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94828U - 仿生尾巴结构和仿生动物玩具 - Google Patents

仿生尾巴结构和仿生动物玩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94828U
CN213994828U CN202022737244.1U CN202022737244U CN213994828U CN 213994828 U CN213994828 U CN 213994828U CN 202022737244 U CN202022737244 U CN 202022737244U CN 213994828 U CN213994828 U CN 2139948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onic
piece
driving mechanism
flexible transmission
tail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3724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志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tou Chenghai Junyi Toy Design Co.,Ltd.
Tiantai Minghu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tou Chenghai Junyi Toy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tou Chenghai Junyi Toy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tou Chenghai Junyi Toy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3724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948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948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948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仿生尾巴结构和仿生动物玩具。该仿生尾巴结构用于仿生动物玩具,所述仿生动物玩具包括仿生主体,所述仿生尾巴结构包括:摆动机构,所述摆动机构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仿生主体;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固定于所述仿生主体,并通过第一柔性传动件与所述摆动结构传动连接;以及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固定于所述仿生主体,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通过第二柔性传动件与所述摆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可同时驱动所述摆动机构于空间内摆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旨在提高仿生尾巴的仿生形态的逼真性,提升用户的兴趣。

Description

仿生尾巴结构和仿生动物玩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仿生动物玩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仿生尾巴结构和应用该仿生尾巴的仿生动物玩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仿生动物玩具能够模仿动物行走、摇头、摆尾等形态,以娱乐大众。其中,在相关技术中的仿生尾巴结构,只能实现上下方向的摆动,或者是卷放状态,这种结构使得仿生的动作单一,仿生的形态不够逼真,使得用户的兴趣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仿生尾巴结构,旨在提高仿生尾巴的仿生形态的逼真性,提升用户的兴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仿生尾巴结构,用于仿生动物玩具,所述仿生动物玩具包括仿生主体,所述仿生尾巴结构包括:
摆动机构,所述摆动机构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仿生主体;
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固定于所述仿生主体,并通过第一柔性传动件与所述摆动机构传动连接;以及
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固定于所述仿生主体,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通过第二柔性传动件与所述摆动机构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可同时驱动所述摆动机构于空间内摆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
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固定于所述仿生主体;
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一驱动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柔性传动件环绕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摆动机构设置;以及
第一校正件,所述第一校正件设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摆动机构之间,所述第一校正件用以校正所述第一柔性传动件的传动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校正件设有两个第一校正孔,两个所述第一校正孔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柔性传动件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两个所述第一校正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
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固定于所述仿生主体;
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件的转动中心线与所第一转动件的转动中心线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柔性传动件环绕所述第二转动件和所述摆动机构设置;以及
