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03487U - 一种拉座、拉头及拉链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拉座、拉头及拉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03487U
CN214103487U CN202022990181.0U CN202022990181U CN214103487U CN 214103487 U CN214103487 U CN 214103487U CN 202022990181 U CN202022990181 U CN 202022990181U CN 214103487 U CN214103487 U CN 2141034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late
plate
pull
bottom plate
upper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9018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立伟
张艺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Weix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Weix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Weix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Weix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9018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034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034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034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拉座、拉头及拉链,该拉座包括:第一上底板、第二上底板和下底板,第一上底板和第二上底板中的至少一者与下底板铰接,以使第一上底板和/或第二上底板可朝远离下底板的方向翻转;用于驱使第一上底板和/或第二上底板处于平行于下底板的位置的弹性件。该拉座应用于拉链时,当需要更换拉座时,只需要通过外力克服弹性件的弹性力,翻转第一上底板和/或第二上底板,使第一上底板(第二上底板)与下底板之间的间隙变大,将拉链布带的链齿从第一上底板(第二上底板)和下底板之间的开口处拿出即可,操作简单方便,可实现快速拆卸,无需报废整条拉链,节约成本。该拉头包括上述拉座,该拉链包括上述拉头,均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拉座、拉头及拉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拉头。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拉座的拉头以及包括该拉头的拉链。
背景技术
拉链在服装、箱包等日用品中具有广泛应用,拉头作为拉链的重要零部件,主要起到拉合或拉开拉链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的拉头,其拉座包括上底板和下底板,且上底板和下底板形成一体式的固定结构,也即,上底板和下底板为不可分割的整体结构,通常通过一体压铸成型。
组装拉链时,将拉头从拉链布带的一端插入,使拉头安装到拉链的链齿上,然后,再在拉链布带的两端分别安装上止和下止,从而将拉头限制在拉链布带的两端之间,以防止拉头脱离拉链布带。
也就是说,当拉链组装完成后,由于拉座为一体式的固定结构,因此拉头是无法随意取下的。一旦拉头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变形或损坏等,导致拉链无法使用时,则只能是将整条拉链整体报废,造成浪费。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方便拆卸的拉座,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拉座,方便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拉座的拉头,其拉座可快速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拉头的拉链,其拉头可快速拆卸。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拉座,包括:
第一上底板、第二上底板和下底板,所述第一上底板和所述第二上底板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下底板铰接,以使所述第一上底板和/或所述第二上底板可朝远离所述下底板的方向翻转;
用于驱使所述第一上底板和/或所述第二上底板处于平行于所述下底板的位置的弹性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上底板和所述第二上底板均与所述下底板铰接。
优选地,所述下底板设有一个固定轴,所述第一上底板和所述第二上底板分别与所述固定轴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上底板设有与所述固定轴转动连接的第一支脚,所述第二上底板设有与所述固定轴转动连接的第二支脚;所述第一支脚设有第一卡合部,所述第二支脚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卡合部滑动配合的第二卡合部。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套设于所述固定轴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上底板和所述第二上底板对应相抵。
优选地,所述下底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上底板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限位部配合限位的第三限位部,以使所述第一上底板平行于所述下底板;所述第二上底板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限位部配合限位的第四限位部,以使所述第二上底板平行于所述下底板。
优选地,所示第一上底板和/或所述第二上底板的翻转方向为绕着平行于所述下底板的长度方向的轴翻转,或者,绕着垂直于所述下底板的长度方向的轴翻转。
优选地,所述下底板设有用于安装拉片的拉片安装部。
一种拉头,包括拉座和拉片,所述拉座为上述任意一种拉座。
一种拉链,包括拉头,所述拉头为上述拉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拉座,应用于拉链时。当拉座的内腔变形或损坏,或者当用户需要更换不同的拉座时,只需要通过外力克服弹性件的弹性力,翻转第一上底板和/或第二上底板,使第一上底板与下底板之间的间隙变大,和/或,使第二上底板与下底板之间的间隙变大,将拉链布带的链齿从第一上底板和下底板之间的开口处拿出,和/或,将拉链布带的链齿从第二上底板和下底板之间的开口处拿出即可,操作简单方便。
