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25099U - 管道除锈装置 - Google Patents

管道除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25099U
CN214025099U CN202022844983.0U CN202022844983U CN214025099U CN 214025099 U CN214025099 U CN 214025099U CN 202022844983 U CN202022844983 U CN 202022844983U CN 214025099 U CN214025099 U CN 2140250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lamping
pressing
pipeline
sand pa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4498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敏
杨世林
冯红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econd Metallur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econd Metallur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econd Metallur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econd Metallur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4498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250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250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250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道除锈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撑架、夹紧机构和往复驱动机构;其中,夹紧机构设置于支撑架,用于夹紧砂纸,砂纸设置于支撑架的底部;往复驱动机构设置于支撑架,用于驱动砂纸在管道上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中,砂纸较为柔软,通过砂纸对管道外壁进行打磨除锈,能够避免打磨过度而损伤管道,并且砂纸与管道相接触以形成面接触,增大了砂纸与管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打磨效果,往复驱动机构驱动砂纸往复运动,无需手动操作,即实现自动打磨,提高了打磨效率。

Description

管道除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锈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管道除锈装置。
背景技术
工艺管道在运输介质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能够传输气体以及液体,如果内侧生锈,就会造成腐蚀,一般需要进行打磨,然后防腐。实际使用时,不仅管道内侧需要打磨,外侧也需要打磨。外侧如果生锈,不打磨直接防腐就会降低防腐效果。然而,现有的打磨采用砂轮,砂轮比较生硬,容易打磨过度,损伤管道,同时,砂轮与管道接触面积小,打磨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管道除锈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砂轮打磨管道外侧时易造成打磨过度且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管道除锈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撑架、夹紧机构和往复驱动机构;其中,夹紧机构设置于支撑架,用于夹紧砂纸,砂纸设置于支撑架的底部;往复驱动机构设置于支撑架,用于驱动砂纸在管道上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上述管道除锈装置中,支撑架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支撑板和横设于两个支撑板之间的横板;砂纸横设于两个支撑板之间,并且,砂纸相对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支撑板的外壁一一对应地相贴合;夹紧机构包括:两个夹紧组件,两个夹紧组件一一对应地设置于两个支撑板的外壁,每个夹紧组件均用于夹紧砂纸。
进一步地,上述管道除锈装置中,每个夹紧组件均包括:第一夹紧板、第二夹紧板和紧固螺杆;其中,第一夹紧板通过第二夹紧板与对应的支撑板相连接,并且,第一夹紧板与对应的支撑板相平行;砂纸置于第一夹紧板与支撑板之间,第一夹紧板开设有螺纹孔,紧固螺杆螺接于螺纹孔且抵接于砂纸。
进一步地,上述管道除锈装置中,每个夹紧组件均还包括:抵压机构;其中,抵压机构设置于砂纸与紧固螺杆之间,以增大紧固螺杆对砂纸的紧固力。
进一步地,上述管道除锈装置中,抵压机构包括:导向杆和压板;其中,压板置于第一夹紧板与砂纸之间,紧固螺杆与压板可转动地连接;第一夹紧板开设有通孔,导向杆穿设于通孔且其端部与压板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管道除锈装置还包括:压紧机构;其中,压紧机构设置于两个支撑板与横板之间,用于将砂纸与管道相压紧。
