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74475U - 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74475U
CN213974475U CN202023044410.6U CN202023044410U CN213974475U CN 213974475 U CN213974475 U CN 213974475U CN 202023044410 U CN202023044410 U CN 202023044410U CN 213974475 U CN213974475 U CN 2139744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ial vehicle
unmanned aerial
power
battery
power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4441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项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4441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744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744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744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无人机;无人机包括机身、储液容器、电池、第一动力装置和两组第二动力装置,沿前后方向,电池设置于机身的一端;第一动力装置设置于机身,且位于机身远离电池的一端;两组第二动力装置均设置于机身,且均位于机身靠近电池的一端,两组第二动力装置沿设定对称轴线对称地分布于机身的两侧,储液容器设置于机身的下方。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的重心始终位于设定对称轴线上,当储液容器内的物料逐渐减少时,无人机的重心会在设定对称轴线上向电池所在的一端移动,改善了无人机的重心位置无规则变化的问题,进而改善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容易倾翻的问题。

Description

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机,可以用于农业、快递运输、灭火消防等各种领域。当无人机用于农业或消防等领域时,无人机的机身上可以设置电池和喷洒系统,电池与喷洒系统电连接,喷洒系统用于存放、喷洒各种液态物料;其中,喷洒系统包括储液容器,储液容器用于存放液态物料;使用时,储液容器内的物料会逐步减少,随着储液容器内的液态物料的减少,无人机整体的重心位置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相关技术的无人机的机身上设置的储液容器和电池的位置布局不合理,在储液容器内存放的物料逐渐减少时,无人机的重心位置变化不规律,无人机的飞行过程中容易出现倾翻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其对于储液容器和电池的布局合理,即使在无人机使用时,储液容器内存放的液态物料逐渐减少,无人机的重心位置变化规律,改善无人机飞行过程中容易倾翻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人机,包括:
机身;
储液容器,储液容器设置于机身的下方;
电池,沿前后方向,电池设置于机身的一端;
第一动力装置,第一动力装置设置于机身,且位于机身远离电池的一端;
两组第二动力装置,两组第二动力装置均设置于机身,且均位于机身靠近电池的一端,两组第二动力装置沿设定对称轴线对称地分布于机身的两侧,无人机的重心位于设定对称轴线上。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无人机包括两组第一动力装置,两组第一动力装置沿设定对称轴线对称地分布于机身的两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无人机还包括控制器,两组第一动力装置和两组第二动力装置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用于在储液容器装载的物料减少时,控制两组第二动力装置输出的动力大于两组第一动力装置输出的动力。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机身包括相互连接的固定框架和安装框,储液容器与固定框架连接,电池设置于安装框。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安装框设置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安装腔,电池设置于安装腔内。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储液容器设置有避让槽,避让槽用于容纳从安装腔伸出的电池。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动力装置和第二动力装置均设置于固定框架。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固定框架具有容纳腔,部分的储液容器嵌设于容纳腔内。