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29631U - 双气源阀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气源阀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29631U
CN213929631U CN202022811736.0U CN202022811736U CN213929631U CN 213929631 U CN213929631 U CN 213929631U CN 202022811736 U CN202022811736 U CN 202022811736U CN 213929631 U CN213929631 U CN 2139296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thermocouple
magnetic
outlet channel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1173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国权
谢礼成
钟明添
邓显敏
游锦堂
麦广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qing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Zho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qing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qing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Zho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qing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1173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296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296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296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气源阀控装置,其包括第一点火组件、第二点火组件、燃气阀和磁驱组件,第一点火组件包括第一喷嘴和设置于其喷气方向上的第一点火针、第一热电偶和;第二点火组件包括第二喷嘴和设置于其喷气方向上的第二点火针、第二热电偶;燃气阀分别与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连接并能够控制两者的通气情况;磁驱组件连接于燃气阀并分别与第一热电偶和第二热电偶连接,第一热电偶与第二热电偶均能够根据外界温度驱使磁驱组件产生磁通,且两者产生的磁通能够相互抵消,磁驱组件根据产生磁通的整合来驱动运行并能够控制燃气阀的进气启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双气源阀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气源阀控装置。
背景技术
燃气按热值高低可大概分为高热值燃气和低热值燃气两种,高热值燃气如液化石油气、丙烷等,低热值燃气如天然气、人工煤气等,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为现有常用的两种燃气,由于其热值不同,压力也不一样,因此所能够适用的燃气设备的管路设置和喷嘴设置等也不一样。
现有燃气设备,为能够适用于高热值燃气和低热值燃气,其一般会设置有两套适用于不同热值的点火组件,通过切换阀切换管路系统中的连通情况,使不同热值的燃气能够输送至与之相应的点火组件进行点火燃烧。但在用户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用户对燃气种类的不熟悉或误操作,可能会导致:用户使用的是高热值燃气,却切换至适用于低热值燃气的点火组件,导致点火燃烧火焰过大,容易燃烧损坏设备;或用户使用的是低热值燃气,却切换至适用于高热值燃气的点火组件,导致点火燃烧火焰过小,无法成功点火而造成燃气泄漏等情况,存在使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气源阀控装置,其结构简单合理,适用于高热值燃气和低热值燃气,且能够根据点火情况来控制燃气阀的进气启闭,安全可靠。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双气源阀控装置,其包括第一点火组件、第二点火组件、燃气阀和磁驱组件,所述第一点火组件包括第一点火针、第一热电偶和适用于低热值燃气的第一喷嘴,所述第一点火针和所述第一热电偶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喷嘴的喷气方向上;所述第二点火组件包括第二点火针、第二热电偶和适用于高热值燃气的第二喷嘴,所述第二点火针和所述第二热电偶均设置于所述第二喷嘴的喷气方向上,所述第一点火针和所述第二点火针均能够释放电火花;所述燃气阀分别与所述第一喷嘴和所述第二喷嘴连接,所述燃气阀能够控制所述第一喷嘴和所述第二喷嘴的通气情况;所述磁驱组件连接于所述燃气阀,所述第一热电偶与所述第二热电偶均与所述磁驱组件连接,所述第一热电偶与所述第二热电偶均能够根据外界温度驱使所述磁驱组件产生磁通,并且所述第一热电偶驱使所述磁驱组件产生的磁通与所述第二热电偶驱使所述磁驱组件产生的磁通能够相互抵消,所述磁驱组件根据所述第一热电偶和所述第二热电偶两者驱使所述磁驱组件产生磁通的整合来驱动运行,并且所述磁驱组件的运行能够控制所述燃气阀的进气启闭情况。