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07928U - 双离合变速器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双离合变速器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07928U
CN214007928U CN202022099506.6U CN202022099506U CN214007928U CN 214007928 U CN214007928 U CN 214007928U CN 202022099506 U CN202022099506 U CN 202022099506U CN 214007928 U CN214007928 U CN 2140079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clutch transmission
synchronizer
thrust bearing
gea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9950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亮
范桃生
郭明亮
史博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eycomb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Heb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eycomb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Heb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eycomb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Heb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eycomb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Hebe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9950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07928U/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10547 priority patent/WO2022062691A1/zh
Priority to EP21871068.9A priority patent/EP4219980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079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079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006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power being selectively transmitted by either one of the parallel flow path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0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0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 F16H2003/0826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wherein at least one gear on the input shaft, or on a countershaft is used for two different forward gear ratio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0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0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 F16H3/087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 F16H3/093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with two or more countershafts
    • F16H2003/0931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with two or more countershafts each countershaft having an output gear meshing with a single common gear on the output shaf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离合变速器以及具有其的车辆,双离合变速器,包括:输入轴;第一输出轴,第一输出轴与输入轴可选择地动力连接;第二输出轴,第二输出轴与输入轴可选择地动力连接;挡位从动齿轮,挡位从动齿轮为多个,多个挡位从动齿轮分别设置在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上;其中多个挡位从动齿轮中的至少两个构造为绕行齿轮,且当双离合变速器通过绕行齿轮实现高速挡位动力输出时,相邻的两个绕行齿轮受到朝向彼此的轴向力。由此,通过使相邻的两个绕行齿轮在实现高速挡位动力输出时,受到朝向彼此的轴向力,以提高双离合变速器的工作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双离合变速器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离合变速器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现有双离合变速器要求越来越紧凑,同时挡位数却要求越来越多,所以各主机厂多采用增加单向同步器的绕行齿轮结构,使动力流在两个输入轴之间绕行,实现更多挡位的配置。
一般在两个相邻的挡位从动齿轮之间设置同步器,实现绕行齿轮结构,使动力流在两个输入轴之间绕行,实现多个挡位。而当两个相邻的挡位从动齿轮通过同步器锁合后,两个挡位从动齿轮之间无法相对旋转,同时两个挡位从动齿轮之间需要进行扭矩传递,导致两个挡位从动齿轮均需要承受较大的轴向力。
