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01676U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01676U
CN214101676U CN202120364079.1U CN202120364079U CN214101676U CN 214101676 U CN214101676 U CN 214101676U CN 202120364079 U CN202120364079 U CN 202120364079U CN 214101676 U CN214101676 U CN 2141016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cavity
acoustic device
channel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6407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6407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016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016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016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属于通信设备技术领域。该电子设备包括设备框体、设备后盖、第一声学器件、第二声学器件、第一出音通道、第二出音通道、第一导音通道和第二导音通道。设备后盖与设备框体连接,设备后盖与设备框体形成第一腔体,第一声学器件和第二声学器件位于第一腔体的两端。第一声学器件通过第一前腔与第一出音通道连通,第一声学器件通过第一后腔与第一导音通道连通,第一导音通道与第一腔体连通。第二声学器件通过第二前腔与第二出音通道连通,第二前腔通过第二导音通道与第一腔体连通。第一声学器件和第二声学器件同步发声,将第一后腔和第二前腔内的声音均导入第一腔体,解决目前声学器件传出的声音会导致设备后盖振动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配备有声学器件。声学器件包括前腔和后腔,为了保证更好的声学性能,需要将后腔与设备后盖和设备框体围成的空腔导通,进而导致后腔传出的声音会作用设备后盖,进而导致设备后盖振动,进而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能够解决目前声学器件传出的声音会导致设备后盖振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设备框体、设备后盖、第一声学器件、第二声学器件、第一出音通道、第二出音通道、第一前腔、第一后腔、第二前腔、第一导音通道和第二导音通道,其中:
设备后盖与设备框体连接,且设备后盖与设备框体形成第一腔体,第一声学器件和第二声学器件设置于第一腔体的两端;
第一声学器件通过第一前腔与第一出音通道连通,第一声学器件通过第一后腔与第一导音通道连通,第一导音通道与第一腔体连通;
第二声学器件通过第二前腔与第二出音通道连通,第二前腔通过第二导音通道与第一腔体连通;
第一声学器件和第二声学器件同步发声,且分别通过第一导音通道和第二导音通道导入第一腔体。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第一声学器件对应的第一后腔和第二声学器件对应的第二前腔均与第一腔体连通,并利用第一声学器件和第二声学器件同步发声,进而使得第一声学器件导入第一腔体内的声音能够与第二声学器件导入第一腔体内的声音相位相反,进而削弱声波对设备后盖的作用,削弱或消除设备后盖振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第一剖面示意;
图2是图1中A处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第二剖面示意;
图4是图3中B处的第一种实施例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1中A处的第二种实施例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3中B处的第二种实施例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公开的第二声学器件的示意图;
图中:
100-设备框体;
200-设备后盖;
300-第一声学器件;
310-第一前腔;320-第一后腔;330-第一导音通道;340-第一发声模组;
341-第一出声面;342-第二出声面;
400-第二声学器件;
410-第二前腔;420-第二导音通道;430-第二壳体;431-安装腔;440-第二发声模组;441-第三出声面;
500-第一出音通道;
600-第二出音通道;
700-第一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图1至7,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参照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包括设备框体100、设备后盖200、第一声学器件300、第二声学器件400、第一出音通道500、第二出音通道600、第一前腔310、第一后腔320、第二前腔410、第一导音通道330和第二导音通道420。其中,设备框体100为基础构件,且设备框体100还可以为电子设备中除设备框体100以外的至少部分零部件提供安装基础。
设备后盖200与设备框体100连接,且设备后盖200与设备框体100形成第一腔体700。第一声学器件300和第二声学器件400分别设置于第一腔体700的两端。具体的,第一声学器件300设置于第一腔体700的一端,第二声学器件400设置于第一腔体700的另一端。
第一声学器件300通过第一前腔310与第一出音通道500连通,以使第一声学器件300发出的声音能够从第一前腔310和第一出音通道500传播至电子设备外部。第一声学器件300通过第一后腔320与第一导音通道330连通,第一导音通道330与第一腔体700连通。
具体的,第一前腔310可以是第一声学器件300中第一发声模组340的第一出声面341与设备框体100围合形成。第一后腔320可以是第一声学器件300中的第一发声模组340的第二出声面342与设备框体100围合形成。或者,第一声学器件300设置有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具有内腔,第一声学器件300的第一发声模组340设置于内腔,且第一发声模组340将内腔分隔为第一前腔310和第一后腔320。
第二声学器件400通过第二前腔410与第二出音通道600连通,第二前腔410通过第二导音通道420与第一腔体700连通。具体的,第二前腔410可以是第二声学器件400的第二发声模组440的第三出声面441与设备框体100围合形成。或者是,第二声学器件400包括第二壳体430,第二壳体430具有内腔,第二声学器件400设置于第二壳体430的内腔,且第二发声模组440的第三出声面441与第二壳体430围合形成第二前腔410。
