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12065U - 出入口管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出入口管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12065U
CN214012065U CN202023096978.2U CN202023096978U CN214012065U CN 214012065 U CN214012065 U CN 214012065U CN 202023096978 U CN202023096978 U CN 202023096978U CN 214012065 U CN214012065 U CN 2140120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entrance
management apparatus
pedestrian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9697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立博
丁斌
陈昕烨
张建勇
齐兰柱
梁亦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Rej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ej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ej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ej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9697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120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120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1206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ime Recorders, Dirve Recorders, Access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出入口管理设备,该出入口管理设备包括:至少两个识别单元,用于采集通行对象的信息并对所述信息进行处理,所述至少两个识别单元包括车辆识别单元和/或行人识别单元;柱状壳体,所述至少两个识别单元设置在所述柱状壳体不同的侧面上。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出入口的安全管理设备安装杂乱、数量多、维护繁琐的问题。

Description

出入口管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安防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出入口管理设备。
背景技术
智慧平安小区出入口安全建设需要满足能进行车辆识别、车禁控制、人脸识别、人禁控制的设计需求。在现有小区出入口的改造项目中,有部分小区已经安装有人行门或车辆道闸,但这些设备品牌极端多样化,很多不具备智能化功能,或不符合智慧平安小区建设要求。为了达到智慧平安小区标准,需要替换一些原本还可以使用的设备或增加新的设备对原有设备进行补充,但存在成本较高、设备维护性差、小区口环境杂乱、安全性差等问题。在新的小区出入口安全建设项目中,需要分别安装车禁控制设备、车辆设别设备、门禁控制设备、人脸识别设备,导致小区出入口设备杂乱无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多功能为一体的出入口管理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出入口管理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出入口的安全管理设备安装杂乱、数量多、维护繁琐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出入口管理设备,所述出入口管理端设备包括:
至少两个识别单元,用于采集通行对象的信息并对所述信息进行处理,所述至少两个识别单元包括车辆识别单元和/或行人识别单元;
柱状壳体,所述柱状壳体竖直方向有三个或三个以上侧面,所述至少两个识别单元设置在所述柱状壳体不同的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出入口管理设备还包括交换机,所述至少两个识别单元均与所述交换机通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车辆识别单元和所述行人识别单元均包括采集装置和处理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采集装置包括IC/ID读取器、图像采集器、身份证阅读器、指纹采集装置、声纹采集装置、虹膜采集装置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图像采集器包括车辆识别摄像头和/或人脸识别摄像头。
