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75035U - 一种特技摩托车玩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特技摩托车玩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75035U
CN214075035U CN202022974228.4U CN202022974228U CN214075035U CN 214075035 U CN214075035 U CN 214075035U CN 202022974228 U CN202022974228 U CN 202022974228U CN 214075035 U CN214075035 U CN 2140750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cycle
stunt
transmission
driving wheel
motorcyc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7422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汉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MAISTO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MAISTO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MAISTO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MAISTO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7422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750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750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750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特技摩托车玩具。其中,特技摩托车玩具包括摩托车本体,摩托车本体包括:外壳组件;行进马达,设于外壳组件中;以及行走组件,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履带,主动轮设于外壳组件中的后端,主动轮与行进马达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从动轮与外壳组件的前端转动连接,传动履带与主动轮和从动轮传动连接;摩托车本体的质心与主动轮的距离小于摩托车本体的质心与从动轮的距离。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特技摩托车玩具稳定性高,同时能够进行变换姿态行走的特技表演,具有较高的可玩性。

Description

一种特技摩托车玩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特技摩托车玩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各类遥控摩托车玩具的行进方式一般与实际上使用的摩托车类似,通过马达带动后轮转动,前轮随车子行进而转动。该类遥控摩托车一方面稳定性不高,十分容易倾倒,另一方面可玩性不高,姿态单一,用户很容易厌倦。
因此,亟需一种特技摩托车玩具,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技摩托车玩具,稳定性高,同时能够进行变换姿态行走的特技表演,具有较高的可玩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特技摩托车玩具,包括摩托车本体,所述摩托车本体包括:
外壳组件;
行进马达,设于所述外壳组件中;以及
行走组件,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履带,所述主动轮设于所述外壳组件中的后端,所述主动轮与所述行进马达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轮与所述外壳组件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传动履带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传动连接;
所述摩托车本体的质心与所述主动轮的距离小于所述摩托车本体的质心与所述从动轮的距离。
作为特技摩托车玩具的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摩托车本体还包括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
转向马达,设于所述外壳组件中;
弧形杆,所述弧形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向斜下方伸出所述外壳组件的两侧的斜撑件,所述转向马达的输出端与所述弧形杆传动连接,所述转向马达能够驱动所述弧形杆转动以调整所述斜撑件伸出所述外壳组件的距离,使其中一个所述斜撑件压抵于地面并使得所述摩托车本体向另一侧倾斜。
作为特技摩托车玩具的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转向机构还包括:
传动齿轮组件,所述传动齿轮组件的输入端与所述转向马达的输出端传动连接;
所述弧形杆上设有齿条结构,所述齿条结构与所述传动齿轮组件的输出端传动连接。
作为特技摩托车玩具的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外壳组件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行进马达设于所述下壳体中,所述转向马达设于所述上壳体中。
作为特技摩托车玩具的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从动轮设置为空心的环状结构,所述下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左壳和右壳,所述左壳上设有左固定件,所述右壳上对应设有右固定件,所述左固定件与所述右固定件配合构成固定环,所述从动轮套设于所述固定环上。
作为特技摩托车玩具的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摩托车本体还包括:
电池箱,与所述行进马达和所述转向马达电连接,所述电池箱设于所述外壳组件中靠近所述主动轮的一端。
作为特技摩托车玩具的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传动履带的内侧设有与其同向延伸的限位凸条,所述限位凸条的两侧均设有第一传动齿,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上均设有与所述限位凸条相适配的限位凹槽,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一传动齿啮合传动连接的第二传动齿。
作为特技摩托车玩具的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传动履带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作为特技摩托车玩具的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外壳组件的尾部设有支撑杆,用于支撑处于竖起状态的所述摩托车本体。
作为特技摩托车玩具的一个可选的方案,还包括:
