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23816U - 一种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23816U
CN214123816U CN202023186783.7U CN202023186783U CN214123816U CN 214123816 U CN214123816 U CN 214123816U CN 202023186783 U CN202023186783 U CN 202023186783U CN 214123816 U CN214123816 U CN 2141238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ing contact
circuit breaker
pole
bas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8678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维峰
林凯
胡广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Aoelec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Aoelec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Aoelec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Aoelec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8678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238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238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238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断路器,特别是断路器内部的锁扣弹簧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断路器,所述动触头装置包括有动触头座和动触头,动触头座上端设置有滑槽,滑槽包括有弯曲部和直部,手柄装置中的连杆第一端连接在手柄装置的手柄上,第二端置于滑槽中,所述锁扣装置包括锁扣弹簧机构和锁扣,其中锁扣铰接设置在动触头座上,锁扣上端设置有叉口,断路器断开后叉口与滑槽的弯曲部配合可对连杆的第二端进行锁定,此时可推动手柄合闸断路器,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特别是锁扣弹簧在断路器断开到闭合过程中对锁扣的弹力逐渐变小或者弹力为零的新型的断路器。

Description

一种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断路器,特别是断路器内部的锁扣弹簧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断路器其脱扣机构通常设置了杠杆,锁扣和跳扣,结构复杂成本高,跳扣体积不利自动化装配,并且产品零件多,产品有失效的风险;另外现有断路器杠杆与动触头之间在机械运动过程中,摩擦产生塑料或金属颗粒物影响触头运动,另外产品会因为灰尘或其他原因造成产品U形杆与杠杆在脱扣时失效,等一系列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特别是锁扣弹簧在断路器断开到闭合过程中对锁扣的弹力逐渐变小或者弹力为零的新型的断路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断路器,包括有壳体、脱扣器、手柄装置、动触头装置、锁扣装置、静触头、灭弧装置和双金拉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装置包括有动触头座和动触头,动触头座上端设置有滑槽,滑槽包括有弯曲部和直部,手柄装置中的连杆第一端连接在手柄装置的手柄上,第二端置于滑槽中,所述锁扣装置包括锁扣弹簧机构和锁扣,其中锁扣铰接设置在动触头座上,锁扣上端设置有抵压臂,断路器断开后抵压臂与滑槽的弯曲部配合可对连杆的第二端进行锁定,此时可推动手柄合闸断路器;断路器合闸后断脱机器推杆对锁扣动作使锁扣转动则抵压臂失去对连杆第二端的锁定,此时连杆第二端滑入滑槽的直部动触头座转动实现断路器断开,所述锁扣弹簧机构包括支架、推杆和弹簧,所述支架固定在壳体中且位于锁扣的一侧,支架内设置有长槽,推杆置于长槽内,弹簧一端抵触在长槽内壁上,另一端抵触在推杆的第一端上,推杆的第二端从长槽上透出与锁扣的侧壁对应设置,在断路器分闸后推杆端部抵触在锁扣的上侧壁上,此时可将连杆第二端锁定在滑槽的弯曲部实现对断路器进行合闸操作,在断路器合闸过程中,推杆对锁扣的推力逐渐减小或消失。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采用了一种新的方式对连杆第二端进行锁定或解锁,实现断路器合闸或断开的动作,上述的方式安装方便,动作稳定,不会发生误动作,在手柄被锁定或卡死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动作跳闸;锁扣弹簧在断路器断开后对推杆有弹力,此时推杆的第二端作用在锁扣上侧壁上,主要是使锁扣上端的抵压臂靠近滑槽的弯曲部,这样锁扣的抵压臂就可以与滑槽的弯曲部配合锁定连杆的第二端,这时操作断路器手柄,使断路器可以合闸,合闸过程中锁扣弹簧的弹力逐渐变小,合闸后推杆对锁扣侧面的推力变小或没有,这样断路器在动作时更加灵敏和快速,且推动锁扣的力也相对较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锁扣的抵压臂下方设置有拨臂,抵压臂和拨臂之间形成叉口,叉口的底部成U形设置,抵压臂和拨臂错位设置,叉口的开口大于连杆第二端的直径,所述动触头座位于滑槽处设置有缺口,抵压臂可置于缺口处,动触头座的滑槽下方设置有凸台,拨臂可置于凸台外侧面,凸台的上侧面部分与滑槽弯曲部下侧面构成抵压面,弯曲部的下方还设置有限位面,断路器分闸后连杆第二端受限位面的限位置于弯曲部的底部,此时连杆与手柄连接的第一端低于连杆置于滑槽弯曲部的第二端,断路器合闸过程连杆第二端抵触在抵压面上,同时手柄对连杆第二端的推力方向和抵压面对连杆第二端的支撑力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度,断路器合闸后连杆第二端受到锁扣抵压臂的抵触置于弯曲部并与抵压面成抵压配合,此时推杆与锁扣的上侧壁分离。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其中设置拨臂的作用上在分闸时,当连杆与滑槽黏连或被灰尘卡住后拨臂可以拨动连杆实现分闸,叉口底部为成U形,这样在断路器断开后,U形的口可以很好的把连杆第二端锁定在滑槽的弯曲部,断路器在合闸过程中U形口的上侧面也方便与连杆第二端之间产生一个相互抵触的力,这样断路器合闸到一定程度后锁扣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也可以把连杆第二端锁定在弯曲部,这里的外力是除连杆与锁扣之外的力;抵触臂和拨臂错位设置,这样与动触头座之间的连接和配合更加合理,体积小;断路器合闸后推杆与锁扣的上侧壁分离,作用使对锁扣的力变小,对脱扣器要求降低;断路器分闸后连杆第二端受限位面的限位置于弯曲部的底部,此时连杆与手柄连接的第一端低于连杆置于滑槽弯曲部的第二端,这样可以确保断路器合闸时推动手柄可以使动触头座转动,断路器合闸过程连杆第二端抵触在抵压面上,同时手柄对连杆第二端的推力方向和抵压面对连杆第二端的支撑力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度,这样推力和支撑力的合力向上,确保锁扣动作后连杆第二端可以滑入滑槽直部断,路器合闸后连杆第二端受到锁扣抵压臂的抵触置于弯曲部并与抵压面成抵压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动触头座上设置有安装柱,锁扣和动触头均活动套设在该安装柱上,所述安装柱的底部绕其一周设置有弧形凸柱,弧形凸柱和弧形凸柱之间形成缺口,所述锁扣上设置有圆形通孔,锁扣通过圆形通孔套设在弧形凸柱上,所述动