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37210U - 多角度自复位线夹安装工具 - Google Patents

多角度自复位线夹安装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37210U
CN213937210U CN202022462067.0U CN202022462067U CN213937210U CN 213937210 U CN213937210 U CN 213937210U CN 202022462067 U CN202022462067 U CN 202022462067U CN 213937210 U CN213937210 U CN 2139372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bearing
resetting
bearing seat
ground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6206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自力
赵伟岭
翟学峰
朱小兵
杜继林
安伟伟
王晓波
吴龙
连树行
胡晓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Hand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Hand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Hand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202246206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372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372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372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Cable Instal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角度自复位线夹安装工具,涉及线夹安装技术领域,包括承托座、第一铰接件和第二铰接件;承托座的上端设有容纳腔;第一铰接件和第二铰接件分别转动连接于承托座上;第一铰接件和第二铰接件分别包括承托部以及限位部,两个限位部相邻的一端分别设有磁吸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角度自复位线夹安装工具,当推动操作杆上移时,地线下压承托部,使其受力绕第一轴和第二轴旋转,上方的两个限位部旋转至水平方向,通过两个限位部外端的磁吸件的吸合作用将地线限位在容纳腔中,当需要拆下该装置时,则手动快速下拉操作杆,带动上方两个磁吸件的分离,实现地线的拆卸脱出,便于能够从多种角度进行安装,提高了地线的安装效率。

Description

多角度自复位线夹安装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夹安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多角度自复位线夹安装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线路可靠性运行要求的提高,配网线路的绝缘化率越来越高。接地线是将已停电设备临时短路接地时用到的一种安全用具,能够防止设备突然来电和邻近高压带电设备产生感应电压对人体的危害,并泄放断电设备的剩余电荷。在设备检修过程中安装接地装置,不仅关系到检修过程中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而且关系到检修后送电过程中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
现有的接线夹安装接地线时需要从导线的侧面,将接地线夹举高于线路或母线后才能挂装,但是伴随风力等外部因素的影响,难以实现与线缆的可靠连接,要么就是连接后与线缆的拆卸变得十分困难,存在这诸多不安全的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角度自复位线夹安装工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接地线夹安装不牢或拆卸不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角度自复位线夹安装工具,包括承托座、第一铰接件和第二铰接件;承托座的上端设有前后贯通且用于容纳地线的容纳腔,下端设有操作杆;第一铰接件通过第一轴转动连接于承托座上;第二铰接件通过第二轴转动连接于承托座上;第一轴和第二轴分别沿前后方向设置于容纳腔的两侧;第一铰接件和第二铰接件分别包括承托部以及限位部,限位部与承托部之间具有用于容纳地线的夹角,且两个限位部相邻的一端分别设有磁吸件;
承托部能够在地线的压力作用下,带动限位部旋转至两个限位部的磁吸件吸合,以限位地线至容纳腔内。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第一铰接件的承托部为第一承托部,第二铰接件的承托部为第二承托部,第一铰接件的限位部为第一限位部,第二铰接件的限位部为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的磁吸件为第一磁吸件,第二限位部的磁吸件为第二磁吸件;