这就导致了,当通过动力绕行实现高挡位的动力输出时,参与动力绕行的轴承等部件需要承受较大的轴向力,工作环境严苛,会降低双离合变速器的使用寿命以及工作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离合变速器,所述双离合变速器的工作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均更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采用上述双离合变速器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双离合变速器,包括:输入轴;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与所述输入轴可选择地动力连接;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二输出轴与所述输入轴可选择地动力连接;挡位从动齿轮,所述挡位从动齿轮为多个,多个所述挡位从动齿轮分别设置在第一输出轴和所述第二输出轴上;其中多个所述挡位从动齿轮中的至少两个构造为绕行齿轮,且当所述双离合变速器通过所述绕行齿轮实现高速挡位动力输出时,相邻的两个所述绕行齿轮受到朝向彼此的轴向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离合变速器,通过使相邻的两个绕行齿轮在实现高速挡位动力输出时,受到朝向彼此的轴向力,以改善高速挡位下,双离合变速器的工作环境,避免高速挡位下,双离合变速器出现挡位滑脱、异响,提高双离合变速器的工作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绕行齿轮包括:第一绕行齿轮和第二绕行齿轮,所述双离合变速器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绕行齿轮和所述第二绕行齿轮之间的第一同步器,所述第一同步器适于控制所述第一绕行齿轮与所述第二绕行齿轮动力连接以实现动力绕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双离合变速器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绕行齿轮外侧的第二同步器以及位于所述第二绕行齿轮外侧的第三同步器,所述第二同步器适于控制所述第一绕行齿轮与对应的输出轴动力连接,所述第三同步器适于控制所述第二绕行齿轮与对应的输出轴动力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双离合变速器还包括:第一推力轴承、第二推力轴承以及第三推力轴承,其中所述第一推力轴承与所述第一同步器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推力轴承与所述第二同步器对应设置,所述第三推力轴承与所述第三同步器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双离合变速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推力轴承与所述第二推力轴承之间的第一滚针轴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推力轴承与所述第三推力轴承之间的第二滚针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推力轴承和/或所述第三推力轴承上设置有调整垫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邻近所述第一绕行齿轮的所述挡位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一绕行齿轮共用所述第二同步器。
进一步地,邻近所述第二绕行齿轮的所述挡位齿轮与所述第二绕行齿轮共用所述第三同步器。
进一步地,所述挡位从动齿轮构造为左旋斜齿轮,所述绕行齿轮构造为右旋斜齿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双离合变速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离合变速器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双离合变速器100,
输入轴10,实心轴11,空心轴12,
第一输出轴20,第二输出轴30,挡位从动齿轮40,
第一绕行齿轮51,第二绕行齿轮52,第一同步器53,第二同步器54,第三同步器55,
第一推力轴承62,第二推力轴承63,第三推力轴承64,第一滚针轴承65,第二滚针轴承66,调整垫片6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对双离合变速器100的动力绕行过程进行具体地说明。
双离合变速器100为了提高挡位数,将某一输出轴上相邻的两个挡位从动齿轮40之间设置一同步器,且这两个挡位从动齿轮40分别适于与输入轴10的空心轴12、输入轴10的实心轴11动力连接以实现动力输出。
进而,当需要进行动力绕行时,动力可以通过上述两个挡位从动齿轮40实现在输入轴10的实心轴11与空心轴12之间的绕行,从而增加挡位数。
可以理解的是,动力绕行过程中,动力可以有其中一个挡位从动齿轮40传递至另一个挡位从动齿轮40以实现低速挡位,从另一个挡位从动齿轮40至一个挡位齿轮以实现高速挡位。
但是基于现有的挡位从动齿轮40均为左旋,导致动力绕行实现低速挡位时,两个挡位从动齿轮40所受到的轴向力朝向彼此,轴线合力为两个轴向力的差值,双离合变速器100的运行状态下的受力环境稳定、工作稳定性高,但是当动力绕行实现高速挡位时,两个挡位从动齿轮40所受到的轴向力背离彼此,双离合变速器100的轴向应力较大,且在高速挡位时的转速以及扭矩更大,导致双离合变速器100的受力环境严苛,工作稳定性低。
下面参考图1-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离合变速器100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双离合变速器100,包括:输入轴10、第一输出轴20、第二输出轴30以及挡位从动齿轮40。
其中,第一输出轴20与输入轴10可选择地动力连接;第二输出轴30与输入轴10可选择地动力连接;挡位从动齿轮40为多个,多个挡位从动齿轮40分别设置在第一输出轴20和第二输出轴30上以分别实现对应挡位的动力输出。
其中,多个挡位从动齿轮40中的至少两个构造为绕行齿轮,且当双离合变速器100通过绕行齿轮实现高速挡位动力输出时,相邻的两个绕行齿轮受到朝向彼此的轴向力。
具体而言,相邻的两个绕行齿轮之间进行动力绕行可以实现一个低速挡位的动力输出,一个高速挡位的动力输出,进而可以通过改变两个绕行齿轮的旋向(例如:左旋变右旋),以使两个绕行齿轮在处于高速挡位时,受到朝向彼此的轴向力,在处于低速挡位时,受到背离彼此的轴向力,以使较为严苛的背离彼此的轴向力在低速挡位时产生,而在转速高、负载大的高速挡位下,产生较为稳定、可靠,整体受力更小的朝向彼此的轴向力,从而提高双离合变速器100的工作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双离合变速器100的输入轴10包括:空心轴12和实心轴11,第一输出轴20上的多个挡位从动齿轮可选择地与实心轴11或空心轴12动力连接,第二输出轴30上的多个挡位从动齿轮可选择地与实现轴11或空心轴12动力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离合变速器100,通过使相邻的两个绕行齿轮在实现高速挡位动力输出时,受到朝向彼此的轴向力,以改善高速挡位下,双离合变速器100的工作环境,避免高速挡位下,双离合变速器100出现挡位滑脱、异响,提高双离合变速器100的工作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绕行齿轮包括:第一绕行齿轮51和第二绕行齿轮52,双离合变速器100还包括:位于第一绕行齿轮51和第二绕行齿轮52之间的第一同步器53,第一同步器53适于控制第一绕行齿轮51与第二绕行齿轮52动力连接以实现动力绕行。
具体而言,第一绕行齿轮51和第二绕行齿轮52均空套在第一输出轴20上或第二输出轴30上,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一同步器53,进而当第一同步器53锁合后,第一绕行齿轮51的动力可以传递给第二绕行齿轮52,第二绕行齿轮52在将动力传递至与其动力连接的输入轴10;或第二绕行齿轮52的动力可以传递给第一绕行齿轮51,第一绕行齿轮51将动力传递至与其动力连接的输入轴10,以实现动力绕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双离合变速器100还包括:位于第一绕行齿轮51外侧的第二同步器54以及位于第二绕行齿轮52外侧的第三同步器55,第二同步器54适于控制第一绕行齿轮51与对应的输出轴动力连接,第三同步器55适于控制第二绕行齿轮52与对应的输出轴动力连接。
