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25252U - 一种宽带射频微波增益平坦化的电路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宽带射频微波增益平坦化的电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25252U
CN214125252U CN202023048864.0U CN202023048864U CN214125252U CN 214125252 U CN214125252 U CN 214125252U CN 202023048864 U CN202023048864 U CN 202023048864U CN 214125252 U CN214125252 U CN 2141252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module
gain flattening
transmission line
radio frequency
g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4886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剑平
韩增产
施成丽
黄堃
关允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way Technology Wux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way Technology Wux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way Technology Wux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way Technology Wuxi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252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252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宽带射频微波增益平坦化的电路结构,属于射频微波集成电路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实现频率可调、可多级串联、可编程的增益平坦化电路,通过调整增益平坦化电路内部器件参数,可以实现对需要频率点进行增益衰减;通过多个不同频率点的增益平坦化电路串联,或者在射频链路中不同位置放置增益平坦化电路,可以实现更大的增益平坦调整;通过开关阵列调整电阻和电容参数,可以实现集成可编程增益平坦化,实现了更大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一种宽带射频微波增益平坦化的电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射频微波集成电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宽带射频微波增益平坦化的电路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工艺的发展,射频集成电路的线宽也越来越小,集成度也越来越高。对于宽带射频微波集成电路,带内增益平坦度很难做到完美,寄生电容和器件的关态电容,使射频集成电路的增益在带宽内随频率有很大的波动。
现有技术中,通过串联高通或低通滤波器实现调整增益平坦度,如图1所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整增益平坦度。但是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点:
1、高通或低通滤波器是调整单一高频或低频方向的增益,调整能力有限,在调整部分频率段的增益的同时,会恶化其它频率段增益;
2、对于需要调整多频率点的增益情况下,高通或低通滤波器由于只能调整小于截止频率或大于截止频率的增益,同时无法调整多频点增益;
3、使用高通或低通滤波器调整增益,会恶化射频链路的匹配特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了一种宽带射频微波增益平坦化的电路结构,实现频率可调、可多级串联、可编程的增益平坦化电路,通过调整增益平坦化电路内部器件参数,可以实现对需要频率点进行增益衰减;通过多个不同频率点的增益平坦化电路串联,或者在射频链路中不同位置放置增益平坦化电路,可以实现更大的增益平坦调整;通过开关阵列调整电阻和电容参数,可以实现集成可编程增益平坦化,实现了更大的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宽带射频微波增益平坦化的电路结构,包括多个射频微波电路模块,在第一射频微波电路模块和第二射频微波电路模块之间串联N个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
优选地,
第一射频微波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入端均连接前级模块的两个输出端,第一射频微波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均连接第一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入端,
第一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均连接第二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入端,第二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均连接第三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入端,
依次类推,
第N-2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均连接第N-1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入端,第N-1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均连接第N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入端,
第N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均连接第二射频微波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入端,第二射频微波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均连接后级模块的两个输入端。
一种宽带射频微波增益平坦化的电路结构,包括多个射频微波电路模块,在第一射频微波电路模块之后串联第一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在第二射频微波电路模块之后串联第二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以此类推,在第N-1射频微波电路模块之后串联第N-1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在第N射频微波电路模块之后串联第N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
优选地,
在第一射频微波电路模块之后串联第一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时,第一射频微波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入端均连接前级模块的两个输出端,第一射频微波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均连接第一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入端,
在第二射频微波电路模块之后串联第二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时,第二射频微波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入端均连接第一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出端,第二射频微波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均连接第二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入端;
