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58980U - 一种槽体进液分流消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槽体进液分流消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58980U
CN213958980U CN202022933102.2U CN202022933102U CN213958980U CN 213958980 U CN213958980 U CN 213958980U CN 202022933102 U CN202022933102 U CN 202022933102U CN 213958980 U CN213958980 U CN 2139589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dissipater
flow
liquid inlet
turbulent flow
troug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3310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ancheng Ruihui Xuansheng Enterprise Management Center Partnership LP
Original Assignee
Xuancheng Ruihui Xuansheng Enterprise Management Center Partnership L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ancheng Ruihui Xuansheng Enterprise Management Center Partnership LP filed Critical Xuancheng Ruihui Xuansheng Enterprise Management Center Partnership LP
Priority to CN20202293310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589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589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589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槽体进液分流消能装置,属于分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包括槽体和位于所述槽体下底板上的进液孔,所述槽体内还设有平行于所述下底板的紊流板,所述紊流板上间隔开设有紊流孔;所述紊流板下方、所述进液孔上方设置有分流消能体,所述分流消能体为由所述紊流板向所述进液孔开口渐大的结构,用于将通过所述紊流孔的液体分散至所述槽体的内部。通过本申请的处理方案,有效减小进入槽体的液体的波动;可以加快液体进入槽体的速度,有效避免芯片较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引起的芯片绒面被氧化,并且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分流消能体可以挡住进入槽体的液体,避免液体喷出槽体,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槽体进液分流消能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分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槽体进液分流消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太阳能电池行业在不断的发展,对其制备工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硅太阳能电池,例如异质结薄膜电池(HeteroJunction with intrinsicThinfilm)的制造工序主要包括制绒清洗工序、PECVD工序、PVD工序、丝网印刷工序和测试分选工序等。其中制绒清洗工序是为了清除表面油污和金属杂质,去除硅片表面的机械损伤层,以及形成起伏不平的芯片绒面,增加硅片对太阳光的吸收,在此工序中需要将硅片放入槽体中利用酸液或碱液对其处理,而目前使用的槽体是利用电机循环泵直接将液体输送至槽体内,槽体进液孔处的液体压力较大,且使液体波动大;进液压力大,容易使液体喷到槽体外,造成安全事故;若要减小槽体进液压力,目前需要将泵的运行频率调低,但影响进液速度,此时芯片较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而导致芯片绒面被氧化。因此,研究一种可以有效缓解进液压力,提高进液速度,并且防止液体外溅的槽体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槽体进液分流消能装置,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槽体进液分流消能装置,包括槽体和位于所述槽体下底板上的进液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内还设有平行于所述下底板的紊流板,所述紊流板上间隔开设有紊流孔;
所述紊流板下方、所述进液孔上方设置有分流消能体,所述分流消能体为由所述紊流板向所述进液孔开口渐大的结构,用于将通过所述紊流孔的液体分散至所述槽体的内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分流消能体的下端与所述槽体的下底板相离设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分流消能体为锥形、半球形和拱形中的一种,且锥形、半球形和拱形的开口大端朝向所述槽体的下底板,且至少覆盖所述进液孔所在的区域。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紊流板通过垂直于所述紊流板的紊流板支架与所述槽体的下底板固定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紊流板支架为下方带有开口的长方形板。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分流消能体通过连接支撑柱与所述槽体的下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支撑柱垂直于所述槽体的下底板。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连接支撑柱的个数为4个,均匀分布于所述分流消能体下。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连接支撑柱在垂直于其轴线方向的截面形状为正方形。