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01157U -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01157U
CN214101157U CN202023203630.9U CN202023203630U CN214101157U CN 214101157 U CN214101157 U CN 214101157U CN 202023203630 U CN202023203630 U CN 202023203630U CN 214101157 U CN214101157 U CN 2141011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ice coil
stator structure
vibration motor
circuit board
linear vib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0363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志勇
李子昂
毛路斌
马杰
刘柯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AC Technologies Holdings Shenzhen Co Ltd
AAC Optoelectronic C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AC Acoustic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AAC Optoelectronic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AC Acoustic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AAC Optoelectronic C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AAC Acoustic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0363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011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011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0115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线性振动马达,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外壳及收容于收容空间内并与外壳相连的动子组件;动子组件包括位于外壳的收容空间内的振子结构;线性振动马达还包括设于振子结构一侧的第一定子结构;第一定子结构与振子结构之间设有与第一定子结构固定连接的第一铜片;在振子结构和第一定子结构之间设置第一铜片,使振子结构相对于第一铜片运动时第一铜片自身切割磁感线,电磁感应形成涡流,涡流产生的磁场和原有磁场之间产生作用力,从而可有效的增加振子结构的阻尼效果,且第一铜片的体积相对较轻薄,从而不会过大的增大所述线性振动马达的体积,因而可兼顾线性振动马达的性能及轻薄化。

Description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背景技术】
手机、掌上游戏机、导航装置等便携式电子设备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这些产品一般都会用线性振动马达来做系统反馈,比如手机的来电提示、信息提示、导航提示、游戏机的振动反馈等。
现有技术中线性振动马达通过在弹性支撑件的夹角内塞入阻尼泡棉来获取更好的阻尼;弹性支撑件通常是采用弹簧或弹片,不仅弹簧或者弹片本身的阻尼是有限的,而且并且在弹性支撑件中加入阻尼泡棉时,阻尼泡棉需要有预压缩,导致振子结构的振动效果降低;阻尼泡棉会占用线性振动马达内部的部分空间,导致振子结构的配重块的质量减小。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线性振动马达,在不影响线性振动马达性能的同时提供更好的阻尼效果,并兼顾不增加线性振动马达的体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其解决现有线性振动马达性能受影响与线性马达体积薄型化不能兼顾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外壳及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并与所述外壳相连的动子组件;所述动子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外壳的收容空间内的振子结构;所述线性振动马达还包括设于所述振子结构一侧的第一定子结构;
所述第一定子结构与所述振子结构之间设有与所述第一定子结构固定连接的第一铜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线性振动马达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振子结构背向所述第一定子结构的一侧的第二定子结构,所述第二定子结构与所述振子结构之间设有与所述第二定子结构固定连接的第二铜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振子结构包括磁钢;所述第一定子结构包括与所述磁钢相对设置的第一音圈,所述第一铜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音圈朝向所述磁钢的一侧并与所述磁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定子结构包括与所述磁钢相对设置的第二音圈,所述第二铜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