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56974U - 一种方便调光型窗帘布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方便调光型窗帘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156974U CN214156974U CN202023132278.4U CN202023132278U CN214156974U CN 214156974 U CN214156974 U CN 214156974U CN 202023132278 U CN202023132278 U CN 202023132278U CN 214156974 U CN214156974 U CN 21415697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oth
- curtain cloth
- openings
- fixedly connected
- curta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rtains And Furnishings For Windows Or Do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帘布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方便调光型窗帘布,包括:内帘布,其固定贴合在帐篷的透明窗口膜上,且所述内帘布上自上而下间隔开设有若干水平设置的第一开口,其中第一开口中均固定连接有覆盖第一开口的内透光膜;外帘布,其设于内帘布远离透明窗口膜一侧,且所述外帘布上自上而下间隔开设有若干水平设置的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中均固定连接有覆盖第二开口的外透光膜;连接布,其一端与外帘布上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内帘布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布靠近内帘布一侧侧面为毛布面;第一魔术贴。只需调整第一魔术贴与连接布的粘连位置,便可自由调整内透光膜和外透光膜的重合区域大小,以实现对透光量的调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帘布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方便调光型窗帘布。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露营,在露营中,通常需要携带帐篷,现有的帐篷,为了可以透光,通常会在敞篷侧壁上开口,然后在开口处安装透明窗口膜,以保证光线可以由该窗口膜进入帐篷;然而有时,光照较强,照入帐篷内会让人感觉不舒适,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以调整光线的窗帘布,以调整从窗口膜处照入的光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调光型窗帘布。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方便调光型窗帘布,包括:
内帘布,其固定贴合在帐篷的透明窗口膜上,且所述内帘布上自上而下间隔开设有若干水平设置的第一开口,其中第一开口中均固定连接有覆盖第一开口的内透光膜;
外帘布,其设于内帘布远离透明窗口膜一侧,且所述外帘布上自上而下间隔开设有若干水平设置的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中均固定连接有覆盖第二开口的外透光膜;
连接布,其一端与外帘布上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内帘布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布靠近内帘布一侧侧面为毛布面;
第一魔术贴,其水平固定连接在内帘布相对外帘布一侧的侧面上部,以供连接布的毛布面粘连。
进一步的,所述外帘布的下部两侧设有用于固定外帘布下部的固定件。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外帘布远离内帘布一侧侧面上的毛布条,以及一端固定连接在透明窗口膜下部的第二魔术贴,其中毛布条位于外帘布的下部侧边处,且所述毛布条竖直设置;第二魔术贴的活动端与毛布条相粘连。
较之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带有外透光膜的外帘布和带有内透光膜的内帘布,如此只需调整竖直调整外帘布的相对位置,便可实现调光,当内透光膜和外透光膜相重合时,两透光膜的重合位置便形成透光区域,而且通过调整外帘布的位置,可以调整内透光膜和外透光膜的重合区域大小,如此以实现调整透光区域大小;当内透光膜和外透光膜的位置完全错开时,外帘布上的不透光区域会覆盖内透光膜,从而致使其不透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最小透光量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捕鼠仓的截面图(最大透光量状态)。
附图标记:1、透明窗口膜;2、内帘布;21、内透光膜;3、外帘布;31、外透光膜;4、连接布;5、第一魔术贴;61、毛布条;62、第二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实施例: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方便调光型窗帘布,包括内帘布2、外帘布3、连接布4,以及第一魔术贴5。本窗帘布安装于帐篷内侧。
内帘布2,其固定贴合在帐篷的透明窗口膜1上,透明窗口膜1指的是预安装在敞篷的窗口上的透明塑料膜,其可透光,以保证光线可以进入帐篷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帘布2上自上而下间隔开设有若干水平设置的第一开口,其中第一开口中均固定连接有覆盖第一开口的内透光膜21,需要说明的是内帘布2上除透光膜处可透光外,其余位置均不可透光;内透光膜21可以采用缝制或者胶水粘连的方式固定在内帘布2上,当然也可采用热压的方式进行连接,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外帘布3,其设于内帘布2远离透明窗口膜1一侧,且所述外帘布3上自上而下间隔开设有若干水平设置的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中均固定连接有覆盖第二开口的外透光膜31;需要说明的是内帘布2上除透光膜处可透光外,其余位置均不可透光;外透光膜31可以采用缝制或者胶水粘连的方式固定在内帘布2上,当然也可采用热压的方式进行连接,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内透光膜21和外透光膜31,均可采用柔性的透明膜,以保证其可以正常透光。
为了保证内透光膜21和外透光膜31可以完全错开相互遮挡,相邻两内透光膜21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外透光膜31的宽度(这里的宽度指的是竖直方向宽度);相邻两外透光膜31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内透光膜21的宽度(这里的宽度指的是竖直方向宽度)。
连接布4,其一端与外帘布3上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内帘布2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布4靠近内帘布2一侧侧面为毛布面;连接布4的两端均可采用缝制的方法与内帘布2和外帘布3连接。
