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88927U - 一种缝纫设备对边装置及缝纫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缝纫设备对边装置及缝纫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088927U CN214088927U CN202022811321.3U CN202022811321U CN214088927U CN 214088927 U CN214088927 U CN 214088927U CN 202022811321 U CN202022811321 U CN 202022811321U CN 214088927 U CN214088927 U CN 21408892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p
- edge
- base
- sensor
- whe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缝纫设备对边装置及缝纫设备,包括对边机底座,对边机底座固定设置在缝纫机上,且置于缝纫机针脚一侧;安装机架设置在对边机底座上,安装机架的一端与对边机底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抬起机构设置在安装机架的中部,抬起机构的输出端与对边机底座连接;皮带传动机构设置在安装机架上,拖布机构设置在安装机架的自由端;拖布机构的输入端与皮带传动机构连接,拖布机构的输出端与布料紧密接触;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安装机架上设置拖布机构,利用皮带传动机构的正反转,实现了拖布机构对布料的拖动,确保布料边缘与缝纫机针脚之间的保持设定距离,实现了缝纫过程布料的自动对边,有效提高了缝纫效率,缝纫精度较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缝纫设备自动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缝纫设备对边装置及缝纫设备。
背景技术
缝纫机的缝纫过程中自动对边问题一直制约着缝纫机自动化程度的发展,由于难以实现自动对边,目前常常采用人工进行对边,人工对边过程无法保证对边的精度,严重影响了缝纫效率,同时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用人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缝纫设备对边装置及缝纫设备,以解决现有缝纫机的缝纫过程中对边难度较大,且对边精度无法保证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缝纫设备对边装置,包括对边机底座、安装机架、皮带传动机构、抬起机构及拖布机构;对边机底座固定设置在缝纫机上,且置于缝纫机针脚一侧;安装机架设置在对边机底座上,安装机架的一端与对边机底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
抬起机构设置在安装机架的中部,抬起机构的输出端与对边机底座连接,用于抬升或放下安装机架的自由端;皮带传动机构设置在安装机架上,拖布机构设置在安装机架的自由端;拖布机构的输入端与皮带传动机构连接,拖布机构的输出端与布料紧密接触。
进一步的,对边机底座包括对边基座及安装基座,对边基座固定设置在缝纫机平台上,安装基座与对边基座通过调节螺钉固定连接;安装基座与安装机架转动连接,且安装机架与安装基座之间的转动轴线水平设置;
对边基座上设置有第一直槽口,安装基座上设置有第二直槽口,第一直槽口与第二直槽口垂直;调节螺钉贯穿第一直槽口和第二直槽口,将对边基座及安装基座固定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安装机架包括安装支架、支架连接板、转轴座及转轴;安装支架设置在对边机底座的上方,转轴座的一端与对边机底座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支架连接,转轴水平活动穿设在转轴座中;支架连接板的一端与安装支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皮带传动机构的一端设置在安装支架上,另一端设置在支架连接板的自由端上;抬起机构固定设置在支架连接板的中部,拖布机构设置在支架连接板的自由端。
进一步的,皮带传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及同步带;第一电机固定设置在安装机架的固定端,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水平设置,第一同步带轮固定套设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二同步带轮转动设置在安装机架的自由端;同步带的一端与第一同步带轮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同步带轮连接,拖布机构的输入端与第二同步带轮连接。
进一步的,皮带传动机构还包括两个拖带机构,其中一个拖带机构设置在同步带的上边下方,另一个拖带机构设置在同步带的下边上方;拖带机构包括拖带轮轴及拖带轮;拖带轮轴水平设置在安装机架上,拖带轮转动设置在拖带轮轴上,拖带轮的外侧与同步带紧密接触。
