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58392U - 一种发光包装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光包装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58392U
CN214058392U CN202020533218.4U CN202020533218U CN214058392U CN 214058392 U CN214058392 U CN 214058392U CN 202020533218 U CN202020533218 U CN 202020533218U CN 214058392 U CN214058392 U CN 2140583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flexible
film
luminous
packag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3321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大勇
姜孟翔
李胜夏
魏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i Fang Electronic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i Fang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i Fang Electronics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i Fang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3321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583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583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583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光包装组件,包括主体以及连接在所述主体上的柔性发光薄膜,所述柔性发光薄膜包括发光体和柔性导光膜,所述发光体用于产生点光源,所述柔性导光膜用于供所述点光源的光线入射,并将所述点光源的入射光线转化成面光源后出射,具有能够发光的特点,实现增加包装组件观赏性和新颖性的目的,使观赏者、使用者和购买者能够体验到新型、美观、高档感觉。

Description

一种发光包装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柔性发光薄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光包装组件。
背景技术
包装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贮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包装也具有促进销售,的目的,例如,营销型包装侧重策划策略,也属于广义定义的包装。现有的包装通常由纸张、塑料等材料制成,虽然表面具有图案,但仍然过于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包装组件,具有能够发光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光包装组件,包括主体以及连接在所述主体上的柔性发光薄膜,所述柔性发光薄膜包括发光体和柔性导光膜,所述发光体用于产生点光源,所述柔性导光膜用于供所述点光源的光线入射,并将所述点光源的入射光线转化成面光源后出射。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导光膜的第一端面包括第一反光层,所述第一反光层用于反射光线,所述柔性导光膜的第二端面包括出光层,所述出光层用于出射光线。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导光膜的第二端面还包括第二反光层,所述第二反光层与出光层连接,所述出光层用于形成标识内容,所述第二反光层用于反射光线。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包括标识体,所述标识体用于形成标识内容,所述柔性发光薄膜贴设在所述标识体上,所述柔性发光薄膜用于将面光源照射在所述标识体上。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标识体包括透光区域和与透光区域连接的遮光区域,所述透光区域用于供面光源的光线射出,所述透光区域用于形成标识内容,所述遮光区域用于遮挡所述面光源的光线。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标识体上形成有镂空区域,所述柔性发光薄膜贴设在所述镂空区域上,所述柔性发光薄膜用于将面光源照射在所述镂空区域上。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体为LED背光源。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装设在所述包装组件上,且所述电源与所述发光体连接。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为柔性锂离子电池、纸电池、纽扣电池、软包电池、干电池中的其中一种或多种组合。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开关,所述开关装设在所述包装组件上,且所述开关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开关用于控制所述发光体的启闭;所述开关包括柔性薄膜开关、射频识别控制器、触发用传感器和或终端控制器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包装组件具有能够发光的特点,通过柔性发光薄膜将点光源转化成面光源,进而使连接在主体上的柔性发光薄膜发光,实现增加包装组件观赏性和新颖性的目的,使观赏者、使用者和购买者能够体验到新型、美观、高档感觉。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方式,其中:
在附图中,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发光包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柔性发光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种发光包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又一种发光包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又一种柔性发光薄膜的模块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1、主体;11、底座;12、盖体;2、柔性发光薄膜; 21、发光体;22、柔性导光膜;221、第一反光层;222、出光层;223、第二反光层;24、电源;25、开关;3、标识体;31、透光区域;32、遮光区域;33、镂空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发光包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包装组件,包括主体1 以及连接在主体1上的柔性发光薄膜2,柔性发光薄膜2包括发光体21 和柔性导光膜22,发光体用于产生点光源,柔性导光膜22用于供点光源的光线入射,并将点光源的入射光线转化成面光源后出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包装组件具有能够发光的特点,本实用新型不对包装组件内对应的内容物进行限定,包装组件内的内容物具体可以为化妆品、手表、酒水、饮料、珠宝、鞋帽等商品或礼品,通过柔性发光薄膜2将点光源转化成面光源,进而使连接在主体1上的柔性发光薄膜2发光,实现增加包装组件观赏性和新颖性的目的,使观赏者、使用者和购买者能够体验到新型、美观、高档感觉。其中,包装组件可以为包装盒、包装瓶、包装箱、包装桶、包装纸或其他具有包装用的形式。以下以包装盒作为一种具体实施场景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装组件包括主体1和柔性发光薄膜2。主体1的形状尺寸可以根据包装组件所对应的具体内容物进行设定,主体1 可以为圆柱形、棱柱形、多面体形、台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进一步的,根据包装组件的打开方式,主体1可以为一体式,也可以为分体式。例如,当主体1为一体式时,主体1可以包括底座11和转动连接在底座 11上的盖体12,底座11上形成有供内容物容置的空腔,通过盖体12 的转动,实现空腔的封闭或打开;当主体1为分体式时,主体1同样包括盖体12和底座11,盖体12可拆卸连接在底座11上,底座11上形成有供内容物容置的空腔。在另一种情况下,主体1还可以只具有底座11,底座11上形成有供内容物容置的空腔,底座11上还形成有与空腔连通的开口,通过开口实现内容物的取出与放入。
柔性发光薄膜2连接在主体1表面,通过柔性发光薄膜2发光,使包装组件表面具有发光的特点。柔性发光薄膜2与主体1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粘贴连接、压合连接、扎带连接、一体成型等其他连接方式。进一步的,柔性发光薄膜2采用柔性材料制成,从而能够实现弯曲,当主体 1的表面为非平面形状时,柔性发光薄膜2能够通过柔性的特性发生弯曲,从而能够完全地连接在主体1表面,与主体1的连接更加充分,使面光源能够从主体1的表面发出,进而使包装组件和光源均能够更具观赏性。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柔性发光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和图2,柔性发光薄膜2包括发光体21和柔性导光膜22,发光体用于产生点光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对发光体的具体选择进行限定,根据光源的需要,发光体可以选为发光二极管(LED)。在一可实施方式中,发光体进一步可以选为LED背光源。本实用新型中LED的数量、光源颜色和排布同样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例如,LED的数量可以选为一个或一个以上,光源颜色可以选为白色或彩色,当LED的数量大于一个时,LED可以均等布设在对应柔性导光膜22的特定位置上,LED 等也可以随机布设在对应柔性导光膜22的特定位置上。发光体可以与柔性导光膜22连接,也可以与主体1连接,只需满足发光体提供的点光源能够入射到柔性导光膜22上即可。进一步的,发光体可以通过粘贴或插接或卡接或其他方式固定连接在主体1或柔性导光膜22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发光体粘贴在柔性导光膜22上。
用柔性导光技术将LED点光源转换为面光源,极大简化了其他类型的发光薄膜中复杂高成本的发光系统的使用,保证良好的发光薄膜效果,并降低了成本、简化工艺流程。较低的功耗即可实现较大的面积发光,且具有良好的持续稳定性,能够实现长期的稳定发光效果。
