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51794U - 一种激光搭载测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激光搭载测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51794U
CN213951794U CN202022541325.4U CN202022541325U CN213951794U CN 213951794 U CN213951794 U CN 213951794U CN 202022541325 U CN202022541325 U CN 202022541325U CN 213951794 U CN213951794 U CN 2139517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nsioning
laser
sliding frame
measuring device
eccentric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4132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凤涛
仲辉
张磊
张茂辉
马玉丽
周少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Hagong Linta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RG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RG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filed Critical HRG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Priority to CN20202254132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517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517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517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激光搭载测量装置,包括固定外壳、驱动把手、张紧滑动架、多个导向杆、复位件、激光器、滚轮,多个导向杆平行的连接在固定外壳内部,所述张紧滑动架的顶部能够沿水平方向滑动的连接在导向杆上,所述复位件套接在导向杆上,所述复位件的两端分别抵接在张紧滑动架与固定外壳内部侧壁,驱动把手连接在固定外壳上,所述激光器安装在张紧滑动架的底部,与轨道侧壁契合的滚轮滚动的安装在张紧滑动架的底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该测量装置,可快速判断出轨道间距是否满足要求,并能够跟随搭载设备不间断的测量出一段轨道的间距,测量速度快、不漏点、测量结果更加全面。

Description

一种激光搭载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光测量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能够组合或拆卸的激光搭载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铁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客运货运以及煤矿区的矿井轨道都有应用场景,那么安全问题就随之变成了企业和民众的关心热点。
由于列车体重量大,车次多,使得轨道长时间处于高负载和高冲击的状态,再加上路碴和周围环境的变化,多方面因素都会造成轨道轨距的变化,而轨道安全运行的其中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保证轨道轨距始终处于合理范围内。
如果轨距超出标准一定范围就需立即处理,否则会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严重则会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在需要对两轨道之间距离进行测量的使用场景中,现阶段的技术手段是使用轨距测量尺,定点测量轨距,会出现漏点的现象,无法准确地检测每一段轨道距离值。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解决现有的两轨道测距方式无法获得准确的测量值。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激光搭载测量装置,包括固定外壳、驱动把手、张紧滑动架、多个导向杆、复位件、激光器、滚轮,多个导向杆平行的连接在固定外壳的内部,所述张紧滑动架的顶部能够沿水平方向滑动的连接在导向杆上,所述复位件套接在导向杆上,所述复位件的两端分别抵接在张紧滑动架与固定外壳内部侧壁,能够驱动张紧滑动架水平移动的驱动把手连接在固定外壳上,所述激光器安装在张紧滑动架的底部,能够在测量时与轨道侧壁契合的滚轮能够滚动的安装在张紧滑动架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将至少两个本测量装置安装在需搭载的设备上(如小车),推动驱动把手,使其与张紧滑动架处于顶紧状态,并让滚轮接触到轨道的内侧壁上,后将驱动把手反向扳回,在复位件的作用下,本测量装置形成自适应状态,在自适应状态下,本测量装置的复位件使滚轮在与轨道侧面的接触中可以适应轨面的凹凸,本测量装置可跟着搭载的设备沿轨道行驶,同时安装在张紧滑动架上的激光器会根据发射-接受到激光的时间来判定相对两侧激光之间的距离,可以得出两轨道之间的距离以及整个车程的轨距变化。采用该测量装置,可快速判断出轨道间距是否满足要求,并能够跟随搭载设备不间断的测量出一段轨道的间距,测量速度快、不漏点、测量结果更加全面。
