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76555U - 框架井道无导轨强制驱动电梯 - Google Patents

框架井道无导轨强制驱动电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76555U
CN213976555U CN202022679928.0U CN202022679928U CN213976555U CN 213976555 U CN213976555 U CN 213976555U CN 202022679928 U CN202022679928 U CN 202022679928U CN 213976555 U CN213976555 U CN 2139765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car
hoistway
columns
drive elev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7992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凯
史国力
姜春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zhou Yizihong Yidao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Geluoli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Geluoli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Geluoli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7992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765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765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765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框架井道无导轨强制驱动电梯,涉及升降设备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电梯安装复杂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方便安装的无导轨强制驱动电梯。该框架井道无导轨强制驱动电梯包括框架井道和轿厢,所述框架井道包括立柱和横档,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柱之间通过横档相连,相对设置的至少两个立柱朝向所述轿厢方向延伸形成一凸起件,所述凸起能沿所述立柱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轿厢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导靴,所述导靴与所述凸起件相互配合并能沿所述凸起件的长度方向滑动移动。本实用新型用于楼房建筑。

Description

框架井道无导轨强制驱动电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框架井道无导轨强制驱动电梯。
背景技术
电梯作为现代建筑必须的运输工具,自其发明100多年来,其控制发生及调速系统有了根本改变,但其结构形式未发生大的变化,特别是其导轨结构延用至今。现有的框架井道强制驱动电梯结构平面图如图1所示,其中框架井道由立柱和横档组件,其中横档上固定安装有导轨支架,导轨通过导轨支架固定在横档上,轿厢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导靴。单根导轨的长度约为5m,两根导轨之间通过导轨连接板连接后通过导轨支架及其连接件固定安装在相应的框架上。现有的导轨结构存在以下问题:(1)安装导轨,需要搭脚手架,费时费力;(2)安装导轨,需要导轨支架及相应连接件,材料成本及安装成本高;(3)导轨及导轨支架占有宝贵的建筑空间资源,导致井道利用率降低。
上述问题都亟待急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框架井道无导轨强制驱动电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电梯安装复杂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框架井道无导轨强制驱动电梯,包括框架井道和轿厢,所述框架井道包括立柱和横档,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柱之间通过横档相连,相对设置的至少两个立柱朝向所述轿厢方向延伸形成一凸起件,所述凸起能沿所述立柱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轿厢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导靴,所述导靴与所述凸起件相互配合并能沿所述凸起件的长度方向移动。
该电梯在工作时,位于轿厢外侧的导靴能够沿凸起件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带动电梯实现上下移动。框架井道与传统的井道相比,由于不需要额外安装导轨以及导轨支架,所以电梯的安装相对更严更为简单,同时也有效降低了材料成本。另外,由于缺少了上述组件,电梯井道占用的体积更小,轿厢与井道之间的空间也相应减小,井道的利用率更高。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位于所述框架井道任一端处的立柱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柱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立柱包括角立柱和侧立柱,所述角立柱位于框架井道的四角处,所述侧立柱位于所述框架井道的侧壁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起件固定设置在所述侧立柱上并相对于所述横档向外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立柱的横截面为凸字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立柱与所述横档之间存在间隙。
该侧立柱的两侧均设置有横档,为了保证位于侧立柱侧部的凸起件的整体垂直度,避免影响电梯的正常运行,需要设置侧立柱与横档间隙配合,在安装完成后通过对间隙进行微调来保证所有的凸起件表面的平整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轿厢固定设置在轿架上,所述导靴通过所述轿架与所述轿厢固定连接。
此时,该电梯的轿厢能够通过轿架与导靴固定连接,两个导靴分别位于轿厢相对的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立柱朝向所述轿厢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一角形凹槽,所述凸起件位于所述角形凹槽内并朝向所述轿厢凸出;所述导靴与所述凸起件相连并能沿所述凸起件的延伸方向滑动移动或滚动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靴朝向所述凸起件一侧中部向内凹陷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凸起件的滑槽。
此时,该导靴分别位于轿厢相对的两个角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框架井道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框架井道无导轨强制驱动电梯,该电梯包括框架井道和能沿该井道上下移动的轿厢;其中井道的内侧向外突出形成凸起件,轿厢外设置有导靴,导靴沿凸起件的长度方向移动。由于去除了传统的电梯井中的导轨以及相应的导轨支架、连接板等设备,该框架井道在组装时更加简单,同时需要的配件数量减少,大大降低了装配成本以及相应的装配难度。另外,由于取消了导轨,在轿厢体积、尺寸不变的前提下,该框架井道与轿厢之间的间距能够明显缩小,这也就意味着框架井道的尺寸与传统的井道相比能够明显缩小,从而减少对建筑空间资源的占用,提高框架井道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框架井道驱动电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轿厢和导轨连接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框架井道无导轨强制驱动电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轿厢和凸起件连接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图5是图3中的凸起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框架井道无导轨强制驱动电梯第二种实施例中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轿厢和凸起件连接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图中:1、立柱;11、角立柱;111、角形凹槽;12、侧立柱;2、横档;3、轿厢;4、导轨;5、导轨支架;6、导靴;61、滑槽;7、轿架;8、凸起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附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框架井道驱动电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图1中的轿厢和导轨连接部分的结构放大图;通过这两幅图可以清楚的看到现有技术中的电梯与框架井道之间的连接关系,导轨通过导轨支架固定在框架井道上,电梯外侧设置有导靴,导靴与导轨相连从而拉动电梯沿导轨的长度方向移动。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框架井道无导轨强制驱动电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图3中轿厢和凸起件连接部分的结构放大图,图5是图3中的凸起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到,该框架井道包括四个立柱,其中侧立柱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侧立柱分别固定设置在井道的左右两侧,另外,侧立柱与横杆间隙配合,侧立柱的中部朝向轿厢方向凸起形成一凸字形结构的凸起件,导靴与该凸起件配合连接。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框架井道无导轨强制驱动电梯第二种实施例中的平面结构示意图;附图7是图6中的轿厢和凸起件连接部分的结构放大图;与第一个实施例相比,此时该框架井道中的立柱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立柱分别设置在井道的四个角处,导靴也固定设置在轿厢相对设置的四个角上并与位于立柱上的凸起件配合连接。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框架井道无导轨强制驱动电梯,包括框架井道和轿厢3,框架井道包括立柱1和横档2,相邻的两个立柱1之间通过横档2相连,相对设置的至少两个立柱1朝向轿厢3方向延伸形成一凸起件8,凸起能沿立柱1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轿厢3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导靴6,导靴6与凸起件8相互配合并能沿凸起件8的长度方向移动。
