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24593U - 一种双路线生物降解聚碳酸酯的合成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路线生物降解聚碳酸酯的合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24593U
CN213924593U CN202022571370.4U CN202022571370U CN213924593U CN 213924593 U CN213924593 U CN 213924593U CN 202022571370 U CN202022571370 U CN 202022571370U CN 213924593 U CN213924593 U CN 2139245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prepolymerization
unit
esterification
pur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7137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牟新东
张新志
王文久
尹斌
石健
刘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an Chuang He Xin Beiji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an Chuang He Xin Beiji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an Chuang He Xin Beiji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an Chuang He Xin Beiji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7137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245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245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245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路线生物降解聚碳酸酯的合成系统,包括四个单元:酯化预聚单元、分离纯化单元、催化聚合单元以及真空回收单元,所述四个单元彼此通过物料管线连接。该系统利用酯交换缩聚和开环聚合两种技术前期预聚过程的特点,有机地将两种重要的聚合转化技术优化集成为一体。该转化系统充分有效地利用了原料,并同时生产出不同性能的聚碳酸酯,经济效益显著,转化过程集成优化、符合资源综合利用、可持续发展方向的双重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双路线生物降解聚碳酸酯的合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工业合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双路线生物降解聚碳酸酯塑料的合成系统。
背景技术
生物降解聚碳酸酯塑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降解后生成物主要为CO2和H2O,对环境友好、无污染且易加工成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生物降解聚碳酸酯及其改性塑料用来替代传统塑料,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食品包装、农业生产、医疗器械,尤其是生物医药高分子材料等领域。
绿色合成生物降解聚碳酸酯的主要原料为碳酸二烷基酯(如: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和脂肪族二元醇(如:1,3-丁二醇,1,5-戊二醇),主要合成方法包括:酯交换缩聚法和开环聚合法。酯交换缩聚法主要用于生产低分子量宽分布的聚酯;而开环聚合法通过中间产物环状碳酸酯的聚合反应最终得到高分子量窄分布的聚酯产品,作为生物医学等领域高性能材料。但是,开环聚合法中,重要的中间产物环状碳酸酯的收率往往不高,严重制约了开环聚合工艺的经济成本。
通过研究发现,酯交换缩聚法和开环聚合法前期都必须经过酯交换和预缩聚反应过程,反应的催化剂也都包括元素周期表主族Ⅰ、Ⅱ、Ⅲ和Ⅳ金属,副族Ⅲ和Ⅳ金属.以及稀土元素的氢氧化物、金属醇化物、碳酸盐和有机金属化合物,尤其是Ti、Zr、Pb、Sn和Sb的化合物。这样的话,针对不同种类原料,通过设计催化剂和控制反应条件,就可以实现同时生产酯交换缩聚法和开环聚合法的中间产物预聚体——寡聚预聚体和环状碳酸酯,然后经过分离纯化后,两种预聚体分别再聚合生成下游不同的聚酯产品。此工艺原料转化率高,产品收率高,经济效益显著。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生物降解聚碳酸酯的合成系统,该系统能够低成本的绿色化合成生物降解聚碳酸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的双路线生物降解聚碳酸酯合成系统,包括四个单元:酯化预聚单元、分离纯化单元、催化聚合单元以及真空回收单元,所述四个单元彼此通过物料管线连接;
