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20303U - 墨盒芯片及墨盒 - Google Patents

墨盒芯片及墨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20303U
CN213920303U CN202022391246.XU CN202022391246U CN213920303U CN 213920303 U CN213920303 U CN 213920303U CN 202022391246 U CN202022391246 U CN 202022391246U CN 213920303 U CN213920303 U CN 2139203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rier
electrode
chip
electrodes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9124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榴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hai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pex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ex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pex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9124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203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203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203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墨盒芯片及墨盒,其中,墨盒芯片包括:基板、设置于基板上的电路模块以及至少两个电极;各电极分别与电路模块电连接,各电极设置在基板的同一侧面,至少两个电极的工作电压不同;两个相邻的电极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阻隔件,至少一个阻隔件隔离两个相邻的电极,阻隔件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电极的高度,阻隔件的至少部分表面不导电。本申请中,阻隔件上不导电的表面可以有效对相邻的电极进行隔离,以防止流出的耗材或者其他导电物体造成相邻的两个电极连通的情况,从而防止芯片上的电极之间发生短路,起到保护芯片的作用。

Description

墨盒芯片及墨盒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打印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墨盒芯片及墨盒。
背景技术
成像装置中安装有可以更换的打印耗材,如墨盒等。打印耗材中填充有用于成像的调色剂,如墨盒中填充有墨水,成像装置利用调色剂在打印介质中显像实现打印。
此外,打印耗材中还设置有芯片,如墨盒芯片,墨盒芯片的基板上通常设备有多个电极,用来与成像装置的探针接触通信。
然而,由于耗材如墨水流出和/或外界环境的导电物体影响,不同工作电压的电极之间可能会发生短路风险,导致不同工作电压电极之间电压紊乱,进而可能会损坏芯片的电路模块,并且可能影响成像设备的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墨盒芯片及墨盒,可以防止芯片上的电极之间发生短路的情况。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墨盒芯片,包括:基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电路模块以及至少两个电极;
各所述电极分别与所述电路模块电连接,各所述电极设置在所述基板的同一侧面,至少两个电极的工作电压不同;
两个相邻的电极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阻隔件,所述至少一个阻隔件隔离所述两个相邻的电极,所述阻隔件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电极的高度,所述阻隔件的至少部分表面不导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过两个相邻的电极的所有连线均与所述阻隔件的不导电的表面相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阻隔件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长度大于所述两个相邻的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长度,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两个相邻的电极的连线的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阻隔件围绕设置于电极周边方向的至少部分方向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阻隔件的形状与被围绕电极的形状相匹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阻隔件与被围绕电极之间预留有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阻隔件由非导电材料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阻隔件包括所述电路模块中的电子元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电源;