遥控手柄,与所述摩托车本体无线通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特技摩托车玩具的摩托车本体的从动轮和主动轮通过传动履带传动连接,一方面传动履带相对一般车轮具备更大的接地面积,另一方面传动履带具有更强的越障性能,因此摩托车本体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同时,摩托车本体的质心靠近后端的主动轮,当摩托车本体向前加速时,在惯性的作用下,摩托车本体的前端抬起,使摩托车本体处于竖立状态,在此状态下后端的主动轮处的传动履带保持与地面接触,依然能够带动摩托车本体行进,通过向前减速或者向后加速即能恢复双轮着地的姿态,以上实现了变换姿态行走的特技表演,使得特技摩托车玩具具备较高的可玩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摩托车本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摩托车本体双轮着地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摩托车本体竖立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摩托车本体的结构示意图二(隐藏上壳体);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摩托车本体的结构示意图三(隐藏上壳体);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摩托车本体直行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摩托车本体向左倾斜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摩托车本体向右倾斜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摩托车本体的结构分解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摩托车本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
1、外壳;11、下壳体;111、左壳;112、右壳;12、上壳体;
2、主动轮;3、从动轮;31、限位凹槽;4、传动履带;41、限位凸条;42、第一传动齿;5、转向马达;6、弧形杆;61、齿条结构;7、斜撑件;8、齿轮组件;9、固定环;91、左固定件;92、右固定件;10、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特技摩托车玩具,特技摩托车玩具包括摩托车本体和遥控手柄,遥控手柄与摩托车本体无线通讯连接,用于控制摩托车本体运动。摩托车本体包括外壳组件1、行进马达和行走组件,其中,行进马达设于外壳组件1中,行走组件包括主动轮2、从动轮3和传动履带4,主动轮2设于外壳组件1中的后端,主动轮2与行进马达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从动轮3与外壳组件1的前端转动连接,传动履带4与主动轮2和从动轮3传动连接。摩托车本体的质心与主动轮2的距离小于摩托车本体的质心与从动轮3的距离。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提供的摩托车本体的从动轮3和主动轮2通过传动履带4传动连接,一方面传动履带4相对一般车轮具备更大的接地面积,另一方面传动履带4具有更强的越障性能,因此摩托车本体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同时,摩托车本体的质心靠近后端的主动轮2,当摩托车本体向前加速时,在惯性的作用下,摩托车本体的前端抬起,使摩托车本体处于竖立状态,在此状态下后端的主动轮2处的传动履带4保持与地面接触,依然能够带动摩托车本体行进,通过向前减速或者向后加速即能恢复双轮着地的姿态,以上实现了变换姿态行走的特技表演,使得特技摩托车玩具具备较高的可玩性。
优选的,摩托车本体的质心与主动轮2的距离跟摩托车本体的质心与从动轮3的距离之比不超过1:3。
可选的,摩托车本体还包括转向机构,转向机构包括转向马达5和弧形杆6。其中,转向马达5设于外壳组件1中;弧形杆6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向斜下方伸出外壳组件1的两侧的斜撑件7,转向马达5的输出端与弧形杆6传动连接,转向马达5能够驱动弧形杆6转动以调整斜撑件7伸出外壳组件1的距离,使其中一个斜撑件7压抵于地面并使得摩托车本体向另一侧倾斜。
具体的,如图7所示,转向马达5正向转动,使得弧形杆6向右转动,其右端的斜撑件7触地,随着弧形杆6进一步向右转动,其右端的斜撑件7伸出的距离越来越长,驱动摩托车本体向相反的左侧倾斜,从而使摩托车本体左转。反之,如图8所示,转向马达5反向转动,使得弧形杆6向左转动,其左端的斜撑件7触地,随着弧形杆6进一步向左转动,其左端的斜撑件7伸出的距离越来越长,驱动摩托车本体向相反的右侧倾斜,从而使摩托车本体右转。当缩回一端的斜撑件7着地时,摩托车本体绕该着地的斜撑件7的触地点转圈运动,实现转圈特技表演。
优选的,弧形杆6与设于其两端的斜撑件7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转向机构还包括传动齿轮组件8,传动齿轮组件8的输入端与转向马达5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弧形杆6上设有齿条结构61,齿条结构61与传动齿轮组件8的输出端传动连接。
可选的,外壳组件1包括下壳体11和上壳体12,上壳体12设置为摩托车骑手及车座椅形状,行进马达设于下壳体11中,转向马达5和传动齿轮组件8设于上壳体12中。
可选的,从动轮3设置为空心的环状结构,下壳体11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左壳111和右壳112,左壳111上设有左固定件91,右壳112上对应设有右固定件92,左固定件91与右固定件92配合构成固定环9,从动轮3套设于固定环9上。由于从动轮3设置为空心的无芯轮,从动轮3与固定环9之间采用轴承式的滑动连接方式,因此具有低阻力、高效率传动的优点,同时降低了摩托车本体前端的质量,提高了摩托车本体行驶时的能量转化效率,另一方面使摩托车本体的车头更容易抬起,增强其趣味性。在本实施例中,左壳111与右壳112通过连接柱和连接孔插接连接。
可选的,传动履带4的内侧设有与其同向延伸的限位凸条41,限位凸条41的两侧均设有第一传动齿42,主动轮2和从动轮3上均设有与限位凸条41相适配的限位凹槽31,主动轮2和从动轮3上均设有与第一传动齿42啮合传动连接的第二传动齿。限位凸条41与限位凹槽31的配合能够避免传动履带4从主动轮2或从动轮3上脱落。
优选的,外壳组件1的尾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支撑杆10,用于支撑处于竖起状态的摩托车本体,避免摩托车本体在惯性作用下前端后翻。更优的,支撑杆10的尾端设置为球状结构。
优选的,传动履带4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传动履带4采用橡胶制成。
进一步的,摩托车本体还包括电池箱,电池箱与行进马达和转向马达5电连接,用于为行进马达和转向马达5供电,电池箱设于外壳组件1的下壳体11中靠近主动轮2的一端,进一步加大摩托车本体后端的重量,利于使摩托车本体的质心靠近后端。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特技摩托车玩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摩托车本体,所述摩托车本体包括:
外壳组件(1);
行进马达,设于所述外壳组件(1)中;以及
行走组件,包括主动轮(2)、从动轮(3)和传动履带(4),所述主动轮(2)设于所述外壳组件(1)中的后端,所述主动轮(2)与所述行进马达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轮(3)与所述外壳组件(1)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传动履带(4)与所述主动轮(2)和所述从动轮(3)传动连接;
