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04124U - 一种自动控制的煮面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控制的煮面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04124U
CN214104124U CN202022131167.5U CN202022131167U CN214104124U CN 214104124 U CN214104124 U CN 214104124U CN 202022131167 U CN202022131167 U CN 202022131167U CN 214104124 U CN214104124 U CN 2141041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level
level sensor
solenoid valve
valve switch
cartridge he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3116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春明
吴刚
王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Ningcui Kitchen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Ningcui Kitchen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Ningcui Kitchen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Ningcui Kitchen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3116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041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041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041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mercial Cooking Devices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控制的煮面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上设有用于煮面的加热筒,加热筒侧壁上部设有红外传感器,加热筒侧壁中部分别设有位于上部的高水位传感器和位于下部的低水位传感器,所述加热筒底部一侧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开关,所述炉体顶部一侧设有挡板,挡板上分别设有自动进水管和手动进水管,所述自动进水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开关,所述红外传感器、高水位传感器、低水位传感器均电连接到控制器,控制器电连接并控制第一电磁阀开关和第二电磁阀开关。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控制的煮面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厨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自动控制的煮面炉。
背景技术
煮面炉又称煮面灶,广泛应用于各个面馆,目前市面上的煮面炉大都功能单一,主要对炉内的水进行加热煮沸,需要操作人员随时盯着煮面炉,观察炉内的沸水情况,根据需要添加或者舀出沸水,而且在煮面沸腾的情况下,会产生大量白沫溢出煮面炉顶部,一般都是人工添加冷水止沸,操作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控制的煮面炉。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控制的煮面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上设有用于煮面的加热筒,加热筒侧壁上部设有红外传感器,加热筒侧壁中部分别设有位于上部的高水位传感器和位于下部的低水位传感器,所述加热筒底部一侧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开关,所述炉体顶部一侧设有挡板,挡板上分别设有自动进水管和手动进水管,所述自动进水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开关,所述红外传感器、高水位传感器、低水位传感器均电连接到控制器,控制器电连接并控制第一电磁阀开关和第二电磁阀开关。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加热筒的顶部高度高于炉体顶面。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炉体为不锈钢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炉体顶部边缘设有档条。
本实用新型中,炉体底部设有一组以上的支脚,每个支脚底部均设有一个波纹管减震脚。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波纹管减震脚包括双层金属波纹管、内置弹簧、上法兰和下法兰,内置弹簧设置在双层金属波纹管内,双层金属波纹管和内置弹簧顶部焊接在上法兰上,双层金属波纹管和内置弹簧底部焊接在下法兰上,上法兰焊接在支脚上。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煮面的加热筒内设置了高水位传感器,当水位较高时,高水位传感器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出水管上的第一电磁阀开关自动打开,排水,直至水位降低至高水位传感器以下;当水位降低至低水位传感器以下时,低水位传感器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自动进水管上的第二电磁阀开关打开,向加热筒注水,实现自动控制,当煮面时白沫沸腾向上溢时,红外传感器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自动进水管上的第二电磁阀开关打开,向加热筒注水,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煮面时加水放水的自动控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
图1是结构示意图;
图2是加热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波纹管减震脚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控制的煮面炉,包括炉体1、加热筒2、红外传感器3、高水位传感器4、低水位传感器5、出水管6、第一电磁阀开关7、挡板8、自动进水管9、手动进水管10、第二电磁阀开关11、档条12、支脚13、波纹管减震脚14、双层金属波纹管14a、内置弹簧14b、上法兰14c和下法兰14d;
炉体1上设有用于煮面的加热筒2,加热筒2侧壁上部设有红外传感器3,加热筒2侧壁中部分别设有位于上部的高水位传感器4和位于下部的低水位传感器5,加热筒2底部一侧设有出水管6,出水管6上设有第一电磁阀开关7,炉体顶部一侧设有挡板8,挡板8上分别设有自动进水管9和手动进水管10,自动进水管9上设有第二电磁阀开关11,红外传感器3、高水位传感器4、低水位传感器5均电连接到控制器,控制器电连接并控制第一电磁阀开关7和第二电磁阀开关11。
本实施例中加热筒2的顶部高度高于炉体1顶面,防止溢出的水又回流进加热筒内。
本实施例中炉体1为不锈钢结构,结实耐用。
本实施例中炉体1顶部边缘设有档条12,防止溢出的白沫和沸水四处流淌,影响地面环境。
本实施例中炉体底部设有一组以上的支脚13,每个支脚底部均设有一个波纹管减震脚14。
如图3,波纹管减震脚14包括双层金属波纹管14a、内置弹簧14b、上法兰14c和下法兰14d,内置弹簧14b设置在双层金属波纹管14a内,双层金属波纹管14a和内置弹簧14b顶部焊接在上法兰14c上,双层金属波纹管14a和内置弹簧14b底部焊接在下法兰14d上,上法兰14c焊接在支脚13上。减轻加热筒内的沸水沸腾时的振动,增加稳定性。
本实施例在煮面时,当水位较高时,高水位传感器4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出水管6上的第一电磁阀开关7自动打开,排水,直至水位降低至高水位传感器4以下;当水位降低至低水位传感器5以下时,低水位传感器5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自动进水管9上的第二电磁阀开关11打开,向加热筒2注水,实现自动控制,当煮面时白沫沸腾向上溢时,红外传感器3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自动进水管9上的第二电磁阀开关11打开,向加热筒注水,实现煮面时加水放水等操作的自动控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控制的煮面炉的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Claims (6)