第二校正件,所述第二校正件设于所述第二转动件和所述摆动机构之间,所述第二校正件用以校正所述第二柔性传动件的传动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校正件设有两个第二校正孔,两个所述第二校正孔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柔性传动件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两个所述第二校正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还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三转动件,两个所述第三转动件并位于所述摆动机构和第二校正件之间,且两个所述第三转动件的转动中心线均与所述第二转动件的转动中心线平行,所述第二柔性传动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三转动件环绕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仿生尾巴结构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仿生主体固定连接,所述的壳体内部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壳体还设有连通所述容纳腔的让位口,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容纳腔,所述摆动机构的一端经由所述让位口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仿生尾巴结构还包括:
电池,所述电池设于所述容纳腔;
控制主板,所述控制主板与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均与所述控制主板连接;以及
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控制主板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仿生尾巴结构还包括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控制主板电连接,所述开关组件的至少部分贯穿所述壳体并凸设于所述容纳腔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摆动机构包括: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仿生主体固定连接;
多个关节组件,多个所述关节组件依次活动连接,并朝向背离所述仿生主体的方向延伸设置,靠近所述仿生主体的所述关节组件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以及
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与远离所述固定件的关节组件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柔性传动件和所述第二柔性传动件均依次穿过所述固定件、所述关节组件并与所述导向件环绕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关节组件包括: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连接件活动连接;
关节件,所述关节件设于相邻两所述连接件的连接处,所述关节件还设有间隔设置的四个过线孔,所述第一柔性传动件和所述第二柔性传动件分别穿设于所述四个过线孔;以及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连接件的表面,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关节件抵接,另一端与相邻的所述关节件抵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仿生动物玩具,所述仿生动物玩具包括仿生主体和的上述仿生尾巴结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仿生尾巴结构用于与仿生动物玩具中的仿生主体连接。该仿生尾巴结构包括摆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第二驱动机构。其中,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分别通过第一柔性传动件和第二柔性传动件与摆动机构传动连接,并且,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方向和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方向呈夹角设置,即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输出的力也相互呈夹角设置。如此,摆动机构可以同时在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下于空间的任意角度的摆动。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仿生尾巴结构只能实现单一方向的摆动的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仿生尾巴结构可以实现空间内任意角度的摆动,能逼真地模拟动物尾巴的摆动形态,提升了用户的兴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仿生动物玩具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仿生动物玩具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图2中仿生尾巴结构的分解图;
图4为图2中仿生尾巴结构的内部分解图;
图5为图2中仿生尾巴结构中的摆动机构的结构分解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14711981000004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14711981000005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仿生尾巴结构100。
参照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中的仿生尾巴结构100,用于仿生动物玩具,所述仿生动物玩具包括仿生主体200,所述仿生尾巴结构100包括:
摆动机构10,所述摆动机构10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仿生主体200;
第一驱动机构30,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0固定于所述仿生主体200,并通过第一柔性传动件(未图示)与所述摆动机构10传动连接;以及
