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20018U - 煤粉浓淡分离装置和燃煤锅炉燃烧系统 - Google Patents

煤粉浓淡分离装置和燃煤锅炉燃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20018U
CN214120018U CN202022549125.3U CN202022549125U CN214120018U CN 214120018 U CN214120018 U CN 214120018U CN 202022549125 U CN202022549125 U CN 202022549125U CN 214120018 U CN214120018 U CN 2141200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l
concentration
coal powder
separation
pow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4912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绳冉冉
王磊
程金武
蓝晓村
安敬学
罗雪娇
赵瑞松
虞昊天
王礼鹏
张素丽
苗世昌
秦小阳
胡庆伟
李刚
袁红玉
贺晓勇
李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Sanmenxia Electric Power Co ltd
Huazhong Electric Power Test Research Institute China of Datang Cor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Sanmenxia Electric Power Co ltd
Huazhong Electric Power Test Research Institute China of Datang Cor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Sanmenxia Electric Power Co ltd, Huazhong Electric Power Test Research Institute China of Datang Cor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Sanmenxia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4912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200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200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200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粉浓淡分离装置和燃煤锅炉燃烧系统。煤粉浓淡分离装置包括煤粉主通道、第一煤粉支通道、第二煤粉支通道、挡板和挡板摆动调节装置,煤粉主通道包括浓淡分离段,第一煤粉支通道和第二煤粉支通道均与浓淡分离段连通并处于浓淡分离段下游,挡板摆动设置在浓淡分离段,具有使第一煤粉支通道内的煤粉浓度大于第二煤粉支通道内的煤粉浓度的浓淡分离状态和浓淡分离解除状态,挡板摆动调节装置可驱动挡板在浓淡分离状态与浓淡分离解除状态之间切换。上述煤粉浓淡分离装置中无需使用阀门,采用摆动的挡板,方便挡板在浓淡分离状态和浓淡分离解除状态之间切换,以适配燃烧系统在超低负荷和正常负荷两种运行状态下的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煤粉浓淡分离装置和燃煤锅炉燃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煤锅炉燃烧系统和煤粉浓淡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火电机组是我国目前的主力机组,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70%以上,提升电网的调峰能力,必须大幅提高火电机组的调峰能力。常规燃煤锅炉的最低稳燃负荷在30%左右,贫煤、无烟煤锅炉的最低稳燃负荷在40%~50%左右,随着负荷的继续降低,一方面炉内温度下降,另一方面燃烧器的稳燃特性也下降,继续降低锅炉负荷,可能会产生燃烧不稳的现象。
