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54344U - 一种磁集成三端口dc-dc变换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磁集成三端口dc-dc变换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154344U CN214154344U CN202120188442.9U CN202120188442U CN214154344U CN 214154344 U CN214154344 U CN 214154344U CN 202120188442 U CN202120188442 U CN 202120188442U CN 214154344 U CN214154344 U CN 21415434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gnetic
- integrated structure
- winding
- port
- brid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WSNMPAVSZJSIMT-UHFFFAOYSA-N COc1c(C)c2COC(=O)c2c(O)c1CC(O)C1(C)CCC(=O)O1 Chemical compound COc1c(C)c2COC(=O)c2c(O)c1CC(O)C1(C)CCC(=O)O1 WSNMPAVSZJSIMT-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5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5389 magnetism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844 transfo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12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95 saturated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83 surviv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集成三端口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压源、输入滤波电容、蓄电池电源、原边全桥、副边全桥、磁集成结构一、磁集成结构二、输出滤波电容、输出负载;整个电路拓扑结构是由两相交错并联双向Buck‑Boost电路与双有源桥电路集成所得,由磁集成结构一和原边全桥组成了两相交错并联双向Buck‑Boost电路,由原边全桥、磁集成结构二和副边全桥组成了双有源桥电路;磁集成结构一在一个磁芯中集成了交错并联双向Buck‑Boost电路中的两个电感,磁集成结构二在一个磁芯中集成了双有源桥电路中的电感和变压器。本实用新型将交错并联双向Buck/Boost电路与双有源桥电路通过共用原边全桥集成在一起,通过开关管复用,使开关管数量减少,降低开关损耗,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系统、混合电动汽车与混合储能等系统中的电力电子变换器及电力电子磁集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集成三端口DC-DC变换器。
背景技术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最基本的物质基础,目前,地球能源逐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气候变化剧烈,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人类越来越重视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等新能源技术。同时为了更好的利用能源,常常将可再生能源和其它能源及储能系统结合起来构成可再生能源联合供电系统,例如光伏—蓄电池联合供电系统,蓄电池的引入提高了系统能量的利用率,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并利用多端口变换器连接系统中的各个单元,实现能量的稳定、高效传输。现有的联合供电系统结构较为复杂,每有一个端口就相应增加一个功率变换单元,系统成本高,可靠性较低。