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57554U - 一种齿轨车辆的转向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齿轨车辆的转向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57554U
CN214057554U CN202120011427.7U CN202120011427U CN214057554U CN 214057554 U CN214057554 U CN 214057554U CN 202120011427 U CN202120011427 U CN 202120011427U CN 214057554 U CN214057554 U CN 2140575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bogie
wheel pair
frame body
reduction gear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1142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建利
卢权
刘斌
吴会超
朱震寰
乔宗原
张亚雄
李新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1142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575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575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575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齿轨车辆的转向架,包括转向架架体、驱动齿轮以及设置在转向架架体下端的两组驱动组件;转向架架体包括两组横梁以及连接梁连接形成的H形构架;驱动组件包括轮对、轴箱、减速箱和动力件;轮对通过轴箱设置在转向架架体上;动力件能带动减速箱的输入轴转动;动力件沿铁轨长度方向位于轮对的外侧且远离连接梁;减速箱的输出轴能带动轮对在铁轨上行走;驱动齿轮与任意一组驱动组件的减速箱的输出轴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动力件设置在轮对外侧且远离连接梁,便于转向架架体的横梁以及轮对的车轴能缩短长度,降低了车辆制造成本和重量,同时车辆通过曲线时可降低轮对磨耗,减少车辆的维护成本,便于小曲线过弯。

Description

一种齿轨车辆的转向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向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齿轨车辆的转向架。
背景技术
齿轨铁路交通系统作为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交通方式,具有车辆爬坡能力强、运载能力及建设对周围环境破坏小等优点,十分适合山地旅游观光线路,我国山地区域面积较为广阔,旅游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发展齿轨铁路。目前,我国已规划多条齿轨铁路线路,配置成套的工程车辆的需求也日渐显现。
现有技术中,齿轨车辆为了获得足够的动力以使齿轨车辆运行,就必须采用额定载荷较大的电机作为驱动源,这就增加车辆的制造成本,同时也会增大转向架的安装空间,而转向架的增大导致车辆自重的增加,同时不便于转向架小曲线过弯。
综上所述,急需一种结构简洁、制造成本低和实用性好的齿轨车辆的转向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洁、制造成本低和实用性好的齿轨车辆的转向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齿轨车辆的转向架,包括转向架架体、驱动齿轮以及设置在转向架架体下端的两组驱动组件;所述转向架架体包括两组横梁以及连接梁连接形成的H形构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轮对、轴箱、减速箱和动力件;所述轮对通过轴箱设置在转向架架体上;所述动力件与减速箱的输入轴连接,能带动输入轴转动;所述动力件沿铁轨长度方向位于轮对的外侧且远离连接梁,便于缩短轮对的车轴以及横梁的长度;所述减速箱的输出轴与轮对连接,能带动轮对在铁轨上行走;所述驱动齿轮与任意一组驱动组件的减速箱的输出轴连接,便于驱动齿轮在齿轨上行走。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驱动齿轮包括齿圈以及与减速箱输出轴配合的齿轮毂;所述齿圈套设在齿轮毂上;所述减速箱的输出端上设有输出齿轮;所述齿轮毂上设有便于与输出齿轮连接的连接孔,所述齿轮毂通过连接孔与输出齿轮连接;所述齿圈内壁上设有第一连接座;所述齿轮毂的外壁上设有第二连接座;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连接,便于齿轮毂带动齿圈在齿轨上行走。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驱动齿轮还包括第一弹性件以及两组端盖;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在齿圈内;且第一弹性件沿齿圈的周向位于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之间,第一弹性件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用于将齿轮毂的力传递至齿圈上,便于齿圈行走;所述端盖分别设置在齿圈的两侧,且两组端盖上均设有相对应的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连接座上设有与第一螺孔对应的第二螺孔,通过螺栓、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配合实现端盖稳固在齿圈两侧。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离合器;所述动力件通过离合器与减速箱的输入轴连接,且所述离合器位于减速箱的箱体外侧。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动力件为液压马达。