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35964U - 电焰灶炉头电容盒以及电焰灶 - Google Patents

电焰灶炉头电容盒以及电焰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35964U
CN213935964U CN202022782216.1U CN202022782216U CN213935964U CN 213935964 U CN213935964 U CN 213935964U CN 202022782216 U CN202022782216 U CN 202022782216U CN 213935964 U CN213935964 U CN 2139359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flame
capacitance
capacitor
electric
pole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8221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驭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ectric Fire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lectric Fire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ectric Fire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Electric Fire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8221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359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359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359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加热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电焰灶炉头电容盒以及电焰灶。其中,电焰灶炉头电容盒包括底壳以及盖合于底壳的盖板,底壳与盖板围合形成密封的电容腔,还包括设于电容腔的电极部以及与电极部间隔设置的极片组,电极部与极片组之间设有介质部,极片组包括多个电容极片,盖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各电容极片分别设于对应的通孔中。利用电极部与极片组间隔设置,且在电极部与极片组之间设置介质部以构成分布式电容,有利于实现自动化,且相比于传统的电焰灶使用多个独立的电容来说,有效的减小了电容器所占用的体积,进而使得电焰灶整体的体积能够减小,同时也能够降低电焰灶的成本。

Description

电焰灶炉头电容盒以及电焰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一种电焰灶炉头电容盒以及电焰灶。
背景技术
电焰灶是近两年诞生的新事物,电焰灶原理是由高压产生等离子电焰进行工作。
现有的电焰灶一般使用独立电容70,如图1所示。在电焰灶的炉头中装配独立电容70,独立电容70的一端连接在导电的极板80上。独立电容70上连接有离子针90,离子针90上装有离子头91,每一组独立电容70、离子针90、离子头91形成一个电通路,最终可在离子头91上产生一束等离子火焰。
由于现有的电焰灶使用的是多组独立电容,成本较高,且使用独立电容导致电焰灶的电容盒结构较大,从而使得整个电焰灶的结构也将偏大;同时多组独立的电容也不利于实现自动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焰灶炉头电容盒,旨在解决现有电焰灶使用独立电容而导致的整体结构较大、成本较高,且不利于实现自动化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焰灶炉头电容盒,包括底壳以及盖合于底壳的盖板,底壳与盖板围合形成密封的电容腔,还包括设于电容腔的电极部以及与电极部间隔设置的极片组,电极部与极片组之间设有介质部,极片组包括多个电容极片,盖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各电容极片分别设于对应的通孔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焰灶炉头电容盒,利用电极部与极片组间隔设置,且在电极部与极片组之间设置介质部以构成分布式电容,即利用电极部作为该分布式电容的一端极板,同时利用多个电容极片作为该分布式电容的另一端极板,并通过设置的介质部使得电极部与多个电容极片之间达到了电容器的效果,从而使得该分布式电容统一使用电极部作为输入端,而输出端为多个独立的电容极片,在使用时便于对输入端进行统一的控制,进而有利于实现自动化;同时通过电极部、介质部以及电容极片共同构成分布式电容,相比于传统的电焰灶使用多个独立的电容来说,有效的减小了电容器所占用的体积,进而使得电焰灶整体的体积能够减小,同时也能够降低电焰灶的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底壳具有限位部,限位部供于限制电极部的安装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利用底壳的限位部对电极部进行限位,以使电极部能够定位安装,且安装后电极部无法移动,从而保证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极部为导电极板。