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双气源阀控装置,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使用时,燃气从燃气阀输入,根据使用的燃气种类,通过燃气阀而控制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的喷气情况,第一点火针和第二点火针释放电火花用于点火,第一热电偶与第二热电偶对应感应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喷出燃气的燃烧情况,并根据外界温度驱使磁驱组件产生磁通,由于使用不同燃气时,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的喷气燃烧情况不同,对应的,第一热电偶与第二热电偶所处环境的温度不同,两个热电偶产生的电势也不同,因此,驱使磁驱组件产生磁通也并不相同,第一热电偶与第二热电偶驱使磁驱组件产生磁通的整合以磁力呈现。当使用的燃气种类和燃气阀控制的喷嘴喷气情况对应时,磁驱组件通过产生的磁力驱动而使燃气阀的进气保持开启,燃气设备正常使用;当使用的燃气种类和燃气阀控制的喷嘴喷气情况不对应时,第一热电偶与第二热电偶驱使磁驱组件产生磁通能够相互部分或者全部抵消,磁驱组件中的磁通经过部分或者全部抵消后,所能够产生的磁力减弱或消失,磁驱组件无法驱使燃气阀的进气保持开启,从而关闭燃气阀的进气,以减少错用燃气类型时的危害。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适用于高热值燃气和低热值燃气,且能够根据点火情况来控制燃气阀的进气启闭,安全可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燃气阀包括壳体组件和连接于所述壳体组件的切换机构,所述壳体组件上设置有进气通道、磁驱通道、第一出气通道和第二出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磁驱通道连通,所述磁驱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出气通道和所述第二出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出气通道能够与所述第一喷嘴连通,所述第二出气通道能够与所述第二喷嘴连通,所述切换机构能够切换所述第一出气通道和所述第二出气通道的启闭状态,所述磁驱组件位于所述磁驱通道并能够控制所述磁驱通道的启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磁驱组件包括基壳、磁芯和活动件,所述基壳连接于所述磁驱通道处,所述磁芯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壳上,所述活动件活动设置在所述基壳上,所述磁芯上分别绕设有第一电磁线圈和第二电磁线圈,所述第一电磁线圈与所述第一热电偶连接,所述第二电磁线圈与所述第二热电偶连接,所述活动件能够封堵所述磁驱通道的出气口,所述第一电磁线圈和所述第二电磁线圈均能够使所述磁芯产生磁力,所述活动件能够被所述磁芯产生的磁力吸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磁驱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壳上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分别与所述活动件和所述基壳连接,所述活动件能够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朝远离所述磁芯的方向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组件上还设置有阀芯通道,所述磁驱通道通过所述阀芯通道而分别与所述第一出气通道和所述第二出气通道连通,所述切换机构包括旋塞阀芯和与所述旋塞阀芯连接的阀杆组件,所述旋塞阀芯位于所述阀芯通道,所述旋塞阀芯能够遮蔽或打开所述第一出气通道的进气口,所述旋塞阀芯能够遮蔽或打开所述第二出气通道的进气口,所述阀芯通道、所述第一出气通道和所述第二出气通道三者之间具有能够适用于低热值燃气的第一连通状态和能够适用于高热值燃气的第二连通状态,所述阀杆组件能够带动所述旋塞阀芯转动,以使所述阀芯通道、所述第一出气通道和所述第二出气通道三者之间能够在第一连通状态和第二连通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所述阀杆组件能够顶推所述活动件以打开所述磁驱通道的出气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切换至第一连通状态时,所述旋塞阀芯使所述第一出气通道的进气口和所述第二出气通道的进气口均打开;切换至第二连通状态时,所述旋塞阀芯使所述第二出气通道的进气口打开,并遮蔽所述第一出气通道的进气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点火组件和所述第二点火组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热电偶和所述第二热电偶位于所述第一喷嘴和所述第二喷嘴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切换至第一连通状态时,所述旋塞阀芯使所述第一出气通道的进气口打开,并遮蔽所述第二出气通道的进气口;切换至第二连通状态时,所述旋塞阀芯使所述第二出气通道的进气口打开,并遮蔽所述第一出气通道的进气