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72342U - 一种咀尖、热咀及热流道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咀尖、热咀及热流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72342U
CN213972342U CN202021231721.0U CN202021231721U CN213972342U CN 213972342 U CN213972342 U CN 213972342U CN 202021231721 U CN202021231721 U CN 202021231721U CN 213972342 U CN213972342 U CN 2139723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p
nozzle
hot
spiral
che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3172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昇烨
谢永权
陈伟光
陈雨俭
吴育忠
骆田伟
康仁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Yudo Hot Runner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Yudo Hot Runner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Yudo Hot Runner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Yudo Hot Runner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3172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723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723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723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咀尖、热咀及热流道系统,其中,咀尖包括咀尖本体和沿所述咀尖本体的顶部至所述咀尖本体的底部环绕设置的多条螺旋流道;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咀尖,从咀尖本体的顶部分散为多条螺旋流道并最终汇集于咀尖本体的底部,咀尖与模仁安装位之间不存在流道死角,故不会造成塑胶的滞留,咀尖本体内不会藏胶,在需要成型换色产品时,可保证快速换色,从而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Description

一种咀尖、热咀及热流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流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咀尖、热咀及热流道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注塑模具热流道系统在选型方面,为了缩短产品成型周期并且降低模具成本及售后成本,大部分多腔模具选用开放式点浇口热流道系统来注塑,但由于成型塑胶产品的多样性,针对白色产品,需要换色产品,以及工程类塑胶产品(成型温度高)。
请参阅图1,现有热流道开放式点浇口系统热咀的咀尖结构无法满足要求。开放式咀尖1与热咀模仁安装位2之间存在塑胶流动死角3,开放式咀尖1与模仁安装位2之间的塑胶流动死角3处的塑胶会出滞留现象。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咀尖、热咀及热流道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开放式咀尖与热咀模仁安装位之间因塑胶流动死角而造成滞胶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咀尖,包括咀尖本体和沿所述咀尖本体的顶部至所述咀尖本体的底部环绕设置的多条螺旋流道。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的咀尖中,所述咀尖本体的底部开设有咀尖浇口,所述咀尖浇口与多条所述螺旋流道相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的咀尖中,所述咀尖本体的底部在远离所述咀尖本体的方向上的一端设置为尖状。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的咀尖中,所述咀尖本体的顶部在远离所述咀尖本体的方向上的一端设置为曲面。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的咀尖中,各个所述螺旋流道分别由多个螺旋筋两两间隔预设宽度间隙形成,其中,所述螺旋筋设置在所述咀尖本体的顶部至所述咀尖本体的底部之间。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的咀尖中,所述咀尖本体为回转体。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热咀,包括热咀本体和压帽,还包括上述的咀尖,所述咀尖通过所述压帽固定在所述热咀本体上。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的热咀中,所述热咀本体内开设有热咀主流道,所述热咀主流道与多条所述螺旋流道相连通。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热流道系统,包括上述的热咀,还包括用于安装热咀的模仁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热咀上的分流板;所述分流板内设置有分流板流道,所述分流板流道与所述热咀主流道相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的热流道系统中,还包括码模板、设置在所述码模板和分流板之间的隔热介子、设置在所述码模板和模仁板之间的分流板腔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分流板和模仁板之间的热咀撑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咀尖,包括咀尖本体和沿所述咀尖本体的顶部至所述咀尖本体的底部环绕设置的多条螺旋流道;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咀尖,从咀尖本体的顶部分散为多条螺旋流道并最终汇集于咀尖本体的底部,咀尖与模仁安装位之间不存在流道死角,故不会造成塑胶的滞留,咀尖本体内不会藏胶,在需要成型换色产品时,可保证快速换色,从而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热流道开放式点浇口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咀尖位于第一视角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咀尖位于第二视角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流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开放式咀尖;2、热咀模仁安装位;3、塑胶流动死角;10、咀尖本体;11、螺旋流道;12、咀尖浇口;13、螺旋筋;20、热咀本体;30、压帽;21、热咀主流道;40、模仁板;50、分流板;51、分流板流道;60、码模板;61、隔热介子;52、分流板腔板;41、热咀撑柱;70、热咀加热器;80、加热器固定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实施方式和申请专利范围中,除非文中对于冠词有特别限定,否则“一”与“所述”可泛指单一个或复数个。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一:
