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38252U - 一种配光组件和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配光组件和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038252U CN214038252U CN202023228488.3U CN202023228488U CN214038252U CN 214038252 U CN214038252 U CN 214038252U CN 202023228488 U CN202023228488 U CN 202023228488U CN 214038252 U CN214038252 U CN 21403825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lens
- lighting device
- emergent
- distribution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配光组件和照明装置,属于照明技术领域。所述配光组件包括第一透镜以及第一卡持部;所述第一透镜具有第一入光面、第一出光面及位于第一入光面及第一出光面之间的侧部;所述第一卡持部设于所述第一透镜的侧部;其中,所述第一透镜为光路偏折元件,所述第一入光面与所述第一出光面形成有一夹角,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一入光面设置在所述照明装置的出射光线的传输路径上,用来接收所述出射光线;再由所述第一出光面射出所述出射光线以改变所述出射光线的光线传播路径。本实用新型配光组件和照明装置通过设置第一透镜,并将第一透镜设置有光路偏折元件,从而能够更加便利地调整光线出射角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光组件和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照明装置包括底座、位于底座的收容腔内的出射光组件。近年来随着LED技术的蓬勃发展,各种LED的灯具陆续开发并应用。射灯应用更是广泛,发展蓬勃,各场景需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细,有不少场所射灯直下安装已经满足不了客户需求,因此延伸设计出来一种可调光的调头射灯,以扩展更多的应用。
为了实现出射光角度可调,需要出射光组件绕转轴旋转,以实现出射光组件能够相对底座在收容腔内转动,现在普遍技术就是通过机械结构调节射灯的灯体以改变出射光的方向。
由于目前的出射光组件相对底座的调节是出射光组件整体的机械式调节,导致出射光角度调节不够便利且效果不理想,通常需要调节很大的光线出射角度才能实现,若当出射光角度调节受到限制时,会导致无法满足光线出射角度的调节要求,从而不能满足实际调光需求。例如,现有的出射光组件相对底座的出光调节角度仅能偏向30度,若想进一步增加出光调节角度,例如将出光角度调整为45度时,则会由于安装环境或自身结构的相互干涉而无法调节或出射光角度调节不够便利。
同时,现有的照明装置的光学出光面靠近内部,当光线向外传播时会受到反射,导致光路出现叠加,使得光斑不够圆润完整,存在杂光和眩光等不良光效,从而影响视觉品质。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配光组件和照明装置,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光组件和照明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照明装置受到出射光组件相对底座的出光调节角度限制时导致无法满足光线反射角度的调节要求、导致出射光角度调节不够便利且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光组件和照明装置,能够更加便利地调整光线出射角度,而且能够获得更佳的光效,提高光学品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光组件,用来改变一照明装置的配光路径,包括第一透镜以及第一卡持部;所述第一透镜具有第一入光面、第一出光面及位于所述第一入光面及所述第一出光面之间的侧部;所述第一卡持部设于所述第一透镜的侧部;其中,所述第一透镜为光路偏折元件,所述第一入光面与所述第一出光面形成有一夹角,所述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一入光面设置在所述照明装置的出射光线的传输路径上,用来接收所述出射光线;再由所述第一出光面射出所述出射光线以改变所述出射光线的光线传播路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持部为弹性件,所述第一卡持部套设于所述照明装置的出光口内壁,以阻止所述第一透镜相对于所述照明装置沿轴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持部嵌设于所述第一透镜的侧部,并配置为能够卡入所述照明装置的出光口内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持部成对设置在所述第一透镜的侧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持部与所述第一透镜一体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为锯齿偏折透镜、偏折透镜楔形折射透镜或曲面偏折透镜,或者由锯齿、楔形、曲面中至少两者组合形成的偏折透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入光面与所述第一出光面均为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配光组件还包括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包括第二入光面,所述第二入光面与所述第一出光面相对设置,其中,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中至少其中之一为光路偏折元件,所述第一透镜相对所述第二透镜可转动设置,以改变所述配光组件的配光路径。
