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89284U - 一种弹片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弹片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89284U
CN213989284U CN202023237112.9U CN202023237112U CN213989284U CN 213989284 U CN213989284 U CN 213989284U CN 202023237112 U CN202023237112 U CN 202023237112U CN 213989284 U CN213989284 U CN 2139892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ding
plate
connecting plate
suction
b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3711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甘方方
彭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Electric Connect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Electric Conne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Electric Connect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Electric Conne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3711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892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892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892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弹片连接器,包括:弹片基座与弹片本体,其中弹片基座包括相对设置的焊接部与吸取部,相对设置的连接部与平板部,焊接部与吸取部通过连接部相连。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一连接板一端折弯形成的第二连接板;焊接部包括处于同一平面上的第一焊接板和第二焊接板,第一焊接板与第一连接板相接,第二焊接板与平板部相接。弹片本体位于焊接部、连接部、吸取部与平板部构成的内腔中,其包括依次设置的弹性臂,接触部和支撑臂,弹性臂与第二连接板相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弹片连接器,可以减小厚度,节约装配空间,满足小型化、微型化的发展需求,而且可以防止吸取部被刮翻,结构稳定性强,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一种弹片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弹片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8299090U)公开了一种超短弹片,包括板状基部、拉紧部、弹性臂、接触部与支撑臂,弹性臂包括折弯部和倾斜部,板状基部横向一侧延伸至折弯部上方的平板部。折弯部可以保证弹性臂作为力臂的长度,提升抗屈服能力,且缩短了弹片的长度;同时,设置的平板部可以提供吸嘴吸取的区域,不影响产品组装运输过程中的吸取。
不足之处:现有技术仅仅缩短了弹片的长度,并不能整体缩小弹片的尺寸,不能满足应用场景小型化、超薄化发展趋势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弹片连接器,在缩短弹片长度的同时,还可以减小弹片的厚度,并针对力臂以及吸取面的防刮性能有所提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弹片连接器,包括:
弹片基座,包括焊接部、吸取部、连接部与平板部,所述平板部与所述连接部相对设置,所述吸取部与所述焊接部相对设置,所述吸取部与所述焊接部通过所述连接部相连,所述焊接部、所述吸取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平板部共同构成一个内腔;
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一连接板一端折弯形成的第二连接板;
所述焊接部包括处于同一平面上的第一焊接板和第二焊接板,所述第一焊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接,所述第二焊接板与所述平板部相接;
弹片本体,位于所述内腔中,包括弹性臂,接触部和支撑臂,所述弹性臂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接,所述弹性臂与所述支撑臂通过所述接触部相连。
优选的,所述弹性臂与所述焊接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弹性臂与所述吸取部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支撑臂包括支撑主体,设于所述支撑主体末端的支撑端部,以及所述支撑端部靠近所述吸取部一侧延伸形成的预压部,所述吸取部对应所述预压部的位置开设有通孔结构。
优选的,所述预压部不与所述通孔结构的内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弹性臂包括折弯部与倾斜部,所述折弯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接,所述折弯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倾斜部相接。
优选的,所述折弯部先朝向所述第一连接板方向折弯延伸,再反向折弯朝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方向。
优选的,所述平板部与所述折弯部之间存在一定的缝隙。