进一步的,抬起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偏心轮、顶杆及拉簧;第二电机固定设置在安装机架上,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水平设置,偏心轮固定设置在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顶杆设置在偏心轮与对边机底座之间,顶杆的上端与偏心轮固定连接;顶杆的下端与对边机底座接触;拉簧设置在对边机底座与安装机架之间,拉簧的上端与安装机架连接,下端与对边机底座连接,拉簧保持拉紧状态。
进一步的,拖布机构包括拖布轮轴及拖布轮;拖布轮轴水平设置,拖布轮轴与皮带传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拖布轮转动套设在拖布轮轴上,拖布轮的下端与布料紧密接触。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及中央处理器,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拖布机构的两侧;第一传感器及第二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连接,中央处理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皮带传动机构连接,中央处理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抬起机构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传感器通过第一传感器座固定设置在拖布机构的一侧,第二传感器通过第二传感器座固定设置在拖布机构的另一侧;第一传感器及第二传感器均采用激光传感器;中央处理器采用ARM处理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缝纫设备,所述缝纫设备上设置有自动对边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缝纫设备对边装置,通过在安装机架上设置拖布机构,拖布机构采用皮带传动机构提供动力,利用皮带传动机构的正反转,实现了拖布机构对布料的拖动;利用拖布机构拖动布料移动,确保布料边缘与缝纫机针脚之间的保持设定距离,实现了缝纫过程布料的自动对边;通过在安装机架与对边机底座之间设置抬起机构,通过抬起机构与对边机底座的相互作用,实现安装机架抬起升降,进而实现了拖布机构与布料之间的分离及压紧,确保了拖布过程的有效性,便于对布料的更换;有效提高了缝纫效率,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缝纫精度较高,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
进一步的,通过在对边基座和安装基座上对应设置直槽口,且将对边基座上的直槽口与安装基座上的直槽口相互垂直设置,通过调整调节螺钉在直槽口中的位置,实现了对安装基座在水平方向上位置的微调,进而实现了对对边装置在缝纫机平面上位置的微调,有效提高了对边装置的灵活性和对边准确性。
进一步的,采用在安装机架中设置安装支架与支架连接板,起到了对整体结构的支撑和内部部件的固定连接作用,提供了较大的零件安装空间,便于装置组装;通过转轴座和转轴配合,使自动对边装置能够绕着转轴转动,从而实现了拖布机构的抬起和放下。
进一步的,通过在皮带传动机构中设置拖带机构,实现了对同步带的张紧作用,确保了动力的有效传递;同时,避免了同步带与抬起机构之间相互干扰,保证了装置的稳定运行。
进一步的,抬起机构采用偏心轮及顶杆的组合形成,确保了安装机架自由端的稳定抬起;通过在对边基座和对边机底座之间设置拉簧,有效增大安装机架自由端的拖布机构与布料之间的压力,避免了拖布机构在拖布的过程中出现布料按压不紧,拖布打滑的情况。
进一步的,采用将拖布轮固定在拖布轮轴上,利用拖布轮轴转动带动拖布轮转动实现对缝纫布料的拖动,结构简单,稳定性好,确保了拖布对边过程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利用传感器对布料边缘与缝纫机针脚之间距离进行实时监测,将布料边缘与缝纫机针脚之间的实测距离与预设距离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调节皮带传动机构正反转,实现对拖布机构的转向调节,进而实现对布料边缘位置的自动调节,即完成自动化对边;利用传感器对布料的识别,实现对抬起机构控制,可以免于人工分拣耗费的时间,可以通过传送装置不间断的向缝纫机传送布料;同时也可避免由于人工控制抬起或者落下不及时,造成拖布轮直接与工作平台接触,造成接触部位磨损等情况。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缝纫设备,通过在缝纫设备上设置自动对边装置,实现了对布料的自动对边,有效提高了对边精度,缝纫效率较高,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缝纫设备对边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缝纫设备对边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缝纫设备对边装置中的抬起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缝纫设备对边装置中的传感器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缝纫设备对边装置中的皮带传动机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缝纫设备对边装置中的拖布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缝纫设备对边装置中的第二同步带轮与拖布轮轴连接结构示意图。