以此类推,
在第N-1射频微波电路模块之后串联第N-1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时,第N-1射频微波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均连接第N-1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入端,第N-1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均连接第N射频微波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入端;
在第N射频微波电路模块之后串联第N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时,第N射频微波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均连接第N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入端,第N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均连接后级模块的两个输入端。
优选地,
单个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采用传输差分信号线方式,包含:第一传输线、第二传输线、第三传输线、第四传输线、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
第一传输线的一端连接第一信号输入端、另一端连接第二传输线的一端和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二传输线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信号输出端;
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感的一端,第一电感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于同一个接地点;
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感的一端,第二电感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6的一端;
第三传输线的一端连接第二信号输入端、另一端连接第四传输线的一端和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第四传输线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信号输出端。
优选地,
单个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采用可编程传输差分信号线方式,包括:第一传输线、第二传输线、第三传输线、第四传输线、第一电阻开关阵列、第二电阻开关阵列、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电容开关阵列和第二电容开关阵列;
第一电阻开关阵列、第二电阻开关阵列、第一电容开关阵列和第二电容开关阵列均包含多个并联支路;第一电阻开关阵列和第二电阻开关阵列中任意一个并联支路包含串联连接的电阻和开关;第一电容开关阵列和第二电容开关阵列中任意一个并联支路包含串联连接的电容和开关;
编程化控制第一电阻开关阵列、第二电阻开关阵列、第一电容开关阵列和第二电容开关阵列中各并联支路上开关的导通和关断,选择不同的电阻和电容接入增益平坦化电路中。
优选地,
单个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采用传输单端信号线方式,包含:第一传输线、第二传输线、第一电阻、第一电感、第一电容;
第一传输线的一端连接第一信号输入端、另一端连接第二传输线的一端和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二传输线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信号输出端;
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感的一端,第一电感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优选地,
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采用传输差分信号线方式时,第一传输线、第二传输线、第三传输线、第四传输线分别等效为传输线阻抗;
第一电阻、第一电感和第一电容构成第一RLC谐振回路,等效为第一RLC谐振阻抗;第二电阻、第二电感和第二电容构成第二RLC谐振回路,也等效为第二RLC谐振阻抗;
第一RLC谐振阻抗和第二RLC谐振阻抗具有相同的谐振阻抗值,满足如下关系式:
Figure BDA0002841838990000041
式中,
R表示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电阻值,
L表示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的电感值,
C表示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的电容值。
优选地,
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结构为T型衰减结构,其衰减特性由谐振阻抗值决定,满足如下关系式:
Figure BDA0002841838990000042
当谐振阻抗值最小时,实现对谐振频率所在频率增益的衰减,其中谐振频率满足如下关系式:
Figure BDA0002841838990000043
式中,
f0表示谐振频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增益平坦化电路,可以通过设置频率点f0,实现调整任意频率点的增益而不影响其它频率;
2、通过串联多个增益平坦化电路,或者在射频链路中不同位置放置增益平坦化电路,每个增益平坦化电路调整不同的谐振频率点,可以调整任意多个频率点的增益;
3、集成可编程特性,可以更加灵活的调整带内平坦度;
4、使用传输线,可以实现优秀的匹配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采用传统方式调整增益平坦度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宽带射频微波增益平坦化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宽带射频微波增益平坦化电路的差分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宽带射频微波增益平坦化电路的差分等效阻抗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宽带射频微波增益平坦化电路的可编程差分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宽带射频微波增益平坦化电路的单端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2(a),一种宽带射频微波增益平坦化的电路结构,包括多个射频微波电路模块,在第一射频微波电路模块和第二射频微波电路模块之间串联N个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
具体地,
第一射频微波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入端均连接前级模块的两个输出端,第一射频微波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均连接第一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入端,
第一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均连接第二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入端,第二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均连接第三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入端,
依次类推,
第N-2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均连接第N-1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入端,第N-1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均连接第N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入端,
