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41207U - 一种下肢患者早期代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肢患者早期代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41207U
CN213941207U CN202020675724.7U CN202020675724U CN213941207U CN 213941207 U CN213941207 U CN 213941207U CN 202020675724 U CN202020675724 U CN 202020675724U CN 213941207 U CN213941207 U CN 2139412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ient
car body
limb
universal wheel
lower extrem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7572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凤
杨红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u Med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u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u Med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u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02067572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412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412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4120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肢患者早期代步器,包括车本体,车本体前端设有方向控制装置,用以控制车本体的运动方向,车本体上设有支撑装置,用以放置患者患肢,车本体底部设有移动装置,用以驱动车本体移动,车本体上设有静脉治疗仪,用以促进患者患肢静脉回流,避免血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在车本体上设置支撑装置,方便患者将患肢放入支撑装置上,通过移动装置带动患者患肢行走,患者健肢正常行走,有利于下肢患者早期运动,避免长时间卧床,从而导致便秘、血栓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下肢患者早期代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下肢患者早期代步器。
背景技术
下肢是指人体腹部以下部分。包括臀部、会阴部、股部、膝部、小腿部和足部。股部分前、内和后区,膝部分为前、后区,小腿部分前、外和后区,足部分踝、足背、足底和趾。
下肢患者大多需要卧床休息,修养很长时间后,才可借助轮椅、拐杖等工具辅助行走。卧床时间长容易导致便秘、血栓等副作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下肢患者大多使用医疗代步车来代替传统的辅助工具行走,现代医疗代步车可以实现辅助使用者站立、载运使用者的功能,相对于轮椅、拐杖等工具,现代医疗代步车能更加便捷、省力的独立完成出行。但是,现代代步车大多适用于下肢患者后期康复后,仍不可独立运动的患者,现代代步车起到帮助患者移动的目的。且长期使用现代代步车出行,会减少患者锻炼下肢肌肉的机会,不利于患者彻底康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代步器,尤其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下肢患者早期活动,减少血栓,有利于患者康复的一种下肢患者早期代步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下肢患者早期代步器,包括车本体,所述车本体前端设有方向控制装置,用以控制所述车本体的运动方向,所述车本体上设有支撑装置,用以放置患者患肢,所述车本体底部设有移动装置,用以驱动所述车本体移动,所述车本体上设有静脉治疗仪,用以促进患者患肢静脉回流,避免血栓。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柱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柱一端置于所述车本体上表面,所述支撑柱另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板下表面,所述支撑柱与所述车本体垂直设置,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车本体之间设有夹角,所述夹角为锐角,用以实现患者患肢坐姿放置。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装置为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与所述车本体垂直设置,用以实现患者患肢跪姿放置。
进一步的,所述静脉治疗仪包括加压泵和加压气囊,所述加压泵与所述加压气囊之间通过输压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加压泵置于所述车本体上,所述加压气囊套在患者患肢上。
进一步的,所述加压气囊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压气囊通过多根所述输压管连接所述加压泵。
进一步的,所述方向控制装置为方向盘,所述方向盘底部通过旋转轴与移动装置连接,所述旋转轴与所述车本体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前移动装置和后移动装置,所述前移动装置包括第一万向轮、第二万向轮和前轮连接轴,所述前轮连接轴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万向轮和所述第二万向轮,所述前轮连接轴中部连接所述旋转轴底端。
进一步的,所述后移动装置包括第三万向轮和第四万向轮,所述第三万向轮和所述第四万向轮分别置于所述车本体后端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万向轮包括支架、滚轮、支架座和刹车装置,所述滚轮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支架座上,所述支架座上设有所述刹车装置,所述支架座连接所述车本体底部。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在车本体上设置支撑装置,方便患者将患肢放入支撑装置上,通过移动装置带动患者患肢行走,患者健肢正常行走,有利于下肢患者早期运动,避免长时间卧床,从而导致便秘、血栓等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支撑装置设置为多种形式,可适用于不同患者的不同受伤处,当患者大腿部位受伤时,可将支撑装置设置为支撑柱和支撑板,实现患者患肢坐姿放置,将患肢放置在支撑板上且患肢的小腿部位自然下垂不负重、不受力。当患者小腿部位受伤时,可将支撑装置设置为支撑台,实现患者患肢以跪姿放置在支撑台上,保持患者大腿部位自然下垂,不受力,有利于患者患肢康复。
