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06521U - 一种模板拉结件结构及现浇混凝土梁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板拉结件结构及现浇混凝土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06521U
CN214006521U CN202021825829.2U CN202021825829U CN214006521U CN 214006521 U CN214006521 U CN 214006521U CN 202021825829 U CN202021825829 U CN 202021825829U CN 214006521 U CN214006521 U CN 2140065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tensile
formwork
pull rod
tem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2582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束文辉
李伟兴
汤永净
邓德君
张广兴
周裕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ianhua Songyi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ianhua Songyi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ianhua Songyi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ianhua Songyi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2582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065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065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065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板拉结件结构及现浇混凝土梁,模板拉结件结构用于连接两个相对的模板,所述模板拉结件结构包括两个抗拉嵌固件和拉杆,所述两个抗拉嵌固件分别固定在所述拉杆的两端,所述两个抗拉嵌固件用于分别内嵌入两个相对的所述模板,以使所述模板拉结件结构连接两个相对的所述模板;所述抗拉嵌固件两端分别为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远离所述拉杆中心,所述第二端面靠近所述拉杆中心,所述抗拉嵌固件的截面大小由所述第一端面向所述第二端面逐渐减小;该模板拉结件结构对于模板的支撑范围大,强度高,并且不易使模板因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缝。

Description

一种模板拉结件结构及现浇混凝土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板拉结件结构及现浇混凝土梁。
背景技术
模壳体系是指由免拆的水泥基复合模壳、钢筋骨架及拉结件、机电管线等组装而成的一体化部件。当前模壳体系多用于剪力墙结构,也称为装配式复合模壳剪力墙体系,是一种在装配式模壳内现场浇筑混凝土的结构体系,竖向构件采用模壳剪力墙,梁构件可以采用模壳梁,也可采用叠合梁、现浇梁等,楼板构件可以采用模壳板,也可采用叠合板、预应力楼板、现浇板等。模壳剪力墙由模板系统、成型钢筋、模板拉结件、安装附件等组成。
其中模板拉结件一般由螺纹钢加工制作,模板拉结件内嵌部分既需要能够提高拉结件与模壳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其锚固强度,同时又要求扩大对模壳的支承范围,减少模壳的表面弯曲应力,并且尽量避免拉结件处模板因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缝。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模板拉结件一般无法满足或者无法全部满足上述要求。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支撑范围大且不易使模板因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缝的拉结件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板拉结件结构,该模板拉结件结构对于模板的支撑范围大,强度高,并且不易使模板因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缝。
为解决上述问题和其他相关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板拉结件结构及现浇混凝土梁,模板拉结件结构用于连接两个相对的模板,所述模板拉结件结构包括两个抗拉嵌固件和拉杆,所述两个抗拉嵌固件分别固定在所述拉杆的两端,所述两个抗拉嵌固件用于分别内嵌入两个相对的所述模板,以使所述模板拉结件结构连接两个相对的所述模板;所述抗拉嵌固件两端分别为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远离所述拉杆中心,所述第二端面靠近所述拉杆中心,所述抗拉嵌固件的截面大小由所述第一端面向所述第二端面逐渐减小。
优选地,所述模板拉结件结构还包括与所述抗拉嵌固件相匹配的防裂钢丝网,所述防裂钢丝网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靠近所述拉杆中心的一方和/或所述第二端面远离所述拉杆中心的一方。
优选地,所述抗拉嵌固件的侧壁为平滑侧壁。
优选地,所述抗拉嵌固件的形状为圆台。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的形状均为方形。
优选地,所述拉杆与所述抗拉嵌固件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可拆卸连接为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现浇混凝土梁,包括U形梁壳、钢筋骨架和上述的模板拉结件结构,所述U形梁壳用于容置所述钢筋骨架,所述U形梁壳包括两个相对的侧面面板和底面面板,两个所述侧面面板一侧边固定在所述底面面板上,所述模板拉结件结构的两端分别内嵌入两个相对的所述侧面面板上。