触头座上且位于安装座的周边设置有凸筋,锁扣内侧面与凸筋接触;所述动触头套设在安装柱上且其侧面抵触或贴近在弧形凸柱的端部,凸台的下方设置有扭簧座,动触头座上位于弹簧座下方设有定位块,动触头上设置有卡口,动触头与动触头座之间设置有扭簧,扭簧也套设在安装柱上,扭簧的第一扭臂抵触在扭簧座上,扭簧的第二扭臂抵触在动触头的卡口上,动触头上设置有与定位块配合限制动触头的定位片,在外力的作用下动触头可在动触头座上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很好的保证锁扣转动的灵活性,也可以很好的防止金属颗粒或灰尘黏连锁扣和动触头座,凸筋的设置可以减小锁扣与动触头座之间的摩擦力,动触头与动触头座之间采用上述方案,可以保证动触头在大电流情况下机构可以先推动动触头断开,增加产品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还包括有试验装置取电机构,试验装置取电机构包括有设置在壳体上的卡块,卡块之间形成长槽,所述长槽内设置有移动杆,移动杆置于手柄和脱扣器的磁轭之间,壳体上设置销轴,销轴上套设有取电扭簧,取电扭簧的第一延长臂抵触设置在移动杆的第一端上,移动杆的第二端与动触头座对应设置,动触头座转动可带动移动杆移动,所述脱扣器的磁轭上侧边上设置有缺口,取电扭簧的第一延长臂位于缺口处,断路器分闸后动触头座推动移动杆移动压缩取电扭簧使取电扭簧的第一延长臂与磁轭隔开,断路器合闸后动触头座释放移动杆,移动杆在取电扭簧的弹力下移动使取电扭簧的第一延长臂与磁轭缺口处的内壁接触可实现导电。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取电扭簧的取电是从脱扣器的磁轭上实现,另外移动杆与动触头座配合实现移动,移动杆推动取电扭簧第一延长臂在磁轭的缺口中活动实现与磁轭接触或分离,上述方式取电可以在动触头断开后第一延长臂与磁轭分离,不会接触,这样不管断路器如何接线,试验按钮按压时就不会有电,保护了断路器。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是:所述双金拉杆装置包括有拉杆和双金属片,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导向槽,拉杆设置在导向槽内,所述拉杆中部是直条形,拉杆两端设置有第一和第二竖杆,其中第一竖杆与锁扣配合,第二竖杆与双金属片配合,双金属片弯曲拉动第二竖杆实现拉杆滑移,拉杆滑移后第一竖杆可拉动锁扣实现断路器分闸,所述锁扣上设置有凸片,拉杆置于导向槽时凸片贴近拉杆中部的表面设置,所述壳体上对应第一竖杆的端部的位置处设置有限位槽,第一竖杆端部置于限位槽内,第一竖杆的一侧设置有台阶,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之配合防止拉杆错位的凸台。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拉杆可以很好的在导向槽内移动实现断路器脱扣,另外拉杆在导向槽内移动会比较稳固,不会出现误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是:所述支架把壳体内对应的空间分成两个,其中靠近底座一侧的空间为第一空间,第一空间内设置按钮机构,靠近上盖一侧的空间为第二空间,第二空间内设置指示灯机构,所述按钮机构包括有按钮和复位扭簧,所述底座的上侧面上设置有通孔,底座的内侧且位于通孔的两侧均设置有L形凸台,两L形凸台对称设置,L形凸台的折角部靠近底座的上侧面设置,L形凸台的上侧与底座的上侧面连为一体,L形凸台侧面与底座的内侧面连为一体,所述底座内侧面上且位于L形凸台之间设置有导向滑槽,所述按钮设置在两L形凸台之间,其上端可从通孔中穿出,按钮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凸边,按钮复位后其凸边与L形凸台内侧面相抵,按钮内侧设置有凸块,该凸块置于导向滑槽内并与导向滑槽构成滑移配合,按钮的下端设置有凸片,凸片上设置卡槽,所述复位扭簧套置在底座的安装柱上,其活动臂抵触在按钮凸片的卡槽上,所述指示灯机构包括有带LED灯的电路板和导光件,所述底座上侧面上且位于第二空间处设置有开口,导光件部分置于开口上,支架上且位于开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两定位块,导光件设置在两定位块之间,所述第二定位块一侧设置有延伸部,延伸部上设置有销轴,所述导光件的一侧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块抵配的第一凸筋,导光件的另一侧上设置有延长臂,延长臂的下侧设置有凹槽,该凹槽架设在销轴上,导光件靠近上盖的一侧上设置有定位凸台,上盖上设置与定位凸台配合的定位卡槽,定位凸台置于定位卡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以使按钮机构和指示灯机构分别处在两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安装会比较方便,另外按钮通过采用上述方式设置在底座上,这样按钮比较稳固,特别是设置有两个L形凸台可以保护底座不被大力气按压按钮时损坏,另外也可以增加爬电距离,大大提高安全性,导光件采用上述方式安装比较稳固。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磁轭包括有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和引弧部,其中脱扣器的线圈装置安装在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上设置有触点构成静触头,引弧部位于第二安装部下方成弯折设置,脱扣器的线圈装置中的线圈连接在磁轭的第一安装部的上侧,所述动触头包括有安装部、导电部、触点部和引弧角,动触头通过安装部与动触头座连接,断路器的连接导线连接在动触头的导电部上端或者安装部位置,所述动触头的安装部上设置有安装圆孔,动触头通过安装圆孔与动触头座连接铰接,所述动触头的导电部为直条状;所述磁轭的第一安装部包括有间隔设置有第一、第二两侧边和位于第一、第二两侧边上端的横边,横边和第一、第二两侧边形成一个U形的安装区,脱扣器线圈安装在U形安装区上,第二侧边下端与第二安装部一体或固定设置,第二侧边为平直状,脱扣器的线圈连接在横边上或者第二侧边上端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分断电流时无论电流方向如何,动触头上的斥力向斥开方向移动,动触头的电流通电长度最长,磁轭上的电流通道最长有利动触头斥开,当动触头斥开后,静触头与动触头之间产生电弧,电弧的变力方向为向引弧部与引弧角方向移动使电弧在斥力的作用下快速移动,提高电弧转移速度,减少对触点的烧蚀,提高分断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还包括有N极触头机构,N极触头机构包括有N极静触头、N极动触头和N极引弧板,所述动触头座上位于安装柱的另一侧也设置有N极动触头安装柱,N极动触头套设在N极动触头安装柱上,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二扭簧,位于N极动触头安装柱上方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的周边设置有凸边,凸边上设置有扭簧抵触面和扭簧抵触凸台,连接柱上套设有第三扭簧,第三扭簧一端抵触在扭簧抵触面上,另一端抵触在壳体的卡台上,所述的N极静触头包括有接线部、触点部和引弧部,所述接线部的端部上连接有第一导线,所述N极动触头和N极引弧板之间连接有第二导线,所述N极引弧板上还连接N极电源进线,所述N极静触头的接线部为直条形,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卡槽,接线部置于卡槽中,所述N极引弧板包括有直边、竖边和斜边,其中斜边向直边一侧倾斜设置,且该斜边与N极静触头的引弧部之间构成引弧区,所述N极电源进线连接在直边的端部,所述第二导线连接在竖边靠近动触头的一端上或竖边与斜边的衔接处。