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阀杆组件包括第一杆体和与所述第一杆体连接的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活动插设于所述壳体组件,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伸入至所述阀芯通道并设有卡接部,所述旋塞阀芯上对应设有供所述卡接部卡入的卡接槽,所述第二杆体位于所述阀芯通道并穿设所述旋塞阀芯,所述第一杆体能够相对所述壳体组件移动而使所述卡接部卡入至所述卡接槽,并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杆体相对所述壳体组件移动而使所述第二杆体顶推所述活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组件上连接有压电点火器,所述第一杆体上连接有联动件,所述压电点火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点火针和所述第二点火针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杆体能够带动所述联动件移动并能够通过所述联动件触发所述压电点火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双气源阀控装置的简略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双气源阀控装置在使用状态的简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燃气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燃气阀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切换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磁驱组件的简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双气源阀控装置的简略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双气源阀控装置在使用状态的简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第一点火组件100、第一点火针110、第一热电偶120、第一喷嘴130;
第二点火组件200、第二点火针210、第二热电偶220、第二喷嘴230;
燃气阀300、壳体组件310、进气通道311、磁驱通道312、第一出气通道313、第二出气通道314、阀芯通道315、切换机构320、旋塞阀芯330、卡接槽331、连通孔332、阀杆组件340、第一杆体341、第二杆体342、卡接部343、压电点火器350、联动件351;
磁驱组件400、基壳410、磁芯420、第一电磁线圈421、第二电磁线圈422、活动件430、弹性件4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和图2,一种双气源阀控装置,其包括第一点火组件100、第二点火组件200、燃气阀300和磁驱组件400,第一点火组件100包括第一点火针110、第一热电偶120和适用于低热值燃气的第一喷嘴130,第一点火针110和第一热电偶120均设置于第一喷嘴130的喷气方向上,并沿其喷气方向依次设置;第二点火组件200包括第二点火针210、第二热电偶220和适用于高热值燃气的第二喷嘴230,第二点火针210和第二热电偶220均设置于第二喷嘴230的喷气方向上,并沿其喷气方向依次设置,第一点火针110和第二点火针210均能够释放电火花;燃气阀300分别与第一喷嘴130和第二喷嘴230连接,燃气阀300能够控制第一喷嘴130和第二喷嘴230的通气情况;磁驱组件400连接于燃气阀300,第一热电偶120与第二热电偶220均与磁驱组件400连接,第一热电偶120与第二热电偶220均能够根据外界温度驱使磁驱组件400产生磁通,并且第一热电偶120驱使磁驱组件400产生的磁通与第二热电偶220驱使磁驱组件400产生的磁通能够相互抵消,磁驱组件400根据第一热电偶120和第二热电偶220两者驱使磁驱组件400产生磁通的整合来驱动运行,并且磁驱组件400的运行能够控制燃气阀300的进气启闭情况。
可理解的是,如图1和图2所示,为双气源阀控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燃气阀300通过管路分别与第一喷嘴130和第二喷嘴230连接,第一热电偶120与第二热电偶220均通过线路而与磁驱组件400电性连接,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热电偶是常用的测温元件,用于测量温度,并把温度信号转换成热电动势信号,两种不同成份的导体(称为热电偶丝材或热电极)两端接合成回路,当两个导体的温度不同时,在回路中就会产生电动势,而将磁驱组件400与热电偶部件的回路耦合,回路中电动势即可引起磁驱组件400产生磁通,第一热电偶120和第二热电偶220通过不同的接入方式或者不同的电动势方向与磁驱组件400耦合,产生磁通的方向不同,不同方向的磁通即可发生抵消。