所述至少两个电极包括正极电极以及负极电极,所述正极电极与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负极电极与所述电源的负极连接。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墨盒,包括:墨盒本体以及上述的墨盒芯片;
所述墨盒芯片安装于所述墨盒本体上。
本申请提供的墨盒芯片及墨盒,其中,墨盒芯片包括:基板、设置于基板上的电路模块以及至少两个电极;各电极分别与电路模块电连接,各电极设置在基板的同一侧面,至少两个电极的工作电压不同;两个相邻的电极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阻隔件,至少一个阻隔件隔离两个相邻的电极,阻隔件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电极的高度,阻隔件的至少部分表面不导电。本申请中,在相邻的两个电极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阻隔件,当出现耗材流出或者存在其他导电物体时,由于阻隔件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电极的高度,且阻隔件的至少部分表面不导电,因此,阻隔件上不导电的表面可以有效对相邻的电极进行隔离,以防止流出的耗材或者其他导电物体造成相邻的两个电极连通的情况,从而防止芯片上的电极之间发生短路,起到保护芯片的作用。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墨盒芯片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墨盒芯片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阻隔件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阻隔件的另一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阻隔件的另一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阻隔件的另一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阻隔件的另一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阻隔件的另一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墨盒芯片;
110、基板;
120、电路模块;
131、第一电极;
132、第二电极;
140、阻隔件(说明书中140a、140b、140c、140d、140e、140f表示不同类型的阻隔件)。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现有技术中,打印耗材中设置有墨盒芯片,墨盒芯片的基板上通常设备有多个电极,用来与成像装置的探针接触通信,多个电极的工作电压不同。
在多个电极设置于基板的同一侧面时,若出现耗材如墨水流出的情况,或者,芯片上掉落有外界环境的导电物体时,会导致处于同一侧面的不同电极之间出现连通的情况,即电极之间会发生短路,导致不同工作电压电极之间电压紊乱,进而可能会损坏芯片的电路模块,并且可能影响成像设备的正常工作。
另外,为了防止短路,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做法是将不同工作电压的电极分别设置在基板的不同面,例如,基板的第一面设置第一工作电压的电极,基板的第二面设置第二工作电压的电极。然而,若需要对芯片进行烧录/改写/复位数据时,烧录时需要人工手动的翻转芯片才能实现烧录,特别是需要烧录已经安装在调色剂盒(处理盒或粉盒或墨盒)上的芯片,如果为双面烧录的话,需要将芯片从调色剂盒上拆除下来,才能实现烧录,因此,该做法会导致芯片的后续维护难度增加。
本申请提供的墨盒芯片及墨盒,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如上技术问题。
本申请中,针对电极短路的问题,本申请的做法是在相邻的两个电极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至少部分表面不导电的阻隔件,当出现耗材流出和/或存在其他导电物体时,由于阻隔件不导电部分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电极的高度,因此,阻隔件可以有效对相邻的电极进行隔离,以防止流出的耗材或者其他导电物体造成相邻的两个电极连通的情况,从而防止芯片上的电极之间发生短路,起到保护芯片的作用。
另外,通过在相邻电极之间设置阻隔件,可以有效防止相邻电极之间发生短路,因此,不同工作电压的电极可以设置在基板的同一侧面上,在芯片烧录/改写/复位数据过程中,使得芯片实现单面烧录,不用翻转芯片进行双面烧录数据,节省了生产时长和芯片后续的维护时长。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墨盒芯片1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墨盒芯片10包括:基板110、设置于基板110上的电路模块120以及至少两个电极,例如图1中的电极包括第一电极131和第二电极132。可以理解,基板110上设置的电极也可以是其他数量,如4个、5个、8个等。
例如,电极包括高压电极和电压电极,用于与打印机的探针接触通信,如工作电压为40V的高压的点和工作电压为5V的低压电极。或者电极还包括分别与电源正负极连接的正极电极、负极电极,该电源可以是设置在基板110上。
其中,电路模块120包括控制器、存储器、电阻、电容、电感、电位器、电子管、传感器、电源等中一种或多种,或是上述元器件集成的集成电路/IC(Integrated CircuitChip,IC芯片)。基于功能的不同,电路模块的具体结构可以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和改变。电子元器件不限于上述描述,只要是技术人员能想到的元器件即可。
参考图1,各电极分别与电路模块120电连接(图中未示出),各电极设置在基板110的同一侧面,至少两个电极的工作电压不同。
具体的,在电极包括第一电极131和第二电极132时,第一电极131以及第二电极132分别与电路模块120电连接,第一电极131和第二电极132的工作电压不同,以实现相应的电极功能。例如,
