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63808U - 一种颈椎牵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颈椎牵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63808U
CN213963808U CN202021496499.7U CN202021496499U CN213963808U CN 213963808 U CN213963808 U CN 213963808U CN 202021496499 U CN202021496499 U CN 202021496499U CN 213963808 U CN213963808 U CN 2139638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seat
guide rail
support frame
fixed support
sci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9649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俊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49649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638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638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638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颈椎牵引装置,包括固定支撑架,用于供使用者倚靠背部或肩部;活动座,用于放置使用者的头部,所述活动座上设有固定机构,用于将使用者头部固定在活动座上伸缩机构,包括剪叉机构和驱动剪叉机构动作的动力源,所述剪叉机构分别连接固定支撑架和活动座;通过所述剪叉机构控制所述活动座在固定支撑架上做伸缩运动,用于牵引位于活动座与固定支架之间的脖颈部分。本实用新型采用剪叉机构进行颈椎的牵引动作,相比于活塞缸的形式,剪叉机构具有更好的牵引效果,其具体在于剪叉机构在使用前期可以快速提升,即在横向转为纵向过程中会快速提升,在提升后期转化为纵向后,其会缓慢提升直至最大提升距离。

Description

一种颈椎牵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颈椎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颈椎牵引是利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通过手法、器械或电动装置产生的外力,作用于人体脊柱或四肢关节,使组织发生一定的分离、关节周围软组织得到适当拉伸,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目前市面上存在一种家用颈椎牵引器,如中国发明专利(2006100031467)公开的一种牵引装置,其包括具有导向件的固定框架。台架被可滑动地安装在该导向件上,并且至少一个波纹膜机构被容纳在该框架内并可接到台架。该波纹膜被构造成根据施加的压力弹性地膨胀和收缩,以使台架相对于固定框架沿着导向件分别伸展和收回。歧管被设置以将波纹膜连接到泵系统,连接系统被用于连接膜。
该实用新型存在以下缺陷,该对比文件通过活塞缸体进行对台架的驱动;活塞缸一般采用气缸或是电缸,上述形式的活塞缸体在整个牵引过程中,活塞缸的驱动力、速度都相同;而在实际牵引过程中,牵引初期脖颈受力不大,需要快速提升,而在牵引后期,脖颈完全支持后,需要缓慢提升,否则会让使用者的脖颈感到不舒适;现需要一种符合人体实际牵引需求的颈椎牵引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符合人体实际牵引需求的颈椎牵引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颈椎牵引装置,包括
固定支撑架,用于供使用者倚靠背部或肩部;
活动座,用于放置使用者的头部,所述活动座上设有固定机构,用于将使用者头部固定在活动座上;
伸缩机构,包括剪叉机构和驱动剪叉机构动作的动力源,所述剪叉机构分别连接固定支撑架和活动座;
通过所述剪叉机构控制所述活动座在固定支撑架上做伸缩运动,用于牵引位于活动座与固定支架之间的脖颈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剪叉机构包括两相交铰接的剪叉臂;所述固定支撑架和活动座中均设有第一导轨,各剪叉臂端头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导轨中,通过调节剪叉臂端头在第一导轨中的位置来进行所述剪叉机构的伸缩。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撑架或活动座中的第一导轨上设有所述动力源,包括设置在第一导轨两侧的伸缩缸,所述伸缩缸的杆体与所述剪叉臂端头相铰接,通过杆体的伸缩来驱动所述剪叉臂端头在第一导轨中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剪叉臂的铰接点下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导轨相垂直的第二导轨,所述铰接点上设有向第二导轨凸起的凸起件,用于限位整个剪叉机构的伸缩轨迹。