使用时,燃气从燃气阀300输入,根据使用的燃气种类,通过燃气阀300而控制第一喷嘴130和第二喷嘴230的喷气情况,第一点火针110和第二点火针210释放电火花用于点火,第一热电偶120与第二热电偶220对应感应第一喷嘴130和第二喷嘴230喷出燃气的燃烧情况,并根据外界温度驱使磁驱组件400产生磁通,由于使用不同燃气时,第一喷嘴130和第二喷嘴230的喷气燃烧情况不同,对应的,第一热电偶120与第二热电偶220所处环境的温度也不同,两个热电偶产生的电势也不同,因此,驱使磁驱组件400产生磁通也并不相同,第一热电偶120与第二热电偶220驱使磁驱组件400产生磁通的整合以磁力呈现。当使用的燃气种类和燃气阀300控制的喷嘴喷气情况对应时,磁驱组件400通过产生的磁力驱动而使燃气阀300的进气保持开启,燃气设备正常使用;当使用的燃气种类和燃气阀300控制的喷嘴喷气情况不对应时,第一热电偶120与第二热电偶220驱使磁驱组件400产生磁通能够相互部分或者全部抵消,磁驱组件400中的磁通经过部分或者全部抵消后,所能够产生的磁力减弱或消失,磁驱组件400无法驱使燃气阀300的进气保持开启,从而关闭燃气阀300的进气,以减少错用燃气类型时的危害。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适用于高热值燃气和低热值燃气,且能够根据点火情况来控制燃气阀300的进气启闭,安全可靠。
实际应用时,燃气阀300和磁驱组件400的具体结构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相应设定,在此不作详细描述,以下再作具体说明;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点火针110、第二点火针210、第一热电偶120和第二热电偶220等的构成和原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因此这里不再赘述。
在某些实施例中,燃气阀300包括壳体组件310和连接于壳体组件310的切换机构320,壳体组件310上设置有进气通道311、磁驱通道312、第一出气通道313和第二出气通道314,进气通道311与磁驱通道312连通,磁驱通道312分别与第一出气通道313和第二出气通道314连通,第一出气通道313能够与第一喷嘴130连通,第二出气通道314能够与第二喷嘴230连通,切换机构320能够切换第一出气通道313和第二出气通道314的启闭状态,磁驱组件400位于磁驱通道312并能够控制磁驱通道312的启闭。
可理解的是,如图1、图3和图4所示,磁驱组件400位于磁驱通道312并用于控制磁驱通道312的启闭,以实现磁驱组件400能够控制燃气阀300的进气启闭情况;第一出气通道313能够与第一喷嘴130连通,第二出气通道314能够与第二喷嘴230连通,切换机构320能够切换第一出气通道313和第二出气通道314的启闭状态,以实现燃气阀300能够控制第一喷嘴130和第二喷嘴230的通气情况,其结构简单合理,便于使用。
实际应用时,燃气阀300还可以是温控阀或旋塞阀等,其可以是设有一个进气通道311和一个出气通道,出气通道通过管路连接其他切换阀后再分别与第一喷嘴130和第二喷嘴230连接,或在与两个喷嘴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截止阀以控制燃气通断等,从而实现对第一喷嘴130和第二喷嘴230的通气情况的控制;磁驱组件400的具体设置可根据燃气阀300的不同而相应变化,以下再作说明;切换机构320的具体结构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而相应设定,以下再作说明。
在某些实施例中,磁驱组件400包括基壳410、磁芯420和活动件430,基壳410连接于磁驱通道312处,磁芯420固定设置在基壳410上,活动件430活动设置在基壳410上,磁芯420上分别绕设有第一电磁线圈421和第二电磁线圈422,第一电磁线圈421与第一热电偶120连接,第二电磁线圈422与第二热电偶220连接,活动件430能够封堵磁驱通道312的出气口,第一电磁线圈421和第二电磁线圈422均能够使磁芯420产生磁力,活动件430能够被磁芯420产生的磁力吸附。
可理解的是,如图1、图2和图6所示,磁芯420呈“U”型结构,磁芯420上设有平行设置的两条磁柱,第一电磁线圈421和第二电磁线圈422分别对应绕设在两条磁柱上,且第一电磁线圈421和第二电磁线圈422的绕线方向相同,当第一热电偶120或第二热电偶220感温产生电动势时,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对应的电磁线圈会产生磁通而使磁芯420产生磁力,而将封堵磁驱通道312出气口的活动件430吸附,使磁驱通道312出气口打开,实现通气;而当燃气使用错误而使第一热电偶120和第二热电偶220均感温时,第一电磁线圈421和第二电磁线圈422产生磁通相互抵消,磁芯420没有足够的磁力对活动件430进行吸附,活动件430封堵磁驱通道312的出气口,实现关闭进气。
实际应用时,磁芯420还可以是条形状,第一电磁线圈421和第二电磁线圈422绕设在其两端且绕设方向相反,以实现上述产生磁通以及磁通能够相互抵消的效果。第一电磁线圈421和第二电磁线圈422的绕设情况可根据磁芯420的具体结构而相应变化,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理解,在此不作限制。
在某些实施例中,磁驱组件400还包括设置在基壳410上的弹性件440,弹性件440分别与活动件430和基壳410连接,活动件430能够在弹性件440的作用下朝远离磁芯420的方向移动。
可理解的是,如图1、图2和图6所示,常态下,活动件430在弹性件440的作用下而封堵磁驱通道312的出气口,使用时,通过外力顶推活动件430,使活动件430靠近磁芯420移动,燃气正常点火燃烧时,由上述可知,磁芯420产生磁力而将活动件430吸附,保持燃气阀300的通气输入;当关闭燃气或燃气点火燃烧不正常时,磁芯420无法对活动件430进行有效的吸附,活动件430在弹性件440的作用下远离磁芯420移动并封堵磁驱通道312的出气口,以关闭燃气阀300的通气输入,便于使用。
实际应用时,若磁芯420的磁力足够大,也可通过预加热的方式使磁芯420产生磁力而将远离的活动件430吸附到磁芯420上,并通过纵向设置的方式,使其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复位。弹性件440的具体结构和连接方式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相应变化,如拉力弹簧或压缩弹簧等,在此不作限制。