通过开关管的复用,将三端口DC-DC变换器代替现有的变换器结构,能够简化电路结构,降低成本。然而随之带来了磁性元件增多,变换器体积、重量增加等问题,这就导致了系统损耗大,效率低,不利于变换器功率密度的提升。通过对三端口DC-DC变换器中各分立磁件进行磁集成,可以有效的减小磁性元件的体积、重量,降低系统损耗,对提高三端口变换器的性能及功率密度有重要意义。现有的技术大部分对隔离或非隔离型变换器进行磁集成,对开关管复用型三端口DC-DC变换器磁集成较少。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磁集成三端口DC-DC变换器,以实现开关管复用型三端口DC-DC变换器的磁集成,进而减少磁性元件的数量,提高变换器的功率密度,降低系统的成本和损耗。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磁集成三端口DC-DC变换器,包括直流电压源Vin、输入滤波电容Cin、蓄电池电源Vbat、原边全桥、副边全桥、磁集成结构一、磁集成结构二、输出滤波电容C0、输出负载R0;所述磁集成结构一分别和磁集成结构二、原边全桥、蓄电池电源连接Vbat,所述磁集成结构二分别和磁集成结构一、原边全桥、副边全桥连接,所述蓄电池电源Vbat和直流电压源Vin、输入滤波电容Cin连接,所述副边全桥和输出滤波电容C0、输出负载R0连接;整个电路拓扑结构是由两相交错并联双向Buck-Boost电路与双有源桥电路集成所得,由磁集成结构一和原边全桥组成了两相交错并联双向Buck-Boost电路,由原边全桥、磁集成结构二和副边全桥组成了双有源桥电路;所述直流电压源Vin同输入滤波电容Cin相连接;所述原边全桥包括开关管S1、开关管S2、开关管S3、开关管S4,开关管S1的源极同开关管S2的漏极相连接,开关管S3的源极同开关管S4的漏极相连接,开关管S1的漏极同开关管S3的漏极相连接,开关管S2的源极同开关管S4的源极相连接;所述输入滤波电容Cin同原边全桥的开关管S1漏极、开关管S3漏极和开关管S2源极、开关管S4源极相连接;所述副边全桥包括开关管S5、开关管S6、开关管S7、开关管S8,开关管S5的源极同开关管S6的漏极相连接,开关管S7的源极同开关管S8的漏极相连接,开关管S5的漏极同开关管S7的漏极相连接,开关管S6的源极同开关管S8的源极相连接;所述磁集成结构一端口1'同端口2'相连后与蓄电池电源的正极相连接,磁集成结构一端口3'同原边全桥侧端口A相连接,磁集成结构一端口4'同原边全桥侧端口B相连接;所述蓄电池电源Vbat的正极同磁集成结构一端口1'和端口2'相连接,蓄电池电源Vbat的负极同直流电压源Vin的负极相连接;所述磁集成结构二端口1同原边全桥侧端口A相连接,磁集成结构二端口2同原边全桥侧端口B相连接,磁集成结构二端口3同副边全桥侧端口C相连接,磁集成结构二端口4同副边全桥侧端口D相连接;所述输出滤波电容C0同副边全桥开关管S5的漏极、开关管S7的漏极和副边全桥开关管S6的源极、开关管S8的源极相连接;所述输出负载R0同输出滤波电容C0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磁集成结构一包括EE/EI磁芯或平面磁芯、第一电感绕组L1、第二电感第一绕组L21、第二电感第二绕组L22;第一电感绕组L1绕在磁芯中柱Ⅲ上,第二电感第一绕组L21绕在磁芯左侧柱Ⅰ上,第二电感第二绕组L22绕在磁芯右侧柱Ⅱ上;其中第一电感绕组L11一端作为磁集成结构一端口1',第一电感绕组L11另一端作为磁集成结构一端口2',第二电感第一绕组L21一端作为磁集成结构一端口3',第二电感第一绕组L21另一端与同第二电感第二绕组L22相连接,第二电感第二绕组L22另一端作为磁集成结构一端口4';EE/EI磁芯或平面磁芯三个磁柱均开有气隙。
可选地,所述磁集成结构二包括EE/EI磁芯或平面磁芯、第三电感绕组L3、原边第一绕组NP1、原边第二绕组NP2、副边第一绕组NS1、副边第二绕组NS2;
第三电感绕组L3绕在磁芯中柱Ⅲ上,原边第一绕组NP1绕在磁芯左侧柱Ⅰ上,原边第二绕组NP2绕在磁芯右侧柱Ⅱ上,副边第一绕组NS1绕在磁芯左侧柱Ⅰ上,副边第二绕组NS2绕在磁芯右侧柱Ⅱ上;其中第三电感绕组L3的同名端作为磁集成结构二端口1,第三电感绕组L3的异名端同原边第一绕组NP1的同名端相连接,原边第一绕组NP1的异名端同原边第二绕组NP2的同名端相连接,原边第二绕组NP2的异名端作为磁集成结构二端口2,副边第一绕组NS1的同名端作为磁集成结构二端口3,副边第一绕组NS1的异名端同副边第二绕组NS2的同名端相连接,副边第二绕组NS2的异名端作为磁集成结构二端口4;EE/EI磁芯或平面磁芯三个磁柱均开有气隙。