进一步地,上述管道除锈装置中,压紧机构包括:两个压紧组件;其中,两个压紧组件分别与两个支撑板一一对应;每个压紧组件均包括: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压紧筒和第一弹性件;支撑板插设于压紧筒内,并且,支撑板置于压紧筒内的端部通过第一弹性件与压紧筒的封闭端的内壁相连接;两个压紧筒分别与横板的两端一一对应地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管道除锈装置中,往复驱动机构包括:导向块、导向筒、凸轮机构和复位机构;其中,导向块设置于横板,导向筒可滑动地连接于导向块;凸轮机构用于驱动横板移动;复位机构用于驱动横板复位。
进一步地,上述管道除锈装置中,凸轮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凸轮和凸块;其中,驱动电机设置于导向筒,驱动电机的驱动端与凸轮相连接,凸块设置于横板,驱动电机用于驱动凸轮转动,以推动凸块移动,进而带动横板移动。
进一步地,上述管道除锈装置中,复位机构包括:两个复位组件;其中,两个复位组件分别设置于导向块的两个端部;每个复位组件均包括:第二弹性件和具有预设高度的挡块;挡块设置于导向块的端部;第二弹性件与导向块并列设置,并且,第二弹性件与挡块和导向筒均连接;导向筒的长度小于导向块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中,砂纸较为柔软,通过砂纸对管道外壁进行打磨除锈,能够避免打磨过度而损伤管道,并且砂纸与管道相接触以形成面接触,增大了砂纸与管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打磨效果,往复驱动机构驱动砂纸往复运动,无需手动操作,即实现自动打磨,提高了打磨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砂轮打磨管道外侧时易造成打磨过度且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道除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道除锈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道除锈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道除锈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道除锈装置中,凸轮与凸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至图4,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道除锈装置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管道除锈装置包括:支撑架1、夹紧机构2和往复驱动机构3。其中,砂纸4设置于支撑架1的底部(图1所示的下部),夹紧机构2设置于支撑架1,夹紧机构2用于夹紧砂纸4。砂纸4与管道的外壁相接触,通过砂纸4对管道的外壁进行打磨除锈。
往复驱动机构3设置于支撑架1,往复驱动机构3用于驱动砂纸4在管道上往复运动。本实施例中,砂纸4较为柔软,通过砂纸4对管道外壁进行打磨除锈,能够避免打磨过度而损伤管道,并且砂纸4与管道相接触以形成面接触,增大了砂纸4与管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打磨效果,往复驱动机构3驱动砂纸4往复运动,无需手动操作,即实现自动打磨,提高了打磨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砂轮打磨管道外侧时易造成打磨过度且效率低的问题。
参见图1至图4,上述实施例中,支撑架1可以包括:两个支撑板11和一个横板12。其中,两个支撑板11并列设置,并且,两个支撑板11之间具有一定间隙,该间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横板12横设于两个支撑板11之间,则横板12与两个支撑板11之间形成“工”字形。
具体实施时,每个支撑板11均可以为方形。
砂纸4横设于两个支撑板11之间,并且,砂纸4相对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支撑板11的外壁一一对应地相贴合。具体地,砂纸4置于两个支撑板11的底部(图2所示的下部),砂纸4相对的两侧向两个支撑板11的外壁处弯折且贴设于支撑板11的外壁。
具体实施时,砂纸4在两个支撑板11之间为松弛状态,砂纸4在与管道外壁相接触后呈弧形,则砂纸4能够与管道的外壁紧密接触,增大了接触面积。
夹紧机构2可以包括:两个夹紧组件21,两个夹紧组件21与两个支撑板11一一对应,每个夹紧组件21均设置于对应的支撑板11的外壁,每个夹紧组件21均用于夹紧砂纸4对应的侧边。
优选的,每个夹紧组件21均包括:第一夹紧板211、第二夹紧板212和紧固螺杆213。其中,第一夹紧板211通过第二夹紧板212与对应的支撑板11相连接,第一夹紧板211与对应的支撑板11相平行。具体地,第二夹紧板212的第一端与支撑板11的外壁相连接,第二夹紧板212的第二端与第一夹紧板211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一夹紧板211的第二端为自由端。这样,第一夹紧板211和第二夹紧板212形成“L”型。并且,第一夹紧板211的第二端与支撑板11的底部相对应且具有一定间隙,以便于砂纸4插入。