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N极的电弧从N极动触头转移到N极引弧板上时,N极电源进线与N极引弧板之间形成一个U型电流通道根据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无论电流方向如何,电弧都向拉长方向运动,有利于电弧的熄灭,提高分断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动触头座的两侧与之一体的设置有安装柱和N极安装柱,安装柱和N极安装柱位于同一轴线上,安装柱和N极安装柱上设置有相互贯通的贯通孔,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凸台,第一凸台上与之一体的设置有第一轴,第一轴与第一凸台衔接部的周边设置有第一环形槽,N极安装柱套设在第一轴后N极安装柱的端部抵触在第一环形槽内,所述上盖上设置有第二凸台,第二凸台上与之一体的设置有第二轴,第二轴与第二凸台衔接部的周边设置有第二环形槽,安装柱套设在第二轴后安装柱的端部抵触在第二环形槽内,所述第一环形槽截面的宽度大于N极安装柱的壁厚,所述第二环形槽截面的宽度大于安装柱的壁厚,所述第一轴的长度大于第二轴的长度,动触头座安装在底座和上盖后第一轴与第二轴相抵,且抵触的位置位于安装柱内。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以方便的把动触头座安装在底座和上盖上,上述的安装方式具有多重保险功效,不管是圆柱形安装柱还是轴发生断裂,不会影响工作,产品还是可以继续使用,另外安装也非常方便;使上述的安装结构更加稳固,另外抵触的位置位于安装柱内,其目的是由于安装柱上设置的部件相对较多,这样更加牢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中座上且位于N极引弧板的竖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所述竖边靠近底座的一侧设置有缺口,该缺口与底座之间构成排气通道,该排气通道连通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所述第一缓冲区设置在引弧板的直边、竖边和斜边围成的区域对应处,第一缓冲区的底部向内凹陷设置,所述引弧板的直边和竖边成垂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以使引弧区中的高压气体从中通过,这样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分别可以进入气体,大大减小引弧区的压力,另外排气通道设置在竖边这里,气体从该位置跑不会影响断路器其他部件的安装,也不会产生其它干扰,使产品结构简单合理,减小产品体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中座上且位于灭弧区的下方和一侧设置有L形第一挡板,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第一挡板对插的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对插设置有形成隔弧围边,所述第一缓冲区的凹陷部的侧面上设置有与外界导通的第一排气通孔,所述第二缓冲区的侧面上设置有外界导通的第二排气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其中隔弧围边可以很好的防止电弧和气体从壳体的缝隙之间跑出,而是根据设定的排气通孔以及缓冲室和排气通孔等位置排出,这样大大增加产品的安全性。第一排气通孔设置在第一缓冲区的凹陷部的侧面,这样使第一排气通孔与引弧板之间隔开,不会影响引弧板的安装和产品的安全。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产品在断开位置锁扣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产品在刚闭合过程中锁扣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产品在闭合过程中锁扣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产品在闭合后锁扣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产品将要脱扣时锁扣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产品在强制脱扣时中锁扣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产品脱扣后手柄回位过程中锁扣的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产品短路时动触头被电磁机构撞开时锁扣的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产品在短路时动触头被电磁机构撞开后触头弹开手柄未回位时锁扣的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锁扣立体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动触头安装座的立体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扣弹簧机构爆炸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反映试验装置取电机构的结构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反映试验装置取电机构的立体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反映双金拉杆装置的结构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反映双金拉杆装置的剖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反映断路器闭合状态下反映动触头结构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反映脱扣器磁轭的结构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流通过动、静触头后产生排斥力的原理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反映N极触头机构的结构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N极动触头和N极静触头电流方向和产生排斥力的原理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N极引弧板与N极静触头电流方向和产生的排斥力的原理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断路器合闸后连杆受力分析图;
图24是图23的受力方向示意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反映按钮机构的结构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反映导光件的结构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按钮的立体图;
图2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导光件的立体图;
图2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座安装按钮位置的结构图;
图3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上盖的结构图;
图3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架的结构图;
图3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反映按钮与底座和支架配合的结构图;
图3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反映导光件与支架和上盖配合的结构图;
图3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反映第一轴和第二轴的剖视结构图;
图3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底座反映第一轴的部分结构图;
图3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上盖反映第二轴的部分结构图;