进一步地,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同轴线设置,且所述第一透镜能够绕所述轴线相对所述第二透镜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光面与所述第二入光面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包括底座、出射光组件、以及前文任一项所述的配光组件;所述出射光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中以提供出射光线,所述配光组件安装至所述底座且用来接收由所述出射光组件提供的出射光线,以改变所述出射光线的传播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出光孔、与所述出光孔连通的收容腔、以及与所述出光孔相对设置的底壁;所述出射光组件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且朝向所述出光孔提供所述出射光线;所述配光组件固定至所述底座且靠近所述出光孔。
进一步地,所述出射光组件包括光源模块,所述光源模块包括光源板和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光源板上且朝向所述出光孔。
进一步地,所述出射光组件还包括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罩设于所述光源模块上,且所述第三透镜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入光面和第三出光面;所述第三出光面朝向所述第一透镜的第一入光面。
进一步地,所述出射光组件还包括透镜安装件、透镜固定件及光源模块;所述透镜安装件连接所述底壁且环绕所述光源模块,所述透镜安装件具有沿周向分布的引导部,所述引导部朝向所述出光孔设置,以限定所述第三透镜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透镜固定件的内壁设有第一卡接部,在所述第一透镜的侧部设有第一卡持部;所述第一卡持部与所述第一卡接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持部为凸起,所述第一卡接部为凹槽或环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面环,所述面环包括侧环壁,所述面环连接所述底座且远离所述底壁。
进一步地,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反射器,所述反射器包括反射主体,所述反射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反射入口和反射出口,所述反射器收容于所述面环内,其中所述反射入口靠近所述出射光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射器还包括第二卡接部,所述面环中还设有第二卡持部,所述第二卡持部设置于所述侧环壁的内侧且沿周向设置;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持部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出一种配光组件和照明装置,通过在现有照明装置受到出射光组件相对底座的出光调节角度限制时,在其出射光线的传输路径上设置一配光组件,从而进一步改变了所述照明装置的配光路径的角度,满足了光线反射角度的调节要求,而且出射光角度调节便利且效果理想。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配光组件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配光组件的结构图;
图3为图2中配光组件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配光组件的配光路径图,其中主要表现出第一入光面与第二出光面呈第一夹角时的情况;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配光组件的配光路径图,其中主要表现出第一入光面与第二出光面呈第二夹角时的情况;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配光组件的配光路径图,其中主要表现出第一入光面与第二出光面相互平行时的情况;
图7为本实用新型照明装置的其中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8为图7中照明装置的分解图;
图9为图7中照明装置的截面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利用配光组件改变照明装置的配光路径的原理图。
附图标记如下:
100、100a-配光组件;
10、10a-第一透镜;11、11a-第一入光面;12、12a-第一出光面;
13a、第一卡持部;
20-第二透镜;21-第二入光面;22-第二出光面;
200-照明装置;
210-底座;211-出光孔;212-收容腔;213-底壁;214-周侧壁;
220-光源模块;
230-透镜安装件;231-引导部;
240-第三透镜;241-第三入光面;242-第三出光面;
250-透镜固定件;251-第一卡接部;252-连接柱;
260-面环;261-侧环壁;262-卡接结构;
