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27645U - 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927645U CN213927645U CN202022602096.2U CN202022602096U CN213927645U CN 213927645 U CN213927645 U CN 213927645U CN 202022602096 U CN202022602096 U CN 202022602096U CN 213927645 U CN213927645 U CN 21392764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ing
- rod
- column
- support
- fix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中间设置有第二支撑柱和螺纹杆,所述第一支撑柱上设置有辅助支撑组件,所述辅助支撑组件包括升缩支撑杆组件、支撑座和连接座,所述第一支撑柱上设置有若干个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上固定块、下固定块和连接杆,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台组件,所述支撑台组件包括两个固定板和若干个活动板和支撑板,螺纹杆能够让第二支撑柱顶端高度改变,辅助支撑组件能够对第一支撑柱进行支撑,使第一支撑柱不易倾倒,连接组件,能够将两个第一支撑柱连接,提高第一支撑柱的稳定性,支撑台组件的支撑面积能够根据需求进行改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为建设工程的一部分,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在建筑工程会使用到支撑装置,用来满足建筑工程中的支撑需要,现有支撑装置大多数是有工人现场利用钢材搭建而成,安全性无法保障,支撑物过重,就有可能坍塌,而且不能改变高度,搭建完成后,只能保持一个高度,现有的支撑结构不够稳定,有可能因为摇晃而出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底端设置有底座,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中间设置有第二支撑柱和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端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螺纹杆的顶端设置在第二支撑柱的内部,且和第二支撑柱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底端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和第一齿轮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柱上设置有辅助支撑组件,所述辅助支撑组件包括升缩支撑杆组件、支撑座和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和第一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升缩支撑杆组件包括支撑内杆和支撑外杆,所述支撑内杆设置在支撑外杆中间,所述支撑内杆和连接座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支撑外杆和支撑座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支撑内杆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固定孔,所述支撑外杆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对应设置,所述支撑内杆和支撑外杆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上设置有若干个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上固定块、下固定块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和上固定块或下固定块对应设置,所述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下固定块和第一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设置在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台组件,所述支撑台组件包括两个固定板和若干个活动板和支撑板,所述固定板设置在若干个活动板的两侧,所述支撑板设置在固定板的上方,所述支撑板和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板,所述活动板的一端和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螺纹孔,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对应设置。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顶端的两侧均设置有伸缩固定杆组件和两个固定座,两个所述固定座分别和伸缩固定杆组件的两端通过转轴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固定座和第二支撑柱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固定座和所述活动板通过螺栓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伸缩固定杆包括固定内杆和固定外杆,所述固定内杆的一端设置在固定外杆中间,所述固定内杆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三固定孔,所述固定内杆上设置有若干个第四固定孔,所述第三固定孔和第四固定孔对应设置,所述固定内杆和固定外杆通过螺栓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齿轮、传动杆和摇杆,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互相啮合设置,所述传动杆的一端穿过第一支撑柱,且该端和第二齿轮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和摇杆固定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内壁上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外壁上设置有滑条,所述滑条和滑槽对应设置。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传动杆和第一支撑柱的内壁通过轴承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和第一支撑柱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组件在外部使螺纹杆转动,进而使第二支撑柱升高,改变第二支撑柱的高度,辅助支撑组件在装置整体不使用的时候,可以将支撑内杆收在支撑外杆中,需要的时候将支撑内杆抽出来,支撑内杆、支撑外杆、地面和第一支撑柱之间形成三角形,能够提高稳定性,使第一支撑柱不易倾倒,连接组件能够将不同的第一支撑柱通过连接杆连接起来,进一步提高稳定性,活动板可以抽出来,通过螺栓固定,然后在活动板上放上板材,让第二支撑柱顶部和被支撑物的接触面积变大,如果不需要,活动板也能隐藏在支撑板下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部分第一支撑柱、底座和部分第二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台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第一支撑柱;2、底座;3、第二支撑柱;4、螺纹杆;5、第一齿轮; 6、支撑座;7、连接座;8、支撑内杆;9、支撑外杆;10、第一固定孔;11、第二固定孔;12、上固定块;13、下固定块;14、连接杆;15、固定板;16、活动板;17、支撑板;18、连接板;19、第一螺纹孔;20、第二螺纹孔;21、固定座;22、固定内杆;23、固定外杆;24、第三固定孔;25、第四固定孔; 