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41831U - 一种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夹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041831U CN214041831U CN202022770525.7U CN202022770525U CN214041831U CN 214041831 U CN214041831 U CN 214041831U CN 202022770525 U CN202022770525 U CN 202022770525U CN 214041831 U CN214041831 U CN 21404183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ece
- display module
- area
- guide
- sup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夹具,所述夹具用于定位显示模组,以便于将遮光件贴附在所述显示模组上,进而分隔所述显示模组的第一区域和具有功能孔的第二区域,所述夹具包括支座、导向件和活动件;所述支座用于限定所述显示模组的位置;所述导向件固定于所述支座上;所述活动件设置于所述导向件上并可沿所述导向件的导向方向活动;所述活动件用于控制所述遮光件贴附在所述显示模组的对应位置,使得所述遮光件分隔所述显示模组的所述第一区域和具有所述功能孔的所述第二区域。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移动所述活动件控制所述遮光件将所述显示模组分隔为所述第一区域和具有所述功能孔的所述第二区域;使得所述遮光件能够精确的贴附在所述显示模组的对应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具。
背景技术
目前行业内手机外观ID发展趋势为窄边框化,在现有技术无法取消手机前置光感孔、距感孔等功能孔的情况下,会出现手机中显示模组背光的光线透过前置光感孔、距感等功能孔导致显示模组中功能孔的测试不准确。
现有技术中,直接在显示模组侧边贴附一张遮光麦拉阻挡背光光线射出至功能孔;因遮光麦拉以及夹具无法与显示模组的结构完全匹配,会导致贴附过程中有一定偏差,不能完全保证贴附效果,可能会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贴附偏差导致遮光麦拉与显示模组之间具有间隙,背光光线从间隙处射出,影响整机感应效果;
第二,贴附偏差导致遮光麦拉遮挡显示模组的部分功能孔;导致功能孔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夹具,通过所述夹具可控制遮光件,使所述遮光件可精准的贴附在显示模组上,以分隔第一区域和和具有功能孔的第二区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夹具限制显示模组的位置后,无法准确控制遮光件贴附在显示模组上的问题。
所述夹具,所述夹具用于定位显示模组,以便于将遮光件贴附在所述显示模组上,进而分隔所述显示模组的第一区域和具有功能孔的第二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包括:
支座,用于限定所述显示模组的位置;
导向件,固定于所述支座上;
活动件,设置于所述导向件上并可沿所述导向件的导向方向活动;所述活动件用于控制所述遮光件贴附在所述显示模组的对应位置,使得所述遮光件分隔所述显示模组的所述第一区域和具有所述功能孔的所述第二区域。
优选地,所述导向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和所述第二导向杆均贯穿所述活动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杆套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处于所述支座和所述活动件之间,所述第二导向杆套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处于所述支座和所述活动件之间。
优选地,所述活动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遮光件的固定组件。
优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和所述第二固定柱均贯穿所述遮光件以对所述遮光件进行定位。
优选地,所述固定组件位于所述活动件中的表面为平面,所述遮光件包括遮光麦拉,所述遮光麦拉与所述平面相贴。
优选地,所述支座的上表面包括用于放置所述显示模组的第一凹陷区域和处于所述第一凹陷区域周围的平面区域,所述第一凹陷区域所在水平面在竖直方向上低于所述平面区域所在水平面。
优选地,所述显示模组处于所述第一凹陷区域时,所述第二区域所在水平面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平面区域的所在水平面,或者,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平面区域平齐。
优选地,所述支座的上表面还包括至少一个避让区域,所述避让区域的所在水平面在竖直方向上低于所述平面区域的所在水平面。