270-反射器;271-反射主体;272-第二卡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实用新型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对本实用新型特定实施例进行说明。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配光组件的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一种配光组件100a,用来改变一照明装置的配光路径,包括第一透镜10a。第一透镜10a具有第一入光面11a以及第一出光面12a;其中,第一透镜10a为光路偏折元件,第一入光面11a与第一出光面12a设有一夹角,所述夹角为锐角;第一透镜10a的第一入光面11a设置在照明装置的出射光线的传输路径上,用来接收所述出射光线;第一出光面11a射出所述出射光线以改变所述出射光线的光线传播路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10a的结构为楔形折射透镜,或者还可称为楔形棱镜或楔形透镜等。可理解的是,由于第一入光面11a与第一出光面12a设有一夹角,当该楔形折射透镜设置在一照明装置(例如,可调光的调头射灯)的出射光线的传输路径上时,会让原始光路偏折所需角度的一半。比如,若用户对所述调头射灯的出光角度需求是30°,由于第一透镜10a的夹角设为15°,当向下的出射光线通过楔形折射透镜后,所述出射光线就会向上偏转15°,此时只需将所述调头射灯朝一侧继续向上机械调整15°就可以了。再比如,若用户需要获得直下式的光照效果,则当向下的出射光线通过楔形折射透镜后,所述出射光线就会向上偏转15°,此时只需要将所述调头射灯朝另一侧调整15°,出射光线就转变为直下式了。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透镜10设置为楔形折射透镜,就能够减小所述调头射灯的转动范围。这样带来的作用是缩小机械调头所需的灯具内部空间,更方便的放置机械转轴位置,结构各零件间减少干涉风险;而且新增的配光组件100a靠近照明装置的光学出光面外部,使得光学出光面外移,能降低二级防眩系统对光路的影响,使得光斑圆润完整,无杂光。
第一透镜10a具有位于所述第一入光面11a及所述第一出光面12a之间的侧部;配光组件100a还包括第一卡持部13a,第一卡持部13a设于第一透镜10a的侧部。当第一卡持部13a与第一透镜10a的材质相同时,优选在透镜成型时一体设置第一卡持部13a与第一透镜10a;当第一卡持部13a与第一透镜10a的材质不同时,优选第一卡持部13a为弹性件。第一卡持部13a被配置为能够卡入于照明装置的出光口内壁,从而将配光组件100套设并固定于照明装置上,以阻止第一透镜10a相对于照明装置的出光口沿轴向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卡持部13a可以为C字型弹簧。在配光组件100a和照明装置的装配过程中,C字型弹簧受压后弧度较小,可完全收容于配光组件100a和照明装置之间的间隙内,待配光组件100和照明装置套接后,C字型弹簧上的挤压力撤销,使得C字型弹簧复位后弧度较大,因此可以实现配光组件100a和照明装置的轴向定位。
第一卡持部13a成对地设置在第一透镜10a的侧部或者是半环绕式地设置在第一透镜10a的侧部。
第一卡持部13a与第一透镜10a一体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持部13a可以是粘结在第一透镜10a上。
第一透镜10a为锯齿偏折透镜、楔形折射透镜或曲面偏折透镜,或者由锯齿、楔形、曲面中至少两者组合形成的偏折透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优选第一透镜10a为楔形折射透镜。当然,作为变形,第一透镜10a可以为锯齿偏折透镜,或曲面偏折透镜,或者是由锯齿、楔形、曲面中至少两者组合形成的偏折透镜,以及其他能够实现偏折出光的透镜。
第一入光面11a与第一出光面12a均为平面,且所述夹角为锐角。例如,所述夹角范围可以在1度至30度之间设定。当然本实用新型也并未限定所述夹角的具体数值,这可以根据第一透镜的具体材料而定。
配光组件的实施例2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提供的一种配光组件100,包括第一透镜10和第二透镜20,第一透镜10包括第一出光面12,第二透镜20包括第二入光面21,第二入光面21与第一出光面12相对设置(即相互面对而设),使得经过第一透镜10的出射光线能够进入第二透镜20(或者是,按照光传播原理,经过第二透镜20的出射光线也可以进入第一透镜10),光线在配光组件100内可以依次经过第一透镜10和第二透镜20进行配光。第一透镜10和第二透镜20至少其中之一为光路偏折元件,例如第一透镜10为光路偏折元件,其结构可参照实施例1,采用楔形折射透镜。而第二透镜20则可以为光路偏折元件(楔形折射棱镜),也可以是非光路偏折元件(例如柱状透镜等)。第一透镜10相对第二透镜20可转动设置,通过转动第一透镜10使得配光组件100的配光路径可以发生改变。因此,使用该配光组件100的发光源,能够在发光源位置保持不动的状态下,实现光路调整。也就是说,来自发光源的光线,经过配光组件100可以调节其出射光路,进而可以调节光路出射角。
配光组件100具有自第一透镜10向第二透镜20方向延伸的轴线(参图1),第一透镜10绕轴线相对第二透镜20可转动设置,即第一透镜10和第二透镜20同轴线设置,且第一透镜10能够绕所述轴线相对第二透镜20转动。其中,第一透镜10的转动行程可以是10度至360度,具体的,可以是30度、60度、90度、180度等等。转动行程与所要调节的光线出射角、照射目标区域范围相关。
当第一透镜10和第二透镜20共轴设置时,上述轴线可以为配光组件100的中心轴线。另外,用来实现相对可转动的机械结构为本领域常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以第一透镜10的转动行程为360度为例,第一透镜10和第二透镜20其中之一为光路偏折元件,则无论第一透镜10转动至哪一位置,经过配光组件100的出射光均为偏折射出,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光组件100为光路偏折组件。此时,若第一透镜10的偏折角度较大,则光源经过配光组件100射出的光线照射轨迹可能呈圆环形,而无法照射到配光组件100正前方。若第一透镜10和第二透镜20均为光路偏折元件,在某些角度中,配光组件100就不再进行光路偏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第一透镜10相对第二透镜20可转动设置是指,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是驱使第一透镜10转动、第二透镜20保持不动;也可以是驱使第一透镜10保持不动,第二透镜20转动,具体以能够改变配光组件100的配光路径为准。
为了减小配光组件100的体积且降低光衰,第一出光面12和第二入光面21平行设置,使得第一出光面12和第二入光面21可以近距离设置,即第一出光面12的出射光可以较大部分地从第二入光面21进入第二透镜20。当然,在部分实施例中,第一出光面12和第二入光面21可以形成夹角。