其中,1对边机底座,2安装机架,3皮带传动机构,4抬起机构,5拖布机构,6控制系统;11对边基座,12安装基座;21安装支架,22支架连接板,23转轴座,24转轴;31第一电机,32第一同步带轮,33第二同步带轮,34同步带,35拖带轮轴,36拖带轮;37同步带座,38同步带座外壳;41第二电机,42偏心轮,43顶杆,44拉簧;51拖布轮轴,52拖布轮, 53铜套;61第一传感器,62第一传感器过渡板座,63第一传感器过渡板,64第一传感器座, 65第二传感器,66第二传感器过渡板座,67第二传感器过渡板,68第二传感器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附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缝纫设备对边装置,包括对边机底座1、安装机架2、皮带传动机构3、抬起机构4、拖布机构5及控制系统6;对边机底座1固定设置在缝纫机上,且置于缝纫机针脚一侧;安装机架2转动设置在对边机底座1上,安装机架2的一端与对边机底座1转动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抬起机构4设置在安装机架2的中部,抬起机构4的输出端与对边机底座1连接,用于抬升或放下安装机架2的自由端;皮带传动机构3设置在安装机架2上,拖布机构5设置在安装机架2的自由端;拖布机构5的输入端与皮带传动机构3连接,拖布机构5的输出端与布料紧密接触,用于拖动布料靠近或远离缝纫机针脚移动,确保布料的布料边缘与缝纫机针脚之间的距离与预设距离相同,并保持一致。
对边机底座1包括对边基座11及安装基座12,对边基座11固定设置在缝纫机缝纫平台上,对边基座11与缝纫机平台之间采用螺栓固定连接;安装基座12通过调节螺钉固定设置在对边基座11上,其中,对边基座11上设置有第一直槽口,安装基座12上设置有第二直槽口,第一直槽口与第二直槽口相互垂直,调节螺钉依次贯穿第一直槽口及第二直槽口,将对边基座 11及安装基座12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在对边基座11和安装基座12上对应设置直槽口,且将对边基座11上的直槽口与安装基座12上的直槽口相互垂直设置,通过调整调节螺钉在直槽口中的位置,实现了对安装基座12在水平方向上位置的微调,进而实现了对对边装置在缝纫机平面上位置的微调,有效提高了对边装置的灵活性和对边准确性。
安装机架2包括安装支架21、支架连接板22、转轴座23及转轴24,安装支架21设置在安装基座12的上方,安装支架21与安装基座12之间采用转动连接;转轴座23设置在安装支架21与安装基座12之间,转轴座23的一端与安装基座1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支架12固定连接,转轴24水平活动穿设在转轴座23中,转轴24作为安装支架21与安装基座12之间转动轴线,安装支架21能够绕转轴24发生转动。
支架连接板22的一端与安装支架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皮带传动机构3的一端设置在安装支架21上,另一端设置在支架连接板22的自由端上;抬起机构4设置在支架连接板22的中部,通过抬起机构4与安装基座12之间的作用,实现对支架连接板22绕转轴24的转动抬升;拖布机构5安装在支架连接板22的自由端,当支架连接板22被抬升时,实现带动拖布机构5的抬升。
皮带传动机构3包括第一电机31、第一同步带轮32、第二同步带轮33、同步带34、两个拖带机构、同步带座37及同步带座外壳38;第一电机31固定设置在安装支架21上,第一电机31的输出轴水平设置,第一同步带轮32固定套设在第一电机31的输出轴上;第二同步带轮33转动设置在同步带座37中,同步带座37固定设置在支架连接板22的自由端;通过设置同步带座37,起到了对第二同步带轮33的定位作用,同步带座37通过螺钉与支架连接板22固定连接;同步带34的一端与第一同步带轮32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同步带轮33连接;同步带座外壳38固定设置在同步带座37的外侧,同步带座外壳38与支架连接板22固定连接;利用同步带座外壳38对第二同步带轮33及同步带座37形成包裹,有效避免了布料卷入同步带轮中,提高了对边装置的安全性。
两个拖带机构分别设置在同步带34的上下两边,其中一个拖带机构设置在同步带34的上边下方,另一个拖带机构设置在同步带34的下边上方;拖带机构包括拖带轮轴35及拖带轮 36;拖带轮轴35水平设置在支架连接板22上,拖带轮36转动设置在拖带轮轴35上,拖带轮 36的外侧与同步带34紧密接触;通过在皮带传动机构中设置拖带机构,实现了对同步带的张紧作用,确保了动力的有效传递;同时,避免了同步带34与抬起机构4之间相互干扰,保证了装置的稳定运行。
抬起机构4包括第二电机41、偏心轮42、顶杆43及拉簧44,第二电机41固定设置在支架连接板22上;第二电机41的输出轴水平设置,且置于两个拖带机构之间;偏心轮42固定设置在第二电机41的输出轴上,顶杆43设置在偏心轮42与安装基座12之间,顶杆43的上端与偏心轮42固定连接,顶杆43的下端与安装基座12的上表面接触;拉簧44设置在安装基座12与支架连接板22之间,拉簧44的上端与支架连接板22连接,下端与安装基座12连接,拉簧44保持拉紧状态。