进一步地,所述行人识别单元还包括显示屏。
进一步地,所述出入口管理设备还包括测温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出入口管理设备还包括指示灯、音频输出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出入口管理设备包括两个车辆识别单元、两个行人识别单元;所述柱状壳体竖直方向至少有四个侧面,所述两个车辆识别单元、两个行人识别单元分别设置在所述柱状壳体不同的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车辆识别单元、两个行人识别单元分别与交换机通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柱状壳体竖直方向至少有六个侧面。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出入口管理设备包括:至少两个识别单元,用于采集通行对象的信息并对所述信息进行处理,所述至少两个识别单元包括车辆识别单元和/或行人识别单元;柱状壳体,所述至少两个识别单元设置在所述柱状壳体不同的侧面上。至少两个识别单元能够同时对行人出口方向、入口方向或车辆出口方向、入口方向进行管理;也可以同时对行人和车辆的出口方向、入口方向进行管理,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出入口的安全管理设备安装杂乱、数量多、维护繁琐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出入口管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出入口管理设备的立体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出入口管理设备的主视图局部放大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出入口管理设备的A-A剖视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出入口管理设备的左视图局部放大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出入口管理设备的右视图局部放大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出入口管理设备;101、补光灯;102、探测器;103、指示灯;11、行人识别单元;111、人脸识别摄像头;112、显示屏;113、IC/ID读取器;12、第一行人识别单元;13、第二行人识别单元;14、车辆识别单元;141、车辆识别摄像头;15、第一车辆识别单元;16、第二车辆识别单元;17、交换机;18、测温单元;181、测温摄像头;182、集线器;19、音频输出单元;191、功放板;192、喇叭;20、工控机;30、电源;40、人行电动门;50、路由器;60、出门开关;70、出门读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出入口管理设备10,该出入口管理设备10包括:
至少两个识别单元,用于采集通行对象的信息并对所述信息进行处理,至少两个识别单元包括车辆识别单元和/或行人识别单元;
柱状壳体,所述柱状壳体竖直方向有三个或三个以上侧面,所述至少两个识别单元设置在所述柱状壳体不同的侧面上。
其中,至少两个识别单元用于采集通行对象的信息,通行对象包括行人、车辆等;车辆识别单元对出入口进出的车辆进行识别并对采集的车辆信息进行处理;行人识别单元对出入口进出的行人进行识别并对采集的行人信息进行处理;若通行对象为行人时,则识别单元采集的信息可以为通行人员身份证的证件信息、通行人员所持IC卡/ID卡所携带的信息、通行人员所持图像中的条码信息、通行人员的人脸信息;若通行对象为通行车辆时,则识别单元采集的信息可以为通行车辆的照片信息。对所述信息进行处理包括提取结构化数据、查找、匹配等。当通行对象出现在识别单元的识别范围内,识别单元对通行对象进行信息采集并对所述信息进行处理,可以形成结构化数据,如车型、车辆颜色、车牌号、车的品牌、行人的性别、行人的年龄等结构化数据;也可以依据所述信息在数据库中进行数据查找、匹配等;在上述通行对象的信息与预存的信息可以成功匹配的情况下,确定该通行对象满足通过条件,识别单元可以向与其联通的控制单元发送控制信号。控制组件可以是人行电动门40、车辆道闸等。
出入口管理设备包括柱状壳体,所述柱状壳体竖直方向有三个或三个以上侧面,如三个侧面、四个侧面、六个侧面等,至少两个识别单元设置在相邻或相间隔的侧面上。
可选地,出入口管理设备还包括交换机17,至少两个识别单元均与交换机17通讯连接,交换机17优选POE交换机。
可选地,所述车辆识别单元和所述行人识别单元均包括采集装置和处理装置。
其中,采集装置包括IC/ID读取器、图像采集器(可采集人脸信息、虹膜信息、眼纹信息、条码信息等)、身份证阅读器、指纹采集装置、声纹采集装置中的一种或多种;处理装置可以是处理器。