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制动器;所述制动器能与减速箱的输入轴配合,便于实现驻车。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还包括磁轨制动组件;所述磁轨制动组件设置在转向架架体的下端,能与铁轨配合实现紧急制动。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还包括一系悬挂组件;所述一系悬挂组件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两端分别连接转向架架体和轴箱,用于缓解垂向振动。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一系悬挂组件还包括垂向减震器;所述垂向减震器设置在轴箱和转向架架体之间,用于衰减垂向振动。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齿轨车辆的转向架包括转向架架体、驱动齿轮以及设置在转向架架体下端的两组驱动组件;所述转向架架体包括两组横梁以及连接梁连接形成的H形构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轮对、轴箱、减速箱和动力件;所述轮对通过轴箱设置在转向架架体上;所述动力件与减速箱的输入轴连接,能带动输入轴转动;所述动力件沿铁轨长度方向位于轮对的外侧且远离连接梁,便于缩短轮对的车轴以及横梁的长度;所述减速箱的输出轴与轮对连接,能带动轮对在铁轨上行走;所述驱动齿轮与任意一组驱动组件的减速箱的输出轴连接,便于驱动齿轮在齿轨上行走。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驱动组件的动力件设置在轮对外侧且远离连接梁,便于转向架架体的横梁以及轮对的车轴能缩短长度,降低了车辆制造成本和重量,同时车辆通过曲线时可降低轮对磨耗,减少车辆的维护成本,便于小曲线过弯。
(2)本实用新型的驱动齿轮包括齿圈以及与减速箱输出轴配合的齿轮毂;所述齿圈套设在齿轮毂上;所述减速箱的输出端上设有输出齿轮;所述齿轮毂通过连接孔与输出齿轮连接,通过齿轮毂与减速箱输出轴上的输出齿轮稳固连接,保证减速箱输出轴的扭矩能通过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稳定传递到齿圈上,便于齿圈能进行大坡度的爬坡,同时齿轮毂设置在齿圈内,便于齿圈在承压时保证齿圈的结构强度。
(3)本实用新型的驱动齿轮还包括第一弹性件以及两组端盖;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在齿圈内;且第一弹性件沿齿圈的周向位于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之间,第一弹性件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通过第一弹性件缓解齿圈受到的压力,改善驱动齿轮在齿轨上的受力状态,减少冲击;并且通过端盖以及齿圈上的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将两组端盖稳固在齿圈两侧,从而将第一弹性件封装在齿圈内,结构紧凑。
(4)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组件还包括离合器;所述动力件通过离合器与减速箱的输入轴连接,且所述离合器位于减速箱的箱体外侧,动力件通过离合器连接减速箱的输出轴,便于两组驱动组件的动力切换,同时由于离合器设置在减速箱的箱体外部,简化了减速箱结构,降低了减速箱的制造、运用及维护成本。此处优选离合器为液压常开式离合器。
(5)本实用新型的动力件为液压马达,液压马达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密度高,便于安装,同时能有效降低了车辆制造成本和重量。
(6)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组件还包括制动器;所述制动器能与减速箱的输入轴配合,便于车辆在坡道上的驻车,防止故障时车辆滑坡。此处制动器优选液压常闭式驻车制动器。
(7)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磁轨制动组件(优选为磁轨制动器);所述磁轨制动组件设置在转向架架体的下端,用于提供车辆紧急制动所需的制动力,减少紧急制动状态下驱动齿轮的冲击,同时,磁轨制动器为非黏着制动,制动力不受轮轨黏着系数的影响,可同时满足轮轨段和齿轨段车辆的紧急制动要求。
(8)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系悬挂组件;所述一系悬挂组件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两端分别连接转向架架体和轴箱,第二弹性件能缓冲转向架架体的垂向振动。
(9)本实用新型的一系悬挂组件还包括垂向减震器;所述垂向减震器设置在轴箱和转向架架体之间,用于衰减垂向振动。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施例的齿轨车辆的转向架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正视图;
图3是图1中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示意了与驱动齿轮连接的一组驱动组件);
图4是图1中驱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驱动齿轮的侧视图(示意了剖面);
图6是图4中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4中齿轮毂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转向架架体;1.1、横梁;1.2、连接梁;2、驱动组件;2.1、动力件;2.2、离合器;2.3、减速箱;2.4、制动器;2.5、轮对;2.5.1、车轴;2.6、轴箱;3、驱动齿轮;3.1、齿圈;3.1.1、第一连接座;3.2、齿轮毂;3.2.2、第二连接座;3.2.1、连接孔;3.3、端盖;3.4、第一弹性件;4、一系悬挂组件;4.1、第二弹性件;4.2、垂向减震器;5、磁轨制动组件;6、二系悬挂组件;7、输出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实施例:
一种齿轨车辆的转向架,包括转向架架体1、驱动齿轮3以及设置在转向架架体下端的两组驱动组件2,如图1-7所示,具体如下:
所述转向架架体1包括两组横梁1.1以及连接梁1.2连接形成的H形构架,如图1所示。
所述驱动组件2包括轮对2.5、轴箱2.6、减速箱2.3、动力件2.1、离合器2.2和制动器2.4,如图2-3所示,具体如下;
所述轮对2.5通过轴箱2.6设置在转向架架体1的下端;所述动力件2.1(如液压马达)通过离合器2.2与减速箱2.3的输入轴连接,能带动输入轴转动;所述制动器2.4设置在减速箱的输入轴上,与减速箱2.3的输入轴配合实现制动;所述减速箱2.3的输出轴为轮对2.5的车轴2.5.1。
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动力件2.1沿铁轨的长度方向(即横梁1.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轮对的一侧,且位于轮对2.5的外侧,保证动力件不在轮对的车轮之间,便于缩短轮对的车轴2.5.1,同时便于缩短连接梁1.2的长度,并且,动力件沿铁轨的长度方向远离连接梁1.2,便于横梁1.1能缩短长度,通过动力件2.1沿铁轨长度方向位于轮对的外侧且远离连接梁1.2,使得转向架架体的整体规格能变小,从而降低成本和重量,并且能有效缩短轮对2.5的车轴2.5.1,便于车辆能小曲线过弯。
所述驱动齿轮3与两组驱动组件2中的任意一组连接,具体是:所述驱动齿轮3包括齿轮毂3.2、齿圈3.1、第一弹性件3.4(优选为橡胶,数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两组端盖3.3;所述齿轮毂3.2上设有连接孔3.2.1,所述减速箱2.3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输出齿轮7,齿轮毂3.2通过连接孔3.2.1与输出齿轮7连接,便于传递扭矩;所述齿圈3.1套设在齿轮毂3.2上,且齿圈3.1的内壁上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座3.1.1(图6中示意了6个),所述齿轮毂3.2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与第一连接座3.1.1对应的第二连接座3.2.2,多个第一弹性件3.4沿齿圈3.1的周向设置在齿圈3.1内,具体是位于第一连接座3.1.1和第二连接座3.2.2之间,第一弹性件3.4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接座3.1.1和第二连接座3.2.2,便于将减速箱2.3的输出轴的力传递至齿圈3.1上,带动齿圈行走,同时第一弹性件3.4具有缓冲效果;两组端盖3.3分别设置在齿圈的两侧面,便于将第一弹性件3.4封装在齿圈3.1内,两组端盖3.3上均设有第一螺孔,第一连接座3.1.1上设有与第一螺孔对应的第二螺孔,螺栓分别连接两组端盖上的第一螺孔以及第一连接座上的第二螺孔,能将第一弹性件3.4稳固在齿圈3.1内,并且两组端盖3.3通过螺栓连接稳固在齿圈3.1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座3.1.1和第二连接座3.2.2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焊接。
优选的,驱动齿轮3和输出齿轮7均通过轴承安装在减速箱2.3的输出轴上(即车轴2.5.1),便于实现驱动齿轮与轮对的车轮转动解耦。
还包括磁轨制动组件5(优选为磁轨制动器,具体结构参考现有结构),磁轨制动组件5设置在转向架架体下端,能与铁轨配合实现紧急制动。
还包括一系悬挂组件4,所述一系悬挂组件4包括第二弹性件4.1(如弹簧)和垂向减震器4.2;所述第二弹性件4.1两端分别连接转向架架体1的下端和轴箱2.6(轴箱上设有便于安装第二弹性件的安装部),第二弹性件用于缓解垂向振动;所述垂向减震器4.2设置在轴箱2.6和转向架架体1之间,用于衰减垂向振动。优选垂向减震器设置有刚性止挡,能通过调整垫片来调整止挡间隙,具体参考现有结构。
还包括二系悬挂组件,所述二系悬挂组件6包括二系橡胶堆、牵引中心销和中心销套;中心销通过螺栓与车体连接,车体的牵引梁焊接在转向架架体上,中心销套压装在牵引梁的内部,通过中心销与中心销套配合传递转向架架体和车体之间的纵向力和横向力。优选中心销套为金属橡胶部件,便于转向架架体相对车体牵引、制动力传递过程中实现柔性接触,减小冲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齿轨车辆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架架体(1)、驱动齿轮(3)以及设置在转向架架体下端的两组驱动组件(2);所述转向架架体包括两组横梁(1.1)以及连接梁(1.2)连接形成的H形构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轮对(2.5)、轴箱(2.6)、减速箱(2.3)和动力件(2.1);所述轮对(2.5)通过轴箱(2.6)设置在转向架架体(1)上;所述动力件(2.1)与减速箱(2.3)的输入轴连接,能带动输入轴转动;所述动力件(2.1)沿铁轨长度方向位于轮对(2.5)的外侧且远离连接梁(1.2),便于缩短轮对的车轴(2.5.1)以及横梁(1.1)的长度;所述减速箱(2.3)的输出轴与轮对(2.5)连接,能带动轮对(2.5)在铁轨上行走;所述驱动齿轮(3)与任意一组驱动组件(2)的减速箱(2.3)的输出轴连接,便于驱动齿轮(3)在齿轨上行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轨车辆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3)包括齿圈(3.1)以及与减速箱(2.3)输出轴配合的齿轮毂(3.2);所述齿圈(3.1)套设在齿轮毂(3.2)上;所述减速箱(2.3)的输出端上设有输出齿轮(7);所述齿轮毂(3.2)上设有便于与输出齿轮(7)连接的连接孔(3.2.1),所述齿轮毂(3.2)通过连接孔(3.2.1)与输出齿轮(7)连接;所述齿圈内壁上设有第一连接座;所述齿轮毂的外壁上设有第二连接座;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连接,便于齿轮毂带动齿圈在齿轨上行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轨车辆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3)还包括第一弹性件(3.4)以及两组端盖(3.3);所述第一弹性件(3.4)设置在齿圈(3.1)内;且第一弹性件沿齿圈的周向位于