该电梯在工作时,位于轿厢3外侧的导靴6能够沿凸起件8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实现电梯的上下移动。框架井道与传统的井道相比,由于不需要额外安装导轨4以及导轨支架5,所以电梯的安装相对更严更为简单,同时也有效降低了材料成本。另外,由于缺少了上述组件,电梯井道占用的体积更小,轿厢3与井道之间的空间也相应减小,井道的利用率更高。
具体的,导靴6包括滑动导靴和滚动导靴,因此导靴8根据结构不同可以相对于凸起件8滑动移动,也可以相对于凸起件8滚动移动。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位于框架井道任一端处的立柱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位于同一侧的立柱1能沿垂线方向依次设置,相邻的两个立柱1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立柱1包括角立柱11和侧立柱12,角立柱11位于框架井道的四角处,侧立柱12位于框架井道的侧壁处。
另外,为了保证该框架井道的强度,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框架井道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实施例1:
如图3-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框架井道无导轨强制驱动电梯,包括框架井道和轿厢3,框架井道包括立柱1和横档2,立柱1的数量大于四个,包括四个角立柱11和至少一个侧立柱12,其中,凸起件8固定设置在侧立柱12上并相对于横档2向外延伸。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侧立柱12的横截面为凸字形,如图4所示。
另外,该侧立柱12的横截面结构也可以是能够与导靴6配合的其他结构,例如侧立柱12两侧向外凸起延伸形成能够包绕在导靴6侧部的凸缘结构,如图5所示。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侧立柱12与横档2之间存在间隙。
该侧立柱12的两侧均设置有横档2,为了保证位于侧立柱12侧部的凸起件8的整体垂直度,避免影响电梯的正常运行,需要设置侧立柱12与横档2间隙配合,在安装完成后通过对间隙进行微调来保证所有的凸起件8表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轿厢3固定设置在轿架7上,导靴6通过轿架7与轿厢3固定连接。
此时,该电梯的轿厢3能够通过轿架7与导靴6固定连接,两个导靴6分别位于轿厢3相对的两侧。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轿厢3运行平稳,该框架井道至少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立柱12,也可以设置有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侧立柱12。当该框架井道的某一侧安装有侧立柱12时,该侧立柱12上可以设置有凸起件8,也可以没有凸起件8;另外,位于框架井道同一侧的凸起件8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甚至更多。凸起件8的数量与导靴6的数量相对应,凸起件8的数量越多,导靴6的数量也会相应增多。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如图6-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框架井道无导轨强制驱动电梯,包括框架井道和轿厢3,其中框架井道包括立柱1和横档2,立柱1的数量为四个,均为角立柱11,横档2位于相邻的两个立柱1之间并将位于同一平面上的立柱1固定连接在一起。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立柱1朝向轿厢3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一角形凹槽111,凸起件8位于角形凹槽111内并朝向轿厢3凸出。
具体的,该凸起件8可以分布在两个相对位置的立柱1上,也可以同时分布在位于该框架井道四角处的立柱1上,也就是说,凸起件8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也可以是四个。
具体的,导靴6朝向凸起件8一侧中部向内凹陷形成用于容纳凸起件8的滑槽61。此时,导靴6位于轿厢3的角处并能与凸起件8相互配合并沿凸起件8的长度方向移动(滑动移动或滚动移动)。如图6所示,导靴6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导靴6分别位于轿厢3相对的四个角处。
该导靴6能通过螺栓与轿厢3固定连接。
具有上述结构的框架井道无导轨强制驱动电梯与传统的导轨强制驱动电梯相比,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电梯安装费时费力、安装成本高且井道利用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成本较低且安装更为便利的电梯结构,有效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框架井道无导轨强制驱动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井道和轿厢,所述框架井道包括立柱和横档,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柱之间通过横档相连,相对设置的至少两个立柱朝向所述轿厢方向延伸形成一凸起件,所述凸起能沿所述立柱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轿厢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导靴,所述导靴与所述凸起件相互配合并能沿所述凸起件的长度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井道无导轨强制驱动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角立柱和侧立柱,所述角立柱位于框架井道的四角处,所述侧立柱位于所述框架井道的侧壁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井道无导轨强制驱动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件固定设置在所述侧立柱上并相对于所述横档向外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井道无导轨强制驱动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立柱的横截面为凸字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井道无导轨强制驱动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立柱与所述横档之间存在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井道无导轨强制驱动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朝向所述轿厢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一角形凹槽,所述凸起件位于所述角形凹槽内并朝向所述轿厢凸出;所述导靴与所述凸起件相连并能沿所述凸起件的延伸方向滑动移动或滚动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井道无导轨强制驱动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靴朝向所述凸起件一侧中部向内凹陷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凸起件的滑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井道无导轨强制驱动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井道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井道无导轨强制驱动电梯,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框架井道任一端处的立柱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柱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框架井道无导轨强制驱动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固定设置在轿架上,所述导靴通过所述轿架与所述轿厢固定连接。
CN202022679928.0U 2020-11-18 2020-11-18 框架井道无导轨强制驱动电梯 Active CN2139765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79928.0U CN213976555U (zh) 2020-11-18 2020-11-18 框架井道无导轨强制驱动电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79928.0U CN213976555U (zh) 2020-11-18 2020-11-18 框架井道无导轨强制驱动电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76555U true CN213976555U (zh) 2021-08-17

