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34340U - 一种吊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吊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34340U
CN214034340U CN202022808643.2U CN202022808643U CN214034340U CN 214034340 U CN214034340 U CN 214034340U CN 202022808643 U CN202022808643 U CN 202022808643U CN 214034340 U CN214034340 U CN 2140343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lates
ceiling structure
fossil fragments
suspended cei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0864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磊
方日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ingsheng Decoration Desig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Jingsheng Decoration Desig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Jingsheng Decoration Desig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Jingsheng Decoration Desig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0864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343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343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343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室内装饰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吊顶结构,包括主龙骨、辅龙骨及扣板,辅龙骨包括顶板与设在顶板两侧的两个侧板,扣板包括面板和设在面板两侧的两个插接板,其特征在于:插接板远离面板的一侧铰接有一个抵接板,抵接板的转动轴线与插接板的长度方向平行,相邻抵接板之间设有支撑机构,当相邻两个抵接板插入辅龙骨内时,支撑机构将驱使两个抵接板分别抵在同侧的侧板上。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方案改变了扣板的固定方式,提升了扣板与辅龙骨之间的连接强度,提升了扣板安装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吊顶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室内装饰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吊顶结构。
背景技术
吊顶是指室内环境的顶部装修,是室内装饰的重要部分之一。
如公开号为CN206784697U的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快速安装的吊顶结构,包括主龙骨、辅龙骨和扣板,所述辅龙骨包括顶板、对称设置在所述顶板左右两侧的侧板,所述侧板的下端从两侧向中间靠近并抵靠在一起形成插接缝,所述扣板包括面板和插接板,所述插接板插接在相邻的两条所述辅龙骨的插接缝内,所述插接板的一侧设有向外倾斜的弹性扣片,所述侧板上设有限位部,所述弹性扣片卡在所述限位部上使所述插接板固定在所述插接缝内。
上述吊顶结构虽然拆装扣板快捷方便,但扣板的固定是通过弹性扣片与限位部卡接来实现的,扣板的重量仅由扣板两侧的弹性扣片来承受,弹性扣片受力后会发生弹性形变,使得扣板容易晃动,而且一旦弹性扣片形变量过大而脱离限位部,扣板将会从辅龙骨上掉下,故此扣板与辅龙骨之间的连接强度低,安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增强扣板与辅龙骨之间的连接强度,提升扣板安装的安全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吊顶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吊顶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吊顶结构,包括主龙骨、辅龙骨及扣板,辅龙骨包括顶板与设在顶板两侧的两个侧板,扣板包括面板和设在面板两侧的两个插接板,插接板远离面板的一侧铰接有抵接板,抵接板的转动轴线与插接板的长度方向平行,相邻抵接板之间设有支撑机构,当相邻两个抵接板插入辅龙骨内时,支撑机构将驱使两个抵接板分别抵在同侧的侧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人员先将相邻两个抵接板贴合在一起,当插接板连同抵接板插入辅龙骨内后,在支撑机构的作用下,两个抵接板将发生转动并分别抵紧在同侧的侧板上,两个侧板便可通过卡住两个抵接板来锁定两个插接板的位置,扣板进而被固定在辅龙骨上。