第一声学器件300和第二声学器件400同步发声,且分别通过第一导音通道330和第二导音通道420导入第一腔体700。具体的,第一后腔320从所述第一导音通道330传出的声波为第一声波,第二前腔410从第二导音通道420传出的声波为第二声波。第一声学器件300和第二声学器件400同步发声,进而使得第一声波与第二声波的相位相反。进一步的,第一声波通过第一导音通道330由第一腔体700的第一端传播至第一腔体700内,第二声波通过第二导音通道420由第一腔体700的第二端传播至第一腔体700内。当第一声波与第二声波相遇后,由于第一声波与第二声波相位相反,进而使得第一声波能够与第二声波发生干涉,削弱或消除第一声波和第二声波的能量,进而降低第一声波和第二声波对设备后盖200的冲击,减缓或消除设备后盖200振动。
参照图1至图4,第一出音通道500可以包括第一出音口,第一出音口靠近设备框体100的第一端,第二出音通道600包括第二出音口,第二出音口靠近设备框体100的第二端。第一出音口和第二出音口分别位于设备框体100第一端和第二端,进而有利于电子设备中第一声学器件300和第二声学器件400发出的声音形成立体声。具体的,设备框体100靠近设备后盖200的一侧为背面,设备框体100背离设备后盖200的一侧为正面,设备框体100中连接背面和正面的为侧面。第一出音口位于设备框体100的正面,第二出音口位于设备框体100的侧面。
参照图7,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第二导音通道420的口径可以小于第二出音通道600的口径。第二导音通道420将第二前腔410内的声波部分导引至第一腔体700内,会对第二出音通道600发出的声音造成影响。而当第二导音通道420的口径小于第二出音通道600的口径时,第二导音通道420对第二出音通道600传出声音的音频效果影响较小,进而能够保证电子设备的整体音响性能。具体的,第一声学器件300可以包括多个第二导音通道420,且多个第二导音通道420可以平行设置。
参照图2和图5,第一声学器件300可以包括第一发声模组340,第一发声模组340包括第一出声面341和第二出声面342,第一出声面341与第一出音通道500靠近第一发声模组340的一端的端口相对设置,第二出声面342与第一导音通道330靠近第一发声模组340的一端的端口相对设置。声音在空气中传播为纵波,第一出声面341与第一出音通道500的端口相对设置,使减小第一发声模组340中第一出声面341发出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的阻碍,减小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能量的消减,保证第一出音通道500传出声波的响度。第二出声面342与第一导音通道330靠近第一发声模组340的一端的端口相对设置,保证了第一前腔310和第二前腔410内气压平衡,保证第一声学器件300的声学性能。
参照图4、图6和图7,第二声学器件400可以包括第二壳体430和第二发声模组440,第二壳体430内设置有安装腔431和第二前腔410,第二发声模组440设置于安装腔431,第二前腔410与安装腔431连通,第二发声模组440包括第三出声面441,第三出声面441与安装腔431的第一内侧壁相对设置,第二前腔410与安装腔431连通的一端位于安装腔431的第二内侧壁,第一内侧壁和第二内侧壁相互垂直。本实施例中,第一内侧壁和第二内侧壁相互垂直,能够有效降低第二出音通道600传出声音的声响,进而给人一种远处发声的听感,提高电子设备的立体声性能。
参照图5和图6,第一导音通道330与第一腔体700连通的一端的延伸方向偏向第二声学器件400的一侧,第二导音通道420与第一腔体700连通的一端的延伸方向偏向第一声学器件300的一侧。声音在空气中传播为纵波,第一导音通道330和第二导音通道420能够改变声波的传播方向,避免第一导音通道330和第二导音通道420内的声波垂直冲击在设备后盖200上,进而能够降低声波对设备后盖200的冲击,能够降低或消除设备后盖200振动。
可选的,第二声学器件400包括第二后腔和第三导音通道,第二后腔通过第三导音通道与第一腔体700连通。进一步的,第三导音通道与第一腔体700连通的一端的延伸方向偏向第二导音通道420与第一腔体700连通处的一侧,以通过第三导音通道改变第二后腔传出声音的传播方向,进而避免第三导音通道内的声波垂直冲击在设备后盖200上,进而能够降低声波对设备后盖200的冲击,能够降低或消除设备后盖200振动。
参照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还包括显示屏,显示屏设置于设备框体100背离设备后盖200的一侧。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蓄电池、主板、控制芯片等。需要说明的是,蓄电池、主板、控制芯片以及显示屏为基础构件。其中,蓄电池为电子设备中各个部件的运行供电。主板其中一个目的是集成电子设备中各部件运行所需电路。可选的,控制第一声学器件300和第二声学器件400的控制电路集成于主板上,第一声学器件300和第二声学器件400与主板相连。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声学器件300和第二声学器件400可以为受话器、扬声器等。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可穿戴设备等设置有第一声学器件300和第二声学器件400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电子设备的具体种类。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框体、设备后盖、第一声学器件、第二声学器件、第一出音通道、第二出音通道、第一前腔、第一后腔、第二前腔、第一导音通道和第二导音通道,其中:
所述设备后盖与所述设备框体连接,且所述设备后盖与所述设备框体形成第一腔体,所述第一声学器件和所述第二声学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的两端;
所述第一声学器件通过所述第一前腔与所述第一出音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声学器件通过所述第一后腔与所述第一导音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导音通道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
所述第二声学器件通过所述第二前腔与所述第二出音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前腔通过所述第二导音通道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
所述第一声学器件和所述第二声学器件同步发声,且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导音通道和所述第二导音通道导入所述第一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音通道包括第一出音口,所述第一出音口靠近所述设备框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出音通道包括第二出音口,所述第二出音口靠近所述设备框体的第二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音通道的口径小于所述第二出音通道的口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声学器件包括多个所述第二导音通道,且多个所述第二导音通道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声学器件包括第一发声模组,所述第一发声模组包括第一出声面和第二出声面,所述第一出声面与所述第一出音通道靠近所述第一发声模组的一端的端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出声面与所述第一导音通道靠近所述第一发声模组的一端的端口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声学器件包括第二壳体和第二发声模组,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有安装腔和所述第二前腔,所述第二发声模组设置于所述安装腔,所述第二前腔与所述安装腔连通,