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分流消能体采用耐强酸强碱的聚偏氟乙烯(PVDF)或聚四氟乙烯(PTFE)。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紊流孔遍布所述紊流板,且在所述紊流板上均匀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槽体进液分流消能装置,在紊流板下设置分流消能体可以使进入槽体的液体进行分流消能,从而减小液体的波动;可以加快液体进入槽体的速度,减小芯片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有效避免芯片较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引起的芯片绒面被氧化,并且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分流消能体可以挡住进入槽体的液体,避免液体喷出槽体,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槽体进液分流消能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槽体进液分流消能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1、槽体;2、紊流板;3、紊流板支架;4、进液孔;5、紊流孔;6、液体;7、分流消能体;8、连接支撑柱。
有益效果
(1)使用分流消能体对进入槽体的液体进行分流消能,从而减小液体在槽体中的波动;
(2)可以加快液体进入槽体的速度,减小芯片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避免芯片较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导致芯片绒面被氧化,并且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3)分流消能体可挡住进入槽体的液体,避免液体喷出槽体,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申请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要说明的是,下文描述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实施例的各种方面。应显而易见,本文中所描述的方面可体现于广泛多种形式中,且本文中所描述的任何特定结构及/或功能仅为说明性的。基于本申请,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方面可与任何其它方面独立地实施,且可以各种方式组合这些方面中的两者或两者以上。举例来说,可使用本文中所阐述的任何数目个方面来实施设备及/或实践方法。另外,可使用除了本文中所阐述的方面中的一或多者之外的其它结构及/或功能性实施此设备及/或实践此方法。
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申请的基本构想,图式中仅显示与本申请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另外,在以下描述中,提供具体细节是为了便于透彻理解实例。然而,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可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践所述方面。
请同时参照如图1-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槽体进液分流消能装置,其包括槽体1和位于所述槽体1下底板上的进液孔4,所述槽体1内还设有平行于所述下底板的紊流板2,所述紊流板2上设有均匀分布的紊流孔5,所述紊流板2通过垂直于所述紊流板2的紊流板支架3与所述槽体1的下底板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紊流板支架3设计为下方带有开口的长方形板,所述开口便于液体6的流通,避免造成局部压力大使液体6波动大;所述紊流板2下方设有分流消能体7,所述分流消能体7位于所述进液孔4正上方,且通过连接支撑柱8与所述槽体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支撑柱8垂直于所述槽体1的下底板。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分流消能体7设计为锥形、半球形或拱形,为了达到分流消能的作用,所述分流消能体7的开口位置朝向所述进液孔4。优选的,所述分流消能体7设计为锥形体,锥形顶角的角度范围设置为120°-150°。
在具体使用时,为了使分流消能体支撑的更稳固,所述锥形体连接支撑柱个数选用4个,均匀分布于所述分流消能体下,具体的,所述支撑柱在垂直于其轴线方向的截面形状为正方形,长宽高的尺寸为25x5x5mm。
在具体使用时,槽体1内的液体6可为强酸或强碱,为了保证分流消能体7的稳定性,其材料采用耐强酸强碱的PVDF(即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或PTFE(即聚四氟乙烯,Poly tetra fluoroethylene)。
在利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处理硅片的槽体进液分流消能装置时,液体6在电机循环泵的作用下通过所述槽体1的下底板上的所述进液孔4输送至所述槽体1内,如图1所示,由于从所述进液孔4喷射出的柱状的液体6具有一定的压力,压力约为0.6MPa,当在所述进液孔4的正上方设置所述分流消能体7后,由于压力作用液体6直接喷射到所述分流消能体7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分流消能锥形体7采用锥形体,由于所述分流消能体7是有一定角度的,优选的,锥形顶角的角度范围为120°-150°,这时带有一定压力的液体6被所述分流消能体7挡住,并在所述分流消能体7下表面上分散开,达到分流消能的效果,减小液体6在所述槽体1中的波动,且液体6被分流消能体7挡住后,也不会冲到槽体1外,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进一步的,还可以再增大进液压力,加快进液的速度,提高生产效率;避免芯片较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导致芯片的绒面被氧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针对处理硅片过程中所用的槽体进液压力大,液体容易外溅的问题,发明了槽体进液分流消能装置,实现了:
使用分流消能体对进入槽体的液体进行分流消能,从而减小液体在槽体中的波动;