所述摩托车本体的质心与所述主动轮(2)的距离小于所述摩托车本体的质心与所述从动轮(3)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技摩托车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车本体还包括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
转向马达(5),设于所述外壳组件(1)中;
弧形杆(6),所述弧形杆(6)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向斜下方伸出所述外壳组件(1)的两侧的斜撑件(7),所述转向马达(5)的输出端与所述弧形杆(6)传动连接,所述转向马达(5)能够驱动所述弧形杆(6)转动以调整所述斜撑件(7)伸出所述外壳组件(1)的距离,使其中一个所述斜撑件(7)压抵于地面并使得所述摩托车本体向另一侧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特技摩托车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还包括:
传动齿轮组件(8),所述传动齿轮组件(8)的输入端与所述转向马达(5)的输出端传动连接;
所述弧形杆(6)上设有齿条结构(61),所述齿条结构(61)与所述传动齿轮组件(8)的输出端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特技摩托车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1)包括下壳体(11)和上壳体(12),所述行进马达设于所述下壳体(11)中,所述转向马达(5)设于所述上壳体(12)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特技摩托车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3)设置为空心的环状结构,所述下壳体(11)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左壳(111)和右壳(112),所述左壳(111)上设有左固定件(91),所述右壳(112)上对应设有右固定件(92),所述左固定件(91)与所述右固定件(92)配合构成固定环(9),所述从动轮(3)套设于所述固定环(9)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特技摩托车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车本体还包括:
电池箱,与所述行进马达和所述转向马达(5)电连接,所述电池箱设于所述外壳组件(1)中靠近所述主动轮(2)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技摩托车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履带(4)的内侧设有与其同向延伸的限位凸条(41),所述限位凸条(41)的两侧均设有第一传动齿(42),所述主动轮(2)和所述从动轮(3)上均设有与所述限位凸条(41)相适配的限位凹槽(31),所述主动轮(2)和所述从动轮(3)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一传动齿(42)啮合传动连接的第二传动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技摩托车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履带(4)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技摩托车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1)的尾部设有支撑杆(10),用于支撑处于竖起状态的所述摩托车本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特技摩托车玩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遥控手柄,与所述摩托车本体无线通讯连接。
CN202022974228.4U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特技摩托车玩具 Active CN2140750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74228.4U CN214075035U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特技摩托车玩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74228.4U CN214075035U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特技摩托车玩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75035U true CN214075035U (zh) 2021-08-31

Family

ID=77462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74228.4U Active CN214075035U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特技摩托车玩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750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435152A1 (en) Radio-controlled two-wheeled vehicle toy
DE69506630D1 (de) Steuerungsmechanismus für Zweiradspielfahrzeug mit Funkfernsteuerung
US20060009119A1 (en) Toy vehicle with stabilized front wheel
CN102167113B (zh) 可摇摆电动童车
CN104271434A (zh) 具有姿势控制功能的车辆
CA2420153A1 (en) Children's ride-on vehicle
CN112439210A (zh) 一种特技摩托车玩具
CN214075035U (zh) 一种特技摩托车玩具
CN113264137A (zh) 一种高安全性儿童滑板车
CN203142898U (zh) 一种带差速功能的前驱动后转向三轮童车
CN211561832U (zh) 具有漂移功能的玩具摩托车
CN201321134Y (zh) 三轮自行滑板车
CN210116601U (zh) 一种儿童漂移车
CN209575750U (zh) 翻滚玩具车
CN209617356U (zh) 一种新型电动两用滑板车
CN112092963A (zh) 一种多功能童车
CN202609012U (zh) 两杆自驱动滑板车
CN201951635U (zh) 可摇摆电动童车
CN215585457U (zh) 一种漂移玩具车
CN200988548Y (zh) 一种电动儿童踏板车
CN205886220U (zh) 一种带有双蓄能单元的回力玩具车
CN214325288U (zh) 一种重力转向儿童三轮车
CN215706853U (zh) 两前轮童车的转向机构
CN211435083U (zh) 三轮特技遥控车
CN204932843U (zh) 带安全离合的遥控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