第N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均连接第二射频微波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入端,第二射频微波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均连接后级模块的两个输入端。
通过射频链路中的多个增益平坦化电路,实现带内增益平坦度的调整。
如图2(b),一种宽带射频微波增益平坦化的电路结构,包括多个射频微波电路模块,在第一射频微波电路模块之后串联第一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在第二射频微波电路模块之后串联第二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以此类推,在第N-1射频微波电路模块之后串联第N-1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在第N射频微波电路模块之后串联第N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
具体地,
在第一射频微波电路模块之后串联第一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时,第一射频微波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入端均连接前级模块的两个输出端,第一射频微波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均连接第一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入端,
在第二射频微波电路模块之后串联第二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时,第二射频微波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入端均连接第一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出端,第二射频微波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均连接第二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入端;
以此类推,
在第N-1射频微波电路模块之后串联第N-1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时,第N-1射频微波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均连接第N-1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入端,第N-1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均连接第N射频微波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入端;
在第N射频微波电路模块之后串联第N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时,第N射频微波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均连接第N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入端,第N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均连接后级模块的两个输入端。
通过射频链路中的多个增益平坦化电路,实现带内增益平坦度的调整。
如图3,单个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采用传输差分信号线方式,包含:第一传输线TL1、第二传输线TL2、第三传输线TL3、第四传输线TL4、第一电阻R5、第二电阻R6、第一电感L7、第二电感L8、第一电容C9和第二电容C10
第一传输线TL1的一端连接第一信号输入端RF1P、另一端连接第二传输线TL2的一端和第一电阻R5的一端;第二传输线TL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信号输出端RF2P;
第一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感L7的一端,第一电感L7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9的一端,第一电容C9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容C10的一端连接于同一个接地点;
第二电容C10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感L8的一端,第二电感L8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6的一端;
第三传输线TL3的一端连接第二信号输入端RF1N、另一端连接第四传输线TL4的一端和第二电阻R6的另一端;第四传输线TL4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信号输出端RF2N。
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采用传输差分信号线方式时,其等效阻抗如图4所示,可见第一传输线TL1、第二传输线TL2、第三传输线TL3、第四传输线TL4分别等效为传输线阻抗Z0
第一电阻R5、第一电感L7和第一电容C9构成第一RLC谐振回路,等效为第一RLC谐振阻抗ZRLC_1
第二电阻R6、第二电感L8和第二电容C10构成第二RLC谐振回路,也等效为第二RLC谐振阻抗ZRLC_2
第一RLC谐振回路和第二RLC谐振回路实现了对特定频率点的增益进行衰减。
第一RLC谐振阻抗ZRLC_1和第二RLC谐振阻抗ZRLC_2具有相同的谐振阻抗值ZRLC,满足如下关系式:
Figure BDA0002841838990000071
式中,
R表示第一电阻R5和第二电阻R6的电阻值,
L表示第一电感L7和第二电感L8的电感值,
C表示第一电容C9和第二电容C10的电容值;
因此,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结构可以归纳为T型衰减结构,其衰减特性由谐振阻抗值ZRLC决定,满足如下关系式:
Figure BDA0002841838990000081
当谐振阻抗值ZRLC最小时,实现对谐振频率f0所在频率增益的衰减,其中谐振频率f0满足如下关系式:
Figure BDA0002841838990000082
通过调节电感值和电容值,可以获取需要衰减的频率段;通过调整电阻值可以调整衰减量,实现调整带内特定谐振频率f0的增益,实现增益平坦化。
如果需要实现多个频段的增益的调整,只需要对链路中的多个增益平坦化电路设定为不同的谐振频率并调整增益,从而实现宽带内的增益平坦化。
如图5,单个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采用可编程传输差分信号线方式,包括:第一传输线TL1、第二传输线TL2、第三传输线TL3、第四传输线TL4、第一电阻开关阵列、第二电阻开关阵列、第一电感L7、第二电感L8、第一电容开关阵列和第二电容开关阵列。
第一电阻开关阵列、第二电阻开关阵列、第一电容开关阵列和第二电容开关阵列均包含n个并联支路;第一电阻开关阵列和第二电阻开关阵列中任意一个并联支路包含串联连接的电阻和开关;第一电容开关阵列和第二电容开关阵列中任意一个并联支路包含串联连接的电容和开关。
并联支路的数量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设定,如图6所示,优选实施例中,n=3。
在第一电阻开关阵列中,第一并联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并联电阻R5a和第一并联开关S2a、第二并联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二并联电阻R5b和第二并联开关S2b、第三并联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三并联电阻R5c和第三并联开关S2c
在第二电阻开关阵列中,第一并联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第四并联电阻R6a和第四并联开关S4a、第二并联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五并联电阻R6b和第五并联开关S4b、第三并联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第六并联电阻R6c和第六并联开关S4c
