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49668U - 筋膜枪及其输出结构 - Google Patents

筋膜枪及其输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49668U
CN214049668U CN202022126877.9U CN202022126877U CN214049668U CN 214049668 U CN214049668 U CN 214049668U CN 202022126877 U CN202022126877 U CN 202022126877U CN 214049668 U CN214049668 U CN 2140496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adaptor
output structure
opening
so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2687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淑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gfe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12687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496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496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496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scopes (AREA)

Abstract

一种筋膜枪及其输出结构,输出结构包括前壳、驱动组件、转接件和伸缩组件,前壳包括容腔及与容腔连通且相背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转接件容置于容腔,驱动组件自第一开口伸入容腔并与转接件连接,伸缩组件自第二开口伸入容腔并与转接件连接,伸缩组件与前壳滑动连接,驱动组件通过转接件驱动伸缩组件相对前壳往复运动。通过设置转接件,转接件连接伸缩组件和驱动组件,在装配中,可先将转接件安装在驱动组件上,再将伸缩组件安装到转接件,如此设置,可通过调整转接件与伸缩组件的装配方向,避免转接件与伸缩组件安装所需的装配空间与前壳干涉,使得前壳无需分件,提高了筋膜枪的美观程度以及降低了工艺成本。

Description

筋膜枪及其输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筋膜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筋膜枪及其输出结构。
背景技术
筋膜枪是人们运动后使用的一种进行肌肉放松的保健设备,通过其精准、高频、深度的震动,来冲开肌肉粘连,让肌肉发热,活跃细胞,使血液流通更顺畅,从而加快肌肉恢复,降低乳酸。无论是对于专业运动员,还是业余健身者,都可以使用。为追求外观尺寸尽可能的小,多数筋膜枪所采用的外观形状多为L形、T形,以提高内部空间的使用率。
现有的筋膜枪中,通常采用连杆传动的方式,连杆与伸缩套筒连接以传递动力至伸缩套筒,达到伸缩套筒以预设频率往复运动的目的。一般的,为节省空间,连杆需要伸入伸缩套筒内,再通过螺丝安装。为提供螺丝装配所需的空间,往往需要位于伸缩套筒外周的前壳分成两件,前壳分件不仅影响筋膜枪的整体美观程度,且分件位置受连杆的尺寸约束,工艺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筋膜枪及其输出结构,能够避免前壳分件,从而提高筋膜枪的美观程度,以及降低工艺成本。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筋膜枪的输出结构,输出结构包括前壳、驱动组件、转接件和伸缩组件,所述前壳包括容腔及与所述容腔连通且相背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转接件容置于所述容腔,所述驱动组件自所述第一开口伸入所述容腔并与所述转接件连接,所述伸缩组件自所述第二开口伸入所述容腔并与所述转接件连接,所述伸缩组件与所述前壳滑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通过所述转接件驱动所述伸缩组件相对所述前壳往复运动。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伸缩组件包括连接件和套设在所述连接件外周的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前壳滑动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配合部,所述转接件包括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背向所述第二开口的一侧和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连接。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可拆卸连接。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转接件还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连接于所述第二配合部之背向所述连接件的一侧,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轴承,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轴承的内圈连接。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部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配合部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线和所述第二安装孔的轴线垂直,所述转接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轴承的内圈连接,所述转接件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一配合部连接。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驱动件、偏心轮和连杆,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偏心轮连接而驱动所述偏心轮转动,所述偏心轮与所述连杆转动连接,所述轴承设于所述连杆远离所述偏心轮的一端。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出结构还包括导向套和软质套,所述导向套和所述软质套均位于所述容腔内,所述软质套套设在所述导向套的外周,且所述软质套的外周与所述前壳的内壁连接,所述导向套的内壁与所述伸缩组件滑动连接。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前壳包括前壳本体和前壳盖,所述前壳盖设于所述软质套和所述前壳本体之间,所述前壳盖用于限制所述软质套和所述导向套脱离所述容腔。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软质套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导向套包括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卡槽卡接而使所述软质套和所述导向套在所述套筒的运动方向上相对固定;或,