由此可以看出,该拉座应用于拉链时,由于该拉座的上述特定结构,可实现拉座的快速拆卸,因此,当拉座变形或损坏时,无需报废整条拉链,只需要将拉座直接从拉链上取下,更换新的拉座即可,拉座拆卸方便,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拉头,包括上述拉座,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拉链,包括上述拉头,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拉座的爆炸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1组装后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图1组装后第一上底板和第二上底板翻转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下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6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为第一上底板、11为第一支脚、12为第三限位部、2为第二上底板、21为第二支脚、22为第四限位部、3为下底板、31为第一限位部、32为第二限位部、33为拉片安装部、34为支架、4为固定轴、5为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拉座,方便拆卸。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拉座的拉头,其拉座可快速拆卸。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拉头的拉链,其拉头可快速拆卸。
请参考图1-图6,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拉座的爆炸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3为图1组装后的主视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图1组装后第一上底板和第二上底板翻转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下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座,主要包括第一上底板1、第二上底板2、下底板3和弹性件。
具体地,第一上底板1和第二上底板2中的至少一者与下底板3铰接,以使第一上底板1和/或第二上底板2可朝远离下底板3的方向翻转。
弹性件用于驱使第一上底板1和/或第二上底板2处于平行于下底板3的位置。
也就是说,在不受外力的初始状态下,第一上底板1和第二上底板2形成拉座的完整上底板,与下底板3一起实现拉座的正常功能,也即,初始状态下,第一上底板1和第二上底板2分别平行于下底板3,此时,弹性件作用于第一上底板1和第二上底板2,使两者保持初始状态。
该拉座应用于拉链时,拉链的链齿位于第一上底板1和下底板3之间,和/或,位于第二上底板2和下底板3之间。
当拉座的内腔变形或损坏,或者当用户需要更换不同的拉座时,只需要通过外力克服弹性件的弹性力,翻转第一上底板1和/或第二上底板2,使第一上底板1与下底板3之间的间隙变大,和/或,使第二上底板2与下底板3之间的间隙变大,将拉链布带的链齿从第一上底板1和下底板3之间的开口处拿出,和/或,将拉链布带的链齿从第二上底板2和下底板3之间的开口处拿出即可,操作简单方便。
由此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拉座,应用于拉链时,由于该拉座的上述特定结构,可实现拉座的快速拆卸,因此,当拉座变形或损坏时,无需报废整条拉链,只需要将拉座直接从拉链上取下,更换新的拉座即可,拉座拆卸方便,节约成本。
为了便于在拉链处于任何状态时,均能将拉座快速取下,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第一上底板1和第二上底板2均与下底板3铰接。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上底板1和第二上底板2均可相对下底板3翻转,增大第一上底板1和下底板3之间的间隙和增大第二上底板2和下底板3之间的间隙,这样,即便是拉链的两条链齿处于啮合状态,也可以随时将拉座从拉链上取下,这无疑降低了取下拉座的难度。
同时,当用户需要将拉链拉开以便脱卸衣物时,也无需将拉头拉到拉链的最底部,可以直接通过翻转第一上底板1或第二上底板2,使拉链的一侧链齿与拉座分离即可,也即,该拉座还有助于方便脱卸衣物。
考虑到第一上底板1和第二上底板2均与下底板3铰接时,结构的简单及便于实现性,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下底板3设有一个固定轴4,第一上底板1和第二上底板2分别与该固定轴4转动连接。
也就是说,第一上底板1和第二上底板2共用同一个轴,两者可分别绕着同一个固定轴4转动,以简化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固定轴4的具体设置方式不做限定,优选地,下底板3设有两个支架34,两个支架34相对设置,且两个支架34的对应位置分别设有安装孔,固定轴4安装于两个安装孔中。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第一上底板1和第二上底板2分别与固定轴4转动连接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定,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第一上底板1设有与固定轴4转动连接的第一支脚11,第二上底板2设有与固定轴4转动连接的第二支脚21。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通过第一支脚11实现第一上底板1与固定轴4的连接,并通过第二支脚21实现第二上底板2与固定轴4的连接。
显然,第一支脚11和第二支脚21均设有用于穿设固定轴4的穿轴孔。
优选地,第一支脚11和第二支脚21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支脚11和两个第二支脚21均卡入两个支架34之间。
为了便于第一支脚11和第二支脚21的安装定位,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第一支脚11设有第一卡合部,第二支脚21设有用于与第一卡合部滑动配合的第二卡合部。