音圈朝向所述磁钢的一侧并与所述磁钢相对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动子组件还包括一端固定于所述外壳上的弹性支撑件;所述振子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磁钢固定连接的质量块,所述质量块与所述弹性支撑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子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音圈远离所述第一铜片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音圈电连接的第一线路板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线路板远离所述第一音圈的一侧的第一导磁片,所述第二定子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音圈远离所述第二铜片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音圈电连接的第二线路板和设置于所述第二线路板远离所述第二音圈的一侧的第二导磁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子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铜片与所述第一导磁片之间的第一铁芯,所述第一铁芯穿设于所述第一音圈和所述第一线路板中;所述第二定子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铜片与所述第二导磁片之间的第二铁芯,所述第二铁芯穿设于所述第二音圈和所述第二线路板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质量块朝向所述第一定子结构的一侧凹陷形成用于容置所述第一音圈的第一活动槽,所述质量块朝向所述第二定子结构的一侧凹陷形成用于容置所述第二音圈的第二活动槽,所述质量块还包括用于嵌设所述磁钢的安装槽孔,所述安装槽孔贯穿所述第一活动槽和所述第二活动槽的槽底。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铜片的外缘与所述第一音圈的外缘平齐,所述第二铜片的外缘与所述第二音圈的外缘平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音圈投向所述第一导磁片的投影落入所述第一导磁片内,所述第二音圈投向所述第二导磁片的投影落入所述第二导磁片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振子结构和第一定子结构之间设置第一铜片,使振子结构相对于第一铜片运动时第一铜片自身切割磁感线,电磁感应形成涡流,涡流产生的磁场和原有磁场之间产生作用力,从而有效的增加振子结构的阻尼效果;并且铜片相较于铁、钴镍等金属在磁场中受力要小得多,且第一铜片其体积较轻薄,因而不会过大的增加线性振动马达的体积,从而可兼顾线性振动马达的性能及轻薄化。并通过在质量块上开设活动槽,以使得第一音圈以及第一铜片均朝向质量块方向移动,使得增加第一铜片的线性振动马达体积也难以增大,兼顾了减小了线性振动马达体积,有利于线性振动马达器薄型化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性振动马达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性振动马达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图2中的动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定子结构、磁钢和第二定子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外壳1及收容于收容空间内并与外壳1相连的动子组件2,外壳1包括底盖11、连接于底盖11的周缘的周壁12及盖设于周壁12的远离底盖11端的顶盖13;动子组件2包括一端固定于周壁12的弹性支撑件21、与弹性支撑件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以悬置于收容空间内的振子结构22;线性振动马达还包括固定于顶盖13并与振子结构22相对设置的第一定子结构23以及固定于底盖11并与振子结构22相对设置的第二定子结构24;在振子结构22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定子结构23和第二定子结构24,以提高振子结构22的平衡性以及振动力度。
第一定子结构23与振子结构22之间设有与第一定子结构23固定连接的第一铜片3;第二定子结构24与振子结构22之间设有与第二定子结构24固定连接的第二铜片4。第一铜片3和第二铜片4采用铜片的优点在于,使得振子结构22相对于铜片运动时铜片自身切割磁感线,电磁感应形成涡流6,涡流6产生的磁场和原有磁场之间产生作用力,从而有效的增加振子结构22的阻尼效果;并且铜片相较于铁、钴镍等金属在磁场中受力要小得多。
如图1和图2所示,外壳1为长方体;周壁12包括第一侧边121、第二侧边122、与第一侧边121相连的第一侧壁123以及与第二侧边122相连的第二侧壁124合围形成,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顶盖13位于周壁12的顶端并与周壁12的顶端相连,底盖11位于周壁12的底端并与周壁12的底端相连;上述连接设置,以便于外壳1的装配;第一侧边121、第一侧壁123、第二侧边122和第二侧壁124之间采用焊接固定方式;周壁12、顶盖13和底盖11之间采用焊接固定方式,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粘接的方式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周壁12可以和底盖11一体成型,即周壁12和底盖11为一体,顶盖13为单独的一体,安装时,顶盖13与周壁12盖合后固定即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周壁12也可以和顶盖13一体成型,安装时,底盖11盖合于周壁12并固定即可。