优选的,所述接触部为弧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由第一焊接板与第二焊接板构成的焊接部,采用侧接的方式,不仅可以减小弹片连接器的厚度,而且将两个焊接板的焊接面与主板的表面焊接在一起,将弹片连接器固定在主板上,采用这种非破板的侧接方式,不会破坏主板焊接位置另一侧的表面,在另一侧表面上仍可以集成其他元器件;焊接部、吸取部、连接部与平板部共同构成的内腔可以保护弹片本体,保证弹片连接器的结构稳定性,延长其使用寿命;平板部与第二焊接板共同作用下,可以防止吸取部被刮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弹片连接器,可以减小厚度,节约装配空间,满足小型化、微型化的发展需求,而且可以防止吸取部被刮翻,结构稳定性强,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焊接后的弹片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焊接后的弹片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片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弹片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弹片连接器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弹片基座;110、焊接部;111、第一焊接板;112、第二焊接板;120、连接部;121、第一连接板;122、第二连接板;130、吸取部;131、通孔结构;140、平板部;200、弹片本体;210、弹性臂;211、折弯部;212、倾斜部;220、接触部;230、支撑部;231、支撑主体;232、支撑端部;233、预压部;300、主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弹片连接器,解决现有技术中弹片不能满足应用场景小型化、微型化的发展需求的技术问题。
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
一种弹片连接器包括弹片基座100和弹片本体200。弹片基座100包括焊接部110、连接部120、吸取部130和平板部140。焊接部110用于通过焊接将弹片连接器与主板300固定在一起。平板部140与连接部120相对设置,吸取部130与焊接部110相对设置,吸取部130与焊接部110通过连接部120相连,焊接部110、吸取部130、连接部120与平板部140共同构成一个内腔。形成的内腔用于保护弹片本体200,有利于提高弹片连接器的结构稳定性,进而有利于提高弹片连接器的使用寿命。连接部120包括第一连接板121和第一连接板121一端折弯形成的第二连接板122。焊接部110包括处于同一平面上的第一焊接板111和第二焊接板112,第一焊接板111与第一连接板121相接,第二焊接板112与平板部140相接。由于第二焊接板112可通过焊接与主板300固定在一起,因此,第二焊接板112与平板部140相接可以有效的防止吸取部130发生刮翻,进而有利于提高弹片连接器的结构稳定性。弹片本体200位于上述内腔中,包括依次设置的弹性臂210、接触部220和支撑臂230。弹性臂210与第二连接板122相接,弹性臂210与支撑臂230通过接触部220相连。
采用侧接的方式将弹片连接器固定在主板300上,通过将第一焊接板111和第二焊接板112的焊接面与主板300的表面焊接在一起,不仅可以减小弹片连接器的厚度,而且采用这种非破板的侧接方式,不会破坏主板300焊接位置另一侧的表面,在另一侧表面上仍可以集成其他元器件,节约装配空间,满足应用场景小型化、微型化的发展需求。
弹片连接器可以用一块待成型板材通过切割、折弯等工艺加工得到,即弹片基座100和弹片本体200是一体成型的。确定第一连接板121的位置后,将第一连接板121相对的两个侧边向上折弯,分别形成吸取部130和第一焊接板111。此时,将第一连接板121的一端向上折弯形成第二连接板122,第二连接板122延伸形成弹性臂210,弹性臂210末端反向折弯后并朝向第一连接板121延伸形成支撑臂230,及形成于弹性臂210末端端部的接触部220。吸取部130横向一侧折弯延伸形成的平板部140,平板部140的端部折弯延伸形成与第一焊接板111在同一平面的第二焊接板112。
优选地,弹性臂210与焊接部110之间的距离大于弹性臂210与吸取部130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第一焊接板111和第二焊接板112之间存在一定的缝隙,若弹性臂210与第一焊接板111和第二焊接板112所在平面距离较小的时候,在将弹片连接器与主板300焊接在一起时,可能会出现“爬锡”现象,从而影响弹性臂210的正常工作。在不增大弹片连接器厚度的前提下,可以将弹性臂210设置的适当远离第一焊接板111和第二焊接板112所在平面,即将弹性臂210与焊接部110之间的距离设置成大于弹性臂210与吸取部130之间的距离,能够有效防止出现“爬锡”现象,提高弹片连接器的结构稳定性。
优选地,支撑臂230包括支撑主体231,设于支撑主体231末端的支撑端部232,以及支撑端部232靠近吸取部130一侧延伸形成的预压部233,吸取部130对应预压部233的位置开设有通孔结构131。支撑臂230在不影响弹片本体200弹性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避免弹片本体200在接触部220受到挤压时发生过大的变形。预压部233被限位于通孔结构131内,有助于进一步防止弹片本体200发生过大的变形,提高弹片连接器的结构稳定性。
优选地,预压部233不与通孔结构131的内壁接触,即无论接触部220是否受到外力作用,预压部233均不与通孔结构131的内壁接触。可以根据预压部233在接触部220受到工作所需范围大小的外力作用后移动的行程,确定通孔结构131的位置及开孔的大小。预压部233不与通孔结构131的内壁接触,可以避免出现因为接触造成对信号的不良影响,保证信号传递过程中工作回路的唯一性。
优选地,弹性臂210包括折弯部211与倾斜部212,折弯部211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122相接,折弯部211的另一端与倾斜部212相接。为保障弹片本体200的弹性,弹性臂210的长度是一定的,将弹性臂210的一部分设置成折弯的即设置折弯部,可以在保证不影响弹片本体200的弹性的前提下,减小弹片连接器的长度,从而有利于满足应用场景小型化、微型化的发展需求。
优选地,折弯部211先朝向第一连接板121方向折弯延伸,再反向折弯朝远离第一连接板121方向。折弯部211先朝向第一连接板121方向延伸,相对于先朝远离第一连接板121方向延伸,延伸方向上的长度较小,进而有利于减小弹片连接器的尺寸。需要说明的是,折弯部211的折弯次数可以是多次,即可以如上所述折弯两次,还可以折弯三次,即先朝向第一连接板121方向折弯延伸,再反向折弯朝远离第一连接板121方向,然后再朝向第一连接板121方向折弯延伸。折弯次数还可以是其他数量的,本文不再一一赘述。
优选地,平板部140与折弯部211之间存在一定的缝隙,防止出现因平板部140与折弯部211接触造成工作回路不唯一的现象,有利于提高信号传输的质量。
优选地,接触部220为弧状结构。将接触部220制备成弧状结构,可以减少接触部220在外力作用下的磨损,有利于提高弹片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弹片连接器无法满足小型化、微型化应用场景的发展需求,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由第一焊接板与第二焊接板构成的焊接部,采用侧接的方式,不仅可以减小弹片连接器的厚度,而且将两个焊接板的焊接面与主板的表面焊接在一起,将弹片连接器固定在主板上,采用这种非破板的侧接方式,不会破坏主板焊接位置另一侧的表面,在另一侧表面上仍可以集成其他元器件;焊接部、吸取部、连接部与平板部共同构成的内腔可以保护弹片本体,保证弹片连接器的结构稳定性,延长其使用寿命;平板部与第二焊接板共同作用下,可以防止吸取部被刮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弹片连接器,可以减小厚度,节约装配空间,满足小型化、微型化的发展需求,而且可以防止吸取部被刮翻,结构稳定性强,使用寿命长。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弹片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弹片基座,包括焊接部、吸取部、连接部与平板部,所述平板部与所述连接部相对设置,所述吸取部与所述焊接部相对设置,所述吸取部与所述焊接部通过所述连接部相连,所述焊接部、所述吸取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平板部共同构成一个内腔;