图3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动触头座反映N极安装柱的结构图;
图3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动触头座反映安装柱的结构图;
图3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座的结构图;
图4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座的结构图;
图4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N极引弧板的立体图;
图4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反映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的剖视图;
图4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反映缺口和第二缓冲室的剖视图;
图4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反映第一缓冲区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4所示,一种断路器,包括有壳体1、脱扣器2、手柄装置3、动触头装置4、锁扣装置5、静触头、灭弧装置和双金拉杆装置8,这里我们要说明的是壳体1 是指断路器的上盖15、中座16和底座14以及设置在上盖或中座或底座上主要其固定零部件作用的一些支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动触头装置4包括有动触头座41和动触头42,动触头座41上端设置有滑槽411,滑槽411包括有弯曲部4111和直部4112,手柄装置3中的连杆31第一端连接在手柄装置的手柄上,第二端置于滑槽411中,所述锁扣装置5包括锁扣弹簧机构52和锁扣51,其中锁扣51铰接设置在动触头座41上,锁扣51上端设置有抵压臂5112,断路器断开后抵压臂5112与滑槽411的弯曲部4111配合可对连杆31的第二端进行锁定,此时可推动手柄合闸断路器;断路器合闸后断路器的脱机器2对锁扣51动作使锁扣51转动则抵压臂5112失去对连杆31第二端的锁定,此时连杆31第二端滑入滑槽411的直部4112动触头座41转动实现断路器断开,连杆31的第二端滑入滑槽411的直部4112,这样连杆31对动触头座41不产生推力,动触头座41可以带动动触头42转动实现分闸,所述锁扣弹簧机构52包括支架521、推杆522和弹簧523,所述支架521固定在壳体1中且位于锁扣51的一侧,支架521内设置有长槽5211,推杆522置于长槽5211内,弹簧523一端抵触在长槽5211内壁上,另一端抵触在推杆522的第一端上,推杆522的第二端5221从长槽5211上透出与锁扣51的上侧壁对应设置,在断路器分闸后推杆522端部抵触在锁扣51的上侧壁上,此时可将连杆31第二端锁定在滑槽411的弯曲部4111实现对断路器进行合闸操作,在断路器合闸过程中,推杆522对锁扣51的推力逐渐减小或消失。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采用了一种新的方式对连杆31第二端进行锁定或解锁,实现断路器合闸或断开的动作,上述的方式安装方便,动作稳定,不会发生误动作,在手柄被锁定或卡死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产品动作跳闸;弹簧523在断路器断开后对推杆522有弹力,此时推杆522的第二端作用在锁扣51上侧壁上,主要是使锁扣51上端的抵压臂5112靠近滑槽411弯曲部4111,这样锁扣51的抵压臂5112就可以与滑槽411的弯曲部4111配合锁定连杆31的第二端,这时操作断路器手柄,使断路器可以合闸,合闸过程中弹簧423的弹力逐渐变小,合闸后推杆422对锁扣51侧面的推力减小或没有,这样断路器在动作时更加灵敏和快速,且推动锁扣51的力也相对较小。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锁扣51的抵压臂5112下方设置有拨臂5113,抵压臂5112与拨臂5113之间形成叉口511,叉口511的底部成U形5111设置,抵压臂5112和拨臂5113错位设置,抵压臂5112和拨臂5113之间的开口大于连杆31第二端的直径,保证连杆31的端部进出不受干扰,所述动触头座41位于滑槽411处设置有缺口412,抵压臂5112置于缺口412处,动触头座41的缺口412下方设置有凸台414,拨臂5113置于凸台414外侧面,凸台414的上侧面部分与滑槽411弯曲部4111下侧面构成抵压面41111,弯曲部4111的下方还设置有限位面41112,断路器分闸后连杆31第二端受限位面41112的限位置于弯曲部4111的底部,此时连杆31与手柄连接的第一端G低于连杆31置于滑槽411弯曲部4111的第二端,断路器合闸过程连杆31第二端抵触在抵压面41111上,同时手柄对连杆31第二端的推力方向F1和抵压面41111对连杆31第二端的支撑力F2方向之间的夹角A小于180度,断路器合闸后连杆31第二端受到锁扣51抵压臂5112的抵触置于弯曲部4111并与抵压面41111成抵压配合,此时推杆522与锁扣51的上侧壁分离或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其中叉口511底部为成U形511,这样在断路器断开后,U形的口511可以很好的把连杆31第二端锁定在滑槽411的弯曲部4111,断路器在合闸过程中U形口511的上侧面也方便与连杆31第二端之间产生一个相互抵触的力,这样断路器合闸到一定程度后锁扣51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也可以把连杆31第二端5221锁定在弯曲部4111,这里的外力是除连杆31与锁扣51之外的力;抵压臂5112和拨臂5113错位设置,这样与动触头座41之间的连接和配合更加合理,体积小;最后断路器在合闸后需要断开时拨臂5113也可以对连杆31第二端进行辅助的拨动,可以很好的防止杂质对连杆31第二端的黏连,保证工作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动触头座41上设置有安装柱413,锁扣51和动触头42均活动套设在该安装柱413上,所述安装柱413的底部绕其一周设置有弧形凸柱4131,弧形凸柱4131和弧形凸柱4131之间形成缺口,所述锁扣51上设置有圆形通孔512,锁扣51通过圆形通孔512套设在弧形凸柱4131上,所述动触头座41上且位于安装座413的周边设置有凸筋4132,锁扣51内侧面与凸筋4132接触;所述动触头42套设在安装柱413上且其侧面抵触或贴近在弧形凸柱4131的端部,凸台414的下方设置有扭簧座4141,动触头座41上位于弹簧座4141下方设有定位块415,动触头42上设置有卡口421,动触头42与动触头座41之间设置有扭簧43,扭簧43也套设在安装柱413上,扭簧43的第一扭臂抵触在扭簧座4141上,扭簧43的第二扭臂抵触在动触头42的卡口421上,动触头42上设置有与定位块415配合限制动触头的定位片422,在外力的作用下动触头42可在动触头座41上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很好的保证锁扣51转动的灵活性,也可以很好的防止金属颗粒或灰尘黏连锁扣51和动触头座41,凸筋4132的设置可以减小锁扣5与动触头座41之间的摩擦力,动触头42与动触头座41之间采用上述方案,可以保证动触头42在大电流情况下机构可以先推动动触头断开,增加产品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有试验装置取电机构6,试验装置取电机构6包括有设置在壳体1上的卡块11,卡块11之间形成长槽,所述长槽内设置有移动杆61,移动杆61置于手柄和脱扣器2的磁轭21之间,壳体1上设置销轴12,销轴12上套设有取电扭簧62,取电扭簧62的第一延长臂621抵触设置在移动杆61的第一端上,移动杆61的第二端与动触头座41对应设置,动触头座41转动可带动移动杆61移动,所述脱扣器2的磁轭21上侧边上设置有缺口218,取电扭簧62的第一延长臂621延长部位于缺口218处,断路器分闸后动触头座41推动移动杆61移动压缩取电扭簧62使取电扭簧62的第一延长臂621与磁轭21隔开,断路器合闸后动触头座41释放移动杆61,移动杆61在取电扭簧62的弹力下移动使取电扭簧62的第一延长臂621与磁轭21缺口218处的内壁接触可实现导电。