进一步地,所述剪叉机构和所述第二导轨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撑架内;所述固定支撑架朝活动座一侧设有开口,用于伸出所述剪叉臂。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从活动座表面凸起的两卡爪部,两卡爪部向内的一侧设有凹槽,用于将使用者的脖颈部分限位在两卡爪部之间;还设有用于调整所述卡爪部横向位置的调节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活动座内,包括有相啮合的蜗杆和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同轴设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两侧分别设有齿条,所述齿条分别连接所述卡爪部;通过旋转所述蜗杆,带动所述卡爪部做横向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座至少一侧设有供所述蜗杆伸出的开口二,所述蜗杆伸出的端头上设有旋转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座与所述固定支撑架相对的另一端上设有贴合人体生理曲线的凸起部,于凸起部上设有按摩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座的两侧还设有用吊带组件,用于将人体的头部固定在相连接的吊带组件之间。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剪叉机构进行颈椎的牵引动作,相比于活塞缸的形式,剪叉机构具有更好的牵引效果,其具体在于剪叉机构在使用前期可以快速提升,即在横向转为纵向过程中会快速提升,在提升后期转化为纵向后,其会缓慢提升直至最大提升距离;该提升方式更加符合实际人体牵引情况,使得颈椎牵引更为舒适。
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导轨来控制剪叉机构的伸缩,使得在整个剪叉机构伸缩的时候,剪叉机构不会向一侧偏移,运行起来更加的稳定。
3.本实用新型通过伸缩缸的形式对剪叉臂端头进行驱动,该驱动快捷,体积小,便于安装,且具有较好的驱动力。
4.本实用新型还设有第二导轨,用于限位铰接点的移动轨迹,使得整个剪叉机构升降更为方便。
5.本实用新型通过伸缩式的卡爪部进行头部限位,一来便于使用者放入头部进行使用,二来其可以满足在不同使用者的大小需求,使用起来灵活方便。
6.本实用新型在活动座上还设有用于按摩组件,可以在牵引完成后对脖颈进行按摩,满足使用者不同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剪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剪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卡爪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所表示的含义:
1、固定支撑架;2、活动座;4、剪叉臂;5、第一导轨;6、剪叉臂端头;7、伸缩缸;8、杆体;9、铰接点;10、第二导轨;11、凸起件;12、开口一;13、卡爪部;14、凹槽;15、蜗杆;16、第一齿轮;17、第二齿轮;18、齿条;19、开口二;20、旋转把手;21、凸起部;22、按摩组件;23、吊带组件;
25、凹陷部;26、铰接轴;27、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颈椎牵引装置,包括固定支撑架1,用于供使用者倚靠背部或肩部;活动座2,用于放置使用者的头部,活动座2上设有固定机构,用于将使用者头部固定在活动座2上;伸缩机构,包括剪叉机构和驱动剪叉机构动作的动力源,所述剪叉机构分别连接固定支撑架1和活动座2;通过所述剪叉机构控制所述活动座2在固定支撑架1上做伸缩运动,用于牵引位于活动座2与固定支架之间的脖颈部分。
如图1所示,所述固定支撑架1设置在整个颈椎牵引装置的前端,整体呈现坡状,在颈椎牵引装置的后端设有活动座2,通过上述伸缩机构连接,活动座2上设有符合人体头部轮廓的凹陷部25;一般情况下,使用者将肩部靠在所述固定支撑架1上,而将头部放在活动座2中的凹陷部25,通过其剪叉机构动作进行牵引工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撑架1还包括朝向活动座2一侧的移动面,所述活动座2设置在所述移动面上并向一侧移动;移动面远低于上述固定支撑架1的坡状体,且活动座2约一半的面积位于所述移动面上,而活动座2另外一半设有凸起部,在其凸起部上设有按摩组件22,用于使用者在牵引后进行脖颈部位的按摩,增加牵引效果。
