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28656U - 一种便于固定引流管的皮肤缝合保持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固定引流管的皮肤缝合保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28656U
CN214128656U CN202022045472.2U CN202022045472U CN214128656U CN 214128656 U CN214128656 U CN 214128656U CN 202022045472 U CN202022045472 U CN 202022045472U CN 214128656 U CN214128656 U CN 2141286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drainage tube
skin
skin suture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4547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kosy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Kang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Kang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Kang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4547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286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286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286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固定引流管的皮肤缝合保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依次连接在一起的多片能防止粘贴皮肤上的隔离纸,所述隔离纸上贴有能用于分别粘贴在需缝合伤口两侧皮肤上呈块形的胶贴A和胶贴B,所述胶贴A上设有第一固定片,在所述胶贴B上设有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一固定片上设有固定块,在所述第二固定片上沿胶贴B长度方向设有卡扣装置,在所述固定块上铰接有能翻转扣接在卡扣装置(7)上的拉扣装置,所述拉扣装置上设有能用于固定引流管的固定机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不需要使用针线缝合伤口的同时又能固定引流管,使用简单、方便,能把伤痕减小,感染风险降低的皮肤缝合保持器。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固定引流管的皮肤缝合保持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皮肤伤口缝合且能固定引流管的医疗器具,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固定引流管的皮肤缝合保持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皮肤伤口缝合一般采用医用针线缝合,缝合过程时间长,患者痛苦,且增加了感染的可能性,这种操作容易在皮肤伤口处留下疤痕,缝合质量也较差。
目前市面上的皮肤缝合器在剖腹手术或胸腔镜手术和腹腔镜手术等外科手术时,不具有便于固定用于排出人体内产生的渗出物的引流管的功能,一般通过刺穿皮肤固定引流管在缝合线处后,用该缝合线将引流管捆扎固定,当引流管需要拔除时,要将缝合线解开后拔除,这种方式会让患者更大的疼痛感,同时增加了伤口感染的风险。
故此,现有的皮肤伤口缝合保持器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调节方便,便于固定引流管的皮肤缝合保持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提供一种便于固定引流管的皮肤缝合保持器,主要包括有依次连接在一起的多片能防止粘贴皮肤上的隔离纸,在所述隔离纸上间隔设有多个皮肤缝合保持器粘贴区,在相邻两个皮肤缝合保持器粘贴区之间的隔离纸上设置有便于撕开的刻痕线,所述隔离纸上贴有能用于分别粘贴在需缝合伤口两侧皮肤上呈块形的胶贴A和胶贴B,所述胶贴A上设有第一固定片,在所述胶贴B上设有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一固定片上设有固定块,在所述第二固定片上沿胶贴B长度方向设有卡扣装置,在所述固定块上铰接有能翻转扣接在卡扣装置上的拉扣装置,所述拉扣装置上设有能用于固定引流管的固定机构,做到了缝合伤口的同时又能做到固定住引流管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胶贴A内设有能容纳第一固定片的胶贴内腔A,所述胶贴B内设有能容纳第二固定片的胶贴内腔B,确保了在使用产品时能稳定的带动胶贴A和胶贴B相互拉近。