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取电扭簧62的取电是从脱扣器的磁轭21上实现,另外移动杆61与动触头座41配合实现移动,移动杆61推动取电扭簧62第一延长臂621在磁轭21的缺口218中活动实现与磁轭21接触或分离,上述方式取电可以在动触头断开后第一延长臂621与磁轭21分离,不会接触,这样不管断路器如何接线,断路器在断开状态下,试验按钮按压时就不会有电,保护了断路器,实现正反接线。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双金拉杆装置8包括有拉杆81和双金属片82,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导向槽,拉杆81设置在导向槽13内,所述拉杆81中部是直条形,拉杆81两端设置有第一和第二竖杆821、822,其中第一竖杆821与锁扣51配合,第二竖杆822与双金属片82配合,双金属片82弯曲拉动第二竖杆822实现拉杆82滑移,拉杆82滑移后第一竖杆821可拉动锁扣51实现断路器分闸,所述锁扣51上设置有凸片515,拉杆82置于导向槽13时凸片515贴近拉杆82中部的表面设置,这样使拉杆82可以很好的在导向槽13内移动实现断路器脱扣,另外拉杆82在导向槽13内移动会比较稳固,不会出现误动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支架521把壳体1内对应的空间分成两个,其中靠近底座14一侧的空间为第一空间141,第一空间141内设置按钮机构,靠近上盖15一侧的空间为第二空间151,第二空间151内设置指示灯机构B,所述按钮机构A包括有按钮A1,所述底座14的上侧面上设置有通孔142,底座14的内侧且位于通孔142的两侧均设置有L形凸台143,两L形凸台143对称设置,L形凸台143的折角部靠近底座14的上侧面设置,L形凸台143的上侧与底座14的上侧面连为一体,L形凸台143侧面与底座14的内侧面连为一体,所述底座14内侧面上且位于L形凸台143之间设置有导向滑槽144,所述按钮A1设置在两L形凸台143之间,其上端可从通孔142中穿出,按钮A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凸边A11,按钮A1复位后其凸边A11与L形凸台143内侧面相抵,按钮A1内侧设置有凸块A12,该凸块A12置于导向滑槽144内并与导向滑槽144构成滑移配合,按钮A1的下端设置有凸片A13,凸片A13上设置卡槽A131,所述取电扭簧62套置在销轴12上,其第二延长臂抵触在按钮凸片A13的卡槽A131上,所述指示灯机构B包括有带LED灯的电路板和导光件B2,所述底座14上侧面上且位于第二空间151处设置有开口145,导光件B2部分置于开口145上,支架521上且位于开口14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两定位块5211、5212,导光件B2设置在两定位块5211、5212之间,所述第二定位块5212一侧设置有延伸部,延伸部上设置有销轴1631,所述导光件B2的一侧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块5211抵配的第一凸筋B21,导光件B2的另一侧上设置有延长臂B22,延长臂B22的下侧设置有凹槽B221,该凹槽B221架设在销轴1631上,导光件B2靠近上盖15的一侧上设置有定位凸台B23,上盖15上设置与定位凸台B23配合的定位卡槽152,定位凸台B23置于定位卡槽152中;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以使按钮机构A和指示灯机构B分别处在两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安装会比较方便,另外按钮A1通过采用上述方式设置在底座14上,这样按钮A1比较稳固,特别是设置有两个L形凸台143可以保护底座14不被大力气按压按钮A1时损坏,另外也可以增加爬电距离,大大提高安全性,导光件B2采用上述方式安装比较稳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磁轭21包括有第一安装部211、第二安装部212和引弧部213,其中脱扣器2的线圈装置安装在第一安装部211,第二安装部212上设置有触点构成静触头,引弧部213位于第二安装部212下方成弯折设置,脱扣器2的线圈装置中的线圈连接在磁轭21的第一安装部211的上侧,所述动触头42包括有安装部425、导电部426、触点部423和引弧角424,动触头42通过安装部425与动触头座41连接,断路器的连接导线C连接在动触头42的导电部426上端或者安装部425位置,所述动触头42的安装部425上设置有安装圆孔,动触头42通过安装圆孔与动触头座41连接铰接,所述动触头42的导电部426为直条状;所述磁轭21的第一安装部211包括有间隔设置有第一、第二两侧边2111、2112和位于第一、第二两侧边2111、2112上端的横边2113,横边2113和第一、第二两侧边2111、2112形成一个U形的安装区,脱扣器线圈安装在U形安装区上,第二侧边2112下端与第二安装部212一体或固定设置,第二侧边2112为平直状,脱扣器的线圈连接在横边2113上或者第二侧边2112上端部。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分断电流时无论电流方向如何,动触头42上的斥力向斥开方向移动,动触头42的电流通电长度最长,磁轭21上的电流通道最长有利动触头42斥开,当动触头42斥开后,静触头与动触头42之间产生电弧,电弧的受力方向为向引弧部与引弧角方向移动使电弧在斥力的作用下快速移动,提高电弧转移速度,减少对触点的烧蚀,提高分断能力,如图19。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有N极触头机构,N极触头机构包括有N极静触头D1、N极动触头D2和N极引弧板D3,所述动触头座41上位于安装柱413的另一侧也设置有N极动触头安装柱D413,N极动触头D2套设在N极动触头安装柱D413上,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二扭簧D4,位于N极动触头安装柱D413上方设置有连接柱D5,连接柱D5的周边设置有凸边D6,凸边D6上设置有扭簧抵触面D61和扭簧抵触凸台D62,连接柱D5上套设有第三扭簧D7,第三扭簧D7一端抵触在扭簧抵触面D61上,另一端抵触在壳体的卡台上,第三扭簧D7的目的是对动触头座41产生回复力,所述的N极静触头D1包括有接线部D11、触点部D12和引弧部D13,所述接线部D11的端部上连接有第一导线E,所述N极动触头D2和N极引弧板D3之间连接有第二导线F,所述N极引弧板D3上还连接N极电源进线G,所述N极静触头D1的接线部D11为直条形,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卡槽,接线部D11置于卡槽中,所述N极引弧板D3包括有直边D31、竖边D32和斜边D33,其中斜边D33向直边D31一侧倾斜设置,且该斜边D33与N极静触头D1的引弧部D13之间构成引弧区,所述N极电源进线G连接在直边D31的端部,所述第二导线F连接在竖边D32靠近N极动触头D2的一端上或竖边D32与斜边D33的衔接处。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N极的电弧从N极动触头D2转移到N极引弧板D3上时,N极电源进线G与N极引弧板D3之间形成一个U型电流通道根据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无论电流方向如何,电弧都向拉长方向运动,有利于电弧的熄灭,提高分断能力,如图21和图22。