具体地,身份证阅读器用于读取所述通行对象的身份证的证件信息,而所述处理器用于判断所述通行对象的身份证的证件信息是否录入于数据库中。
具体地,IC/ID读取器用于读取所述通行对象所持IC卡/ID卡的信息,而所述处理器用于判断所述通行对象所持的IC卡/ID卡所携带的信息是否录入于数据库中。
可选地,图像采集器可以是车辆识别摄像头和/或人脸识别摄像头。
人脸识别摄像头,用于采集通行对象的人脸图像,所述处理器从采集到的图像中提取出所述通行对象的人脸信息,并判断所述通行对象的人脸信息是否录入于数据库中。具体地,处理器基于该人脸信息判断该通行人员是否为小区住户,若判断出该通行人员为小区住户,则确定该通行人员具备通行条件,给予放行处理。
车辆识别摄像头,用于对通行车辆进行抓拍或拍摄监控视频,所述处理器从所采集到的图像或视频中提取出所述通行对象的信息,形成结构化数据。而所述处理器也可以用于判断所述通行对象的车牌信息是否录入于数据库中,此时,若判断出该车牌号码在数据库中,则确定该通行车辆为小区内部车辆,具备通行条件,给予放行处理。
可选地,图像采集器可以包括条码识别摄像头,其中,条码识别摄像头读取通行人员所出示的条码信息,所述处理器用于判断所述通行对象所出示的条码信息是否录入于数据库中。若判断出该条码信息是社区预先或动态分发给住户的条码信息,则确定该通行人员为社区住户;此时,则确定该通行人员具备通行条件,给予放行处理。需要说明的是:条码信息可以为一维条码信息(即,条形码),也可以为二维条码信息(即,二维码),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用户出示的条码信息可以以纸质的形式出示,即,社区工作人员向社区住户发送纸质条码,以便社区住户通过纸质条码进出社区;用户出示的条码信息可以为电子形式,即,社区住户在应用软件上录入居住信息,进而获取电子条码信息,以便通过电子条码进出社区。条码识别摄像头可以与人脸识别摄像头共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数据库可以为本地数据库,也可以为后台数据库。同时,本申请的出入口管理设备可以同步设置本地数据库和后台数据库,此时,本地数据库和后台数据库通过交换机进行数据传输,以保证本地数据库和后台数据库的数据一致性。
车辆识别单元14包括第一采集装置和第一处理装置,当通行车辆出现在车辆识别单元14的识别范围内,第一采集装置对通行车辆进行抓拍采集通行车辆的信息,第一处理装置对抓拍到的车辆信息进行处理,可以形成结构化数据,如车型、车辆颜色、车牌号、车的品牌等结构化数据。第一采集装置优选车辆识别摄像头141,车辆识别摄像头141可进行角度调节。
可选地,车辆识别单元14与第一控制单元连接,当通行车辆出现在车辆识别单元14的识别范围内,车辆识别单元14采集通行对象的信息,与预存信息进行匹配,在上述通行对象的信息与预存的信息可以成功匹配的情况下,确定该通行对象满足通过条件,车辆识别单元14向第一控制组件发送控制信号。第一控制组件可以是车辆道闸,第一处理装置控制车辆道闸开启或闭合。此处通行对象即为通行车辆。
可选地,行人识别单元11包括第二采集装置和第二处理装置,当通行人员出现在行人识别单元11的识别范围内,第二采集装置采集通行对象的信息,第二处理装置对所采集的信息进行处理,将采集的通行对象的信息,与预存的信息进行匹配,在上述通行对象的信息与预存的信息可以成功匹配的情况下,确定该通行对象满足通过条件,第二处理装置向第二控制组件发送控制信号。第二采集装置优选人脸识别摄像头111、IC/ID读取器113;人脸识别摄像头111可以用于人脸识别和人脸抓拍,抓拍的人脸图像可形成结构化数据。第二控制组件可以是人行电动门40,第二处理装置控制人行电动门40开启或闭合。
可选地,行人识别单元还包括显示屏112,用于通行对象与行人识别单元进行交互,如人脸识别时显示人脸头像、显示所测通行对象的体温、进行呼叫开门、显示信息等。显示屏112与第二处理装置连接。
可选地,识别单元还包括补光灯101和/或探测器102。补光灯101用于在较暗环境下为识别单元补光。所述探测器102用于探测通行对象;所述探测器102与处理装置连接,所述探测器在所述通行对象接近的情况下,向所述处理装置发送信号,处理装置控制采集装置进行信息采集,处理装置再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处理。所述探测器102可以是红外探测器;微波探测器;超声探测器等。
可选地,出入管理设备还包括测温单元18,测温单元18包括测温摄像头181,用于对通行人员进行体温检测。测温摄像头181与交换机17通讯连接。
可选地,测温单元18还包括集线器(HUB)182,测温摄像头181通过集线器182与交换机17通讯连接。通过集线器182便于测温单元18的组装。
可选地,出入口管理设备还包括指示灯103,指示灯有多种颜色,如红色和蓝色,起标识或警示作用。指示灯103还可以用于识别单元的识别状态指示,指示灯103与识别单元连接,如当通行对象满足通行条件,蓝色指示灯亮;当通行人员不满足通行条件,红色指示灯亮。