优选的,所述卡扣装置包括有横向排列固定在第二固定片上的多个能被拉扣装置扣住的卡扣块,根据不同大小的伤口和胶贴A和胶贴B分别粘贴在需缝合伤口两侧皮肤上的距离不同,可做出更好的胶贴A和胶贴B相互拉近缝合伤口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拉扣装置包括有铰接在所述固定块上,且能扣在卡扣装置上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中段均设有向上突起能容纳引流管且呈半圆弧状的凸起部,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凸起部处,留给引流管适当的穿插空间后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设置在所述定位件位于凸起部下方缺口内的皮筋,利用皮筋较大的摩擦力将引流管固定在凸起部下方缺口内。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有在所述定位件上位于凸起部下方缺口左右两侧间隔设置的环形勾,所述皮筋两端分别连接在左右两侧的环形勾上,所述环形勾能防止皮筋使用过程会脱落的现象。
优选的,在相邻的所述隔离纸以及所述胶贴A和所述胶贴B之间设有能方便撕开的虚线口,所述虚线口方便了使用时撕开。
优选的,所述扣块包括有依次排列呈条形状的条形块,在所述条形块上前后贯通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远离所述固定块一侧设有能与外界连通的开口,所述摆动杠通过开口卡接在条形孔内,所述条形孔与摆动杠卡接端紧密贴合防止卡接后发生位移。
优选的,所述条形块顶部为半圆,所述开口的截面呈喇叭状,能使摆动杠更容易找到开口位置进入条形孔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是:适用于各种伤口缝合,结构稳定,本产品可通过撕开虚线口后再使用,做到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减少患者疼痛感、伤口不易感染,在需使用引流管时要将引流管固定时,可直接将引流管穿接在固定机构上实现固定效果,同时起到避免了当患者移动时导致引流管发生形变的可能,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图。
图3为图2中A-1的放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胶贴A和胶贴B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隔离纸;2、胶贴A;3、胶贴B;4、第一固定片;5、第二固定片;6、固定块;7、卡扣装置;8、拉扣装置;9、固定机构;10、胶贴内腔A;11、胶贴内腔B;12、卡扣块;13、定位件;14、环形勾;15、皮筋;16、第一虚线口;17、凸起部;18、条形块;19、条形孔;20、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内容提供用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不同实施例或实例。当然,这些仅为实施例或实例且不希望具限制性。另外,在不同实施例中可能使用重复标号标示,如重复的数字及/或字母。这些重复是为了简单清楚的描述本实用新型,不代表所讨论的不同实施例及/或结构之间有特定的关系。
此外,其中可能用到与空间相关的用词,像是“在…下方”、“下侧”、“由内而外”、“上方”、“上侧”及类似的用词,这些关系词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一个些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些元件或特征之间的关系,这些空间关系词包括使用中或操作中的装置之不同方位,以及附图中所描述的方位。装置可能被转向不同方位旋转90度或其他方位,则其中使用的空间相关形容词也可相同地照着解释,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4所示的包括有依次连接在一起的多片能防止粘贴皮肤上的隔离纸1,在所述隔离纸1上间隔设有多个皮肤缝合保持器粘贴区,在相邻两个皮肤缝合保持器粘贴区之间的隔离纸1上设置有便于撕开的刻痕线,所述隔离纸1上贴有能用于分别粘贴在需缝合伤口两侧皮肤上呈块形的胶贴A2和胶贴B3,所述胶贴A2上设有第一固定片4,在所述胶贴B3上设有第二固定片5,所述第一固定片4上设有固定块6,在所述第二固定片上5沿胶贴B3长度方向设有卡扣装置7,在所述固定块6上铰接有能翻转扣接在卡扣装置7上的拉扣装置8,所述拉扣装置8上设有能用于固定引流管的固定机构9,当胶贴A2和胶贴B3从隔离纸1上撕下时将其分别粘贴在需缝合伤口两侧皮肤上,将铰接在固定块6上的拉扣装置8另外一端扣在卡扣装置7上,同时当需要固定引流管时,可以将引流管穿接在固定机构9上,使用时将隔离纸1撕开,将胶贴A2和胶贴B3分别粘贴在需缝合伤口两侧皮肤上,粘贴后将拉扣装置8往胶贴B3方向移动,移动过程中同时带动胶贴A2粘贴的皮肤移动,直至伤口完全闭合后将扣装置8扣接在卡扣装置7上,当需固定引流管时,将引流管穿插进设置在拉扣装置8上的固定机构9中,此时利用固定机构9将引流管固定住。
如图1至5中所示,可清楚的知道所述胶贴A2内设有能容纳第一固定片4的胶贴内腔A10,所述胶贴B3内设有能容纳第二固定片5的胶贴内腔B11,固定在第一固定片4上的固定块6并从胶贴内腔A10上方设有的孔中垂直向上穿出,当固定块6移动时通过第一固定片4设置在胶贴内腔A10中能带动胶贴A2,固定在第二固定片5上的卡扣装置7并从所述胶贴内腔B11中垂直向上穿出,当卡扣装置7移动时通过第二固定片5设置在胶贴内腔B11中能带动胶贴B3。
如图1至5中所示,可清楚的知道所述卡扣装置7包括所述卡扣装置7包括有横向排列固定在第二固定片5上的多个能被拉扣装置8扣住的卡扣块12,当进行缝合伤口时,将拉扣装置8移至到可以让伤口闭合状态时将拉扣装置8远离铰接在固定块6的一端扣接在最接近拉扣装置8的卡扣块12上进行固定。