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动触头座41的两侧与之一体的设置有安装柱和N极安装柱413、D413,安装柱413和N极安装柱D413位于同一轴线上,安装柱413和N极安装柱D413上设置有相互贯通的贯通孔,所述底座14上设置有第一凸台14E11,第一凸台14E11上与之一体的设置有第一轴14E12,第一轴14E12与第一凸台14E 11衔接部的周边设置有第一环形槽14E 13,N极安装柱D413套设在第一轴14E12后N极安装柱D413的端部抵触在第一环形槽14E13内,所述上盖15上设置有第二凸台15E21,第二凸台15E21上与之一体的设置有第二轴15E22,第二轴15E22与第二凸台15E21衔接部的周边设置有第二环形槽15E23,安装柱413套设在第二轴15E22后安装柱413的端部抵触在第二环形槽15E23内;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以方便的把动触头座41安装在底座14和上盖15上,上述的安装方式具有多重保险功效,不管是圆柱形安装柱还是轴发生断裂,不会影响工作,产品还是可以继续使用,另外安装也非常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形槽14E13截面的宽度大于N极安装柱D413的壁厚,所述第二环形槽15E23截面的宽度大于安装柱413的壁厚,所述第一轴14E12的长度大于第二轴15E22的长度,动触头座41安装在底座14和上盖15后第一轴14E12与第二轴15E22相抵,且抵触的位置位于安装柱413内。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上述的安装结构更加稳固,另外抵触的位置位于安装柱413内,其目的是由于安装柱413上设置的部件相对较多,这样更加牢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中座16上且位于N极引弧板D3的竖边D3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缓冲区L和第二缓冲区M,所述竖边D32靠近底座14的一侧设置有缺口D321,该缺口D321与底座14之间构成排气通道,该排气通道连通第一缓冲区L和第二缓冲区M,所述第一缓冲区L设置在引弧板D3的直边D31、竖边D32和斜边D33围成的区域对应处,第一缓冲区L的底部向内凹陷设置,所述引弧板D3的直边D31和竖边D32成垂直设置,这里的垂直不是绝对垂直,也可以小范围的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以使引弧区中的高压气体从中通过,这样第一缓冲区L和第二缓冲区M分别可以进入气体,大大减小引弧区的压力,另外排气通道设置在竖边D32这里,气体从该位置跑不会影响断路器其他部件的安装,也不会产生其它干扰,使产品结构简单合理,减小产品体积。所述中座16上且位于引弧区的下方和一侧设置有L形第一挡板161,所述底座14上设置有与第一挡板161对插的第二挡板141,第一挡板161和第二挡板141对插设置有形成隔弧围边,所述第一缓冲区L的凹陷部的侧面上设置有与外界导通的第一排气通孔L1,所述第二缓冲区M的侧面上设置有外界导通的第二排气通孔M1。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其中隔弧围边可以很好的防止电弧和气体从壳体1的缝隙之间跑出,而是根据设定的排气通孔以及缓冲室和排气通孔等位置排出,这样大大增加产品的安全性。第一排气通孔L1设置在第一缓冲区L的凹陷部的侧面,这样使第一排气通孔L1与引弧板D3之间隔开,不会影响引弧板D3的安装和产品的安全。

Claims (20)

1.一种断路器,包括有壳体、脱扣器、手柄装置、动触头装置、锁扣装置、静触头、灭弧装置和双金拉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装置包括有动触头座和动触头,动触头座上端设置有滑槽,滑槽包括有弯曲部和直部,手柄装置中的连杆第一端连接在手柄装置的手柄上,第二端置于滑槽中,所述锁扣装置包括锁扣弹簧机构和锁扣,其中锁扣铰接设置在动触头座上,锁扣上端设置有抵压臂,断路器断开后抵压臂与滑槽的弯曲部配合可对连杆的第二端进行锁定,此时可推动手柄合闸断路器;断路器合闸后断脱机器推杆对锁扣动作使锁扣转动则抵压臂失去对连杆第二端的锁定,此时连杆第二端滑入滑槽的直部动触头座转动实现断路器断开,所述锁扣弹簧机构包括支架、推杆和弹簧,所述支架固定在壳体中且位于锁扣的一侧,支架内设置有长槽,推杆置于长槽内,弹簧一端抵触在长槽内壁上,另一端抵触在推杆的第一端上,推杆的第二端从长槽上透出与锁扣的侧壁对应设置,在断路器分闸后推杆端部抵触在锁扣的上侧壁上,此时可将连杆第二端锁定在滑槽的弯曲部实现对断路器进行合闸操作,在断路器合闸过程中,推杆对锁扣的推力逐渐减小或消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锁扣的抵压臂下方设置有拨臂,抵压臂和拨臂之间形成叉口,叉口的底部成U形设置,抵压臂和拨臂错位设置,叉口的开口大于连杆第二端的直径,所述动触头座位于滑槽处设置有缺口,抵压臂可置于缺口处,动触头座的滑槽下方设置有凸台,拨臂可置于凸台外侧面,凸台的上侧面部分与滑槽弯曲部下侧面构成抵压面,弯曲部的下方还设置有限位面,断路器分闸后连杆第二端受限位面的限位置于弯曲部的底部,此时连杆与手柄连接的第一端低于连杆置于滑槽弯曲部的第二端,断路器合闸过程连杆第二端抵触在抵压面上,同时手柄对连杆第二端的推力方向和抵压面对连杆第二端的支撑力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度,断路器合闸后连杆第二端受到锁扣抵压臂的抵触置于弯曲部并与抵压面成抵压配合,此时推杆与锁扣的上侧壁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座上与之一体的设置有安装柱,锁扣和动触头均活动套设在该安装柱上,所述安装柱的底部绕其一周设置有弧形凸柱,弧形凸柱和弧形凸柱之间形成缺口,所述锁扣上设置有圆形通孔,锁扣通过圆形通孔套设在弧形凸柱上,所述动触头座上且位于安装座的周边设置有凸筋,锁扣内侧面与凸筋接触;所述动触头套设在安装柱上且其侧面抵触或贴近在弧形凸柱的端部,动触头座的凸台的下方设置有扭簧座,动触头座上位于弹簧座下方设有定位块,动触头上设置有卡口,动触头与动触头座之间设置有扭簧,扭簧也套设在安装柱上,扭簧的第一扭臂抵触在扭簧座上,扭簧的第二扭臂抵触在动触头的卡口上,动触头上且位于扭簧座和定位块之间设置有定位片,定位片现在动触头转动的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试验装置取电机构,试验装置取电机构包括有设置在壳体上的卡块,卡块之间形成长槽,所述长槽内设置有移动杆,移动杆置于手柄和脱扣器的磁轭之间,壳体上设置销轴,销轴上套设有取电扭簧,取电扭簧的第一延长臂抵触设置在移动杆的第一端上,移动杆的第二端与动触头座对应设置,动触头座转动可带动移动杆移动,所述脱扣器的磁轭上侧边上设置有缺口,取电扭簧的第一延长臂位于缺口处,断路器分闸后动触头座推动移动杆移动压缩取电扭簧使取电扭簧的第一延长臂与磁轭隔开,断路器合闸后动触头座释放移动杆,移动杆在取电扭簧的弹力下移动使取电扭簧的第一延长臂与磁轭缺口处的内壁接触可实现导电。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试验装置取电机构,试验装置取电机构包括有设置在壳体上的卡块,卡块之间形成长槽,所述长槽内设置有移动杆,移动杆置于手柄和脱扣器的磁轭之间,壳体上设置销轴,销轴上套设有取电扭簧,取电扭簧的第一延长臂抵触设置在移动杆的第一端上,移动杆的第二端与动触头座对应设置,动触头座转动可带动移动杆移动,所述脱扣器的磁轭上侧边上设置有缺口,取电扭簧的第一延长臂位于缺口处,断路器分闸后动触头座推动移动杆移动压缩取电扭簧使取电扭簧的第一延长臂与磁轭隔开,断路器合闸后动触头座释放移动杆,移动杆在取电扭簧的弹力下移动使取电扭簧的第一延长臂与磁轭缺口处的内壁接触可实现导电。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金拉杆装置包括有拉杆和双金属片,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导向槽,拉杆设置在导向槽内,所述拉杆中部是直条形,拉杆两端设置有第一和第二竖杆,其中第一竖杆与锁扣配合,第二竖杆与双金属片配合,双金属片弯曲拉动第二竖杆实现拉杆滑移,拉杆滑移后第一竖杆可拉动锁扣实现断路器分闸,所述锁扣上设置有凸片,拉杆置于导向槽时凸片贴近拉杆中部的表面设置,所述壳体上对应第一竖杆的端部的位置处设置有限位槽,第一竖杆端部置于限位槽内,第一竖杆的一侧设置有台阶,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之配合防止拉杆错位的凸台。