拖布机构5包括拖布轮轴51、拖布轮52及铜套53,拖布轮轴51水平设置,拖布轮轴51 的一端与第二同步带轮33同轴固定,第二同步带轮33通过顶丝与拖布轮轴51连接;皮带传动机构3中第二同步带轮33转动时带动拖布轮轴51的转动,实现第二同步带轮33与拖布轮轴51的同步转动;铜套53设置在同步带座37及拖布轮轴51之间,铜套53外端内嵌于同步带座37中,内端连接拖布轮轴51,起到了固定和润滑作用,铜套53的作用相当于滑动轴承;拖布轮52通过螺钉与拖布轮轴51固定连接,拖布轮52的下端与布料紧密接触。
控制系统6包括第一传感器61、第一传感器过渡板座62、第一传感器过渡板63、第一传感器座64、第二传感器65、第二传感器过渡板座66、第二传感器过渡板67及第二传感器座 68;第一传感器61及第二传感器65分别设置在拖布机构5的两侧,第一传感器61固定设置在第一传感器座64上,第一传感器座64固定设置在第一传感器过渡板63的一端,第一传感器过渡板63的另一端通过第一传感器过渡板座62与同步带座37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传感器65固定设置在第二传感器座68上,第二传感器座68固定设置在第二传感器过渡板67的一端,第二传感器过渡板67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传感器过渡板座66与同步带座3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传感器61的检测点、第二传感器65的检测点与拖布轮52的中心处于同一条直线上,该直线与布料的缝纫进给的方向平行,且第一传感器61的检测点、第二传感器65的检测点与拖布轮52的中心所在直线与缝纫机针脚7之间的距离与布料要求缝纫宽度相匹配
第一传感器61及第二传感器65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连接,中央处理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皮带传动机构3连接,中央处理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抬起机构4连接;第一传感器61用于实时对布料边缘与缝纫机针脚之间距离进行实时监测,利用布料边缘与缝纫机针脚之间的实测距离与预设距离进行对比,利用对皮带传动机构3正反转的自动控制,实现对拖布机构5的自动调节,进而实现对布料边缘位置的自动调节,即完成自动化对边;利用第二传感器65对布料的自动识别,实现对抬起机构4的自动控制;第一传感器起到对边传感器的作用,第二传感器起到定位传感器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电机31及第二电机41均采用步进电机;第一传感器61及第二传感器65均采用激光传感器;中央处理器采ARM处理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缝纫设备,所述缝纫设备上设置有上述的缝纫设备自动对边装置,通过在缝纫设备上设置自动对边装置,实现了对布料的自动对边,有效提高了对边精度,缝纫效率较高,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缝纫设备对边装置,利用第一传感器实时监测布料边缘与缝纫机针脚之间的距离,并将实时监测的布料边缘与缝纫机针脚之间的距离信息传输至中心处理器,将布料边缘与缝纫机针脚之间的距离与其预设距离进行对比,通过中心处理器实现对第一电机正转或反转,通过同步带带动第二同步带轮正转或反转,实现拖布轮的正反转,利用拖布轮与布料之间摩擦作用,进而实现布料边缘靠近或原理缝纫机针脚,调节布料边缘与缝纫机针脚之间距离,使其距离保持一致,实现布料的实时对边。
通过第二传感器对布料的自动识别,中心处理器根据第二传感器的识别结果,当第二传感器识别到布料时,中心处理器调节第二电机带动偏心轮转动,在拉簧的拉力作用下,使拖布机构放下,拖布轮压住布料;然后第一传感器开始工作,第一传感器的作用是用来识别判断布料的边缘,确保布料的边缘始终处于第一传感器的激光光点附近,从而实现缝纫机沿着固定布料边距缝纫;当布料边缘越过激光光点的时候,第一电机带动拖布轮转动使布料边缘返回光点附近;当布料边缘远离激光光点的时候,第一电机带动拖布轮反方向转动,使布料边缘靠近激光光点。
将缝纫机对边装置与缝纫机自身的送布机构相配合,当缝纫完毕后,根据第二传感器采集到布料的位置信息,中心处理器通过控制第二电机转动带动偏心轮转动,在顶杆的作用下,自动对边装置整体抬起,等待下一块布料。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缝纫设备对边装置,通过传感器识别布料位置及布料与缝纫机针脚的边距,通过第一电机的转动带动拖布轮的转动,控制缝纫的边距始终保持一致;通过第二电机转动控制拖布机构的抬起和放下,利用传感器与电机之间相互系统配合,保证在布料传送过来时能够自动识别,控制自动对边装置自动落下,缝纫过程中识别布料边距,自动控制布料边距保持一致,布料缝纫结束后能够自动控制对边装置落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缝纫设备自动对边装置,免去了人手动控制布料对边的动作,操作简单,提升了工作效率,成本低廉,不限制缝纫平台,安装方便;利用传感器,实现了动态的调整布料的距离位置,使布料边缘与缝纫针脚始终保持相同的距离,缝纫效率更加的高效,可以大大降低工厂的生产成本,同时安装方便,成本较低。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缝纫设备对边装置,包括对边机底座、安装机架、皮带传动机构、抬起机构、拖布机构及控制系统;对边机底座固定设置在缝纫机上,且置于缝纫机针脚一侧;安装机架转动设置在对边机底座上,安装机架的一端与对边机底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抬起机构设置在安装机架的中部,抬起机构的输出端与对边机底座连接,用于抬升或放下安装机架的自由端;皮带传动机构设置在安装机架上,拖布机构设置在安装机架的自由端;拖布机构的输入端与皮带传动机构连接,拖布机构的输出端与布料紧密接触,用于拖动布料靠近或远离缝纫机针脚移动,确保布料的布料边缘与缝纫机针脚之间的距离与预设距离相同,并保持一致。