所述软质套包括第二凸起,所述导向套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二卡槽卡接而使所述软质套和所述导向套在所述套筒的运动方向上相对固定。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筋膜枪,筋膜枪包括后壳和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方式所述的输出结构,所述后壳与所述前壳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的部分设于所述后壳。
通过设置转接件,转接件连接伸缩组件和驱动组件,在装配中,可先将转接件安装在驱动组件上,再将伸缩组件安装到转接件,如此设置,可通过调整转接件与伸缩组件的装配方向,避免转接件与伸缩组件安装所需的装配空间与前壳干涉,使得前壳无需分件,提高了筋膜枪的美观程度以及降低了工艺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实施方式的筋膜枪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筋膜枪的部分结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筋膜枪的输出结构,输出结构包括前壳10、驱动组件20、转接件30和伸缩组件40。前壳10包括容腔101及与容腔101连通且相背的第一开口102和第二开口103。转接件30容置于容腔101,驱动组件20自第一开口102伸入容腔101并与转接件30连接,伸缩组件40自第二开口103伸入容腔101并与转接件30连接。伸缩组件40与前壳10滑动连接,驱动组件20通过转接件30驱动伸缩组件40相对前壳10往复运动。
具体的,前壳10与转接件30可以为铝合金等轻质金属的材质,也可以为聚甲醛(Polyformaldehyde,POM)、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等硬质塑料的材质。可以理解的是,现有技术中,连杆(相当于本实施例的驱动组件20的一个部件)与伸缩套筒的螺丝连接所需的装配空间与前壳有干涉,需要将前壳分成两件或两件以上,待连杆与伸缩套筒安装完成后,再将前壳合件已完成最终的装配。在此过程中,前壳的分件需要考虑到连杆与伸缩套筒的安装位置,即要考虑到连杆的尺寸。在安装好伸缩套筒和连杆后,需要将多件前壳合装在一起,会产生缝隙等结构,前壳的外周的平整性较差,不利于美观设计。而且,前壳分件意味着工艺的制程更长,工艺的难度也更大,因此工艺成本也更高。另外,前壳分件受连杆的尺寸约束,不同尺寸的筋膜枪的分件位置也不同,不利于多种筋膜枪的标准化生产,因此生产成本也较高。
通过设置转接件30,转接件30连接伸缩组件40和驱动组件20,在装配中,可先将转接件30安装在驱动组件20上,再将伸缩组件40安装到转接件30,如此设置,可通过调整转接件30与伸缩组件40的装配方向,避免转接件30与伸缩组件40安装所需的装配空间与前壳10干涉,使得前壳10无需分件,提高了筋膜枪1000的美观程度以及降低了工艺成本。而且,转接件30不受驱动组件 20的尺寸约束,转接件30能够适用于多种尺寸的筋膜枪1000,有利于多种筋膜枪1000的标准化生产,生产成本较低。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伸缩组件40包括连接件41和套设在连接件 41外周的套筒42,套筒42与前壳10滑动连接。连接件41包括第一配合部411,转接件30包括第二配合部31。第一配合部411背向第二开口103的一侧和第二配合部31配合连接。通过设置第一配合部411背向第二开口103的一侧和第二配合部31配合连接,以便于在第二开口103的一侧安装转接件30和连接件41。可以理解的是,套筒42可自前壳10的第一开口102伸入,使得第一配合部411 对准第二配合部31,然后在第二开口103处安装转接件30和连接件41,第二开口103处具有足够的装配空间,如此设置,转接件30和连接件41的装配不会与前壳10发生干涉,故前壳10无需分件。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第一配合部411和第二配合部31可拆卸连接。第一配合部411和第二配合部31可以为螺纹连接、卡接等可拆卸式的固定连接。优选为螺纹连接。通过设置第一配合部411和第二配合部31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安装连接件41和转接件30。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合部411开设有螺纹孔(未图示),第二配合部31 具有与螺纹孔相对的螺杆(未图示),螺纹孔的轴线与套筒42的轴线重合。如此设置,无需另外设置螺丝,套筒42自第二开口103伸入后,使得连接件41 上的螺杆对准转接件30上的螺纹孔,然后拧动套筒42,使得第一配合部411和第二配合部31螺纹连接而相对固定,该连接方式无需额外的工具,较为便捷。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配合部31具有螺杆(未图示),第一配合部411开设有螺纹孔(未图示),也可实现转接件30和连接件41的无螺丝连接。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和图2,转接件30还包括安装部32。安装部 32连接于第二配合部31之背向连接件41的一侧。驱动组件20包括第一轴承 21,安装部32与第一轴承21的内圈连接。具体的,安装部32可与第一轴承21 的内圈过盈连接,也可通过螺丝连接。通过设置安装部32连接于配合部背向连接件41的一侧,以便于转接件30的安装部32先与驱动组件20连接,然后再将伸缩组件40安装至转接件30的第二配合部31,有利于满足前壳10无需分件的设计要求。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2,安装部32开设有第一安装孔321,第二配合部31开设有第二安装孔311。第一安装孔321的轴线和第二安装孔311的轴线垂直。转接件30通过第一安装孔321与第一轴承21的内圈连接,转接件30 通过第二安装孔311与第一配合部411连接。具体的,输出结构包括第一紧固件33,第一安装孔321和第一轴承21的内圈通过第一紧固件33连接固定。输出结构还包括第二紧固件(未图示),第一配合部411开设有第三安装孔4111,第三安装孔4111优选为圆锥孔,第三安装孔4111和第二安装孔311的轴线重合,第三安装孔4111和第二安装孔311通过第二紧固件(未图示)连接固定。第一紧固件33和第二紧固件均优选为螺钉、螺栓等螺纹连接件。通过设置第一安装孔321的轴线与第二安装孔311的轴线垂直,有利于充分利用前壳10内的空间,以及便于在第二开口103处通过第二安装孔311安装伸缩组件40和转接件30。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驱动组件20还包括驱动件22、偏心轮23、连杆24和第二轴承25。驱动件22与偏心轮23连接而驱动偏心轮23转动。偏心轮23与连杆24转动连接,第一轴承21设于连杆24远离偏心轮23的一端。具体的,偏心轮23通过第二轴承25与连杆24远离转接件30的一端转动连接。连杆24可以为直型连杆,也可以为异型连杆。驱动件22优选为电机。通过设置驱动件22、偏心轮23和连杆24,以便于实现伸缩组件40的往复运动。