所述酯化预聚单元主要包括:酯化反应釜和一个或多个预聚反应釜,所述酯化反应釜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通过所述酯化反应釜的进料口向所述酯化反应釜中加入原料碳酸二烷基酯和脂肪族二元醇,并使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酯交换反应,所述预聚反应釜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预聚反应釜的进料口与所述酯化反应釜的出料口通过物料管线连接,将所述酯化反应釜中的反应产物导入所述预聚反应釜中,从而进行预聚反应;
所述分离纯化单元主要包括:精馏装置和至少两个预聚体的纯化装置,所述精馏装置通过物料管线接收来自所述预聚反应釜制备的预聚体,并进行精馏分离得到环状碳酸酯粗品和线性寡聚预聚体粗品,所述预聚体的纯化装置包括线性寡聚预聚体纯化装置和环状碳酸酯纯化装置,分别连接所述精馏装置的不同馏分出口,分别用于纯化处理线性寡聚预聚体粗品和环状碳酸酯粗品;
所述催化聚合单元主要包括缩聚反应装置、开环聚合反应装置,所述缩聚反应装置通过物料管线与所述线性寡聚预聚体纯化装置连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线性寡聚预聚体纯化装置的线性寡聚预聚体,并将其进行聚合反应,得到低分子量和宽分子量分布的聚碳酸酯产品;所述开环聚合反应装置通过物料管线与所述环状碳酸酯纯化装置连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环状碳酸酯纯化装置的环状碳酸酯,并将其进行开环聚合反应,得到高分子量和窄分子量分布的聚碳酸酯产品;
所述真空回收单元主要包括回收冷凝装置、高低真空的各级真空泵;所述冷凝装置、高低真空的各级真空泵根据需要与所述酯化预聚单元、分离纯化单元、催化聚合单元中的各个反应釜或反应装置通过管线连接,用于控制各个反应釜或反应装置的温度、压力、用于分离预聚反应、缩聚反应产生的醇,以促进分子间缩聚,同时所述冷凝装置回收分离出来的副产物和未反应原料或溶剂。
优选地,所述酯化预聚单元、分离纯化单元、催化聚合单元中还包括辅助换热装置,用于对各个反应釜或反应装置进行热交换。
优选地,所述酯化预聚单元中所述酯化反应釜和所述预聚反应釜总数量为2-8个;其中所述酯化反应釜的酯化反应温度优选70-150℃,所述预聚反应釜的预聚反应温度优选100-200℃;压力为常压-1kPa。
优选地,所述酯化预聚单元中,所述预聚反应釜可以为多个,在多个所述预聚反应釜中通过控制不同的温度、真空度和反应时间连续进行预聚反应,也可以在同一釜中分阶段间歇进行。
优选地,所述分离纯化单元中,根据实际需要,所述纯化装置中还可以包括溶解、洗涤、干燥、蒸馏及结晶等装置。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合成系统针对生物降解聚碳酸酯的绿色合成工艺,利用酯交换缩聚和开环聚合两种技术前期预聚过程的特点,有机地将两种重要的聚合转化技术优化集成为一体。该合成系统充分有效地利用了原料,并同时生产出不同性能的聚碳酸酯,经济效益显著,转化过程集成优化、符合资源综合利用、可持续发展方向的双重要求。
附图说明
在不一定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字母后缀或不同字母后缀的相同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相似部件的不同实例。附图大体上通过举例而不是限制的方式示出各种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一起用于对所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适当的时候,在所有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同一或相似的部分。这样的实施例是例证性的,而并非旨在作为本装置或方法的穷尽或排他实施例。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生物降解聚碳酸酯的合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酯化预聚单元,11-酯化反应釜,12-预聚反应釜;2-分离纯化单元,21-精馏装置,22-线性寡聚预聚体纯化装置,23-环状碳酸酯纯化装置;3-催化聚合单元,31-缩聚反应装置,32-开环聚合反应装置;4-真空回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描述之前,应当了解在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并不应解释为局限于一般及辞典意义,而是应当基于允许发明人为最好的解释而适当定义术语的原则,基于对应于本实用新型技术层面的意义及概念进行解释。因此,在此的描述仅为说明目的的优选实例,而并非是意指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因而应当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做出其他等同实施和修改。
