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96600U - 工艺短舱的接口验证工装 - Google Patents

工艺短舱的接口验证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96600U
CN214096600U CN202120368918.7U CN202120368918U CN214096600U CN 214096600 U CN214096600 U CN 214096600U CN 202120368918 U CN202120368918 U CN 202120368918U CN 214096600 U CN214096600 U CN 2140966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ature
simulation
simulation feature
nacelle
eng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6891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宝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ECC Commercial Aircraft Eng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ECC Commercial Aircraft Eng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ECC Commercial Aircraft Eng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ECC Commercial Aircraft Eng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6891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966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966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966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艺短舱的接口验证工装,包括框架组件和设于框架组件上的单耳模拟特征、侧板模拟特征、外卡槽模拟特征、内卡槽模拟特征以及发动机引气管端面模拟特征;其中,单耳模拟特征和侧板模拟特征模拟连接工艺短舱的试车台架接口,外卡槽模拟特征、内卡槽模拟特征和发动机引气管端面模拟特征模拟连接工艺短舱的发动机接口。

Description

工艺短舱的接口验证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机械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艺短舱的接口验证工装。
背景技术
大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通常与进气道、风扇罩、反推力装置一起构成飞机的动力装置。其中,发动机大部分推力由反推力装置构成的外涵流道产生。反推力装置结构复杂、机构繁多、成本较高。因此,在发动机地面台架试车时,经常采用不具备反推力功能的工艺短舱代替反推力装置,形成发动机外涵流路,确保发动机试车项目顺利进行。
图1至图3分别是一种工艺短舱与试车台架连接的示意图。参考图1 至图3所示,工艺短舱10一般由左右两半功能相同、结构类似的C型涵构成,左半C型涵10a和右半C型涵10b上侧铰链双耳(10a-1、10a-2)与试车台架20的单耳20a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图4至图6分别是一种工艺短舱与发动机连接的示意图。参考图4至图6所示,工艺短舱10前端的外卡勾10c、内卡勾10d分别与发动机中介机匣30的外卡槽30a、内卡槽30b进行扣合。左半C型涵10a、右半C型涵10b下端通过锁扣(图中未标示)进行连接。左半C型涵10a、右半C 型涵10b扣合后,上端的橡胶密封件10e与试车台架20的侧板20b进行压缩,形成工艺短舱10与发动机之间封闭舱的火区边界。左半C型涵10a、右半C型涵10b上的引气密封件10f与发动机引气管端面(图未示)进行压缩,防止工艺短舱10外涵气流引进到发动机时的气体泄露。
当工艺短舱10试制完成后,装配到试车台架20上与发动机中介机匣 30进行扣合时,发动机姿态会因装配公差累积相对试车台架20出现俯仰、偏航等偏差,工艺短舱10通过铰链双耳(10a-1、10a-2)连接到试车台架 20单耳20a上后,会出现工艺短舱10前端外卡勾10c、内卡勾10d分别与发动机中介机匣30外卡槽3a、内卡槽30b无法扣合的故障。
另外,工艺短舱10扣合后,会出现工艺短舱10上端的橡胶密封件10e 与试车台架20侧板20b、引气密封件10f与发动机引气管端面压缩量不满足设计要求的故障。工艺短舱10的上述故障需在车台现场进行排故。然而,现场排故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现场排故时间周期长,会影响其他工作任务的开展,从而影响发动机的试车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短舱的接口验证工装,该接口验证工装可以模拟工艺短舱与试车台架及发动机的装配情况,从而提前排除工艺短舱的扣合故障,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试车进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艺短舱的接口验证工装,包括框架组件和设于所述框架组件上的单耳模拟特征、侧板模拟特征、外卡槽模拟特征、内卡槽模拟特征以及发动机引气管端面模拟特征;其中,所述单耳模拟特征和所述侧板模拟特征模拟连接所述工艺短舱的试车台架接口,所述外卡槽模拟特征、所述内卡槽模拟特征和所述发动机引气管端面模拟特征模拟连接所述工艺短舱的发动机接