1.一种自动控制的煮面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上设有用于煮面的加热筒,加热筒侧壁上部设有红外传感器,加热筒侧壁中部分别设有位于上部的高水位传感器和位于下部的低水位传感器,所述加热筒底部一侧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开关,所述炉体顶部一侧设有挡板,挡板上分别设有自动进水管和手动进水管,所述自动进水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开关,所述红外传感器、高水位传感器、低水位传感器均电连接到控制器,控制器电连接并控制第一电磁阀开关和第二电磁阀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制的煮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筒的顶部高度高于炉体顶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制的煮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为不锈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制的煮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顶部边缘设有档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制的煮面炉,其特征在于,炉体底部设有一组以上的支脚,每个支脚底部均设有一个波纹管减震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控制的煮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管减震脚包括双层金属波纹管、内置弹簧、上法兰和下法兰,内置弹簧设置在双层金属波纹管内,双层金属波纹管和内置弹簧顶部焊接在上法兰上,双层金属波纹管和内置弹簧底部焊接在下法兰上,上法兰焊接在支脚上。
CN202022131167.5U 2020-09-24 2020-09-24 一种自动控制的煮面炉 Active CN2141041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31167.5U CN214104124U (zh) 2020-09-24 2020-09-24 一种自动控制的煮面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31167.5U CN214104124U (zh) 2020-09-24 2020-09-24 一种自动控制的煮面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04124U true CN214104124U (zh) 2021-09-03

Family

ID=77497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31167.5U Active CN214104124U (zh) 2020-09-24 2020-09-24 一种自动控制的煮面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041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190522A1 (zh) 一种电饭锅
CN105091043A (zh) 灶具及其煲汤控制装置和方法
CN214104124U (zh) 一种自动控制的煮面炉
AU2017206269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electric cooker
CN205014437U (zh) 灶具及其煲汤控制装置
CN210520773U (zh) 电热煮面炉
CN204617873U (zh) 多功能商用电磁煮面炉
CN206593151U (zh) 一种双头炒炉
CN213686744U (zh) 一种减振节能的蒸炉
CN204617895U (zh) 实用型电磁煮面炉
CN213686953U (zh) 一种自动式煲仔炉
CN210219878U (zh) 一种具有烹饪方式选择功能的燃气灶具
CN213686946U (zh) 一种煲仔炉
CN209991501U (zh) 一种六眼煲仔炉
CN207745008U (zh) 采用玻璃加热腔的养生煲
CN214258968U (zh) 一种新型煮面炉
CN206944242U (zh) 一种双头炒炉
CN213686954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单炒单温灶
CN107044659B (zh) 一种灶体增氧燃烧系统的作用方法
CN108851972A (zh) 一种麻辣烫专用炉具
CN209733467U (zh) 一种电蒸炉
CN220931177U (zh) 一种具有爆炒功能的智能灶
CN215259946U (zh) 一种水热循环式煮食设备
CN217785209U (zh) 一种不锈钢智能化单头大锅灶
CN205338583U (zh) 一种智能型电饭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