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之间,第一弹性件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用于将齿轮毂的力传递至齿圈上,便于齿圈行走;所述端盖(3.3)分别设置在齿圈(3.1)的两侧,且两组端盖(3.3)上均设有相对应的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连接座上设有与第一螺孔对应的第二螺孔,通过螺栓、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配合实现端盖(3.3)稳固在齿圈(3.1)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轨车辆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还包括离合器(2.2);所述动力件(2.1)通过离合器(2.2)与减速箱(2.3)的输入轴连接,且所述离合器(2.2)位于减速箱(2.3)的箱体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齿轨车辆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件(2.1)为液压马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轨车辆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还包括制动器(2.4);所述制动器(2.4)能与减速箱(2.3)的输入轴配合,便于实现驻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轨车辆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磁轨制动组件(5);所述磁轨制动组件(5)设置在转向架架体(1)的下端,能与铁轨配合实现紧急制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轨车辆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系悬挂组件(4);所述一系悬挂组件包括第二弹性件(4.1);所述第二弹性件(4.1)两端分别连接转向架架体(1)和轴箱(2.6),用于缓解垂向振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齿轨车辆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系悬挂组件还包括垂向减震器(4.2);所述垂向减震器(4.2)设置在轴箱(2.6)和转向架架体(1)之间,用于衰减垂向振动。
CN202120011427.7U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齿轨车辆的转向架 Active CN2140575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11427.7U CN214057554U (zh)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齿轨车辆的转向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11427.7U CN214057554U (zh)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齿轨车辆的转向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57554U true CN214057554U (zh) 2021-08-27

Family

ID=77368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11427.7U Active CN214057554U (zh)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齿轨车辆的转向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575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18529B (zh) 一种跨座式单轨列车及其双轴转向架
CN101979266B (zh) 100%低地板轻轨车独立轮动力转向架
CN201249778Y (zh) 部分低地板轻轨电车两轴动力转向架
CN109677438B (zh) 悬挂式单轨车辆转向架
EP2768720A1 (de) Personenkraftwagen sowie personenkraftwagenmodul
CN101857033B (zh) 一种80km/h速度等级B型地铁车辆转向架
CN111547080B (zh) 一种开关磁阻电机直驱的独立轮对及单轴转向架
CN214057554U (zh) 一种齿轨车辆的转向架
CN2931192Y (zh) 带发电装置的宽轨转向架
CN202200987U (zh) 一种单电机双轴纵向驱动混合轮对动力转向架
CN201842102U (zh) 100%低地板轻轨车独立轮动力转向架
CN213262381U (zh) 高速大轴重电传动轨道工程车转向架
CN210822274U (zh)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转向架
CN215097585U (zh) 一种地铁电传动维护牵引车转向架构架
CN201670246U (zh) 一种80km/h速度等级B型地铁车辆转向架
CN211308582U (zh) 高速动车组轴箱内置式拖车转向架
CN112109757A (zh) 高速大轴重电传动轨道工程车转向架
CN112550338A (zh) 动车转向架及胶轮列车
CN113428184B (zh) 一种用于磁浮线路养护车辆的单轴转向架
CN102463998B (zh) 一种混合轮对动力转向架
CN220974449U (zh) 一种新型电动车前置三角和后三角连接装置
CN111976447B (zh) 牵引车及其转向架、悬挂装置
CN112622968B (zh) 一种悬挂式单轨车转向架及悬挂式单轨车
CN114954542B (zh) 一种轮毂直驱双轨胶轮单轴走行系统
CN113428259B (zh) 一种高适应性的轮式移动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