在某些实施例中,壳体组件310上还设置有阀芯通道315,磁驱通道312通过阀芯通道315而分别与第一出气通道313和第二出气通道314连通,切换机构320包括旋塞阀芯330和与旋塞阀芯330连接的阀杆组件340,旋塞阀芯330位于阀芯通道315,旋塞阀芯330能够遮蔽或打开第一出气通道313的进气口,旋塞阀芯330能够遮蔽或打开第二出气通道314的进气口,阀芯通道315、第一出气通道313和第二出气通道314三者之间具有能够适用于低热值燃气的第一连通状态和能够适用于高热值燃气的第二连通状态,阀杆组件340能够带动旋塞阀芯330转动,以使阀芯通道315、第一出气通道313和第二出气通道314三者之间能够在第一连通状态和第二连通状态之间进行切换,阀杆组件340能够顶推活动件430以打开磁驱通道312的出气口。
可理解的是,如图3、图4和图5所示,磁驱通道312连通阀芯通道315,而阀芯通道315分别与第一出气通道313和第二出气通道314连通,以实现磁驱通道312、第一出气通道313和第二出气通道314之间的连通;旋塞阀芯330上设有若干与第一出气通道313和第二出气通道314相对应的连通孔332,阀杆组件340带动旋塞阀芯330转动,以使旋塞阀芯330遮蔽第一出气通道313或第二出气通道314,关闭通气输出,或者,使连通孔332与第一出气通道313或第二出气通道314对齐连通,使其打开实现通气输出;同时,通过阀杆组件340顶推活动件430以打开磁驱通道312的出气口,实现燃气阀300的进气输入。
实际应用时,阀杆组件340的具体结构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相应设定,以下再作说明;第一连通状态和第二连通状态的具体连通情况以下结合第一点火组件100和第二点火组件200的布置情况再作具体说明。
在某些实施例中,切换至第一连通状态时,旋塞阀芯330使第一出气通道313的进气口和第二出气通道314的进气口均打开;切换至第二连通状态时,旋塞阀芯330使第二出气通道314的进气口打开,并遮蔽第一出气通道313的进气口。
可理解的是,如图1和图2所示,为双气源阀控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第一点火组件100和第二点火组件200可随意布置,正常使用时,燃气从进气通道311输入,阀杆组件340顶推活动件430,使磁驱通道312的出气口打开,阀杆组件340带动旋塞阀芯330转动,使用低热值燃气时,切换至第一连通状态,使第一出气通道313的进气口和第二出气通道314的进气口均打开,燃气从第一出气通道313和第二出气通道314对应输出至第一喷嘴130和第二喷嘴230,低热值燃气从第一喷嘴130正常喷出,由第一点火针110点燃,第一热电偶120根据燃烧温度使第一电磁线圈421产生磁通,而由于第二喷嘴230适用的燃气为高热值燃气,当低热值燃气从第二喷嘴230喷出时,其喷出量较小,第二点火针210点燃,其燃烧火苗较小,甚至无法被点燃,第二热电偶220电势较低或不产生电势,第二电磁线圈422产生较小磁通或不产生磁通,磁芯420根据第一电磁线圈421产生磁通产生磁力,吸附活动件430,保持燃气阀300的进气输入;使高热值燃气时,切换至第二连通状态,使第二出气通道314的进气口打开,旋塞阀芯330遮蔽第一出气通道313的进气口,燃气从第二出气通道314对应输出至第二喷嘴230,高热值燃气从第二喷嘴230正常喷出,由第二点火针210点燃,第二热电偶220根据燃烧温度使第二电磁线圈422产生磁通,而第一喷嘴130无燃气输出,第一热电偶120不产生电势,第一电磁线圈421不产生磁通,磁芯420根据第二电磁线圈422产生磁通产生磁力,吸附活动件430,保持燃气阀300的进气输入。
错误使用燃气时,当使用的为高热值燃气,但切换至第一连通状态时,第一出气通道313的进气口和第二出气通道314的进气口均打开,燃气从第一出气通道313和第二出气通道314对应输出至第一喷嘴130和第二喷嘴230,高热值燃气从第一喷嘴130过量喷出,由第一点火针110点燃,第一热电偶120根据燃烧温度使第一电磁线圈421产生磁通,而高热值燃气从第二喷嘴230正常喷出,由第二点火针210点燃,第二热电偶220根据燃烧温度使第二电磁线圈422产生磁通,第一电磁线圈421产生的磁通和第二电磁线圈422产生的磁通相互抵消,磁芯420不产生磁力,无法吸附活动件430,活动件430封堵磁驱通道312的出气口,关闭燃气阀300的进气输入;当使用的为低热值燃气,但切换至第二连通状态时,第二出气通道314的进气口打开,旋塞阀芯330遮蔽第一出气通道313的进气口,燃气从第二出气通道314对应输出至第二喷嘴230,由于第二喷嘴230适用的燃气为高热值燃气,当低热值燃气从第二喷嘴230喷出时,其喷出量较小,第二点火针210点燃,其燃烧火苗较小,甚至无法被点燃,第二热电偶220电势较低或不产生电势,第二电磁线圈422产生较小磁通或不产生磁通,并且第一喷嘴130无燃气输出,第一热电偶120不产生电势,第一电磁线圈421不产生磁通,磁芯420无法产生能够维持吸附活动件430的磁力,无法吸附活动件430,活动件430封堵磁驱通道312的出气口,关闭燃气阀300的进气输入。
实际应用时,第一连通状态和第二连通状态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相应变化,以下将具体说明。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点火组件100和第二点火组件200相对设置,第一热电偶120和第二热电偶220位于第一喷嘴130和第二喷嘴230之间。
可理解的是,如图7和图8所示,为双气源阀控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第一点火组件100和第二点火组件200相对设置,第一热电偶120和第二热电偶220位于第一喷嘴130和第二喷嘴230之间,其为第一点火组件100和第二点火组件200另一种布置方式,以增加点火组件布置方式的丰富性,适用于横向布置的燃烧器使用。