也就是说,安装第一上底板1和第二上底板2时,使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相互配合,实现第一支脚11和第二支脚21的相互限位,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支脚11和第二支脚21相互限位后,两者的穿轴孔相互对准,然后,再将第一支脚11和第二支脚21的穿轴孔与两个支架34的安装孔对准,以便于穿入固定轴4。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之间滑动配合,是为了方便第一上底板1和/或第二上底板2转动,以避免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的限位作用影响第一上底板1和第二上底板2的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的具体结构并不做限定,优选地,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为错位配合的台阶状结构,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的扣合部位为弧形面。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对弹性件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弹性件为套设于固定轴4的弹簧5,弹簧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上底板1和第二上底板2对应相抵。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通过弹簧5的弹性力来驱使第一上底板1和第二上底板2处于平行于下底板3的初始状态。
当外力作用于第一上底板1和/或第二上底板2,并使第一上底板1和/或第二上底板2翻转时,第一上底板1和/或第二上底板2挤压弹簧5,使弹簧5发生弹性形变,当松开第一上底板1和/或第二上底板2时,在弹簧5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使第一上底板1和/或第二上底板2复位到初始状态。
为了避免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使得第一上底板1和/或第二上底板2朝靠近下底板3的方向倾斜,导致拉链卡死等,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下底板3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部31和第二限位部32,第一上底板1设有用于与第一限位部31配合限位的第三限位部12,以使第一上底板1平行于下底板3;第二上底板2设有用于与第二限位部32配合限位的第四限位部22,以使第二上底板2平行于下底板3。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通过第一限位部31与第三限位部12的配合作用,来限制第一上底板1的位置,以确保第一上底板1平行于下底板3;并通过第二限位部32与第四限位部22的配合作用,来限制第二上底板2的位置,以确保第二上底板2平行于下底板3,避免第一上底板1和/或第二上底板2朝靠近下底板3的方向倾斜,减小第一上底板1和/或第二上底板2与下底板3的间隙,导致链齿卡在拉座内,使拉座无法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第一限位部31、第二限位部32、第三限位部12以及第四限位部22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只要能够实现第一限位部31与第三限位部12的配合限位,以及第二限位部32与第四限位部22的配合限位即可。
优选地,如图6所示,第一限位部31和第二限位部32分别为凸出于下底板3两侧的卡台,两个卡台分别与各自对应的下底板3的侧面形成台阶状结构。
第三限位部12和第四限位部22分别为用于与卡台配合的卡扣,卡扣为台阶状结构。
也即,第一限位部31与第三限位部12配合后,两者之间形成两对配合面;第二限位部32与第四限位部22配合后,两者之间形成两对配合面。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第一上底板1和/或第二上底板2的翻转方向不做限定,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第一上底板1和/或第二上底板2的翻转方向为绕着平行于下底板3的长度方向的轴翻转,或者,绕着垂直于下底板3的长度方向的轴翻转。
也即,本实施例中,可以将整体上底板沿着拉座的宽度方向一分为二,分为第一上底板1和第二上底板2,如图1~图6所示,此时,第一上底板1和/或第二上底板2可绕着平行于下底板3的长度方向的轴翻转。
当然,也可以将整体上底板沿着拉座的长度方向一分为二,分为第一上底板1和第二上底板2,此时,第一上底板1和/或第二上底板2可绕着垂直于下底板3的长度方向的轴翻转。
另外,本实施例对第一上底板1、第二上底板2以及下底板3的具体材质不做限定,例如,三者可以分别为金属材质,或者也可以分别为塑料材质,而且三者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进一步地,考虑到拉片的安装,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下底板3设有用于安装拉片的拉片安装部33。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通过在下底板3设置拉片安装部33,来实现拉片的安装,以使拉片与拉座组装成拉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拉片安装部33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优选地,拉片安装部33为内孔封闭的挂钩状结构,拉片可以为穿设于该挂钩状结构的内孔中的拉绳或拉袢等。
除了上述拉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实施例公开的拉座的拉头,该拉头的拉片的具体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拉片的结构与拉座上用于安装拉片的拉片安装部33的结构相适配。
除了上述拉头,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实施例公开的拉头的拉链,该拉链的其他各部分的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拉座、拉头及拉链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拉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上底板(1)、第二上底板(2)和下底板(3),所述第一上底板(1)和所述第二上底板(2)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下底板(3)铰接,以使所述第一上底板(1)和/或所述第二上底板(2)可朝远离所述下底板(3)的方向翻转;