授权公告号为CN207514895U、授权公告日为2018年6月19日的实用新型专利文件公开了用于煤粉锅炉超低负荷稳燃的燃烧系统,该燃烧系统中将磨煤机出口的煤粉管道分叉为常规煤粉管道和低负荷用煤粉管道,并在常规煤粉管道和低负荷用煤粉管道上设置关断阀,常规煤粉管道连接一次风燃烧器,低负荷用煤粉管道上设有浓淡分离器,浓淡分离器出口设有浓、淡煤粉管道,浓、淡煤粉管道分别连接浓、淡煤粉燃烧器。正常负荷时煤粉通过常规煤粉管道、一次风燃烧器进入炉膛燃烧,超低负荷时,煤粉通过低负荷用煤粉管道及浓、淡煤粉燃烧器进入炉膛燃烧,浓煤粉气流的煤粉浓度可达到额定负荷时煤粉气流的煤粉浓度,实现在无助燃设备的情况下,使煤粉锅炉超低负荷下稳定燃烧。
上述燃烧系统中,对于同一台磨煤机,需要针对正常负荷状态配置常规煤粉管道和一次风燃烧器,针对超低负荷状态配置浓煤粉燃烧器、淡煤粉燃烧器和低负荷用煤粉管道,并且还需要在常规煤粉管道和低负荷用煤粉管道上设置关断阀,通过关断阀切换常规负荷和低负荷两种工作状态,导致关断阀容易被煤粉堵塞,进而增加锅炉燃烧系统的维修次数和维修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煤锅炉燃烧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燃烧系统在正常负荷状态和超低负荷状态分别配置独立的煤粉管道和阀门,导致阀门容易被煤粉堵塞,进而增加燃烧系统维修次数和维修成本的技术问题;相应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煤粉浓淡分离装置,以避免使用阀门,并方便实现煤粉浓淡分离和浓淡分离解除两种状态的切换,从而适配燃烧系统在超低负荷和正常负荷两种运行状态下的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煤粉浓淡分离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煤粉浓淡分离装置包括:
壳体,壳体内有煤粉主通道、第一煤粉支通道和第二煤粉支通道;
煤粉主通道,具有煤粉主进口,煤粉主进口用于通入煤粉气流,煤粉主通道包括处于尾部的浓淡分离段;
第一煤粉支通道,与浓淡分离段连通并处于浓淡分离段下游,具有第一煤粉进口和第一煤粉出口,第一煤粉出口用于输出煤粉气流;
第二煤粉支通道,与浓淡分离段连通并处于浓淡分离段下游,具有第二煤粉进口和第二煤粉出口,第二煤粉出口用于输出煤粉气流;
挡板,摆动设置在浓淡分离段,具有浓淡分离状态和浓淡分离解除状态,浓淡分离状态的挡板用于与煤粉主通道内的煤粉撞击并将该煤粉引向第一煤粉支通道,以实现煤粉的浓淡分离,使第一煤粉支通道内的煤粉浓度大于第二煤粉支通道内的煤粉浓度,浓淡分离解除状态的挡板沿浓淡分离段内煤粉气流流向延伸布置,以解除对煤粉的浓淡分离,使第一煤粉支通道内的煤粉浓度等于第二煤粉支通道内的煤粉浓度;
挡板摆动调节装置,驱动挡板使挡板在浓淡分离状态与浓淡分离解除状态之间切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煤粉浓淡分离装置中无需使用阀门,采用可摆动的挡板,方便挡板在浓淡分离状态和浓淡分离解除状态之间切换,并在浓淡分离状态下,使第一煤粉支通道内的煤粉浓度大于第二煤粉支通道内的煤粉浓度,在浓淡分离解除状态下,使第一煤粉支通道内的煤粉浓度等于第二煤粉支通道内的煤粉浓度,并使浓淡分离状态对应燃烧系统的超低负荷状态,浓淡分离解除状态对应燃烧系统的正常负荷状态,从而适配燃烧系统在超低负荷和正常负荷两种运行状态下的正常工作,实现超低负荷稳燃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第一煤粉管和第二煤粉管,所述第一煤粉支通道处于第一煤粉管内,所述第二煤粉支通道处于第二煤粉管内,所述第二煤粉管的一端插入第一煤粉管内,以使第二煤粉支通道的一部分延伸至第一煤粉支通道内。上述结构设置便于整个煤粉浓淡分离装置中第二煤粉管的布置安装,进而可提高整个煤粉浓淡分离装置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煤粉进口处于第一煤粉管横截面的中心位置。在挡板处于浓淡分离状态时,便于淡煤粉气流进入第二煤粉支通道内。
本实用新型的燃煤锅炉燃烧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燃煤锅炉燃烧系统包括:
磨煤机,设置有至少三个,各磨煤机均具有进风口和煤粉出口;
燃烧器,设置在锅炉上;
燃煤锅炉燃烧系统还包括煤粉浓淡分离装置,煤粉浓淡分离装置与磨煤机的煤粉出口连通,包括:
壳体,壳体内有煤粉主通道、第一煤粉支通道和第二煤粉支通道;
煤粉主通道,具有煤粉主进口,煤粉主进口用于通入煤粉气流,煤粉主通道包括处于尾部的浓淡分离段;
第一煤粉支通道,与浓淡分离段连通并处于浓淡分离段下游,连通所述燃烧器,具有第一煤粉进口和第一煤粉出口,第一煤粉出口用于输出煤粉气流;
第二煤粉支通道,与浓淡分离段连通并处于浓淡分离段下游,连通所述燃烧器,具有第二煤粉进口和第二煤粉出口,第二煤粉出口用于输出煤粉气流;
挡板,摆动设置在浓淡分离段,具有浓淡分离状态和浓淡分离解除状态,浓淡分离状态的挡板用于与煤粉主通道内的煤粉撞击并将该煤粉引向第一煤粉支通道,以实现煤粉的浓淡分离,使第一煤粉支通道内的煤粉浓度大于第二煤粉支通道内的煤粉浓度,浓淡分离解除状态的挡板沿浓淡分离段内煤粉气流流向延伸布置,以解除对煤粉的浓淡分离,使第一煤粉支通道内的煤粉浓度等于第二煤粉支通道内的煤粉浓度;
挡板摆动调节装置,驱动挡板使挡板在浓淡分离状态与浓淡分离解除状态之间切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燃煤锅炉燃烧系统中,无需针对正常负荷状态和超低负荷状态分别配置独立的煤粉管道和阀门,通过采用煤粉浓淡分离装置,利用煤粉浓淡分离装置中可摆动的挡板,方便使挡板在浓淡分离状态和浓淡分离解除状态之间切换,并使浓淡分离状态对应燃烧系统的超低负荷状态,浓淡分离解除状态对应燃烧系统的正常负荷状态,从而适配燃烧系统在超低负荷和正常负荷两种运行状态下的正常工作,实现超低负荷稳燃的目的,而且可避免阀门堵塞,降低燃烧系统的维修次数和维修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第一煤粉管和第二煤粉管,所述第一煤粉支通道处于第一煤粉管内,所述第二煤粉支通道处于第二煤粉管内,所述第二煤粉管的一端插入第一煤粉管内,以使第二煤粉支通道的一部分延伸至第一煤粉支通道内。上述结构设置便于整个煤粉浓淡分离装置中第二煤粉管的布置安装,进而可提高整个煤粉浓淡分离装置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煤粉进口处于第一煤粉管横截面的中心位置。在挡板处于浓淡分离状态时,便于淡煤粉气流进入第二煤粉支通道内。
进一步地,与第一煤粉支通道连通的燃烧器为第一通道燃烧器,与第二煤粉支通道连通的燃烧器为第二通道燃烧器,第二通道燃烧器位于第一通道燃烧器的上方。在超低负荷运行状态下,上述结构设置便于低负荷状态下,第一煤粉支通道内的浓煤粉气流的燃烧,有利于提高锅炉炉膛内的火焰高度,提高炉膛出口烟温及主、再热气温。
进一步地,至少两个磨煤机的煤粉出口连接有所述煤粉浓淡分离装置,所述第一通道燃烧器设置有至少两层,每层设置有四个,其中两层第一通道燃烧器在上下方向上相邻布置。上述结构设置可在燃烧系统超低负荷运行状态时,使热负荷集中,有利于煤粉的稳定燃烧。
进一步地,燃烧器还包括主燃烧器,所述主燃烧器与未配置煤粉浓淡分离装置的磨煤机的煤粉出口连通,所述主燃烧器配置有辅助燃烧装置,所述第一通道燃烧器和所述第二通道燃烧器均位于所述主燃烧器的上方。上述设置可使热量集中,提高煤粉气流着火的稳定性,有效提高锅炉超低负荷稳燃能力,实现锅炉在无助燃条件下的稳定燃烧,而且上述结构设置可便于锅炉的启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燃煤锅炉燃烧系统的具体实施例1中燃烧系统处于超低负荷状态下的运行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燃煤锅炉燃烧系统的具体实施例1中煤粉浓淡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燃煤锅炉燃烧系统的具体实施例1中挡板与第二煤粉支通道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一次风机,2-煤粉管道,3-锅炉,4-风箱,5-二次风机,6-炉膛,7-二次风喷口,8-主燃烧器,9-一次风燃烧器,10-浓淡分离煤粉燃烧器,11-煤粉浓淡分离装置,12-煤粉主通道,13-第一煤粉支通道,14-第二煤粉支通道,15-浓淡分离段,16-第一煤粉管,17-第二煤粉管,18-挡板,19-挡板摆动调节装置,20-支撑臂,21-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燃煤锅炉燃烧系统的具体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燃煤锅炉燃烧系统包括磨煤机,磨煤机的进风口连接有一次风机1,磨煤机的出口连接有煤粉管道2,煤粉管道2与燃烧器连通,燃烧器设置在锅炉3上,锅炉3上设置有风箱4,风箱4连接有二次风机5,煤粉在一次风机1作用下,通过煤粉管道2和燃烧器进入到锅炉3的炉膛6内燃烧,二次风机5提供二次风,进入风箱4,并通过二次风喷口7进入锅炉3的炉膛6内辅助煤粉燃烧。