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2,输出结构还包括导向套50和软质套60,导向套50和软质套60均位于容腔101内。软质套60套设在导向套50的外周,且软质套60的外周与前壳10的内壁连接,导向套50的内壁与伸缩组件40滑动连接。具体的,软质套60优选为橡胶材质。导向套50优选为硬质塑料或铝合金等轻质金属材质。通过设置软质套60和导向套50,以便于在伸缩组件40 往复运动的同时,还能提供径向的抖动,有利于提高产品效果。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和图2,前壳10包括前壳本体11和前壳盖 12。前壳盖12设于软质套60和前壳本体11之间,前壳盖12用于限制软质套和导向套脱离容腔101。具体的,前壳本体11和前壳盖12通过卡接相对固定。通过设置前壳本体11和前壳盖12,限制软质套60和导向套50脱离容腔101,有利于筋膜枪1000稳定地工作。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2,软质套60开设有第一卡槽61,导向套50 包括第一凸起51。第一凸起51与第一卡槽61卡接而使软质套60和导向套50 在套筒42的运动方向91上相对固定。或,软质套60包括第二凸起(未图示),导向套50开设有第二卡槽(未图示)。第二凸起与第二卡槽卡接而使软质套60 和导向套50在套筒42的运动方向91上相对固定。可以理解的是,软质套60 和导向套50在套筒42的运动方向91上相对固定,则前壳盖12仅需对导向套 50和软质套60中的一者进行限位,则可使得导向套50和软质套60均无法离开容腔101,有利于简化筋膜枪1000的结构。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筋膜枪1000,筋膜枪1000包括后壳200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出结构。后壳200与前壳10连接,驱动组件20 的部分设于后壳200。具体的,筋膜枪1000还包括电池300,电池300设于后壳200内,电池300为驱动件22供电。通过在筋膜枪1000内加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出结构,筋膜枪1000较为美观,且工艺成本得到了大幅度的降低。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筋膜枪的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壳、驱动组件、转接件和伸缩组件,所述前壳包括容腔及与所述容腔连通且相背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转接件容置于所述容腔,所述驱动组件自所述第一开口伸入所述容腔并与所述转接件连接,所述伸缩组件自所述第二开口伸入所述容腔并与所述转接件连接,所述伸缩组件与所述前壳滑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通过所述转接件驱动所述伸缩组件相对所述前壳往复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包括连接件和套设在所述连接件外周的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前壳滑动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配合部,所述转接件包括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背向所述第二开口的一侧和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可拆卸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还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连接于所述第二配合部之背向所述连接件的一侧,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轴承,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轴承的内圈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配合部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线和所述第二安装孔的轴线垂直,所述转接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轴承的内圈连接,所述转接件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一配合部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驱动件、偏心轮和连杆,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偏心轮连接而驱动所述偏心轮转动,所述偏心轮与所述连杆转动连接,所述轴承设于所述连杆远离所述偏心轮的一端。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结构还包括导向套和软质套,所述导向套和所述软质套均位于所述容腔内,所述软质套套设在所述导向套的外周,且所述软质套的外周与所述前壳的内壁连接,所述导向套的内壁与所述伸缩组件滑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包括前壳本体和前壳盖,所述前壳盖设于所述软质套和所述前壳本体之间,所述前壳盖用于限制所述软质套和所述导向套脱离所述容腔。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套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导向套包括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卡槽卡接而使所述软质套和所述导向套在所述套筒的运动方向上相对固定;或,
所述软质套包括第二凸起,所述导向套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二卡槽卡接而使所述软质套和所述导向套在所述套筒的运动方向上相对固定。
10.一种筋膜枪,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壳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输出结构,所述后壳与所述前壳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的部分设于所述后壳。
CN202022126877.9U 2020-09-24 2020-09-24 筋膜枪及其输出结构 Active CN2140496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26877.9U CN214049668U (zh) 2020-09-24 2020-09-24 筋膜枪及其输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26877.9U CN214049668U (zh) 2020-09-24 2020-09-24 筋膜枪及其输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49668U true CN214049668U (zh) 2021-08-27