其中,邻近第一绕行齿轮51的挡位从动齿轮40与第一绕行齿轮51共用第二同步器54;邻近第二绕行齿轮52的挡位齿轮与第二绕行齿轮52共用第三同步器55。
具体而言,通过设置第二同步器54和第三同步器55,使第一绕行齿轮51、临近第一绕行齿轮51的挡位从动齿轮40、第二绕行齿轮52以及临近第二绕行齿轮52的挡位从动齿轮40可以直接与对应的输出轴动力连接,实现其所对应的挡位的动力输出。
由此,可以减少双离合变速器100内的同步器的数量,降低成本的同时,使双离合变速器100的布置更加紧凑。
如图2所示,双离合变速器100还包括:第一推力轴承61、第二推力轴承62以及第三推力轴承63,其中第一推力轴承61与第一同步器53对应设置,第二推力轴承62与第二同步器54对应设置,第三推力轴承63与第三同步器55对应设置。
同时,双离合变速器10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推力轴承61与第二推力轴承62之间的第一滚针轴承64以及设置在第一推力轴承61与第三推力轴承63之间的第二滚针轴承65。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的双离合变速器100,当通过动力绕行以实现低速挡位时,第二推力轴承62和第三推力轴承63受到背离彼此的轴向力,基于低速挡位的转速以及负载较低,可以确保第二推力轴承62和第三推力轴承63的受力合理、磨损较低;进而当双离合变速器100处于通过动力绕行实现的高速挡位时,第一推力轴承61的两端分别受到第一绕行齿轮51和第二绕行齿轮52朝向彼此的轴向力,第一绕行齿轮51与第二绕行齿轮52提供的轴向合力(即两者的轴向力之差),可以有效地降低第一推力轴承61在高速挡位下的受力,以改善双离合变速器100的受力环境,使双离合变速器100在工况较恶劣的高速挡位下,多个轴承以及绕行齿轮之间的受力更加合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双离合变速器100的动力绕行过程如下。
如图1所示,图1中虚线所圈示的区域为绕行齿轮所在的区域。
其中,高速挡位的动力传递过程为:空心轴12→第二绕行齿轮52→第一同步器53→第一绕行齿轮51→实心轴11→第一输出轴20。
具体而言,第一绕行齿轮51通过与其啮合的位于实心轴11上的齿轮将动力传递至实心轴11,实心轴11再与第一输出轴20通过彼此啮合的挡位主动齿轮和挡位从动齿轮啮合实现动力输出,以通过位于第一绕行齿轮51左侧的挡位从动齿轮实现高于其自身挡位的高速挡输出(例如:通过七挡位实现九挡位的输出)。
低速挡位的动力传递过程为:实心轴11→第一绕行齿轮51→第一同步器53→第二绕行齿轮52→空心轴12→第二输出轴30。
具体而言,第二绕行齿轮52通过与其啮合的位于空心轴12上的齿轮将动力传递至空心轴12,空心轴12再与第二输出轴30通过彼此啮合的挡位主动齿轮和挡位从动齿轮啮合实现动力输出,以通过位于第二绕行齿轮51左侧的挡位从动齿轮实现低于其自身挡位的低速挡输出(通过二挡位实现一挡位的输出)。
进一步地,第二推力轴承62和/或第三推力轴承63上设置有调整垫片66。由此,通过设置调整垫片66,可以调整多个轴承之间的间隙,使间隙更加合理,并可以进一步改善轴承之间的受力,以延长双离合变速器100的使用寿命。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挡位从动齿轮构造为左旋斜齿轮,绕行齿轮构造为右旋斜齿轮。由此,使挡位从动齿轮与绕行齿轮的轴向受力相反,以使双离合变速器100在高速挡位的动力绕行以及低速挡位的动力绕行时,绕行齿轮的轴向受力满足上述限定,以实现延长双离合变速器100使用寿命的技术效果。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双离合变速器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采用上述双离合变速器100,所具有的技术效果与上述双离合变速器100一致,在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双离合变速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轴(10);
第一输出轴(20),所述第一输出轴(20)与所述输入轴(10)可选择地动力连接;
第二输出轴(30),所述第二输出轴(30)与所述输入轴(10)可选择地动力连接;
挡位从动齿轮(40),所述挡位从动齿轮(40)为多个,多个所述挡位从动齿轮(40)分别设置在第一输出轴(20)和所述第二输出轴(30)上;其中
多个所述挡位从动齿轮(40)中的至少两个构造为绕行齿轮,且当所述双离合变速器(100)通过所述绕行齿轮实现高速挡位动力输出时,相邻的两个所述绕行齿轮受到朝向彼此的轴向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变速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绕行齿轮包括:第一绕行齿轮(51)和第二绕行齿轮(52),所述双离合变速器(100)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绕行齿轮(51)和所述第二绕行齿轮(52)之间的第一同步器(53),所述第一同步器(53)适于控制所述第一绕行齿轮(51)与所述第二绕行齿轮(52)动力连接以实现动力绕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离合变速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离合变速器(100)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绕行齿轮(51)外侧的第二同步器(54)以及位于所述第二绕行齿轮(52)外侧的第三同步器(55),所述第二同步器(54)适于控制所述第一绕行齿轮(51)与对应的输出轴动力连接,所述第三同步器(55)适于控制所述第二绕行齿轮(52)与对应的输出轴动力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离合变速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离合变速器(100)还包括:第一推力轴承(61)、第二推力轴承(62)以及第三推力轴承(63),其中
所述第一推力轴承(61)与所述第一同步器(53)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推力轴承(62)与所述第二同步器(54)对应设置,第三推力轴承(63)与所述第三同步器(55)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离合变速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离合变速器(1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推力轴承(61)与所述第二推力轴承(62)之间的第一滚针轴承(64)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推力轴承(61)与所述第三推力轴承(63)之间的第二滚针轴承(6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离合变速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力轴承(62)和/或所述第三推力轴承(63)上设置有调整垫片(66)。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离合变速器(100),其特征在于,邻近所述第一绕行齿轮(51)的所述挡位从动齿轮(40)与所述第一绕行齿轮(51)共用所述第二同步器(54)。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离合变速器(100),其特征在于,邻近所述第二绕行齿轮(52)的所述挡位从动齿轮(40)与所述第二绕行齿轮(52)共用所述第三同步器(55)。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离合变速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位从动齿轮构造为左旋斜齿轮,所述绕行齿轮构造为右旋斜齿轮。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离合变速器(100)。