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利用板状的导电极板作为电极部,在将电极部安装在电容腔中时,板状的导电极板和能够叠设于电容腔中,从而空间利用率高,能够有效的降低电焰灶炉头电容盒的体积。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极部具有引出脚,引出脚穿设于底壳并穿设至外部。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利用电极部上设置的引出脚,将引出脚穿设于底壳并穿设至外部,以便于电极部的接电处理,通过对外部的引出脚进行接线即可连通电极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底壳的内侧面上设有定位柱,电极部上对应开设有定位孔,定位柱插设于定位孔中。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利用在电极部上开设的定位孔,以及在底壳上对应设置的定位柱,当对电极部进行安装时,通过芯轴与第一芯孔的配合以对电极部在平面上进行定位,同时通过定位柱与定位孔的配合以对电极部在绕于第一芯孔的角度上进行定位,从而使得安装电极部时,底壳上开设的供于穿设引出脚的穿孔能够与电极部的引出脚对齐,以便于电极部能够一次性安装成功。
在一个实施例中,盖板以中轴线为中心对称的开设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利用盖板以中轴线为中心对称的开设各通孔的结构,在使用电焰灶炉头电容盒时,将各电容极片分别设于对应的通孔中,电焰灶通过各电容极片连接离子针和离子头进行点火,火焰分布更均匀。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容腔内填充有绝缘填料。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电容腔内填充绝缘填料以避免电容腔内部的相关部件在高电压环境下工作时出现漏电而产生电火花。
在一个实施例中,盖板上设置有泄压口。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利用在盖板上设置的泄压口的结构以避免底壳与盖板围合形成的封闭的电容腔内部温度升高时产生爆裂危险。
在一个实施例中,底壳与盖板采用绝缘材质。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将底壳与盖板采用绝缘材质,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漏电的风险。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电焰灶,包括多个离子针以及分别安装于各离子针上的离子头,还包括如上述的电焰灶炉头电容盒,离子针连接于对应的电容极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焰灶,在具有电焰灶炉头电容盒的基础上,电焰灶的体积更小,从而成本也更低,同时通过电极部可便于控制电焰灶,更容易实现自动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的电焰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焰灶炉头电容盒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焰灶炉头电容盒的俯视图;
图4为图3的A-A处剖视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电容盒100,底壳10,芯轴11,定位柱12,盖板20,通孔201,泄压口21,连接孔202,电容腔30,电极部40,第一芯孔401,定位孔402,引出脚41,介质部50,第二芯孔501,极片组60,电容极片61,独立电容70,极板80,离子针90,离子头9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现有的电焰灶主要采用独立式电容,并利用各独立式电容分别进行控制以打火,具体可参考图1。而使用多组独立式电容必然导致占用的空间较大,整个电焰灶的体积也不可避免的增大,进而电焰灶的成本也将上升。同时,由于各组电容分别独立,对于各电容的控制就会比较麻烦,不利于实现电焰灶的自动化。且安装时需要分别对各独立电容分别进行接线安装,操作较为繁杂。
请参考图2至图4,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焰灶炉头电容盒100,包括底壳10以及盖合于底壳10的盖板20,底壳10与盖板20围合形成密封的电容腔30。电焰灶炉头电容盒100还包括设于电容腔30的电极部40以及与电极部40间隔设置的极片组60,电极部40与极片组60之间设有介质部50,极片组60包括多个电容极片61,盖板20上开设有多个通孔201,各电容极片61分别设于对应的通孔201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焰灶炉头电容盒100,利用电极部40与极片组60间隔设置,且在电极部40与极片组60之间设置介质部50以构成分布式电容,即利用电极部40作为该分布式电容的一端极板,同时利用多个电容极片61作为该分布式电容的另一端极板,并通过设置的介质部50使得电极部40与多个电容极片61之间达到了电容器的效果,从而使得该分布式电容统一使用电极部40作为输入端,而输出端为多个独立的电容极片61,在使用时便于对输入端进行统一的控制,进而有利于实现自动化;同时通过电极部40、介质部50以及电容极片61共同构成分布式电容,相比于传统的电焰灶使用多个独立的电容来说,结构更加简单,安装更加方便,仅需将极片组60的各电容极片61分别装入通孔201中,再依次叠装电极部40与介质部50即可,避免了传统的电焰灶需要分别对每个独立电容进行连接安装的步骤;同时分布式电容有效的减小了电容器所占用的体积,进而使得电焰灶整体的体积能够减小,同时也能够降低电焰灶的成本。