为了进一步降低光衰,第一出光面12在第二入光面21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入光面21重叠,可以确保从第一出光面12射出的光线能够全部经过第二入光面21进入第二透镜20。在部分实施例中,出于对光线偏折的特殊要求,第一出光面12在第二入光面21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入光面21可以部分重叠或者不重叠。
第一出光面12和第二入光面21可以为平面,由此可以使得第一透镜10和第二透镜20近距离装配,减小配光组件100的体积。当然,在部分实施例中,第一出光面12可以为曲面、锯齿面、楔形面等等,第二入光面21也可以为曲面、锯齿面、楔形面等等。
第一出光面12和第二入光面21的距离可以是1mm至10mm之间,例如2mm、3mm、5mm、8mm等等。实际应用中,在不影响装配的情况下,第一出光面12和第二入光面21的距离应尽可能地小。
第一透镜10还包括与第一出光面12相对设置的第一入光面11,第二透镜20还包括与第二入光面21相对设置的第二出光面22,第一透镜10相对第二透镜20转动过程中,第一入光面11的所在面与第二出光面22的所在面的夹角发生变化,以改变配光组件100的配光路径偏折角度。
如图4所示,第一出光面12与第二入光面21平行设置,此时第一入光面11的所在面与第二出光面22的所在面的夹角为第一夹角,而且图4所示的第一夹角为第一入光面11和第二出光面22形成的最大夹角,配光组件100就会对配光路径形成最大偏折角度;如图5所示,此时第一入光面11和第二出光面22的夹角为第二夹角,第二夹角小于第一夹角,配光组件100的配光路径偏折角度比图4中小;再如图6所示,此时第一入光面11和第二出光面22相互平行时,即两者夹角为零,配光组件100对配光路径不会形成角度偏折,配光组件100为非偏折组件,但是经过配光组件100的出射光会发生整体平移,具体在图6中,出射光比入射光整体向上平移。
为了使得配光组件100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具有不偏折出射光的功能,且便于模块化加工,第一透镜10和第二透镜20可以为相同的光学元件,且两者可以对称地装配组成配光组件100。如图4至图6中的第一透镜10和第二透镜20为相同的光学元件,在图4中两者对称设置,在图6中,第一入光面11和第二出光面22可以相互平行安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配光组件100中的偏折透镜数量可以多于两个,例如三个、或四个等等,即除了第一透镜10为偏折透镜外,配光组件100还可以包括第二透镜20,第一透镜10和第二透镜20相对设置,也能够在光源模块220保持不动的情况下实现出射光角度的调节。
照明装置的实施例
如图7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照明装置200,在本实施例中,照明装置200包括底座210、出射光组件和如实施例1中的配光组件100a或者实施例2中的配光组件100,在下文统一用配光组件100表述。
具体地讲,底座210包括出光孔211、与出光孔211连通的收容腔212、与出光孔211相对设置的底壁213。出射光组件设置于收容腔212内且能够朝向出光孔211出射光线。配光组件100安装至底座210上且靠近所述出光孔211,用来接收来自出射光组件的光线,且为出射光组件的出射光线进行配光(即调整光路),以改变所述出射光线的传播方向。在使用照明装置200的过程中,可以驱使配光组件100相对照明装置200转动,实现配光组件100相对照明装置200沿周向转动,进而实现照明装置200的出射光的偏折方向和偏折角度发生改变,实现照明装置200的出射光角度调节。
出射光组件包括光源模块220,该光源模块220作为发光源,设置于光源板上且朝向出光孔211。
为了实现良好散热,底座210由金属材料制成,如铝材。此外,光源板贴合底壁213,使得光源子模块的热量能够快速散出。底壁213上设置有过线孔,导线穿过过线孔连接电源子模块,实现电性连接。底壁213背离光源板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散热鳍片,有助于热量散出。此外,周侧壁214的外表面上可以设置环形凹槽,以提升底座210的外形美观度。
出射光组件还包括第三透镜240,第三透镜240罩设于光源模块220且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入光面241和第三出光面242,第三入光面241罩设光源模块220,第三出光面242朝向第一透镜10的第一入光面31。具体的,第三入光面241可以为内凹面,因此,第一透镜10的第一入光面31朝向第三入光面241,从而可以使得灯具的结构更为紧凑。
为了实现第三透镜240的固定,出射光组件还包括透镜安装件230和透镜固定件250。
透镜安装件230在收容腔212内连接底壁213且环绕光源模块220。透镜安装件230包括沿周向分布的引导部231,该周向引导部231朝向出光孔211方向设置,以限定第三透镜240的在收容腔212内的径向面上的位置。透镜安装件230上引导部231为圆环形,且沿周向分布。透镜安装件230套设于第三透镜240和底座210之间。
透镜固定件250作为照明装置的一部分结构,其内壁设有第一卡接部251,第一卡持部13与第一卡接部251配合以沿周向限定第一透镜10在透镜固定件250内的位置。具体的,为了提高第一透镜10在透镜固定件250内壁的连接强度,第一卡持部13和第一卡接部251的其中之一为凸起,而另一者为凹槽,进而实现第一卡持部13和第一卡接部251的卡持连接。本实施例优选第一卡持部13为凸起,第一卡接部251为凹槽。透镜固定件250与底座210连接,优选螺纹连接方式,实现对第三透镜240的固定。
为了便于配光组件100在照明装置内的旋转调节,第一卡接部251为一环形凹槽,第一卡持部13可滑动式卡接于第一卡接部251内。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透镜10a粘接于照明装置的出光口内,不需设置第一卡接部251。
底座210包括周侧壁214,周侧壁214环绕出光孔211和容纳腔212,且连接底壁213。
照明装置200还可以包括面环260,面环260包括侧环壁261,侧环壁261包括朝向轴线的内表面,面环260连接底座210且远离底壁213。
照明装置200还包括反射器270,反射器270包括反射主体271和第二卡接部272。反射主体271包括相对设置的反射面和背光面,以及相对设置的反射入口和反射出口。反射器270收容于面环260内,且相对反射出口,反射入口靠近出射光组件。面环260中还设有第二卡持部263,第二卡持部263设置于侧环壁261的内侧。第二卡持部263沿周向设置,第二卡接部272卡接于第二卡持部263内。