另外,第一电极131和第二电极132均设置在基板110的同一侧面,从而,在芯片烧录/改写/复位数据过程中,使得芯片实现单面烧录和检测,不用翻转芯片进行双面烧录和检测数据,节省了生产时长和芯片后续的维护时长。
通过上述设计,两个相邻的电极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阻隔件140,至少一个阻隔件140隔离两个相邻的电极,阻隔件140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电极的高度,阻隔件140的至少部分表面不导电,即阻隔件140可以是部分表面不导电,也可以是所有表面均不导电。
参考图1,在电极包括第一电极131和第二电极132,且第一电极131和第二电极132为相邻的电极时,第一电极131和第二电极132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阻隔件140,阻隔件140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电极131以及第二电极132的高度,阻隔件140的至少部分表面P1不导电(即图中阻隔件140的部分白色表面不导电),该阻隔件140用于隔离第一电极131以及第二电极132。可以理解,阻隔件140可以为图1中的长条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环状、半环状等。
可选的,过两个相邻的电极的所有连线均与阻隔件140的不导电的表面相交。参考图1,第一电极131和第二电极132的所有连线组成区域P2,第一电极131和第二电极132的所有连线都与阻隔件140的不导电的表面相交,也就是说,阻隔件140上不导电的表面P1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电极131和第二电极132的所有连线组成的区域P2的宽度,从而可以有效起到相邻电极防短路隔离的作用。
图2为图1中的墨盒芯片沿A-B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出现耗材流出的情况时,例如图中流出的墨水M,或者,在其中一个电极上存在外界环境的导电物体N时,由于阻隔件140的高度高于电极的高度,且阻隔件140设置于相邻两个电极之间,墨水M以及导电物体N会与阻隔件140的不导电的表面P1接触,从而,墨水M无法通过阻隔件140流向另一个电极,导电物体N也无法同时连接两个电极,因此,该阻隔件140可以对相邻的两个电极进行隔离,以防止耗材(如墨水M)或者导电物体N将相邻的两个电极连通,从而避免出现短路的情况。
通过上述设计,在相邻的两个电极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阻隔件,当出现耗材流出或者存在其他导电物体时,由于阻隔件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电极的高度,因此,阻隔件可以有效对相邻的电极进行隔离,以防止流出的耗材或者其他导电物体造成相邻的两个电极连通的情况,从而防止芯片上的电极之间发生短路,起到保护芯片的作用。
可选的,阻隔件140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长度大于两个相邻的电极沿第一方向的尺寸长度,第一方向为垂直于两个相邻的电极的连线的方向。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阻隔件140的示意图(其他结构省略未示出),如图3所示,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一电极131与第二电极132的连线,电极沿第一方向的尺寸长度为d(假定两个电极的尺寸相同),阻隔件140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长度为D,通过设置投影长度D大于尺寸长度d,可以保证阻隔件140上不导电的表面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电极131和第二电极132的所有连线组成的区域的宽度,从而在耗材流出时,不导电表面可以有效防止流出的耗材越过阻隔件140流向另一电极。
例如,在阻隔件140a为长条状时,可以设置阻隔件140a与第一方向平行,此时,阻隔件140a的长度为阻隔件140a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长度D,即阻隔件140a的长度D大于电极沿第一方向的尺寸长度d。
另外,也可以设置阻隔件140b与第一方向相交(非垂直),此时,阻隔件140b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长度D大于电极沿第一方向的尺寸长度d。
需要说明的是,在电极的形状为矩形时,电极沿第一方向的尺寸长度d为电极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的长度;在电极的形状为圆形时,电极沿第一方向的尺寸长度d为电极的直径。
通过上述设计,阻隔件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长度大于两个相邻的电极沿第一方向的尺寸长度,可以保证阻隔件140上不导电的表面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电极131和第二电极132的所有连线组成的区域的宽度,从而在耗材流出时,不导电表面可以有效防止流出的耗材越过阻隔件流向另一电极,以避免由于流体耗材导致的电极短路,起到保护芯片的作用。
可选的,至少部分表面不导电的阻隔件140围绕设置于电极周边方向的至少部分方向上,其中,电极周边方向即电极四周边上的方向,也就是说,阻隔件140可以完全围绕或者部分围绕两个相邻的电极中的任一电极设置。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阻隔件140的另一示意图(其他结构省略未示出),如图4所示,阻隔件140可以是环状(图中不导电的表面未示出),例如图中的阻隔件140c,阻隔件140c完全围绕第一电极131设置,以避免第一电极131与第二电极132连通造成短路。
可选的,阻隔件140c也可以是完全围绕第二电极132设置,以避免第一电极131与第二电极132连通造成短路。
可选的,阻隔件140c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阻隔件140c分别围绕第一电极131和第二电极132设置,从而同时隔离第一电极131以及第二电极132。