柔性导光膜22由具有导光性能的柔性薄膜制成,柔性导光膜22的形状可以根据主体1的需要进行设置,柔性导光膜22可以完全或部分包覆在主体1表面。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柔性导光膜22可以为具有规则形状的薄膜,也可以根据包装特定所对应内容物的特定标识进行柔性导光膜22形状的设计。例如,在一种情况下,柔性导光膜 22可以完全连接在主体1的外表面,在另一种情况下,柔性导光膜22 可以仅连接在主体1的侧面,在再一种情况下,柔性导光膜22制成与包装内容物相关联的形状后连接在主体1表面。例如,当包装组件为婴幼儿用品时,柔性导光膜22可以为婴儿轮廓形。柔性导光膜22用于供发光体的点光源的光线入射,当点光源光线以柔性导光膜22作为介质传播时,柔性导光膜22将点光源的入射光线进行转化,在柔性导光膜 22上形成面光源,通过面光源使柔性导光膜22表面进行发光,形成具有面光源发光的效果。面光源发光具有出光柔和、不伤眼、省电、光线自然等特点。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柔性导光膜22的发光方案如下:柔性导光膜22的第一端面包括第一反光层221,第一反光层221用于反射光线,柔性导光膜22的第二端面包括出光层222,出光层222用于出射光线。其中,发光体的点光源入射位置位于柔性导光膜22非第一反光层221 的位置。例如,当柔性导光膜22的第一反光层221位于柔性导光膜22 的第一端面时,发光体的点光源可以从柔性导光膜22的其他五个端面入射。在一种具体实施场景中,可以将点光源的入射位置确定为入光面,将柔性导光膜22的上表面设置为光学膜层,即上表面为出光面,使光线从柔性导光膜22的上表面射出,将柔性导光膜22的下表面设置为第一反光层221,使光线在柔性导光膜22的下表面发生反射,实现将点光源转换为均匀发光的面光源的目的。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需要定向确定柔性导光膜22 的发光位置时,可以在柔性导光膜22的第二端面还包括第二反光层223,第二反光层223与出光层222连接,出光层222用于形成标识内容,第二反光层223用于反射光线。
即,柔性导光膜22的第二端面还设置有第二反光层223,使光线在第二反光层223发生反射,进而使第二端面的第二反光层223位置不会出现发光的情况,通过设置第二反光层223和光学膜层的位置,使柔性导光膜22的发光位置限定为光学膜层所在区域,基于该设置,可以根据光学膜层的设置形状控制柔性导光膜22的面光源的光源形状,从而使出光层222能够形成对应的标识内容,如需要将出光层222形成一个水果图案时,将柔性导光膜22的出光层222形成为对应的水果图案,将端面的其他位置均形成为第二反光层223,当该柔性导光膜22发光时,能够形成对应出光层222的水果图案。
进一步需要补充的是,在该方案中,第二反光层223还可以替换为遮光层、吸光层或其他使光线无法与出光层222同时从出光面射出的涂层、材料或其他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主体1包括标识体3,标识体3用于形成标识内容,柔性发光薄膜2贴设在标识体3上,柔性发光薄膜2用于将面光源照射在标识体3上。
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对通过柔性发光薄膜2进行处理以限定发光形状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对主体1进行处理以限定发光形状。具体的,主体1还可以包括标识体3,标识体3用于形成标识内容,标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案、商标、说明等。标识体3可以与主体1一体成型,也可以与主体1分体成型后在进行连接。例如,在一种情况下,标识体3可以直接印刷在主体1表面,在另一种情况下,标识体3可以为带有标识内容的薄膜、纸片、布、金属片等。通过将薄膜、纸片、布、金属片与主体1连接,实现在主体1上形成标识内容的目的。当标识内容通过标识体3进行体现时,本实施例中可以将柔性发光薄膜2贴设在标识体3上,从而使标识体3发光,以产生标识作用。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一种发光包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3,以下提供一种具体实施场景,在该场景中,主体1为包装瓶,包装瓶用于装水或其他饮料。柔性发光薄膜2包括LED贴片灯和柔性导光膜22,LED贴片灯贴设在柔性导光膜22上。柔性发光薄膜2 通过胶水贴设在包装瓶表面,柔性发光薄膜2表面还贴附有包装薄膜,包装薄膜上印刷有包括商标、图案、说明的标识内容。当柔性发光薄膜 2发光时,包装薄膜整体发光。
需要补充的是,柔性发光薄膜2上还设置有锂离子电池和印刷薄膜开关,锂离子电池和印刷薄膜开关与LED贴片灯电连接,通过锂离子电池向LED贴片灯提供电能,通过印刷薄膜开关控制LED贴片灯的启闭。用于实现电连接的电路为柔性印刷工艺制备的薄膜电路,将锂离子电池、薄膜开关和柔性发光薄膜2通过薄膜电路进行组装。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标识体3包括透光区域31和与透光区域 31连接的遮光区域32,透光区域31用于供面光源的光线射出,透光区域31用于形成标识内容,遮光区域32用于遮挡面光源的光线。
进一步的,当需要满足柔性发光薄膜2发光,标识体3部分发光的情况时,可以将标识体3进行处理,使标识体3具有标识内容的部分形成透光区域31,而无标识内容的部分形成遮光区域32,从而实现标识体3部分发光的目的。其中,当标识体3为包装薄膜时,具体的处理方式可以为,在具有标识内容的位置使用透光薄膜,在不具有标识内容的位置使用不透光薄膜;或通过印刷,在具有标识内容的位置印刷透光油墨,在不具有标识内容的位置使用不透光油墨。当标识体3为金属时,可以采用在具有标识内容镂空处理,在不具有标识内容的位置不进行镂空处理。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又一种发光包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标识体3上形成有镂空区域33,柔性发光薄膜2贴设在镂空区域33上,柔性发光薄膜2用于将面光源照射在镂空区域33上。