如图2至图3所示,弹性支撑件21设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振子结构22的两端,弹性支撑于振子结构22与周壁12之间,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弹性支撑件21为V型弹性片,其一端与周壁12焊接固定,另一端与振子结构22面向周壁12的端部焊接固定;在振子结构22的两端分别设置弹性支撑件21,以防止第一定子结构23和第二定子结构24驱动振子结构22时,振子结构22直接与周壁12撞击而产生噪音的情况发生;有效的提高了线性振动马达的使用寿命,也提高了振子结构22、弹性支撑件21和周壁12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第一定子结构23与第二定子结构24对称,第一定子结构23位于振子结构22的一侧,第二定子结构24位于振子结构22的另一侧,以提高振子结构22的平衡性以及振动力度。
第一定子结构23和第二定子结构24可以驱动振子结构22在两个弹性支撑件21之间滑移,使得振子结构22在有限空间下获得更加强烈的振感,使得振感体验更加丰富。
如图2和图5所示,第一定子结构23、第一铜片3、振子结构22、第二铜片4和第二定子结构24依次正对设置,以振子结构22为中心,振子结构22的一侧分别设置第一定子结构23和第一铜片3,另一侧设置第二定子结构24和第二铜片4,使得第一定子结构23、第二定子结构24与振子结构22所产生的振动力受到振子结构22、第一铜片3和第二铜片4所产生的涡流6阻力,从而使得振子结构22难以撞击外壳1,并产生的振感丰富。第一定子结构23与第二定子结构24对称设于振子结构22的两侧,且第一铜片3与第二铜片4的结构相同,使得所产生的涡流6更加稳定。
如图1至图3所示,振子结构22包括与弹性支撑件21相连的质量块221及固定于质量块221的磁钢222。质量块221为一体式的框体结构,能减少材料数量、有效降低成本,减少质量块221的加工工序,从而有效降低产品的工艺成本。为了使弹性支撑件21、周壁12和质量块221之间固定稳定,弹性支撑件21两端的端部上分别焊接有第一焊片211和与第一焊片211相对设置的第二焊片212;第一焊片211、弹性支撑件21的一端部及质量块221连接固定;第二焊片212、弹性支撑件21远离质量块221的一端以及周壁12连接固定;上述连接固定可为焊接固定,也可为胶水粘结固定。另一个弹性支撑件21的连接方式与弹性支撑件21的连接方式一致。
如图3所示,在弹性支撑件21远离质量块221的一端上设置有挡片5,挡片5位于弹性支撑件21与周壁12之间,并且弹性支撑件21的宽度小于挡片5的宽度,使得弹性支撑件21具有更加充足的弹性。
如图2图4所示,第一定子结构23包括固定于顶盖13的第一音圈231,磁钢222与第一音圈231相对设置;第一铜片3固定连接于第一音圈231朝向磁钢222的一侧,并与磁钢222相对设置。如图5所示,第一铜片3的外缘与第一音圈231的外缘平齐,使得振子结构22与第一铜片3相对运动时,所产生的涡流6更加稳定。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定子结构23还包括与第一音圈231电性连接的第一线路板232,第一线路板232设置于第一音圈231和第一顶盖13之间;第一线路板232的一端与第一音圈231电连接且另一端伸出外壳1外;本实施例中,第一线路板232为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称FPC)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绝佳的可挠性印刷电路板。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弯折性好的特点。第一线路板232与第一音圈231电连接,以提供交流电。
第一线路板232与第一音圈231连接时,第一音圈231投向第一线路板232的投影落入第一线路板232内;第一导磁片233投向第一线路板232的投影落入第一线路板232内;第一音圈231的面积以及第一导磁片233的面积小于或等于第一线路板232的面积,使得所产生的振动力更加丰富。
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定子结构23还包括与第一线路板232连接的第一导磁片233,第一导磁片233设置于第一线路板232与第一顶盖13之间;第一导磁片233投向第一线路板232的投影落入第一线路板232内,即第一导磁片233的面积小于或等于第一线路板232的面积。这样设置的第一导磁片233,能有很好的收敛磁力线,提高磁性的利用率,并能有效锁定磁力线外泄,降低线性振动马达漏磁,从而使得线性振动马达对其他磁敏感元件的干扰降低到最低。
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线路板232朝向第二侧边122的一端并向第二侧壁124延伸出第一焊接块2321;第一线路板232朝向第一侧边121的一端并向第一侧壁123延伸出第二焊接块2322;第一导磁片233朝向第二侧边122的一端并向第二侧壁124延伸出第一连接块2332;第一导磁片233朝向第一侧边122的一端并向第一侧壁123延伸出第二连接块2331;通过第一焊接块2321与第一连接块2331焊接固定,第二焊接块2322与第二连接块2332焊接固定,使得第一线路板232与第一导磁片连接固定,降低焊接点对电磁场的影响。
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定子结构23还包括第一铁芯234;第一音圈231上开设有沿第一音圈231的厚度方向贯穿第一音圈231的第一容纳通槽2311,第一线路板232开设有与第一容纳通槽2311连通的第一装配通槽2323;第一铁芯234面向第一铜片3的一侧与第一铜片3连接,与该侧背向的一侧依次穿过第一容纳通槽2311和第一装配通槽2323,并与第一导磁片233连接。第一铁芯234不仅能够提高第一音圈231和第一线路板232的结构稳定性及第一音圈231与相关零部件连接的可靠性,便于生产、装配等,而且第一铁芯234能够将周围的磁感线更好地传导到第一音圈231上,从而能够增大整体磁路的磁导率,提高第一音圈231所受的磁感应强度,磁钢222产生的磁场能够更好地作用于第一音圈231,从而提高磁钢222与第一音圈231相互作用力,即线性振动马达的振动力。