砂纸4置于第一夹紧板211与支撑板11的外壁之间,第一夹紧板211开设有螺纹孔,紧固螺杆213螺接于螺纹孔,并且,紧固螺杆213的端部抵接于砂纸4。通过紧固螺杆213相对于螺纹孔的不断拧动,使得紧固螺杆213挤压砂纸4,进而使得砂纸4与支撑板11的外壁相对固定。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两个夹紧组件21与两个支撑板11的外壁一一对应,每个夹紧组件21均夹设砂纸4对应的侧边,则两个夹紧组件21将砂纸4相对的两侧夹紧,使得砂纸4与两个支撑板11的外壁相对固定,并且每个夹紧组件21中的紧固螺杆213可相对于螺纹孔拧动而放松对砂纸4的夹紧力,使得砂纸4脱离夹紧组件21,便于砂纸4的更换和安装。
参见图1和图2,上述实施例中,每个夹紧组件21均还可以包括:抵压机构214。其中,抵压机构214设置于砂纸4与紧固螺杆213之间,抵压机构214用于增大紧固螺杆213对砂纸4的紧固力,具体是通过增大紧固螺杆213对砂纸4的夹持面积来增大紧固力。
优选的,抵压机构214包括:导向杆2141和压板2142。其中,压板2142置于第一夹紧板211与砂纸4之间,具体地,压板2142与砂纸4相接触,紧固螺杆213与压板2142可转动地连接,则紧固螺杆213相对于第一夹紧板211的螺纹孔拧动,使得紧固螺杆213向砂纸4处移动,带动压板2142向砂纸4处移动,使得压板2142抵紧砂纸4。
第一夹紧板211开设有通孔,导向杆2141穿设于通孔,并且,导向杆2141的端部与压板2142相连接。这样,当紧固螺杆213拧动时容易带动压板2142的转动,导向杆2141对压板2142进行限制,防止压板2142跟随紧固螺杆213转动,保证压板2142只能压紧砂纸4。
参见图1至图4,上述各实施例中,管道除锈装置还可以包括:压紧机构。其中,压紧机构设置于两个支撑板11与横板12之间,压紧机构用于将砂纸4与管道相压紧,使得砂纸4与管道的外壁紧密接触,保证砂纸4的打磨效果和打磨效率。
优选的,压紧机构包括:两个压紧组件5。其中,两个压紧组件5分别与两个支撑板11一一对应。每个压紧组件5均可以包括:压紧筒51和第一弹性件52。压紧筒51的第一端为开口端,压紧筒51的第二端为封闭端。支撑板11从压紧筒51的开口端插设于压紧筒51内,并且,支撑板11部分置于压紧筒51内,支撑板11置于压紧筒51内的端部与第一弹性件52的第一端(图2所示的下端)相连接,第一弹性件52的第二端(图2所示的上端)与压紧筒51的封闭端的内壁相连接。
两个压紧筒51分别与横板12的两端一一对应地连接。具体地,两个支撑板11的顶部(图2所示的上部)分别与两个连接板53一一对应连接,两个连接板53与两个压紧筒51一一对应,每个连接板53均插设于对应的压紧筒51内,并且,每个连接板53均与对应的压紧筒51内的第一弹性件52相连接。两个压紧筒51相对的侧壁均设置一个安装板54,两个安装板54与横板12的两个端部一一对应连接。
具体实施时,第一弹性件52可以为弹簧。压紧筒51的截面呈方形,则压紧筒51为方形筒。
往复驱动机构3设置于横板12,这样,往复驱动机构3对横板12施加向下(相对于图2而言)的作用力,横板12带动两个安装板54和两个压紧筒51均向下运动,使得第一弹性件52呈压缩状态,在第一弹性件52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推动两个支撑板11向下运动,则使得砂纸4向下运动,进而与管道的外壁紧密接触,便于打磨。这样,通过压紧筒51和第一弹性件52的设置能够使得砂纸4弹性抵紧管道,从而给管道一个弹性挤压力,避免挤压力度过大,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推动砂纸4。
参见图1至图3,上述各实施例中,往复驱动机构3可以包括:导向块31、导向筒32、凸轮机构和复位机构。其中,导向块31设置于横板12,则导向块31与横板12相对固定。导向筒32可滑动地连接于导向块31,则导向筒32可相对于导向块31滑动。
具体实施时,导向块31可以为T形,导向筒32的底部开设有向内凹陷的滑槽,该滑槽的截面呈T型,导向块31可滑动地连接于导向筒32的滑槽。
凸轮机构用于驱动横板12移动,复位机构用于驱动横板12复位,这样,凸轮机构和复位机构能够带动砂纸4往复运动,从而对管道外壁进行往复打磨,提高了打磨质量和效率。
凸轮机构可以包括:驱动电机33、凸轮34和凸块35。其中,驱动电机33设置于导向筒32,则驱动电机33与导向筒32相对固定。驱动电机33的驱动端与凸轮34相连接,凸块35设置于横板12,驱动电机33用于驱动凸轮34转动,通过凸轮34推动凸块35移动,进而带动横板12移动。具体地,当凸轮34的长轴与凸块35相接触时,凸轮34可推动凸块35移动。当凸轮34的短轴与凸块35相接触时,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驱动横板12和凸块35回位。
具体实施时,驱动电机33可以为双轴电机,凸轮34为两个,双轴电机的驱动轴与两个凸轮34一一对应连接,凸块35也为两个,每个凸块35均可以为圆弧形。每个凸块35均置于对应凸轮34的后侧,以便于凸轮34推动对应的凸块35。每个凸块35的截面类似于山丘形。
具体实施时,驱动电机33的上部设置有把手。
复位机构可以包括:两个复位组件。其中,两个复位组件与导向块31的两个端部一一对应,每个复位组件均设置于导向块31的其中一个端部。
每个复位组件均可以包括:第二弹性件37和挡块36。其中,挡块36具有预设高度,该高度大于导向块31的厚度。挡块36设置于导向块31的端部,挡块36与导向块31相垂直,即挡块36的高度方向与导向块3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并且,挡块36向远离横板12处延伸。导向筒32的长度小于导向块31的长度,第二弹性件37与导向块31并列设置,第二弹性件37与挡块36和导向筒32均连接。具体地,第二弹性件37置于导向块31的上方,第二弹性件37的长度方向与导向块31的长度方向相平行。