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无人机还包括起落组件,起落组件与机身连接,且位于机身的下方,储液容器与起落组件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第二动力装置包括机臂和动力组件,机臂的第一端与机身连接,动力组件设置于机臂的第二端;两组第二动力装置的机臂和动力组件均沿设定对称轴线对称分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人机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包括机身、储液容器、电池、第一动力装置和两组第二动力装置,沿前后方向,电池设置于机身的一端;第一动力装置设置于机身,且位于机身远离电池的一端;两组第二动力装置均设置于机身,且均位于机身靠近电池的一端,两组第二动力装置沿设定对称轴线对称地分布于机身的两侧,储液容器设置于机身的下方,如此设置,储液容器自身的重心位于无人机的机身的下方,当储液容器装载的物料逐渐减少时,储液容器自身的重心仍然位于机身的下方,而电池设置于机身沿前后方向的一端,这样一来,可以使无人机的重心始终位于设定对称轴线上,当储液容器内的物料逐渐减少时,无人机的重心会在设定对称轴线上向电池所在的一端移动,改善了无人机的重心位置无规则变化的问题,进而改善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容易倾翻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人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储液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标:010-无人机;100-机身;110-喷洒系统;111-储液容器;113-喷头;120-电池;130-控制器;140-第一动力装置;150-第二动力装置;151-机臂;152-动力组件;153-螺旋桨;160-固定框架;161-容纳腔;162-固定架;163-连接梁;164-连接部;165-固定部;166-安装部;170-安装框;171-安装腔;172-第一安装腔;173-第二安装腔;174-前端板;175-后端板;176-侧板;177-隔板;179-第二导向模块;181-第一箱体;182-第二箱体;183-第一避让槽;184-第二避让槽;185-进液口;186-封口盖;190-起落组件;191-起落架;192-顶杆;193-底杆;194-侧杆;195-第一杆;196-第二杆;197-第三杆;L-设定对称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水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中,除非特别说明,术语“前后方向”是图中ab箭头的方向,其中,箭头a的方向为“前方”,箭头b的方向为“后方”;术语“左右方向”为图中cd箭头的方向;术语“上下方向”为图中ef箭头的方向。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人机010的结构示意图一;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人机010,可以用于对农作物进行农药喷洒或者水分喷灌等作业活动。当然,无人机010也可以用于种子播种、森林火灾中灭火液的喷洒、航拍摄影、电力巡检、环境监测和快件运输等其他领域,在此不作具体限定。下文将以无人机010用于喷洒液体物料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继续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无人机010包括机身100、喷洒系统110和电池120,其中,喷洒系统110和电池120均设置于机身100,且喷洒系统110与电池120电连接,电池120用于给喷洒系统110供电,喷洒系统110用于存放和喷洒液态物料。
喷洒系统110包括储液容器111、泵体(图未示出)和喷头113,储液容器111用于存放液体物料;泵体设置于储液容器111,且泵体通过管道与喷头113连接,泵体用于将储液容器111内存放的物料输送至喷头113喷洒。
无人机010还包括设置于机身100的控制器130,控制器130同时与电池120和喷洒系统110电连接,用于控制喷洒系统110喷洒物料。进一步地,控制器130与泵体连接,用于控制泵体将储液容器111内存放的物料经管道输送至喷头1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人机010的结构示意图二;请参照图2,本实施例的储液容器111设置于机身100的下方;沿前后方向,电池120设置于机身100的一端;无人机010具体包括第一动力装置140和两组第二动力装置150,第一动力装置140设置于机身100,且位于机身100远离电池120的一端;两者第二动力装置150均设置于机身100,且均位于机身100靠近电池120的一端,两组第二动力装置150沿设定对称轴线L对称地分布于机身100的两侧。由于储液容器111设置于机身100的下方,储液容器111自身的重心位于无人机010的机身100下方,当储液容器111装载的物料逐渐减少时,储液容器111自身的重心仍然位于机身100的下方,而电池120设置于机身100沿前后方向的一端,使得无人机010的重心始终位于设定对称轴线L上;当储液容器111内的物料逐渐减少时,无人机010的重心会在设定对称轴线L上向电池120所在的一端移动,改善了无人机010的重心位置无规则变化的问题,进而改善无人机010在飞行过程中容易倾翻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动力装置140和第二动力装置150均与控制器130电连接,控制器130用于控制第一动力装置140和第二动力装置150共同给无人机010提供升力,以使无人机010能够在第一动力装置140和第二动力装置150的驱动下飞行。
本实施例的第一动力装置140设置于机身100的前方,第二动力装置150设置于机身100的后方。其中,第一动力装置140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本实施例的无人机010包括两组第一动力装置140,两组第一动力装置140沿设定对称轴线L对称地分布于机身100的两侧。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两组第一动力装置140和两组第二动力装置150均与控制器130电连接,控制器130用于同时控制两组第一动力装置140和两组第二动力装置150给机身100提供提升力,以实现无人机010的飞行。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无人机010仅包括一组第一动力装置140,一组动力装置设置于机身100的正前端,第一动力装置140自身以设定对称轴线L对称。