当标识体3可以直接印刷在主体1表面时,可以将主体1具有标识内容的部分先镂空处理,形成镂空区域33。然后将柔性发光薄膜2粘贴在镂空区域33中,当柔性发光薄膜2将面光源照射在镂空区域33上时,镂空区域33发光。
以下提供一种具体实施场景,在该场景中,主体1为手表盒,按预先设计,将手表盒需要发光的位置镂空处理,形成镂空区域33,并手表盒在的内表面预涂粘结胶水,通过胶水将柔性发光薄膜2粘贴在内表面,当柔性发光薄膜2发光时,镂空区域33显示对应的标识信息。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柔性发光薄膜2的表面先贴设包装薄膜,然后将包装薄膜和柔性发光薄膜2同时粘贴在手表盒的内表面,使包装薄膜的透光区域31与镂空区域33重叠,当柔性发光薄膜2 发光时,镂空区域33显示对应的标识信息。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本方案出通过改变发光体光源颜色以改变面光源的出光颜色外,还可以通过标识体3上透光区域31的颜色变化,以改变面光源的出光颜色。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又一种柔性发光薄膜的模块连接示意图。
参见图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源24,电源24装设在包装组件上,且电源24与发光体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电源24通过与发光体电连接以实现为发光体供电,进而满足发光体发光的需求。根据设计,电源24可以装设在柔性发光薄膜2上,也可以装设在主体1上,只要能够实现电源24与发光体的电连接即可,电连连接可以通过电线连接,也可以通过印刷电路连接。其中,电源24可以具体选为柔性锂离子电池、纸电池、纽扣电池、软包电池、干电池、无线线圈供电器中的其中一种或多种组合。其中,无线线圈供电器可以通过NFC技术,采用无线线圈充电的方式来供电的电源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开关25,开关25装设在包装组件上,且开关25与电源24连接,开关25用于控制发光体21的启闭;开关包括柔性薄膜开关、射频识别控制器、触发用传感器和终端控制器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为实现对柔性发光薄膜2的控制,包装组件还包括包括开关25,根据设计,开关25可以装设在柔性发光薄膜2上,也可以装设在主体1上,只要能够实现开关25与发光体的电连接即可,电连连接可以通过电线连接,也可以通过印刷电路连接。其中,开关25 可以选为薄膜开关。
需要补充的是,为提高包装组件的智能性,开关还可以增设射频识别(RFID)控制器、触发用传感器等元器件。根据需要,将对应功能的元器件加入电路中,并装设在包装组件上即可满足,以下不做赘述。其中,RFID控制器用于包装组件进行非接触式的数据通信,触发用传感器可以为红外触发传感器等其他类型的传感器,以用于对包装组件的周围环境进行识别,控制终端器用于对包装组件的开关进行控制,另外,该控制终端器可以装设在包装组件上,也可以与包装组件分离,通过控制终端器以实现在不接触包装组件的情况下对包装组件的发光进行控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发光包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以及连接在所述主体(1)上的柔性发光薄膜(2),所述柔性发光薄膜(2)包括发光体(21)和柔性导光膜(22),所述发光体(21)用于产生点光源,所述柔性导光膜(22)用于供所述点光源的光线入射,并将所述点光源的入射光线转化成面光源后出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包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导光膜(22)的第一端面包括第一反光层(221),所述第一反光层(221)用于反射光线,所述柔性导光膜(22)的第二端面包括出光层(222),所述出光层(222)用于出射光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包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导光膜(22)的第二端面还包括第二反光层(223),所述第二反光层(223)与出光层(222)连接,所述出光层(222)用于形成标识内容,所述第二反光层(223)用于反射光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包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包括标识体(3),所述标识体(3)用于形成标识内容,所述柔性发光薄膜(2)贴设在所述标识体(3)上,所述柔性发光薄膜(2)用于将面光源照射在所述标识体(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包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体(3)包括透光区域(31)和与透光区域(31)连接的遮光区域(32),所述透光区域(31)用于供面光源的光线射出,所述透光区域(31)用于形成标识内容,所述遮光区域(32)用于遮挡所述面光源的光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包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体(3)上形成有镂空区域(33),所述柔性发光薄膜(2)贴设在所述镂空区域(33)上,所述柔性发光薄膜(2)用于将面光源照射在所述镂空区域(33)