位于移动面上的活动座2中连接有上述伸缩机构;一般情况下,活动座2所移动的最大距离不会超过移动面的长度。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不设有上述按摩组件22,从而将整个活动座2都设置在所述移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剪叉机构包括两相交铰接的剪叉臂4;所述固定支撑架1和活动座2中均设有第一导轨5,各剪叉臂端头6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导轨5中,通过调节剪叉臂端头6在第一导轨5中的位置来进行所述剪叉机构的伸缩。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导轨5分别横置在活动座2和固定支撑架1上,在剪叉机构缩回的时候,剪叉臂端头6分别位于第一导轨5中的两端,此时剪叉机构朝向固定支撑架1和活动座2的角度为钝角;当需要牵引的时候,通过动力源控制所述剪叉臂端头6从第一导轨5的两端向内移动,使得上述角度变小,由于剪叉机构的特性,在上述角度由钝角向锐角变化的时候,其横向长度快速缩小,纵向长度快速增加,从而快速增加活动座2和固定支撑架1之间的距离,达到快速提升的目的;随着上述角度逐渐变成锐角后,纵向距离提升的速度越来越缓慢,到达牵引中缓慢提升的目的。
而在实际的牵引过程中,牵引初期由于脖颈未被拉伸,其受力小,需要快速提升长度,从而快速达到适合使用者的牵引高度;而在牵引后期,脖颈已被拉伸,且基本处于饱和状态,此时如果再以原先提升速度进行牵引的话容易损伤使用者的脖颈;而在本实用新型中,剪叉机构在前期可以快速上升;而在牵引后期,纵向高度提升越来越缓慢,符合人体实际使用情况,在牵引的同时保护了使用者脖颈。
本实例中,第一导轨5也起到了引导剪叉机构提升的作用,防止剪叉机构偏离造成活动座2偏离,从而损害使用者的颈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撑架1或活动座2中的第一导轨5上设有所述动力源,包括设置在第一导轨5两侧的伸缩缸7,所述伸缩缸7的杆体8与所述剪叉臂端头6相铰接,通过杆体8的伸缩来驱动所述剪叉臂端头6在第一导轨5中移动。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伸缩缸7采用气动进行驱动,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电动或者手动等形式进行控制。剪叉臂端头6与伸缩缸7的杆头相铰接的同时,其杆头一侧端面位于第一导轨5内;通过伸缩缸7向内推动所述杆体8,带动剪叉臂端头6移动,从而使得整个剪叉机构伸出或是缩回。
伸缩杆的驱动方式,整体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同时便于制作者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剪叉臂4的铰接点9下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导轨5相垂直的第二导轨10,所述铰接点9上设有向第二导轨10凸起的凸起件11,用于限位整个剪叉机构的伸缩轨迹。
如图2、所示,所示两剪叉臂4中均开设有铰接孔,穿过铰接孔设有铰接轴26,铰接轴26固定在铰接孔内用于固定两剪叉臂4;铰接轴26从铰接孔的两端凸起,在铰接轴26的下方设有所述第二导轨10;一般情况下,该剪叉机构运行的时候,其铰接点9会随着其伸缩而做直线运动,其运行方向与第一导轨5相垂直;为了避免特殊情况发生,还垂直设有所述第二导轨10,所述铰接轴26凸起进入所述第二导轨10中,起到多重限位的作用。
在本实例中,所示第二导轨10的一端穿设在第一导轨5中,其作用在通过第一导轨5的导轨壁限位第二导轨10的最大运动距离,并通过第二导轨10壁限位第一导轨5的最大运动距离,防止使用者误操作损害产品。
进一步地,所述剪叉机构和所述第二导轨10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撑架1内;所述固定支撑架1朝活动座2一侧设有开口一12,用于伸出所述剪叉臂4。
如图2所示,所示固定支撑架1是中空的,朝向所述活动座2使用方向开口一12,在固定座内分别设有第一导轨5;固定支撑架1中的第一导轨5具体为一导轨座,导轨座上设有向下凹陷的第一导轨5;而活动座2中的第一导轨5为一椭圆形开槽,供上述剪叉臂端头6移动。所述固定支撑架1中还设有上述伸缩缸7,在固定支撑架1的外部设有带动伸缩缸7的驱动装置。剪叉机构大部分均位于固定支撑架1,当需要伸出的时候,通过所述开口一12向外伸展。
剪叉机构设置在固定支撑架1的好处在于,由于固定支撑架1在使用的时候是固定的,其便于放置伸缩缸7,伸缩缸7具有一定体积,多出的体积则用于放置整个剪叉机构;其合理运用空间,减少整个产品的体积。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从活动座2表面凸起的两卡爪部13,两卡爪部13向内的一侧设有凹槽14,用于将使用者的脖颈部分限位在两卡爪部13之间;还设有用于调整所述卡爪部13横向位置的调节机构。