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无人机010还可以包括两组第三动力装置,两组第三动力装置沿设定对称轴线L对称地设置于机身100的两侧,且沿前后方向,第三动力装置位于第一动力装置140和第二动力装置150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两组第一动力装置140和两组第二动力装置150四者同时在控制器130的控制下输出动力使无人机010飞行时,两组第一动力装置140和两组第二动力装置150四者分别给机身100提供的作用力相交于无人机010的重心位置。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位于设定对称轴线L同一侧的第一动力装置140和第二动力装置150对称分布,即沿左右方向,位于机身100左侧的第一动力装置140和第二动力装置150对称分布,位于机身100右侧的第一动力装置140和第二动力装置150对称分布。当储液容器111满载时,机身100左侧的第一动力装置140和机身100右侧的第二动力装置150的连线与机身100右侧的第一动力装置140和机身100左侧的第二动力装置150的连线相交于无人机010的重心G。这样一来,当储液容器111满载时,控制器130控制两组第一动力装置140和两组第二动力装置150输出相同的动力,即可使无人机010稳定地飞行,降低了无人机010飞行的控制难度。
进一步地,当储液容器111内的物料减少时,无人机010的重心位置沿设定对称轴线L向靠近电池120的方向移动,控制器130还用于在储液容器111装载的物料减少时,控制两组第二动力装置150输出的动力大于两组第一动力装置140输出的动力,以便于在储液容器111内的物料减少,无人机010的重心向后移时,通过使机身100后端的第二动力装置150提供的提升力大于机身100前端的第一动力装置140提供的提升力来维持无人机010飞行时的稳定性,避免无人机010因重心后移而向后倾翻。再进一步地,当储液容器111中的物料逐渐减少时,控制器130用于控制两组第二动力装置150均匀的增大输出的动力,避免第二动力装置150输出的动力突然增大,而增大无人机010控制难度的问题,以确保无人机010的飞行稳定性。
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当储液容器111内的物料组件减少时,控制器130还可以控制第一动力装置140均匀的减小输出的动力,而不控制第二动力装置150均匀增大输出的动力,只要在储液容器111内存放的物料逐渐减少时,确保位于机身100后端的第二动力装置150输出的提升动力大于位于机身100前端的第一动力装置140输出的提升动力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位于设定对称轴线L同一侧的第一动力装置140和第二动力装置150不是对称分布的;当储液容器111满载时,控制器130可以控制第一动力装置140和第二动力装置150输出不同的提升动力,只需要位于机身100前端的第一动力装置140输出的提升动力和位于机身100后端的第二动力装置150输出的提升动力能够维持无人机010的平衡,使得无人机010不会向前或向后倾翻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无人机010还包括水平传感器(图未示出),水平传感器设置于机身100,且与控制器130连接,水平传感器用于检测无人机010是否保持水平飞行状态,并实时的将检测结构反馈给控制器130,以使控制器130实时的控制第一动力装置140和第二动力装置150,以确保无人机010可靠地平稳飞行;例如:当水平传感器检测到无人机010不水平时,反馈高电平信号给控制器130,控制器130根据接收到的高电平信号,控制第一动力装置140和第二动力装置150实时的调整输出的动力,以使无人机010水平飞行;当水平传感器检测到无人机010水平时,反馈低电平信号给控制器130,控制器130根据接收到的低电平信号,控制第一动力装置140和第二动力装置150保持实时的动力输出,以使无人机010保持水平飞行。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水平传感器也可以在无人机010不水平时,发送低电平信号给控制器130,在无人机010水平时,发送高电平信号给控制器130,在此不作具体限定。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控制器130根据水平传感器发送的信号控制第一动力装置140和第二动力装置150的具体方法和原理与相关技术类似,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本实施例的第一动力装置140和第二动力装置150的结构相似,在此仅以第二动力装置150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对于第一动力装置140的结构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2,第二动力装置150包括机臂151和动力组件152,机臂151的第一端与机身100连接,动力组件152设置于机臂151的第二端;两组第二动力装置150的机臂151和动力组件152均沿设定对称轴线L对称分布。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动力组件152用于给无人机010提供飞行的动力。
本实施例的机臂151包括呈圆柱形的中空杆体;进一步地,中空杆体可以是采用碳纤维材料包裹的铝合金管。在其他实施例中,中空杆体还可以是采用塑胶制成的塑胶管或者碳纤维材料制成的碳管。
需要说明的是,机臂151的第一端与机身100连接的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例如可以是利用螺栓或螺钉等紧固件使机臂151与机身100连接,或者机臂151还可以与机身100焊接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动力组件152包括设置于机臂151的第二端的电机和与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的螺旋桨153;当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螺旋桨153转动时,能够利用旋转的螺旋桨153给无人机010提供升力,以使无人机010飞行。