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金拉杆装置包括有拉杆和双金属片,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导向槽,拉杆设置在导向槽内,所述拉杆中部是直条形,拉杆两端设置有第一和第二竖杆,其中第一竖杆与锁扣配合,第二竖杆与双金属片配合,双金属片弯曲拉动第二竖杆实现拉杆滑移,拉杆滑移后第一竖杆可拉动锁扣实现断路器分闸,所述锁扣上设置有凸片,拉杆置于导向槽时凸片贴近拉杆中部的表面设置,所述壳体上对应第一竖杆的端部的位置处设置有限位槽,第一竖杆端部置于限位槽内,第一竖杆的一侧设置有台阶,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之配合防止拉杆错位的凸台。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金拉杆装置包括有拉杆和双金属片,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导向槽,拉杆设置在导向槽内,所述拉杆中部是直条形,拉杆两端设置有第一和第二竖杆,其中第一竖杆与锁扣配合,第二竖杆与双金属片配合,双金属片弯曲拉动第二竖杆实现拉杆滑移,拉杆滑移后第一竖杆可拉动锁扣实现断路器分闸,所述锁扣上设置有凸片,拉杆置于导向槽时凸片贴近拉杆中部的表面设置,所述壳体上对应第一竖杆的端部的位置处设置有限位槽,第一竖杆端部置于限位槽内,第一竖杆的一侧设置有台阶,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之配合防止拉杆错位的凸台。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把壳体内对应的空间分成两个,其中靠近底座一侧的空间为第一空间,第一空间内设置按钮机构,靠近上盖一侧的空间为第二空间,第二空间内设置指示灯机构,所述按钮机构包括有按钮和复位扭簧,所述底座的上侧面上设置有通孔,底座的内侧且位于通孔的两侧均设置有L形凸台,两L形凸台对称设置,L形凸台的折角部靠近底座的上侧面设置,L形凸台的上侧与底座的上侧面连为一体,L形凸台侧面与底座的内侧面连为一体,所述底座内侧面上且位于L形凸台之间设置有导向滑槽,所述按钮设置在两L形凸台之间,其上端可从通孔中穿出,按钮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凸边,按钮复位后其凸边与L形凸台内侧面相抵,按钮内侧设置有凸块,该凸块置于导向滑槽内并与导向滑槽构成滑移配合,按钮的下端设置有凸片,凸片上设置卡槽,所述复位扭簧套置在底座的安装柱上,其活动臂抵触在按钮凸片的卡槽上,所述指示灯机构包括有带LED灯的电路板和导光件,所述底座上侧面上且位于第二空间处设置有开口,导光件部分置于开口上,支架上且位于开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导光件设置在两定位块之间,所述第二定位块一侧设置有延伸部,延伸部上设置有销轴,所述导光件的一侧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块抵配的第一凸筋,导光件的另一侧上设置有延长臂,延长臂的下侧设置有凹槽,该凹槽架设在销轴上,导光件靠近上盖的一侧上设置有定位凸台,上盖上设置与定位凸台配合的定位卡槽,定位凸台置于定位卡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把壳体内对应的空间分成两个,其中靠近底座一侧的空间为第一空间,第一空间内设置按钮机构,靠近上盖一侧的空间为第二空间,第二空间内设置指示灯机构,所述按钮机构包括有按钮,所述底座的上侧面上设置有通孔,底座的内侧且位于通孔的两侧均设置有L形凸台,两L形凸台对称设置,L形凸台的折角部靠近底座的上侧面设置,L形凸台的上侧与底座的上侧面连为一体,L形凸台侧面与底座的内侧面连为一体,所述底座内侧面上且位于L形凸台之间设置有导向滑槽,所述按钮设置在两L形凸台之间,其上端可从通孔中穿出,按钮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凸边,按钮复位后其凸边与L形凸台内侧面相抵,按钮内侧设置有凸块,该凸块置于导向滑槽内并与导向滑槽构成滑移配合,按钮的下端设置有凸片,凸片上设置卡槽,所述取电扭簧套置在底座的销轴上,其第二延长臂抵触在按钮凸片的卡槽上,所述指示灯机构包括有带LED灯的电路板和导光件,所述底座上侧面上且位于第二空间处设置有开口,导光件部分置于开口上,支架上且位于开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定位块,导光件设置在两定位块之间,所述第二定位块一侧设置有延伸部,延伸部上设置有销轴,所述导光件的一侧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块抵配的第一凸筋,导光件的另一侧上设置有延长臂,延长臂的下侧设置有凹槽,该凹槽架设在销轴上,导光件靠近上盖的一侧上设置有定位凸台,上盖上设置与定位凸台配合的定位卡槽,定位凸台置于定位卡槽中。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轭包括有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和引弧部,其中脱扣器的线圈装置安装在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上设置有触点构成静触头,引弧部位于第二安装部下方成弯折设置,脱扣器的线圈装置中的线圈连接在磁轭的第一安装部的上侧,所述动触头包括有安装部、导电部、触点部和引弧角,动触头通过安装部与动触头座连接,断路器的连接导线连接在动触头的导电部上端或者安装部位置,所述动触头的安装部上设置有安装圆孔,动触头通过安装圆孔与动触头座连接铰接,所述动触头的导电部为直条状;所述磁轭的第一安装部包括有间隔设置有第一、第二两侧边和位于第一、第二两侧边上端的横边,横边和第一、第二两侧边形成一个U形的安装区,脱扣器线圈安装在U形安装区上,第二侧边下端与第二安装部一体或固定设置,第二侧边为平直状,脱扣器的线圈连接在横边上或者第二侧边上端部。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轭包括有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和引弧部,其中脱扣器的线圈装置安装在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上设置有触点构成静触头,引弧部位于第二安装部下方成弯折设置,脱扣器的线圈装置中的线圈连接在磁轭的第一安装部的上侧,所述动触头包括有安装部、导电部、触点部和引弧角,动触头通过安装部与动触头座连接,断路器的连接导线连接在动触头的导电部上端或者安装部位置,所述动触头的安装部上设置有安装圆孔,动触头通过安装圆孔与动触头座连接铰接,所述动触头的导电部为直条状;所述磁轭的第一安装部包括有间隔设置有第一、第二两侧边和位于第一、第二两侧边上端的横边,横边和第一、第二两侧边形成一个U形的安装区,脱扣器线圈安装在U形安装区上,第二侧边下端与第二安装部一体或固定设置,第二侧边为平直状,脱扣器的线圈连接在横边上或者第二侧边上端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N极触头机构,N极触头机构包括有N极静触头、N极动触头和N极引弧板,所述动触头座上位于安装柱的另一侧也设置有N极动触头安装柱,N极动触头套设在N极动触头安装柱上,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二扭簧,位于N极动触头安装柱上方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的周边设置有凸边,凸边上设置有扭簧抵触面和扭簧抵触凸台,连接柱上套设有第三扭簧,第三扭簧一端抵触在扭簧抵触面上,另一端抵触在壳体的卡台上,所述的N极静触头包括有接线部、触点部和引弧部,所述接线部的端部上连接有第一导线,所述N极动触头和N极引弧板之间连接有第二导线,所述N极引弧板上还连接N极电源进线,所述N极静触头的接线部为直条形,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卡槽,接线部置于卡槽中,所述N极引弧板包括有直边、竖边和斜边,其中斜边向直边一侧倾斜设置,且该斜边与N极静触头的引弧部之间构成引弧区,所述N极电源进线连接在直边的端部,所述第二导线连接在竖边靠近动触头的一端上或竖边与斜边的衔接处。