优选地,所述U形梁壳用于在所述钢筋骨架和所述模板拉结件结构安装完成之后向内部浇筑混凝土,以形成用于建筑结构梁的混凝土梁。
优选地,所述模板拉结结构的数量为多个。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板拉结件的内嵌结构采用一端向另一端延伸时截面逐渐减小的形式,增大了内嵌结构的侧面积,从而提高了内嵌结构与模板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其锚固强度,同时可以扩大对模壳的支承范围,减少模壳的表面弯曲应力,并可通过防裂网避免拉结件处模板因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缝。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现浇混凝土梁,采用上述的拉结件进行所述现浇混凝土梁两个侧面面板的拉结,使得系统可自行承担浇筑混凝土时的侧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模板拉结件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模板拉结件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防裂钢丝网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又一模板拉结件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抗拉嵌固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抗拉嵌固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现浇混混凝土梁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模板,20-模板拉结件,21-拉杆,22-抗拉嵌固件,22a-第一端面,22b- 第二端面,23-防裂钢丝网,30-U形模壳,40-钢筋骨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根据下列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施提供的一种模板拉结件的结构示意图,参阅图1,模板拉结件 20用于连接两个相对的模板10,由于所述模板拉结件20与两个所述模板10连接形式相同,图1中仅仅显示一个所述模板10与所述模板拉结件20的连接。所述模板拉结件20包括两个抗拉嵌固件22和拉杆21,所述两个抗拉嵌固件22 分别固定在所述拉杆21的两端,所述两个抗拉嵌固件22用于分别内嵌入两个相对的所述模板10,从而使所述模板拉结件20连接两个相对的所述模板10;所述抗拉嵌固件22两端分别为相对的第一端面22a和第二端面22b,所述第一端面22a远离所述拉杆21的中心,所述第二端面22b靠近所述拉杆21的中心,所述抗拉嵌固件20的截面大小由所述第一端面22a向所述第二端面22b逐渐减小。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端面22a向所述第二端面22b延伸时所述模板拉结件20的截面逐渐减小,从而增大了所述抗拉嵌固件20内嵌入所述模板10时与所述模板10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所述抗拉嵌固件20的锚固强度,同时可以扩大对所述模板10的支承范围,减少所述模板10的表面弯曲应力。由于所述模板拉结件20一般朝所述拉杆21中心受力,所以采用由所述第一端面22a向所述第二端面22b截面逐渐减小的形式。
此外,参阅图2和图3,所述模板拉结件20还可以包括防裂钢丝网23,所述防裂钢丝网23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22a靠近所述拉杆中心的一方或者所述第二端面22b远离所述拉杆中心的一方,或者同时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22a上方和所述第二端面22b下方。所述防裂钢丝网23可以避免所述模板拉结件20与所述模板10接触处因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缝。
所述抗拉嵌固件22的侧壁一般为平滑的,例如如图5所示的圆台形状的所述抗拉嵌固件20,或者如图6所示的所述第一端面22a和所述第二端面22b均为方形的台状结构。但也并不局限于平滑侧壁,如图4所示,所述抗拉嵌固件的侧壁可以是阶梯状的,同样可以达到所述第一端面22a向所述第二端面22b 延伸时截面减小,并且拥有与所述模板10足够大接触的效果。
另外,所述拉杆21与所述抗拉嵌固件22之间一般采用可拆卸连接的形式,例如螺纹连接。采用可拆卸连接形式的好处在于可以根据两块相对的所述模板 10之间的距离采用不同长度的拉杆,以达到不同尺度的应用。
实施例二
参阅图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现浇混凝土梁,包括U形梁壳30、钢筋骨架40和如实施例一所述的模板拉结件20,所述U形梁壳30用于容置所述钢筋骨架40,所述U形梁壳30包括两个相对的侧面面板和底面面板,两个所述侧面面板一侧边固定在所述底面面板上,所述模板拉结件20的两端分别内嵌入两个相对的侧面面板上。
具体实施的时候,所述模板拉结件20与所述U形梁壳30采用一体化制造,所述模板拉结件20的两端分别内嵌图所述U形梁壳30两个相对的侧壁模板中,施工时,将所述钢筋骨架40放置到所述U形梁壳30中,并向所述U形梁壳30 内部浇筑混凝土,以形成现浇混凝土梁,作为建筑的结构梁使用。由于向U形梁壳30中浇筑混凝土梁时将会对于所述侧面面板造成很强的侧压力,所述模板拉结件20用于在两个所述侧面面板之间产生拉力,使得系统可自行承担浇筑混凝土时的侧压力。此外,为了提升拉力,所述模板拉结件20可以设置为多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板拉结件的优点在于其内嵌结构采用一端向另一端延伸时截面逐渐减小的形式,增大了内嵌结构的侧面积,从而提高了内嵌结构与模板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其锚固强度,同时可以扩大对模壳的支承范围,减少模壳的表面弯曲应力,并可通过防裂网避免拉结件处模板因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缝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或“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Claims (8)