在某些实施例中,切换至第一连通状态时,旋塞阀芯330使第一出气通道313的进气口打开,并遮蔽第二出气通道314的进气口;切换至第二连通状态时,旋塞阀芯330使第二出气通道314的进气口打开,并遮蔽第一出气通道313的进气口。
可理解的是,如图7和图8所示,为双气源阀控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正常使用时,燃气从进气通道311输入,阀杆组件340顶推活动件430,使磁驱通道312的出气口打开,阀杆组件340带动旋塞阀芯330转动,使用低热值燃气时,切换至第一连通状态,第一出气通道313的进气口打开,旋塞阀芯330遮蔽第二出气通道314的进气口,燃气从第一出气通道313对应输出至第一喷嘴130,低热值燃气从第一喷嘴130正常喷出,由第一点火针110点燃,第一热电偶120根据燃烧温度使第一电磁线圈421产生磁通,而第二喷嘴230无燃气输出,第二热电偶220不产生电势,第二电磁线圈422不产生磁通,磁芯420根据第一电磁线圈421产生磁通产生磁力,吸附活动件430,保持燃气阀300的进气输入;使高热值燃气时,切换至第二连通状态,使第二出气通道314的进气口打开,旋塞阀芯330遮蔽第一出气通道313的进气口,燃气从第二出气通道314对应输出至第二喷嘴230,高热值燃气从第二喷嘴230正常喷出,由第二点火针210点燃,第二热电偶220根据燃烧温度使第二电磁线圈422产生磁通,而第一喷嘴130无燃气输出,第一热电偶120不产生电势,第一电磁线圈421不产生磁通,磁芯420根据第二电磁线圈422产生磁通产生磁力,吸附活动件430,保持燃气阀300的进气输入。
错误使用燃气时,当使用的为高热值燃气,但切换至第一连通状态时,第一出气通道313的进气口打开,旋塞阀芯330遮蔽第二出气通道314的进气口,燃气从第一出气通道313对应输出至第一喷嘴130,高热值燃气从第一喷嘴130过量喷出,由第一点火针110点燃,过大的燃烧火苗同时燃烧第一热电偶120和第二热电偶220,两个热电偶均根据燃烧温度对应使第一电磁线圈421和第二电磁线圈422均产生磁通,第一电磁线圈421产生的磁通和第二电磁线圈422产生的磁通相互抵消,磁芯420不产生磁力,无法吸附活动件430,活动件430封堵磁驱通道312的出气口,关闭燃气阀300的进气输入;当使用的为低热值燃气,但切换至第二连通状态时,第二出气通道314的进气口打开,旋塞阀芯330遮蔽第一出气通道313的进气口,燃气从第二出气通道314对应输出至第二喷嘴230,由于第二喷嘴230适用的燃气为高热值燃气,当低热值燃气从第二喷嘴230喷出时,其喷出量较小,第二点火针210点燃,其燃烧火苗较小,甚至无法被点燃,第二热电偶220电势较低或不产生电势,第二电磁线圈422产生较小磁通或不产生磁通,第一热电偶120不产生电势,第一电磁线圈421不产生磁通,磁芯420无法产生能够维持吸附活动件430的磁力,无法吸附活动件430,活动件430封堵磁驱通道312的出气口,关闭燃气阀300的进气输入。
在某些实施例中,阀杆组件340包括第一杆体341和与第一杆体341连接的第二杆体342,第一杆体341活动插设于壳体组件310,第一杆体341的一端伸入至阀芯通道315并设有卡接部343,旋塞阀芯330上对应设有供卡接部343卡入的卡接槽331,第二杆体342位于阀芯通道315并穿设旋塞阀芯330,第一杆体341能够相对壳体组件310移动而使卡接部343卡入至卡接槽331,并能够带动第二杆体342相对壳体组件310移动而使第二杆体342顶推活动件430。
可理解的是,如图2、图4和图5所示,使用时,第一杆体341靠近旋塞阀芯330移动,以使卡接部343卡入卡接槽331,从而可通过转动第一杆体341而带动旋塞阀芯330转动,以实现阀杆组件340能够带动旋塞阀芯330转动;在第一杆体341靠近旋塞阀芯330移动的同时,第一杆体341顶推第二杆体342而使第二杆体342顶推活动件430使磁驱通道312的出气口打开,以实现阀杆组件340能够顶推活动件430移动,其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使用。
实际应用时,第一杆体341和第二杆体342可以是一体式杆体结构,第一杆体341和第二杆体342之间可以是通过弹簧连接或通过卡接结构卡接,且除卡接部343和卡接槽331外,第一杆体341和旋塞阀芯330之间还可以是通过拨动结构实现带动转动,具体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相应变化,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理解。
在某些实施例中,壳体组件310上连接有压电点火器350,第一杆体341上连接有联动件351,压电点火器350分别与第一点火针110和第二点火针210电性连接,第一杆体341能够带动联动件351移动并能够通过联动件351触发压电点火器350。可理解的是,如图3和图4所示,壳体组件310上连接有压电点火器350,第一杆体341靠近旋塞阀芯330移动时,联动件351随其移动而触发压电点火器350,使第一点火针110和第二点火针210释放点火花而进行点火,其结构简单合理,便于使用。
实际应用时,除压电点火器350外,还可以通过设置微动开关和外置点火电源的方式,以实现第一点火针110和第二点火针210能够释放电火花。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电点火器350的构成和原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因此这里不再赘述。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双气源阀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点火组件(100),包括第一点火针(110)、第一热电偶(120)和适用于低热值燃气的第一喷嘴(130),所述第一点火针(110)和所述第一热电偶(120)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喷嘴(130)的喷气方向上;