参考图4,阻隔件140也可以是半环状,例如图中的阻隔件140d,阻隔件140d部分围绕第一电极131设置,以避免第一电极131与第二电极132连通造成短路。可以理解,关于阻隔件140d的限定可以参考对于阻隔件140c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设计,阻隔件围绕设置于电极周边方向的至少部分方向上,即阻隔件完全围绕或者部分围绕两个相邻的电极中的任一电极设置,从而可以更大范围地避免相邻的两个电极连通造成短路的情况,起到保护芯片的作用。
可选的,阻隔件140的形状与被围绕电极的形状相匹配。
具体的,当阻隔件140完全围绕或者部分围绕电极设置时,阻隔件140的形状与被围绕电极的形状相匹配,从而可以减少阻隔件140在基板110上所占的空间,以及美化阻隔件在基板的外观,使得基板看起来整齐,而不是让基板看起来不那么混乱。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阻隔件的另一示意图(其他结构省略未示出),如图5所示,当被围绕电极的形状为圆形时,若阻隔件140为完全围绕该电极设置(图中不导电的表面未示出),则阻隔件140的形状可以为环状,例如,图5中第一电极131为圆形结构,则阻隔件140e的形状对应可以是环状。
可以理解,在电极为其他形状时,阻隔件140的形状也可以进行适应性的调整。例如,图5中第二电极132为方形结构时,则阻隔件140f的形状对应可以是方框状等。
通过上述设计,当阻隔件完全围绕或者部分围绕电极设置时,阻隔件的形状与被围绕电极的形状相匹配,从而可以减少阻隔件在基板上所占的空间和美化基板外观。
可选的,阻隔件140与被围绕电极之间预留有间隙。
例如,参考图4,阻隔件140c完全围绕第一电极131设置时,阻隔件140c与第一电极131之间预留有间隙,即阻隔件140和电极之间并不是完全贴合的,从而防止阻隔件140出现异常(如位移变化等)时,对电极造成损坏。
可选的,阻隔件140由非导电材料制成。
具体的,阻隔件140可以是由具有良好电绝缘性能的非导电制成,例如玻璃、橡皮、石蜡、塑料等材料。这样能更好的阻隔电极的同时,增加阻隔件的耐用性,避免只在表面设置绝缘层的阻隔件经外界物体摩擦漏出导电层而不能很好地起到阻隔作用的情况发生。
可选的,阻隔件140由硬性材料制成,从而可以防止阻隔件出现形变。
可选的,阻隔件140可以是通过粘贴等方式固定在基板110上,以用于隔离相邻的电极。
通过上述设计,阻隔件由非导电材料制成,由于阻隔件具备良好的电绝缘性能,从而可以防止阻隔件对电极的工作产生影响,以及增加阻隔件的耐用性,避免只在表面设置绝缘层的阻隔件经外界物体摩擦漏出导电层而不能很好地起到阻隔作用的情况发生。
可选的,阻隔件140包括电路模块120中的电子元器件。
具体的,可以采用电路模块120中的电子元器件作为阻隔件140,即在基板110上设置电路模块120时,将电路模块120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电子元器件设置于相邻的两个电极之间以作为阻隔件140。电子元器件的类型具体可以是电阻、晶圆、开关或者其他器件。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阻隔件的另一示意图(其他结构省略未示出),如图6所示,可以将相邻的两个电极设置于电路模块120中的电阻R的两侧,由于电阻R的表面不导电,因此可以有效对第一电极131和第二电极132进行防短路隔离。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阻隔件的另一示意图(其他结构省略未示出),如图7所示,可以将相邻的两个电极设置于电路模块120中的晶圆IC的两侧,晶圆IC可以为封装结构,其表面不导电,因此可以有效对第一电极131和第二电极132进行防短路隔离。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阻隔件的另一示意图(其他结构省略未示出),如图8所示,可以将相邻的两个电极设置于电路模块120中的开关K的两侧,开关K具体可以是按压式开关,其表面设置有按压外壳,由于按压外壳不导电,因此可以有效对第一电极131和第二电极132进行防短路隔离。
通过上述设计,通过将电路模块中的电子元器件作为阻隔件,而无需在基板上设置额外的结构作为阻隔件,因此可以节省基板上的空间,另外也可以降低墨盒芯片的制作成本。
另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墨盒,包括:墨盒本体以及以上各实施例的墨盒芯片;其中,墨盒芯片安装于墨盒本体上。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墨盒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电路模块以及至少两个电极;
各所述电极分别与所述电路模块电连接,各所述电极设置在所述基板的同一侧面,至少两个电极的工作电压不同;
两个相邻的电极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阻隔件,所述至少一个阻隔件隔离所述两个相邻的电极,所述阻隔件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电极的高度,所述阻隔件的至少部分表面不导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过两个相邻的电极的所有连线均与所述阻隔件的不导电的表面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件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长度大于所述两个相邻的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长度,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两个相邻的电极的连线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件围绕设置于电极周边方向的至少部分方向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件的形状与被围绕电极的形状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件与被围绕电极之间预留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件由非导电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件包括所述电路模块中的电子元器件。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电源;