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单耳模拟特征连接所述工艺短舱的上侧铰链双耳,所述单耳模拟特征与试车台架单耳的形状和/或大小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侧板模拟特征连接所述工艺短舱上端的橡胶密封件,所述侧板模拟特征与试车台架侧板的形状和/或大小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卡槽模拟特征连接所述工艺短舱前端的外卡勾,所述外卡槽模拟特征与发动机中介机匣外卡槽的形状和/或大小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内卡槽模拟特征连接所述工艺短舱前端的内卡勾,所述内卡槽模拟特征与发动机中介机匣内卡槽的形状和/或大小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引气管端面模拟特征连接所述工艺短舱的引气密封件,所述发动机引气管端面模拟特征与发动机引气管端面的形状和/或大小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单耳模拟特征、所述侧板模拟特征、所述外卡槽模拟特征、所述内卡槽模拟特征以及所述发动机引气管端面模拟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可拆卸地设于所述框架组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设于所述框架组件上方的吊装梁以及设于所述框架组件下方的平台组件和支撑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接口验证工装通过单耳模拟特征和侧板模拟特征模拟连接工艺短舱的试车台架接口,通过外卡槽模拟特征、内卡槽模拟特征和发动机引气管端面模拟特征模拟连接工艺短舱的发动机接口,从而可以模拟工艺短舱与试车台架及发动机的装配情况,提前排除了工艺短舱的扣合故障,保证了发动机的正常试车进度。
附图说明
包括附图是为提供对本申请进一步的理解,它们被收录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本说明书一起起到解释本实用新型原理的作用。附图中:
图1至图3分别是一种工艺短舱与试车台架连接的示意图;
图4A至图6B分别是一种工艺短舱与发动机连接的示意图;
图7至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工艺短舱的接口验证工装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申请应用于其他类似情景。除非从语言环境中显而易见或另做说明,图中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结构或操作。
如本申请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他的步骤或元素。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所描述的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的结构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形成为直接接触的实施例,也可以包括另外的特征形成在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的实施例,这样第一和第二特征可能不是直接接触。
应当理解,当一个部件被称为“在另一个部件上”、“连接到另一个部件”、“耦合于另一个部件”或“接触另一个部件”时,它可以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之上、连接于或耦合于、或接触该另一个部件,或者可以存在插入部件。相比之下,当一个部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直接连接于”、“直接耦合于”或“直接接触”另一个部件时,不存在插入部件。同样的,当第一个部件被称为“电接触”或“电耦合于”第二个部件,在该第一部件和该第二部件之间存在允许电流流动的电路径。该电路径可以包括电容器、耦合的电感器和/或允许电流流动的其它部件,甚至在导电部件之间没有直接接触。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尽管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是从公知公用的术语中选择的,但是本申请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些术语可能是申请人按他或她的判断来选择的,其详细含义在本文的描述的相关部分中说明。此外,要求不仅仅通过所使用的实际术语,而是还要通过每个术语所蕴含的意义来理解本申请。
本实用新型的以下实施例提供一种工艺短舱的接口验证工装,该接口验证工装可以模拟工艺短舱与试车台架及发动机的装配情况,从而提前排除工艺短舱的扣合故障,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试车进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艺短舱的接口验证工装包括框架组件和设于框架组件上的单耳模拟特征、侧板模拟特征、外卡槽模拟特征、内卡槽模拟特征以及发动机引气管端面模拟特征;其中,单耳模拟特征和侧板模拟特征模拟连接工艺短舱的试车台架接口,外卡槽模拟特征、内卡槽模拟特征和发动机引气管端面模拟特征模拟连接工艺短舱的发动机接口。
图7至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工艺短舱的接口验证工装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7至图11对该工艺短舱的接口验证工装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下面所进行的描述仅仅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情况下,进行各种变化。