用于驱使所述第一上底板(1)和/或所述第二上底板(2)处于平行于所述下底板(3)的位置的弹性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底板(1)和所述第二上底板(2)均与所述下底板(3)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板(3)设有一个固定轴(4),所述第一上底板(1)和所述第二上底板(2)分别与所述固定轴(4)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底板(1)设有与所述固定轴(4)转动连接的第一支脚(11),所述第二上底板(2)设有与所述固定轴(4)转动连接的第二支脚(21);所述第一支脚(11)设有第一卡合部,所述第二支脚(21)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卡合部滑动配合的第二卡合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套设于所述固定轴(4)的弹簧(5),所述弹簧(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上底板(1)和所述第二上底板(2)对应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拉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板(3)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部(31)和第二限位部(32),所述第一上底板(1)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限位部(31)配合限位的第三限位部(12),以使所述第一上底板(1)平行于所述下底板(3);所述第二上底板(2)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限位部(32)配合限位的第四限位部(22),以使所述第二上底板(2)平行于所述下底板(3)。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拉座,其特征在于,所示第一上底板(1)和/或所述第二上底板(2)的翻转方向为绕着平行于所述下底板(3)的长度方向的轴翻转,或者,绕着垂直于所述下底板(3)的长度方向的轴翻转。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拉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板(3)设有用于安装拉片的拉片安装部(33)。
9.一种拉头,包括拉座和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座为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拉座。
10.一种拉链,包括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头为权利要求9所述的拉头。
CN202022990181.0U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拉座、拉头及拉链 Active CN2141034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90181.0U CN214103487U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拉座、拉头及拉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90181.0U CN214103487U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拉座、拉头及拉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03487U true CN214103487U (zh) 2021-09-03

Family

ID=77511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90181.0U Active CN214103487U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拉座、拉头及拉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034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12221B2 (en) 2020-01-22 2023-03-28 Ykk Corporation Slider and slider assembling method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12221B2 (en) 2020-01-22 2023-03-28 Ykk Corporation Slider and slider assembling method
DE102021000285B4 (de) 2020-01-22 2024-06-06 Ykk Corporation Schieber und schiebermontageverfahre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580337B2 (ja) 隠し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CN214103487U (zh) 一种拉座、拉头及拉链
EP1867252B1 (en) Collapsible highchair with locking device
TW201406256A (zh) 電子裝置殼體
CN207541535U (zh) 遮光罩组件、带有遮光罩组件的显示器
JP5178286B2 (ja) ケーブル受金具
US6966620B2 (en) Fastener assembly for securing a side cover to a frame of a computer case
US8602477B2 (en) Structure for attaching display unit
JP2013172929A (ja) 電動日射遮蔽装置のモーターユニット取付装置
TWM400182U (en) Computer housing
WO2019174071A1 (zh) 一种电源模块及插框组件
KR101560746B1 (ko) 전면투명커버의 개폐가 용이한 액자
GB2459492A (en) Sunshade attachment structure for a stroller
JP4371831B2 (ja) ベルトコンベヤ
JP3145393U (ja) 額縁
CN107575455B (zh) 一种便于在通孔正面拆装的螺栓组件
TW201737699A (zh) 具有壁掛及直立兩用結構之電子裝置
CN110890030A (zh) 一种led显示屏的安装结构与led显示屏系统
CN215336897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进风面板简易装拆结构
CN218446546U (zh) 一种快拆结构
CN218137962U (zh) 扣具
CN214219881U (zh) 一种悬挂装置及电路板承载装置
US20230396048A1 (en) Panel assembly and mounting box
CN2396422Y (zh) 电脑机壳上盖无螺丝扣组装置
CN211695160U (zh) 进风格栅及天花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