Family

ID=77394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26877.9U Active CN214049668U (zh) 2020-09-24 2020-09-24 筋膜枪及其输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496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35445U (zh) Vr头戴设备
CN214049668U (zh) 筋膜枪及其输出结构
CN211535554U (zh) 低噪音筋膜枪
CN210014200U (zh) 一种电子机油泵
CN115079422B (zh) 头戴产品
WO2022183854A1 (zh) 一种筋膜枪
CN109779937A (zh) 一种电风扇俯仰调节结构及电风扇
CN216446684U (zh) 一种窗执手
CN215193589U (zh) 筋膜枪
CN214146468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谐波减速器
CN110802642A (zh) 一种可拆卸式剃须刀的头部及其连接结构
CN210567379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门禁终端机
CN112206033A (zh) 一种骨科医用电动摆锯
CN211306373U (zh) 一种可拆卸式剃须刀的头部及其连接结构
CN218391612U (zh) 一种经络枪
CN215536325U (zh) 一种薄壁件内组件快速更换结构
CN210318235U (zh) 一种十字万向节装置
CN220659126U (zh) 一种链条拆装器
CN218979698U (zh) 一种筋膜枪
CN219227776U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
CN216643640U (zh) 一种旋转摄像头传动固定结构及旋转摄像头
CN219395202U (zh) 一种通讯电源外壳
CN210173616U (zh) 一种机械手臂的防护密封装置
CN219178757U (zh) 表面温度传感器
CN220089922U (zh) 与按摩带配合使用的筋膜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11

Address after: 518000 Qiancheng Commercial Center, No. 5 Haicheng Road, Mabu Community, Xixi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1605 Qiancheng Commercial Center

Patentee after: Xingfe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157000 room 702, unit 1, building 32, Guomao community, youyou Road, Xi'an District, Mudanjiang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ao Shu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