可选地,所述整个电路拓扑结构是由两相交错并联双向Buck-Boost电路与双有源桥电路集成所得,由所述磁集成结构一和所述原边全桥组成了两相交错并联双向Buck-Boost电路,由所述原边全桥、所述磁集成结构二和所述副边全桥组成了双有源桥电路。
可选地,所述磁集成结构一在一个磁芯中集成了交错并联双向Buck-Boost电路中的两个电感,磁集成结构二在一个磁芯中集成了双有源桥电路中的电感和变压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将交错并联双向Buck/Boost电路与双有源桥电路通过共用原边全桥集成在一起,通过开关管复用,使开关管数量减少,降低开关损耗,降低了成本。本实用新型变换器中的直流电压源与蓄电池电源均可实现能量双向传输,易于系统的能量管理控制,可提高输入能量的利用率。本实用新型利用磁集成技术有效地减少了磁性元件的数量,降低铁损,减小了磁性元件的体积,提高了变换器的功率密度,且磁集成后的各个磁元件运行状态不受影响,集成磁件的饱和度得到降低,有效的减小了变换器的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磁集成三端口DC-DC变换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仅使用一个EE/EI型磁芯将第一电感置于中柱,第二电感置于左侧柱和右侧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仅使用一个EE/EI型磁芯将电感置于中柱,变压器置于左侧柱和右侧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现在通过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的方法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解释和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磁集成三端口DC-DC变换器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磁集成三端口DC-DC变换器包括直流电压源Vin、输入滤波电容Cin、蓄电池电源Vbat、原边全桥、副边全桥、磁集成结构一、磁集成结构二、输出滤波电容C0、输出负载R0;整个电路拓扑结构是由两相交错并联双向Buck-Boost电路与双有源桥电路集成所得,由磁集成结构一和原边全桥组成了两相交错并联双向Buck-Boost电路,由原边全桥、磁集成结构二和副边全桥组成了双有源桥电路;所述直流电压源Vin同输入滤波电容Cin相连接;所述原边全桥包括开关管S1、开关管S2、开关管S3、开关管S4,开关管S1的源极同开关管S2的漏极相连接,开关管S3的源极同开关管S4的漏极相连接,开关管S1的漏极同开关管S3的漏极相连接,开关管S2的源极同开关管S4的源极相连接;所述输入滤波电容Cin同原边全桥的开关管S1漏极、开关管S3漏极和开关管S2源极、开关管S4源极相连接;所述副边全桥包括开关管S5、开关管S6、开关管S7、开关管S8,开关管S5的源极同开关管S6的漏极相连接,开关管S7的源极同开关管S8的漏极相连接,开关管S5的漏极同开关管S7的漏极相连接,开关管S6的源极同开关管S8的源极相连接;所述磁集成结构一端口1'同端口2'相连后与蓄电池电源的正极相连接,磁集成结构一端口3'同原边全桥侧端口A相连接,磁集成结构一端口4'同原边全桥侧端口B相连接;所述蓄电池电源Vbat的正极同磁集成结构一端口1'和端口2'相连接,蓄电池电源Vbat的负极同直流电压源Vin的负极相连接;所述磁集成结构二端口1同原边全桥侧端口A相连接,磁集成结构二端口2同原边全桥侧端口B相连接,磁集成结构二端口3同副边全桥侧端口C相连接,磁集成结构二端口4同副边全桥侧端口D相连接;所述输出滤波电容C0同副边全桥开关管S5的漏极、开关管S7的漏极和副边全桥开关管S6的源极、开关管S8的源极相连接;所述输出负载R0同输出滤波电容C0相连接。
所述磁集成结构一和磁集成结构二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内容,分别为两个四端口结构,图2结构在一个磁芯中集成了交错并联双向Buck-Boost电路中的两个电感,采用解耦集成的方法,集成后两个电感的工作状态互不影响。图3结构在一个磁芯中集成了双有源桥电路中的电感和变压器,采用新型的绕制方法有效的解决了电感与变压器磁集成后磁芯两侧柱饱和的问题,降低了磁芯的饱和度,提高了磁芯利用率,以方便实际设计与应用。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仅使用一个EE/EI型磁芯将第一电感置于中柱,第二电感置于左侧柱和右侧柱的结构示意图。磁集成结构一包括EE/EI磁芯或平面磁芯、第一电感绕组L1、第二电感第一绕组L21、第二电感第二绕组L22;第一电感绕组L1绕在磁芯中柱Ⅲ上,第二电感第一绕组L21绕在磁芯左侧柱Ⅰ上,第二电感第二绕组L22绕在磁芯右侧柱Ⅱ上;其中第一电感绕组L11一端作为磁集成结构一端口1',第一电感绕组L11另一端作为磁集成结构一端口2',第二电感第一绕组L21一端作为磁集成结构一端口3',第二电感第一绕组L21另一端与同第二电感第二绕组L22相连接,第二电感第二绕组L22另一端作为磁集成结构一端口4';EE/EI磁芯或平面磁芯三个磁柱均开有气隙。