进一步地,电机通过连接线与控制器130电连接,以便于利用控制器130控制电机驱动螺旋桨153转动。再进一步地,连接于电机的连接线可以穿设于机臂151的内部,以避免连接于电机的连接线外露。
需要说明的是,电机设置于机臂151的方式以及控制器130控制电机运行的方式均与相关技术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请参照图1,上述机身100左侧的第一动力装置140和机身100右侧的第二动力装置150的连线,是指:机身100左侧的第一动力装置140的动力组件和机身100右侧的第二动力装置150的动力组件152的连线;同理,上述机身100右侧的第一动力装置140和机身100左侧的第二动力装置150的连线,是指:机身100右侧的第一动力装置140的动力组件和机身100左侧的第二动力装置150的动力组件152的连线。
需要说明的是,请参照图2,本实施例的喷洒系统110的喷头113设置于机臂151的第二端,且位于动力组件152的下方,连接泵体和喷头113的管道可以设置于机臂151内部,以避免管道外露。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喷头113还可以设置于机身100,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人机01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机身100包括相互连接的固定框架160和安装框170,储液容器111与固定框架160连接,电池120设置于安装框170。如此设置,可以使储液容器111和电池120在装配于机身100时不会相互干涉,以提高储液容器111和电池120的安装可靠性。
进一步地,安装框170连接于固定框架160的后端,以使电池120可以利用安装框170可靠地设置于固定框架160的后端。
本实施例的安装框170设置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安装腔171,电池120设置于安装腔171内。如此设置,在装配电池120时,可以快速地将电池120插入安装腔171内,简化了电池120的装配;同理,电池120拆卸时,也可以快速地从安装腔171抽出,也简化了电池120的拆卸。
安装框170的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的安装框170包括前端板174、后端板175和连接于前端板174和后端板175之间的两个侧板176,且两个侧板176间隔分布,前端板174、后端板175和两个侧板176共同围成上下贯通的安装腔171。
进一步地,安装框170还包括隔板177,隔板177的两端分别与前端板174和后端板175连接,以使安装腔171被隔板177分隔成第一安装腔172和第二安装腔173,第一安装腔172和第二安装腔173均可以用于装配一个电池120。
前端板174朝向后端板175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向模块(图未示出),后端板175朝向前端板17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导向模块179;当电池120设置于安装腔171内时,电池120由第一导向模块和第二导向模块179共同夹持,以使电池120可靠地设置于安装腔171内。需要说明的是,利用第一导向模块和第二导向模块179夹持安装腔171内的电池120,还可以利用第一导向模块和第二导向模块179对电池120形成阻尼。
进一步地,前端板174设置有两个第一导向模块,后端板175设置有两个第二导向模块179,两个第一导向模块和两个第二导向模块179一一对应地设置,分别设置于第一安装腔172和第二安装腔173内的电池120均能够由一对第一导向模块和第二导向模块179夹持。
第一导向模块和第二导向模块179的结构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例如可以是大致呈矩形的板状结构或块状结构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电池120的外壳上开设有两个导向槽(图未示出),当电池120设置于安装腔171时,两个导向槽分别与第一导向模块和第二导向模块179卡接配合,以使电池120可靠地设置于安装腔171内。需要说明的是,在安装电池120于安装腔171时,两个导向槽分别与第一导向模块以及第二导向模块179滑动配合,以利用两个导向槽和第一导向模块以及第二导向模块179形成导向作用,以使电池120顺利的安装到位。
本实施例的固定框架160与安装框170的后端板175固定连接,连接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本实施例中,固定框架160与后端板175通过螺栓或螺钉等紧固件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框架160还可以与后端板175焊接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请继续参照图3,本实施例的固定框架160具有容纳腔161,部分的储液容器111嵌设于容纳腔161内。如此设置,可以提高储液容器111设置于固定框架160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的固定框架160包括两个固定架162和连接于两个固定架162之间的连接梁163,其中,两个固定架162对称分布;两个固定架162和连接梁163共同围成容纳腔161。储液容器111与两个固定架162固定连接。第一动力装置140和第二动力装置150均设置于固定框架160,具体地,第一动力装置140和第二动力装置150均设置于固定架162上;进一步地,每个固定架162均设置有一个第一动力装置140和一个第二动力装置150。