所述至少两个电极包括正极电极以及负极电极,所述正极电极与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负极电极与所述电源的负极连接。
10.一种墨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墨盒本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墨盒芯片;
所述墨盒芯片安装于所述墨盒本体上。
CN202022391246.XU 2020-10-23 2020-10-23 墨盒芯片及墨盒 Active CN2139203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91246.XU CN213920303U (zh) 2020-10-23 2020-10-23 墨盒芯片及墨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91246.XU CN213920303U (zh) 2020-10-23 2020-10-23 墨盒芯片及墨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20303U true CN213920303U (zh) 2021-08-10

Family

ID=77224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91246.XU Active CN213920303U (zh) 2020-10-23 2020-10-23 墨盒芯片及墨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203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85135B2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チップ短絡検出方法、チップ、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記録設備
TWI646450B (zh) 用於觸控螢幕面板之打線電極,使用該打線電極之觸控螢幕面板及彼等之製造方法
US10682860B2 (en) Ink cartridge, ink cartridge chip, and short-circuit detection method of chip
JP7442702B2 (ja) チップ及び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RU2726914C2 (ru) Тонер-картридж и проявляющий картридж для устройства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изображения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изображения
CN212636918U (zh) 芯片组及成像盒
US9513575B2 (en) Removable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10412852B (zh) 电参数检测方法、芯片、耗材、图像形成装置
CN110816071A (zh) 墨盒芯片、打印墨盒以及喷墨打印机
US10732560B2 (en) Electrical equipment with varistor mounted
CN213920303U (zh) 墨盒芯片及墨盒
JP2013043353A (ja) 印刷装置
CN203004521U (zh) 一种用于打印机上的墨盒芯片及包含该芯片的墨盒
US8616674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JP2012245727A (ja) 印刷装置
CN105564039B (zh) 墨盒芯片和墨盒
JP4649990B2 (ja) 通信装置
CN211684194U (zh) 耗材芯片及耗材
CN207790031U (zh) 芯片及成像盒
US11112924B2 (en) Touch substrate and touch device
CN110303773B (zh) 用于打印设备的芯片及墨盒
CN216286637U (zh) 耗材芯片和耗材盒
TWI479720B (zh) Modular battery with high voltage electrostatic protection function
TWI710474B (zh) 重置晶片單元
CN112466865A (zh) 重置晶片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9060 1st floor, 3rd floor, 4th floor, 5th floor, 6th floor, 7th floor, 8th floor, building 01, 83 Guangwan street, Xiangzhou District,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hai Micro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9060 1st floor, 3rd floor, 4th floor, 5th floor, 6th floor, 7th floor, 8th floor, building 01, 83 Guangwan street, Xiangzhou District,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PEX MICROELECTRONIC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