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包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体(21)为LED背光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包装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24),所述电源(24)装设在所述包装组件上,且所述电源(24)与所述发光体(2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包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24)为柔性锂离子电池、干电池、无线线圈供电器、纽扣电池和软包电池中的其中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柔性锂离子电池可以为纸电池。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发光包装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关(25),所述开关(25)装设在所述包装组件上,且所述开关(25)与所述电源(24)连接,所述开关(25)用于控制所述发光体(21)的启闭;所述开关(25)包括柔性薄膜开关、射频识别控制器、触发用传感器和终端控制器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
CN202020533218.4U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发光包装组件 Active CN2140583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33218.4U CN214058392U (zh)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发光包装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33218.4U CN214058392U (zh)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发光包装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58392U true CN214058392U (zh) 2021-08-27

Family

ID=77384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33218.4U Active CN214058392U (zh)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发光包装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583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15520B2 (en) Lighted article with brightly illuminated indicia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same
US9485011B2 (en) System comprising a container and visual means able to express a plurality of visual structures
US20210029234A1 (en) Decorative functional film and electronic device rear cover module
CN102483891A (zh) 照明面板
US20130107498A1 (en) Illuminated display for packaged items
JPH09258678A (ja) ディスプレイユニット
US7086751B2 (en) Illuminated product packaging
US20150279248A1 (e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label tag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label management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CN214058392U (zh) 一种发光包装组件
AU2006337240A1 (en) Character emitting placard
CN214253763U (zh) 发光标签及包括其的发光标签系统
CN201580674U (zh) 一种提高液体商品展示亮度的包装物
WO2019214389A1 (zh) 装饰功能膜及电子设备后盖模组
CN210865362U (zh) 发光标签
JP4966245B2 (ja) 発光表示装置
KR200479529Y1 (ko) 다용도 조명 용기
JP2005031596A (ja) 表示器具
KR101096625B1 (ko) Led가 부착된 누드사인
CN213862093U (zh) 车标与汽车
CN217919331U (zh) 一种智能包装盒
CN219135053U (zh) 一种带发光组件的装置、盖及容器
KR200467624Y1 (ko) 야광 인쇄 이미지 출력 장치
CN205030677U (zh) 一种可使定制字体边缘发光的包
CN218571931U (zh) 一种发光瓶
CN213877458U (zh) 一种应用于酒类的自发光标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