参考图7所示,工艺短舱的接口验证工装40包括框架组件40-1和设于框架组件40-1上的单耳模拟特征40a、侧板模拟特征40b、外卡槽模拟特征40c、内卡槽模拟特征40d以及发动机引气管端面模拟特征40e。
其中,单耳模拟特征40a和侧板模拟特征40b模拟连接工艺短舱10的试车台架20接口,外卡槽模拟特征40c、内卡槽模拟特征40d和发动机引气管端面模拟特征40e模拟连接工艺短舱10的发动机接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单耳模拟特征40a连接工艺短舱10的上侧铰链双耳,单耳模拟特征40a与试车台架20单耳的形状和/或大小相同。
参考图3、图7、图8和图9所示,单耳模拟特征40a可以用于连接工艺短舱10的上侧铰链双耳(10a-1、10a-2)。
示例性的,接口验证工装40的单耳模拟特征40a与工艺短舱10左半 C型涵10a和右半C型涵10b的上侧铰链双耳(10a-1、10a-2)可以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但本实用新型并非以此为限。
在一些示例中,单耳模拟特征40a可以模拟试车台架20单耳20a。
优选的,单耳模拟特征40a与试车台架20单耳20a的形状和大小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侧板模拟特征40b连接工艺短舱10上端的橡胶密封件,侧板模拟特征40b与试车台架20侧板的形状和/或大小相同。
参考图6A、图7和图8所示,侧板模拟特征40b可以用于连接工艺短舱10上端的橡胶密封件10e。
示例性的,接口验证工装40的侧板模拟特征40b与工艺短舱10上端的橡胶密封件10e可以通过压缩的方式进行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具体的连接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本实用新型并非以此为限。
在一些示例中,侧板模拟特征40b可以模拟试车台架20侧板20b。
优选的,侧板模拟特征40b与试车台架20侧板20b的形状和大小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外卡槽模拟特征40c连接工艺短舱10前端的外卡勾,外卡槽模拟特征40c与发动机中介机匣30外卡槽的形状和/ 或大小相同。
参考图4A、图7和图10A所示,外卡槽模拟特征40c可以用于连接工艺短舱10前端的外卡勾10c。
示例性的,接口验证工装40的外卡槽模拟特征40c与工艺短舱10前端的外卡勾10c可以通过扣合的方式进行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具体的连接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本实用新型并非以此为限。
在一些示例中,外卡槽模拟特征40c可以模拟发动机中介机匣30的外卡槽30a。
优选的,外卡槽模拟特征40c与发动机中介机匣30外卡槽30a的形状和大小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内卡槽模拟特征40d连接工艺短舱10前端的内卡勾,内卡槽模拟特征40d与发动机中介机匣30内卡槽的形状和/ 或大小相同。
参考图4B、图7和图10A所示,内卡槽模拟特征40d可以用于连接工艺短舱10前端的内卡勾10d。
示例性的,接口验证工装40的内卡槽模拟特征40d与工艺短舱10前端的内卡勾10d可以通过扣合的方式进行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具体的连接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本实用新型并非以此为限。
在一些示例中,内卡槽模拟特征40d可以模拟发动机中介机匣30的内卡槽30b。
优选的,内卡槽模拟特征40d与发动机中介机匣30内卡槽30b的形状和大小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发动机引气管端面模拟特征40e连接工艺短舱10的引气密封件,发动机引气管端面模拟特征40e与发动机引气管端面的形状和/或大小相同。
参考图6B、图7、图9和图10B所示,发动机引气管端面模拟特征40e 可以用于连接工艺短舱10的引气密封件10f。
示例性的,接口验证工装40的发动机引气管端面模拟特征40e与工艺短舱10的引气密封件10f可以通过压缩的方式进行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具体的连接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本实用新型并非以此为限。
在一些示例中,发动机引气管端面模拟特征40e可以模拟发动机引气管端面(图未示)。
优选的,发动机引气管端面模拟特征40e与发动机引气管端面的形状和大小相同。
应当理解,单耳模拟特征40a、侧板模拟特征40b、外卡槽模拟特征40c、内卡槽模拟特征40d以及发动机引气管端面模拟特征40e在接口验证工装 40上的位置可以是固定的,但也可以是可调的。
通过将单耳模拟特征40a、侧板模拟特征40b、外卡槽模拟特征40c、内卡槽模拟特征40d和发动机引气管端面模拟特征40e的形状、大小以及位置分别与试车台架20单耳20a、试车台架20侧板20b、发动机中介机匣 30外卡槽30a、发动机中介机匣30内卡槽30b以及发动机引气管端面相同,可以保证当工艺短舱10安装到接口验证工装40上时,能够准确模拟工艺短舱10与试车台架20以及发动机的连接和装配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单耳模拟特征40a、侧板模拟特征40b、外卡槽模拟特征40c、内卡槽模拟特征40d以及发动机引气管端面模拟特征 40e中的一个或多个可拆卸地设于框架组件40-1上。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以上实施例中,单耳模拟特征40a、侧板模拟特征40b、外卡槽模拟特征40c、内卡槽模拟特征40d以及发动机引气管端面模拟特征40e均可拆卸地设于框架组件40-1上。