优选地,所述支座的上表面还包括处于所述第一凹陷区域两侧的第二凹陷区域,所述第二凹陷区域的所在水平面在竖直方向上低于所述第一凹陷区域的水平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夹具,所述夹具用于限制显示模组的位置,所述夹具包括导向件和活动件,所述活动件可在所述导向件的导向方向上活动,所述遮光件可随所述活动件活动,通过移动所述活动件以方便控制所述遮光件贴附在所述显示模组的位置,进而方便所述遮光件将所述显示模组分隔为第一区域和具有功能孔的第二区域,使得所述遮光件能够精确的贴附在所述显示模组的对应位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夹具限定显示模组的位置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00 | 支座 | 110 | 第一凹陷区域 |
120 | 平面区域 | 130 | 避让区域 |
140 | 第二凹陷区域 | 200 | 导向件 |
210 | 第一导向杆 | 211 | 第一弹性件 |
220 | 第二导向杆 | 221 | 第二弹性件 |
300 | 活动件 | 310 | 固定组件 |
311 | 第一固定柱 | 312 | 第二固定柱 |
400 | 遮光件 | 500 | 显示模组 |
510 | 第一区域 | 520 | 第二区域 |
521 | 功能孔 |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目前行业内手机外观ID发展趋势为窄边框化,在现有技术无法取消手机前置光感孔、距感孔等功能孔的情况下,会出现手机中显示模组背光的光线透过前置光感孔、距感等功能孔导致手机测试问题。
现有技术中,直接在显示模组侧边贴附一张遮光麦拉阻挡背光光线射出至功能孔;因遮光麦拉以及贴附使用治具都存在一定公差,会导致贴附过程中有一定偏差,不能完全保证贴附效果,可能会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贴附偏差导致遮光麦拉与显示模组之间具有间隙,背光光线从间隙处射出,影响整机感应效果;
第二,贴附偏差导致遮光麦拉遮挡显示模组的部分功能孔;导致功能孔失效。
参见图1-图4。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夹具,所述夹具用于定位显示模组500,以便于将遮光件400贴附在所述显示模组500上,进而分隔所述显示模组500的第一区域510和具有功能孔521的第二区域520,对所述显示模组进行测试时,所述遮光件400可阻挡所述第一区域510的背光进入到具有所述功能孔521的所述第二区域5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的功能孔521汇集在第二区域520,第一区域510没有功能孔,通过所述夹具夹住所述显示模组500,并对所述显示模组500进行测试时,所述第一区域510会反射出干扰所述功能孔521的背光,本申请中通过遮光件分隔所述第一区域510和所述第二区域520,避免所述第一区域510反射的背光进入到第二区域,从而避免所述第一区域510反射的背光干扰功能孔521的测试性能。
所述夹具包括支座100、导向件200和活动件300;所述支座100用于限定所述显示模组500的位置,使得所述显示模组500处于不动的状态;所述导向件200固定于所述支座100上,所述导向件200可与所述支座100一体设置;所述活动件300设置于所述导向件200上并可沿所述导向件200的导向方向活动;所述活动件300在活动时,所述活动件300可远离或靠近所述支座100;所述遮光件400与所述活动件300固定相连,所述遮光件400用于分隔显示模组500的第一区域510和具有功能孔521的第二区域520,以避免第一区域510中背光进入第二区域520。
具体的,通过移动所述活动块300可使得所述遮光件400随所述活动块300移动,通过控制所述活动块300的位置便可控制所述遮光件400贴附在所述显示模组500的位置,实现将显示模组500分隔为第一区域510和第二区域520,在分隔第一区域510和第二区域520时,需将显示模组500中的指定的功能孔521分隔在第二区域520。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所述遮光件400在贴附时产生较大的贴附偏差,具体通过控制所述活动件300的位置来控制遮光件400的位置,所述支座100上设置有所述导向件200,所述导向件200用于为所述活动件300导向,所述活动件300在活动时,所述活动件300仅可朝远离或靠近所述支座100的方向移动,具体的,所述导向件200与所述支座100垂直,使所述遮光件400与所述显示模组500贴附以将所述显示模组500分隔为第一区域510和第二区域520时,只需要下移所述活动块300,使所述遮光件400与所述显示模组500逐渐靠近,最终实现贴附,通过所述导向件200为所述活动件300精确导向,避免贴附偏差导致遮光麦拉遮挡显示模组500的部分功能孔521;导致所述功能孔521失效,同时通过移动所述活动件300方便控制所述遮光件400与所述显示模组500的间隙,可避免贴附偏差导致遮所述光麦拉与所述显示模组500之间具有间隙,背光光线从间隙处射出,影响功能孔521感应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件200包括间隔平行设置的第一导向杆210和第二导向杆220,所述第一导向杆210和第二导向杆220均贯穿所述活动件300。
通过两个导向杆(第一导向杆210和第二导向杆220)可精确的保证所述遮光件400分隔第一区域510和第二区域520的分隔位置,避免所述遮光件400贴附在所述功能孔521上,而避免所述功能孔521的失效。