对边机底座包括对边基座及安装基座,对边基座通过螺栓固定在缝纫机的缝纫平台上;安装基座的一端通过螺钉与对边基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机架通过转轴座转动连接;转轴水平活动设置在转轴座中。
安装机架包括安装支架、支架连接板、转轴座及转轴,安装支架设置在安装基座的上方,安装支架与安装基座之间采用转动连接;转轴座设置在安装支架与安装基座之间,转轴座的一端与安装基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支架固定连接,转轴水平活动穿设在转轴座中,转轴作为安装支架与安装基座之间转动轴线,安装支架能够绕转轴发生转动。
支架连接板的一端与安装支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皮带传动机构的一端固定在安装支架上,另一端固定在支架连接板的自由端上;抬起机构固定设置在支架连接板的中部,通过抬起机构与安装基座之间的作用,实现对支架连接板绕转轴的转动抬升;拖布机构安装在支架连接板的自由端,当支架连接板被抬升时,实现带动拖布机构的抬升。
皮带传动机构包括第一步进电机、第一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同步带、两个拖带机构、同步带座及同步带座外壳;第一步进电机通过螺栓与安装支架相连,第一同步带轮通过紧定螺钉与所述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第二同步带轮安装在同步带座中,同步带座固定设置在支架连接板的自由端;同步带的一端连接第一同步带轮,另一端连接第二同步带轮;其中一个拖带机构设置在同步带的上边下方,另一个拖带机构设置在同步带的下边上方;拖带机构包括拖布轮轴及拖带轮;拖带轮轴通过螺钉水平设置在支架连接板上,拖带轮转动设置在拖带轮轴上,拖带轮的外侧与同步带紧密接触;拖带轮的作用是避免与抬起机构相干涉同时涨紧同步带;同步带座外壳通过螺栓固定在同步带座的外侧,同步带座外壳通过螺钉与支架连接板固定连接。
拖布机构包括拖布轮轴、拖布轮及铜套,拖布轮轴水平设置,拖布轮轴的一端与第二同步带轮同轴固定,拖布轮转动套设在拖布轮轴上,拖布轮的外侧与布料紧密接触;铜套与拖布轮轴以及同步带座同心配合,铜套内嵌于同步带座,拖布轮于拖布轮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控制系统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一传感器过渡板座、第一传感器过渡板、第一传感器座、第二传感器、第二传感器过渡板座、第二传感器过渡板及第二传感器座;第一传感器及第二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拖布机构的两侧,第一传感器固定设置在第一传感器座上,第一传感器座固定设置在第一传感器过渡板的一端,第一传感器过渡板的另一端通过第一传感器过渡板座与同步带座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传感器固定设置在第二传感器座上,第二传感器座固定设置在第二传感器过渡板的一端,第二传感器过渡板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传感器过渡板座与同步带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第一传感器及第二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连接,中央处理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皮带传动机构连接,中央处理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抬起机构连接;第一传感器用于实时对布料边缘与缝纫机针脚之间距离进行实时监测,利用布料边缘与缝纫机针脚之间的实测距离与预设距离进行对比,利用对皮带传动机构正反转的自动控制,实现对拖布机构的自动调节,进而实现对布料边缘位置的自动调节,即完成自动化对边;利用第二传感器对布料的自动识别,实现对抬起机构的自动控制。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电机的正转或反转,控制拖布轮正转或者反转,从而拖动布料靠近或远离缝纫机针脚移动,从而控制布料的缝纫针脚与布料边缘之间的距离保持恒定;通过第二电机转动支架连接板,抬起拖布机构,从而使拖布轮脱离布料。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传感器及第二传感器均采用激光传感器,第一传感器及第二传感器与拖布轮中心处于同一条直线上,且该直线与布料的缝纫进给的方向平行,依次顺序为缝纫机针脚、第一传感器、拖布轮和第二传感器;第一电机及第二电机均采用步进电机,通过控制步进角来实现布料摆动的准确控制以及抬起装置的准确控制。