1.一种模板拉结件结构,用于连接两个相对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拉结件结构包括两个抗拉嵌固件和拉杆,所述两个抗拉嵌固件分别固定在所述拉杆的两端,所述两个抗拉嵌固件用于分别内嵌入两个相对的所述模板,以使所述模板拉结件结构连接两个相对的所述模板;
所述抗拉嵌固件两端分别为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远离所述拉杆中心,所述第二端面靠近所述拉杆中心,所述抗拉嵌固件的截面大小由所述第一端面向所述第二端面逐渐减小;
所述模板拉结件结构还包括与所述抗拉嵌固件相匹配的防裂钢丝网,所述防裂钢丝网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靠近所述拉杆中心的一方和/或所述第二端面远离所述拉杆中心的一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拉结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嵌固件的侧壁为平滑侧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板拉结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嵌固件的形状为圆台。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板拉结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的形状均为方形。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模板拉结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与所述抗拉嵌固件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板拉结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连接为螺纹连接。
7.一种现浇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包括U形梁壳、钢筋骨架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拉结件结构,所述U形梁壳用于容置所述钢筋骨架,所述U形梁壳包括两个相对的侧面面板和底面面板,两个所述侧面面板一侧边固定在所述底面面板上,所述模板拉结件结构的两端分别内嵌入两个相对的所述侧面面板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现浇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梁壳用于在所述钢筋骨架和所述模板拉结件结构安装完成之后向内部浇筑混凝土,以形成用于建筑结构梁的混凝土梁。
CN202021825829.2U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模板拉结件结构及现浇混凝土梁 Active CN2140065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25829.2U CN214006521U (zh)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模板拉结件结构及现浇混凝土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25829.2U CN214006521U (zh)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模板拉结件结构及现浇混凝土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06521U true CN214006521U (zh) 2021-08-20

Family

ID=77288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25829.2U Active CN214006521U (zh)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模板拉结件结构及现浇混凝土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065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547619B1 (ko) 프리스트레스트 강합성 거더의 피씨 강연선의 배치 구조
CN108612228A (zh) 预应力拼装预制轻质隔墙板及其安装方法
KR101499337B1 (ko) 광폭 pc 복합거더
CN214006521U (zh) 一种模板拉结件结构及现浇混凝土梁
KR101024991B1 (ko) 중공 슬래브형 데크플레이트 구조 및 중공 슬래브형 데크플레이트의 시공방법
KR101994089B1 (ko) 인발전단메쉬부재가 구성되며 넓은 폭을 갖는 현장 타설용 하프 pc 슬래브 및 이의 제작방법
CN209874261U (zh) 一种地下剪力墙钢筋卡扣
JP2008144459A (ja) スラブ型枠、および合成床版の構築方法
CN211396209U (zh) 一种叠合楼板
KR102224281B1 (ko) 망체메쉬로 보강피복된 프리캐스트 리브를 이용한 하프 pc 슬래브의 제작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작되는 망체메쉬로 보강피복된 프리캐스트 리브를 이용한 하프 pc 슬래브
CN107288028B (zh)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3323262A (zh) 一种3d打印的预制墙模块、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CN107630553B (zh) 一种用于大跨度楼板的先张快速施工装置及方法
CN206299120U (zh) 一种拱形浇筑模板
CN113882662B (zh) 高空大跨度边梁的模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2802098U (zh) 一种l型空腔剪力墙
CN215978031U (zh) 一种带肋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及叠合楼板
CN210917446U (zh) 预制现浇组合式薄板混凝土挡墙
CN215926435U (zh) 一种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芯模抗浮加固装置
KR101200564B1 (ko) 파형 굴곡판으로 형성된 보강재 및 수직연결판을 이용한 합성바닥판 및 이를 이용한 합성바닥판 시공방법
CN220599163U (zh) 一种单侧支模体系
CN215106690U (zh) 一种预制方椽结构和仿古建筑预制方椽檐口结构
CN217711691U (zh) 一种单侧支模体系用加固装置
CN217518145U (zh) 一种新型剪力墙外侧模结构
CN116219862A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板与钢梁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