第一限位部的外端具有第一倾斜面,第二铰接件的外端具有第二倾斜面,在第一磁吸件与第二磁吸件吸合时,第一倾斜面自上而下向靠近第二铰接件的一侧倾斜,第二倾斜面自上而下向远离第一铰接件的一侧倾斜。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在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吸合时,第一倾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与第二倾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相等。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第一磁吸件设置于第一倾斜面上,第二磁吸件设置于第二倾斜面上。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第一承托部跨设于承托座上,且设有用于容纳承托座的跨接槽,第一限位部连接于第一承托部的一侧;承托座上设有用于避让第二承托部的避让槽,避让槽沿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方向贯通。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承托座上还设有用于与第二承托部的外端卡接以锁定第二铰接件的弹性顶撑件,弹性顶撑件包括设置于第二限位部下方的弹性件、设置于弹性件上端的卡杆以及沿上下方向设置于卡杆下端的复位拉绳,限位部的外端设有用于与卡杆卡接的卡槽,卡杆能够在第一磁吸件与第二磁吸件吸合时,在弹性件的顶推作用下与卡槽锁定。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承托座上设有与避让槽连通且用于容纳弹性顶撑件的第一孔,第一孔的下方连通有第二孔,复位拉绳贯穿第一孔和第二孔延伸至承托座的下方。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操作杆的侧部还设有用于限位复位拉绳的限位环,复位拉绳的下端设置位于限位环下方的拉头。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承托座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用于限位第一限位部的第一挡块,避让槽的内壁上设有用于限位第二限位部的第二挡块,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分别位于背离容纳腔的一侧。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操作杆的下端还连接有增长杆,增长杆的上端与操作杆的下端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角度自复位线夹安装工具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角度自复位线夹安装工具,利用承托座的容纳腔容纳地线,当推动操作杆上移时,地线下压第一铰接件和第二铰接件的承托部,承托部受到地线的下压力作用分别绕第一轴和第二轴旋转,在此过程中地线进入容纳腔,上方的两个限位部旋转至水平方向,通过两个限位部外端的磁吸件的吸合作用将地线限位在容纳腔中,当需要拆下该装置时,则手动快速下拉操作杆,带动上方两个磁吸件的分离,实现地线的拆卸脱出,便于能够从多种角度进行安装,提高了地线的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角度自复位线夹安装工具实施例一使用状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另一个状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第一铰接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第二铰接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角度自复位线夹安装工具实施例二使用状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Ⅰ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承托座;11、容纳腔;12、操作杆;13、第一轴;14、第二轴;15、避让槽;16、第一孔;17、第二孔;18、限位环;19、增长杆;2、第一铰接件;21、第一承托部;22、第一限位部;23、第一磁吸件;24、跨接槽;3、第二铰接件;31、第二承托部;32、第二限位部;33、第二磁吸件;34、卡槽;35、圆弧过渡部;4、弹性顶撑件;41、弹性件;42、卡杆;43、复位拉绳;44、拉头;51、第一挡块;52、第二挡块;6、地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若干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10,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角度自复位线夹安装工具进行说明。多角度自复位线夹安装工具,包括承托座1、第一铰接件2和第二铰接件3;承托座1的上端设有前后贯通且用于容纳地线6的容纳腔11,下端设有操作杆12;第一铰接件2通过第一轴13转动连接于承托座1上;第二铰接件3通过第二轴14转动连接于承托座1上;第一轴13和第二轴14分别沿前后方向设置于容纳腔11的两侧;第一铰接件2和第二铰接件3分别包括承托部以及限位部,限位部与承托部之间具有用于容纳地线6的夹角,且两个限位部相邻的一端分别设有磁吸件;
承托部能够在地线6的压力作用下,带动限位部旋转至两个限位部的磁吸件吸合,以限位地线6至容纳腔11内。
本实施例中,限位部和承托部之间具有80到100度的夹角,二者之间的夹角形成了用于容纳地线6的空间,便于对地线6进入容纳腔11进行导向,同时利用地线6对承托部的压力带动两个限位部的磁吸件旋转至能够吸合的位置。
另外,为了便于描述,在本实施例中,前后方向为沿地线6的走向的方向。在进行该工具的安装时,能够适应于各种不同角度的地线6的使用,磁吸件的设置,可以通过操作人员手动采用较大的力以及较快速的动作实现地线6从工具中的拆除,提高了操作效率,简化了操作过程,保证了可靠的安装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角度自复位线夹安装工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角度自复位线夹安装工具,利用承托座1的容纳腔11容纳地线6,当推动操作杆12上移时,地线6下压第一铰接件2和第二铰接件3的承托部,承托部受到地线6的下压力作用分别绕第一轴13和第二轴14旋转,在此过程中地线6进入容纳腔11,上方的两个限位部旋转至水平方向,通过两个限位部外端的磁吸件的吸合作用将地线6限位在容纳腔11中,便于能够从多种角度进行安装,提高了地线6的安装效率。
当需要拆下该装置时,则手动快速下拉操作杆12,带动上方两个磁吸件的分离,实现地线6的拆卸脱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7,第一铰接件2的承托部为第一承托部21,第二铰接件3的承托部为第二承托部31,第一铰接件2的限位部为第一限位部22,第二铰接件3的限位部为第二限位部32;第一限位部22的磁吸件为第一磁吸件23,第二限位部32的磁吸件为第二磁吸件33;