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传感器和第一传感器可以准确确定布料的位置和布料缝纫边沿的位置,确保布料在缝纫过程中,不需要人为干涉仍能够准确的沿恒定的边沿缝纫;避免了人手动控制布料缝纫对边的动作,操作简单,节省了人力成本,提升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缝纫机针脚与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以及拖布轮中心所在的直线之间的距离由缝纫布料的针脚与布料边沿的距离所决定,可以根据布料的缝纫要求调整缝纫机针脚与所述的传感器中心点所在直线的距离。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之一,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仅仅受本实施例的限制,还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容易想到的变化、替换及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缝纫设备对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边机底座(1)、安装机架(2)、皮带传动机构(3)、抬起机构(4)及拖布机构(5);对边机底座(1)固定设置在缝纫机上,且置于缝纫机针脚一侧;安装机架(2)设置在对边机底座(1)上,安装机架(2)的一端与对边机底座(1)转动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
抬起机构(4)设置在安装机架(2)的中部,抬起机构(4)的输出端与对边机底座(1)连接,用于抬升或放下安装机架(2)的自由端;皮带传动机构(3)设置在安装机架(2)上,拖布机构(5)设置在安装机架(2)的自由端;拖布机构(5)的输入端与皮带传动机构(3)连接,拖布机构(5)的输出端与布料紧密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纫设备对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对边机底座(1)包括对边基座(11)及安装基座(12),对边基座(11)固定设置在缝纫机平台上,安装基座(12)与对边基座(11)通过调节螺钉固定连接;安装基座(12)与安装机架(2)转动连接,且安装机架(2)与安装基座(12)之间的转动轴线水平设置;
对边基座(11)上设置有第一直槽口,安装基座(12)上设置有第二直槽口,第一直槽口与第二直槽口垂直;调节螺钉贯穿第一直槽口和第二直槽口,将对边基座(11)及安装基座(12)固定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纫设备对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机架(2)包括安装支架(21)、支架连接板(22)、转轴座(23)及转轴(24);安装支架(21)设置在对边机底座(1)的上方,转轴座(23)的一端与对边机底座(1)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支架(21)连接,转轴(24)水平活动穿设在转轴座(23)中;支架连接板(22)的一端与安装支架(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皮带传动机构(3)的一端设置在安装支架(21)上,另一端设置在支架连接板(22)的自由端上;抬起机构(4)固定设置在支架连接板(22)的中部,拖布机构(5)设置在支架连接板(22)的自由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纫设备对边装置,其特征在于,皮带传动机构(3)包括第一电机(31)、第一同步带轮(32)、第二同步带轮(33)及同步带(34);第一电机(31)固定设置在安装机架(2)的固定端,第一电机(31)的输出轴水平设置,第一同步带轮(32)固定套设在第一电机(31)的输出轴上,第二同步带轮(33)转动设置在安装机架(2)的自由端;同步带(34)的一端与第一同步带轮(32)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同步带轮(33)连接,拖布机构(5)的输入端与第二同步带轮(3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缝纫设备对边装置,其特征在于,皮带传动机构(3)还包括两个拖带机构,其中一个拖带机构设置在同步带(34)的上边下方,另一个拖带机构设置在同步带(34)的下边上方;拖带机构包括拖带轮轴(35)及拖带轮(36);拖带轮轴(35)水平设置在安装机架(2)上,拖带轮(36)转动设置在拖带轮轴(35)上,拖带轮(36)的外侧与同步带(34)紧密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纫设备对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抬起机构(4)包括第二电机(41)、偏心轮(42)、顶杆(43)及拉簧(44);第二电机(41)固定设置在安装机架(2)上,第二电机(41)的输出轴水平设置,偏心轮(42)固定设置在第二电机(41)的输出轴上,顶杆(43)设置在偏心轮(42)与对边机底座(1)之间,顶杆(43)的上端与偏心轮(42)固定连接;顶杆(43)的下端与对边机底座(1)接触;拉簧(44)设置在对边机底座(1)与安装机架(2)之间,拉簧(44)的上端与安装机架(2)连接,下端与对边机底座(1)连接,拉簧(44)保持拉紧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纫设备对