如图2和图4所示,第二定子结构24包括第二音圈241和第二线路板242;其中,第二音圈241与磁钢222相对设置,第二线路板242位于第二音圈241背向磁钢222的一侧,第二线路板242与第二音圈241连接。
第二线路板242的一端与第二音圈241电连接且另一端伸出外壳1外并与第一线路板232焊接固定;第一侧边121上远离第一走线缺口1211的一端开设有用于第二线路板242穿出于外壳1的第二走线缺口1212。
如图2所示,第一侧边121的中部上的顶边上开设有第一走线缺口1211,以便于第一线路板232穿出于外壳1,以及便于第一线路板232外接交流电;第一侧边121的中部上的底边上开设有第二走线缺口1212,以便于第二线路板242穿出于外壳1并与第一线路板232焊接固定;使得外界交流电仅通过与第一线路板232或第二线路板242的其一连接即可导电。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第二定子结构24还包括与第二音圈241固定连接的第二线路板242、与第二线路板242远离第二音圈241的一侧连接的第二导磁片243以及第二铁芯244;第二音圈241上开设有沿第二音圈241的厚度方向贯穿第二音圈241的第二容纳通槽2411;第二线路板242上开设有与第二容纳通槽2411连通的第二装配通槽2421;第二装配通槽2421沿第二线路板242的厚度方向贯穿第二线路板242。第二容纳通槽2411的形状大小与第二装配通槽2421的形状大小一致。
第二铁芯244通过第二容纳通槽2411和第二装配通槽2421,依次穿过第二音圈241和第二线路板242,并与第二导磁片243连接;第二铁芯244能够将周围的磁感线更好地传导到第二音圈241上,从而能够增大整体磁路的磁导率,提高第二音圈241所受的磁感应强度,磁钢222产生的磁场能够更好地作用于第二音圈241,从而提高磁钢222与第二音圈241相互作用力,即线性振动马达的振动力,相对设置于磁钢222两侧的第一定子结构23和第二定子结构24,以进一步的提高线性振动马达的振动力。
如图2和图4所示,第二线路板242朝向第二侧边122的端部并向第二侧壁124延伸出第三焊接块2422;第二线路板242朝向第一侧边121的端部并向第一侧壁123延伸出第四焊接块(图中未示出)。第二导磁片243朝向第二侧边122的端部并向第二侧壁124延伸出第三连接块2431;第二导磁片243朝向第一侧边121的端部并向第一侧壁123延伸出第四连接块2432。通过第三焊接块2422与第二连接块2332焊接固定,第四焊接块(图中未示出)与第四连接块2432焊接固定,使得第二线路板242与第二导磁片连接固定,降低焊接点对电磁场的影响。
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线路板232穿出于外壳1的一端为第一连接部2324;第一连接部2324与第一线路板232本体垂直设置,使得第一线路板232通过第一走线缺口1211穿出于外壳1的第一连接部2324附着于外壳1外壁上,减小了线性振动马达体积。
第二线路板242通过第二走线缺口1212穿出于外壳1的一端为第二连接部2424;第二连接部2424与第二线路板242本体垂直设置;第二连接部2424上设置有两个第五焊接块2425,第二连接部2424附着于第一侧边121的外壁上,第一连接部2324通过第五焊接块2425与第二连接部2424连接;使得第二线路板242穿出于外壳1的第二连接部2424附着于外壳1外壁上,以降低线性振动马达的体积。
具体的,在本实施中,如图2和图4所示,第二铜片4的外缘与第二音圈241的外缘平齐;第二音圈241投向第二线路板242的投影落入第二线路板242内;第二导磁片243投向第二线路板242的投影落入第二线路板242内;第二音圈241的面积以及第二导磁片243的面积小于或等于第二线路板242的面积;第二音圈241和第二导磁片243各连接于第二线路板242的一侧,这样设置的第二导磁片243,能有很好的收敛磁力线,提高磁性的利用率,并能有效锁定磁力线外泄,降低线性振动马达漏磁,从而使得线性振动马达对其他磁敏感元件的干扰降低到最低。
如图3所示,质量块221远离顶盖13的一侧凹陷形成用于容置第一音圈231的第一活动槽2211,第一活动槽2211的槽底开设用于嵌设磁钢222的安装槽孔2212。质量块221远离底盖11的一侧凹陷形成用于容置第二音圈241的第二活动槽2213;第一活动槽2211与第二活动槽2213对称设置。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音圈231容置在第一活动槽2211内,第二音圈241容置在第二活动槽2213内,在质量块221运动的过程中,第一音圈231可以相对质量块221在第一活动槽2211内运动,第二音圈241可以相对质量块221在第二活动槽2213内运动;因此,可以避免第一音圈231和第二音圈241与质量块221之间撞击,保证了线性振动马达的可靠性。在一些实施例中,磁钢222、第一音圈231和第二音圈241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组件,只要是能够提供驱动力的结构均可,在此并不作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磁钢222可以与质量块221以注塑的方式成型为一体结构,使得磁钢222组和质量块221的一体性更好,更加牢靠。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外壳及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并与所述外壳相连的动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子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外壳的收容空间内的振子结构;所述线性振动马达还包括设于所述振子结构一侧的第一定子结构;