优选的,所述复位件为弹簧,弹簧套接在导向杆上,并位于张紧滑动架与固定外壳内侧面之间。
弹簧能够保持整个测量装置的自适应状态,保证滚轮始终与轨道内侧面贴合,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优选的,所述张紧滑动架为竖向放置的Z型折弯结构,所述张紧滑动架顶端的侧面为驱动面,所述驱动把手与驱动面接触连接,所述张紧滑动架顶端的另一侧面与复位件抵接,所述张紧滑动架顶端具有贯穿的孔,所述导向杆穿过孔并伸出,所述张紧滑动架的底端具有方型安装槽,所述滚轮安装在方型安装槽,所述滚轮的旋转中心轴为竖直方向。
优选的,所述张紧滑动架的中部具有减重槽,减重槽内设有多个贯穿的减重孔。
张紧滑动架的上半部分为导向段,通过通孔滑动固定在导向杆上,通孔内嵌直线轴承,适应导向杆的直径;中间为折弯段,可以适应铁路轨顶面与侧轨面的弧度;折弯段有减重凹槽和减重通孔,折弯段两次折弯的内角均为90°;下半段为滚轮固定段,设置成侧凹状,滚轮能与侧轨面无障碍接触;通过张紧滑动架的折弯设计,以满足不同段所需的功能。
优选的,所述张紧滑动架的顶端还具有向上延伸的凸台,所述驱动把手上具有与凸台卡接的凹型口,当测量装置为自适应状态时,所述凸台与凹型口卡接。
凸台与凹型口卡接后,偏心轮的另一侧与固定外壳的内壁也能够保持一定的卡住状态,使测量装置保持自适应的状态。
优选的,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安装在所述张紧滑动架的侧面,所述导向杆穿过垫片,所述垫片与复位件接触连接。
垫片,可以为表面摩擦力较大的橡胶垫片,可以防止张紧滑动架在导向杆上滑动时,张紧滑动架与弹簧接触后发生打滑(或是相互作用力)的现象。
优选的,所述驱动把手包括握柄、偏心轮组件,所述握柄与偏心轮组件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偏心轮组件的顶端能够转动的连接在固定外壳上,所述偏心轮组件置于固定外壳内,所述偏心轮组件的底端弧面与所述张紧滑动架接触连接。
优选的,所述握柄包括握杆、杆套,所述握杆的底部与所述偏心轮组件连接,所述杆套套接在握杆的外部顶端。
优选的,所述偏心轮组件为对称件,所述偏心轮组件包括两个偏心轮、横板,两个所述偏心轮的顶端间隔的镜像安装在横板的两侧,所述握杆固定连接在横板上,所述导向杆位于两个偏心轮之间的空间。
两个偏心轮位于导向杆两侧,可以对导向杆起到保护作用。
优选的,所述固定外壳为至少顶端和底端为空的矩形壳体,所述驱动把手由固定外壳的顶部伸入到固定外壳的内部,并能够转动的连接在固定外壳的顶端,所述导向杆的两端与固定外壳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张紧滑动架的顶端由固定外壳的底部伸入到固定外壳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将至少两个本测量装置安装在需搭载的设备上(如小车),推动驱动把手,使其与张紧滑动架处于顶紧状态,并让滚轮接触到轨道内侧壁上,后将驱动把手反向扳回,在复位件的作用下,本测量装置形成自适应状态,在自适应状态下,本测量装置的复位件使滚轮在与轨道侧面的接触中可以适应轨面的凹凸,本测量装置可跟着搭载的设备沿轨道行驶,同时安装在张紧滑动架上的激光器会根据发射-接受到激光的时间来判定相对两侧激光之间的距离,可以得出两轨道之间的距离以及整个车程的轨距变化。采用该测量装置,可快速判断出轨道间距是否满足要求,并能够跟随搭载设备不间断的测量出一段轨道的间距,测量速度快、不漏点、测量结果更加全面;
(2)弹簧能够保持整个测量装置的自适应状态,保证滚轮始终与轨道内侧面贴合,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3)张紧滑动架的上半部分为导向段,通过通孔滑动固定在导向杆上,通孔内嵌直线轴承,适应导向杆的直径;中间为折弯段,可以适应铁路轨顶面与侧轨面的弧度;折弯段有减重凹槽和减重通孔,折弯段两次折弯的内角均为90°;下半段为滚轮固定段,设置成侧凹状,滚轮能与侧轨面无障碍接触;通过张紧滑动架的折弯设计,以满足不同段所需的功能;
(4)凸台与凹型口卡接后,偏心轮的另一侧与固定外壳的内壁也能够保持一定的卡住状态,使测量装置保持自适应的状态;
(5)垫片,可以为表面摩擦力较大的橡胶垫片,可以防止张紧滑动架在导向杆上滑动时,张紧滑动架与弹簧接触后发生打滑(或是相互作用力)的现象;
(6)两个偏心轮位于导向杆两侧,可以对导向杆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激光搭载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激光搭载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固定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去除固定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偏心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激光搭载测量装置的侧视图;
图7是图6中B-B的剖视图;
图8是偏心轮组件的剖视图;