在第一电容开关阵列中,第一并联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并联电容C9a和第七并联开关S1a、第二并联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二并联电容C9b和第八并联开关S1b、第三并联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三并联电容C9c和第九并联开关S1c
在第二电容开关阵列中,第一并联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第四并联电容C10a和第十并联开关S3a、第二并联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五并联电容C10b和第十一并联开关S3b、第三并联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第六并联电容C10和第十二并联开关S3c
通过编译第一电阻开关阵列、第二电阻开关阵列、第一电容开关阵列和第二电容开关阵列中各并联支路上开关的导通和关断,以选择不同的电阻和电容接入增益平坦化电路中,从而实现不同的衰减量和衰减频率点。
如图6,单个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采用传输单端信号线方式,包含:第一传输线TL1、第二传输线TL2、第一电阻R5、第一电感L7、第一电容C9
第一传输线TL1的一端连接第一信号输入端RF1P、另一端连接第二传输线TL2的一端和第一电阻R5的一端;第二传输线TL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信号输出端RF2P;
第一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感L7的一端,第一电感L7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9的一端,第一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该技术的人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理解想到的变换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包含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宽带射频微波增益平坦化的电路结构,包括多个射频微波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射频微波电路模块和第二射频微波电路模块之间串联N个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带射频微波增益平坦化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第一射频微波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入端均连接前级模块的两个输出端,第一射频微波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均连接第一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入端,
第一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均连接第二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入端,第二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均连接第三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入端,
依次类推,
第N-2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均连接第N-1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入端,第N-1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均连接第N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入端,
第N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均连接第二射频微波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入端,第二射频微波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均连接后级模块的两个输入端。
3.一种宽带射频微波增益平坦化的电路结构,包括多个射频微波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射频微波电路模块之后串联第一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在第二射频微波电路模块之后串联第二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以此类推,在第N-1射频微波电路模块之后串联第N-1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在第N射频微波电路模块之后串联第N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宽带射频微波增益平坦化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射频微波电路模块之后串联第一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时,第一射频微波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入端均连接前级模块的两个输出端,第一射频微波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均连接第一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入端,
在第二射频微波电路模块之后串联第二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时,第二射频微波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入端均连接第一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出端,第二射频微波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均连接第二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入端;
以此类推,
在第N-1射频微波电路模块之后串联第N-1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时,第N-1射频微波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均连接第N-1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入端,第N-1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均连接第N射频微波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入端;
在第N射频微波电路模块之后串联第N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时,第N射频微波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均连接第N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入端,第N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均连接后级模块的两个输入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宽带射频微波增益平坦化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单个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采用传输差分信号线方式,包含:第一传输线、第二传输线、第三传输线、第四传输线、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