所述第一导向杆210套设有第一弹性件211,所述第一弹性件211处于所述支座100和所述活动件300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211的下端与所述支座100接触,所述第一弹性件211的上端与所述活动件300的下端接触,所述第二导向杆220套设有第二弹性件221,所述第二弹性件221处于支座100和所述活动件300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221的上端与所述活动件300的下端接触,所述第二弹性件221的下端与所述支座100接触,所述第一弹性件211与所述第二弹性件221的结构尺寸完全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动件300的下端面为与水平面平行的平面,具体的,所述活动件300为四方体,所述活动件300也可为其它形状,不再一一举例。
所述第一弹性件211和所述第二弹性件221用于支撑所述活动件300,在移动所述活动件300时,所述第一弹性件211和所述第二弹性件221启动一定的支撑作用,方便把控所述遮光件400与所述显示模组500的贴附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211和第二弹性件221均为弹簧,所述弹簧具有较好的回复能力,使用寿命长,可保证夹具的重复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动件300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遮光件400的固定组件310,通过所述固定组件310固定所述遮光件400,对所述遮光件400进行定位,避免在将所述遮光件400贴附在所述显示模组500上的过程中,所述遮光件400晃动。
所述固定组件310包括第一固定柱311和第二固定柱312,所述第一固定柱311和所述第二固定柱312均贯穿所述遮光件40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柱311和第二固定柱312间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柱311和所述第二固定配合以固定所述遮光件400。
所述固定组310还可以为长条形结构,通过长条形结构固定在遮光件400,也能实现对遮光件400的精确定位。
所述固定组件310还可以为夹持结构,通过夹持的方式对遮光件400进行定位。
所述固定组件310位于所述活动件300中的表面为平面,所述遮光件400与该平面相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动件300与所述遮光件400相贴,进一步稳固的固定所述遮光件400,使遮光件400在与所述显示模组500相贴时,遮光件400贴附显示模组500上的预设位置。
所述遮光件400为遮光麦拉。
所述支座100的上表面包括用于放置显示模组500的第一凹陷区域110和处于所述第一凹陷区域110周围的平面区域120,所述第一凹陷区域110所在水平面在竖直方向上低于所述平面区域120所在水平面,具体参见图4。
具体的,将所述显示模组500放置在第一凹陷区域110,以限定所述显示模组500的位置,防止所述显示模组移动。
所述显示模组500处于所述第一凹陷区域110时,所述显示模组500的第二区域520所在水平面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平面区域120的所在水平面,或者,所述第二区域520与所述平面区域120平齐。
也就是说,在显示模组500放置在第一凹陷区域110时,避免具有功能孔521的区域的所在高度不低于所述平面区域120的所在高度,避免在将遮光麦拉贴附在显示模组500的过程中,因水平区域的阻挡,而致使遮光麦拉与显示模组500存在间隙,具体参见图1。
所述支座100的上表面还包括至少一个避让区域130,所述避让区域130的所在水平面在竖直方向上低于所述平面区域120的所在水平面,参见图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座100的避让区域130用于避让显示模组500的显示模组500的保护膜,通过设置避让区域130以容纳显示模组500的保护膜以及其它部件,避免显示模组500放置不平稳。
所述支座100的上表面还包括处于所述第一凹陷区域110两侧的第二凹陷区域140,所述第二凹陷区域140的所在水平面在竖直方向上低于所述第一凹陷区域110的水平面,参见图1。
在本实施例中,在支座100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凹陷区域140,目的是方便人手取出放置在第一凹陷区域110的显示模组500。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夹具用于限制所述显示模组500的位置,所述夹具包括导向件200和所述活动件300,所述活动件300可在所述导向件200的导向方向上活动,所述遮光件400可随所述活动件300活动,通过移动所述活动件300以方便控制所述遮光件400贴附在所述显示模组500的位置,以方便所述遮光件400将所述显示模组500分隔为第一区域510和具有功能孔521的第二区域520,使得所述遮光件能够精确的贴附在所述显示模组的对应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夹具,所述夹具用于定位显示模组,以便于将遮光件贴附在所述显示模组上,进而分隔所述显示模组的第一区域和具有功能孔的第二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包括:
支座,用于限定所述显示模组的位置;
导向件,固定于所述支座上;