请同时参阅图2和图3,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咀尖位于第一视角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咀尖位于第二视角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咀尖包括咀尖本体10和沿所述咀尖本体10的顶部至所述咀尖本体10的底部环绕设置的多条螺旋流道11。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2,所述咀尖用于安装在热咀里。其中,所述咀尖本体10为回转体,多条所述螺旋流道从咀尖本体10的顶部一直环绕设置到咀尖本体10的底部,具体的,当所述咀尖安装在热咀里时,所述咀尖本体10的顶部相对于热咀中的热咀主流道设置,用于承接从所述热咀流道内流下的熔胶。通过多条螺旋式流道分散流动熔胶,并最终将熔胶汇合在咀尖本体10的底部流出,从而解决了流道死角的问题,避免了发生滞胶的现象,咀尖本体10内不会藏胶,在需要成型换色产品时,可保证快速换色,从而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进一步地,所述咀尖本体10的底部开设有咀尖浇口12,所述咀尖浇口12与多条所述螺旋流道相连通。具体的,所述咀尖浇口12用于承接从多条螺旋流道11所流下来的熔胶,将多条螺旋流道11内的多路熔胶在咀尖浇口12处合在一路,从而注塑到模具型腔内。
其中,所述咀尖本体10的底部在远离所述咀尖本体10的方向上的一端设置为尖状。具体的,所述咀尖的底部为圆锥状,通过将咀尖的底部在远离咀尖本体10的方向上设为尖状,从而更好将多路熔胶汇聚在咀尖浇口12处,便于熔胶的顺利注塑。
进一步地,所述咀尖本体10的顶部在远离所述咀尖本体10的方向上的一端设置为曲面。其中,由于所述咀尖本体10的顶部设置在热咀的热咀主流道中,在工作时需要承受大量的熔胶,考虑到热咀强度的需求,将热咀本体的顶部在远离热咀本体的方向上设置为曲面可有效将熔胶导流到各个螺旋流道中,同时又可承受大量高温熔胶的冲击,满足热咀的强度需求。
更进一步地,各个所述螺旋流道11分别由多个螺旋筋13两两间隔预设宽度间隙形成,其中,所述螺旋筋13设置在所述咀尖本体10的顶部至所述咀尖本体10的底部之间。具体的,各个螺旋筋13的侧面均为螺旋面,且各个螺旋筋13依次按相应间隔设置从所述咀尖本体10的顶部环绕设置至所述咀尖本体10的底部上的咀尖浇口12处。
可选的,所述咀尖本体10可采用高导热性,高耐磨抗腐蚀性材质,例如,耐热钢,对于所述咀尖本体10的材料的具体牌号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的咀尖的工作原理:
通过将咀尖本体10的顶部分散为多条螺旋流道11并最终汇集于咀尖本体10的底部,咀尖与模仁安装位之间不存在流道死角,故不会造成塑胶的滞留,咀尖本体10内不会藏胶,在需要成型换色产品时,可保证快速换色,从而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咀尖不会有滞胶现象可满足大部分塑胶产品的注塑成型。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避免了因发生滞胶而造成的清胶时间的浪费,从而保证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咀尖的基础上,还公开了一种热咀,具体的,请参阅图4,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咀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热咀包括热咀本体20和压帽30,还包括上述的咀尖,所述咀尖通过所述压帽30固定在所述热咀本体20上。
其中。所述热咀本体20内开设有热咀主流道21,所述热咀主流道21与多条所述螺旋流道11相连通。
可选的,所述热咀本体20为螺纹式热咀。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咀尖与压帽30接触面积增加,压帽30通过热咀加热器加热受热传递给螺旋咀尖的热量也增加,即可以提高螺旋咀尖的温度,保证咀尖温度可以满足正常注塑。应理解的,对于所述热咀的其他结构均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做赘述。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热咀的基础上,还公开了一种热流道系统,请参阅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流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热流道系统包括上述的热咀,还包括用于安装热咀的模仁板40以及设置在所述热咀上的分流板50;所述分流板50内设置有分流板流道51,所述分流板流道51与所述热咀主流道21相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码模板60、设置在所述码模板60和分流板50之间的隔热介子61、设置在所述码模板60和模仁板40之间的分流板腔板52以及设置在所述分流板50和模仁板40之间的热咀撑柱41,其中所述隔热介子61的一端与所述码模板60相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分流板50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隔热介子61另一端内设置有连接螺钉,通过连接螺钉和分流板50的顶端相连接;所述热咀撑柱41的一端与所述模仁板40相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分流板50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热咀撑柱41的另一端内设置有连接螺钉,通过连接螺钉和所述分流板50的底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板50用于将熔胶分流至热咀本体20主流道内,所述隔热介子61在分流板50和码模板60之间隔开一段距离,用于隔绝分流板50中的热量避免分流板50的热量传递至码模板60。所述热咀撑柱41在分流板50和模仁板40之间隔开一段距离,用于隔绝分流板50中的热量避免分流板50的热量传递至模仁板40;所述分流板腔板52设置在码模板60和模仁板40之间,用于支撑码模板60。