3、本实用新型在车本体上增设静脉治疗仪,将加压气囊置于患者患肢上,加压泵通过输压管向气囊内加压,依靠向患者患肢静脉施加压力的方式,解决患者患肢静脉回流障碍导致的某条或数条静脉的迂曲扩张,起到用药物不能解决的静脉回流障碍问题,避免形成血栓,有利于患者康复。
4、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方向盘,带动旋转轴转动,旋转轴转动,带动前轮连接轴以旋转轴连接点为圆心转动,前轮连接轴转动带动第一万向轮与第二万向轮运动,实现车本体运动,通过方向盘,可任意改变运动方向,灵活度高,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装置为支撑板及支撑柱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装置为支撑台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装置为支撑板及支撑柱时的应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装置为支撑台时的应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移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移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方向盘 2、静脉治疗仪 3、支撑板
4、支撑柱 5、车本体 6、后移动装置
7、前移动装置 8、前轮连接轴 9、旋转轴
10、支撑台 11、加压气囊 12、输压管
13、加压泵 14、第一万向轮 15、第二万向轮
16、支架 17、滚轮 18、支架座
19、刹车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下肢患者早期代步器,包括车本体5,车本体5前端设有方向控制装置,用以控制车本体5的运动方向。车本体5上设有支撑装置,用以放置患者患肢。车本体5底部设有移动装置,用以驱动车本体5移动。车本体5上设有静脉治疗仪2,用以促进患者患肢静脉回流,避免血栓。
本实施例通过在车本体5上设置支撑装置,方便患者将患肢放入支撑装置上,通过移动装置带动患者患肢行走,患者健肢正常行走,有利于下肢患者早期运动,避免长时间卧床,从而导致便秘、血栓等问题。
支撑装置为放置患者患肢的结构,支撑装置可以为多种结构,只要实现上述功能即可。具体的,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柱4和支撑板3,支撑柱4一端置于车本体5上表面,支撑柱4另一端连接支撑板3下表面。支撑柱4与车本体5垂直设置,支撑板3与车本体5之间设有夹角,夹角为锐角,用以实现患者患肢坐姿放置。
也可设置成如图2、图4所示,支撑装置为支撑台10,支撑台10与车本体5垂直设置,用以实现患者患肢跪姿放置。
本实施例通过将支撑装置设置为多种形式,可适用于不同患者的不同受伤处,如图3所示,当患者大腿部位受伤时,可将支撑装置设置为支撑柱4和支撑板3,实现患者患肢坐姿放置,将患肢放置在支撑板4上且患肢的小腿部位自然下垂不负重、不受力。如图4所示,当患者小腿部位受伤时,可将支撑装置设置为支撑台10,实现患者患肢以跪姿放置在支撑台10上,保持患者大腿部位自然下垂,不受力,有利于患者患肢康复。
方向控制装置为控制车本体5运动方向的装置,方向控制装置可以为多种结构,只要实现上述功能即可。具体的,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向控制装置为方向盘1,方向盘1底部通过旋转轴9与前移动装置7连接,旋转轴9与车本体5垂直设置。
移动装置为驱动车本体5运动的装置,移动装置可以为多种结构,只要实现上述功能即可。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装置包括前移动装置7和后移动装置6。如图5所示,前移动装置7包括第一万向轮14、第二万向轮15和前轮连接轴8,前轮连接轴8两端分别连接第一万向轮14和第二万向轮15,前轮连接轴8中部连接旋转轴9底端。
后移动装置6包括第三万向轮和第四万向轮,第三万向轮和第四万向轮分别置于车本体5后端两侧。具体的,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三万向轮包括支架16、滚轮17、支架座18和刹车装置19。滚轮17安装在支架16上,支架16安装在支架座18上,支架座18上设有刹车装置19,支架座18连接车本体5底部。
本实施例通过转动方向盘1,带动旋转轴9转动,旋转轴9转动,带动前轮连接轴8以旋转轴9连接点为圆心转动,前轮连接轴8转动带动第一万向轮14与第二万向轮15运动,实现车本体5运动,通过方向盘1,可任意改变运动方向,灵活度高,实用性强。
静脉治疗仪2为促进患者患肢静脉回流,避免血栓的装置。静脉治疗仪2可以为多种结构,只要实现上述功能即可。具体的,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静脉治疗仪2包括加压泵13和加压气囊11,加压泵13与加压气囊11之间通过输压管12连接。加压泵13置于车本体5上,加压气囊11套在患者患肢上。优选的,加压气囊11为多个,多个加压气囊11通过多根输压管12连接加压泵13。将加压气囊11置于患者患肢上,加压泵13通过输压管12向加压气囊11内加压,依靠向患者患肢静脉施加压力的方式,解决患者患肢静脉回流障碍导致的某条或数条静脉的迂曲扩张,起到用药物不能解决的静脉回流障碍问题,避免形成血栓,有利于患者康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当患者大腿部位受伤时,如图3所示,患者将患肢大腿部位置于支撑板3上,患者成坐姿状态,患肢小腿部位套在加压气囊11内,通过加压泵13向加压气囊11内加压,促进患肢静脉血液回流。健肢正常行走,患者手扶方向盘1,根据实际路况,控制移动方向。
当患者小腿部位受伤时,如图4所示,患者将患肢小腿部位置于支撑台10上,患者成跪姿状态,患肢小腿部位套在加压气囊11内,通过加压泵13向加压气囊11内加压,促进患肢静脉血液回流。健肢正常行走,患者手扶方向盘1,根据实际路况,控制移动方向。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在车本体上设置支撑装置,方便患者将患肢放入支撑装置上,通过移动装置带动患者患肢行走,患者健肢正常行走,有利于下肢患者早期运动,避免长时间卧床,从而导致便秘、血栓等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支撑装置设置为多种形式,可适用于不同患者的不同受伤处,当患者大腿部位受伤时,可将支撑装置设置为支撑柱和支撑板,实现患者患肢坐姿放置,将患肢放置在支撑板上且患肢的小腿部位自然下垂不负重、不受力。当患者小腿部位受伤时,可将支撑装置设置为支撑台,实现患者患肢以跪姿放置在支撑台上,保持患者大腿部位自然下垂,不受力,有利于患者患肢康复。
3、本实用新型在车本体上增设静脉治疗仪,将加压气囊置于患者患肢上,加压泵通过输压管向气囊内加压,依靠向患者患肢静脉施加压力的方式,解决患者患肢静脉回流障碍导致的某条或数条静脉的迂曲扩张,起到用药物不能解决的静脉回流障碍问题,避免形成血栓,有利于患者康复。