如图1、4所示,该卡爪部13竖直设置在活动座2表面,卡爪部13表面为流线型,流线型和上述凹槽14均为了贴合使用脖颈的弧度,从而让使用者更加的舒适;同时卡爪部13可以通过调节机构调整其位置,便于使用者脖颈放入卡爪部13内进行限位,也可以通过调整位置来适应不同脖颈大小的使用者。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活动座2内,包括有相啮合的蜗杆15和第一齿轮16,所述第一齿轮16同轴设第二齿轮17,所述第二齿轮17的两侧分别设有齿条18,所述齿条18分别连接所述卡爪部13;通过旋转所述蜗杆15,带动所述卡爪部13做横向运动。
其中所述第二齿轮17小于第一齿轮16,在第一齿轮16的法面上设有上述两齿条18,齿条18与所述第二齿轮17相啮合;其工作流程如下,转动蜗杆15的时候,第一齿轮16转动带动同轴的第二齿轮17转动,第二齿轮17转动带动两侧的齿条18同时做相对横向运行,即同时向内移动或是向外移动,从而达到调整卡爪部13横向位置的目的。
本实例中,齿条18与卡爪部13连接的地方称之为连接部27,连接部27的宽度要大于带有齿面的部位,具体来说,当向内调整卡爪部13到一定距离后,所述一侧的连接部27会抵接在另一侧的齿条18上,从而起到限位齿条18最大移动距离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调节机构被活动座2的外壳封装在活动座2内,为了使得卡爪部13正常使用,在活动座2的外壳上设有供卡爪部13伸出的活动孔;卡爪部13具体包括内部的支撑架和套设在支撑架上的软性垫,活动孔为长条状,支撑架穿过该活动孔并通过调节机构驱动在活动孔中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座2至少一侧设有供所述蜗杆15伸出的开口二19,所述蜗杆15伸出的端头上设有旋转把手20;旋转把手20便于使用者从外部操作该螺杆进行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座2与所述支撑架相对的另一端上设有贴合人体生理曲线的凸起部21,于凸起部21上设有按摩组件22。
如图1所示,按摩组件22具体为若干按摩头和脉冲发生器,用于转动对脖颈进行按摩,并在按摩同时进行加热舒展。使用该按摩组件22的时候,使用者脖颈位于按摩组件22上的按摩头处,而头部从另外一个方向放入上述凹陷部25。
该按摩组件22的好处在于可以在牵引完成后对脖颈进行按摩,增加牵引的效果,并满足使用者不同的使用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座2的两侧还设有用吊带组件23,用于将人体的头部固定在相连接的吊带组件23之间。
如图1所示,吊带组件23通过设置在吊顶组件顶部的卡扣件进行连接,当人体头部位于活动座2的时候凹陷处的时候,连接上述吊带组件23来将头部限位,便于进行牵引动作。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颈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支撑架(1),用于供使用者倚靠背部或肩部;
活动座(2),用于放置使用者的头部,所述活动座(2)上设有固定机构,用于将使用者头部固定在活动座(2)上;
伸缩机构,包括剪叉机构和驱动剪叉机构动作的动力源,所述剪叉机构分别连接固定支撑架(1)和活动座(2);
通过所述剪叉机构控制所述活动座(2)在固定支撑架(1)上做伸缩运动,用于牵引位于活动座(2)与固定支架之间的脖颈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机构包括两相交铰接的剪叉臂(4);所述固定支撑架(1)和活动座(2)中均设有第一导轨(5),各剪叉臂端头(6)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导轨(5)中,通过调节剪叉臂端头(6)在第一导轨(5)中的位置来进行所述剪叉机构的伸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撑架(1)或活动座(2)中的第一导轨(5)上设有所述动力源,包括设置在第一导轨(5)两侧的伸缩缸(7),所述伸缩缸(7)的杆体(8)与所述剪叉臂端头(6)相铰接,通过杆体(8)的伸缩来驱动所述剪叉臂端头(6)在第一导轨(5)中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臂(4)的铰接点(9)下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导轨(5)相垂直的第二导轨(10),所述铰接点(9)上设有向第二导轨(10)凸起的凸起件(11),用于限位整个剪叉机构的伸缩轨迹。