更具体的,所述模仁板40内开设与所述热咀本体20形状一致的,且用于容纳热咀本体20的腔体,当所述热咀本体20放置在所述腔体内时,在热咀本体20的外表面覆盖设置有热咀加热器70,用于对热咀本体20主流道内的熔胶进行加热,保持熔胶合适的注塑温度,其中,在热咀本体20底部还设置有加热器固定挡圈80,所述加热器固定挡圈80与所述热咀加热器70相抵接,防止热咀加热器70受到咀尖浇口12处高温的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所述熔胶从所述分流板流道51中流至热咀本体20主流道中,熔胶经过热咀本体20外侧的热咀加热器70进行加热,进而流动至咀尖的顶部,由多条螺旋流道11将热咀本体20主流道中的熔胶分流为多路熔胶,随后在热咀本体20的底部的咀尖浇口12处汇聚在一起,最后由咀尖浇口12将熔胶注塑进模具型腔内,从而完成熔胶的注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咀尖,其中,包括咀尖本体和沿所述咀尖本体的顶部至所述咀尖本体的底部环绕设置的多条螺旋流道;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咀尖,从咀尖本体的顶部分散为多条螺旋流道并最终汇集于咀尖本体的底部,咀尖与模仁安装位之间不存在流道死角,故不会造成塑胶的滞留,咀尖本体内不会藏胶,在需要成型换色产品时,可保证快速换色,从而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方案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8)

1.一种咀尖,其特征在于,包括咀尖本体和沿所述咀尖本体的顶部至所述咀尖本体的底部环绕设置的多条螺旋流道;
所述咀尖本体的底部开设有咀尖浇口,所述咀尖浇口与多条所述螺旋流道相连通;
各个所述螺旋流道分别由多个螺旋筋两两间隔预设宽度间隙形成,其中,所述螺旋筋设置在所述咀尖本体的顶部至所述咀尖本体的底部之间;
各个所述螺旋筋的侧面均为螺旋面,且各个所述螺旋筋依次按相应间隔设置从所述咀尖本体的顶部环绕设置至所述咀尖浇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咀尖,其特征在于,所述咀尖本体的底部在远离所述咀尖本体的方向上的一端设置为尖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咀尖,其特征在于,所述咀尖本体的顶部在远离所述咀尖本体的方向上的一端设置为曲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咀尖,其特征在于,所述咀尖本体为回转体。
5.一种热咀,其特征在于,包括热咀本体和压帽,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咀尖,所述咀尖通过所述压帽固定在所述热咀本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咀,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咀本体内开设有热咀主流道,所述热咀主流道与多条所述螺旋流道相连通。
7.一种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咀,还包括用于安装热咀的模仁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热咀上的分流板;所述分流板内设置有分流板流道,所述分流板流道与所述热咀主流道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码模板、设置在所述码模板和分流板之间的隔热介子、设置在所述码模板和模仁板之间的分流板腔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分流板和模仁板之间的热咀撑柱。
CN202021231721.0U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咀尖、热咀及热流道系统 Active CN2139723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31721.0U CN213972342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咀尖、热咀及热流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31721.0U CN213972342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咀尖、热咀及热流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72342U true CN213972342U (zh) 2021-08-17

Family

ID=77237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31721.0U Active CN213972342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咀尖、热咀及热流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723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69034Y (zh) 冷流道橡胶注射成型模具
CN213972342U (zh) 一种咀尖、热咀及热流道系统
CN207901576U (zh) 快速成型的一模多穴模具
CN102909829B (zh) 一种注射器外套全热流道成型模具
CN202123625U (zh) 一种橡胶注射机冷流道结构
CN101244621B (zh) 一种橡胶注射成型的冷流道
CN102909830A (zh) 提纳多咀尖热流道系统
CN206999522U (zh) 一种多咀芯侧胶口热流道系统
CN202985968U (zh) 提纳侧进胶热流道系统
CN101758603B (zh) 一种用于大型注塑模具的热流道系统之转角型热嘴
CN201483720U (zh) 一种用于大型注塑模具的热流道系统之转角型热嘴
CN212171185U (zh) 键盘模具的流道结构
CN212707816U (zh) 一种斜顶进胶的注塑装置
CN212684594U (zh) 一种带有注塑喷嘴的热流道系统
CN203472066U (zh) 改进的热流道模具
US20130309342A1 (en) Mold-Tool Assembly Including Constant-Temperature Heater Assembly for Manifold Assembly
CN210758914U (zh) 一种新型模芯冷却结构
CN220180024U (zh) 一种热流道系统
CN201169038Y (zh) 一种橡胶注射成型的冷流道
CN203157025U (zh) 一种注射器外套全热流道成型模具
CN214820492U (zh) 一种一咀多头开放尖咀结构
CN201067963Y (zh) 新型结构热流道喷嘴
CN219133086U (zh) 热嘴组件和具有其的热流道模具
CN218615219U (zh) 一种开放式液态硅胶冷咀
CN215242565U (zh) 一种热流道喷嘴的调温分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