图9是张紧滑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张紧滑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激光搭载测量装置夹紧状态;
图12是激光搭载测量装置的自适应状态;
图13是激光搭载测量装置搭载示意图;
图中标号:1、固定外壳;11、支耳;2、驱动把手;21、握柄;22、偏心轮组件;211、握杆;212、杆套;221、偏心轮;222、横板;3、张紧滑动架;31、直线轴承;32、方型安装槽;33、减重槽;34、减重孔;35、凸台;36、垫片;4、导向杆;5、复位件;6、激光器;7、滚轮;8、小车;9、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激光搭载测量装置,包括固定外壳1、驱动把手2、张紧滑动架3、多个导向杆4、复位件5、激光器6、滚轮7,多个导向杆4平行的连接在固定外壳1的内部,导向杆4两端分别与固定外壳1的侧壁连接,所述张紧滑动架3的顶部能够沿水平方向滑动的连接在导向杆4上,所述复位件5套接在导向杆4上,所述复位件5的两端分别抵接在张紧滑动架3与固定外壳1内部侧壁,能够驱动张紧滑动架3水平移动的驱动把手2连接在固定外壳1上,所述激光器6安装在张紧滑动架3的底部,能够在测量时与轨道9侧壁契合的滚轮7能够滚动的安装在张紧滑动架3的底部。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0所示,张紧滑动架3的底端、滚轮7的侧部具有贯穿的槽,该槽贯穿减重槽33,该槽用于安装激光器6,其中激光器6的发射和接受端位于远离轨道9的一侧,激光器6的开关与显示端位于靠近轨道9的一侧;如图1中,滚轮7的右上方为激光器6的发射和接受端,如图2所示,滚轮7的左上方为激光器6的开关按钮和显示屏。
如图3所示,所述固定外壳1为内部为空的矩形壳体,其顶端、底端、前侧面、后侧面均为空,固定外壳1的顶端的两侧具有支耳11,如图1所示,所述驱动把手2由固定外壳1的顶部伸入到固定外壳1的内部,并通过铆钉或转轴连接在支耳11处,驱动把手2能够转动的连接在固定外壳1的顶端,所述导向杆4的两端与固定外壳1的前侧壁和后侧壁固定连接,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螺钉连接、螺栓连接,均可,所述导向杆4为两个,上下平行设置,所述张紧滑动架3的顶端由固定外壳1的底部伸入到固定外壳1的内部,并滑动连接在导向杆4上。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复位件5为弹簧,弹簧套接在张紧滑动架3的右侧,驱动把手2安装在张紧滑动架3的左侧;通过驱动把手2能够驱动张紧滑动架3的顶部挤压弹簧。
如图1、结合图4、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驱动把手2包括握柄21、偏心轮组件22,所述握柄21与偏心轮组件2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偏心轮组件22的顶端能够转动的连接在固定外壳1的支耳11上,所述偏心轮组件22置于固定外壳1内,所述偏心轮组件22的底端弧面与所述张紧滑动架3始终接触连接,因偏心轮组件22的特性,偏心轮组件22底端弧面不同位置与张紧滑动架3接触时,能够驱动张紧滑动架3压缩弹簧移动不同的距离。
所述握柄21包括握杆211、杆套212,所述握杆211的底部与所述偏心轮组件22连接,所述杆套212套接在握杆211的外部顶端,杆套212为橡胶材质,呈上宽下窄结构,增大摩擦力;
如图4、图5、图7所示,所述偏心轮组件22为对称件;所述偏心轮组件22包括两个偏心轮221、横板222,两个所述偏心轮221的顶端间隔的镜像安装在横板222的两侧,所述握杆211固定连接在横板222上,导向杆4位于两个偏心轮221之间的空间;如图8所示,横板222的底面和侧面为平面,且底面与侧面垂直,横板222与导向杆4不能存在干涉情况。
本实施例中,两个偏心轮221和横板222为整体结构,也可以是由两个偏心轮221和横板222分开加工完成后焊接或螺栓连接成整体的结构。
如图8所示,偏心轮221呈小鸟状结构,其中类似鸟嘴下的A处能够与张紧滑动架3的顶端卡接,卡接时,偏心轮221的底部与固定外壳1的内部侧壁也能够卡接,在弹簧的作用下,能够实现自适应状态;
如图7所示,自适应状态时,偏心轮221的A处与张紧滑动架3的顶端凸台35能够卡接,此处的卡接为非固定连接,为接触连接,偏心轮221的A处可以限制张紧滑动架3继续往左侧移动,但是当滚轮7遇到凸起时,凸起使得滚轮7带动张紧滑动架3右移,因轨道9上的凸起凹陷都只是微小的,因此,张紧滑动架3在自适应状态时,也只是微动的状态。
如图11、图12所示,本实施例使用过程,结合图13所示将两个本测量装置安装在需搭载的设备上,如小车8等,左右两侧的测量装置的激光器6错开安装,比如左侧的激光器6靠前(小车8向图内行驶方向为前)安装,则右侧的激光器6靠后安装,左侧的激光器6无法射到右侧的激光器6上;如图11所示,推动驱动把手2,使其与张紧滑动架3处于顶紧状态,此时,偏心轮组件22的左右两端刚好能够卡接在固定外壳1的内侧壁、与张紧滑动架3的左侧面上,而后将设备置于轨道9上,并让滚轮7接触到轨道9的内侧壁上,如图11所示,后将驱动把手2反向扳回,偏心轮组件22的A处与张紧滑动架3在弹簧的作用下卡接,并且本测量装置形成自适应状态,在自适应状态下,本测量装置的弹簧使滚轮7在与轨道9的内侧面的接触中可以适应轨面的凹凸,本测量装置可以沿轨道9跟随小车8行驶,同时安装在张紧滑动架3上的激光器6会根据发射-接受到激光的时间来判定相对两侧激光之间的距离,可以得出两轨道9之间的距离以及整个车程的轨距变化。
实施例二:
如图4、图7、图9、图10所示,所述张紧滑动架3为对称结构,且为竖向放置的Z型折弯结构,两处折弯均为90度;如图4所示,所述张紧滑动架3顶端的左侧面为驱动面,随着驱动把手2的转动,所述驱动把手2的偏心轮221的底部不同位置与驱动面接触连接,迫使张紧滑动架3的移动和恢复;所述张紧滑动架3顶部的右侧面与弹簧抵接,所述张紧滑动架3的顶端具有贯穿的孔,所述导向杆4穿过孔并伸出,伸出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外壳1的两端连接,该贯穿的孔内安装直线轴承31,用于支撑导向杆4;所述张紧滑动架3的底端具有方型安装槽32,所述滚轮7安装在方型安装槽32,所述滚轮7的旋转中心轴为竖直方向。
所述张紧滑动架3的中部具有减重槽33,减重槽33为沿张紧滑动架3的走向适应性的开槽,减重槽33内设有多个贯穿的圆形的减重孔34,减重孔34为贯穿结构。
所述张紧滑动架3的顶端还具有向上延伸的凸台35,凸台35在自适应状态与偏心轮221的A处卡接。
所述张紧滑动架3还包括垫片36,所述垫片36安装在所述张紧滑动架3的侧面,所述导向杆4穿过垫片36,所述垫片36与弹簧接触连接;垫片36可以为表面摩擦力较大的橡胶垫片,可以防止张紧滑动架3在导向杆4上滑动时,张紧滑动架3与弹簧接触后发生打滑(或是相互作用力)的现象。
本实施例中,张紧滑动架3的上半部分为导向段,通过通孔滑动固定在导向杆4上,通孔内嵌直线轴承31,直线轴承31的内径适应导向杆4的直径;张紧滑动架3的中间为折弯段,可以适应铁路轨顶面与侧轨面的弧度,折弯段有减重槽33和减重孔34,折弯段两次折弯的内角均为90°;下半段为滚轮固定段,设置成侧凹状,滚轮7能与侧轨面无障碍接触;通过张紧滑动架3的折弯设计,以满足不同段所需的功能。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激光搭载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外壳、驱动把手、张紧滑动架、多个导向杆、复位件、激光器、滚轮,多个导向杆平行的连接在固定外壳的内部,所述张紧滑动架的顶部能够沿水平方向滑动的连接在导向杆上,所述复位件套接在导向杆上,所述复位件的两端分别抵接在张紧滑动架与固定外壳内部侧壁,能够驱动张紧滑动架水平移动的驱动把手连接在固定外壳上,所述激光器安装在张紧滑动架的底部,能够在测量时与轨道侧壁契合的滚轮能够滚动的安装在张紧滑动架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搭载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为弹簧,弹簧套接在导向杆上,并位于张紧滑动架与固定外壳内侧面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搭载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滑动架为竖向放置的Z型折弯结构,所述张紧滑动架顶端的侧面为驱动面,所述驱动把手与驱动面接触连接,所述张紧滑动架顶端的另一侧面与复位件抵接,所述张紧滑动架顶端具有贯穿的孔,所述导向杆穿过孔并伸出,所述张紧滑动架的底端具有方型安装槽,所述滚轮安装在方型安装槽,所述滚轮的旋转中心轴为竖直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激光搭载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滑动架的中部具有减重槽,减重槽内设有多个贯穿的减重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激光搭载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滑动架的顶端还具有向上延伸的凸台,所述驱动把手上具有与凸台卡接的凹型口,当测量装置为自适应状态时,所述凸台与凹型口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激光搭载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安装在所述张紧滑动架的侧面,所述导向杆穿过垫片,所述垫片与复位件接触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搭载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把手包括握柄、偏心轮组件,所述握柄与偏心轮组件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偏心轮组件的顶端能够转动的连接在固定外壳上,所述偏心轮组件置于固定外壳内,所述偏心轮组件的底端弧面与所述张紧滑动架接触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激光搭载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柄包括握杆、杆套,所述握杆的底部与所述偏心轮组件连接,所述杆套套接在握杆的外部顶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激光搭载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轮组件为对称件,所述偏心轮组件包括两个偏心轮、横板,两个所述偏心轮的顶端间隔的镜像安装在横板的两侧,所述握杆固定连接在横板上,所述导向杆位于两个偏心轮之间的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搭载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外壳为至少顶端和底端为空的矩形壳体,所述驱动把手由固定外壳的顶部伸入到固定外壳的内部,并能够转动的连接在固定外壳的顶端,所述导向杆的两端与固定外壳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张紧滑动架的顶端由固定外壳的底部伸入到固定外壳的内部。