第二点火组件(200),包括第二点火针(210)、第二热电偶(220)和适用于高热值燃气的第二喷嘴(230),所述第二点火针(210)和所述第二热电偶(220)均设置于所述第二喷嘴(230)的喷气方向上;
燃气阀(300),分别与所述第一喷嘴(130)和所述第二喷嘴(230)连接,所述燃气阀(300)能够控制所述第一喷嘴(130)和所述第二喷嘴(230)的通气情况;
磁驱组件(400),连接于所述燃气阀(300),所述第一热电偶(120)与所述第二热电偶(220)均与所述磁驱组件(400)连接,所述第一热电偶(120)与所述第二热电偶(220)均能够根据外界温度驱使所述磁驱组件(400)产生磁通,并且所述第一热电偶(120)驱使所述磁驱组件(400)产生的磁通与所述第二热电偶(220)驱使所述磁驱组件(400)产生的磁通能够相互抵消,所述磁驱组件(400)根据所述第一热电偶(120)和所述第二热电偶(220)两者驱使所述磁驱组件(400)产生磁通的整合来驱动运行,并且所述磁驱组件(400)的运行能够控制所述燃气阀(300)的进气启闭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气源阀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气阀(300)包括壳体组件(310)和连接于所述壳体组件(310)的切换机构(320),所述壳体组件(310)上设置有进气通道(311)、磁驱通道(312)、第一出气通道(313)和第二出气通道(314),所述进气通道(311)与所述磁驱通道(312)连通,所述磁驱通道(312)分别与所述第一出气通道(313)和所述第二出气通道(314)连通,所述第一出气通道(313)能够与所述第一喷嘴(130)连通,所述第二出气通道(314)能够与所述第二喷嘴(230)连通,所述切换机构(320)能够切换所述第一出气通道(313)和所述第二出气通道(314)的启闭状态,所述磁驱组件(400)位于所述磁驱通道(312)并能够控制所述磁驱通道(312)的启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气源阀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驱组件(400)包括基壳(410)、磁芯(420)和活动件(430),所述基壳(410)连接于所述磁驱通道(312)处,所述磁芯(420)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壳(410)上,所述活动件(430)活动设置在所述基壳(410)上,所述磁芯(420)上分别绕设有第一电磁线圈(421)和第二电磁线圈(422),所述第一电磁线圈(421)与所述第一热电偶(120)连接,所述第二电磁线圈(422)与所述第二热电偶(220)连接,所述活动件(430)能够封堵所述磁驱通道(312)的出气口,所述第一电磁线圈(421)和所述第二电磁线圈(422)均能够使所述磁芯(420)产生磁力,所述活动件(430)能够被所述磁芯(420)产生的磁力吸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气源阀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驱组件(4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壳(410)上的弹性件(440),所述弹性件(440)分别与所述活动件(430)和所述基壳(410)连接,所述活动件(430)能够在所述弹性件(440)的作用下朝远离所述磁芯(420)的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气源阀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组件(310)上还设置有阀芯通道(315),所述磁驱通道(312)通过所述阀芯通道(315)而分别与所述第一出气通道(313)和所述第二出气通道(314)连通,所述切换机构(320)包括旋塞阀芯(330)和与所述旋塞阀芯(330)连接的阀杆组件(340),所述旋塞阀芯(330)位于所述阀芯通道(315),所述旋塞阀芯(330)能够遮蔽或打开所述第一出气通道(313)的进气口,所述旋塞阀芯(330)能够遮蔽或打开所述第二出气通道(314)的进气口,所述阀芯通道(315)、所述第一出气通道(313)和所述第二出气通道(314)三者之间具有能够适用于低热值燃气的第一连通状态和能够适用于高热值燃气的第二连通状态,所述阀杆组件(340)能够带动所述旋塞阀芯(330)转动,以使所述阀芯通道(315)、所述第一出气通道(313)和所述第二出气通道(314)三者之间能够在第一连通状态和第二连通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所述阀杆组件(340)能够顶推所述活动件(430)以打开所述磁驱通道(312)的出气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气源阀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切换至第一连通状态时,所述旋塞阀芯(330)使所述第一出气通道(313)的进气口和所述第二出气通道(314)的进气口均打开;切换至第二连通状态时,所述旋塞阀芯(330)使所述第二出气通道(314)的进气口打开,并遮蔽所述第一出气通道(313)的进气