第一限位部22的外端具有第一倾斜面,第二铰接件3的外端具有第二倾斜面,在第一磁吸件23与第二磁吸件33吸合时,第一倾斜面自上而下向靠近第二铰接件3的一侧倾斜,第二倾斜面自上而下向远离第一铰接件2的一侧倾斜。
第一倾斜面与第二倾斜面具有相同的倾斜角度,在第一限位部22和第二限位部32闭合时,第一倾斜面与第二倾斜面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贴合,使第一磁吸件23和第二磁吸件33能够有效吸合。
另外,第二倾斜面与第一倾斜面之间的配合作用,可以使第二铰接件3对第一铰接件2形成限位作用,当第一限位部22受到地线6的下压作用绕第一轴13转动时,第二限位部32还能通过第二倾斜面实现对第一倾斜面的限位,保证第一铰接件2和第二铰接件3能够同步的下压,进而保证第一磁吸件23和第二磁吸件33的有效吸合,达到对地线6的限位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图6和图7,在第一磁吸件23和第二磁吸件33吸合时,第一倾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与第二倾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相等,第一磁吸件23设置于第一倾斜面上,第二磁吸件33设置于第二倾斜面上。
本实施例中,第一倾斜面与第二倾斜面的倾斜角度相等,便于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之间能够可靠的贴合,进而保证第一磁吸件23和第二磁吸件33之间能够有效的吸合,以使地线6稳定地处于承托座1的容纳腔11中,避免地线6从容纳腔11的上口脱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5,第一承托部21跨设于承托座1上,且设有用于容纳承托座1的跨接槽24,第一限位部22连接于第一承托部21的一侧;承托座1上设有用于避让第二承托部31的避让槽15,避让槽15沿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方向贯通。
本实施例中,第一承托部21绕第一轴13旋转,第二承托部31绕第二轴14旋转,为了避免第一承托部21和第二承托部31在旋转过程中发生位置干涉,在第一承托部21上设置了跨接槽24,将第一铰接件2跨设在承托座1的前后两侧,第二承托部31则设置在承托座1的避让槽15中,可以有效的避免第一承托部21和第二承托部31在旋转过程中发生位置干涉。
进一步的,第一承托部21和第二承托部31在前后方向上排布时采用相对错开的设置方式,保证第一限位部22和第二限位部32能够旋转至第一磁吸件23和第二磁吸件33可以吸合的位置,利用二者的吸合实现对地线6的限位,松开下方的操作杆12,也可以使该装置悬挂在地线6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一个实施例,请参阅图8至图10,多角度自复位线夹安装工具,包括承托座1、第一铰接件2和第二铰接件3;承托座1的上端设有前后贯通且用于容纳地线6的容纳腔11,下端设有操作杆12;第一铰接件2通过第一轴13转动连接于承托座1上;第二铰接件3通过第二轴14转动连接于承托座1上;第一轴13和第二轴14分别沿前后方向设置于容纳腔11的两侧;第一铰接件2和第二铰接件3分别包括承托部以及限位部,限位部与承托部之间具有用于容纳地线6的夹角,且两个限位部相邻的一端分别设有磁吸件;承托部能够在地线6的压力作用下,带动限位部旋转至两个限位部的磁吸件吸合,以限位地线6至容纳腔11内。
第一铰接件2的承托部为第一承托部21,第二铰接件3的承托部为第二承托部31,第一铰接件2的限位部为第一限位部22,第二铰接件3的限位部为第二限位部32;第一限位部22的磁吸件为第一磁吸件23,第二限位部32的磁吸件为第二磁吸件33;第一限位部22的外端具有第一倾斜面,第二铰接件3的外端具有第二倾斜面,在第一磁吸件23与第二磁吸件33吸合时,第一倾斜面自上而下向靠近第二铰接件3的一侧倾斜,第二倾斜面自上而下向远离第一铰接件2的一侧倾斜。
在第一磁吸件23和第二磁吸件33吸合时,第一倾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与第二倾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相等,第一磁吸件23设置于第一倾斜面上,第二磁吸件33设置于第二倾斜面上。
第一承托部21跨设于承托座1上,且设有用于容纳承托座1的跨接槽24,第一限位部22连接于第一承托部21的一侧;承托座1上设有用于避让第二承托部31的避让槽15,避让槽15沿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方向贯通。
承托座1上还设有用于与第二承托部31的外端卡接以锁定第二铰接件3的弹性顶撑件4,第二限位部32的端部设有用于与弹性顶撑件4的上端滑动配合的圆弧过渡部35;弹性顶撑件4包括设置于第二限位部32下方的弹性件41、设置于弹性件41上端的卡杆42以及沿上下方向设置于卡杆42下端的复位拉绳43,限位部的外端设有用于与卡杆42卡接的卡槽34,卡杆42能够在第一磁吸件23与第二磁吸件33吸合时,在弹性件41的顶推作用下与卡槽34锁定。
本实例中,在第二限位部32的外端设置了卡槽34,利用设置在承托座1上的弹性顶撑件4与卡槽34之间的卡接作用,使第二限位部32稳定的处于外端向下延伸的位置,也就是第一铰接件2和第二铰接件3闭合的位置,实现对地线6位置的有效限定。
弹性顶撑件4采用弹性件41和卡杆42相结合的形式,弹性件41从卡杆42的下方对卡杆42形成顶撑作用,使卡杆42具有向上运动的趋势,当第二承托部31旋转至弹性顶撑件4上方时,第二限位部32下方的卡槽34能够与卡杆42之间形成有效的卡接。卡杆42在弹性件41的顶撑作用下伸入卡槽34内,实现第二限位部32也就是第二铰接件3位置的锁定。
当需要将地线6从该装置中取出时,则通过下拉下方的复位拉绳43使弹性顶撑件4的卡杆42向下移动,此时弹性件41受力收缩,卡杆42与卡槽34脱离,接着用力向下拉动操作杆12,使第一磁吸件23和第二磁吸件33脱开,实现地线6从容纳腔11中的脱出。
进一步的,为了避免弹性顶撑件4对第二限位部32的旋转动作的影响,在第二限位部32的端部设置了圆弧过渡,保证第二限位部32旋转时,其外端面能够与弹性顶撑件4之间发生顺畅的相对滑动,保证卡杆42能够顺利进入卡槽34,实现良好的卡接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8至图10,承托座1上设有与避让槽15连通且用于容纳弹性顶撑件4的第一孔16,第一孔16的下方连通有第二孔17,复位拉绳43贯穿第一孔16和第二孔17延伸至承托座1的下方。
本示例中,弹性顶撑件4设置在承托座1上,且位于第一孔16的,复位拉绳43贯穿第一孔16和第二孔17延伸至承托座1下方,该设置形式还可以将弹性顶撑件4隐藏在承托座1内,避免与外部构件发生位置干涉。
