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83916U - 一种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桩电路的集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桩电路的集线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083916U CN214083916U CN202022651484.XU CN202022651484U CN214083916U CN 214083916 U CN214083916 U CN 214083916U CN 202022651484 U CN202022651484 U CN 202022651484U CN 214083916 U CN214083916 U CN 21408391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rging
- electric pile
- new energy
- pile body
- energy automobi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60 hair shin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380 skin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桩电路的集线装置,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充电桩本体、操作装置、收线装置以及保护装置,操作装置设置在充电桩本体前侧表面,收线装置设置在充电桩本体内部,保护装置设置在充电桩本体上表面。本实用新型通过充电桩本体完成对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过程,同时收线装置实现对充电线的活动收放,操作装置控制收线装置以及充电箱本体的运作,确保充电桩使用方便,配合保护装置保护充电桩本体免受日晒雨淋的损伤以及防止充电线收放时的磨损,达到保护设备,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桩电路的集线装置。
背景技术
充电桩是电动力车的小型电站,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中使用的加油机,可以在停车场、居民小区和办公楼等区域广泛应用。用户通过使用充电桩上的充电枪,可以便捷地连接电动汽车并进行充电,但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不考虑充电线的实际长度,过度拉扯充电线导致充电线的绝缘皮破损或者断裂,缩短充电线的使用寿命,带来安全隐患。
目前,现有的新能源充电桩结构多样,大多数充电桩的充电线都是裸露在外部,不仅容易损坏充电线和充电桩,影响充电线的使用寿命,还危及经过充电桩旁边的过路人,不够美观,存在安全隐患。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桩电路的集线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桩电路的集线装置,解决现有的新能源充电桩结构多样,大多数充电桩的充电线都是裸露在外部,不仅容易损坏充电线和充电桩,影响充电线的使用寿命,还危及经过充电桩旁边的过路人,不够美观,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桩电路的集线装置,包括充电桩本体、操作装置、收线装置以及保护装置,所述操作装置设置在所述充电桩本体前侧表面,所述收线装置设置在所述充电桩本体内部,所述保护装置设置在充电桩本体上表面,所述充电桩本体包括充电箱以及散热窗,所述散热窗设置在所述充电箱左侧表面,所述操作装置包括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设置在所述充电箱前侧表面,所述收线装置包括旋转轴以及卷线轮,所述旋转轴两端分别与所述充电箱内侧左右两表面旋转配合,所述卷线轮套设在所述旋转轴周侧面,所述保护装置包括遮挡板,所述遮挡板下表面与所述充电箱上表面焊接。
优选地,所述充电桩本体包括充电枪安置槽以及通孔,所述充电枪安置槽以及所述通孔均设置在所述充电箱前侧表面,通过所述通孔将充电线引出,同时所述散热窗实现充电过程散热的目的,达到所述充电箱散热和保护充电桩的目的。
优选地,所述操作装置包括显示屏、操作按钮以及警示灯,所述操作面板前侧表面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警示灯、所述显示屏以及所述操作按钮,通过所述操作按钮和所述显示屏相互配合控制所述充电箱的充电过程和充电时间,充电完成后所述警示灯及时作出反应,避免充电时间过程,对汽车电瓶造成伤害,同时可控制所述收线装置的运作,实现活动收放充电线,达到提高充电桩的实用性的目的。
优选地,所述收线装置包括主动轮、从动轮、皮带、电机以及电机支架,所述从动轮与所述旋转轴一端连接,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通过所述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电机支架上表面,所述电机支架下表面与所述充电箱内侧上表面焊接,通过所述电机工作带动与其输出轴连接的所述主动轮转动,再利用所述皮带套设在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的外部,从而使所述从动轮同步转动,带动所述旋转轴和所述卷线轮转动,达到活动收放充电线的目的。
优选地,所述保护装置包括保护垫、照明灯、固定块、固定轴以及导线轮,所述保护垫设置在所述通孔表面,所述遮挡板下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照明灯设置在凹槽内表面,通过所述遮挡板,有效保护所述充电箱免受日晒雨淋的损害,所述保护垫设置在所述通孔周侧面,有效防止充电线收放过程与所述充电箱之间的磨损,达到保护充电桩以及充电线的目的。