为了实现面环260与透镜固定件250的可转动连接,在面环260的侧环壁261外侧还设有卡接结构262,卡接结构262成对设置;透镜固定件250朝向面环260一侧设有连接柱252,卡接结构262与连接柱252卡接或螺接固定,可实现面环260与透镜固定件250的可转动连接。
如图10所示,图10为本实用新型照明装置200利用配光组件100改变配光路径的原理图。可理解的是,由于第一透镜10的结构为楔形折射棱镜,当该楔形折射棱镜设置在照明装置200的出射光线的传输路径上时,会让原始光路偏折一定角度,例如偏折所需调头角度的一半,再比如假设照明装置200的调头需求是30°,第一透镜10的夹角设为15°,出射光线通过楔形折射棱镜后,其出光角度已经偏转15°,那么若要达到30°,只需对照明装置200机械调整15°就可以了。而需要直下光时,可以将照明装置200向另外一边机械调整15°,光束就成为直下式,这样带来的作用是缩小照明装置200的机械调头所需的灯具内部空间,更方便的放置机械转轴连接柱252的位置,结构各零件间减少干涉风险;而且新增的配光组件100靠近照明装置200的光学出光面外部,使得光学出光面外移,能降低二级防眩系统对光路的影响,使得光斑圆润完整,无杂光。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配光组件,用来改变一照明装置的配光路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透镜,具有第一入光面、第一出光面及位于所述第一入光面及所述第一出光面之间的侧部;以及
第一卡持部,设于所述第一透镜的侧部;
其中,所述第一透镜为光路偏折元件,所述第一入光面与所述第一出光面形成有一夹角,所述夹角为锐角;
所述第一入光面设置在所述照明装置的出射光线的传输路径上,用来接收所述出射光线;再由所述第一出光面射出所述出射光线以改变所述出射光线的光线传播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持部为弹性件,所述第一卡持部能够嵌入于所述照明装置的出光口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持部嵌设于所述第一透镜的侧部,并配置为能够卡入所述照明装置的出光口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持部成对设置在所述第一透镜的侧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持部与所述第一透镜一体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为锯齿偏折透镜、楔形折射透镜或曲面偏折透镜,或者由锯齿、楔形、曲面中至少两者组合形成的偏折透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光面与所述第一出光面均为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光组件还包括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包括第二入光面,所述第二入光面与所述第一出光面相对设置,其中,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中至少其中之一为光路偏折元件,所述第一透镜相对所述第二透镜可转动设置,以改变所述配光组件的配光路径;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同轴线设置,且所述第一透镜能够绕所述轴线相对所述第二透镜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光面与所述第二入光面平行设置。
10.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出射光组件、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配光组件;所述出射光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中以提供所述出射光线,所述配光组件安装至所述底座且用来接收由所述出射光组件提供的所述出射光线,以改变所述出射光线的传播方向。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出光孔、与所述出光孔连通的收容腔、以及与所述出光孔相对设置的底壁;所述出射光组件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且朝向所述出光孔提供所述出射光线;所述配光组件固定至所述底座且靠近所述出光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射光组件包括光源模块,所述光源模块包括光源板和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光源板上且朝向所述出光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射光组件还包括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罩设于所述光源模块上,且所述第三透镜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入光面和第三出光面;所述第三出光面朝向所述第一透镜的第一入光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射光组件还包括透镜安装件、透镜固定件及光源模块;所述透镜安装件连接所述底壁且环绕所述光源模块,所述透镜安装件具有沿周向分布的引导部,所述引导部朝向所述出光孔设置,以限定所述第三透镜的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固定件的内壁设有第一卡接部,在所述第一透镜的侧部设有第一卡持部;所述第一卡持部与所述第一卡接部配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持部为凸起,所述第一卡接部为凹槽或环形凹槽。