活动件,设置于所述导向件上并可沿所述导向件的导向方向活动;所述活动件用于控制所述遮光件贴附在所述显示模组的对应位置,使得所述遮光件分隔所述显示模组的所述第一区域和具有所述功能孔的所述第二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和所述第二导向杆均贯穿所述活动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向杆套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处于所述支座和所述活动件之间,所述第二导向杆套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处于所述支座和所述活动件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遮光件的固定组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和所述第二固定柱均贯穿所述遮光件以对所述遮光件进行定位。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组件位于所述活动件中的表面为平面,所述遮光件包括遮光麦拉,所述遮光麦拉与所述平面相贴。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座的上表面包括用于放置所述显示模组的第一凹陷区域和处于所述第一凹陷区域周围的平面区域,所述第一凹陷区域所在水平面在竖直方向上低于所述平面区域所在水平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模组处于所述第一凹陷区域时,所述第二区域所在水平面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平面区域的所在水平面,或者,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平面区域平齐。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座的上表面还包括至少一个避让区域,所述避让区域的所在水平面在竖直方向上低于所述平面区域的所在水平面。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座的上表面还包括处于所述第一凹陷区域两侧的第二凹陷区域,所述第二凹陷区域的所在水平面在竖直方向上低于所述第一凹陷区域的水平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770525.7U CN214041831U (zh) | 2020-11-25 | 2020-11-25 | 一种夹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770525.7U CN214041831U (zh) | 2020-11-25 | 2020-11-25 | 一种夹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041831U true CN214041831U (zh) | 2021-08-24 |
Family
ID=77362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770525.7U Active CN214041831U (zh) | 2020-11-25 | 2020-11-25 | 一种夹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041831U (zh) |
-
2020
- 2020-11-25 CN CN202022770525.7U patent/CN21404183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3633096A (en) | Wire harness jigboard having a plurality of wire retaining pins detachably embedded in spaced woven screen elements | |
CN107764822B (zh) | 焊接质量检测平台 | |
CN214041831U (zh) | 一种夹具 | |
CN103676233A (zh) | 液晶显示装置与使用该液晶显示装置的触控显示装置 | |
CN213876214U (zh) | 一种检测支架及检测设备 | |
CN209432909U (zh) | 撕膜静电压测试辅助装置 | |
CN205619902U (zh) | 一种手机平面度检测装置 | |
CN216487112U (zh) | Led显示装置的支架及led显示装置 | |
CN114406930B (zh) | 一种定位翻转装置及设备 | |
CN204903547U (zh) | 一种反应板 | |
CN217072149U (zh) | 车身侧防护板支架检验工装 | |
CN216829359U (zh) | 一种激光二极管的焊接固定装置 | |
CN218866014U (zh) | 座舱系统调试工装 | |
KR200182760Y1 (ko) | 시작차 패널용 좌표 측정 지그 | |
CN217345233U (zh) | 一种近眼显示设备的检测夹具及检测设备 | |
CN213842608U (zh) | 汽车拉手装配检测装备 | |
CN110631516A (zh) | 直线导轨直线度检测工装 | |
JP3224074U (ja) | フォトフレーム | |
CN219716336U (zh) | 一种具有防撞保护功能的显示屏 | |
CN215493086U (zh) | 一种磁吸式菲林测试卡固定结构 | |
CN219416083U (zh) | 一种产品测量治具及三次元影像测量仪 | |
CN209745246U (zh) | 一种冰箱压缩机活塞平面度检测平台 | |
CN216525655U (zh) | 一种高精度产品检测机 | |
CN219689681U (zh) | 培养器具用定位托盘 | |
CN219914819U (zh) | 一种测试工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