Family

ID=77264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79928.0U Active CN213976555U (zh) 2020-11-18 2020-11-18 框架井道无导轨强制驱动电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7655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79039A (zh) * 2020-11-18 2021-01-29 杭州歌罗丽电梯有限公司 框架井道无导轨强制驱动电梯
CN115258880A (zh) * 2022-08-05 2022-11-01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导行限位机构及电梯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79039A (zh) * 2020-11-18 2021-01-29 杭州歌罗丽电梯有限公司 框架井道无导轨强制驱动电梯
CN115258880A (zh) * 2022-08-05 2022-11-01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导行限位机构及电梯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976555U (zh) 框架井道无导轨强制驱动电梯
CN102180394B (zh) 带钢结构一体化积木式电梯
CN108439132A (zh) 一种小型家用电梯
KR101994433B1 (ko) 직각 관통형 엘리베이터
EP3192761B1 (en) Ceiling unit and elevator car with ceiling unit
CN210710257U (zh) 背包式电梯的型材轿厢架和电梯
CN112279039A (zh) 框架井道无导轨强制驱动电梯
CN104016212B (zh) 无机房观光电梯四面开门方法及四面开门观光电梯
CN107445022A (zh) 一种凹式电梯
CN208485459U (zh) 一种小型家用电梯
CN201080401Y (zh) 可拆式施工升降机
CN213087388U (zh) 一种附墙爬架装置
EP1778575B1 (en) Elevator car guiding device for an elevator without machine room
CN209721307U (zh) 一种采用拆分式轿架立柱的电梯及其拆分式轿架立柱
CN110683445B (zh) 无机房后对重承重结构
CN211254895U (zh) 空间立体交互式电梯驱动悬挂机构
RU137024U1 (ru) Шахта лифта
CN215326314U (zh) 拼接式轿厢框架及别墅电梯
CN218403229U (zh) 曳引式家用电梯
CN211499870U (zh) 一种高稳定高楼建筑施工用保护装置
CN207275944U (zh) 无机房电梯
CN217537329U (zh) 盒子结构建筑的楼梯拼接模块
CN216471624U (zh) 一种多功能电梯显示器
CN220431967U (zh) 一种电梯井道
CN109879140A (zh) 采用拆分式轿架立柱的电梯及其拆分式轿架立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0000 1-211-1, No. 501, No. 2 street, Baiyang street, Qiant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geluoli Eleva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00 rooms 101-102, 3 / F, building 1, 9 Xinyuan Road, Qiaosi street,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geluoli Elevator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08

Address after: 553537 First Floor Office of Yizi Street Office, Panzhou City, Liupanshui City, Guizho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Panzhou Yizihong Yidao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310000 1-211-1, No. 501, No. 2 street, Baiyang street, Qiant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geluoli Elevator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