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面环,所述面环包括侧环壁,所述面环连接所述底座且远离所述底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反射器,所述反射器包括反射主体,所述反射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反射入口和反射出口,所述反射器收容于所述面环内,其中所述反射入口靠近所述出射光组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器还包括第二卡接部,所述面环中还设有第二卡持部,所述第二卡持部设置于所述侧环壁的内侧且沿周向设置;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持部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228488.3U CN214038252U (zh) | 2020-12-28 | 2020-12-28 | 一种配光组件和照明装置 |
PCT/CN2021/140874 WO2022143410A1 (zh) | 2020-12-28 | 2021-12-23 | 一种配光组件和照明装置 |
EP21914147.0A EP4239243A4 (en) | 2020-12-28 | 2021-12-23 | LIGHT DIFFUSION ASSEMBLY AND LIGHTING FIXTURE |
US18/214,968 US20230341109A1 (en) | 2020-12-28 | 2023-06-27 | Light distributing component and lighting apparatu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228488.3U CN214038252U (zh) | 2020-12-28 | 2020-12-28 | 一种配光组件和照明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038252U true CN214038252U (zh) | 2021-08-24 |
Family
ID=77343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228488.3U Active CN214038252U (zh) | 2020-12-28 | 2020-12-28 | 一种配光组件和照明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03825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143410A1 (zh) * | 2020-12-28 | 2022-07-07 |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配光组件和照明装置 |
-
2020
- 2020-12-28 CN CN202023228488.3U patent/CN21403825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143410A1 (zh) * | 2020-12-28 | 2022-07-07 |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配光组件和照明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527419B1 (en) | LED spotlight illumination system | |
US6974234B2 (en) | LED lighting assembly | |
US20050201100A1 (en) | Led lighting assembly | |
US6758582B1 (en) | LED lighting device | |
EP1697685B1 (en) | High flux light emitting diode (led) reflector arrays | |
JP4155285B2 (ja) | 照明器具 | |
US4924357A (en) | Light source unit for a business machine | |
JP2002304903A (ja) | 照明器具 | |
US20070263388A1 (en) | Illumination device of flexible lighting angle | |
US11421851B2 (en) | Configurable luminaires and components | |
KR20080031671A (ko) | 전방향성 조명 | |
EP3845799B1 (en) | Vehicle lamp | |
JP2011228047A (ja) | 発光装置 | |
EP3343099B1 (en) | Lens set, and lighting device employing lens set | |
CN107631271B (zh) | 一种透镜、光源模组、光源模组组合和照明装置 | |
US9863602B2 (en) | LED light source device | |
WO2020134220A1 (zh) | 激光器组件、激光光源和激光投影设备 | |
JP6827301B2 (ja) | 光学レンズ、光源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 |
CN214038252U (zh) | 一种配光组件和照明装置 | |
CN112682721A (zh) | 一种配光组件和照明装置 | |
WO2020216206A1 (zh) | 一种配光组件和照明装置 | |
JP5950198B2 (ja) | 照明器具 | |
CN110410754B (zh) | 照明装置 | |
JP5307717B2 (ja) | 自発光型の発光装置 | |
US20070019413A1 (en) | Light emitting diode with integral parabolic reflecto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