磁集成结构一的两侧柱的第二电感第一绕组和第二电感第二绕组产生的磁通在磁芯中柱相互抵消,第二电感运行不对第一电感运行产生影响;第一电感绕组产生的磁通对第二电感第一绕组在磁芯左侧柱Ⅰ的磁通削减,第一电感绕组产生的磁通对第二电感第二绕组在磁芯右侧柱Ⅱ的磁通增强,第一电感的运行对第二电感的运行产生的影响相互抵消,实现了两电感的解耦集成。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仅使用一个EE/EI型磁芯将电感感置于中柱,变压器置于左侧柱和右侧柱的结构示意图。磁集成结构二包括EE/EI磁芯或平面磁芯、第三电感绕组L3、原边第一绕组NP1、原边第二绕组NP2、副边第一绕组NS1、副边第二绕组NS2;第三电感绕组L3绕在磁芯中柱Ⅲ上,原边第一绕组NP1绕在磁芯左侧柱Ⅰ上,原边第二绕组NP2绕在磁芯右侧柱Ⅱ上,副边第一绕组NS1绕在磁芯左侧柱Ⅰ上,副边第二绕组NS2绕在磁芯右侧柱Ⅱ上;其中第三电感绕组L3的同名端作为磁集成结构二端口1,第三电感绕组L3的异名端同原边第一绕组NP1的同名端相连接,原边第一绕组NP1的异名端同原边第二绕组NP2的同名端相连接,原边第二绕组NP2的异名端作为磁集成结构二端口2,副边第一绕组NS1的同名端作为磁集成结构二端口3,副边第一绕组NS1的异名端同副边第二绕组NS2的同名端相连接,副边第二绕组NS2的异名端作为磁集成结构二端口4;EE/EI磁芯或平面磁芯三个磁柱均开有气隙。
磁集成结构二的第三电感产生的磁通对原边第一绕组在磁芯左侧柱Ι的磁通增强,对副边第一绕组在磁芯左侧柱Ι的磁通削减,第三电感产生的磁通对原边第二绕组在磁芯右侧柱Ⅱ的磁通削减,对副边第二绕组在磁芯右侧柱Ⅱ的磁通增强,第三电感的运行对变压器运行产生的影响相互抵消;通过对第三电感在磁芯中柱Ⅲ匝数的合理设计,原边第一绕组、原边第二绕组、副边第一绕组和副边第二绕组产生的磁通对第三电感在磁芯中柱Ⅲ的磁通相互抵消,变压器运行不对第三电感运行产生影响。实现了电感和变压器的解耦集成,磁集成后中柱产生的磁通最大,但由于EE/EI型磁芯中柱比侧柱更宽,所以饱和度会降低。
所述磁集成结构一和磁集成结构二应用于三端口DC-DC变换器,但并非对其限制,可以应用到其他实施例的磁集成三端口DC-DC变换器中。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所有变换器及磁集成结构,其自然推演与变化组合形式均在保护之内。
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内容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等效变换和改进,这些等效变换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4)
1.一种磁集成三端口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压源Vin、输入滤波电容Cin、蓄电池电源Vbat、原边全桥、副边全桥、磁集成结构一、磁集成结构二、输出滤波电容C0、输出负载R0;所述磁集成结构一分别和磁集成结构二、原边全桥、蓄电池电源连接Vbat,所述磁集成结构二分别和磁集成结构一、原边全桥、副边全桥连接,所述蓄电池电源Vbat和直流电压源Vin、输入滤波电容Cin连接,所述副边全桥和输出滤波电容C0、输出负载R0连接;
整个电路拓扑结构是由两相交错并联双向Buck-Boost电路与双有源桥电路集成所得,由磁集成结构一和原边全桥组成了两相交错并联双向Buck-Boost电路,由原边全桥、磁集成结构二和副边全桥组成了双有源桥电路;
所述直流电压源Vin同输入滤波电容Cin相连接;
所述原边全桥由开关管S1、开关管S2、开关管S3、开关管S4组成,所述开关管S1的源极同开关管S2的漏极相连接,所述开关管S3的源极同开关管S4的漏极相连接,所述开关管S1的漏极同开关管S3的漏极相连接,所述开关管S2的源极同开关管S4的源极相连接;
所述输入滤波电容Cin同原边全桥的开关管S1漏极、开关管S3漏极和开关管S2源极、开关管S4源极相连接;
