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77106U - 一种高效臭氧利用的非均相催化氧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臭氧利用的非均相催化氧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77106U
CN213977106U CN202022535011.3U CN202022535011U CN213977106U CN 213977106 U CN213977106 U CN 213977106U CN 202022535011 U CN202022535011 U CN 202022535011U CN 213977106 U CN213977106 U CN 2139771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zone
pipe
top surface
reaction kettle
catalytic oxid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3501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ORIGIN WATER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Bishu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Bishu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Bishu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3501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771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771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771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臭氧利用的非均相催化氧化装置,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顶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表面固定安装有搅拌叶片,所述反应釜内壁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叶片,所述反应釜顶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进料箱,所述进料箱顶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臭氧管,所述进料箱顶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料箱底面贯通插接有臭氧水管,且臭氧水管贯穿反应釜的顶面。在使用中达到了便于将臭氧、催化剂与污水充分混合的效果,实现了便于对臭氧进行充分高效利用的效果,有效提升了臭氧利用率,使得该化学反应反应的更加充分,有效提升了污水处理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臭氧利用的非均相催化氧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臭氧利用的非均相催化氧化装置。
背景技术
仅仅由于本身的存在就能加快或减慢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组成和质量并不改变的物质就叫催化剂。催化剂跟反应物同处于均匀的气相或液相时,叫做单相催化作用;催化剂跟反应物属不同相时,叫做多相催化作用,即非均相催化作用。非均相催化剂呈现在不同相的反应中(例如:固态催化剂在液态混合反应),而均相催化剂则是呈现在同一相的反应。在现阶段污水处理当中,利用臭氧进行非均相催化氧化反应的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当前的利用臭氧进行非均相催化氧化反应处理污水过程中,大多为简单混合反应,即直接将臭氧、催化剂通入污水中,难以对臭氧进行高效充分利用,难以将臭氧、催化剂与污水充分混合,造成了臭氧浪费,容易造成化学反应不充分,造成污水处理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臭氧利用的非均相催化氧化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利用臭氧进行非均相催化氧化反应处理污水过程中,难以对臭氧进行高效充分利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臭氧利用的非均相催化氧化装置,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顶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表面固定安装有搅拌叶片,所述反应釜内壁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叶片,所述反应釜顶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进料箱,所述进料箱顶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臭氧管,所述进料箱顶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料箱底面贯通插接有臭氧水管,且臭氧水管贯穿反应釜的顶面,所述臭氧水管内壁嵌设有第一阀门,所述反应釜顶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催化剂管,所述反应釜左侧壁贯通安装有进污管,所述反应釜右侧壁的顶部贯穿安装有尾气管,所述尾气管的内壁嵌设有排气扇,所述反应釜右侧壁的底部贯穿安装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内壁嵌设有第二阀门,所述反应釜顶面固定安装有支撑腿。
优选的,所述支撑腿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支撑腿分别位于反应釜底面近四角处。
