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无叶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噪音、大风速的手持无叶风扇。
背景技术
手持风扇由于小巧精致、方便携带且便于近距离使用,因此得到较多人的喜爱。现有的手持风扇普遍使用电机驱动轴流风叶,空气从叶片的后端流入,通过叶片被升压后由叶片的前缘流出,轴流风叶与气流配合的好坏,对风扇的能效比、噪音等都具有重要影响。
目前市面上已有的手持风扇运行时噪音较大,风速较小,体积较大,不便随身携带,难以满足使用者需求。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运行时噪音较小、风速较大并且体积小巧,便于日常出行携带的手持无叶风扇,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行时噪音较小、风速较大并且体积小巧,便于日常出行携带的手持无叶风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手持无叶风扇,包括风扇头、连接于所述风扇头的手柄、设于所述风扇头内并相连的电机、叶轮,其中,所述风扇头的两端设有进风口、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外径小于所述进风口的外径,且所述风扇头内形成球形面的内风道,所述进风口处设有进风静叶,所述出风口一端设有双层出风静叶。
较佳地,所述风扇头包括进风壳、进风罩、出风壳;其中,进风壳的一端开设有所述进风口;进风罩包括相间隔设置的进风外筒、进风内筒,所述进风外筒安装于所述进风口,多个所述进风静叶相间隔地设于所述进风外筒、所述进风内筒之间;出风壳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进风壳且另一端开设有所述出风口,所述出风壳内依次间隔设有出风内筒、安装内筒,所述出风内筒、所述出风壳的内壁之间设有分层的多个第一出风静叶、多个第二出风静叶。
较佳地,所述进风罩还包括一进风板,所述进风板连接于所述进风内筒且其上开设多个进风孔,具有辅助整流、降噪作用。
较佳地,所述出风壳还包括一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连接于所述出风内筒、所述安装内筒的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端,所述安装板上还凸设有多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位于所述出风内筒、所述安装内筒之间且其上开设有连接孔。
较佳地,所述安装板上还开设有穿设孔,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安装内筒内且输出轴穿过所述穿设孔并连接所述叶轮。
较佳地,所述进风静叶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出风静叶、所述第二出风静叶呈直板状,且所述第一出风静叶在出风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出风静叶的高度。
较佳地,所述手持无叶风扇还包括导流罩,所述导流罩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出风内筒,所述导流罩的另一端经所述出风口凸出于所述出风壳外并呈球面结构。
较佳地,所述导流罩的外壁的底部与所述出风内筒的外壁均呈球面结构并设于同一球面上。
较佳地,所述叶轮包括轮毂及连接于所述轮毂的多个叶片,所述轮毂的正对所述进风口的一端呈球面结构。
较佳地,所述手持无叶风扇还包括设于所述手柄内的电源、控制电路板及设于所述手柄上的按钮,所述按钮电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手持无叶风扇,首先风扇头内形成球形面的内风道,因此实现屏蔽噪音功能,达到降噪效果,其次,进风口处设有进风静叶,从而达到扩压作用,而出风口一端的双层出风静叶呈分层落差布局,能够配合叶轮实现整体风压及风速的增强,再者,出风口的外径小于进风口的外径,利用缩窄出风口的设计,减小出风口的截面积,进而达到动压提升的效果,因此提高风速,另外,该手持无叶风扇的体积小巧,便于日常出行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手持无叶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侧视图。
图4是图3的剖视图。
图5是图1的分解图。
图6是图5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出风壳及手柄之第二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5中进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5中导流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12是图5中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先结合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手持无叶风扇1,包括风扇头10、手柄20、电机30、叶轮40、电源(图未示)、控制电路板(图未示)。其中,所述风扇头10的两端设有进风口10a、出风口10b,出风口10b的外径小于进风口10a的外径,并且进风口10a处设有进风静叶,出风口10b一端设有双层出风静叶,并且风扇头10内形成球形面的内风道。电机30、叶轮40安装于风扇头10内并且相连接,叶轮40正对进风口10a,电机30用于驱动叶轮40转动。手柄20连接于风扇头10,电源、控制电路板均设于手柄20内并分别与电机30电连接,电源、控制电路板的安装方式为本领域的常规方式,因此不再详细描述。另外,手柄20上还安装有按钮50(见图1),该按钮50连接于控制电路板,通过按钮50可对手持无叶风扇1进行操作。