所述第一定子结构与所述振子结构之间设有与所述第一定子结构固定连接的第一铜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振动马达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振子结构背向所述第一定子结构的一侧的第二定子结构,所述第二定子结构与所述振子结构之间设有与所述第二定子结构固定连接的第二铜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子结构包括磁钢;所述第一定子结构包括与所述磁钢相对设置的第一音圈,所述第一铜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音圈朝向所述磁钢的一侧并与所述磁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定子结构包括与所述磁钢相对设置的第二音圈,所述第二铜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音圈朝向所述磁钢的一侧并与所述磁钢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子组件还包括一端固定于所述外壳上的弹性支撑件;所述振子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磁钢固定连接的质量块,所述质量块与所述弹性支撑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子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音圈远离所述第一铜片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音圈电连接的第一线路板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线路板远离所述第一音圈的一侧的第一导磁片,所述第二定子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音圈远离所述第二铜片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音圈电连接的第二线路板和设置于所述第二线路板远离所述第二音圈的一侧的第二导磁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子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铜片与所述第一导磁片之间的第一铁芯,所述第一铁芯穿设于所述第一音圈和所述第一线路板中;所述第二定子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铜片与所述第二导磁片之间的第二铁芯,所述第二铁芯穿设于所述第二音圈和所述第二线路板中。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块朝向所述第一定子结构的一侧凹陷形成用于容置所述第一音圈的第一活动槽,所述质量块朝向所述第二定子结构的一侧凹陷形成用于容置所述第二音圈的第二活动槽,所述质量块还包括用于嵌设所述磁钢的安装槽孔,所述安装槽孔贯穿所述第一活动槽和所述第二活动槽的槽底。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铜片的外缘与所述第一音圈的外缘平齐,所述第二铜片的外缘与所述第二音圈的外缘平齐。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音圈投向所述第一导磁片的投影落入所述第一导磁片内,所述第二音圈投向所述第二导磁片的投影落入所述第二导磁片内。
CN202023203630.9U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1011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03630.9U CN214101157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03630.9U CN214101157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01157U true CN214101157U (zh) 2021-08-31

Family

ID=77435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03630.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101157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011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06619B (zh) 线性振动电机
CN205319919U (zh) 振动电机
US10978941B2 (en) Vibration motor
CN102386744A (zh) 水平振动电机
US20200195116A1 (en) Vibrating motor
CN204886634U (zh) 振动电机
CN110166902B (zh) 发声器件
CN110213697B (zh) 发声器件
CN215186389U (zh)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CN205319920U (zh) 振动电机
CN102570769A (zh) 线性振动器
CN212381093U (zh) 线性振动电机
CN214101157U (zh)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US11309780B2 (en) Vibration motor
CN210093532U (zh) 振动发声装置
CN210093515U (zh) 发声器件
CN204886632U (zh) 振动电机
CN218830608U (zh) 多功能发声器件
CN217135344U (zh) 振动马达
KR20130031528A (ko) 선형 진동모터
CN213461507U (zh) 线性马达及电子设备
US10069369B2 (en) Vibrating motor
CN205583976U (zh) 线性振动马达
CN210093500U (zh) 发声器件
CN110121135B (zh) 发声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