通过将单耳模拟特征40a、侧板模拟特征40b、外卡槽模拟特征40c、内卡槽模拟特征40d和发动机引气管端面模拟特征40e设计为可拆卸结构,可以适应工艺短舱10与试车台架20及发动机接口形式的改变,从而在保证接口验证工装40的基础结构不变的前提下,仅通过更换接口验证工装40 上的多个模拟特征,就可以适应多种工艺短舱10的接口模拟验证,降低了接口验证工装40的制作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工艺短舱的接口验证工装40还包括设于框架组件40-1上方的吊装梁40-4以及设于框架组件40-1下方的平台组件 40-2和支撑组件40-3。
示例性的,平台组件40-2和支撑组件40-3可以对框架组件40-1起到支撑及固定作用。
在一些示例中,将工艺短舱10安装到接口验证工装40上时,吊装梁 40-4可以对工艺短舱10起到吊装的作用。
应当注意,本实用新型的接口验证工装40并不限于以上所描述的多个模拟特征(例如单耳模拟特征40a、侧板模拟特征40b、外卡槽模拟特征40c、内卡槽模拟特征40d和发动机引气管端面模拟特征40e)。
在一些示例中,接口验证工装40还可以包括工艺短舱10与试车台架20和/或发动机的其它模拟特征(图未示),其它模拟特征可以对工艺短舱 10的其他接口类型进行验证,本实用新型并非以为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工艺短舱10可以是指反推力装置。相应的,上述接口验证工装40可以是指反推力装置的接口验证工装,但本实用新型并非以此为限。
由于工艺短舱10是反推力装置的简化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工艺短舱的接口验证工装40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其可以应用于反推力装置的接口验证,本实用新型并非以此为限。
本实用新型的以上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工艺短舱的接口验证工装,该接口验证工装可以模拟工艺短舱与试车台架及发动机的装配情况,从而提前排除工艺短舱的扣合故障,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试车进度。
上文已对基本概念做了描述,显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上述实用新型披露仅仅作为示例,而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虽然此处并没有明确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能会对本申请进行各种修改、改进和修正。该类修改、改进和修正在本申请中被建议,所以该类修改、改进、修正仍属于本申请示范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
同时,本申请使用了特定词语来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如“一个实施例”、“一实施例”、和/或“一些实施例”意指与本申请至少一个实施例相关的某一特征、结构或特点。因此,应强调并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在不同位置两次或多次提及的“一实施例”或“一个实施例”或“一替代性实施例”并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某些特征、结构或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组合。
此外,除非权利要求中明确说明,本申请所述处理元素和序列的顺序、数字字母的使用、或其他名称的使用,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流程和方法的顺序。尽管上述披露中通过各种示例讨论了一些目前认为有用的实用新型实施例,但应当理解的是,该类细节仅起到说明的目的,附加的权利要求并不仅限于披露的实施例,相反,权利要求旨在覆盖所有符合本申请实施例实质和范围的修正和等价组合。例如,虽然以上所描述的系统组件可以通过硬件设备实现,但是也可以只通过软件的解决方案得以实现,如在现有的服务器或移动设备上安装所描述的系统。
同理,应当注意的是,为了简化本申请披露的表述,从而帮助对一个或多个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理解,前文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有时会将多种特征归并至一个实施例、附图或对其的描述中。但是,这种披露方法并不意味着本申请对象所需要的特征比权利要求中提及的特征多。实际上,实施例的特征要少于上述披露的单个实施例的全部特征。
一些实施例中使用了描述成分、属性数量的数字,应当理解的是,此类用于实施例描述的数字,在一些示例中使用了修饰词“大约”、“近似”或“大体上”来修饰。除非另外说明,“大约”、“近似”或“大体上”表明所述数字允许有±20%的变化。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数值参数均为近似值,该近似值根据个别实施例所需特点可以发生改变。在一些实施例中,数值参数应考虑规定的有效数位并采用一般位数保留的方法。尽管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用于确认其范围广度的数值域和参数为近似值,在具体实施例中,此类数值的设定在可行范围内尽可能精确。
虽然本申请已参照当前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申请,在没有脱离本申请精神的情况下还可作出各种等效的变化或替换,因此,只要在本申请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工艺短舱的接口验证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组件和设于所述框架组件上的单耳模拟特征、侧板模拟特征、外卡槽模拟特征、内卡槽模拟特征以及发动机引气管端面模拟特征;