第二驱动机构50,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0固定于所述仿生主体200,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0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0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0 通过第二柔性传动件(未图示)与所述摆动机构10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0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0可同时驱动所述摆动机构 10于空间内摆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仿生尾巴结构100用于与仿生动物玩具中的仿生主体200连接。该仿生尾巴结构100包括摆动机构10、第一驱动机构30以及第二驱动机构50。其中,第一驱动机构30和第二驱动机构50分别通过第一柔性传动件和第二柔性传动件与摆动机构10传动连接,并且,第一驱动机构30 的驱动方向和第二驱动机构50的驱动方向呈夹角设置,即第一驱动机构30和第二驱动机构50所输出的驱动力相也呈夹角设置。如此,摆动机构10可以同时在第一驱动机构30和第二驱动机构50的驱动下于空间的任意角度的摆动。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仿生尾巴结构100只能实现单一方向的摆动的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仿生尾巴结构100可以实现空间内任意角度的摆动,能逼真地模拟动物尾巴的摆动形态,提升了用户的兴趣。
可以理解地,该仿生动物玩具可以是仿生猫、仿生狗、仿生虎等等。其中,仿生动物玩具的仿生主体200包括有头部、躯体等,仿生主体200包括有外壳以及固定于外壳内部的各个驱动部件。仿生尾巴结构100与仿生主体200 的外壳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仿生尾巴结构100中摆动机构10的一端与外壳固定连接,另一端背离仿生主体200延伸,并可以在第一驱动机构30和第二驱动机构50的驱动下相对仿生主体200在空间内摆动,以模拟出仿生动物摆动尾巴的多种姿态。可以理解地,仿生主体200还可以是模拟仿生动物的多种仿生姿态,例如:坐姿、站姿、卧姿等等,在此不进行限定。进一步,还可以在外壳的表面还可以设有对应的仿生动物的皮毛,使得该仿生动物玩具更为逼真。
第一驱动机构30和第二驱动机构50呈夹角设置,指的是第一驱动机构30 和第二驱动机构50输出的驱动力的方向呈夹角设置,其夹角可以是90度。如此,第一驱动机构30和第二驱动机构50可以同时联动,以使得摆动机构10可以模拟出动物尾巴在空间任意角度进行摆动的姿态,提高该仿生尾巴在摆动过程中的逼真性。
可以理解地,第一柔性传动件和第二柔性传动件可以钢丝,也可以是编织绳、鱼线、待状物(皮带)等等。进一步,第一柔性传动件和第二柔性传动件的首尾两端固定,使得第一柔性传动件和第二柔性传动件均形成为环状。
参照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仿生尾巴结构100还包括壳体60,所述壳体60与所述仿生主体200固定连接,所述的壳体60内部形成有容纳腔(未标示),所述壳体60还设有连通所述容纳腔的让位口65,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0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0设于所述容纳腔,所述摆动机构10的一端经由所述让位口65与所述壳体60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壳体60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座体61 和盖体63,座体61和盖体63围合形成容纳腔可以为第一驱动机构30和第二驱动机构50提供安装的空间,同时还可以对第一驱动机构30和第二驱动机构50进行保护。需要说明的是,壳体60内部还设有安装座67,安装座67与底座固定连接,安装座67还可以对第一驱动机构30和第二驱动机构50进行固定,进一步提高的第一驱动机构30和第二驱动机构50与壳体60固定的可靠性。摆动机构10的一端穿过让位口65伸入至容纳腔内部与第一驱动机构 30和第二驱动机构50传动连接,也能提升摆动机构10第一驱动机构30和第二驱动机构50连接的可靠性。此外,通过设置壳体60,可以使得该仿生尾巴结构100形成一个独立的组件,方便仿生尾巴结构100与仿生主体200的固定连接。在仿生尾巴结构100与仿生主体200组装时,只需要将的仿生尾巴结构100的壳体60与外壳固定连接即可实现整个仿生尾巴结构100与仿生主体200的固定连接,以提高仿生动物玩具的组装速度,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参照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仿生尾巴结构100还包括:
电池70,所述电池70设于所述容纳腔;
控制主板80,所述控制主板80与所述电池70电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0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0均与所述控制主板80连接;以及
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控制主板80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电池70可以是干电池70、也可以是蓄电池70等,电池70为第一驱动机构30和第二驱动机构50以及相关的控制部件提供电能。传感器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是振动传感器,也可以是声音传感器等。振动传感器可以采集外界对仿生主体200施加的拍打信号,并根据拍打信号的节奏快慢或者拍打力度的轻重,控制器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控制摆动机构10做出对应的摆动力度和摆动姿态。声音传感器还可以采集外界声音信号,控制器根据声音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控制摆动机构10做出对应的摆动姿态等,以使得该仿生尾巴结构100能与使用用户互动,提升用户的兴趣。
参照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仿生尾巴结构100还包括开关组件90,所述开关组件90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控制主板80 电连接,所述开关组件90的至少部分贯穿所述壳体60并凸设于所述容纳腔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开关组件90包括有开关电路板和开关手柄93,开关电路板与主控板电连接,开关手柄93与开关板91连接。开关手柄93可以贯穿壳体60,并且还贯穿仿生主体200的外壳,突出于仿生主体200的表面,以方便用户通过该开关手柄93控制的仿生尾巴结构100的摆动。
参照图3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0包括:
第一驱动件31,所述第一驱动件31固定于所述仿生主体200;
第一转动件33,所述第一转动件33与所述第一驱动件31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柔性传动件环绕所述第一转动件33和所述摆动机构10设置;以及
第一校正件35,所述第一校正件35设于所述第一转动件33和所述摆动机构10之间,所述第一校正件35用以校正所述第一柔性传动件的传动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驱动件31可以通过螺钉与安装座67固定连接。第一驱动件31可选用舵机,该舵机具有一个较为完整的伺服电机系统,其结构紧凑、价格低廉,能够降低仿生尾巴结构100的制造成本。第一转动件33为转动轮,也成为舵机轮。第一转动件33与第一驱动件31传动连接,并在第一驱动件31的驱动下相对仿生主体200转动,其中,第一转动件33的转动中线呈水平设置,如此,环绕第一转动件33的第一柔性传动件的两端呈竖直方向分布,并可驱动与第一柔性传动件连接的摆动机构10沿竖直方向摆动。此外,第一校正件35设于第一转动件33和摆动机构 10之间,可以对环绕在第一转动件33的第一柔性传动件的宽度进行校正,控制第一柔性传动件两端之间的宽度,便于第一柔性传动件能在摆动机构10中穿梭顺畅。