进一步的,第一孔16的内径尺寸大于第二孔17的内径尺寸,能够通过第一孔16的调节作用形成对弹性件41的承托,弹性件41的外径大于第二孔17的尺寸,通过第一孔16进行承托。
第二孔17用于供复位拉绳43延伸至承托座1的下方,通过操作人员手工操作下拉复位拉绳43,使卡杆42下移并与卡槽34离,进而通过用力下拉操作杆12实现地线6从承托座1内的拆除。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8至图10,操作杆12的侧部还设有用于限位复位拉绳43的限位环18,复位拉绳43的下端设置位于限位环18下方的拉头44。
本实施例中,限位环18能够对复位拉绳43的位置进行限定,避免复位拉绳43缠绕与操作杆12外周造成的操作不变的问题。
进一步的,拉头44设置在复位拉绳43的下端,且具有一定的重量,能够保证拉绳下端的下垂状态,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8至图10,承托座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用于限位第一限位部22的第一挡块51,避让槽15的内壁上设有用于限位第二限位部32的第二挡块52,第一挡块51和第二挡块52分别位于背离容纳腔11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第一挡块51对第一限位部22的侧面进行限位,第二挡块52对第二限位部32的侧面进行限位,避免第一铰接件2和第二铰接件3旋转过度造成对第一磁吸件23和第二磁吸件33造成损坏,增强了地线6限位在容纳腔11中的限位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8至图10,操作杆12的下端还连接有增长杆19,增长杆19的上端与操作杆12的下端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在操作杆12下端设置的增长杆19可以有效的延长操作杆12的长度,增长杆19与操作杆12采用可拆卸连接的形式,便于进行装置的携带和存放,有效的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便于配合不同高度的操作需求。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多角度自复位线夹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承托座、第一铰接件和第二铰接件;所述承托座的上端设有前后贯通且用于容纳地线的容纳腔,下端设有操作杆;所述第一铰接件通过第一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承托座上;所述第二铰接件通过第二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承托座上;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分别沿前后方向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两侧;所述第一铰接件和所述第二铰接件分别包括承托部以及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承托部之间具有用于容纳所述地线的夹角,且两个所述限位部相邻的一端分别设有磁吸件,所述承托部能够在所述地线的压力作用下,带动所述限位部旋转至两个所述限位部的磁吸件吸合,以限位所述地线至所述容纳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角度自复位线夹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件的所述承托部为第一承托部,所述第二铰接件的所述承托部为第二承托部,所述第一铰接件的所述限位部为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铰接件的所述限位部为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的所述磁吸件为第一磁吸件,所述第二限位部的所述磁吸件为第二磁吸件;
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外端具有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二铰接件的外端具有第二倾斜面,在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第二磁吸件吸合时,所述第一倾斜面自上而下向靠近所述第二铰接件的一侧倾斜,所述第二倾斜面自上而下向远离所述第一铰接件的一侧倾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角度自复位线夹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吸合时,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与所述第二倾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相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角度自复位线夹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倾斜面上,所述第二磁吸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倾斜面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角度自复位线夹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托部跨设于所述承托座上,且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承托座的跨接槽,所述第一限位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承托部的一侧;所述承托座上设有用于避让所述第二承托部的避让槽,所述避让槽沿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方向贯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角度自复位线夹