所述第二发声模组包括第三出声面,所述第三出声面与所述安装腔的第一内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前腔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一端位于所述安装腔的第二内侧壁,所述第一内侧壁和所述第二内侧壁相互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音通道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一端的延伸方向偏向所述第二声学器件的一侧,所述第二导音通道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一端的延伸方向偏向所述第一声学器件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声学器件设有第二后腔和第三导音通道,所述第二后腔通过所述第三导音通道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音通道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一端的延伸方向偏向所述第二导音通道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处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设备框体背离所述设备后盖的一侧。
CN202120364079.1U 2021-02-07 2021-02-07 电子设备 Active CN2141016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64079.1U CN214101676U (zh) 2021-02-07 2021-02-07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64079.1U CN214101676U (zh) 2021-02-07 2021-02-07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01676U true CN214101676U (zh) 2021-08-31

Family

ID=77440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64079.1U Active CN214101676U (zh) 2021-02-07 2021-02-07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016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5115A (zh) * 2021-11-16 2022-03-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声模组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5115A (zh) * 2021-11-16 2022-03-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声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4125115B (zh) * 2021-11-16 2023-09-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声模组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95204U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扬声器结构
CN103002364B (zh) 扬声器连接器模块与手持式电子装置
CN109996161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出声控制方法、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WO2022105684A1 (zh) 电子设备
WO2021104234A1 (zh) 电子设备
CN210168068U (zh) 发声装置和移动终端
CN214101676U (zh) 电子设备
RU2351095C2 (ru) Коллектор для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стереоотображений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в портативном электронном устройстве
CN114866639A (zh)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162461B (zh) 扬声器模组
US2024002284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212434116U (zh) 显示装置的框体组件及其显示装置
CN105657621A (zh) 一种扬声器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2868957B (zh) 超薄型扬声器系统
CN210225716U (zh) 一种增大声腔空间的tws耳机
EP3570558B1 (en) Mobile terminal spk sound chamber structure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5308939A (zh) 减小的声学耦合
CN217216874U (zh) 扬声器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5499051U (zh) 电子设备
WO2023280089A1 (zh) 电子设备
CN215181648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4929153U (zh) 智能终端
CN205071060U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壳体
CN111083618B (zh) 一种发声装置模组和电子产品
CN203912123U (zh) 扬声器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