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方案改变了扣板的固定方式,提升了扣板与辅龙骨之间的连接强度,提升了扣板安装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铰接在抵接板远离插接板一侧的支撑板,支撑板的转动轴线与对应抵接板的转动轴线平行,相邻两个支撑板之间通过连接组件铰接在一起;相邻两个支撑板之间还设有用于驱使两个支撑板之间夹角增大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撑板连同抵接板插入辅龙骨内后,施工人员通过驱动组件驱使两个支撑板之间夹角增大,两个支撑板分别靠近对应抵接板的一侧将会相互远离,两个抵接板将会分别朝靠近同侧侧板的方向转动,直至两个抵接板分别抵在同侧的侧板上,侧板对抵接板产生的反作用力将会传递给两个支撑板,使得抵接板在侧板上的抵紧效果更加稳定。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一端与连接组件连接的拉伸件,拉伸件的另一端穿出辅龙骨且伸入到面板远离辅龙骨的一侧,面板的下表面上设有用于锁定拉伸件远离连接组件一端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撑板和抵接板插入辅龙骨内后,施工人员拉动拉伸件来使连接组件朝下移动,在支撑板与抵接板铰接的位置约束作用下,两个支撑板远离连接组件的两侧将会相互远离,两个抵接板便会分别朝向同侧的侧板转动。当抵接板抵住侧板后,施工人员将拉伸件穿出辅龙骨的一端通过固定件固定住,两个抵接板便可持续抵在侧板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螺纹连接在位于辅龙骨下方的其中一个面板上的转动柱,转动柱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拉伸件穿过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人员将拉伸件的端部插入通孔内,然后旋转转动柱来使拉伸件伸出辅龙骨的长度变长,直至拉伸件绷紧,拉伸件在转动住上缠绕的过程中将固定在转动柱上。
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插接板相对的侧壁上均开设有供拉伸件穿出的第一嵌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嵌槽为拉伸件穿过两个插件板之间的间隙提供了避让空间,使得施工人员可以顺利地拉动拉伸件。
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分别设在两个支撑板相对一侧的两个连接板,连接板分别固连在对应支撑板的下表面,两个连接板相对的一侧铰接在一起,拉伸件位于辅龙骨内的一端与两个连接板中的其中一个固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人员拉动拉伸件时,拉伸件将通过连接板带动两个支撑板下移的过程中还会发生转动。因两个连接板分别设置在两个支撑板的下表面上,当两个支撑板旋转到水平状态时,两个支撑板相对一侧的上沿将抵紧在一起,两个支撑板将无法继续转动,避免了支撑板对抵接板的支撑效果失效情况的发生。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开设有供对应连接板嵌设的第二嵌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嵌槽的设置,减小了两个连接板在两个支撑板之间的占用空间,使得两个支撑板可以顺利地贴合在一起,进而两个支撑板可顺利地插入辅龙骨内。
优选的,所述抵接板与同侧的支撑板之间设有弹性件,弹性件用于驱使抵接板和支撑板之间的夹角增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施工人员取消对拉伸件的固定效果后,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支撑板与对应抵接板之间的夹角将会变大,两个抵接板将会分别与同侧的侧板发生分离,以方便施工人员将扣板从辅龙骨上拆卸下来。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抵接板和支撑机构的设置,提升了扣板与辅龙骨之间的连接强度,提升了扣板安装的安全性;
2.通过支撑板和驱动组件的设置,使得抵接板在侧板上的抵紧效果更加稳定;
3.通过连接组件的设置,避免了支撑板对抵接板的支撑效果失效情况的发生;
4.通过弹性件的设置,以方便施工人员将扣板从辅龙骨上拆卸下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吊顶结构的整体工况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支撑机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主龙骨;2、龙骨吊件;3、辅龙骨;31、顶板;32、侧板;4、扣板;41、面板;42、插接板;5、抵接板;6、支撑机构;61、支撑板;62、驱动组件;621、拉伸件;622、固定件;6221、转动柱;6222、通孔;623、第一嵌槽;63、连接组件;631、连接板;632、第二嵌槽;7、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吊顶结构。参照图1,吊顶结构包括固定在房屋原始顶面上的主龙骨1,主龙骨1下方间隔设置有若干组相互平行的辅龙骨3,每组辅龙骨3均通过龙骨吊件2与主龙骨1固连。相邻两组辅龙骨3之间设置有一个扣板4,扣板4包括面板41,面板41两侧分别固连有两个插接板42;辅龙骨3包括与龙骨吊件2固连的顶板31,顶板31两侧固连有两个侧板32,相邻两个扣板4的插接板42卡接在同一辅龙骨3的两个侧板32之间,以形成辅龙骨3对扣板4的固定。