具体实施时,驱动电机33驱动凸轮34转动,当凸轮34的长轴与凸块35相接触时,凸轮34可推动凸块35移动,带动横板12移动,进而带动砂纸4移动,并使得导向筒32与横板12发生错位。并且,横板12的移动带动了导向块31的移动,进而带动了两个挡块36移动,由于导向筒32与横板12发生错位,所以两个第二弹性件37发生了弹性形变,在两个第二弹性件37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拉动横板12向回移动,进而带动砂纸4移动,从而实现了砂纸4的往复运动。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往复驱动机构3能够带动砂纸4前后往复运动以实现砂纸4对管道的打磨,结构简单,便于实施。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砂纸4较为柔软,通过砂纸4对管道外壁进行打磨除锈,能够避免打磨过度而损伤管道,并且砂纸4与管道相接触以形成面接触,增大了砂纸4与管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打磨效果,往复驱动机构3驱动砂纸4往复运动,无需手动操作,即实现自动打磨,提高了打磨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管道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夹紧机构(2)和往复驱动机构(3);其中,
所述夹紧机构(2)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用于夹紧砂纸(4),所述砂纸(4)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的底部;
所述往复驱动机构(3)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用于驱动所述砂纸(4)在管道上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架(1)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支撑板(11)和横设于两个所述支撑板(11)之间的横板(12);所述砂纸(4)横设于两个所述支撑板(11)之间,并且,所述砂纸(4)相对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板(11)的外壁一一对应地相贴合;
所述夹紧机构(2)包括:两个夹紧组件(21),两个所述夹紧组件(21)一一对应地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板(11)的外壁,每个所述夹紧组件(21)均用于夹紧所述砂纸(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夹紧组件(21)均包括:第一夹紧板(211)、第二夹紧板(212)和紧固螺杆(213);其中,
所述第一夹紧板(211)通过所述第二夹紧板(212)与对应的支撑板(11)相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夹紧板(211)与对应的支撑板(11)相平行;
所述砂纸(4)置于所述第一夹紧板(211)与所述支撑板(11)之间,所述第一夹紧板(211)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紧固螺杆(213)螺接于所述螺纹孔且抵接于所述砂纸(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夹紧组件(21)均还包括:抵压机构(214);其中,
所述抵压机构(214)设置于所述砂纸(4)与所述紧固螺杆(213)之间,以增大所述紧固螺杆(213)对所述砂纸(4)的紧固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机构(214)包括:导向杆(2141)和压板(2142);其中,
所述压板(2142)置于所述第一夹紧板(211)与所述砂纸(4)之间,所述紧固螺杆(213)与所述压板(2142)可转动地连接;
所述第一夹紧板(211)开设有通孔,所述导向杆(2141)穿设于所述通孔且其端部与所述压板(2142)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紧机构;其中,
所述压紧机构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板(11)与所述横板(12)之间,用于将所述砂纸(4)与所述管道相压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道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包括:两个压紧组件(5);其中,
两个所述压紧组件(5)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板(11)一一对应;
每个所述压紧组件(5)均包括: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压紧筒(51)和第一弹性件(52);所述支撑板(11)插设于所述压紧筒(51)内,并且,所述支撑板(11)置于所述压紧筒(51)内的端部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52)与所述压紧筒(51)的封闭端的内壁相连接;
两个所述压紧筒(51)分别与所述横板(12)的两端一一对应地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驱动机构(3)包括:导向块(31)、导向筒(32)、凸轮机构和复位机构;其中,
所述导向块(31)设置于所述横板(12),所述导向筒(32)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导向块(31);
所述凸轮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横板(12)移动;
