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42595U - 一种高度调节机构、及基于其的交通指挥用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度调节机构、及基于其的交通指挥用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42595U
CN214042595U CN202120129005.XU CN202120129005U CN214042595U CN 214042595 U CN214042595 U CN 214042595U CN 202120129005 U CN202120129005 U CN 202120129005U CN 214042595 U CN214042595 U CN 2140425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internal thread
gear shaft
machine box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2900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贤兵
许文友
周兴国
耿朝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Telka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Telka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Telka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Telka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2900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425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425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425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度调节机构、及基于其的交通指挥用机器人,涉及涉及交通指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机盒,机盒的一内侧壁上水平固定有一连接杆,连接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承,旋转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连接有转筒,转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内螺纹齿轮,内螺纹齿轮内螺纹贯穿设置有一螺纹顶杆,螺纹顶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中部块;位于内螺纹齿轮一侧的机盒两相对内侧壁之间固定有一齿轮轴,齿轮轴上配合固定有一可与内螺纹齿轮啮合传动的齿轮筒。本实用新型装置在使用时,通过推动机盒正向移动,带动内螺纹齿轮转动推动螺纹顶杆上移,螺纹顶杆带动中部块上移,从而解决了交通指挥机器人高度固定无法调节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高度调节机构、及基于其的交通指挥用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指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度调节机构、及基于其的交通指挥用机器人。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交通指挥机器人高度固定无法调节,造成在恶劣天气下可视距离有限,从而对指挥预警的效果有一定的折扣,进而达不到交通指挥的作用,所以现在亟需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高度调节机构、及基于其的交通指挥用机器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度调节机构、及基于其的交通指挥用机器人,解决了交通指挥机器人高度固定无法调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度调节机构、及基于其的交通指挥用机器人,包括机盒,所述机盒的一内侧壁上水平固定有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承,所述旋转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连接有转筒,所述转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内螺纹齿轮,所述内螺纹齿轮内螺纹贯穿设置有一螺纹顶杆,所述螺纹顶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中部块;位于所述内螺纹齿轮一侧的机盒两相对内侧壁之间固定有一齿轮轴,所述齿轮轴上配合固定有一可与内螺纹齿轮啮合传动的齿轮筒;还包括一控制齿轮轴进行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螺纹顶杆的外侧设置有限制其沿伴随内螺纹齿轮转动而转动的限位凹槽,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盒内、且与限位凹槽配合的定位杆或限位凸块。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齿轮轴至少一端部的手轮,所述齿轮轴至少一端部贯穿机盒的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轴的两端分别通过一轴承与机盒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杆的端部固定在所述机盒内壁上、或旋转轴承外圈上、或连接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凸块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转筒的内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齿轮轴上的上皮带轮;所述机盒的底侧面设置有至少两对固定板,任意一对所述固定板上的两个固定板分别固定在机盒底侧面的两侧,任意一对所述固定板之间均活动穿插有主车轴,所述主车轴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一车轮;其中一所述主车轴上设置有与上皮带轮配合的下皮带轮,所述下皮带轮和上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下皮带轮的内壁开设有转动槽,所述齿轮轴的外侧滑动连接有与转动槽配合的固定条。
进一步地,所述中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指示牌,所述中部块的两侧均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指挥棒。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装置在使用时,通过推动机盒正向移动,带动内螺纹齿轮转动推动螺纹顶杆上移,螺纹顶杆带动中部块上移,从而解决了交通指挥机器人高度固定无法调节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装置推动机盒移动该装置位置的同时,即可调节中部块高度,从而减少了操作人员的操作负担,进而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3本实用新型装置在抽出固定条,旋转手轮带动齿轮轴转动,便可以调节中部块的高度,使得该装置拥有两种调节高度的方式供给操作人员选择,进而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与便捷性。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中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车轴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机盒、2连接杆、3旋转轴承、4转筒、5内螺纹齿轮、6螺纹顶杆、7中部块、8车板、9主车轴、10下皮带轮、11齿轮筒、12齿轮轴、13上皮带轮、14转动槽、15固定条、16车轮、17定位杆、18手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度调节机构、及基于其的交通指挥用机器人,包括机盒1,机盒1的一内侧壁上水平固定有一连接杆2,连接杆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承3,旋转轴承3的内圈过盈配合连接有转筒4,转筒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内螺纹齿轮5,内螺纹齿轮5内螺纹贯穿设置有一螺纹顶杆6,螺纹顶杆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中部块7;位于内螺纹齿轮5一侧的机盒1两相对内侧壁之间固定有一齿轮轴12,齿轮轴12上配合固定有一可与内螺纹齿轮5啮合传动的齿轮筒11;还包括一控制齿轮轴12进行转动的驱动机构;螺纹顶杆6的外侧设置有限制其沿伴随内螺纹齿轮5转动而转动的限位凹槽,还包括设置在机盒1内、且与限位凹槽配合的定位杆17或限位凸块。