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磨煤机设置有六台,分别为磨煤机A、磨煤机B、磨煤机C、磨煤机D、磨煤机E和磨煤机F,其中磨煤机F为备用磨煤机,将磨煤机分为两类,分别为第一类磨煤机和第二类磨煤机,第一类磨煤机包括磨煤机A、磨煤机D、磨煤机E和磨煤机F,第二类磨煤机为磨煤机B和磨煤机C。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二类磨煤机与燃烧器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以磨煤机B为例进行说明:磨煤机B具有煤粉出口,煤粉出口与燃煤器之间的煤粉管道2上连接有煤粉浓淡分离装置11,磨煤机B上配置有四个煤粉浓淡分离装置11。
如图2所示,各煤粉浓淡分离装置11均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煤粉主通道12、第一煤粉支通道13和第二煤粉支通道14,煤粉主通道12具有煤粉主进口,该煤粉主进口用于通入煤粉气流,且煤粉主通道12包括浓淡分离段15,浓淡分离段15设置在煤粉主通道12的尾部,第一煤粉支通道13和第二煤粉支通道14均位于浓淡分离段15出口的下游位置。煤粉气流通过煤粉管道2进入到煤粉主通道12,并经过浓淡分离段15进入到第一煤粉支通道13和第二煤粉支通道14,实现煤粉气流的分流。第一煤粉支通道13具有第一煤粉进口和第一煤粉出口,第二煤粉支通道14具有第二煤粉进口和第二煤粉出口,第一煤粉出口和第二煤粉出口均用于输出煤粉气流。
如图2所示,壳体包括第一煤粉管16和第二煤粉管17,煤粉主通道12和第一煤粉支通道13均位于第一煤粉管16内,第二煤粉支通道14位于第二煤粉管17内,第二煤粉管17的一端插入第一煤粉管16内,以使第二煤粉支通道14的一部分延伸至第一煤粉支通道13内,并在第二煤粉进口的上游形成煤粉主通道12,而且这种结构设置的煤粉浓淡分离装置11,便于第二煤粉管17的布置安装,可提高整个煤粉浓淡分离装置11的结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煤粉进口的朝向、第二煤粉进口的朝向均与煤粉主进口的朝向相同,以便于煤粉气流通过煤粉主通道12在第一煤粉支通道13和第二煤粉支通道14内流通。第一煤粉管16、第二煤粉管17的截面均为圆形,第二煤粉进口处于第一煤粉管16横截面的中心位置处,以使第一煤粉进口为环形结构,便于煤粉主通道12内的煤粉气流进入第二煤粉支通道14内,可提高第二煤粉支通道14内的煤粉气流量,提高煤粉浓淡分离装置11中煤粉的流速。
本实施例中,锅炉3采用四角切圆的燃烧方式,燃烧器设置有三种,分别为主燃烧器8、第一通道燃烧器、第二通道燃烧器,燃烧器分层布置,每层均有四个相同结构的燃烧器。图2中第二煤粉支通道14的第二煤粉出口通过煤粉管道2与第二通道燃烧器连通,第一煤粉支通道13的第一煤粉出口通过煤粉管道2与第一通道燃烧器连通,而第一类磨煤机通过煤粉管道2与主燃烧器8连通。本实施例中,第一通道燃烧器为浓淡分离煤粉燃烧器10,第二通道燃烧器为一次风燃烧器9,该一次风燃烧器9不具备浓淡分离功能。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与磨煤机A连通的主燃烧器8设置在最底层,与磨煤机B连通的浓淡分离煤粉燃烧器10和与磨煤机C连通的浓淡分离煤粉燃烧器10在上下方向上相邻布置,且两层浓淡分离煤粉燃烧器10均位于最底层的主燃烧器8的上方,最底层的主燃烧器8上设置有辅助燃烧装置,该辅助燃烧装置为小油腔助燃装置,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等离子助燃装置,这种结构设置有利于整个锅炉3的启动,可使热量集中,提高煤粉气流着火的稳定性。与磨煤机B连通的一次风燃烧器9和与磨煤机C连通的一次风燃烧器9均位于浓淡分离煤粉燃烧器10的上方,且相邻布置,有助于从第一煤粉支通道13内通过的煤粉气流的燃烧。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煤粉出口的轴线与煤粉主进口的轴线垂直布置,且第二煤粉出口的朝向与煤粉主进口的朝向相同,第二煤粉支通道14的一部分位于第一煤粉支通道13内,且通过第二煤粉管17与第一煤粉支通道13隔开布置,第二煤粉支通道14的径向尺寸小于煤粉主通道12径向尺寸,还小于第一煤粉支通道13的径向尺寸。