本实施例中,连接布4的作用有二,其一,用于连接内帘布2和外帘布3,使内帘布2和外帘布3成为一体;其二,连接布4的毛布面可作为第一魔术贴5的粘结区域。
第一魔术贴5,其水平固定连接在内帘布2相对外帘布3一侧的侧面上部,以供连接布4的毛布面粘连。
通过上述设置,由于连接布4靠近第一魔术贴5一侧的侧面为毛布面,因此可以自由选择第一魔术贴5与连接布4的粘连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本窗帘布的透光量大小由内透光膜21和外透光膜31的重合区域大小决定;当二者完全重合时,透光量最大(图3所示状态);当二者完全错开,无重合区域时(图2所示状态),此时近似于无透光量;而二者的重合区域大小,取决于第一魔术贴5与连接布4的粘连位置,由此可见,只需调整第一魔术贴5与连接布4的粘连位置,便可自由调整内透光膜21和外透光膜31的重合区域大小,以实现对透光量的调整。
为了减小外帘布3下部飘起,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所述外帘布3的下部两侧设有用于固定外帘布3下部的固定件,固定件包括2个,分别设于外帘布3的下部两侧,具体的:
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外帘布3远离内帘布2一侧侧面上的毛布条61,以及一端固定连接在透明窗口膜1下部的第二魔术贴62,具体的第二魔术贴62端部可利用胶水粘结在透明窗口膜1上。
毛布条61的表面为可与第二魔术贴62粘连的毛布面,且毛布条61可缝制在外帘布3上,毛布条61位于外帘布3的下部侧边处,且所述毛布条61竖直设置;第二魔术贴62的活动端与毛布条61相粘连。
如此,当内帘布2和外帘布3的位置调整结束后,将第二魔术贴62的活动端粘连在毛布条61上即可,如此外帘布3的下端便被固定,难以轻易飘起。
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3)
1.一种方便调光型窗帘布,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帘布,其固定贴合在帐篷的透明窗口膜上,且所述内帘布上自上而下间隔开设有若干水平设置的第一开口,其中第一开口中均固定连接有覆盖第一开口的内透光膜;
外帘布,其设于内帘布远离透明窗口膜一侧,且所述外帘布上自上而下间隔开设有若干水平设置的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中均固定连接有覆盖第二开口的外透光膜;
连接布,其一端与外帘布上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内帘布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布靠近内帘布一侧侧面为毛布面;
第一魔术贴,其水平固定连接在内帘布相对外帘布一侧的侧面上部,以供连接布的毛布面粘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调光型窗帘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帘布的下部两侧设有用于固定外帘布下部的固定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调光型窗帘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外帘布远离内帘布一侧侧面上的毛布条,以及一端固定连接在透明窗口膜下部的第二魔术贴,其中毛布条位于外帘布的下部侧边处,且所述毛布条竖直设置;第二魔术贴的活动端与毛布条相粘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132278.4U CN214156974U (zh) | 2020-12-23 | 2020-12-23 | 一种方便调光型窗帘布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132278.4U CN214156974U (zh) | 2020-12-23 | 2020-12-23 | 一种方便调光型窗帘布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156974U true CN214156974U (zh) | 2021-09-10 |
Family
ID=77608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132278.4U Active CN214156974U (zh) | 2020-12-23 | 2020-12-23 | 一种方便调光型窗帘布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156974U (zh) |
-
2020
- 2020-12-23 CN CN202023132278.4U patent/CN21415697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674350B2 (en) | Feature for inhibiting light stripe between cellular elements in a covering for an architectural opening | |
JP2000511605A (ja) | 光制御窓カバー | |
CN214156974U (zh) | 一种方便调光型窗帘布 | |
US20020071281A1 (en) | Lamp shade cover with exterior seam | |
CN211375250U (zh) | 一种新型防止液晶模组膜片挂耳处漏光及错位的结构 | |
KR20110131611A (ko) | 이중 층을 가지는 블라인드 | |
JP4346949B2 (ja) | 熱線検知スイッチ | |
ITMI20090109U1 (it) | Kit di montaggio per la posa e/o l'installazione di costruzioni sopra il tetto | |
CN213478174U (zh) | 一种角定位磁条魔术贴组合连接式纱窗帘 | |
CN211911254U (zh) | 一种窗帘固定器 | |
CN211748692U (zh) | 一种抗风能力强的防尘型窗帘 | |
JP3118638B2 (ja) | 遮光シート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遮光シートを使用したロールブラインド、バーチカルブラインド、ベネシャンブラインド | |
CN218568384U (zh) | 一种内嵌有反光材料的布料结构 | |
CN218355643U (zh) | 拼接式窗帘 | |
CN218304462U (zh) | 一种竖向粘结可调光哈纳斯帘帘料 | |
CN221598740U (zh) | 一种遮光种植箱及种植帐篷 | |
CN216124237U (zh) | 一种带缝隙遮挡的帘布及具有该帘布的窗帘 | |
CN210457101U (zh) | 一种斜面电梯吊顶 | |
EP1449466A1 (en) | Curtain structure having light-pervious and light-impervious curtain clothes | |
CN221722674U (zh) | 一种防炫光香格里拉帘结构 | |
JPH0537834Y2 (zh) | ||
CN216822724U (zh) | 一种全遮光隔热窗帘面料 | |
CN220390576U (zh) | 一种无流痕广告灯箱布 | |
CN214711989U (zh) | 一种门帘 | |
JPH0126868Y2 (zh)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