固定架162包括连接部164和连接于连接部164的两个固定部165,且固定部165和连接部164呈夹角分布,每个固定架162的两个固定部165分别用于设置第一动力装置140和第二动力装置150;固定架162还包括两个安装部166,两个安装部166均与连接部164连接,且两个安装部166间隔的分布于连接部164的第一侧,两个固定部165均分布于连接部164的第二侧。进一步地,其中一个安装部166与连接梁163连接,另一个安装部166与后端板175连接。这样一来,四个安装部166、两个连接部164以及连接梁163共同围成容纳腔161,以确保连接于固定框架160的储液容器111和设置于固定框架160的第一动力装置140和第二动力装置150之间不会相互干涉。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固定部165和连接部164的夹角角度为98°,安装部166和连接部164的夹角角度为90°;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部165和连接部164的夹角角度还可以是100°、95°等,安装部166和连接部164的夹角角度还可以是88°、92°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64和固定部165的连接方式、以及连接部164和安装部166的连接方式可以是一体成型;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部164和固定部165的连接方式、以及连接部164和安装部166的连接方式还可以是焊接、或用螺栓等紧固件连接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安装部166与连接梁163的连接方式可以是通过螺栓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部166与连接梁163的连接方式还可以是焊接或一体成型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固定架162和连接梁163均可以采用方管结构,其中,固定架162采用方管结构可以是指固定架162的连接部164、固定部165和安装部166均呈方管状结构。如此设置,有利于第一动力装置140、第二动力装置150以及储液容器111可靠地设置于固定框架160。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架162和连接梁163还可以采用板状结构或圆管状结构,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储液容器111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4,本实施例的储液容器11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箱体181和第二箱体182,第二箱体182的体积和容积均小于第一箱体181,且第二箱体182位于第一箱体181的上方,第一箱体181和第二箱体182均用于存放物料。进一步地,第二箱体182连接于第一箱体181的顶壁,且第二箱体182与第一箱体181连通。
第一箱体181与固定框架160连接,具体地,第一箱体181的顶壁与固定部165连接;第二箱体182嵌设于容纳腔161内。如此设置,可以确保储液容器111设置于固定框架160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箱体181的顶壁与固定部165连接的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例如第一箱体181的顶壁可以通过螺栓等紧固件直接与方管结构的固定部165的底壁连接,或者第一箱体181的顶壁还可以通过抱箍等夹持连接件与固定部165的底壁连接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为了提高储液容器111与固定框架160连接的稳定性,储液容器111同时与两个固定架162的全部固定部165固定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储液容器111可以其中的两个或三个固定部165连接即可,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的储液容器111还设置有避让槽(下文称第一避让槽183),避让槽用于容纳从安装腔171伸出的电池120。如此设置,可以使电池120和储液容器111的结构更加紧凑,进而使得无人机010的结构紧凑。
进一步地,第一避让槽183为开口朝上的开口槽,以便于嵌设于安装腔171内的电池120能够直接从开口插接于第一避让槽183内,且利用第一避让槽183的底部槽壁对电池120进行支撑,以进一步确保电池120设置于机身100的可靠性。
再进一步地,储液容器111还设置有第二避让槽184,喷洒系统110的泵体位于第二避让槽184内;如此设置,可以进一步确保无人机010的结构紧凑。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二避让槽184沿上下方向贯穿,以便于在第二避让槽184内安装泵体;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避让槽184还可以是开口朝上的开口槽,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沿前后方向,第一避让槽183和第二避让槽184分别分布于储液容器111的两端,以确保储液容器111左右方向的对称性,即确保储液容器111沿设定对称轴线L对称设置,进而确保无人机010的重心始终可靠地位于设定对称轴线L,以便于确保无人机010飞行的可控、可靠性。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避让槽183和第二避让槽184均设置于第一箱体181。
请继续参照图4,储液容器111设置有两个进液口185;具体地,两个进液口185均设置于第一箱体181,且两个进液口185沿设定对称轴线L对称分布,以避免进液口185的结构对无人机010的重心产生不良影响。
请参照图2,储液容器111还包括两个封口盖186,两个封口盖186均与第一箱体181可拆卸地连接,且两个封口盖186与两个进液口185一一对应地设置,封口盖186用于封闭或打开对应的进液口185。需要说明的是,封口盖186与第一箱体181的连接方式可以是螺纹连接或卡接,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请参照图2,本实施例的无人机010还包括起落组件190,起落组件190与机身100连接,且位于机身100的下方,储液容器111与起落组件190连接,其中,起落组件190可以用于支撑无人机010的机身100。如此设置,不仅可以利用起落组件190使无人机010平稳地降落,还能够提高储液容器111设置于机身100下方的可靠性,避免无人机010降落时,储液容器111发生碰撞。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人机010的结构示意图三;进一步地,请参照图2和图5,起落组件190包括两个起落架191,两个起落架191均与机身100连接,且两个起落架191沿设定对称轴线L间隔分布;储液容器111同时与两个起落架191连接。如此设置,可以利用两个起落架191稳定地支撑机身100,以确保无人机010平稳的起飞或降落,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储液容器111设置于机身100下方的可靠性。