参照图3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校正件35设有两个第一校正孔351,两个所述第一校正孔351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柔性传动件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两个所述第一校正孔351内。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校正件35可以通过螺钉或卡扣与安装座67固定连接。第一校正件35的两个第一校正孔351间隔设置,两个第一校正孔351可以对第一柔性传动件的两端之间的距离进行固定,避免第一拉升绳的两端经过第一转动件33后之间的宽度宽或者过窄,影响第一柔性传动件在摆动机构10中穿梭的顺畅性。
参照图3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0包括:
第二驱动件51,所述第二驱动件51固定于所述仿生主体200;
第二转动件53,所述第二转动件53与所述第二驱动件51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件53的转动中心线与所第一转动件33的转动中心线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柔性传动件环绕所述第二转动件53和所述摆动机构10设置;以及
第二校正件55,所述第二校正件55设于所述第二转动件53和所述摆动机构10之间,所述第二校正件55用以校正所述第二柔性传动件的传动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二驱动件51通过螺钉或卡扣固定于安装座67,第二驱动件51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与第一驱动件31相同,在此不对第二驱动件51进行的赘述。第二转动件53与第一转动件33的结构相同,但是,第二转动件53的转动中线与第一转动件33的转动中心线相互的垂直设置,即,第二转动件53的转动中线垂直于水平面设置,如此,环绕第二转动件53的第二柔性传动件的两端呈水平方向分布,并可驱动与第二柔性传动件连接的摆动机构10沿竖直方向摆动。使得第二转动件53可以驱动摆动机构10于水平方向摆动。此外,第二校正件55设于第二转动件53和摆动机构10之间,还可以对环绕在第二转动件53的第二柔性传动件的宽度进行校正,进而确保第二柔性传动件两端之间的宽度与摆动机构10的宽度适配,便于第二柔性传动件能在摆动机构10中穿梭顺畅。
参照图3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校正件55设有两个第二校正孔551,两个所述第二校正孔551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柔性传动件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两个所述第二校正孔551内。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具体地,第二校正件55也可以通过螺钉或卡扣与安装座67固定连接。第二校正件55的两个第二校正孔551 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如此,两个第二校正孔551可以调整第二柔性传动件两端于水平方向之间的距离,避免第二拉升绳两端经过第二转动件53后之间的宽度宽或者过窄,影响第二柔性传动件在摆动机构10中穿梭的顺畅性。
进一步,参照图3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0还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三转动件57,两个所述第三转动件57并位于所述摆动机构10和第二校正件55之间,且两个所述第三转动件57的转动中心线均与所述第二转动件53的转动中心线平行,所述第二柔性传动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三转动件57环绕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两个第三转动件57均与安装座67 可转动连接。两个第三转动件57均靠近摆动机构10设置,可以对第二柔性传动件的方向和宽度进行进调整,确保第二柔性传动件能够顺利地在摆动机构10内部穿梭,提高第二柔性传动件对摆动机构10的流畅性。
进一步,参照图2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摆动机构 10包括:
固定件11,所述固定件11与所述仿生主体200固定连接;
多个关节组件13,多个所述关节组件13依次活动连接,并朝向背离所述仿生主体200的方向延伸设置,靠近所述仿生主体200的所述关节组件13与所述固定件11固定连接;以及
导向件15,所述导向件15与远离所述固定件11的关节组件13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柔性传动件和所述第二柔性传动件依次与所述固定件11、所述关节组件13以及所述导向件15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固定件11卡持于壳体60形成限位槽中,以提高的摆动机构10与壳体60连接的可靠性。固定件11还设有间隔设施的四个通孔111,以方便第一柔性传动件和第二柔性传动件的两端分别经由四个通孔111穿设其中。关节组件13的数量有多个,多个关节组件13 首尾相接,并可相互转动设置,以组成具有合适长度又能灵活摆动的仿生尾巴摆动机构10,第一柔性传动件和第二柔性传动件的两端依次穿过各个关节组件13后与导向件15连接。导向件15与关节件133的形状大体相同,导向件15上也设有4个间隔设置的导向孔151,该4个导向孔151并不是沿导向件15径向均布,而是都设置在导向件15的一侧。如此,第一柔性传动件和第二柔性传动件分别穿入导向孔151后后,可以对第一柔性传动件和第二柔性传动件进行固定,第一柔性传动件和第二柔性传动件可以对导向件15施加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供四个方向的受力端,使得四个方向的力子啊摆动机构10的端部不再均衡,从而可以向其中的某个方向偏移,而实现控制整个摆动机构10在空间内任意方向地摆动,生动地模拟动物摆动尾巴的姿态。
参照图2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关节组件13包括:
连接件131,所述连接件131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连接件131活动连接;
关节件133,所述关节件133设于相邻两所述连接件131的连接处,所述关节件133还设有间隔设置的四个过线孔1331,所述第一柔性传动件和所述第二柔性传动件分别穿设于所述四个过线孔1331;以及