优选的,所述搅拌叶片的数量为六个,且三个搅拌叶片为一组,且两组搅拌叶片以转轴正面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臭氧管和进水管均贯穿进料箱的顶部,所述催化剂管贯穿反应釜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均为电磁阀门。
优选的,所述反应釜为棱形空心柱状结构,臭氧水管、进污管、尾气管和出液管均为圆形管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高效臭氧利用的非均相催化氧化装置,通过进污管向反应釜通入污水,通过进水管向进料箱加入蒸馏水,持续通过臭氧管通入臭氧,混合为臭氧水后打开第一阀门,再通过催化剂管加入催化剂,通过电机驱动转轴和搅拌叶片转动进行搅拌混合,即可完成该非均相催化氧化反应,在使用中达到了便于将臭氧、催化剂与污水充分混合的效果,实现了便于对臭氧进行充分高效利用的效果,有效提升了臭氧利用率,使得该化学反应反应的更加充分,有效提升了污水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剖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图中:1反应釜、2电机、3转轴、4搅拌叶片、5固定叶片、6进料箱、7臭氧管、8进水管、9臭氧水管、10第一阀门、11催化剂管、12进污管、13尾气管、14排气扇、15出液管、16第二阀门、17支撑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2,一种高效臭氧利用的非均相催化氧化装置,包括反应釜1,反应釜1为棱形空心柱状结构,反应釜1顶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2,电机2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3,转轴3表面固定安装有搅拌叶片4,搅拌叶片4的数量为六个,且三个搅拌叶片4为一组,且两组搅拌叶片4以转轴3正面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通过设置六个搅拌叶片,使得对于臭氧水、污水和催化剂的混合搅拌更为充分,反应釜1内壁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叶片5,通过设置多个固定叶片5,能够使得搅拌混合更加充分,反应釜1顶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进料箱6,进料箱6顶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臭氧管7,进料箱6顶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进水管8,臭氧管7和进水管8均贯穿进料箱6的顶部,进料箱6底面贯通插接有臭氧水管9,且臭氧水管9贯穿反应釜1的顶面,臭氧水管9为圆形管状结构,臭氧水管9内壁嵌设有第一阀门10,反应釜1顶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催化剂管11,催化剂管11贯穿反应釜1的顶部,反应釜1左侧壁贯通安装有进污管12,进污管12为圆形管状结构,反应釜1右侧壁的顶部贯穿安装有尾气管13,尾气管13为圆形管状结构,尾气管13的内壁嵌设有排气扇14,反应釜1右侧壁的底部贯穿安装有出液管15,出液管15内壁嵌设有第二阀门16,第一阀门10和第二阀门16均为电磁阀门,反应釜1顶面固定安装有支撑腿17,支撑腿17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支撑腿17分别位于反应釜1底面近四角处,通过设置四个支撑腿17,使得对于整个装置的支撑更加稳固,提升了结构的稳定性,该高效臭氧利用的非均相催化氧化装置,通过进污管12向反应釜1通入污水,通过进水管8向进料箱6加入蒸馏水,持续通过臭氧管7通入臭氧,混合为臭氧水后打开第一阀门,再通过催化剂管11加入催化剂,通过电机2驱动转轴3和搅拌叶片4转动进行搅拌混合,即可完成该非均相催化氧化反应,在使用中达到了便于将臭氧、催化剂与污水充分混合的效果,实现了便于对臭氧进行充分高效利用的效果,有效提升了臭氧利用率,使得该化学反应反应的更加充分,有效提升了污水处理效果。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在使用时:通过进污管12向反应釜1通入污水,通过进水管8向进料箱6加入蒸馏水,持续通过臭氧管7向进料箱6中通入臭氧,混合为臭氧水后打开第一阀门,再通过催化剂管11加入催化剂,通过电机2驱动转轴3转动,再带动搅拌叶片4转动,配合固定叶片5进行搅拌混合,通过排气扇14和尾气管13将反应产生的气体排出装置,等待反应完成后,打开第二阀门16,将处理完成的液体排出装置,即可完成该非均相催化氧化反应
综上所述,该高效臭氧利用的非均相催化氧化装置,通过进污管12向反应釜1通入污水,通过进水管8向进料箱6加入蒸馏水,持续通过臭氧管7通入臭氧,混合为臭氧水后打开第一阀门,再通过催化剂管11加入催化剂,通过电机2驱动转轴3和搅拌叶片4转动进行搅拌混合,即可完成该非均相催化氧化反应,在使用中达到了便于将臭氧、催化剂与污水充分混合的效果,实现了便于对臭氧进行充分高效利用的效果,有效提升了臭氧利用率,使得该化学反应反应的更加充分,有效提升了污水处理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利用臭氧进行非均相催化氧化反应处理污水过程中,难以对臭氧进行高效充分利用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高效臭氧利用的非均相催化氧化装置,包括反应釜(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顶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2),所述电机(2)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3),所述转轴(3)表面固定安装有搅拌叶片(4),所述反应釜(1)内壁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叶片(5),所述反应釜(1)顶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进料箱(6),所述进料箱(6)顶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臭氧管(7),所述进料箱(6)顶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进水管(8),所述进料箱(6)底面贯通插接有臭氧水管(9),且臭氧水管(9)贯穿反应釜(1)的顶面,所述臭氧水管(9)内壁嵌设有第一阀门(10),