如图1至5中所示,可清楚的知道所述拉扣装置8包括有铰接在所述固定块6上,且能扣在卡扣装置7上的定位件13,所述定位件13中段均设有向上突起能容纳引流管且呈半圆弧状的凸起部17,所述固定机构9设置在凸起部17处,固定机构9包括有设置在所述定位件13位于凸起部17下方缺口内的皮筋15,所述定位件13上位于凸起部下方缺口左右两侧间隔设置的环形勾14,所述皮筋15两端分别连接在左右两侧的环形勾14上,所述定位件13形状可以是翻扣片或环绕插接在固定块6的方形杠,所述皮筋15可换成带有条绳捆扎引流管代替。
如图1至5中所示,可清楚的知道所述扣块12包括有依次排列呈条形状的条形块18,在所述条形块18上前后贯通有条形孔19,所述条形孔远离所述固定块6一侧设有能与外界连通的开口20,利用皮肤的伸张性所述摆动杠13通过开口20稳定不易偏移勾扣在条形孔19内,所述条形块18顶部为半圆,所述开口20的截面呈喇叭状,能更好辅助定位件13寻找开口20进入条形孔19。
如图3中所示,可清楚的知道在相邻的所述隔离纸1以及所述胶贴A2和所述胶贴B3之间设有能方便撕开的虚线口16,面对伤口不同大小时可通过同时撕开的虚线口16后把隔离纸1撕掉,将被撕出的胶贴A2和所述胶贴B3分别贴在伤口两侧皮肤上。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时,通过同时撕开虚线口16后把隔离纸1撕掉,取一份或多份胶贴A2和胶贴B3分别贴在伤口两侧皮肤上,将铰接在固定块6上的定位件13往胶贴B3方向移动,同时带动固定在固定块6下端面,且容纳在胶贴内腔A10中的第一固定片4往右移动,此时第一固定片4带动胶贴A2往胶贴B3靠近,因为固定在卡扣块12下端面,且套设在胶贴内腔B11内的第二固定片5将胶贴B3与胶贴A2粘贴住的皮肤会相对收紧,在这过程中直至伤口完全闭合,将定位件13远离铰接在固定块6的一端勾扣在最接近定位件13的卡扣块12上,实现保持伤口闭合状态的效果,当需要固定引流管时,将引流管穿进定位件13中段均设有向上突起能容纳引流管且呈半圆弧状的凸起部17处,当引流管移动到合适位置不在移动时,因为位于凸起部17下方缺口左右两侧间隔设置的环形勾14连接有皮筋15,可利用皮筋15与引流管之间的摩擦力起到固定作用,设计简单、使用方便快捷、防止引流管折弯的同时又能起到保护作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9)

1.一种便于固定引流管的皮肤缝合保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隔离纸(1),在所述隔离纸(1)上间隔设有多个皮肤缝合保持器粘贴区,在相邻两个皮肤缝合保持器粘贴区之间的隔离纸(1)上设置有便于撕开的刻痕线,所述隔离纸(1)上贴有能用于分别粘贴在需缝合伤口两侧皮肤上呈块形的胶贴A(2)和胶贴B(3),所述胶贴A(2)上设有第一固定片(4),在所述胶贴B(3)上设有第二固定片(5),所述第一固定片(4)上设有固定块(6),在所述第二固定片上(5)沿胶贴B(3)长度方向设有卡扣装置(7),在所述固定块(6)上铰接有能翻转扣接在卡扣装置(7)上的拉扣装置(8),所述拉扣装置(8)上设有能用于固定引流管的固定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固定引流管的皮肤缝合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胶贴A(2)内设有能容纳第一固定片(4)的胶贴内腔A(10),所述胶贴B(3)内设有能容纳第二固定片(5)的胶贴内腔B(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固定引流管的皮肤缝合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装置(7)包括有横向排列固定在第二固定片(5)上的多个能被拉扣装置(8)扣住的卡扣块(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固定引流管的皮肤缝合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扣装置(8)包括有铰接在所述固定块(6)上,且能扣在卡扣装置(7)上的定位件(13),所述定位件(13)中段均设有向上突起能容纳引流管且呈半圆弧状的凸起部(17),所述固定机构(9)设置在凸起部(17)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固定引流管的皮肤缝合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9)包括有设置在所述定位件(13)位于凸起部(17)下方缺口内的皮筋(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固定引流管的皮肤缝合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9)还包括有在所述定位件(13)上位于凸起部(17)下方缺口左右两侧间隔设置的环形勾(14),所述皮筋(15)两端分别连接在左右两侧的环形勾(14)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固定引流管的皮肤缝合保持器,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所述隔离纸(1)以及所述胶贴A(2)和所述胶贴B(3)之间设有能方便撕开的虚线口(16)。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固定引流管的皮肤缝合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块(12)包括有依次排列呈条形状的条形块(18),在所述条形块(18)上前后贯通有条形孔(19),所述条形孔远离所述固定块(6)一侧设有能与外界连通的开口(20),所述定位件(13)通过开口(20)卡接在条形孔(19)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便于固定引流管的皮肤缝合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块(18)顶部为半圆,所述开口(20)的截面呈喇叭状。