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颈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机构和所述第二导轨(10)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撑架(1)内;所述固定支撑架(1)朝活动座(2)一侧设有开口一(12),用于伸出所述剪叉臂(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从活动座(2)表面凸起的两卡爪部(13),两卡爪部(13)向内的一侧设有凹槽(14),用于将使用者的脖颈部分限位在两卡爪部(13)之间;还设有用于调整所述卡爪部(13)横向位置的调节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颈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活动座(2)内,包括有相啮合的蜗杆(15)和第一齿轮(16),所述第一齿轮(16)同轴设第二齿轮(17),所述第二齿轮(17)的两侧分别设有齿条(18),所述齿条(18)分别连接所述卡爪部(13);通过旋转所述蜗杆(15),带动所述卡爪部(13)做横向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颈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座(2)至少一侧设有供所述蜗杆(15)伸出的开口二(19),所述蜗杆(15)伸出的端头上设有旋转把手(2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座(2)与所述固定支撑架(1)相对的另一端上设有贴合人体生理曲线的凸起部(21),于凸起部(21)上设有按摩组件(2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座(2)的两侧还设有用吊带组件(23),用于将人体的头部固定在相连接的吊带组件(23)之间。
CN202021496499.7U 2020-07-25 2020-07-25 一种颈椎牵引装置 Active CN2139638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96499.7U CN213963808U (zh) 2020-07-25 2020-07-25 一种颈椎牵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96499.7U CN213963808U (zh) 2020-07-25 2020-07-25 一种颈椎牵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63808U true CN213963808U (zh) 2021-08-17

Family

ID=77237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96499.7U Active CN213963808U (zh) 2020-07-25 2020-07-25 一种颈椎牵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638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60762Y (zh) 具有头颈防护功能的座椅
CN207492916U (zh) 一种妇科检查床
CN213963808U (zh) 一种颈椎牵引装置
CN216439542U (zh) 一种智能植发施术平台
CN210077887U (zh) 一种整形美容颌面部固定装置
CN110420104B (zh) 一种小儿外科手术体位固定器装置
CN204562493U (zh) 颈椎头部牵引器
CN109984899B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下肢垫枕
CN211584049U (zh) 一种眼科用头部固定调节设备
CN108852509B (zh) 一种手足显微外科医疗器械夹具
CN210185964U (zh) 一种理疗床
JP2011045493A (ja) 足揉み装置を備えた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CN212973351U (zh) 一种骨科用辅助牵引装置
CN215652333U (zh) 一种泌尿科用多功能手术床
CN214713181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肢体固定架
CN113425544A (zh) 一种用于医疗美容的整容整形时头颈支护装置
CN213963809U (zh) 一种具有限位机构的颈椎牵引装置
CN208641064U (zh) 一种带有按摩功能的护理躺椅
CN216257271U (zh) 一种院前紧急救护用小腿束缚装置
CN216168746U (zh) 一种顺产的止痛按摩装置
CN214804735U (zh) 一种体检采血辅助装置
CN219090055U (zh) 一种关节训练配合肢体加压的康复装置
CN218253746U (zh) 一种用于u形颈枕抓紧机构的调节机构
CN216091903U (zh) 一种可调自适应式红外理疗仪
CN214857934U (zh) 一种骨科护理牵引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