再进一步地,第一箱体181的底壁与两个起落架191固定连接;起落架191包括顶杆192、底杆193和两个侧杆194,顶杆192和底杆193沿上下方向间隔分布,且两个侧杆194均连接于顶杆192和底杆193之间,两个侧杆194间隔分布,顶杆192与固定框架160固定连接,底杆193与第一箱体181的底壁连接。如此设置,即可将起落架191可靠地设置于机身100,且使得储液容器111可靠地连接于起落架191。
需要说明的是,顶杆192与固定框架160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例如:用于将储液容器111和固定部165连接的螺栓等紧固件能够一并将顶杆192同时与储液容器111和固定部165连接起来,即螺栓等紧固件可以同时将第一箱体181的顶壁、固定部165的底壁以及顶杆192三者连接,以使储液容器和起落架191均可靠地连接于固定框架160;以用螺栓连接为例说明,可以用螺栓同时穿设于第一箱体181的顶壁、固定部165的底壁以及顶杆192三者并在螺栓上螺纹连接螺母,即可将储液容器111和起落架191同时连接于固定框架160。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利用抱箍等夹持连接件同时将第一箱体181的顶壁和顶杆192与固定部165的底壁连接,即还可以利用抱箍等夹持连接件将储液容器111和起落架191同时连接于固定框架160;以用抱箍连接为例进行说明,可以在第一箱体181的顶壁固定连接抱箍,并利用螺栓将抱箍连接于固定部165的底壁,且将顶杆192夹持于抱箍和固定部165的底壁之间,即可利用抱箍将储液容器111和起落架191同时连接于固定框架160,或者还可以在第一箱体181的顶壁和固定部165的底壁分别固定连接一个抱箍,用螺栓将两个抱箍固定连接,且使得顶杆192夹持于两个抱箍之间,即可利用两个抱箍将储液容器111和起落架191同时连接于固定框架16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起落架191的顶杆192还可以单独与固定部165连接,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请继续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底杆193包括依次弯折连接的第一杆195、第二杆196和第三杆197,第一杆195远离第二杆196的一端以及第三杆197远离第二杆196的一端分别与两个侧杆194连接;其中,沿上下方向,第一杆195的高度等于第三杆197的高度,第二杆196的高度高于第一杆195高度,储液容器111与第二杆196连接;具体地,第一箱体181的底壁与第二杆196连接。如此设置,可以在无人机010起降时,利用第一杆195和第三杆197作为支撑,储液容器111被第二杆196抬高,第二杆196和与第二杆196连接的储液容器111不容易在无人机010起降时受到碰撞,进而确保了储液容器111设置于机身100下方的可靠性。
第二杆196与储液容器111连接的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例如第二杆196和第一箱体181的底壁可以通过抱箍等夹持连接件或螺栓等紧固件连接,或者第二杆196和第一箱体181的底壁还可以卡接、粘接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杆195、第二杆196和第三杆197之间的连接方式、第一杆195、第三杆197分别与各自对应的侧杆194的连接方式、以及两个侧杆194与顶杆192的连接方式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本实施例的起落架191为一体成型的,即第一杆195、第二杆196、第三杆197、侧杆194和顶杆192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一体成型。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杆195、第二杆196、第三杆197、侧杆194和顶杆192之间的连接方式还可以是焊接、用螺栓等紧固件连接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制备起落架191的材料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本实施例的起落架191由圆管状钢材制成,即第一杆195、第二杆196、第三杆197、侧杆194和顶杆192均为圆管状钢材。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杆195、第二杆196、第三杆197、侧杆194和顶杆192还可以选用方管状钢材或板材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的无人机010可以用于喷洒水、水肥等液体物料。使用时,在储液容器111内盛装物料,利用第一动力装置140和第二动力装置150提供动力使无人机010飞到目的地,再利用泵体将储液容器111内的物料输送至喷头113,以利用喷头113将物料喷洒出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人机010的储液容器111设置于机身100的下方,储液容器111自身的重心位于无人机010的机身100的下方,当储液容器111装载的物料逐渐减少时,储液容器111自身的重心仍然位于机身100的下方,而电池120设置于机身100沿前后方向的一端,这样一来,可以使无人机010的重心始终位于设定对称轴线L上,当储液容器111内的物料逐渐减少时,无人机010的重心会在设定对称轴线L上向电池120所在的一端移动,改善了无人机010的重心位置无规则变化的问题,进而改善无人机010在飞行过程中容易倾翻的问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身;