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拖布机构(5)包括拖布轮轴(51)及拖布轮(52);拖布轮轴(51)水平设置,拖布轮轴(51)与皮带传动机构(3)的输出端连接,拖布轮(52)转动套设在拖布轮轴(51)上,拖布轮(52)的下端与布料紧密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纫设备对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6),控制系统(6)包括第一传感器(61)、第二传感器(65)及中央处理器,第一传感器(61)和第二传感器(65)分别设置在拖布机构(5)的两侧;第一传感器(61)及第二传感器(65)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连接,中央处理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皮带传动机构(3)连接,中央处理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抬起机构(4)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缝纫设备对边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传感器(61)通过第一传感器座(64)固定设置在拖布机构(5)的一侧,第二传感器(65)通过第二传感器座(68)固定设置在拖布机构(5)的另一侧;第一传感器(61)及第二传感器(65)均采用激光传感器;中央处理器采用ARM处理器。
10.一种缝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设备上设置有自动对边装置;所述自动对边装置利用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缝纫设备对边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811321.3U CN214088927U (zh) | 2020-11-26 | 2020-11-26 | 一种缝纫设备对边装置及缝纫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811321.3U CN214088927U (zh) | 2020-11-26 | 2020-11-26 | 一种缝纫设备对边装置及缝纫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088927U true CN214088927U (zh) | 2021-08-31 |
Family
ID=77453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811321.3U Active CN214088927U (zh) | 2020-11-26 | 2020-11-26 | 一种缝纫设备对边装置及缝纫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088927U (zh) |
-
2020
- 2020-11-26 CN CN202022811321.3U patent/CN21408892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648053A (zh) | 一种缝纫机 | |
CN104099726B (zh) | 一种打线及抬压脚剪线用的驱动机构及一种锁眼机 | |
CN214088927U (zh) | 一种缝纫设备对边装置及缝纫设备 | |
CN107513815B (zh) | 气控电子后托机构 | |
CN101250796B (zh) | 袜头缝合机 | |
CN105200675A (zh) | 一种门襟机压脚自动调节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 |
JPS5935189Y2 (ja) | 本縫いミシン | |
CN214736528U (zh) | 一种用于熔喷布成网机的纠偏装置 | |
CN205711232U (zh) | 一种经编机成圈装置 | |
CN213596569U (zh) | 一种缝纫机 | |
CN111441141A (zh) | 一种链式珠边机 | |
CN221142078U (zh) | 一种稳压接近式缝纫机后拖装置 | |
CN214882498U (zh) | 一种基于视觉机器人的验布机 | |
CN215628611U (zh) | 一种高效同步缝纫机 | |
CN204224845U (zh) | 全自动升降机头模板缝纫机缝纫同步机构 | |
CN220813140U (zh) | 一种服饰裁剪用进料精确的推送机构 | |
CN111556232B (zh) | 一种非接触式割绒织物厚度拍摄装置 | |
CN220789038U (zh) | 一种抱枕缝边用车缝装置 | |
CN217628871U (zh) | 一种服装加工用折边锁边装置 | |
CN221681349U (zh) | 一种绷缝机步进装置 | |
CN215755509U (zh) | 一种送布机的自动纠偏装置 | |
CN216585507U (zh) | 一种精装定位的服装加工用订扣机 | |
CN218779127U (zh) | 一种上圆领机 | |
CN219315236U (zh) | 弹性绳用导料装置 | |
CN221371465U (zh) | 一种鞋垫缝边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