26、第二齿轮;27、传动杆;28、摇杆;29、滑槽;30、滑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5,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柱1,所述第一支撑柱1的底端设置有底座2,所述第一支撑柱1的中间设置有第二支撑柱3 和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的底端设置有第一齿轮5,所述螺纹杆4的顶端设置在第二支撑柱3的内部,且和第二支撑柱3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1 的底端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和第一齿轮5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柱1上设置有辅助支撑组件,所述辅助支撑组件包括升缩支撑杆组件、支撑座6和连接座7,所述连接座7和第一支撑柱1固定连接,所述升缩支撑杆组件包括支撑内杆8和支撑外杆9,所述支撑内杆8设置在支撑外杆9中间,所述支撑内杆8和连接座7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支撑外杆9和支撑座6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支撑内杆8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固定孔10,所述支撑外杆9 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固定孔11,所述第一固定孔10和第二固定孔11对应设置,所述支撑内杆8和支撑外杆9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1上设置有若干个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上固定块12、下固定块13和连接杆 14,所述连接杆14和上固定块12或下固定块13对应设置,所述上固定块12 和下固定块13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下固定块13和第一支撑柱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4设置在上固定块12和下固定块13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柱3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台组件,所述支撑台组件包括两个固定板15和若干个活动板 16和支撑板17,所述固定板15设置在若干个活动板16的两侧,所述支撑板 17设置在固定板15的上方,所述支撑板17和固定板15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5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板18,所述活动板16的一端和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板18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7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螺纹孔19,所述活动板 16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螺纹孔20,所述第一螺纹孔19和第二螺纹孔20对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柱3的顶端的两侧均设置有伸缩固定杆组件和两个固定座21,两个所述固定座21分别和伸缩固定杆组件的两端通过转轴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固定座21和第二支撑柱3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固定座21和所述活动板16通过螺栓连接。伸缩固定杆组件和固定座21 能够分散活动板16的受到的力,使活动板16不易损坏,固定座21利用活动板16上的第二螺纹孔20和螺栓和活动板16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伸缩固定杆包括固定内杆22和固定外杆23,所述固定内杆22的一端设置在固定外杆23中间,所述固定内杆22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三固定孔24,所述固定内杆22上设置有若干个第四固定孔25,所述第三固定孔24和第四固定孔25对应设置,所述固定内杆22和固定外杆23 通过螺栓连接。伸缩固定杆组件能够根据需要改变程度,以便于更好的支撑活动板16。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齿轮26、传动杆27和摇杆28,所述第二齿轮26和第一齿轮5互相啮合设置,所述传动杆27的一端穿过第一支撑柱1,且该端和第二齿轮26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27的另一端和摇杆28固定连接。驱动组件能够让人在第一支撑杆的外部就能使螺纹杆4 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柱1的内壁上设置有滑槽29,所述第二支撑柱3的外壁上设置有滑条30,所述滑条30和滑槽29对应设置。滑条30在滑槽29中滑动,能够避免第二支撑柱3转动,使螺纹杆4无法使第二支撑柱3上升或下降。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杆27和第一支撑柱1的内壁通过轴承连接。轴承连接使传动杆27能够随意的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螺纹杆4的底端和第一支撑柱1通过轴承活动连接。轴承连接使螺纹杆4能够顺畅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第一支撑柱1放到地面,将升缩支撑杆组件拉伸,支撑内杆8在支撑外杆9中滑动,使其变长,当长度合适时,在第二固定孔11和第一固定孔10中插入插销,将支撑内杆8和支撑外杆9固定,将支撑座6放到地面,根据实际情况,将活动板16抽出一部分,或者不抽出来,改变第二支撑柱3顶端的支撑面积,利用螺栓将第一螺纹孔 19和第二螺纹孔20连接,使活动板16固定,然后在活动板16上放上板材,使支撑台组件的上表面平整,之后活动板16上的第二螺纹孔20和螺栓将固定座21和活动板16连接,固定固定座21之前,先将固定内杆22从固定外杆23中抽出,使伸缩固定杆组件的长度改变,然后在第三固定孔24和第四固定孔25中插入螺栓固定,这样就将第二支撑柱3的顶端设置好了,再在其它的位置按照方法设置好其它的支撑装置,然后将连接杆14一端放到下固定块13上,在将上固定块12放到连接杆14上,利用螺栓将上固定块12和下固定块13连接,然后将连接杆14放到另一个第一支撑柱1上的下固定块13 上,利用上固定块12和螺栓固定,连接好多个第一支撑柱1后,转动摇杆28,摇杆28转动,通过传动杆27使第二齿轮26转动,紧接着使第一齿轮5和螺纹杆4转动,使第二支撑柱3上升,最终第二支撑柱3的顶端到达合适的高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柱(1),所述第一支撑柱(1)的底端设置有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1)的中间设置有第二支撑柱(3)和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的底端设置有第一齿轮(5),所述螺纹杆(4)的顶端设置在第二支撑柱(3)的内部,且和第二支撑柱(3)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1)的底端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和第一齿轮(5)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柱(1)上设置有辅助支撑组件,所述辅助支撑组件包括升缩支撑杆组件、支撑座(6)和连接座(7),所述连接座(7)和第一支撑柱(1)固定连接,所述升缩支撑杆组件包括支撑内杆(8)和支撑外杆(9),所述支撑内杆(8)设置在支撑外杆(9)中间,所述支撑内杆(8)和连接座(7)