储液容器,所述储液容器设置于所述机身的下方;
电池,沿前后方向,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机身的一端;
第一动力装置,所述第一动力装置设置于所述机身,且位于所述机身远离所述电池的一端;
两组第二动力装置,两组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均设置于所述机身,且均位于所述机身靠近所述电池的一端,两组所述第二动力装置沿设定对称轴线对称地分布于所述机身的两侧,所述无人机的重心位于所述设定对称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包括两组所述第一动力装置,两组所述第一动力装置沿所述设定对称轴线对称地分布于所述机身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还包括控制器,两组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和两组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储液容器装载的物料减少时,控制两组所述第二动力装置输出的动力大于两组所述第一动力装置输出的动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包括相互连接的固定框架和安装框,所述储液容器与所述固定框架连接,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安装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设置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安装腔,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容器设置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用于容纳从所述安装腔伸出的所述电池。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和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均设置于所述固定框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具有容纳腔,部分的所述储液容器嵌设于所述容纳腔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还包括起落组件,所述起落组件与所述机身连接,且位于所述机身的下方,所述储液容器与所述起落组件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包括机臂和动力组件,所述机臂的第一端与所述机身连接,所述动力组件设置于所述机臂的第二端;两组所述第二动力装置的所述机臂和所述动力组件均沿所述设定对称轴线对称分布。
CN202023044410.6U 2020-12-15 2020-12-15 无人机 Active CN2139744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44410.6U CN213974475U (zh) 2020-12-15 2020-12-15 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44410.6U CN213974475U (zh) 2020-12-15 2020-12-15 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74475U true CN213974475U (zh) 2021-08-17

Family

ID=77244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44410.6U Active CN213974475U (zh) 2020-12-15 2020-12-15 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744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78841B2 (en) Modular sprayer system for heavy-lift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CN105752340B (zh) 无人飞行器
CN110758741B (zh) 一种植保无人直升机可更换式播撒系统
CN117818918A (zh) 可折叠无人飞行器
JP6853901B2 (ja) ドローン
CN108521774A (zh) 无人飞行器
CN213974475U (zh) 无人机
CN213677142U (zh) 多旋翼无人飞行器的机架及农业植保无人机
CN111152938B (zh) 一种卫星结构
CN210310863U (zh) 一种植保无人机脚架及植保无人机
CN210445442U (zh) 一种无人机喷洒农药装置
CN218477640U (zh) 一种无人设备脚架组件及无人设备
CN214165311U (zh) 飞行器
CN209938963U (zh) 一种新型模块化无人机
CN112889779A (zh) 无人机高效农药喷洒装置
CN221623973U (zh) 一种农业无人机
CN218703910U (zh) 一种无人机管路系统及无人机
CN210852879U (zh) 无人机的机架组件及无人机
CN219545101U (zh) 一种无人机的底部支架
CN205931280U (zh) 一种六旋翼农用喷药无人机
CN218806557U (zh) 一种无人机负载安装结构及无人机
CN211557922U (zh) 储液装置及无人设备
CN116262542A (zh) 一种无人机负载安装结构及无人机
CN219339709U (zh) 一种大区域消防的复合翼无人机
CN215205378U (zh) 一种自平衡农用植保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