可选地,出入口管理设备10还包括音频输出单元19,用于语音播报。音频输出单元19包括可以包括功放板191和喇叭192。音频输出单元19可以是一个或多个。音频输出单元与识别单元连接。可选地,指示灯103设置在出入口管理设备10顶部;一个或多个车辆识别单元14、行人识别单元11分别设置柱状壳体在不同的侧面上;测温单元18设置在与行人识别单元相同的侧面上,当行人识别单元采集通行人员的信息时,测温单元同时对通行人员进行体温检测;音频输出单元19可以设置在与车辆识别单元、行人识别相同或不同的侧面上。柱状壳体为中空结构,交换机17可以放置在柱状壳体内。
车辆识别单元14和行人识别单元11所在的侧面可以具有相同的结构,如车辆识别单元所在的侧面也设置有测温摄单元18的安装位置,以便于不同应用场景下车辆识别单元14和行人识别单元11安装设置。
可选地,出入口管理设备10还包括报警单元(图上未示出),报警单元与识别单元连接。通行人员在遇到困难或危险时,可以一键报警,报警单元可以是实体按键,也可以为虚拟按键,报警后可以与接警人员进行对讲。通行人员一键报警后指示灯103也可给出警示,如交替闪烁等;语音输出单元19也可给出声音或语音警示。
在实际使用中,出入口管理设备10与电源30连接,电源30给出入口管理设备10供电;交换机17用于数据或信号传输,可以与路由器50连接,路由器50为出入口管理设备10提供网络,路由器50可以是4G无线路由器;交换机17还可以与工控机20连接,用于扩展功能。柱状壳体为中空结构,交换机、路由器、工控机可以放置在柱状壳体内。
可选地,行人识别单元11具有通信单元,通信单元与第二处理装置连接,用于建立WIFI通讯链路、2G/3G/4G/5G移动通讯链路、以太网通讯链路。
为了方便行人通行,出入口控制终端还可以外接出门开关60或出门读头70,出门开关60或出门读头70安装在出门一侧,可单独控制人行电动门40开启或关闭。
该出入管理终端可同时实现出入口进、出两个方向的通行人员和/或车辆的识别、监控,大大减少小区、园区、大厦、商超等出入口的物联网感知设备的安装数量,解决了出入口物联网感知设备安装杂乱、数量多、费用较高,维护繁琐问题。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一个具体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两个识别单元为两个车辆识别单元,包括第一车辆识别单元15和第二车辆识别单元16,第一车辆识别单元15和第二行车辆别单元15分别设置在柱状壳体不同的侧面上,分别用于管理出入口进、出双向的通行车辆。
其中,第一车辆识别单元15设置在进口方向,第一车辆识别单元15包括车辆识别摄像头以及第三处理器,用于识别通行车辆是否满足通行条件。
第二车辆识别单元16设置在出口方向,第二车辆识别单元16包括车辆识别摄像头以及第四处理器,用于识别通行车辆是否满足通行条件。
第一车辆识别单元15和第二车辆识别单元16均与交换机17通讯连接,电源30给第一车辆识别单元15、第二车辆识别单元16、交换机17供电;交换机17用于数据或信号传输,可以与路由器50连接,路由器50为第一车辆识别单元15、第二车辆识别单元16、交换机17供提供网络,路由器50可以是4G无线路由器;交换机17还可以与工控机20连接,用于扩展功能。
该出入管理终端可同时实现出入口进、出两个方向的通行车辆的识别、监控,大大减少小区、园区、大厦、商超等出入口的物联网感知设备的安装数量,解决了出入口物联网感知设备安装杂乱、数量多、费用较高,维护繁琐问题。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为一个具体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两个识别单元为两个行人识别单元,具体为第一行人识别单元12和第二行人识别单元13,第一行人识别单元12和第二行人识别单元13分别设置在柱状壳体不同的侧面上,分别用于管理出入口进、出双向的通行人员。
上述第一行人识别单元12设置在进口方向,第一行人识别单元12包括第三采集装置和第五处理装置,第三采集装置包括IC/ID读取器、人脸识别摄像头。
第一行人识别单元12还包括显示屏112,用于通行对象与第一行人识别单元12进行交互,如人脸识别时显示人脸头像、显示所测通行对象的体温、进行呼叫开门、显示信息等。显示屏112与第五处理装置连接,第五处理装置可用于实现通行对象与第一行人识别单元12的交互。
可选地,出入口管理设备10还包括测温单元18,测温单元18包括测温摄像头181,用于对通行人员进行体温检测。测温单元18设置在与第一行人识别单元12相同的侧面上,当行人识别单元采集通行人员的信息时,测温单元同时对通行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可选地,测温单元18还包括集线器(HUB)182,测温摄像头181通过集线器182与交换机17通讯连接。通过集线器182便于测温单元18的组装。
第二行人识别单元13,设置在出口方向,第二行人识别单元13包括第四采集装置和第六处理单元,第四采集装置包括IC/ID读取器和/或人脸识别摄像头。
第二行人识别单元13可以不包括显示屏,以节约成本。
第一行人识别单元12和第二行人识别单元13分别与人行电动门40连接,当通行人员满足通行条件,第一行人识别单元12或第二行人识别单元13控制人行电动门40开启或关闭。
第一行人识别单元12和第二行人识别单元13均与交换机17通讯连接,电源30为第一行人识别单元12、第二行人识别单元13、交换机17供电;交换机17用于数据或信号传输,可以与路由器50连接,路由器50为第一行人识别单元12、第二行人识别单元13交换机17供提供网络,路由器50可以是4G无线路由器;交换机17还可以与工控机20连接,用于扩展功能。