优选地,两所述固定块相对设置在所述充电箱内侧表面,所述固定轴两端分别与两所述固定块焊接,所述导线轮套设在所述固定轴周侧面,通过两所述导线轮相互配合,实现固定充电线收放时的方向,避免了充电线收放过程出现线圈缠绕、紊乱的现象,达到保护充电线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工作带动与其输出轴连接的主动轮转动,再利用皮带套设在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外部,从而使从动轮同步转动,带动旋转轴和卷线轮转动,达到活动收放充电线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遮挡板,有效保护充电箱免受日晒雨淋的损害,保护垫设置在通孔周侧面,有效防止充电线收放过程与充电箱之间的磨损,达到保护充电桩以及充电线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两导线轮相互配合,实现固定充电线收放时的方向,避免了充电线收放过程出现线圈缠绕、紊乱的现象,达到保护充电线的目的。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操作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00、充电桩本体;200、操作装置;300、收线装置;400、保护装置;110、充电箱;120、散热窗;130、充电枪安置槽;140、通孔;210、操作面板;220、显示屏; 230、操作按钮;240、警示灯;310、旋转轴;320、卷线轮;330、从动轮;340、主动轮;350、皮带;360、电机;370、电机支架;410、遮挡板;420、保护垫;430、照明灯;440、固定块;450、固定轴;460、导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中”、“外”、“内”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桩电路的集线装置,包括充电桩本体100、操作装置200、收线装置300以及保护装置400,操作装置200 设置在充电桩本体100前侧表面,收线装置300设置在充电桩本体100内部,保护装置400设置在充电桩本体100上表面,充电桩本体100包括充电箱110以及散热窗120,散热窗120设置在充电箱110左侧表面,操作装置200包括操作面板210,操作面板 210设置在充电箱110前侧表面,收线装置300包括旋转轴310以及卷线轮320,旋转轴310两端分别与充电箱110内侧左右两表面旋转配合,卷线轮320套设在旋转轴310 周侧面,保护装置400包括遮挡板410,遮挡板410下表面与充电箱110上表面焊接。
进一步地,充电桩本体100包括充电枪安置槽130以及通孔140,充电枪安置槽 130以及通孔140均设置在充电箱110前侧表面,通过通孔140将充电线引出,同时散热窗120实现充电过程散热的目的,达到充电箱110散热和保护充电桩的目的。
进一步地,操作装置200包括显示屏220、操作按钮230以及警示灯240,操作面板210前侧表面由上至下依次设置警示灯240、显示屏220以及操作按钮230,通过操作按钮230和显示屏220相互配合控制充电箱110的充电过程和充电时间,充电完成后警示灯240及时作出反应,避免充电时间过程,对汽车电瓶造成伤害,同时可控制收线装置300的运作,实现活动收放充电线,达到提高充电桩的实用性的目的。
进一步地,收线装置300包括主动轮340、从动轮330、皮带350、电机360以及电机支架370,从动轮330与旋转轴310一端连接,主动轮340与电机360输出轴连接,主动轮340与从动轮330通过皮带350传动连接,电机360设置在电机支架370 上表面,电机支架370下表面与充电箱110内侧上表面焊接,通过电机360工作带动与其输出轴连接的主动轮340转动,再利用皮带350套设在主动轮340和从动轮330 的外部,从而使从动轮330同步转动,带动旋转轴310和卷线轮320转动,达到活动收放充电线的目的。
进一步地,保护装置400包括保护垫420、照明灯430、固定块440、固定轴450 以及导线轮460,保护垫420设置在通孔140表面,遮挡板410下表面设置有凹槽,照明灯430设置在凹槽内表面,通过遮挡板410,有效保护充电箱110免受日晒雨淋的损害,保护垫420设置在通孔140周侧面,有效防止充电线收放过程与充电箱110 之间的磨损,达到保护充电桩以及充电线的目的。
进一步地,两固定块440相对设置在充电箱110内侧表面,固定轴450两端分别与两固定块440焊接,导线轮460套设在固定轴450周侧面,通过两导线轮460相互配合,实现固定充电线收放时的方向,避免了充电线收放过程出现线圈缠绕、紊乱的现象,达到保护充电线的目的。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桩电路的集线装置,包括充电桩本体(100)、操作装置(200)、收线装置(300)以及保护装置(400),所述操作装置(200)设置在所述充电桩本体(100)前侧表面,所述收线装置(300)设置在所述充电桩本体(100)内部,所述保护装置(400)设置在充电桩本体(100)上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100)包括充电箱(110)以及散热窗(120),所述散热窗(120)设置在所述充电箱(110)左侧表面,所述操作装置(200)包括操作面板(210),所述操作面板(210)设置在所述充电箱(110)前侧表面,所述收线装置(300)包括旋转轴(310)以及卷线轮(320),所述旋转轴(310)两端分别与所述充电箱(110)内侧左右两表面旋转配合,所述卷线轮(320)套设在所述旋转轴(310)周侧面,所述保护装置(400)包括遮挡板(410),所述遮挡板(410)下表面与所述充电箱(110)上表面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桩电路的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100)包括充电枪安置槽(130)以及通孔(140),所述充电枪安置槽(130)以及所述通孔(140)均设置在所述充电箱(110)前侧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桩电路的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装置(200)包括显示屏(220)、操作按钮(230)以及警示灯(240),所述操作面板(210)前侧表面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警示灯(240)、所述显示屏(220)以