应理解的是,可以对此处公开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下述说明书不应该视为限制,而仅是作为实施例的范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想到在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其他修改。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与上面给出的对本公开的大致描述以及下面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它特性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还应当理解,尽管已经参照一些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很多其它等效形式,它们具有如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并因此都位于借此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结合附图时,鉴于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
此后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实例,其可采用多种方式实施。熟知和/或重复的功能和结构并未详细描述以避免不必要或多余的细节使得本公开模糊不清。因此,本文所公开的具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细节并非意在限定,而是仅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和代表性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质上任意合适的详细结构多样地使用本公开。
本说明书可使用词组“在一种实施例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又一实施例中”或“在其他实施例中”,其均可指代根据本公开的相同或不同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
除非另有说明,根据本本实用新型的合成系统中的各种反应釜、精馏装置、纯化装置、聚合装置、溶解、洗涤、干燥、蒸馏及结晶等装置都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已有的设备。
参考图1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新型的双路线生物降解聚碳酸酯合成系统的具体结构,所述合成系统包括四个单元:酯化预聚单元1、分离纯化单元2、催化聚合单元3以及真空回收单元4,所述四个单元彼此通过物料管线连接;
所述酯化预聚单元1主要包括:酯化反应釜11和一个或多个预聚反应釜12,所述酯化反应釜11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图中未示出),通过所述酯化反应釜11的进料口向所述酯化反应釜11中加入原料碳酸二烷基酯和脂肪族二元醇,并使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酯交换反应,所述预聚反应釜12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图中未示出),所述预聚反应釜12的进料口与所述酯化反应釜11的出料口通过物料管线连接,将所述酯化反应釜11中的反应产物导入所述预聚反应釜12中,从而进行预聚反应。
所述酯化反应釜11和所述预聚反应釜12总数量为2-8个;其中所述酯化反应釜11的酯化反应温度优选70-150℃,所述预聚反应釜12的预聚反应温度优选100-200℃;压力为常压-1kPa。所述酯化反应釜11和所述预聚反应釜12各自的数量可以根据反应物以及产物的需要进行调整。
另外,所述酯化预聚单元1还可以包括辅助换热装置(图中未示出),用于对各个反应釜或反应装置进行热交换。
所述分离纯化单元2主要包括:精馏装置21和至少两个预聚体的纯化装置,所述精馏装置21通过物料管线接收来自所述预聚反应釜12制备的预聚体,并进行精馏分离得到环状碳酸酯粗品和线性寡聚预聚体粗品,所述预聚体的纯化装置包括线性寡聚预聚体纯化装置22和环状碳酸酯纯化装置23,分别连接所述精馏装置21的不同馏分出口(图中未示出),分别用于纯化处理线性寡聚预聚体粗品和环状碳酸酯粗品。
另外,所述分离纯化单元2还可以包括辅助换热装置(图中未示出),用于对各个精馏装置或纯化装置进行热交换。
所述催化聚合单元3主要包括缩聚反应装置31、开环聚合反应装置32,所述缩聚反应装置31通过物料管线与所述线性寡聚预聚体纯化装置22连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线性寡聚预聚体纯化装置22的线性寡聚预聚体,并将其进行聚合反应,得到低分子量和宽分子量分布的聚碳酸酯产品;所述开环聚合反应装置32通过物料管线与所述环状碳酸酯纯化装置23连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环状碳酸酯纯化装置23的环状碳酸酯,并将其进行开环聚合反应,得到高分子量和窄分子量分布的聚碳酸酯产品。