其中,所述单耳模拟特征和所述侧板模拟特征模拟连接所述工艺短舱的试车台架接口,所述外卡槽模拟特征、所述内卡槽模拟特征和所述发动机引气管端面模拟特征模拟连接所述工艺短舱的发动机接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验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耳模拟特征连接所述工艺短舱的上侧铰链双耳,所述单耳模拟特征与试车台架单耳的形状和/或大小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验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模拟特征连接所述工艺短舱上端的橡胶密封件,所述侧板模拟特征与试车台架侧板的形状和/或大小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验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卡槽模拟特征连接所述工艺短舱前端的外卡勾,所述外卡槽模拟特征与发动机中介机匣外卡槽的形状和/或大小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验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卡槽模拟特征连接所述工艺短舱前端的内卡勾,所述内卡槽模拟特征与发动机中介机匣内卡槽的形状和/或大小相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验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引气管端面模拟特征连接所述工艺短舱的引气密封件,所述发动机引气管端面模拟特征与发动机引气管端面的形状和/或大小相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验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耳模拟特征、所述侧板模拟特征、所述外卡槽模拟特征、所述内卡槽模拟特征以及所述发动机引气管端面模拟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可拆卸地设于所述框架组件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验证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框架组件上方的吊装梁以及设于所述框架组件下方的平台组件和支撑组件。
CN202120368918.7U 2021-02-09 2021-02-09 工艺短舱的接口验证工装 Active CN2140966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68918.7U CN214096600U (zh) 2021-02-09 2021-02-09 工艺短舱的接口验证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68918.7U CN214096600U (zh) 2021-02-09 2021-02-09 工艺短舱的接口验证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96600U true CN214096600U (zh) 2021-08-31

Family

ID=77440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68918.7U Active CN214096600U (zh) 2021-02-09 2021-02-09 工艺短舱的接口验证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966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99803B (zh) 一种基于lft的航空发动机传感器及执行机构故障诊断方法
CN106197981B (zh) 一种发动机辅助安装节结构静力试验加载装置及方法
CN102213194A (zh) 大型风力涡轮机的内部部件的装配
CN106874558B (zh) 一种风机主机架吊耳极限安全系数的计算方法
CN206384132U (zh) 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变电站巡检用无人机机体及无人机
CN214096600U (zh) 工艺短舱的接口验证工装
CN107855742A (zh) 一种用于大悬臂旋转开合屋盖钢轨道箱型梁加工方法
CN206250226U (zh) 动力电池顶盖片与极柱的定位防呆结构
CN212009926U (zh) 一种保险丝安装训练设备
CN210948890U (zh) 模块化拼装式发电机组
CN203365099U (zh) 事故应急处理功能的通信系统抗震试验装置
CN109241546B (zh) 一种风机塔筒连接法兰疲劳强度的校核方法
CN103258086B (zh) 一种工装刚度分析方法
CN206041258U (zh) 组装配电箱体
CN109446547A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变桨柜安装支架的强度计算方法
CN210500036U (zh) 船用低速柴油机平台支架装配工装
CN210719602U (zh) 一种机械臂在发射状态下的力学试验工装及振动试验系统
CN205049356U (zh) 列车头罩开闭装置风能测试设备
CN214519892U (zh) 一种用于悬架组装调试的工作台
CN106596274A (zh) 一种验证光伏组件户外载荷能力的方法
CN208983003U (zh) 设有顶部进气升顶装置的全地下lng储罐
CN110451185A (zh) 一种石油钻机通用轨道式移运装置
CN206993528U (zh) 一种多模块简易装卸式泄漏测试仪装置
CN205827708U (zh) 一种可变排量空调压缩机操作训练台
CN212585950U (zh) 风噪仿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