所述副边全桥由开关管S5、开关管S6、开关管S7、开关管S8组成,所述开关管S5的源极同开关管S6的漏极相连接,所述开关管S7的源极同开关管S8的漏极相连接,所述开关管S5的漏极同开关管S7的漏极相连接,所述开关管S6的源极同开关管S8的源极相连接;
所述磁集成结构一端口1'同端口2'相连后与蓄电池电源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磁集成结构一端口3'同原边全桥侧端口A相连接,所述磁集成结构一端口4'同原边全桥侧端口B相连接;
所述蓄电池电源Vbat的正极同磁集成结构一端口1'和端口2'相连接,所述蓄电池电源Vbat的负极同直流电压源Vin的负极相连接;
所述磁集成结构二端口1同原边全桥侧端口A相连接,所述磁集成结构二端口2同原边全桥侧端口B相连接,所述磁集成结构二端口3同副边全桥侧端口C相连接,所述磁集成结构二端口4同副边全桥侧端口D相连接;
所述输出滤波电容C0同副边全桥开关管S5的漏极、开关管S7的漏极和副边全桥开关管S6的源极、开关管S8的源极相连接;
所述输出负载R0同输出滤波电容C0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集成三端口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集成结构一包括EE/EI磁芯或平面磁芯、第一电感绕组L1、第二电感第一绕组L21、第二电感第二绕组L22;
所述第一电感绕组L1绕在磁芯中柱Ⅲ上,所述第二电感第一绕组L21绕在磁芯左侧柱Ⅰ上,所述第二电感第二绕组L22绕在磁芯右侧柱Ⅱ上;
其中第一电感绕组L11一端作为磁集成结构一端口1',第一电感绕组L11另一端作为磁集成结构一端口2',第二电感第一绕组L21一端作为磁集成结构一端口3',第二电感第一绕组L21另一端与同第二电感第二绕组L22相连接,第二电感第二绕组L22另一端作为磁集成结构一端口4';
所述的EE/EI磁芯或平面磁芯三个磁柱均开有气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集成三端口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集成结构二包括EE/EI磁芯或平面磁芯、第三电感绕组L3、原边第一绕组NP1、原边第二绕组NP2、副边第一绕组NS1、副边第二绕组NS2;
所述第三电感绕组L3绕在磁芯中柱Ⅲ上,所述原边第一绕组NP1绕在磁芯左侧柱Ⅰ上,所述原边第二绕组NP2绕在磁芯右侧柱Ⅱ上,所述副边第一绕组NS1绕在磁芯左侧柱Ⅰ上,所述副边第二绕组NS2绕在磁芯右侧柱Ⅱ上;
其中第三电感绕组L3的同名端作为磁集成结构二端口1,第三电感绕组L3的异名端同原边第一绕组NP1的同名端相连接,原边第一绕组NP1的异名端同原边第二绕组NP2的同名端相连接,原边第二绕组NP2的异名端作为磁集成结构二端口2,副边第一绕组NS1的同名端作为磁集成结构二端口3,副边第一绕组NS1的异名端同副边第二绕组NS2的同名端相连接,副边第二绕组NS2的异名端作为磁集成结构二端口4;
所述的EE/EI磁芯或平面磁芯三个磁柱均开有气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集成三端口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集成结构一在一个磁芯中集成了交错并联双向Buck-Boost电路中的两个电感,所述磁集成结构二在一个磁芯中集成了双有源桥电路中的电感和变压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188442.9U CN214154344U (zh) | 2021-01-22 | 2021-01-22 | 一种磁集成三端口dc-dc变换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188442.9U CN214154344U (zh) | 2021-01-22 | 2021-01-22 | 一种磁集成三端口dc-dc变换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154344U true CN214154344U (zh) | 2021-09-07 |
Family
ID=77548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188442.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154344U (zh) | 2021-01-22 | 2021-01-22 | 一种磁集成三端口dc-dc变换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15434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37348A (zh) * | 2021-01-22 | 2021-04-30 | 天津工业大学 | 一种磁集成三端口dc-dc变换器 |