另外,所述催化聚合单元3还可以包括辅助换热装置(图中未示出),用于对各个精馏装置或纯化装置进行热交换。
所述真空回收单元主要包括回收冷凝装置、高低真空的各级真空泵;所述冷凝装置、高低真空的各级真空泵根据需要与所述酯化预聚单元、分离纯化单元、催化聚合单元中的各个反应釜或反应装置通过管线连接,用于控制各个反应釜或反应装置的温度、压力、用于分离预聚反应、缩聚反应产生的醇,以促进分子间缩聚,同时所述冷凝装置回收分离出来的副产物和未反应原料或溶剂。
优选地,所述酯化预聚单元1中,反应原料碳酸二烷基酯和脂肪族二元醇的配比为1.3-0.9:1;其中碳酸二烷基酯包括但不限于碳酸二甲酯、碳酸而乙酯,脂肪族二元醇包括但不限于乙二醇、1,3-丙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和1,8-辛二醇等。
优选地,所述酯化预聚单元1中,预聚反应根据实际反应过程可以在若干预聚釜12中通过控制不同的温度、真空度和反应时间连续进行,也可以在同一釜中分阶段间隙进行。
优选地,所述分离纯化单元2中,根据实际需要纯化装置22和23中可以包括溶解、洗涤、干燥、蒸馏及结晶等过程及设备。
优选地,所述催化聚合单元3中,聚合反应温度控制在130-280℃;线性寡聚预聚体的缩聚反应通常在高真空下进行,优选30kPa-30Pa;而环状碳酸酯的开环聚合没有小分子生成,不需要真空。
优选地,所述酯化预聚单元1中的缩聚反应催化剂包括元素周期表主族Ⅰ、Ⅱ、Ⅲ和Ⅳ金属,副族Ⅲ和Ⅳ金属,以及稀土元素的氢氧化物、金属醇化物、碳酸盐和有机金属化合物,尤其是Ti、Zr、Pb、Sn和Sb的化合物。
优选地,所述催化聚合单元3中开环聚合反应的催化剂主要包括金属催化剂如:碱金属类、配位催化剂(如:有机锡、有机铝及稀土化合物);酶催化剂;以及有机催化剂,如:脲及硫脲衍生物、有机碱(DMAP,DBU,TBD等)、N-杂环卡宾(NHC)、胍类化合物、磷腈类化合物、有机膦类化合物等、以及它们中的一种及几种组合的催化体系。其中有机催化剂对酯的催化聚合具有很高的活性,同时无金属残留。
下面参考图1具体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合成系统的具体运行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将配比好的碳酸二烷基酯和脂肪族二元醇及其催化剂加入所述酯化预聚单元1的所述酯化反应釜11中,升温至70-150℃,常压下搅拌回流反应;
2)待步骤1)中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酯化完全,将反应液转移至所述酯化预聚单元1的所述预聚反应釜12中,各釜温度控制在100-200℃,并保持真空度依次递增,压力范围常压-1kPa,反应液按顺序转运到下一缩聚釜中,逐步进行缩聚和环合,并随真空度提高蒸出副产物醇,直至达到预聚完成;
3)步骤2)中所述酯化预聚单元1中,通过设计催化剂和控制反应条件,可以实现对环状碳酸酯和线性寡聚预聚体比例的调控;
4)将步骤2)所述酯化预聚单元1中达到预聚要求的混合液转移到所述分离纯化单元2中,首先通过精馏装置21分离出线性寡聚预聚体和环状碳酸酯粗品;
5)步骤4)在所述分离纯化单元2中从所述精馏装置21得到两种预聚体,其中线性寡聚预聚体粗品进入所述线性寡聚预聚体纯化装置22,而环状碳酸酯粗品进入所述环状碳酸酯纯化装置23,分别按照两种预聚体的物性进一步洗涤、沉淀、干燥和重结晶等等进行提纯,纯度达到95-99.5%,同时回收溶剂;
6)步骤4)所述分离纯化单元2同时输出线性寡聚预聚体和环状碳酸酯两种中间产物,二者都进入催化聚合单元3中,在各自的反应装置中发生聚合反应;
7)步骤6)中所述催化聚合单元3中,线性寡聚预聚体在所述缩聚反应装置31中,于高温高真空(温度130-280℃,压力30kPa-30Pa),催化剂作用下,进一步缩聚,生成低分子量宽分布的聚酯产品;而环状碳酸酯在所述开环聚合反应装置32中,高温130-280℃发生开环聚合生成高分子量窄分布聚酯产品,该反应没有小分子生成不需要高真空;
8)步骤7)中所述催化聚合单元3的所述缩聚反应装置31和所述开环聚合反应装置32中,随着聚合反应的进行粘度也随之增加,需要剧烈搅动来强化传热和反应;
9)在步骤2)-步骤7)的所述预聚反应釜12,所述分离纯化单元2中的所述精馏装置21和所述纯化装置22-23,以及所述催化聚合单元3的所述缩聚反应装置31,都需要所述真空回收单元4提供各级真空度的保障,同时冷凝回收副产物醇、未反应原料以及纯化用溶剂等。
可选择地,步骤2)也可以在一个预聚反应釜中完成,但是需要分阶段逐步提高真空度,同时控制反应温度。
以下实施例仅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的例子列举,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构思的范围内的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除非特别说明,以下实施例中使用的试剂和仪器均为市售可得产品。
实施例1:
1)将碳酸二乙酯和1,3-丁二醇按比例1:1.08加入酯化预聚单元1的酯化反应釜11中,催化剂选用乙醇钠,用量占二醇质量的0.25%-0.6%,常压下升温到120℃左右回流反应;