参看图3-图6所示,所述风扇头10包括进风壳11、出风壳12、进风罩13、导流罩14。其中,进风壳11、出风壳12相配合连接,两者的内表面相配合形成整体呈球形面的内风道,并且进风口10a设于进风壳11的一端,出风口10b设于出风壳12的一端,进风罩13安装于进风口10a处,导流罩14安装处出风口10b处。
本实用新型中,手柄20包括第一部分21以及第二部分22,第一部分21设于进风壳11的下端,第二部分22设于出风壳12的下端,并且第一部分21与进风壳11一体成型,第二部分22与出风壳12一体成型,当然并不限于此种成型方式。当进风壳11、出风壳12相对应连接后,第一部分21、第二部分22相连接而形成手柄20。
下面结合图3-图6、图9所示,进风罩13包括相间隔设置的进风外筒131、进风内筒132,进风外筒131安装于所述进风口10a,进风外筒131、进风内筒132之间相间隔地设有多个进风静叶133,且进风静叶133呈弯曲状,另外,进风内筒132的端部还设有一进风板134,进风板134上开设多个小的进风孔135,多个小的进风孔135具有辅助整流、降噪作用。
下面结合图3-图8所示,所述出风壳12内依次间隔设有出风内筒121、安装内筒122,出风内筒121、安装内筒122的靠近所述出风口10b的一端与出风壳12的端部之间具有一定距离,如图7所示,出风内筒121、安装内筒122的远离出风口10b的一端连接有一安装板123,该安装板123与出风壳12的另一端部基本位于同一平面,如图4所示,并且安装板123上开设有穿设孔。另外,出风内筒121、出风壳12的内壁之间相间隔地设有多个第一出风静叶124及多个第二出风静叶125,第一出风静叶124、第二出风静叶125均呈直板状,并且第一出风静叶124、第二出风静叶125相间隔并交错设置,也就是说,相邻的两个第一出风静叶124之间设置一个第二出风静叶125,其中,第一出风静叶124在出风方向上的高度大于第二出风静叶125的高度,具体为,第一出风静叶124、第二出风静叶125的一端均延伸至出风口10b的边缘处,如图5、图7所示,在靠近叶轮40的一侧,第一出风静叶124的端部延伸至安装板123的位置,而第二出风静叶125的端部距离安装板123一定距离,如图6、图8所示,由此使第一出风静叶124、第二出风静叶125形成分层落差布局,因此第一出风静叶124、第二出风静叶125配合叶轮40能够实现整体风压及风速的增强。
继续参看图4-5、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安装内筒122沿其径向间断设置,并且安装内筒122整体位于一个圆周上,电机30安装于安装内筒122内且其输出轴穿过安装板123的穿设孔并连接叶轮40,使叶轮40容置于进风壳11内,如图4所示。当然,安装内筒122也可以设置为一个完整的圆筒状,这并不影响电机30的安装。另外,所述安装板123上还凸设有多个第一连接柱126,第一连接柱126位于出风内筒121、安装内筒122之间且其上开设有连接孔(未标号),如图7所示,连接柱126用于安装导流罩14。
下面结合图4-6、图10-1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导流罩14的外侧壁的下端部141形成球面结构,同时导流罩14的顶部142也呈球面结构,导流罩14的内部凸设有多个第二连接柱126,第二连接柱126的外径与第一连接柱126上的连接孔的内径相对应,导流罩14通过第二连接柱126插接于第一连接柱126的连接孔内实现安装,此时,导流罩14的顶部142经出风口10b略凸出于所述出风壳12外,如图4所示。
更具体地,出风内筒121的外壁也呈球面结构,如图4、图6、图8所示,并且,出风内筒121的外壁与导流罩14的下端部141位于同一球面,如图4所示,这种结构设置可进一步屏蔽噪音,达到降噪功能。
下面结合图4-图6、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叶轮40包括轮毂41及连接于轮毂41的多个叶片42,轮毂41的上端呈球面结构,叶片42连接于轮毂41的下端,安装后,轮毂41的呈球面结构的上端正对进风口10a,如图4所示。
综上,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手持无叶风扇1,首先其风扇头10内形成球形面的内风道,因此实现屏蔽噪音功能,达到降噪效果,其次,进风口10a处设有进风静叶133,从而达到扩压作用,而出风口10b一端的双层出风静叶呈分层落差布局,能够配合叶轮40实现整体风压及风速的增强,再者,出风口10b的外径小于进风口10a的外径,利用缩窄出风口10b的设计,减小出风口10b的截面积,进而达到动压提升的效果,因此提高风速,另外,该手持无叶风扇1的体积小巧,便于日常出行携带。
本实用新型手持无叶风扇1所涉及到的其他部分结构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结构,在此不再做详细的说明。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