所述复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横板(12)复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道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机构包括:驱动电机(33)、凸轮(34)和凸块(35);其中,
所述驱动电机(33)设置于所述导向筒(32),所述驱动电机(33)的驱动端与所述凸轮(34)相连接,所述凸块(35)设置于所述横板(12),所述驱动电机(33)用于驱动所述凸轮(34)转动,以推动所述凸块(35)移动,进而带动所述横板(12)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管道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包括:两个复位组件;其中,
两个所述复位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导向块(31)的两个端部;
每个所述复位组件均包括:第二弹性件(37)和具有预设高度的挡块(36);所述挡块(36)设置于所述导向块(31)的端部;所述第二弹性件(37)与所述导向块(31)并列设置,并且,所述第二弹性件(37)与所述挡块(36)和所述导向筒(32)均连接;
所述导向筒(32)的长度小于所述导向块(31)的长度。
CN202022844983.0U 2020-11-30 2020-11-30 管道除锈装置 Active CN2140250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44983.0U CN214025099U (zh) 2020-11-30 2020-11-30 管道除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44983.0U CN214025099U (zh) 2020-11-30 2020-11-30 管道除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25099U true CN214025099U (zh) 2021-08-24

Family

ID=77382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44983.0U Active CN214025099U (zh) 2020-11-30 2020-11-30 管道除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25099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56175A (zh) * 2022-09-30 2022-11-01 中科常熟航天研究试验有限公司 真空设备制造过程中的成品外壳表面处理装置
CN115365914A (zh) * 2022-08-26 2022-11-22 南通凯特机床有限公司 外圆磨削式平面磨床
CN117863053A (zh) * 2024-03-11 2024-04-12 湖南工程学院 一种金属材料加工用打磨设备
CN117863053B (zh) * 2024-03-11 2024-06-04 湖南工程学院 一种金属材料加工用打磨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65914A (zh) * 2022-08-26 2022-11-22 南通凯特机床有限公司 外圆磨削式平面磨床
CN115256175A (zh) * 2022-09-30 2022-11-01 中科常熟航天研究试验有限公司 真空设备制造过程中的成品外壳表面处理装置
CN117863053A (zh) * 2024-03-11 2024-04-12 湖南工程学院 一种金属材料加工用打磨设备
CN117863053B (zh) * 2024-03-11 2024-06-04 湖南工程学院 一种金属材料加工用打磨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025099U (zh) 管道除锈装置
CN112407569A (zh) 一种计算机运输防护箱
CN107932281B (zh) 一种带材边缘打磨设备
CN209532735U (zh) 一种轻便型快速夹具
CN208663392U (zh) 涡壳打磨浮动夹具
CN211708886U (zh) 一种油箱盖去毛刺装置
CN210524276U (zh) 应用于焊接夹具的浮动压紧机构
CN210907790U (zh) 具有送料功能的夹具装置
CN204504937U (zh) 一种工件架打磨工具
CN217319158U (zh) 注塑机拉杆降低应力集中结构
CN208679977U (zh) 一种五金件清洗机
CN202388273U (zh) 偏心轴的垫紧装置
CN219562621U (zh) 一种天然气用金属管道内壁抛光装置
CN220217802U (zh) 一种金属板材边缘毛刺打磨装置
CN218856415U (zh) 一种防移位的零件毛刺清除装置
CN219359124U (zh) 一种轴台阶端面研磨工装
CN215505753U (zh) 一种便于清洗或更换滤芯的过滤器
CN219027196U (zh) 一种清理效果好的线材抛丸机
CN101274163A (zh) 可伸缩弹性吸嘴
CN212794433U (zh) 一种数控设备用打磨装置
CN213627914U (zh) 一种新型压缩机排气管固定装置
CN212550867U (zh) 氧化铁红输送管道内壁清理工具
CN113103122B (zh) 一种钣金件加工用适用不同厚度的打磨机
CN220994386U (zh) 一种汽车卡箍加工用的夹紧组件
CN202726720U (zh) 研磨布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