及所述操作按钮(2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桩电路的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装置(300)包括主动轮(340)、从动轮(330)、皮带(350)、电机(360)以及电机支架(370),所述从动轮(330)与所述旋转轴(310)一端连接,所述主动轮(340)与所述电机(360)输出轴连接,所述主动轮(340)与所述从动轮(330)通过所述皮带(350)传动连接,所述电机(360)设置在所述电机支架(370)上表面,所述电机支架(370)下表面与所述充电箱(110)内侧上表面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桩电路的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400)包括保护垫(420)、照明灯(430)、固定块(440)、固定轴(450)以及导线轮(460),所述保护垫(420)设置在所述通孔(140)表面,所述遮挡板(410)下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照明灯(430)设置在凹槽内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桩电路的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440)有两个,相对设置在所述充电箱(110)内侧表面,所述固定轴(450)两端分别与两所述固定块(440)焊接,所述导线轮(460)套设在所述固定轴(450)周侧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651484.XU CN214083916U (zh) | 2020-11-17 | 2020-11-17 | 一种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桩电路的集线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651484.XU CN214083916U (zh) | 2020-11-17 | 2020-11-17 | 一种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桩电路的集线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083916U true CN214083916U (zh) | 2021-08-31 |
Family
ID=77450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651484.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083916U (zh) | 2020-11-17 | 2020-11-17 | 一种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桩电路的集线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083916U (zh) |
-
2020
- 2020-11-17 CN CN202022651484.XU patent/CN21408391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66565A (zh) | 车辆驱动机构 | |
CN214083916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桩电路的集线装置 | |
CN211075412U (zh) | 一种电动车后桥总成 | |
CN212473162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自充电装置 | |
CN206313511U (zh) | 汽车光伏充电装置 | |
CN211195911U (zh) | 一种立式交流多功能充电桩 | |
CN213056750U (zh) | 一种便于收线的充电桩 | |
CN115173622A (zh) | 一种拖挂车用轮毂电机和电控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
CN211335626U (zh) | 一种可移动式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 |
CN211075587U (zh) | 交流充电桩 | |
CN209159455U (zh) | 一种地锁式充电桩 | |
CN108545064B (zh) | 一种汽车起陷器 | |
CN220577069U (zh) | 一种小型充电枪便携一体化装置 | |
CN214069637U (zh) | 一种igbt逆变式充电机 | |
CN213007659U (zh) | 一种具有自动收卷电缆功能的外置充电设备 | |
CN207859980U (zh) | 一种具有自动卷线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壳体 | |
CN211830590U (zh) | 一种车载电源逆变器 | |
CN220096332U (zh) | 一种用于高效汽车后视镜雨雾的清理结构 | |
CN209881661U (zh) | 一种车载逆变器 | |
CN221784060U (zh) | 一种便携式太阳能发电电源 | |
CN211701733U (zh) | 电动汽车走行充电装置 | |
CN218966703U (zh) | 一种汽车充电桩用充电线保护装置 | |
CN214337613U (zh) | 一种高效车辆电池充电器 | |
CN213973604U (zh) | 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充电装置 | |
CN214295648U (zh) | 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移动充电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8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