辅龙骨3的两个侧板32对称设置在顶板31的下表面两侧,并且两个侧板32靠近顶板31一侧之间的距离,比两个侧板32远离顶板31一侧之间的距离大。相邻两个扣板4的插接板42上侧均转动连接有抵接板5,抵接板5的转动轴线与同侧插接板42的延伸方向平行,并且抵接板5沿插接板42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若干个。相对两个抵接板5之间设置有一组支撑机构6,当两个抵接板5插入辅龙骨3内后,施工人员控制支撑机构6使两个抵接板5之间的夹角增大,抵接板5将会朝向同侧的侧板32转动,直至两个抵接板5均抵在对应侧板32上后,两个插接板42便通过两个抵接板5卡接在辅龙骨3内,扣板4的位置进而被固定。
参照图2,支撑机构6包括铰接在抵接板5远离插接板42一侧的支撑板61,支撑板61的转动轴线与抵接板5的转动轴线相同,相邻两个支撑板61通过一组连接组件63铰接在一起,并且连接组件63的位置位于支撑板61与抵接板5铰接位置的上侧。两个支撑板61之间设有一组驱动组件62,驱动组件62包括设在两个支撑板61之间的一根拉伸件621,拉伸件621可设置为钢丝绳,拉伸件621的一端与连接组件63固连,拉伸件621的另一端穿出辅龙骨3,并且被设在面板41下表面上的固定件622固定,该面板41可以是相邻两个面板41中的任意一个。固定件622包括螺纹连接在面板41下表面上的转动柱6221,转动柱6221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个贯穿转动柱6221的通孔6222,通孔6222供拉伸件621穿过转动柱6221。
施工人员先将两个支撑板61和两个抵接板5分别合在一起,然后再将支撑板61和抵接板5一同插入辅龙骨3内。施工人员向下拉动拉伸件621,拉伸件621将会带动连接组件63向下移动,同时两个支撑板61均会发生转动,两个支撑板61之间的夹角增大,两个抵接板5则会分别朝向同侧的抵接板5转动。当两个抵接板5均抵在侧板32上时,两个支撑板61将会转动到相互齐平的状态,此时侧板32对抵接板5产生的作用力将会传递给两个支撑板61,同时施工人员停止拉动拉伸件621。最后,施工人员将拉伸件621穿入转动柱6221上的通孔6222,然后旋转转动柱6221,拉伸件621在转动柱6221外壁上绕卷的过程中,将会固定在转动柱6221上,直至拉伸件621绷紧后停止旋转转动柱6221。
值得说明的是,相邻两个插接板42相对的侧壁上均开设有一个第一嵌槽623,第一嵌槽623供拉伸件621穿过两个插接板42之间的间隙,使得拉伸件621不被两个插接板42卡死。
连接组件63包括分别固连在两个支撑板61相对一侧的两个连接板631,连个连接板631铰接在一起,拉伸件621位于辅龙骨3内的一端固连在两个连接板631中的其中一个上。两个连接板631分别位于对应支撑板61的下表面上,当施工人员拉动拉伸件621使两个支撑板61转到相互齐平的状态时,两个支撑板61相对一侧的上沿将会抵紧在一起,以阻止两个支撑板61继续转动,避免支撑板61对抵接板5的支撑效果失效情况的发生。
此外,支撑板61的下表面上开设有供对应连接板631嵌设的第二嵌槽632,连接板631固连在第二嵌槽632的槽底,连接板631嵌入第二嵌槽632后,连接板631的下表面与支撑板61的下表面齐平。第二嵌槽632的设置,减小了两个连接板631在两个支撑板61之间的占用空间,使得两个支撑板61可以顺利地贴合在一起,进而两个支撑板61可顺利地插入辅龙骨3内。
同侧的抵接板5与支撑板61之间设置有一个弹性件7,弹性件7设置扭簧,扭簧的一端抵在抵接板5上,扭簧的另一端抵在支撑板61上。当施工人员拉动拉伸件621使抵接板5抵在侧板32上时,同侧的抵接板5与支撑板61间的扭簧将发生弯曲变形;当需要拆除扣板4时,施工人员取消对拉伸件621的固定效果,在扭簧弹力的弹性作用下,同侧的抵接板5与支撑板61之间的夹角将会变大,抵接板5将会脱离同侧的侧板32,施工人员便可将支撑板61连同抵接板5从辅龙骨3内拔出,以实现对扣板4的拆除。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施工人员先将支撑板61和抵接板5一同插入辅龙骨3内,然后施工人员向下拉动拉伸件621,拉伸件621将会带动连接组件63向下移动,同时两个支撑板61均会发生转动,两个支撑板61之间的夹角增大,两个抵接板5则会分别朝向同侧的抵接板5转动。当两个抵接板5均抵在侧板32上时,此时侧板32对抵接板5产生的作用力将会传递给两个支撑板61,两个侧板32便通过卡住两个抵接板5来锁定两个插接板42的位置,扣板4进而被固定在辅龙骨3上。