弹性件135,所述弹性件135套设于所述连接件131的表面,所述弹性件 135的一端与所述关节件133抵接,另一端与相邻的所述关节件133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每一关节组件13的结构均为相同。其中,连接件131大致呈杆状结构,连接杆的一端形成有套筒1311,连接杆的另一端插设于相邻的连接杆的套筒1311中,并通过一连接轴进行轴向方向的固定,提升连接杆轴向方向上可靠性。关节件133套设于连接件131端部形成的套筒1311的表面,关节件133大致呈盘状设置,并且,每一关节件133 还设有四个过线孔1331,四个过线孔1331沿关节件133的径向间隔均布,以提升关节件133受力的均衡性。弹性件135套设于连接件131的表面,并且,弹性件135的两端分别弹性抵持相邻的两关节件133,以使对两邻的两连接件 131在受到拉力时发生过度变形性时进行快速地自动校正,提高仿生尾巴结构 100的柔韧性。需要说明的是,弹性件135可以弹簧,也可是具有弹性胶管等等,在此不进行限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仿生动物玩具,该仿生动物玩具包括仿生主体200 和仿生尾巴结构100,该仿生尾巴结构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仿生动物玩具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仿生尾巴结构,用于仿生动物玩具,所述仿生动物玩具包括仿生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尾巴结构包括:
摆动机构,所述摆动机构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仿生主体;
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固定于所述仿生主体,并通过第一柔性传动件与所述摆动机构传动连接;以及
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固定于所述仿生主体,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方向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方向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通过第二柔性传动件与所述摆动机构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可同时驱动所述摆动机构于空间内摆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尾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
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固定于所述仿生主体;
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一驱动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柔性传动件环绕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摆动机构设置;以及
第一校正件,所述第一校正件设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摆动机构之间,所述第一校正件用以校正所述第一柔性传动件的传动方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生尾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校正件设有两个第一校正孔,两个所述第一校正孔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柔性传动件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两个所述第一校正孔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生尾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
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固定于所述仿生主体;
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件的转动中心线与所第一转动件的转动中心线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柔性传动件环绕所述第二转动件和所述摆动机构设置;以及
第二校正件,所述第二校正件设于所述第二转动件和所述摆动机构之间,所述第二校正件用以校正所述第二柔性传动件的传动方向。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仿生尾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校正件设有两个第二校正孔,两个所述第二校正孔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柔性传动件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两个所述第二校正孔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仿生尾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还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三转动件,两个所述第三转动件并位于所述摆动机构和第二校正件之间,且两个所述第三转动件的转动中心线均与所述第二转动件的转动中心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柔性传动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三转动件环绕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尾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尾巴结构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仿生主体固定连接,所述的壳体内部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壳体还设有连通所述容纳腔的让位口,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容纳腔,所述摆动机构的一端经由所述让位口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仿生尾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尾巴结构还包括:
电池,所述电池设于所述容纳腔;
控制主板,所述控制主板与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均与所述控制主板连接;以及