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煤粉主通道12中于浓淡分离段15内设有挡板18,该挡板18摆动装配在浓淡分离段15中,且挡板18在摆动的过程中具有浓淡分离状态和浓淡分离解除状态。当挡板18摆动至浓淡分离状态时,浓淡分离段15的延伸轴线穿过挡板18平面,此时从煤粉主进口进入的煤粉气流在经过浓淡分离段15时,煤粉气流中的大颗粒浓煤粉撞击挡板18,以使大颗粒浓煤粉与小颗粒淡煤粉分开,并将大颗粒浓煤粉引向第一煤粉支通道13,小颗粒淡煤粉引向第二煤粉支通道14,而第一煤粉支通道13内煤粉的浓度大于第二煤粉支通道14内的煤粉浓度,第一煤粉支通道13通过浓煤粉,第二煤粉支通道14通过淡煤粉,进而实现煤粉主通道12内煤粉浓度分离的目的。
当挡板18摆动至浓淡分离解除状态时,挡板18平面沿浓淡分离段15内煤粉气流流向延伸布置,以使挡板18对煤粉气流不起到阻挡作用,进而解除对煤粉的浓淡分离,使第一煤粉支通道13内的煤粉浓度等于第二煤粉支通道14内的煤粉浓度。
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挡板18配置有挡板摆动调节装置19,挡板摆动调节装置19设置在壳体外侧,在壳体上固定安装有法兰21,挡板摆动调节装置19通过穿过壳体和法兰21的支撑臂20与挡板18传动连接,通过调节挡板摆动调节装置19,可实现挡板18在浓淡分离段15内摆动角度的调节,进而实现第一煤粉支通道13和第二煤粉支通道14内煤粉浓度的调节,而且在挡板18处于浓淡分离状态时,通过调节挡板摆动调节装置19可调节从第一煤粉支通道13内输出的浓煤粉的浓度。挡板18为平面板,浓淡分离段15具有沿浓淡分离段15内的煤粉气流流向延伸布置的轴线,调节挡板18,减小挡板18的法线与浓淡分离段15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可增加从第一煤粉支通道13内输出的浓煤粉的浓度,相应的减小从第二煤粉支通道14内输出的淡煤粉的浓度。
本实施例中的燃煤锅炉燃烧系统在正常负荷状态下运行时,通过调节挡板摆动调节装置19,使挡板18摆动至浓淡分离解除状态,使煤粉浓淡分离装置11中第一煤粉支通道13内流过的煤粉气流的浓度与第二煤粉支通道14内流过的煤粉气流的浓度相等,且使除备用磨煤机外的其余磨煤机均参与工作,以满足燃煤锅炉燃烧系统在正常负荷正常运行需求;燃煤锅炉燃烧系统在超低负荷状态下运行时,通过挡板摆动调节装置19,使挡板18摆动至浓淡分离状态,使煤粉浓淡分离装置11中第一煤粉支通道13内输出浓煤粉,第二煤粉支通道14内输出淡煤粉,以满足燃煤系统在超低负荷状态下的正常运行需求。
本实施例中的燃煤锅炉燃烧系统中,通过在煤粉浓淡分离装置中采用的挡板,方便挡板在浓淡分离状态和浓淡分离解除状态之间切换,以适配燃烧系统在超低负荷和正常负荷两种运行状态下的正常工作,而且正常负荷和超低负荷两种状态下,对于第二类磨煤机来说,煤粉气流均通过煤粉浓淡分离装置11中的第一煤粉支通道13和第二煤粉支通道14,并在两种状态下共用与第一煤粉支通道13连通的燃烧器,共用与第二煤粉支通道14连通的燃烧器,无需针对正常负荷状态或超低负荷状态分别设置与同一个磨煤机连接的煤粉管道和燃烧器,可减少燃烧器的数量,减少煤粉管道的长度,进而可降低燃烧系统的成本;而且本实施例中的燃煤锅炉燃烧系统中,超低负荷状态下和正常负荷状态下,各磨煤机中的煤粉路径相同,无需设置以实现两种负荷状态下煤粉路径切换的阀门,可避免阀门堵塞,降低燃煤锅炉燃烧系统的维修次数和维修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燃煤锅炉燃烧系统的具体实施例2:
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煤粉主进口的朝向与第一煤粉进口的朝向相同,第一煤粉进口的朝向与第二煤粉进口的朝向不相同,且第一煤粉管的轴线与第二煤粉管的轴线呈60°夹角设置,第二煤粉管的进口端连接在第一煤粉管的管壁上,以实现第一煤粉管与第二煤粉管的连接,便于两个煤粉管之间的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燃煤锅炉燃烧系统的具体实施例3:
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一煤粉管、第二煤粉管的布置结构使煤粉主通道的轴线、第一煤粉支通道的轴线以及第二煤粉支通道的轴线呈Y形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燃煤锅炉燃烧系统的具体实施例4:
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一通道燃烧器为一次风燃烧器,即在超低负荷运行状态下,通过第一煤粉支通道内的煤粉仅通过一次浓淡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燃煤锅炉燃烧系统的具体实施例5:
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与磨煤机B连通的一次风燃烧器和与磨煤机C连通的一次风燃烧器均位于浓淡分离煤粉燃烧器的下方,且位于最底层主燃烧器的上方,以通过主燃烧器内的助燃装置或一次风燃烧器内的辅助燃烧装置实现超低负荷运行状态下第二煤粉支通道内的淡煤粉的燃烧。
本实用新型的燃煤锅炉燃烧系统的具体实施例6:
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对于磨煤机B或磨煤机C来说,与第一煤粉支通道连通的浓淡分离煤粉燃烧器和与第二煤粉支通道连通的一次风燃烧器在上下方向上相邻布置,且一次风燃烧器位于浓淡分离煤粉燃烧器的上方,有助于超低负荷状态下煤粉燃烧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燃煤锅炉燃烧系统的具体实施例7:
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一类磨煤机设置有三个,第二类磨煤机设置有三个,第二类磨煤机包括磨煤机A、磨煤机B和磨煤机C,与磨煤机A连通的燃烧器分别为一次风燃烧器和煤粉浓淡分离燃烧器,三个第二类磨煤机的设置有助于超低负荷运行状态下煤粉的稳定燃烧。
本实用新型的燃煤锅炉燃烧系统的具体实施例8:
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一类磨煤机设置有五个,第二类磨煤机设置有一个,第二类磨煤机为磨煤机B,这种结构设置的燃煤锅炉燃烧系统可满足超低负荷运行状态下煤粉的稳定燃烧。
本实用新型的煤粉浓淡分离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
煤粉浓淡分离装置的具体结构与上述燃煤锅炉燃烧系统的具体实施例1至具体实施例8中煤粉浓淡分离装置的具体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煤粉浓淡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壳体内有煤粉主通道、第一煤粉支通道和第二煤粉支通道;
煤粉主通道,具有煤粉主进口,煤粉主进口用于通入煤粉气流,煤粉主通道包括处于尾部的浓淡分离段;
第一煤粉支通道,与浓淡分离段连通并处于浓淡分离段下游,具有第一煤粉进口和第一煤粉出口,第一煤粉出口用于输出煤粉气流;
第二煤粉支通道,与浓淡分离段连通并处于浓淡分离段下游,具有第二煤粉进口和第二煤粉出口,第二煤粉出口用于输出煤粉气流;
挡板,摆动设置在浓淡分离段,具有浓淡分离状态和浓淡分离解除状态,浓淡分离状态的挡板用于与煤粉主通道内的煤粉撞击并将该煤粉引向第一煤粉支通道,以实现煤粉的浓淡分离,使第一煤粉支通道内的煤粉浓度大于第二煤粉支通道内的煤粉浓度,浓淡分离解除状态的挡板沿浓淡分离段内煤粉气流流向延伸布置,以解除对煤粉的浓淡分离,使第一煤粉支通道内的煤粉浓度等于第二煤粉支通道内的煤粉浓度;
挡板摆动调节装置,驱动挡板使挡板在浓淡分离状态与浓淡分离解除状态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粉浓淡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煤粉管和第二煤粉管,所述第一煤粉支通道处于第一煤粉管内,所述第二煤粉支通道处于第二煤粉管内,所述第二煤粉管的一端插入第一煤粉管内,以使第二煤粉支通道的一部分延伸至第一煤粉支通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粉浓淡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煤粉进口处于第一煤粉管横截面的中心位置。
4.一种燃煤锅炉燃烧系统,包括:
磨煤机,设置有至少三个,各磨煤机均具有进风口和煤粉出口;