2)30分钟后,将反应液转入预聚反应釜12中,预聚反应釜12一共设3釜,压力依次为30kPa、6kPa和~1kPa,前两釜温度控制在130-150℃,第一预聚釜蒸出约90%以上的乙醇并冷凝回收,第二、三预聚釜继续蒸出乙醇且第三釜升高温度至180℃左右,预聚总反应时间约3小时;
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预聚体送入分离纯化单元2的精馏装置21,控制压力为600-700Pa,135℃下减压分离出2-甲基三亚甲基环状碳酸酯和线性寡聚碳酸酯粗品;
4)步骤3)中所述精馏装置21分离出的线性寡聚碳酸酯粗品经其纯化装置22中正庚烷沉淀、水洗、真空干燥等得到纯度95-99%线性寡聚碳酸酯,收率50-60%;而2-甲基三亚甲基环状碳酸酯粗品经其纯化装置23中用苯溶解、水洗、干燥、石油醚中重结晶等最后得到95-99%纯度2-甲基三亚甲基环状碳酸酯,收率约35%;
5)来自步骤4)中所述分离纯化单元2中的两种预聚体送入下游催化聚合单元3中,分别在缩聚反应装置31和开环聚合反应装置32中进行聚合反应;缩聚反应装置31中,步骤4)所述线性寡聚碳酸酯在约70Pa、200-210℃,反应约6小时得到聚碳酸酯,经检测重均分子量24000;而开环聚合反应装置32中,步骤4)所述2-甲基三亚甲基环状碳酸酯在常压、200-230℃开环聚合反应得到重均分子量约100000聚碳酸酯。
实施例2:
1)将碳酸二乙酯和1,6-己二醇按比例1.05:1加入酯化预聚单元1的酯化反应釜11中,催化剂选用乙醇钠,用量占二醇质量的0.4%-0.6%,氮气置换后,常压下升温到130℃左右回流反应;
2)约30分钟后,将反应液转入预聚反应釜12中,预聚反应釜12一共设3釜,压力依次为30kPa、6kPa和~1kPa,前两釜温度控制在130-150℃,第一预聚釜蒸出约90%以上的乙醇并冷凝回收,第二、三预聚釜继续蒸出乙醇且第三釜升高温度至200℃左右,预聚总反应时间约3小时;
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预聚体送入分离纯化单元2的精馏装置21,140-150℃下减压分离出大环环状碳酸酯和线性寡聚碳酸酯粗品;
4)步骤3)中所述精馏装置21分离出的线性寡聚碳酸酯粗品经其纯化装置22中沉淀、水洗、真空干燥等得到纯度95-99%线性寡聚碳酸酯,收率约70%;而环状碳酸酯粗品经其纯化装置23中用苯溶解、水洗、干燥、石油醚中重结晶等最后得到95-99%纯度大环环状碳酸酯,收率约20-30%;
5)来自步骤4)中所述分离纯化单元2中的两种预聚体送入下游催化聚合单元3中,分别在缩聚反应装置31和开环聚合反应装置32中进行聚合反应;缩聚反应装置31中,步骤4)所述线性寡聚碳酸酯在约60Pa、220-240℃反应,最终得到重均分子量约32000的聚碳酸酯;而开环聚合反应装置32中,步骤4)所述环状碳酸酯在常压、250℃开环聚合反应得到重均分子量约110000的聚碳酸酯。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双路线生物降解聚碳酸酯合成系统,包括四个单元:酯化预聚单元、分离纯化单元、催化聚合单元以及真空回收单元,所述四个单元彼此通过物料管线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酯化预聚单元主要包括:酯化反应釜和一个或多个预聚反应釜,所述酯化反应釜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通过所述酯化反应釜的进料口向所述酯化反应釜中加入原料碳酸二烷基酯和脂肪族二元醇,并使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酯交换反应,所述预聚反应釜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预聚反应釜的进料口与所述酯化反应釜的出料口通过物料管线连接,将所述酯化反应釜中的反应产物导入所述预聚反应釜中,从而进行预聚反应;
所述分离纯化单元主要包括:精馏装置和至少两个预聚体的纯化装置,所述精馏装置通过物料管线接收来自所述预聚反应釜制备的预聚体,并进行精馏分离得到环状碳酸酯粗品和线性寡聚预聚体粗品,所述预聚体的纯化装置包括线性寡聚预聚体纯化装置和环状碳酸酯纯化装置,分别连接所述精馏装置的不同馏分出口,分别用于纯化处理线性寡聚预聚体粗品和环状碳酸酯粗品;
所述催化聚合单元主要包括缩聚反应装置、开环聚合反应装置,所述缩聚反应装置通过物料管线与所述线性寡聚预聚体纯化装置连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线性寡聚预聚体纯化装置的线性寡聚预聚体,并将其进行聚合反应,得到低分子量和宽分子量分布的聚碳酸酯产品;所述开环聚合反应装置通过物料管线与所述环状碳酸酯纯化装置连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环状碳酸酯纯化装置的环状碳酸酯,并将其进行开环聚合反应,得到高分子量和窄分子量分布的聚碳酸酯产品;