4、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方向盘,带动旋转轴转动,旋转轴转动,带动前轮连接轴8以旋转轴连接点为圆心转动,前轮连接轴8转动带动第一万向轮与第二万向轮运动,实现车本体运动,通过方向盘,可任意改变运动方向,灵活度高,实用性强。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下肢患者早期代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本体,所述车本体前端设有方向控制装置,用以控制所述车本体的运动方向,所述车本体上设有支撑装置,用以放置患者患肢,所述车本体底部设有移动装置,用以驱动所述车本体移动,所述车本体上设有静脉治疗仪,用以促进患者患肢静脉回流,避免血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患者早期代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柱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柱一端置于所述车本体上表面,所述支撑柱另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板下表面,所述支撑柱与所述车本体垂直设置,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车本体之间设有夹角,所述夹角为锐角,用以实现患者患肢坐姿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患者早期代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为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与所述车本体垂直设置,用以实现患者患肢跪姿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一种下肢患者早期代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脉治疗仪包括加压泵和加压气囊,所述加压泵与所述加压气囊之间通过输压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下肢患者早期代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泵置于所述车本体上,所述加压气囊套在患者患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下肢患者早期代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气囊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压气囊通过多根所述输压管连接所述加压泵。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或5或6任一所述的一种下肢患者早期代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控制装置为方向盘,所述方向盘底部通过旋转轴与移动装置连接,所述旋转轴与所述车本体垂直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下肢患者早期代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前移动装置和后移动装置,所述前移动装置包括第一万向轮、第二万向轮和前轮连接轴,所述前轮连接轴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万向轮和所述第二万向轮,所述前轮连接轴中部连接所述旋转轴底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下肢患者早期代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移动装置包括第三万向轮和第四万向轮,所述第三万向轮和所述第四万向轮分别置于所述车本体后端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下肢患者早期代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万向轮包括支架、滚轮、支架座和刹车装置,所述滚轮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支架座上,所述支架座上设有所述刹车装置,所述支架座连接所述车本体底部。
CN202020675724.7U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下肢患者早期代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9412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75724.7U CN213941207U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下肢患者早期代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75724.7U CN213941207U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下肢患者早期代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41207U true CN213941207U (zh) 2021-08-13

Family

ID=77191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75724.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941207U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下肢患者早期代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412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7167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xerting force on bodies
JP7259187B2 (ja) 患者の搬送および訓練補助器具
US8955871B2 (en) Transfer and locomotion apparatus
ES2611133T3 (es) Aparato de entrenamiento para los discapacitados
CN202909042U (zh) 多功能助行器
CN107242942A (zh) 一种神经外科术后护理康复装置
CN108836655B (zh) 一种具有护理作用的骨科病人用安全轮椅
CN213941207U (zh) 一种下肢患者早期代步器
CN109350486A (zh) 一种康复治疗用膝盖按摩装置
WO2012101574A2 (en) Mobilization and exercise device
CN211409772U (zh) 一种辅助型外骨骼轮椅
JP3349687B2 (ja) 一輪歩行車
CN207306810U (zh) 多功能康复轮椅
CN206007554U (zh) 康复助行车
CN213466664U (zh) 一种心脏外科术后康复护理装置
CN209899989U (zh) 一种复合式外骨骼助行设备
Stein et al. Speed and efficiency in walking and wheeling with novel stimulation and bracing systems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a case study
JP2015037437A (ja) 移乗・移動装置
CN207253429U (zh) 一种外骨骼轮椅
CN214968646U (zh) 一种骨科护理助行器
CN214231783U (zh) 一种腿部康复用的运动康复轮椅
CN213941200U (zh) 一种脑梗死辅助治疗椅
CN215385721U (zh) 一种多用途下肢康复辅助平衡车
CN1036631C (zh) 小儿麻痹功能恢复行走器
CN2696608Y (zh) 腰痛治疗保健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8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