可以加快液体进入槽体的速度,减小芯片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避免芯片较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导致芯片绒面被氧化,并且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分流消能体可挡住进入槽体的液体,避免液体喷出槽体,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槽体进液分流消能装置,包括槽体(1)和位于所述槽体(1)下底板上的进液孔(4),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1)内还设有平行于所述下底板的紊流板(2),所述紊流板(2)上间隔开设有紊流孔(5);
所述紊流板(2)下方、所述进液孔(4)上方设置有分流消能体(7),所述分流消能体(7)为由所述紊流板(2)向所述进液孔(4)开口渐大的结构,用于将通过所述紊流孔(5)的液体分散至所述槽体(1)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体进液分流消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消能体(7)的下端与所述槽体(1)的下底板相离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体进液分流消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消能体(7)为锥形、半球形和拱形中的一种,且锥形、半球形和拱形的开口大端朝向所述槽体(1)的下底板,且至少覆盖所述进液孔(4)所在的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体进液分流消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紊流板(2)通过垂直于所述紊流板(2)的紊流板支架(3)与所述槽体(1)的下底板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槽体进液分流消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紊流板支架(3)为下方带有开口的长方形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体进液分流消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消能体(7)通过连接支撑柱(8)与所述槽体(1)的下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支撑柱(8)垂直于所述槽体(1)的下底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槽体进液分流消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撑柱(8)的个数为4个,均匀分布于所述分流消能体(7)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槽体进液分流消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撑柱(8)在垂直于其轴线方向的截面形状为正方形。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槽体进液分流消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消能体(7)采用耐强酸强碱的PVDF或PTFE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槽体进液分流消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紊流孔(5)遍布所述紊流板(2),且在所述紊流板(2)上均匀分布。
CN202022933102.2U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槽体进液分流消能装置 Active CN2139589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33102.2U CN213958980U (zh)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槽体进液分流消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33102.2U CN213958980U (zh)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槽体进液分流消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58980U true CN213958980U (zh) 2021-08-13

Family

ID=77214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33102.2U Active CN213958980U (zh)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槽体进液分流消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589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25449A (zh) 疏离性阻隔件弯液面分离及容纳
CN213958980U (zh) 一种槽体进液分流消能装置
TWI599682B (zh) 電化學蝕刻設備與電鍍設備
CN209645880U (zh) 一种新型连续传质浮阀塔
US3767176A (en) Injector type cooling tower
CN102024682B (zh) 带有可升降挡板的多层腔体装置
CN108649006A (zh) 晶圆清洗装置及晶圆清洗方法
CN207119583U (zh) 一种应用于金刚线切割工艺的硅片清洗装置
CN201815456U (zh) 减压干燥室结构
CN107658065B (zh) 一种电缆水冷、除水一体化设备
CN1201375C (zh) 液态膜干燥方法及液态膜干燥装置
CN1179773C (zh) 带除雾导流结构无返混塔板
CN111081606B (zh) 一种硅片镀膜设备及其桨
CN103160815A (zh) 化学水浴法镀膜设备
CN203737648U (zh) 一种衬底单面漂洗装置
CN207651458U (zh) 一种刻蚀装置
CN207651451U (zh) 一种硅片单面刻蚀装置
CN207749492U (zh) 溢流坝上的斜面型阶梯消能工
CN206298661U (zh) 一种扩散炉
CN202373621U (zh) 一种硅片镀膜用的石墨舟
CN207563229U (zh) 一种乳猪饲料用玉米清理筛
CN215008159U (zh) 晶圆处理装置
CN220940776U (zh) 一种新型高效塔盘
CN217119750U (zh) 具有导流结构的水洗装置
CN109275324B (zh) 一种基于多面体的阵列式喷雾散热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