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座上还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承托部的外端卡接以锁定所述第二铰接件的弹性顶撑件,所述弹性顶撑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部下方的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弹性件上端的卡杆以及沿上下方向设置于所述卡杆下端的复位拉绳,所述限位部的外端设有用于与所述卡杆卡接的卡槽,所述卡杆能够在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第二磁吸件吸合时,在所述弹性件的顶推作用下与所述卡槽锁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角度自复位线夹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座上设有与所述避让槽连通且用于容纳所述弹性顶撑件的第一孔,所述第一孔的下方连通有第二孔,所述复位拉绳贯穿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延伸至所述承托座的下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角度自复位线夹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的侧部还设有用于限位所述复位拉绳的限位环,所述复位拉绳的下端设置位于所述限位环下方的拉头。
9.如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角度自复位线夹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座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用于限位所述第一限位部的第一挡块,所述避让槽的内壁上设有用于限位所述第二限位部的第二挡块,所述第一挡块和所述第二挡块分别位于背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角度自复位线夹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的下端还连接有增长杆,所述增长杆的上端与所述操作杆的下端可拆卸连接。
CN202022462067.0U 2020-10-29 2020-10-29 多角度自复位线夹安装工具 Active CN2139372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62067.0U CN213937210U (zh) 2020-10-29 2020-10-29 多角度自复位线夹安装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62067.0U CN213937210U (zh) 2020-10-29 2020-10-29 多角度自复位线夹安装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37210U true CN213937210U (zh) 2021-08-10

Family

ID=77164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62067.0U Active CN213937210U (zh) 2020-10-29 2020-10-29 多角度自复位线夹安装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372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21207A (zh) * 2021-10-25 2022-01-1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绝缘保护组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21207A (zh) * 2021-10-25 2022-01-1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绝缘保护组件
CN113921207B (zh) * 2021-10-25 2023-11-07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绝缘保护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937210U (zh) 多角度自复位线夹安装工具
KR101848936B1 (ko) 크레인을 이용한 배전설비 교체 기구
KR20170000031U (ko) 원격 조작용 괘지구
JP2009039055A (ja) 鳥害防止具
CN208433549U (zh) 鸭舌式c形螺旋导线接地线夹
CN211289467U (zh) 一种牢固可靠的通信设备用挂杆
KR200484478Y1 (ko) 회전 방지장치가 구비된 케이블 릴
US20190127186A1 (en) Self-contained hoist device, rail device and hoist system
CN112038985A (zh) 电缆t型头拆卸装置
KR101484698B1 (ko) 중량물 교체용 인양장치
KR200454849Y1 (ko) 천정용 램프교체기구
CN109921210A (zh) 一种户外接地装置
CN104505769B (zh) 一种地电位作业直线杆碗头拆装方法
CN112448314B (zh) 一种耐张绝缘子串带电更换装置
CN213692391U (zh) 接地线挂拆操作杆
CN211405416U (zh) 一种跳线支撑装置
KR20070041487A (ko) 로스터용 연기 흡입관 승강장치
CN111211534A (zh) 一种跳线支撑装置
CN208797462U (zh) 电力线路飘挂物清理装置及电力线路维护系统
CN112780928A (zh) 一种牢固可靠的通信设备用挂杆
CN108075388B (zh) 更换地线预绞丝吊线装置
CN211859081U (zh) 一种服务装置的转接器固定结构
CN214044759U (zh) 一种拆装方便的耐张绝缘子串带电更换装置
CN219118368U (zh) 钢结构框架
CN104196435A (zh) 电网抢修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