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气源阀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点火组件(100)和所述第二点火组件(200)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热电偶(120)和所述第二热电偶(220)位于所述第一喷嘴(130)和所述第二喷嘴(23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气源阀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切换至第一连通状态时,所述旋塞阀芯(330)使所述第一出气通道(313)的进气口打开,并遮蔽所述第二出气通道(314)的进气口;切换至第二连通状态时,所述旋塞阀芯(330)使所述第二出气通道(314)的进气口打开,并遮蔽所述第一出气通道(313)的进气口。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气源阀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杆组件(340)包括第一杆体(341)和与所述第一杆体(341)连接的第二杆体(342),所述第一杆体(341)活动插设于所述壳体组件(310),所述第一杆体(341)的一端伸入至所述阀芯通道(315)并设有卡接部(343),所述旋塞阀芯(330)上对应设有供所述卡接部(343)卡入的卡接槽(331),所述第二杆体(342)位于所述阀芯通道(315)并穿设所述旋塞阀芯(330),所述第一杆体(341)能够相对所述壳体组件(310)移动而使所述卡接部(343)卡入至所述卡接槽(331),并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杆体(342)相对所述壳体组件(310)移动而使所述第二杆体(342)顶推所述活动件(43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气源阀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组件(310)上连接有压电点火器(350),所述第一杆体(341)上连接有联动件(351),所述压电点火器(350)分别与所述第一点火针(110)和所述第二点火针(210)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杆体(341)能够带动所述联动件(351)移动并能够通过所述联动件(351)触发所述压电点火器(350)。
CN202022811736.0U 2020-11-27 2020-11-27 双气源阀控装置 Active CN2139296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11736.0U CN213929631U (zh) 2020-11-27 2020-11-27 双气源阀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11736.0U CN213929631U (zh) 2020-11-27 2020-11-27 双气源阀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29631U true CN213929631U (zh) 2021-08-10

Family

ID=77145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11736.0U Active CN213929631U (zh) 2020-11-27 2020-11-27 双气源阀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296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04269B2 (ja) ガス燃焼器具
KR930010663B1 (ko) 가스연소기의 안전장치
CN213929631U (zh) 双气源阀控装置
JP2007271195A (ja) 燃焼装置
CN2515556Y (zh) 安全燃气灶点火、熄火装置
CN112682540B (zh) 定时熄火保护燃气阀构造
WO2022021510A1 (zh) 一种测温驱动装置及测温驱动方法、双气源阀控系统
JP6917214B2 (ja) ガス燃焼装置
KR100255179B1 (ko) 래치식 전자밸브를 구비한 가스기구
US2840095A (en) Burner control system
CN201810852U (zh) 一种弱电自动点火控制阀
CN216201012U (zh) 阀装置、点火系统和燃气设备
JP2000510941A (ja) バーナ制御装置アセンブリ
KR950005742Y1 (ko) 이동식 스토브의 밸브장치
US3240257A (en) Fuel control system
JPS5952326B2 (ja) ガス器具の切換え操作装置
CN216643244U (zh) 一种改良型熄火保护阀
CN207864756U (zh) 灵巧型连接插件结构
JP6861105B2 (ja) ガス燃焼装置
KR100223224B1 (ko) 가스기기의 가스공급/차단장치
JP4159554B2 (ja) ガスコック装置
US20140120480A1 (en) Gas burner for a household appliance
CN2144224Y (zh) 燃气电磁安全阀
KR101719651B1 (ko) 가스 점화 장치
JPS6119319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