-
2021
- 2021-01-22 CN CN202120188442.9U patent/CN21415434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37348A (zh) * | 2021-01-22 | 2021-04-30 | 天津工业大学 | 一种磁集成三端口dc-dc变换器 |
CN112737348B (zh) * | 2021-01-22 | 2024-04-19 | 天津工业大学 | 一种磁集成三端口dc-dc变换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211844U (zh) | 新型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 | |
CN108462397B (zh) | 一种混合调制隔离型三路输出dc-dc变换器 | |
CN106059306B (zh) | 一种多单元二极管电容网络高增益全桥隔离型直流变换器 | |
CN103944396A (zh) | 一种llc谐振型三端口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5978325B (zh) | 非隔离型单磁芯三端口直流变换器 | |
CN105958816B (zh) | 一种多单元二极管电容网络和耦合电感高增益直流变换器 | |
CN107947572B (zh) | 一种适用于储能单元接入的串联混合型多端口dc/dc变换器 | |
CN105896993A (zh) | 一种多单元二极管电容网络高增益隔离型直流变换器 | |
CN111654191A (zh) | 一种llc谐振型三端口dc-dc变换器结构 | |
CN110601525B (zh) | 新能源汽车集成车载充电变换系统 | |
CN105553266A (zh) | 一种交错并联高增益Boost变换电路及其工作方法 | |
CN212627694U (zh) | 一种llc谐振型三端口dc-dc变换器结构 | |
CN108512423A (zh) | 一种高效大功率车载dcdc电源 | |
CN107659144A (zh) | 电感内置升压单元变换器 | |
CN103337961B (zh) | 一种高电压变比双向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 | |
CN208241575U (zh) | 一种高效大功率车载dcdc电源 | |
CN214154344U (zh) | 一种磁集成三端口dc-dc变换器 | |
CN206490584U (zh) | 带有耦合电感的三电平双向dc/dc变换器拓扑 | |
CN215120573U (zh) | 一种磁集成交错并联llc谐振变换器 | |
CN111010044A (zh) | 一种磁集成双有源桥变换器 | |
CN112737348B (zh) | 一种磁集成三端口dc-dc变换器 | |
CN106655771A (zh) | 一种适合氢质子模燃料电池动力大巴的电源变换器 | |
CN205847086U (zh) | 一种开关电容型高增益准z源dc‑dc变换器 | |
CN203554295U (zh) | 一种三端口串联谐振变流器 | |
CN102035393B (zh) | 四开关管三端口变换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22 Address after: Room B412, No. 12, Kaihua Road, Huayuan Industrial Zone,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300392 Patentee after: FANEN ENHUI (TIANJI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399, Binshui West Road, Xiqing District, Tianjin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9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