当需要拆除扣板4时,施工人员取消对拉伸件621的固定效果,在扭簧弹力的弹性作用下,同侧的抵接板5与支撑板61之间的夹角将会变大,抵接板5将会脱离同侧的侧板32,施工人员便可将支撑板61连同抵接板5从辅龙骨3内拔出,以实现对扣板4的拆除。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吊顶结构,包括主龙骨(1)、辅龙骨(3)及扣板(4),辅龙骨(3)包括顶板(31)与设在顶板(31)两侧的两个侧板(32),扣板(4)包括面板(41)和设在面板(41)两侧的两个插接板(42),其特征在于:插接板(42)远离面板(41)的一侧铰接有抵接板(5),抵接板(5)的转动轴线与插接板(42)的长度方向平行,相邻抵接板(5)之间设有支撑机构(6),当相邻两个抵接板(5)插入辅龙骨(3)内时,支撑机构(6)将驱使两个抵接板(5)分别抵在同侧的侧板(3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6)包括铰接在抵接板(5)远离插接板(42)一侧的支撑板(61),支撑板(61)的转动轴线与对应抵接板(5)的转动轴线平行,相邻两个支撑板(61)之间通过连接组件(63)铰接在一起;相邻两个支撑板(61)之间还设有用于驱使两个支撑板(61)之间夹角增大的驱动组件(6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62)包括一端与连接组件(63)连接的拉伸件(621),拉伸件(621)的另一端穿出辅龙骨(3)且伸入到面板(41)远离辅龙骨(3)的一侧,面板(41)的下表面上设有用于锁定拉伸件(621)远离连接组件(63)一端的固定件(6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622)包括螺纹连接在位于辅龙骨(3)下方的其中一个面板(41)上的转动柱(6221),转动柱(6221)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拉伸件(621)穿过的通孔(622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插接板(42)相对的侧壁上均开设有供拉伸件(621)穿出的第一嵌槽(62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63)包括分别设在两个支撑板(61)相对一侧的两个连接板(631),连接板(631)分别固连在对应支撑板(61)的下表面,两个连接板(631)相对的一侧铰接在一起,拉伸件(621)位于辅龙骨(3)内的一端与两个连接板(631)中的其中一个固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61)的下表面开设有供对应连接板(631)嵌设的第二嵌槽(632)。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板(5)与同侧的支撑板(61)之间设有弹性件(7),弹性件(7)用于驱使抵接板(5)和支撑板(61)之间的夹角增大。
CN202022808643.2U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吊顶结构 Active CN2140343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08643.2U CN214034340U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吊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08643.2U CN214034340U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吊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34340U true CN214034340U (zh) 2021-08-24

Family

ID=77363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08643.2U Active CN214034340U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吊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343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034340U (zh) 一种吊顶结构
CN214739321U (zh) 一种抗风屋面系统
CN212742880U (zh) 一种抗风抗震轻钢龙骨建筑房屋
CN216475988U (zh) 一种建筑幕墙遮阳装置
CN216616709U (zh) 一种明框幕墙的装饰条系统
CN110259202A (zh) 一种模块化可快速拆装的应急房屋
CN212026845U (zh) 一种高层建筑钢梁结构
CN214785235U (zh) 一种模块化设计水波纹钢板吊顶的安装结构
CN211473038U (zh) 一种连接件的装配结构
CN110805180B (zh) 可拆卸装饰板的连接结构
CN214658182U (zh) 一种防变形天花板吊顶
CN215167090U (zh) 一种石膏板吊顶轻钢龙骨固定结构
CN212866843U (zh) 一种脚手架的钢材连接结构
CN2544028Y (zh) 点支式玻璃幕墙驳接装置
CN217151018U (zh) 一种墙体的金属板干挂结构
JP2002348968A (ja) ブレースの取付け構造
CN218492518U (zh) 一种深基坑钢筋穿过格构柱施工结构
CN217128910U (zh) 悬挑脚手架安装结构
CN211823062U (zh) 空调底座加强结构
CN218970734U (zh) 一种标准箱式房屋的成套防风加固装置
CN217536724U (zh) 一种分离式左右幅桥面架桥机平移支撑装置
CN217899210U (zh) 一种抗震用c型槽钢
CN220394923U (zh) 一种单玻璃隔断墙连接结构
CN220505988U (zh) 一种消防管道安装结构
CN210737876U (zh) 一种单曲金属屋面覆铝单板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