该出入管理终端可同时实现进出两个方向的通行人员的识别、监控,大大减少小区、园区、大厦、商超等出入口的物联网感知设备的安装数量,解决了出入口物联网感知设备安装杂乱、数量多、费用较高,维护繁琐问题。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为一个具体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出入口管理设备10包括第一行人识别单元12、第二行人识别单元13、第一车辆识别单元15和第二车辆识别单元16四个识别单元,上述四个识别单元分别设置在不同侧面上并均与交换机17通讯连接。
上述第一行人识别单元12设置在进口方向,第一行人识别单元12包括第三采集装置和第五处理装置,第三采集装置包括IC/ID读取器、人脸识别摄像头。
第一行人识别单元12还包括显示屏112,用于通行对象与第一行人识别单元12进行交互,如人脸识别时显示人脸头像、显示所测通行对象的体温、进行呼叫开门、显示信息等。显示屏112与第五处理装置连接,第五处理装置可用于实现通行对象与第一行人识别单元12的交互。
上述出入口管理设备10还包括测温单元18,测温单元18包括测温摄像头181,用于对通行人员进行体温检测。测温单元18设置在与第一行人识别单元12相同的侧面上,当行人识别单元采集通行人员的信息时,测温单元同时对通行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可选地,测温单元18还包括集线器(HUB)182,测温摄像头181通过集线器182与交换机17通讯连接。通过集线器182便于测温单元18的组装。
第二行人识别单元13,设置在出口方向,第二行人识别单元13包括第四采集装置和第六处理单元,第四采集装置包括IC/ID读取器和/或人脸识别摄像头。
第二行人识别单元13可以不包括显示屏、测温单元,以节约成本。
第一行人识别单元12和第二行人识别单元13分别与人行电动门40连接,当通行人员满足通行条件,第一行人识别单元12或第二行人识别单元13控制人行电动门40开启或关闭。
第一车辆识别单元15设置在进口方向,第一车辆识别单元15包括车辆识别摄像头以及第三处理器,用于识别通行车辆是否满足通行条件。
第二车辆识别单元16设置在出口方向,第二车辆识别单元16包括车辆识别摄像头以及第四处理器,用于识别通行车辆是否满足通行条件。
第一车辆识别单元15和第二车辆识别单元16分别与车辆道闸(图中未示出)连接,当通行车辆满足通行条件,第一车辆识别单元15或第二车辆识别单元16控制车辆道闸开启或关闭。
电源30给第一行人识别单元12、第二行人识别单元13、第一车辆识别单元15、第二车辆识别单元16、交换机17供电;交换机17用于数据或信号传输,可以与路由器50连接,路由器50为第一行人识别单元12、第二行人识别单元13、第一车辆识别单元15、第二车辆识别单元16、交换机17提供网络,路由器50可以是4G无线路由器;交换机17还可以与工控机20连接,用于扩展功能。
该出入管理终端可同时实现出入口进、出两个方向的通行人员和/或车辆的识别、监控,大大减少小区、园区、大厦、商超等出入口的物联网感知设备的安装数量,解决了出入口物联网感知设备安装杂乱、数量多、费用较高,维护繁琐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出入口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入口管理设备包括:
至少两个识别单元,用于采集通行对象的信息并对所述信息进行处理,所述至少两个识别单元包括车辆识别单元和/或行人识别单元;
柱状壳体,所述柱状壳体竖直方向有三个或三个以上侧面,所述至少两个识别单元设置在所述柱状壳体不同的侧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入口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入口管理设备还包括交换机,所述至少两个识别单元均与所述交换机通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入口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识别单元和所述行人识别单元均包括采集装置和处理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入口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装置包括IC/ID读取器、图像采集器、身份证阅读器、指纹采集装置、声纹采集装置、虹膜采集装置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入口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器包括车辆识别摄像头和/或人脸识别摄像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入口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人识别单元还包括显示