CN202022045472.2U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便于固定引流管的皮肤缝合保持器 Active CN2141286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45472.2U CN214128656U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便于固定引流管的皮肤缝合保持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45472.2U CN214128656U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便于固定引流管的皮肤缝合保持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28656U true CN214128656U (zh) 2021-09-07

Family

ID=77556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45472.2U Active CN214128656U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便于固定引流管的皮肤缝合保持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2865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99980A (zh) * 2021-11-28 2022-03-01 谢佳美 一种便捷式术后伤口加速愈合的红外线照射仪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99980A (zh) * 2021-11-28 2022-03-01 谢佳美 一种便捷式术后伤口加速愈合的红外线照射仪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05951B2 (ja) 縫合糸
EP1463451B1 (en) Device for endoscopic suturing
US9370368B2 (en) Device for dispensing, looping and tying ligatures
CN105263425B (zh) 组织结扎装置及其方法
JP5489234B2 (ja) 傷治療用医療デバイス
US8702753B2 (en) Method for suturing perforation and suture instrument
JP5457346B2 (ja) 外科用縫合糸装置、方法、およびそれと共に用いるツール
US9492072B2 (en) Laparoscopic surgical device
US20100312260A1 (en) Interrupted tissue apposition devices
US20040260344A1 (en) Suture lock
US20050228406A1 (en) Formation of knots
CN103747751A (zh) 组织结扎装置及其张紧装置
JP2017510395A (ja) 生体組織における開口を塞ぐためのデバイス及び方法
CN214128656U (zh) 一种便于固定引流管的皮肤缝合保持器
JP2004321482A (ja) 内視鏡用切除補助装置及び切除補助装置を用いた内視鏡による処置方法
CN214511236U (zh) 一种新型皮肤伤口缝合保持器
CN112022256A (zh) 便于固定引流管的皮肤缝合保持器及皮肤伤口缝合保持器
JP2021506442A (ja) 結び目送達装置
CN209490045U (zh) 一种腹腔镜用推结器
US20230165581A1 (en) Suture device, treatment device with suture device, and treatment system
US9549734B2 (en) Endoscopic stapling device, related staples, and methods for use
US20070265659A1 (en) Adhesive sutures
CN215306365U (zh) 血管阻断装置
CN210204814U (zh) 一种一次性无创皮肤吻合器
US9101362B1 (en) Fasteners that bring into apposition sides of woun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7

Address after: 213000 Room 101, west block, No. 82, Wujin West Avenue, Wujin national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angzhou kosy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308, block 3, Lihe apartment, 2 Yintong street, East District, Zhong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8400

Patentee before: Zhongshan Kangan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