在电子及电器线路中并不是只有电容器才有电容,在任何两个通电导体之间都存在电容。例如电力输电线之间、输电线与大地之间、晶体管各引脚之间以及元件与元件之间都存在电容,通常我们把这些电容称为分布电容。本实用新型开创性的利用了分布电容,通过人为的在两个电压之间加上电极和具有合适的介电系数的介质部50,以达到电容器的效果,且耐压值可以做到几万伏的耐压,同时通过上述的结构形成的分布电容由于减少了多组独立式电容器的使用,成本低于采用多组独立式电容器的成本。其中,介质部50可以是气态、固态或液态中的任一种形式,只需保证其介电系数在一定范围即可,通过将电极部40、介质部50以及极片组60依次叠层设置以形成分布式电容。
请参考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底壳10具有限位部,限位部供于分别限制电极部40的位置。利用底壳10的限位部对电极部40进行限位,以使电极部40与能够定位安装,且安装后电极部40无法移动,从而保证稳定性。当介质部50为固态时,限位部也能对介质部50进行限位,以使介质部50能够精准的贴合在电极部40上,避免产生偏移。
其中,限位部具体可为芯轴11,电极部40开设有第一芯孔401,在介质部50为固态的情形下,介质部50可开设第二芯孔501,盖板20对应开设有连接孔202,电极部40的一端贴合于介质部50,电极部40的另一端安装于底板10的内侧,芯轴11依次穿设于第一芯孔401与第二芯孔501并插接于连接孔202中。将芯轴11固设于底壳10的内侧中心,第一芯孔401与第二芯孔501则对应开设于电极部40与介质部50的中心,以便于电极部40与介质部50安装在底壳10内。利用底壳10的内侧中心设置的芯轴11,在进行安装电极部40与介质部50时,可将电极部40安装在底壳10的内侧底部,此时电极部40的第一芯孔401套设在芯轴11上,利用第一芯孔401套设在芯轴11上的结构,电极部40能够定位安装,且安装更加稳固;同时在将介质部50安装贴合于电极部40时,利用第二芯孔501套设在芯轴11上的结构,介质部50能够定位安装,从而介质部50能够精准的贴合在电极部40上,避免产生偏移。
请参考图2至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极部40为导电极板。利用板状的导电极板作为电极部40,在将电极部40安装在电容腔30中时,板状的导电极板能够叠设于电容腔30中,从而空间利用率高,能够有效的降低电焰灶炉头电容盒100的体积。
请参考图3和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极部40具有引出脚41,引出脚41穿设于底壳10并穿设至外部。利用电极部40上设置的引出脚41,将引出脚41穿设于底壳10并穿设至外部,以便于电极部40的接电处理,通过对外部的引出脚41进行接线即可连通电极板40。
请参考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底壳10的内侧面上设有定位柱12,电极部40上对应开设有定位孔402,定位柱12插设于定位孔402中。利用在电极部40上开设的定位孔402,以及在底壳10上对应设置的定位柱12,当对电极部40进行安装时,通过芯轴11与第一芯孔401的配合以对电极部40在平面上进行定位,同时通过定位柱12与定位孔402的配合以对电极部40在绕于第一芯孔401的角度上进行定位,从而使得安装电极部40时,底壳10上开设的供于穿设引出脚41的穿孔能够与电极部40的引出脚41对齐,以便于电极部40能够一次性安装成功。本实施例中,将定位孔402开设于电极部40位于引出脚41附近处,相应的,定位柱12也开设于穿孔处。这样,可通过定位柱12与定位孔402来辅助对齐引出脚41和穿孔,以便于安装电极部40。
请参考图2和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盖板20以中轴线为中心对称的开设各通孔201。利用盖板20以中轴线为中心对称的开设各通孔201的结构,在使用电焰灶炉头电容盒100时,将各电容极片61分别设于对应的通孔201中,电焰灶通过各电容极片61连接离子针90和离子头91进行点火,火焰分布更均匀,从而在使用电焰灶加热锅具时,火焰均匀分布于锅具底部,对于锅具的加热更加充分,以提高热效率。
请参考图2至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容腔30内填充有绝缘填料。通过在电容腔30内填充绝缘填料以避免电容腔30内部的相关部件在高电压环境下工作时出现漏电而产生电火花。其中,绝缘填料可以是绝缘油、绝缘气体或树脂胶等其他绝缘材料,本实施例中采用绝缘油作为绝缘填料,向密封的电容腔30中填充绝缘油以避免电容腔30内部的相关部件在高电压环境下工作时出现漏电而产生电火花。
优选地,盖板20上设置有泄压口21。利用在盖板20上设置的泄压口21的结构以避免底壳10与盖板20围合形成的封闭的电容腔30内部温度升高时产生爆裂危险。当电容腔30内部温度升高时,内部填充的绝缘填料若发生膨胀,可通过泄压口21进行排压,从而有效的提升了电焰灶的安全性能。
具体地,底壳10与盖板20采用绝缘材质。将底壳10与盖板20采用绝缘材质,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漏电的风险。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电焰灶,包括多个离子针90以及分别安装于各离子针90上的离子头91,还包括如上述的电焰灶炉头电容盒100,离子针90连接于对应的电容极片6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焰灶,在具有电焰灶炉头电容盒100的基础上,电焰灶的体积更小,从而成本也更低,同时通过电极部40可便于控制电焰灶,更容易实现自动化。