所述反应釜(1)顶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催化剂管(11),所述反应釜(1)左侧壁贯通安装有进污管(12),所述反应釜(1)右侧壁的顶部贯穿安装有尾气管(13),所述尾气管(13)的内壁嵌设有排气扇(14),所述反应釜(1)右侧壁的底部贯穿安装有出液管(15),所述出液管(15)内壁嵌设有第二阀门(16),所述反应釜(1)顶面固定安装有支撑腿(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臭氧利用的非均相催化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17)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支撑腿(17)分别位于反应釜(1)底面近四角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臭氧利用的非均相催化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片(4)的数量为六个,且三个搅拌叶片(4)为一组,且两组搅拌叶片(4)以转轴(3)正面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臭氧利用的非均相催化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管(7)和进水管(8)均贯穿进料箱(6)的顶部,所述催化剂管(11)贯穿反应釜(1)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臭氧利用的非均相催化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10)和第二阀门(16)均为电磁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臭氧利用的非均相催化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为棱形空心柱状结构,臭氧水管(9)、进污管(12)、尾气管(13)和出液管(15)均为圆形管状结构。
CN202022535011.3U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高效臭氧利用的非均相催化氧化装置 Active CN2139771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35011.3U CN213977106U (zh)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高效臭氧利用的非均相催化氧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35011.3U CN213977106U (zh)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高效臭氧利用的非均相催化氧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77106U true CN213977106U (zh) 2021-08-17

Family

ID=77262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35011.3U Active CN213977106U (zh)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高效臭氧利用的非均相催化氧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771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52401U (zh) 一种方便清洗具有多种搅拌方式的浸出槽
CN213977106U (zh) 一种高效臭氧利用的非均相催化氧化装置
CN209468168U (zh) 一种中和池
CN209848894U (zh) 一种有助于提高反应速度的化工反应釜
CN212188843U (zh) 一种稀土陶瓷浆料制备用混合装置
CN214915642U (zh) 一种消毒剂生产用调配搅拌装置
CN209537071U (zh) 一种染料废水处理臭氧发生器成套装置
CN213611398U (zh) 一种高效循环乳化均质反应装置
CN210620356U (zh) 一种催化氧化剂污水高效混合处理装置
CN205095708U (zh) 一种污水处理专用的自动化搅拌机
CN210252193U (zh) 一种吸附型固体二氧化氯生产设备
CN220589701U (zh) 一种助剂搅拌罐
CN209923015U (zh) 一种hfst自循环硝化反硝化器
CN220812082U (zh) 一种污排循环处理用曝气装置
CN211056797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新型曝气池
CN211514505U (zh) 一种高效率加氢反应器
CN215048685U (zh) 一种石墨烯生产用氧化还原设备
CN211659994U (zh) 一种eva处理剂分段生产装置
CN218146000U (zh) 一种煤制甲醇废水处理装置
CN210449141U (zh) 一种可提高搅拌效果的辅助搅拌装置
CN213885864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药剂罐
CN210965078U (zh) 一种高效绿色环保的含醋酸钠的复合碳源补充剂用反应釜
CN217594600U (zh) 一种低能耗尿素反应装置
CN213265934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高效曝气装置
CN221046062U (zh) 一种多角度搅拌的化工原料生产用反应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6 Xinjin Road, Meicun street, Xinwu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ORIGIN WATER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 Xinjin Road, Meicun street, Xinwu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Bishu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