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一连接板一端折弯形成的第二连接板;
所述焊接部包括处于同一平面上的第一焊接板和第二焊接板,所述第一焊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接,所述第二焊接板与所述平板部相接;
弹片本体,位于所述内腔中,包括弹性臂,接触部和支撑臂,所述弹性臂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接,所述弹性臂与所述支撑臂通过所述接触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片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与所述焊接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弹性臂与所述吸取部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片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包括支撑主体,设于所述支撑主体末端的支撑端部,以及所述支撑端部靠近所述吸取部一侧延伸形成的预压部,所述吸取部对应所述预压部的位置开设有通孔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片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压部不与所述通孔结构的内壁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片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包括折弯部与倾斜部,所述折弯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接,所述折弯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倾斜部相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弹片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先朝向所述第一连接板方向折弯延伸,再反向折弯朝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弹片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部与所述折弯部之间存在一定的缝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片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为弧状结构。
CN202023237112.9U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弹片连接器 Active CN2139892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37112.9U CN213989284U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弹片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37112.9U CN213989284U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弹片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89284U true CN213989284U (zh) 2021-08-17

Family

ID=77248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37112.9U Active CN213989284U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弹片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892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8905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611391B2 (en) Battery connector
TWM493764U (zh) 天線連接器端子
CN200987027Y (zh) 电连接器
US6508675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onfigured by wafers including moveable contacts
CN213989284U (zh) 一种弹片连接器
CN213546598U (zh) 一种浮动式双排连接器
US4820173A (en) Plug connector strip comprising contact springs arranged in at least two parallel rows
CN215266434U (zh) 电池保护板及锂电池
CN210156581U (zh) Lvds连接器接口及lvds连接器
CN210468223U (zh) 卡连接器的端子结构
CN204809466U (zh) 导电端子
CN215070524U (zh) 一种弹片连接器
CN110729583A (zh) 正反插usb插头
CN219935930U (zh) 一种新型的芯片测试端子
CN220492258U (zh) 一种鱼眼端子
JP2020145131A (ja) 雄端子
US6867984B2 (en) Resilient contact element
CN217691745U (zh) 弹片连接装置
CN211377003U (zh) 插座
US11469533B2 (en) Electrical terminal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in vertical compression contact with chip module
CN217281297U (zh) 一种侧压弹片及导通组件
CN209487837U (zh) 具有包覆式屏蔽壳体的插头连接器
CN204464528U (zh) 高频sata连接器
CN209804912U (zh) 一种弹片连接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