CN202022099506.6U 2020-09-23 2020-09-23 双离合变速器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140079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99506.6U CN214007928U (zh) 2020-09-23 2020-09-23 双离合变速器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PCT/CN2021/110547 WO2022062691A1 (zh) 2020-09-23 2021-08-04 双离合变速器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EP21871068.9A EP4219980A1 (en) 2020-09-23 2021-08-04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and vehicle having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99506.6U CN214007928U (zh) 2020-09-23 2020-09-23 双离合变速器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07928U true CN214007928U (zh) 2021-08-20

Family

ID=77297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99506.6U Active CN214007928U (zh) 2020-09-23 2020-09-23 双离合变速器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219980A1 (zh)
CN (1) CN214007928U (zh)
WO (1) WO202206269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64659B1 (en) * 2012-06-25 2016-08-03 Volvo Lastvagnar AB Gear arrangement and dual-clutch transmission provided therewith
CN110319155B (zh) * 2018-03-30 2024-04-12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七挡双离合变速器及车辆
CN111623088B (zh) * 2019-02-28 2022-03-25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双离合变速器及车辆
CN111623092B (zh) * 2019-02-28 2022-03-22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双离合变速器及车辆
CN209977164U (zh) * 2019-06-03 2020-01-21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及汽车
CN210390752U (zh) * 2019-07-08 2020-04-2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19980A1 (en) 2023-08-02
WO2022062691A1 (zh) 2022-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21195B2 (en) Vehicle transmission
US7267022B2 (en) Multistep transmission of a layshaft type
EP3812617B1 (en) Transmission, power drive system, and vehicle
US7987739B2 (en) Transmission
JP4973487B2 (ja) 複数クラッチ式変速機
US7610826B2 (en) Parallel axes type transmission having a plurality of idle drive routes
US20090320629A1 (en) Output shaft reduction-type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US9145928B2 (en) Transmission with rear torque converter
US20110306456A1 (en) Gear transfer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US10344836B2 (en) Vehicle transmission
EP3487723B1 (en) Power take-off drive gear thrust load canceling
US6332371B1 (en) Parallel shaft transmission
CN214007928U (zh) 双离合变速器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JP5023030B2 (ja) 摩擦クラッチの締結機構および該機構を備えるディファレンシャル装置
CN210970654U (zh) 混合动力系统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JP2005001466A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
CN201368182Y (zh) 汽车节油变速器
JP2006132738A (ja) 変速装置
JP2004019772A (ja) 複合軸受組立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歯車変速機
JP6322006B2 (ja) 車両用手動変速機
US10344837B2 (en) Vehicle transmission
CN114379359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传动机构及驱动系统
CN107539113B (zh) 混合动力变速器用电机接入方式
CN112776597A (zh) 两挡变速的电桥驱动系统
JP2005163927A (ja) 変速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