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齿轮轴12至少一端部的手轮18,齿轮轴12至少一端部贯穿机盒1的侧壁。齿轮轴12的两端分别通过一轴承与机盒1固定连接。定位杆17的端部固定在机盒1内壁上、或旋转轴承3外圈上、或连接杆2上。限位凸块可拆卸的安装在转筒4的内侧壁上。
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齿轮轴12上的上皮带轮13;机盒1的底侧面设置有至少两对固定板8,任意一对固定板8上的两个固定板8分别固定在机盒1底侧面的两侧,任意一对固定板8之间均活动穿插有主车轴9,主车轴9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一车轮16;其中一主车轴9上设置有与上皮带轮13配合的下皮带轮10,下皮带轮10和上皮带轮13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下皮带轮10的内壁开设有转动槽14,齿轮轴12的外侧滑动连接有与转动槽14配合的固定条15。中部块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指示牌,中部块7的两侧均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指挥棒。
该装置在使用时,通过推动机盒1正向移动,带动内螺纹齿轮5转动推动螺纹顶杆6上移,螺纹顶杆6带动中部块7上移,从而解决了交通指挥机器人高度固定无法调节的问题。
该装置通过推动机盒1移动该装置位置的同时,即可调节中部块7高度,从而减少了操作人员的操作负担,进而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抽出固定条15,旋转手轮18带动齿轮轴12转动,便可以调节中部块7的高度,使得该装置拥有两种调节高度的方式供给操作人员选择,进而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与便捷性。
工作原理:该装置在使用时,通过推动机盒1正向移动,带动车轮16转动,车轮16转动带动固定条15,固定条15转动带动下皮带轮10转动,下皮带轮10通过皮带带动上皮带轮13,上皮带轮13转动带动齿轮轴12,齿轮轴12转动带动齿轮筒11,齿轮筒11转动带动内螺纹齿轮5转动,内螺纹齿轮5转动推动螺纹顶杆6上移,螺纹顶杆6带动中部块7上移,从而解决了交通指挥机器人高度固定无法调节的问题。
该装置通过推动机盒1移动该装置位置的同时,即可调节中部块7高度,从而减少了操作人员的操作负担,进而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当在需要在保持机盒1位置不变的前提下调节中部块7高度,只需抽出固定条15,旋转手轮18带动齿轮轴12转动,便可以调节中部块7的高度,使得该装置拥有两种调节高度的方式供给操作人员选择,进而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与便捷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机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盒(1)的一内侧壁上水平固定有一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承(3),所述旋转轴承(3)的内圈过盈配合连接有转筒(4),所述转筒(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内螺纹齿轮(5),所述内螺纹齿轮(5)内螺纹贯穿设置有一螺纹顶杆(6),所述螺纹顶杆(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中部块(7);
位于所述内螺纹齿轮(5)一侧的机盒(1)两相对内侧壁之间固定有一齿轮轴(12),所述齿轮轴(12)上配合固定有一可与内螺纹齿轮(5)啮合传动的齿轮筒(11);
还包括一控制齿轮轴(12)进行转动的驱动机构;
所述螺纹顶杆(6)的外侧设置有限制其沿伴随内螺纹齿轮(5)转动而转动的限位凹槽,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盒(1)内、且与限位凹槽配合的定位杆(17)或限位凸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齿轮轴(12)至少一端部的手轮(18),所述齿轮轴(12)至少一端部贯穿机盒(1)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轴(12)的两端分别通过一轴承与机盒(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17)的端部固定在所述机盒(1)内壁上、或旋转轴承(3)外圈上、或连接杆(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块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转筒(4)的内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齿轮轴(12)上的上皮带轮(13);所述机盒(1)的底侧面设置有至少两对固定板(8),任意一对所述固定板(8)上的两个固定板(8)分别固定在机盒(1)底侧面的两侧,任意一对所述固定板(8)之间均活动穿插有主车轴(9),所述主车轴(9)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一车轮(16);
其中一所述主车轴(9)上设置有与上皮带轮(13)配合的下皮带轮(10),所述下皮带轮(10)和上皮带轮(13)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皮带轮(10)的内壁开设有转动槽(14),所述齿轮轴(12)的外侧滑动连接有与转动槽(14)配合的固定条(15)。
8.一种交通指挥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权利要求1-7任意一所述的高度调节机构,所述中部块(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指示牌,所述中部块(7)的两侧均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指挥棒。
CN202120129005.XU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高度调节机构、及基于其的交通指挥用机器人 Active CN2140425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29005.XU CN214042595U (zh)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高度调节机构、及基于其的交通指挥用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29005.XU CN214042595U (zh)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高度调节机构、及基于其的交通指挥用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42595U true CN214042595U (zh) 2021-08-24

Family

ID=77346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29005.XU Active CN214042595U (zh)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高度调节机构、及基于其的交通指挥用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425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17723A (zh) 一种具有控制打孔深度功能的吸尘型电动工具
CN110419300A (zh) 一种农业种植用往复式挖坑设备
CN214042595U (zh) 一种高度调节机构、及基于其的交通指挥用机器人
CN205064628U (zh) 一种带有反向自锁结构的传动机构
CN112907997A (zh) 一种高度调节机构、及基于其的交通指挥用机器人
CN111021197B (zh) 一种抹平机
CN217615537U (zh) 一种多轴喷涂装置
CN209413823U (zh) 电动左右卷帘纱窗
CN214946110U (zh) 可调式涡轮蜗杆减速机
CN101865266A (zh) 一种往复运动机构及将旋转运动转换为往复运动的方法
CN2389257Y (zh) 无极变速机构
CN113437830A (zh) 一种省力的驱动机构
CN211851785U (zh) 一种齿轮齿条传动偏心轮式抽油机
CN208717984U (zh) 一种液压破碎锤
CN112502011A (zh) 一种市政道路划线装置
CN210938286U (zh) 一种高速台钻传动机构
CN207013620U (zh) 一种冲床工件传送传动设备
CN206999834U (zh) 刮刀轴向窜动装置
CN202644288U (zh) 平衡砣摇振箱驱动装置
CN201720850U (zh) 光盘库机械手多向往复传动机构
CN212775224U (zh) 一种电机传动机构
CN219893107U (zh) 一种电动缸的防转导向结构
CN218564348U (zh) 一种减速机齿轮箱的导向机构
CN214933253U (zh) 一种可伸缩式同步轮
CN216994633U (zh) 一种用于服务机器人的底盘转动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