第一传输线的一端连接第一信号输入端、另一端连接第二传输线的一端和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二传输线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信号输出端;
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感的一端,第一电感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于同一个接地点;
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感的一端,第二电感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一端;
第三传输线的一端连接第二信号输入端、另一端连接第四传输线的一端和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第四传输线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信号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宽带射频微波增益平坦化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单个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采用可编程传输差分信号线方式,包括:第一传输线、第二传输线、第三传输线、第四传输线、第一电阻开关阵列、第二电阻开关阵列、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电容开关阵列和第二电容开关阵列;
第一电阻开关阵列、第二电阻开关阵列、第一电容开关阵列和第二电容开关阵列均包含多个并联支路;第一电阻开关阵列和第二电阻开关阵列中任意一个并联支路包含串联连接的电阻和开关;第一电容开关阵列和第二电容开关阵列中任意一个并联支路包含串联连接的电容和开关;
编程化控制第一电阻开关阵列、第二电阻开关阵列、第一电容开关阵列和第二电容开关阵列中各并联支路上开关的导通和关断,选择不同的电阻和电容接入增益平坦化电路中。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宽带射频微波增益平坦化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单个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采用传输单端信号线方式,包含:第一传输线、第二传输线、第一电阻、第一电感、第一电容;
第一传输线的一端连接第一信号输入端、另一端连接第二传输线的一端和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二传输线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信号输出端;
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感的一端,第一电感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宽带射频微波增益平坦化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采用传输差分信号线方式时,第一传输线、第二传输线、第三传输线、第四传输线分别等效为传输线阻抗;
第一电阻、第一电感和第一电容构成第一RLC谐振回路,等效为第一RLC谐振阻抗;第二电阻、第二电感和第二电容构成第二RLC谐振回路,也等效为第二RLC谐振阻抗;
第一RLC谐振阻抗和第二RLC谐振阻抗具有相同的谐振阻抗值,满足如下关系式:
Figure DEST_PATH_FDA0003141004650000031
式中,
R表示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电阻值,
L表示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的电感值,
C表示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的电容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宽带射频微波增益平坦化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增益平坦化电路模块的结构为T型衰减结构,其衰减特性由谐振阻抗值决定,满足如下关系式:
Figure DEST_PATH_FDA0003141004650000041
当谐振阻抗值最小时,实现对谐振频率所在频率增益的衰减,其中谐振频率满足如下关系式:
Figure DEST_PATH_FDA0003141004650000042
式中,
f0表示谐振频率。
CN202023048864.0U 2020-12-14 2020-12-17 一种宽带射频微波增益平坦化的电路结构 Active CN21412525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87578 2020-12-14
CN2020229875784 2020-12-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25252U true CN214125252U (zh) 2021-09-03

Family

ID=77511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48864.0U Active CN214125252U (zh) 2020-12-14 2020-12-17 一种宽带射频微波增益平坦化的电路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252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15015A (en) Transceiver duplex filter utilizing saw filter
US20070057731A1 (en) On-chip harmonic termination for RF power amplifier applications
RU2453985C1 (ru) Высокоизбирательный полосовой перестраиваемый lc-фильтр
CN106936404B (zh) 高精度宽带数控衰减器
US6678511B2 (en) Circuit for correcting pass band flatness
US685621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group delay
WO2004073160A2 (en) Electronically tunable power amplifier tuner
US7587182B2 (en) Receiver input circuit
JP5155161B2 (ja) 可変容量回路
JP2007221252A (ja) 受信機入力回路
CN214125252U (zh) 一种宽带射频微波增益平坦化的电路结构
JP7149819B2 (ja) 帯域通過フィルタ
CN108899624B (zh) 一种基于新型拓扑结构的可调谐幅度均衡器
CN2901737Y (zh) 斜率可变均衡器
CN114650025A (zh) 一种高均衡量高线性高回损的负斜率均衡器
CN217985016U (zh) 一种新型窄带电调滤波器
CN112583373B (zh) 一种具有频率相关复数源和负载的带通滤波器芯片
CN215342185U (zh) 匹配电路、匹配电路元件以及通信装置
RU2469468C1 (ru) Полосовой lc-фильтр с режекцией сосредоточенных помех в рабочей полосе частот
CN219459031U (zh) 带通滤波器电路、带通滤波器芯片以及射频前端模组
WO2019174805A1 (en) Gain control filter circuit, power module comprising a filter circuit and method of adjusting an rf filter circuit to provide a controllable gain
JP2003229791A (ja) イコライザ
CN110545080A (zh) 一种基于微带的微波宽带功率均衡器
CN116781026B (zh) 一种用于功放系统的低频可调均衡器及其平滑调节方法
CN113422182B (zh) 基于阻抗调谐的可调低通滤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