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焰灶炉头电容盒,包括底壳以及盖合于所述底壳的盖板,所述底壳与所述盖板围合形成密封的电容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电容腔的电极部以及与所述电极部间隔设置的极片组,所述电极部与所述极片组之间设有介质部,所述极片组包括多个电容极片,所述盖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各所述电容极片分别设于对应的所述通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焰灶炉头电容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具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供于限制所述电极部的安装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焰灶炉头电容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部为导电极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焰灶炉头电容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部具有引出脚,所述引出脚穿设于所述底壳并穿设至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焰灶炉头电容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的内侧面上设有定位柱,所述电极部上对应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插设于所述定位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焰灶炉头电容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以中轴线为中心对称的开设各所述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焰灶炉头电容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腔内填充有绝缘填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焰灶炉头电容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设置有泄压口。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焰灶炉头电容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与所述盖板采用绝缘材质。
10.一种电焰灶,包括多个离子针以及分别安装于各所述离子针上的离子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焰灶炉头电容盒,所述离子针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电容极片。
CN202022782216.1U 2020-11-26 2020-11-26 电焰灶炉头电容盒以及电焰灶 Active CN2139359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82216.1U CN213935964U (zh) 2020-11-26 2020-11-26 电焰灶炉头电容盒以及电焰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82216.1U CN213935964U (zh) 2020-11-26 2020-11-26 电焰灶炉头电容盒以及电焰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35964U true CN213935964U (zh) 2021-08-10

Family

ID=77144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82216.1U Active CN213935964U (zh) 2020-11-26 2020-11-26 电焰灶炉头电容盒以及电焰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359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R112013021147B1 (pt) Vela de ignição de um motor de combustão interna
CN213935964U (zh) 电焰灶炉头电容盒以及电焰灶
CN112563022A (zh) 电焰灶炉头电容盒以及电焰灶
WO2020248940A1 (zh) 一种电化学储能器件
CN110447626B (zh) 一种电蚊香器
CN114286487A (zh) 等离子加热组件及电火灶
CN212319802U (zh) 一种单个电极可控的等离子体灶
CN208996858U (zh) 一种分电器总成
CN114464410A (zh) 一种配电系统用油浸式变压器
CN210891802U (zh) 用于烹饪装置的门体组件和烹饪装置
CN111829025A (zh) 一种隔热型等离子体灶
CN203721429U (zh) 一种新型工业微波组合电源
CN216852478U (zh) 等离子加热组件及电火灶
CN212565906U (zh) 一种隔热型等离子体灶
CN217883890U (zh) 等离子加热组件及电火灶
CN217584563U (zh) 炉头组件及电火灶
CN215929652U (zh) 燃气灶
CN117128545A (zh) 电火灶
CN220061848U (zh) 一种电磁炉底座组件
CN219227452U (zh) 一种逆变器及电力系统
CN218941366U (zh) 一种大功率扁形油炸管
CN219269098U (zh) 一种石墨烯发热烤炉
CN216353797U (zh) 一种微波炉用高压电容
CN216438987U (zh) 一种电热锅
CN220338527U (zh) 一种电燃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