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N极触头机构,N极触头机构包括有N极静触头、N极动触头和N极引弧板,所述动触头座上位于安装柱的另一侧也设置有N极动触头安装柱,N极动触头套设在N极动触头安装柱上,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二扭簧,位于N极动触头安装柱上方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的周边设置有凸边,凸边上设置有扭簧抵触面和扭簧抵触凸台,连接柱上套设有第三扭簧,第三扭簧一端抵触在扭簧抵触面上,另一端抵触在壳体的卡台上,所述的N极静触头包括有接线部、触点部和引弧部,所述接线部的端部上连接有第一导线,所述N极动触头和N极引弧板之间连接有第二导线,所述N极引弧板上还连接N极电源进线,所述N极静触头的接线部为直条形,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卡槽,接线部置于卡槽中,所述N极引弧板包括有直边、竖边和斜边,其中斜边向直边一侧倾斜设置,且该斜边与N极静触头的引弧部之间构成引弧区,所述N极电源进线连接在直边的端部,所述第二导线连接在竖边靠近动触头的一端上或竖边与斜边的衔接处。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座的两侧与之一体的设置有安装柱和N极安装柱,安装柱和N极安装柱位于同一轴线上,安装柱和N极安装柱上设置有相互贯通的贯通孔,所述壳体包括有底座、中座和上盖,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凸台,第一凸台上与之一体的设置有第一轴,第一轴与第一凸台衔接部的周边设置有第一环形槽,N极安装柱套设在第一轴后N极安装柱的端部抵触在第一环形槽内,所述上盖上设置有第二凸台,第二凸台上与之一体的设置有第二轴,第二轴与第二凸台衔接部的周边设置有第二环形槽,安装柱套设在第二轴后安装柱的端部抵触在第二环形槽内,所述第一环形槽截面的宽度大于N极安装柱的壁厚,所述第二环形槽截面的宽度大于安装柱的壁厚,所述第一轴的长度大于第二轴的长度,动触头座安装在底座和上盖后第一轴与第二轴相抵,且抵触的位置位于安装柱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座的两侧与之一体的设置有安装柱和N极安装柱,安装柱和N极安装柱位于同一轴线上,安装柱和N极安装柱上设置有相互贯通的贯通孔,所述壳体包括有底座、中座和上盖,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凸台,第一凸台上与之一体的设置有第一轴,第一轴与第一凸台衔接部的周边设置有第一环形槽,N极安装柱套设在第一轴后N极安装柱的端部抵触在第一环形槽内,所述上盖上设置有第二凸台,第二凸台上与之一体的设置有第二轴,第二轴与第二凸台衔接部的周边设置有第二环形槽,安装柱套设在第二轴后安装柱的端部抵触在第二环形槽内,所述第一环形槽截面的宽度大于N极安装柱的壁厚,所述第二环形槽截面的宽度大于安装柱的壁厚,所述第一轴的长度大于第二轴的长度,动触头座安装在底座和上盖后第一轴与第二轴相抵,且抵触的位置位于安装柱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有底座、中座和上盖,所述中座上且位于N极引弧板的竖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所述竖边靠近底座的一侧设置有缺口,该缺口与底座之间构成排气通道,该排气通道连通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所述第一缓冲区设置在引弧板的直边、竖边和斜边围成的区域对应处,第一缓冲区的底部向内凹陷设置,所述引弧板的直边和竖边成垂直设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座上且位于灭弧区的下方和一侧设置有L形第一挡板,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第一挡板对插的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对插设置有形成隔弧围边,所述第一缓冲区的凹陷部的侧面上设置有与外界导通的第一排气通孔,所述第二缓冲区的侧面上设置有外界导通的第二排气通孔。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有底座、中座和上盖,所述中座上且位于N极引弧板的竖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所述竖边靠近底座的一侧设置有缺口,该缺口与底座之间构成排气通道,该排气通道连通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所述第一缓冲区设置在引弧板的直边、竖边和斜边围成的区域对应处,第一缓冲区的底部向内凹陷设置,所述引弧板的直边和竖边成垂直设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座上且位于灭弧区的下方和一侧设置有L形第一挡板,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第一挡板对插的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对插设置有形成隔弧围边,所述第一缓冲区的凹陷部的侧面上设置有与外界导通的第一排气通孔,所述第二缓冲区的侧面上设置有外界导通的第二排气通孔。
CN202023186783.7U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断路器 Active CN2141238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86783.7U CN214123816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断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86783.7U CN214123816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断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23816U true CN214123816U (zh) 2021-09-03

Family

ID=77514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86783.7U Active CN214123816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238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30758A (zh) 一种断路器
KR102628378B1 (ko) 소형차단기
CN109686626B (zh) 小型断路器
CN209544266U (zh) 小型断路器
CN109786186B (zh) 小型断路器
JP7143530B2 (ja) 小型遮断器
CN112563087A (zh) 一种小型断路器
CN214123816U (zh) 一种断路器
CN209487441U (zh) 小型断路器
CN109599303B (zh) 小型断路器
US20220068580A1 (en) Miniature circuit breaker
CN211238135U (zh) 一种油阻尼式小型断路器
CN213124949U (zh) 接线端子连接器
CN101178994B (zh) 电路断开器
CN209418443U (zh) 小型断路器
CN111211018A (zh) 一种插入式小型断路器
CN217182110U (zh) 高分断塑壳断路器
CN210607158U (zh) 断路器的分合闸机构
CN217333982U (zh) 磁通脱扣器复位结构及断路器
CN214336670U (zh) 一种小型断路器
KR101948723B1 (ko) 수동 트립 메커니즘을 갖는 직류 차단기
CN220189541U (zh) 一种带试验按钮装置的漏电断路器
CN211350547U (zh) 一种插入式小型断路器
CN218241689U (zh) 一种磁熄灭弧微动开关
CN209981122U (zh) 脱扣保护机构和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