所述真空回收单元主要包括回收冷凝装置、高低真空的各级真空泵;所述冷凝装置、高低真空的各级真空泵根据需要与所述酯化预聚单元、分离纯化单元、催化聚合单元中的各个反应釜或反应装置通过管线连接,用于控制各个反应釜或反应装置的温度、压力、用于分离预聚反应、缩聚反应产生的醇,以促进分子间缩聚,同时所述冷凝装置回收分离出来的副产物和未反应原料或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路线生物降解聚碳酸酯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酯化预聚单元、分离纯化单元、催化聚合单元中还包括辅助换热装置,用于对各个反应釜或反应装置进行热交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路线生物降解聚碳酸酯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酯化预聚单元中所述酯化反应釜和所述预聚反应釜总数量为2-8个;其中所述酯化反应釜的酯化反应温度为70-150℃,所述预聚反应釜的预聚反应温度为100-200℃;压力为常压-1k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路线生物降解聚碳酸酯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酯化预聚单元中,所述预聚反应釜为多个,在多个所述预聚反应釜中通过控制不同的温度、真空度和反应时间连续进行预聚反应,或者在同一釜中分阶段间歇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路线生物降解聚碳酸酯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纯化单元中,根据实际需要,所述纯化装置中还包括溶解、洗涤、干燥、蒸馏及结晶装置。
CN202022571370.4U 2020-11-09 2020-11-09 一种双路线生物降解聚碳酸酯的合成系统 Active CN2139245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71370.4U CN213924593U (zh) 2020-11-09 2020-11-09 一种双路线生物降解聚碳酸酯的合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71370.4U CN213924593U (zh) 2020-11-09 2020-11-09 一种双路线生物降解聚碳酸酯的合成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24593U true CN213924593U (zh) 2021-08-10

Family

ID=77167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71370.4U Active CN213924593U (zh) 2020-11-09 2020-11-09 一种双路线生物降解聚碳酸酯的合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245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82407B (zh) 由二氧化碳和环氧化合物制备脂肪族聚碳酸酯的连续方法
KR20140123476A (ko) 지방족 폴리에스테르의 제조 방법
CN101104678A (zh) 钛催化剂聚酯的制备方法
CN111423570B (zh) 一种连续化生产可降解聚酯的工艺方法及装置
CN213924593U (zh) 一种双路线生物降解聚碳酸酯的合成系统
CN112480063A (zh) 一种制备低酸分丙交酯的反应工艺
CN113387920A (zh) 从乳酸低聚物到高光学纯度聚合级丙交酯的连续生产方法及装置
CN101585911B (zh) 一釜制备支化或微交联聚乳酸的方法
CN106715522A (zh) 由环酯单体制造聚酯的连续方法
CN112679465A (zh) 一种耦合反应精馏制备丙交酯的方法
CN107955012B (zh) 一种用于副产物沸点低于产品和原料的产品制备分离系统及其处理方法和用途
KR101794912B1 (ko) 폴리알킬렌카보네이트 수지의 제조방법
CN107540824B (zh) 大分子引发剂暨缩合-开环-固相聚合联用合成超高等规度聚l-/d-乳酸的方法
CN110862520A (zh) 一种利用碱减量废水中的对苯二甲酸制备pet的方法
CN115109237B (zh) 一种脂肪族可降解聚酯的连续制备工艺
CN111533646A (zh) 4,4’-二溴二苯醚及4,4’-二羟基二苯醚的工业化制备方法
CN111004119A (zh) 一种双(2-羟基乙基)对苯二甲酸酯的制备方法
CN219150085U (zh) 一种聚乳酸生产系统
CN111454441B (zh) 一种连续化生产聚酯多元醇的生产方法
CN212640345U (zh) 一种连续化生产可降解聚酯的装置
CN113842657B (zh) 一种循环制备丙交酯的设备
EP3831865B1 (en) Preparation method of polyalkylene carbonate
CN116947722A (zh) 一种基于硫氢插入聚合合成聚硫醚的方法
US20090137749A1 (en) Processes for reducing acid content of a polyalkylene terephthalate and using such in the production of macrocyclic polyester oligomer
CN115745947A (zh) 一种l-丙交酯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