CN202022541325.4U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激光搭载测量装置 Active CN2139517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41325.4U CN213951794U (zh)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激光搭载测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41325.4U CN213951794U (zh)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激光搭载测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51794U true CN213951794U (zh) 2021-08-13

Family

ID=77207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41325.4U Active CN213951794U (zh)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激光搭载测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517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76490A (zh) * 2021-08-19 2021-12-10 铁科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走站台限界检测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76490A (zh) * 2021-08-19 2021-12-10 铁科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走站台限界检测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90157B1 (ko) 현방식의 트롤리형 궤도틀림 검측 장비
KR101827485B1 (ko) 유압식 궤도 가이드부를 구비하는 트롤리형 궤도검측장비 및 그 방법
CN213951794U (zh) 一种激光搭载测量装置
JP2001270439A (ja) 鉄道車両用軌間可変台車
JP2008080948A (ja) 走行台車の脱輪防止装置
CN111573179B (zh) 一种适用于不同维度弯轨的轨道小车
CN113022640A (zh) 一种轨检小车
KR20090002058U (ko) 휴대용 차륜직경측정 디지털게이지
CN211567960U (zh) 一种轨检小车提示机构
CN115214592B (zh) 一种轨道车辆制动机检测装置
US3182513A (en) Railway car having independently rotating wheels and guiding rim
KR100969195B1 (ko) 철도 차량 이탈방지구
KR102046038B1 (ko) 대륙철도용 궤간 가변 윤축시스템
CN211731392U (zh) 一种铁路线路检修用自动探伤装置
CN114214880A (zh) 一种具有稳定移动功能的轨道检测装置
JPH06240608A (ja) 鉄道ゲージを変更するための固定設備
KR20130036847A (ko) 가이드 레일을 이용한 산악 썰매
JP5395445B2 (ja) 鉄道車両用トラバーサ
CN110241722B (zh) 一种用于检测拱桥桥梁的检查车
JPH0421749Y2 (zh)
KR100375929B1 (ko) 경전철용 대차의 구조
JP3546215B2 (ja) チェーン駆動設備
JP2006315602A (ja) 乗り上がり脱線防止装置
JPS5852858B2 (ja) 極小半径走行台車
KR200217990Y1 (ko) 경전철용 대차의 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15

Address after: 236000 room 104, building 3, zone a, intelligent equip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3963 Susong Road, Hefe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fei Hagong Linta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6000 area C, intelligent equip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3963 Susong Road, Hefe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RG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RESEARCH & INNOV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