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支撑外杆(9)和支撑座(6)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支撑内杆(8)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固定孔(10),所述支撑外杆(9)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固定孔(11),所述第一固定孔(10)和第二固定孔(11)对应设置,所述支撑内杆(8)和支撑外杆(9)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1)上设置有若干个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上固定块(12)、下固定块(13)和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和上固定块(12)或下固定块(13)对应设置,所述上固定块(12)和下固定块(13)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下固定块(13)和第一支撑柱(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4)设置在上固定块(12)和下固定块(13)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柱(3)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台组件,所述支撑台组件包括两个固定板(15)和若干个活动板(16)和支撑板(17),所述固定板(15)设置在若干个活动板(16)的两侧,所述支撑板(17)设置在固定板(15)的上方,所述支撑板(17)和固定板(15)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5)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板(18),所述活动板(16)的一端和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板(18)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7)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螺纹孔(19),所述活动板(16)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螺纹孔(20),所述第一螺纹孔(19)和第二螺纹孔(20)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柱(3)的顶端的两侧均设置有伸缩固定杆组件和两个固定座(21),两个所述固定座(21)分别和伸缩固定杆组件的两端通过转轴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固定座(21)和第二支撑柱(3)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固定座(21)和所述活动板(16)通过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固定杆包括固定内杆(22)和固定外杆(23),所述固定内杆(22)的一端设置在固定外杆(23)中间,所述固定内杆(22)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三固定孔(24),所述固定内杆(22)上设置有若干个第四固定孔(25),所述第三固定孔(24)和第四固定孔(25)对应设置,所述固定内杆(22)和固定外杆(23)通过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齿轮(26)、传动杆(27)和摇杆(28),所述第二齿轮(26)和第一齿轮(5)互相啮合设置,所述传动杆(27)的一端穿过第一支撑柱(1),且该端和第二齿轮(26)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27)的另一端和摇杆(28)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1)的内壁上设置有滑槽(29),所述第二支撑柱(3)的外壁上设置有滑条(30),所述滑条(30)和滑槽(29)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27)和第一支撑柱(1)的内壁通过轴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4)的底端和第一支撑柱(1)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602096.2U CN213927645U (zh) | 2020-11-11 | 2020-11-11 | 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602096.2U CN213927645U (zh) | 2020-11-11 | 2020-11-11 | 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927645U true CN213927645U (zh) | 2021-08-10 |
Family
ID=77168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602096.2U Active CN213927645U (zh) | 2020-11-11 | 2020-11-11 | 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927645U (zh) |
-
2020
- 2020-11-11 CN CN202022602096.2U patent/CN21392764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702349B (zh) | 一种可自由调节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加载框架 | |
CN215854907U (zh) | 一种用于施工电梯的可拆卸的基础回顶装置 | |
CN213927645U (zh) | 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 | |
CN213805852U (zh) | 用于网壳安装的顶升装置 | |
CN210086886U (zh) | 立柱托换装置 | |
CN113582076A (zh) | 一种薄壁空心墩柱的滑模提升装置 | |
CN219954471U (zh) | 一种建筑施工用管线支架 | |
CN215802394U (zh) | 一种结构工程用抗震节点支架结构 | |
CN216196009U (zh) | 一种建筑钢结构施工锁紧装置 | |
CN116219896A (zh) | 一种桥梁下部结构预制安装装置及施工方法 | |
CN210767955U (zh) |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加固支撑结构 | |
CN219384718U (zh) | 一种安装工程用安装辅助装置 | |
CN115594091A (zh) | 一种模块化装配式房屋起重提升装置及提升方法 | |
CN222701184U (zh) | 一种便于升降的钢结构 | |
CN212802634U (zh) | 一种网架节点球定位调节装置 | |
CN220283311U (zh) | 一种桩基施工吊架装置 | |
CN220979418U (zh) | 可移动式钻台排管机器人用升降台 | |
CN219450850U (zh) | 一种提高安全性的桩基静载试验设备 | |
CN211081125U (zh) |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加固支撑结构 | |
CN221023622U (zh) | 组合式动力舱总成支架 | |
CN222009732U (zh) | 一种建筑钢结构支撑装置 | |
CN220620973U (zh) | 一种建筑施工用支撑装置 | |
CN220596852U (zh) | 一种四角钻塔天轮吊装辅助工具 | |
CN221002110U (zh) | 建筑施工用立柱托换装置 | |
CN220377855U (zh) | 一种土木工程建筑模板连接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