燃烧器,设置在锅炉上;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煤粉浓淡分离装置,与磨煤机的煤粉出口连通,为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煤粉浓淡分离装置,第一煤粉支通道和第二煤粉支通道均连通所述燃烧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煤锅炉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与第一煤粉支通道连通的燃烧器为第一通道燃烧器,与第二煤粉支通道连通的燃烧器为第二通道燃烧器,第二通道燃烧器位于第一通道燃烧器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煤锅炉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磨煤机的煤粉出口连接有所述煤粉浓淡分离装置,所述第一通道燃烧器设置有至少两层,每层设置有四个,其中两层第一通道燃烧器在上下方向上相邻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煤锅炉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燃烧器还包括主燃烧器,所述主燃烧器与磨煤机的煤粉出口连通以使未经过浓淡分离的煤粉直接进入主燃烧器,所述主燃烧器配置有辅助燃烧装置,所述第一通道燃烧器和所述第二通道燃烧器均位于所述主燃烧器的上方。
CN202022549125.3U 2020-11-06 2020-11-06 煤粉浓淡分离装置和燃煤锅炉燃烧系统 Active CN2141200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49125.3U CN214120018U (zh) 2020-11-06 2020-11-06 煤粉浓淡分离装置和燃煤锅炉燃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49125.3U CN214120018U (zh) 2020-11-06 2020-11-06 煤粉浓淡分离装置和燃煤锅炉燃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20018U true CN214120018U (zh) 2021-09-03

Family

ID=77502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49125.3U Active CN214120018U (zh) 2020-11-06 2020-11-06 煤粉浓淡分离装置和燃煤锅炉燃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200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776572B2 (ja) 微粉炭バーナ
CN101725969B (zh) 一种低NOx煤粉燃烧器
WO2009009948A1 (fr) Brûleur allumé par plasma
CN201093488Y (zh) 水平浓淡型微油量点火煤粉燃烧器
JP2954659B2 (ja) 微粉炭バーナ
CN214370153U (zh) 一种基于浓淡煤粉分离燃烧器的侧墙水冷壁贴壁保护装置
CN214120018U (zh) 煤粉浓淡分离装置和燃煤锅炉燃烧系统
CN100532937C (zh) 一种小油量气化燃烧、侧向点燃中心给粉的旋流燃烧器
CN201606876U (zh) 一种低NOx煤粉燃烧器
CN101418952A (zh) 外燃式富氧点火和超低负荷稳燃煤粉燃烧器
CN210568560U (zh) 一种利用煤与气耦合协同控制燃煤锅炉负荷的装置
CN110319437B (zh) 一种富氧多重火焰旋流煤粉燃烧器
WO2023160032A1 (zh) 预防锅炉结渣和高温腐蚀的直流燃烧器一次风室及方法
CN100585276C (zh) 小油量气化燃烧侧向多级开放式点燃中心给粉旋流燃烧器
CN101696801B (zh) 双面点火组合钝体微油点火燃烧器
CN112555885A (zh) 一种煤粉浓淡分离装置和燃煤锅炉燃烧系统
CN214120019U (zh) 一种燃煤锅炉燃烧系统
JP2954628B2 (ja) 微粉炭バーナ
CN218295709U (zh) 一种用于中速磨四角切圆锅炉的深度调峰低负荷稳燃系统
CN209355293U (zh) 一种生物质燃烧器
CN201507924U (zh) 一种双面点火组合钝体微油点火燃烧器
CN201145271Y (zh) 三阶煤粉燃烧器
CN216924338U (zh) 易调式四角切圆锅炉燃烧装置
CN201368455Y (zh) 双通道水平浓淡可调煤粉燃烧器
JP2776575B2 (ja) 微粉炭燃焼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