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入口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入口管理设备还包括测温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入口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入口管理设备还包括指示灯、音频输出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出入口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入口管理设备包括两个车辆识别单元、两个行人识别单元;所述柱状壳体竖直方向至少有四个侧面,所述两个车辆识别单元、两个行人识别单元分别设置在所述柱状壳体不同的侧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入口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壳体竖直方向至少有六个侧面。
CN202023096978.2U 2020-12-21 2020-12-21 出入口管理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0120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96978.2U CN214012065U (zh) 2020-12-21 2020-12-21 出入口管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96978.2U CN214012065U (zh) 2020-12-21 2020-12-21 出入口管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12065U true CN214012065U (zh) 2021-08-20

Family

ID=77290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96978.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012065U (zh) 2020-12-21 2020-12-21 出入口管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120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62809B (zh) 一种实现人员大数据采集分析的住宅门禁系统
CN210955266U (zh) 物联网温感身高人证识别一体机
CN102968873A (zh) 一种停车场预警系统
US11151828B2 (en) Frictionless building access control system with tailgate detection
CN212208379U (zh) 一种自动考勤测温系统
CN209765602U (zh) 一种人员身份信息无感快速核验通道
CN108171105A (zh) 一种景区游客实名管理系统
CN205722064U (zh) 拍照道闸门
CN111599119A (zh) 一种自助式警用物品借还系统
CN214012065U (zh) 出入口管理设备
CN111798605A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或监控或签到或引导系统及其方法
CN114005215A (zh) 人员信息核查系统及其核查方法
CN210295241U (zh) 一种智能门禁
CN205621095U (zh) 一种带身份认证功能的通过式安检门
CN115914584B (zh) 一种动态预警监控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CN208752683U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和人脸识别的检票系统
CN113313014B (zh) 一种基于人脸特征分析情感强度的海关检测系统
KR101005346B1 (ko) 통합형 알에프 카드를 이용한 항만 보안 시스템
TWM560675U (zh) 停車場資訊顯示裝置與停車場管理系統
CN211349449U (zh) 一种智能门禁系统
CN206773786U (zh) 营院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
JP2006163788A (ja) 入場者管理方法及び管理システム
CN207938011U (zh) 车证合一验证设备
CN108010160A (zh) 一种智能门禁系统
CN113012326B (zh) 卡口管理终端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820

Termination date: 202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