅
CN213723012U (zh) 一种轮椅坐垫的角度调节机构
CN208910739U (zh) 多功能轮椅
CN210581770U (zh) 一种按摩椅的椅架及应用该椅架的按摩椅
CN210204068U (zh) 一种扶手可转动的座椅
CN111772957A (zh) 一种多功能康复轮椅
CN215779249U (zh) 床椅装置
JP2001070350A (ja) 車椅子
CN218607901U (zh) 一种新型动感单车
CN219307187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轮椅
CN219049197U (zh) 一种电动轮椅车
CN220695459U (zh) 一种多姿态调整的电动轮椅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