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控制主板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仿生尾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尾巴结构还包括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控制主板电连接,所述开关组件的至少部分贯穿所述壳体并凸设于所述容纳腔外侧。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仿生尾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机构包括: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仿生主体固定连接;
多个关节组件,多个所述关节组件依次活动连接,并朝向背离所述仿生主体的方向延伸设置,靠近所述仿生主体的所述关节组件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以及
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与远离所述固定件的关节组件连接;
所述第一柔性传动件和所述第二柔性传动件均依次穿过所述固定件、所述关节组件并与所述导向件环绕设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仿生尾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节组件包括: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连接件活动连接;
关节件,所述关节件设于相邻两所述连接件的连接处,所述关节件还设有间隔设置的四个过线孔,所述第一柔性传动件和所述第二柔性传动件分别穿设于所述四个过线孔;以及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连接件的表面,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关节件抵接,另一端与相邻的所述关节件抵接。
12.一种仿生动物玩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仿生主体和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仿生动物玩具。
CN202022737244.1U 2020-11-23 2020-11-23 仿生尾巴结构和仿生动物玩具 Active CN2139948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37244.1U CN213994828U (zh) 2020-11-23 2020-11-23 仿生尾巴结构和仿生动物玩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37244.1U CN213994828U (zh) 2020-11-23 2020-11-23 仿生尾巴结构和仿生动物玩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94828U true CN213994828U (zh) 2021-08-20

Family

ID=77306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37244.1U Active CN213994828U (zh) 2020-11-23 2020-11-23 仿生尾巴结构和仿生动物玩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948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7872A (zh) * 2021-08-27 2021-10-26 上海橙物机电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体仿生机械尾巴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7872A (zh) * 2021-08-27 2021-10-26 上海橙物机电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体仿生机械尾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994828U (zh) 仿生尾巴结构和仿生动物玩具
US4581841A (en) Animated fishing lure
EP1642629B1 (en) Toy animal with simulated respiration
EP1212125A2 (en) Walking animal toy with controlling tether
CA1086942A (en) Toy helicopter
EP0533341B1 (en) Toy doll or animal
CN113525638A (zh) 具有图像传输功能的六自由度仿生机器海豚
CN201001966Y (zh) 航模
CN213313336U (zh) 用于玩具的驱动装置和用于玩具的驱动系统
EP1200164B1 (en) Doll having realistic twisting midriff
CN210811681U (zh) 电动牙刷
JP2009005874A (ja) 飛翔装置
CN217724584U (zh) 一种绳子发射器积木模组
CN109515548B (zh) 一种机器人腿部结构及机器人装置
CN100386243C (zh) 波动仿生机器鱼
CN208130513U (zh) 一种新型编程教育类机器人玩具
CN220736164U (zh) 一种玩具机器宠物的躯干仿生机构
CN213677092U (zh) 一种可拆卸式仿生机器鱼多关节机构
CN210728661U (zh) 小猴骑马玩具
CN218681131U (zh) 一种宠物猫用贪吃鼠玩具
CN217552438U (zh) 一种仿生摆动关节
CN209934069U (zh) 机器狗的腿部活动机械结构
CN209865288U (zh) 一种声控拼接人偶玩具
KR940002452B1 (ko) 다중 코어의 가동 장식품
CN216251617U (zh) 一种新型激光发生器壳体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18

Address after: 515000 room 503, floor 5, general plant, building a, Chenghai science and innovation center, Longtian Guanghua Industrial Zone, Guangyi street, Chenghai District, Shant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tou Chenghai Junyi Toy Design Co.,Ltd.

Patentee after: Tiantai Minghui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5000 room 503, floor 5, general plant, building a, Chenghai science and innovation center, Longtian Guanghua Industrial Zone, Guangyi street, Chenghai District, Shant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antou Chenghai Junyi Toy Desig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